【推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鸟的天堂》拓展小练笔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2《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2《鸟的天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674bd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2.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2《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鸟的天堂”,展示了大自然和生命的美好。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同时,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对学生进行语言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感悟。
但部分学生对文中某些生僻词语和表达方式可能存在理解困难,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在现实生活中可能缺乏对生态环境的深入理解和关注,这也是我们需要关注和引导的地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关注生态环境。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课文描绘的画面和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3.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珍惜生命的情感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生字词卡片。
4.学生分组合作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产生对课文的兴趣。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音美和意境美。
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解释生字词,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导入环节提出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2《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2《鸟的天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2cbcca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1.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2《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鸟的天堂》的主要内容和情节;2.能够通过阅读故事,感受大自然之美,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3.能够通过阅读故事,学会用华美的词语描写大自然;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故事《鸟的天堂》的主要内容和情节;2.分析故事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动机。
难点:1.理解课文背后的寓意;2.运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2.多媒体投影仪;3.教学图片:大自然景色图片、各种鸟类图片;4.笔记本、彩色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大自然美景视频,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引导学生谈谈对大自然的感受。
2. 学习课文《鸟的天堂》(15分钟)1.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2.提问学生课文中的生词,确保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
3. 情感体验(15分钟)1.学生自由发挥,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情感,可以选择写诗、画画等形式;2.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彼此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共鸣。
4. 阅读理解(15分钟)老师出一些针对课文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
5. 课堂讨论(15分钟)1.引导学生就“保护我们的家园,珍爱大自然”这一主题展开讨论;2.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如何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看法。
6. 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短文,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总结在本节课中,我们通过阅读故事《鸟的天堂》,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环境,保护自然,让我们的地球更美好!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鸟的天堂》,并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鸟的天堂》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鸟的天堂》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0e33e424431b90d6d85c748.png)
横折;“隙”字右上部分的“”中间什么意思?“鸟的天堂”又是什么意思?(提示:“天堂”本意是某些宗教教义中,认为正直的人死后灵魂居住的美好的地方。
泛指美好的生活环境。
)2、作者和他的朋友一共去了几次“鸟的天堂”?(提示:两次)三、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第一段(1-4):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第三段(10-13):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第四段(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四、学习第一段(1-4)1、师:这四个自然段为我们介绍了作者去“鸟的天堂”的背景。
从文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第一次是在什么时候去“鸟的天堂”?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傍晚2、作者在这四个自然段里描写了去“鸟的天堂”前傍晚的景色。
请把有关句子划下来。
师:作者在这四段里,主要写了哪些事物?从这些景物描写,我们看到了怎样的黄昏景象?学生答,教师补充并板书:太阳灿烂的红霞白茫茫的水平静的船优美的桨声——宁静的黄昏师:作者描写景物,既描写了它们的颜色,如:红霞、白水,又描写了它们的声音,如:桨声很有规律像是音乐,既有静态描写,如:天边的红霞,又有动态描写,如:船在水面上移动,桨在水中划。
在宁静的氛围里,这些动态的描写更令人觉得环境是多么的宁静。
五、学习第二段(5-9)1、学生朗读5-9段2、师:作者在一个宁静的黄昏第一次经朗读课文,思考:“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又是什么意思?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班交流讨论,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好段。
读一至四自然段,说一说,作者第一次是在什么时候去“鸟的天堂”?作者在这四个自然段里描写了去“鸟的天堂”前傍晚的景色。
请把有关句子划下来。
默读课文第五至九自然段,把描写大榕树的句用横线画过“鸟的天堂”。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6a692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f.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1 教学内容课文主要围绕“鸟的天堂”展开,描述了一场关于护鸟的故事,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1.2 学情分析学生对鸟类和自然环境的认识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和课堂教学,但对于护鸟意识和方式还存在不足。
因此,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护鸟知识。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鸟的基本生活习性•了解护鸟的重要性•掌握保护鸟类的方法和途径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鸟类生活•培养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3.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关注护鸟问题•如何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责任感四、教学过程设计4.1 活动一: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鸟类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对鸟类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4.2 活动二:课文阅读让学生听读课文《鸟的天堂》,并对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解释,加深理解。
4.3 活动三:小组讨论分小组讨论护鸟的意义和方法,并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思考和交流。
4.4 活动四:展示和总结每组根据讨论结果做相关展示,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保护鸟类的重要性。
五、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了解鸟类生活的困难和保护的必要性,从而培养出保护动物的责任感和意识。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行动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上是本次针对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为教师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2b6234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4.png)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上不同种类的鸟,并能描述它们的外貌、生活习性以及所在的栖息地。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读懂课文并理解文中的句子、段落。
3.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增强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和掌握生活习性和栖息地的相关词汇(迁徙、雨林、洲、湖泊等)。
2.掌握句子中的代词、修饰成分的作用与词性。
三、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不同的修饰语所表达的意思,如“满山遍野的树木”、“飞向四面八方的大鸟”等。
2.掌握生活习性和栖息地的相关词汇。
四、教学方法:1.图片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鸟,引起学生兴趣。
2.阅读理解法,组织学生朗读课文,理解和掌握文中所表达的意思。
3.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和交流,增强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布置“我们周围的鸟”小作文,要求学生观察家附近的鸟类,并描述它们的外貌和生活习性。
2.展示多张不同种类的鸟图片,让学生猜测它们的名称和栖息地。
3.让学生自由发言,介绍猜测的结果。
(二)主体内容1.导入新词汇:迁徙、雨林、洲、湖泊等。
2.展示幻灯片,介绍不同种类的鸟以及它们的栖息地、生活习性。
3.教师朗读课文,并放映录像。
4.让学生边听边读,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词语和结构,在阅读过程中标记重点。
5.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善关于鸟的内容。
6.让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评议和提问,增强学生表达和思考能力。
(三)拓展1.教师布置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写下心得体会。
2.导入相关绘画活动,展示不同鸟类的栖息地和特点,并进行教师指导。
六、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思考能力,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环节。
2.教师应选用图片、录像等多媒体素材,以呈现更加直观的教学效果。
3.教师应通过导入和拓展的形式,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和掌握鸟类相关知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新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教案《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板书反思
![新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教案《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板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226db65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a.png)
新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教案《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板书反思新统编版五班级语文上册第22课教案《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板书创新教案鸟的天堂学习目标1会认"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律'等11个生字,会写"竹竿、白茫茫、规律'等词语。
2.熟悉大榕树的奇怪和漂亮,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丽景象,受到喜爱大自然、喜爱美的教育。
3.领悟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
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里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加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
鼓舞同学在阅读中领悟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一、从"天堂'入手,激趣导入1.在人们印象中,"天堂'是怎样美妙的存在?板书:天堂你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幸福、美妙的生活环境)2.想象:鸟的天堂应当是什么样的地方?(小鸟生活的乐园)二、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可以边读边思索:(1)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间?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2)每次看后"我'分别有什么感受?请用"'画出有关语句。
(3)鸟的天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3.把反复读书后,在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沟通初读课文的收获。
1.在小组内沟通读书的收获,争论不懂的问题。
2.全班沟通(可以小组推举,也可以自由发言,沟通)(1)就三个思索的问题集中沟通。
①大榕树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②"那翠绿的颜色,光明地照射着我们的眼睛,好像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抖动'一句是什么意思?③最终一句中的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不加引号?从中心句入手,引导同学质疑问难,突出了重点,调动了④伴侣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为什么"我'却没有观察一只鸟?伴侣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我'的感受是什么?⑤为什么"我'对鸟的天堂有一点留恋?为什么说"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⑥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为什么说是"鸟的天堂'而不用鸟的乐园(或世界)? "鸟的天堂'(或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将梳理的疑难问题插入教学过程中,让同学通过阅读思索、争论沟通加以解决,使质疑解疑成为理解内化的学习过程。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2《鸟的天堂》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2《鸟的天堂》优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66aa2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c.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2《鸟的天堂》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课程背景五年级上册的《鸟的天堂》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寓意的寓言故事,通过描述鸟儿们在天堂中的生活,引导学生思考互相尊重和帮助的重要性。
2. 学习目标•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意义;•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课本《鸟的天堂》•教学课件2. 教学环境准备•整洁、安静的教室环境•让学生自由讨论和合作的小组桌椅布置形式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鸟类在天堂中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教学•朗读故事《鸟的天堂》,学生跟读;•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发现寓意;•同学分享不同的理解和见解;•教师讲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3. 拓展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创作寓言故事,并进行表演展示。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引导学生将寓言故事的启示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寓言故事创作活动,能够主动思考和表达,展现出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2. 教师评价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同时对学生展示的学习成果进行积极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鸟的天堂》优质课教学设计,我意识到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多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活动,让他们在交流互动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多阅读不同类型的寓言故事,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和文学修养,促进全面素质的发展。
本节课设计旨在通过《鸟的天堂》这个优秀寓言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希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模板(精选9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模板(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29a8e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f.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模板(精选9篇)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模板(精选9篇)》,您浏览的《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模板(精选9篇)》正文如下: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
【教学重点】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3、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学生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手段】自制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设计意图〗从巴金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
)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二、按照要求读书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谈自己读的感受。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知识《鸟的天堂》是巴金1933年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
“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e8504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a.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第1篇】《鸟的天堂》一等奖教案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题引趣1.(播放多媒体课件“百鸟朝凤”音乐。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谁来谈一谈?2.导入:同学们很有想象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鸟有关的文章。
(板书:鸟的天堂)设计意图:以乐曲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让学生把听到的与想到的结合起来,加深印象,自然引出课文题目,为下个环节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问号。
2.检查反馈。
(1)学习字词。
出示会认字:桨、桩、暇。
①指名认读,读准三拼音节“桨”,翘舌音“桩”。
②理解词语:船桨、应接不暇。
“船桨”可结合或实物来理解;“应接不暇”可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
(2)谈谈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3)个别读课文,通过读文检查预习情况,师生交流有关资料。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解决文中生字、新词,为下面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三、再读课文,理清结构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1)“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作者去了几次?看到的景象有何不同?(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①自己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
②同桌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2.检查反馈:(1)“榕树”和“鸟”这两部分,喜欢哪部分就读哪部分,把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在旁边写上批注。
(2)读文理清层次: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写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近看大榕树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10~14自然段):写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群鸟欢腾的景象。
(板书:第一次大榕树;第二次群鸟)设计意图:再读课文,让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熟知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结构,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通读课文,感受情趣1.轻声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读出榕树的静态美和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秀推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秀推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72147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f.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秀推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词句,感悟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
3.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教学重点:感悟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走近鸟的天堂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2次)2. 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次和作者一起去看看:鸟的天堂(齐读课题)3.看完“鸟的天堂”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出示: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齐读)4.引号里“鸟的天堂”指什么?(大榕树)二、初近鸟的天堂,感悟静态美1.这究竟是一棵怎样的榕树呢?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
2.出示阅读提示:默读课文5—9自然段,思考: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你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用“——”画出来,并在边上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交流:(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上面。
a.理解“不可计数”(多的数不清)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是不可计数的?b.为什么会长成这样呢?(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上面。
)c.同学们想看看它的枝干吗?看图(这棵榕树有500年的历史,5层楼高,它的树冠遮盖面积大约有200间教室那么大呢)什么感觉?d.想读一读吗?(指名读这句话)(2)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部编2019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鸟的天堂》教案设计(word表格版)
![部编2019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鸟的天堂》教案设计(word表格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1642d5172ded630a1cb615.png)
部编2019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鸟的天堂》教案设计(word表格版)22 鸟的天堂2.上课了,同学们()走进教室。
3.短暂休息了一会,我们()往前走去。
三、结合课文,说说你对下面这件事的看法。
我叫白鱀豚,被誉为“长江女神”。
但是现在你已经见不到我了,早在十年前,人类就宣布我功能性灭绝了。
人类围湖造田,使我家园面积减小;修坝阻隔了我洄游路线;长江水污染使我食物严重不足,免疫和生殖系统也受到了伤害,我们就这样消失了。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介绍】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
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课后作业一、读拼音,写词语。
1.这棵róng shù()非常茂盛,下垂的枝条jiū chán ()在一起,非常壮观。
2.他pāo kāi()杂事,加入到这个lǜ shī()团队。
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2.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计可数....。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2《鸟的天堂》课堂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2《鸟的天堂》课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163853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9.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2《鸟的天堂》课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文描绘了作者在巴西北部的一片热带雨林中,看到了一幅鸟儿欢乐生活的画面,从而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课文语言优美,描绘细腻,充满了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他们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和热爱,对于生动有趣的课文更容易产生共鸣。
但同时,学生对于一些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结构的理解可能会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适时给予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课文中的一些复杂句子结构的理解。
3.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分组讨论促进学生合作交流。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或视频资料。
2.生字词卡片。
3.分组讨论的题目和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或视频资料,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境。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教师适时给予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回答。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针对课文中的一些复杂句子结构进行解读,教师巡回指导。
部编版五年级(上)《鸟的天堂》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鸟的天堂》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338884ddccda38376baff0.png)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练习用“不可计数”、“应接不暇”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
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3.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3.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感知全文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生:苏州和杭州的景色和天堂一样美。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天堂的意思吗?生:美好的地方。
师:那鸟的天堂又是什么意思呢?生:鸟的乐园。
师:鸟的乐园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鸟的天堂。
(板书课题)生:(齐读)——鸟的天堂。
师:巴金1933年路过广东新会的天马村见到了鸟的天堂,回来后便写下了这篇散文。
简介作者师:巴金爷爷路过鸟的天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的脚步一起走近鸟的天堂。
(出示学习目标)师:好,昨天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词语读的怎么样。
(课件出示:纠正不可计数树梢榕树应接不暇木桩)(1)指导多音字:数、应。
(2)理解应接不暇、不可计数。
(3)指导学生字:桨、暇。
师:同学们之前已经多次读了课文,谁能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作者几次路过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间,看到了什么景象?生1:课文写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物,生2:课文主要写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在傍晚,没有看到鸟,看到了一棵茂盛的大榕树,第二次在早晨,看到众鸟纷飞的景象。
二、重点读“树”,品味写法师:本节课就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近这株神奇的树。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当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了怎样的感叹?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板书)师:这是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
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生:读。
师:一株榕树便天堂!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啊。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09d20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1.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第1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根据新课标和小学生认知特点,可将本文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正确读写“灿烂”“缝隙”“寂”等14个生字词,认识“桨”“暇”等8个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大致了解作者。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体会,联系上下文,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刻画景物的方法,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作者描绘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目标设计意图:学生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学有方向、学有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并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明确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可以有效地突出重点,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同时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刻画景物的写作手法,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难点:理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喜爱鸟的天堂、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具备环保意识。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歌曲与对话导入)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来听一首腾格尔的蒙古草原民歌“天堂”,大家可以闭上眼睛听,用心体会一下这首美妙的歌曲(音频播放歌曲)师:好,同学们,歌中的天堂是什么样的?生1:蓝蓝的天,清清的湖水师:嗯,真棒,记忆力真不错,看来是用心体会到了那个美景。
生2:我的家乡就是天堂。
师:回答得真好,从歌中体会到了歌手对家乡的热爱。
师:那你们心中的天堂是什么样的?生3:风景优美的地方就是天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师:嗯,回答的妙极了,我国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城市和名川大山,同学们有机会可要去看一看呀!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堂,那么鸟呢?鸟的天堂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本,去看看《鸟的天堂》吧!导入设计意图: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这样的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引出课题,同时会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进而进行接下来的教学环节。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2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2鸟的天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c3cb1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f.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2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2鸟的天堂》是一篇描绘大自然中鸟类生活的文章,通过作者对鸟的天堂的描述,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机。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教学本文,旨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文章的大意能够进行简单的把握。
但本文具有一定的深度,需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同时,学生对鸟类的了解有限,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表达,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世界。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出问题,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3.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僻词汇解释、图片等。
2.音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音乐或鸟鸣声,用于创设情境。
3.视频:准备一些关于鸟类的视频,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和课件,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世界。
播放鸟类鸣叫声,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语气、表情等表现课文中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答课文相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1834c1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8.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鸟的天堂》故事情节,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培养爱护自然的意识。
2. 教学内容
•课文背景介绍
•词汇解析与句子分析
•阅读训练与理解问答
•情感体验与讨论分享
3. 教学重点
•故事情节的理解
•重点词汇的掌握
•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培养
4. 教学方法
•故事导入
•课文解读
•讨论分享
•角色扮演
•情感呼应
二、教学反思
1. 教学亮点
•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激发学生的爱护自然的意识。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 教学不足
•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课文解读和深入讨论,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在角色扮演环节,可加入更多情感体验的引导,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3. 教学改进
•增加课前预习环节,让学生提前了解故事背景,以提高课堂效率。
•增加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促使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结语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上《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爱护自然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成长。
第22课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第22课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518c01c048d7c1c709a1458b.png)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1.思想内容:《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2.语言表达:(1)准确传神,生动形象巴金善于运用确切的词语,描绘事物的性质、状貌,恰到好处地抒情表意。
在表现榕树生命力之美时,这样写道“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里如果去掉“似乎”变成写实,就显得不真实了;如果换成“我觉得”就把感觉和景物截然分开,语气平淡。
“颤动”如果变成“涌动、跳动、颤抖”,就不能把绿叶富有生命力的特有精神状态准确地刻画出来。
“似乎、颤动”传神地把当时作者的感受、联想融入于景,具有“物我两忘”的心态,意境深远,妙不可言。
写榕树的叶子亮丽,又反客为主,写成“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叶子对人的吸引力太大了,让人不得不看,榕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第二次去看榕树,写群鸟嬉戏,“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极言场面之广大。
从听觉写“声”,从视觉写“影”,写影比写鸟本身更能体现当时的热闹纷繁。
用“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
充分写出形态的多种多样,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节奏明快,情深意厚《鸟的天堂》全文节奏鲜明,声音铿锵,自然流畅,琅琅上口。
课文开头多用短句,简洁明快,令人渐入佳境。
写静态的榕树,多用长句,具体生动,情深意厚,耐人寻味。
写群鸟嬉戏,以词为句,长短错落,生动热闹,给人以急促的动感。
作者又用“连环”“顶真”等写法,“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读时就给人以“应接不暇”的感觉。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鸟的天堂》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鸟的天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95ed6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e.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鸟的天堂》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研究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研究本课生字、新词,练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3.研究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课题含义及课文主要内容。
1.解题。
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天堂常用来比喻什么?2)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答案:天堂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
鸟的天堂是指能让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
)今天我们将和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
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后词语的意思。
二)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1)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分别在什么时候?2.听完教师范读课文后,学生回答思考题。
答案:(1)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两次。
第一次是在黄昏,第二次是在早晨。
(2)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没有见到一只鸟,认为“鸟的天堂”里没有鸟,有些失望。
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感到“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因为作者两次去时看到的景物不同,所以思想认识会有这样的变化。
)三)(一)研究课文第1段。
1)我们第一次出游,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什么?答案:大榕树。
)2)这段课文中主要描写了大榕树什么特点?答案:一个是大,另一个是美。
)3)课文里哪些地方说明榕树大?答案:在第4自然段开头交代“河里很宽”,这里为什么会变窄呢?让学生找出有的句子读出来。
“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原来河面给树叶占去了,所以变窄。
另外,由于当时离得远,所以当“我”说许多株时,“我的朋友”有的说是一株,有的说是两株,到底是几株呢?找出课文中的语句“我们的船……真是一株大树”。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精品推荐)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精品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e84721b14afe04a1b071de6c.png)
22.《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
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
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评: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
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
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㈠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①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独立研读课文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㈡集体交流:1.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
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的天堂》拓展小练笔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第3课。
文中巴金先生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己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这一节课是学习课文之后,进行的一次小练笔——学写简短导游词。
二、教学理念
运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利用信息技术查找、分析、整理资料,解决问题。
三、框架问题
四、教学背景
1、我校拥有千兆校园网。
学生除了学习到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以外,还经常利用学校电子阅览室设计的论坛进行网上交流;他们还掌握了制作简单的PPT的方法。
由于信息技术学习基础相当扎实,绝大部分学生也形成了在家庭里利用电脑学习的习惯。
因此,学生非常乐意用这种现代化的手段来获取信息以及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成果。
2、我校语文科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了一系列的读写方法和策略:读中悟法--依法读写--—读写结合----内化能力。
3、四年级的学生已学会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
大部分有较强的写作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五、教学目标
1、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多角度了解“鸟的天堂”。
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导游词。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较好地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学写导游词。
难点:写好简短的导游词。
七、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鸟的天堂”的有关资料,上传班级博客。
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制作PPT。
2.教师搜集“鸟的天堂”的有关资料,融合学生搜索的内容,制作资源网页。
3、教师制作各种支撑文件和评价量规。
教学过程:
一、唤起记忆,复习旧知
1、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巴金的《鸟的天堂》,相信大家一定被那美丽的景观深深地吸引了。
鸟的天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指名回答(出示PPT,营造氛围)
二、信息整理,资源共享
1、信息初展示
让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2、信息再加工
让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资料进行整理,并通过小组合作修改演示文稿。
3、资源齐共享
让学生思考问题:“鸟的天堂为什么能形成独特之美?”然后让他们登陆“鸟的天堂”网页,了解“鸟的天堂”的更多信息,引他们的思考。
三、探究方法,写导游词
(一)师生互动,探究方法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见闻,从不同的角度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
师相机归纳总结,提炼出写导游词的方法:
写导游词的方法:
自我介绍,表示问候。
地方特色,生动介绍。
传说引入,充实内容。
注意事项,必不可少。
2、自主构思,实践运用
(二)写导游词,在论坛中发表。
学生构思导游词,在论坛上写作,并发表到作业展示区。
(三)互赏导游词
1、老师指导赏读方法:
师:同学们,大家都认真地构思自己的导游词,不少同学已经写好了。
那么,怎样评价自己和别人的的导游词呢?我们可以围绕下面的标准在论坛中进行评价。
并选出一篇你认为最优秀的导游词。
出示PPT:
(1)格式是否正确
(2)语言是否通顺,是否符合导游词的语言特点
(3)条理是否清晰
(4)是否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介绍
(5)提出修改意见
2、小组合作,选出最优秀作品,评议修改
师:同学们,现在进行小组的讨论,把刚才在论坛中,你们小组评价最高的导游词选出来,说说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存在什么不足,该怎样修改,修改后在论坛上发布。
3、展示优秀导游词,集体讨论修改
师:通过小组的合作,我们的导游词不断完善了,下面,那个小组代表汇报一下。
3、在论坛上展示优秀导游词,小组讨论进行修改,修改好后重新发布。
四、创设情境,乐当导游
同学们,好的准备是成功的开始。
我们把导游词修改得很完善了。
可是,光是写还不足够呀,现在,老师想看看我们班是不是有优秀的导游,用带我们去游览鸟的天堂?谁来做一回导游?
指一名学生当“小导游”,展示自己的导游词。
2、教师评价。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修改导游词并发表到班级博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