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电容补偿柜的工作原理

电容补偿柜的工作原理

电容补偿柜的工作原理
电力电容补偿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

串联补偿是将电容串联在高压输电线路中,以抵消线路的部分感抗,降低输电线路损耗,提高负载端的电压。

并联补偿是将电容并联在无功功率较大的负载上,以提高功率因数,减小无功电流,襄阳拓邦电气公司生产的无功功率补偿柜采用的均为并联电容器装置。

配电系统采用并联电容器进行补偿有五种方式,各种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个别补偿,电容器设在用电设备旁边,能做到就地补偿,对大容量电动机可在电容器与电动机之间加装一组自动空气开关或刀熔组合开关,但一般说投资较大,适用于经济连续运转的大容量电动机或其它大开进设备的无功补偿。

二、低压分散补偿,电容器组分散安装在各车间的配电间内,当一个车间停电检修时,全厂低母线电压和功率因数不变,适用于厂区范围很大、各产品车间较分散的用户进行无功补偿。

三、低压分组补偿,电容器组利用率比个别补偿高,能减少低压配电线路的截面和变压器的无功负荷或容量,适用于低压配电线路较长的车间和中小型工厂的无功补偿这。

这种方式对提高末端电压效果明显。

四、低压集中补偿这,电容器组利用率较高,但只能减少变压器的无功负荷或容量,适用于负荷较集中、低压线路较短、供电半径不大的用户的无功补偿。

五、10KV高压母线上的集中补偿,电容器组利用率高,能减少供电系统及线路中输送的无功负荷,但不能减少用户变压器的低压配电网络中的无功负荷,适用于大、小中型工厂的无功补偿,可与低压补偿配合使用。

低压配电并联电容器补偿回路所串电抗器的合理选择

低压配电并联电容器补偿回路所串电抗器的合理选择

低压配电并联电容器补偿回路所串电抗器的合理选择一、前言在笔者所接触的低压配电施工图中,发现施工图中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母线上均接入无功补偿电容器柜。

但令人费解的是,所串电抗器无任何规格要求,无技术参数的注明,只是在图中画了一个电抗器的符号而已。

而所标电容器的容量,也只是电容器铭牌容量而已,实际运行时,最大能补偿多少无功功率,也不得而知。

应引起注意的是,电抗器与电容器不能随意组合,它要根据所处低压电网负荷情况,变压器容量,用电设备的性质,所产生谐波的种类及各次谐波含量,应要进行谐波测量后,才能对症下药,决定电抗器如何选择。

但往往是低压配电与电容补偿同期进行,根本无法先进行谐波测量,然后进行电抗器的选择。

退一步说,即使电网投入运行,进行谐波测量,但用电设备是变动的,电网结构也是变化的,造成谐波的次数及大小有其随意性,复杂性。

因此正确选用电容器所用的串联电抗器也成为疑难问题,这无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随便一个电抗器的符号或口头说明要加电抗器那么简单了。

不得随意配合,否则适得其反,造成谐波放大,严重时会引发谐振,危及电容器及系统安全,而且浪费了投资。

有鉴于此,笔者对如何正确选用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的问题,将本人研究的一点心得,撰写成文,以候教于高明。

二、电力系统谐波分析及谐波危害电力系统产生谐波的原因主要是用电设备的非线性特点。

所谓非线性,即所施电压与其通过的电流非线性关系。

例如变压器的励磁回路,当变压器的铁芯过饱和时,励磁曲线是非正弦的。

当电压为正弦波时,励磁电流为非正弦波,即尖顶波,它含有各次谐波。

非线性负载的还有各种整流装置,电力机车的整流设备,电弧炼钢炉,EPS,UPS及各种逆变器等。

目前办公室里电子设备很多,这里存在开关电源及整流装置,其电流成分也包含有各次谐波,另外办公场所日光灯及车间内各种照明用的气体放电灯,它们也是谐波电流的制造者。

日光灯铁芯镇流器及过电压运行的电机也是谐波制造者。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知识点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知识点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知识点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基础知识点1并联电容器接入电网的基本要求(1)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接入电网的设计,应按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确定最优补偿容量和分布方式。

?(2)变电所里的电容器安装容量,应根据本地区电网无功规划以及国家现行标准《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和《全国供用电规则》的规定计算后确定。

当不具备设计计算条件时,电容器安装容量可按变压器容量的10%~30%确定。

?(3)电容器分组容量,应根据加大单组容量、减少组数的原则确定。

?2并联电容器补偿容量计算3并联电容器接线方式(1)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在同级电压母线上无供电线路和有供电线路时,可采用各分组回路直接接入母线,并经总回路接入变压器的接线方式。

(2)高压电容器组的接线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容器组宜采用单星形接线或双星形接线。

2)电容器组的每相或每个桥臂,由多台电容器串联组合时,应采用先并联后串联的接线方式。

(3)低压电容器或电容器组,可采用三角形接线或中性点不接地的星形接线方式。

5并联电容器装置设备及导体的选择电气工程师考试复习试题1.平行的`两根载流直导体,当通过的电流方向相反时,两导体将呈现出(B)。

A 互相吸引;B 互相排斥;C 互不反应。

2.电容器的(B)不能发生突变。

A 充电电流;B两端电压;C 储存电荷。

3.如果两个同频率的交流电的相位角,分别为φ1和φ2,其φ1-φ2<90 o时,称做(C)。

A 两个正弦量同相;B 第2个正弦量超前第1个正弦量;C 第1个正弦量超前第2个正弦量。

4.电阻值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的电阻称为(B)。

A 等效电阻;B 线性电阻;C 非线性电阻。

5.用隔离开关可以直接拉合(B)。

A 35KV10A负荷;B 110KV电压互感器;C 220KV空载变压器。

6.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对称系统中,当发生金属性单相接地时,其非故障相的相对地电压(C)。

用并联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的原理及相关方法

用并联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的原理及相关方法

用并联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的原理及相关方法无功补偿的原理:电网输出的功率包括两部分;一是有功功率;二是无功功率.直接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热能,化学能或声能,利用这些能作功,这部分功率称为有功功率;不消耗电能;只是把电能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能,这种能作为电气设备能够作功的必备条件,并且,这种能是在电网中与电能进行周期性转换,这部分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如电磁元件建立磁场占用的电能,电容器建立电场所占的电能.电流在电感元件中作功时,电流超前于电压90℃.而电流在电容元件中作功时,电流滞后电压90℃.在同一电路中,电感电流与电容电流方向相反,互差180℃.如果在电磁元件电路中有比例地安装电容元件,使两者的电流相互抵消,使电流的矢量与电压矢量之间的夹角缩小,从而提高电能作功的能力,这就是无功补偿的道理.集中补偿电容器作为补偿装置有两种方法:串联补偿和并联补偿。

串联补偿是把直接串联到高压输电线路上,以改善输电线路参数,降低电压损失,提高其输送能力,降低线路损耗。

这种补偿方法的电容器称作串联电容器,应用于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上,用电单位很少采用。

并联补偿是把电容器直接与被补偿设备并接到同一电路上,以提高功率因数。

这种补偿方法所用的电容器称作并联电容器,用电企业都是采用这种补偿方法。

按电容器安装的位置不同,通常有三种方式。

1.集中补偿电容器组集中装设在企业或地方总降压变电所的6~10kV母线上,用来提高整个变电所的功率因数,使该变电所的供电范围内无功功率基本平衡。

可减少高压线路的无功损耗,而且能够提高本变电所的供电电压质量。

2.分组补偿将电容器组分别装设在功率因数较低的车间或村镇终端所高压或低压母线上,也称为分散补偿。

这种方式具有与集中补偿相同的优点,仅无功补偿容量和范围相对小些。

但是分组补偿的效果比较明显,采用得也较普遍。

3.就地补偿将电容器或电容器组装设在异步或电感性用电设备附近,就地进行无功补偿,也称为单独补偿或个别补偿方式。

电容补偿柜原理介绍以及特点(附加原理图)

电容补偿柜原理介绍以及特点(附加原理图)

电容补偿柜原理介绍以及特点(附加原理图)来源:电⼯维修学习1、电⼒电容器的补偿原理电容器在原理上相当于产⽣容性⽆功电流的发电机。

其⽆功补偿的原理是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和感性功率负荷并联在同⼀电容器上,能量在两种负荷间相互转换。

这样,电⽹中的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负荷降低,从⽽输出有功能⼒增加。

在输出⼀定有功功率的情况下,供电系统的损耗降低。

⽐较起来电容器是减轻变压器、供电系统和⼯业配电负荷的简便、经济的⽅法。

因此,电容器作为电⼒系统的⽆功补偿势在必⾏。

当前,采⽤并联电容器作为⽆功补偿装置已经⾮常普遍。

2、电⼒电容器补偿的特点2.1、优点电⼒电容器⽆功补偿装置具有安装⽅便,安装地点增减⽅便;有功损耗⼩(仅为额定容量的0.4 %左右);建设周期短;投资⼩;⽆旋转部件,运⾏维护简便;个别电容器组损坏,不影响整个电容器组运⾏等优点。

2.2、缺点电⼒电容器⽆功补偿装置的缺点有:只能进⾏有级调节,不能进⾏平滑调节;通风不良,⼀旦电容器运⾏温度⾼于70 ℃时,易发⽣膨胀爆炸;电压特性不好,对短路稳定性差,切除后有残余电荷;⽆功补偿精度低,易影响补偿效果;补偿电容器的运⾏管理困难及电容器安全运⾏的问题未受到重视等。

以上是对电容柜的特点和知识简介下⾯是详细解说关于电容补偿柜的⼀些知识低压电容补偿柜也叫低压⽆功补偿装置MSCGD,⼯作原理是根据电⽹向⽤电设备提供的负载电流由有功电流和⽆功电流两部分组成,⽆功电流在电源和负载之间往复交换,⼤⼤占⽤电⽹,使供电设备的供电能⼒⼤⼤降低,使功率因数降低。

就是⽤装置产⽣的容性⽆功电流快速、准确地跟踪抵消电⽹中的感性⽆功电流,从⽽提⾼功率因数,保证⽤电质量,提⾼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并减⼩电路中的损耗。

⼀般来说,低压电容补偿柜由柜壳、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热继电器、接触器、避雷器、电容器、电抗器、⼀、⼆次导线、端⼦排、功率因数⾃动补偿控制装置、盘⾯仪表等组成。

电容器柜功能及其结构电容器补偿柜的作⽤电容补偿柜的作⽤是提⾼负载功率因数,降低⽆功功率,提⾼供电设备的效率;电容柜是否正常⼯作可通过功率因数表的读数判断,功率因数表读数如果在0.9左右可视为⼯作正常。

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基础知识

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基础知识

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基本知识无功补偿容量计算的基本公式: Q = Ptg φ1——tg φ2=P1cos 11cos 12212---ϕϕ tg φ1、tg φ2——补偿前、后的计算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 P ——有功负荷Q ——需要补偿的无功容量 并联电容器组的组成1.组架式并联电容器组:并联电容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或隔离带接地、放电线圈、串联电抗器、氧化锌避雷器、并联电容器专用熔断器、组架等;2.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组无容量抽头:并联电容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或隔离带接地、放电线圈、串联电抗器、氧化锌避雷器、组架等; 并联电容器支路内串接串联电抗器的原因:变电所中只装一组电容器时,一般合闸涌流不大,当母线短路容量不大于80倍电容器组容量时,涌流将不会超过10倍电容器组额定电流;可以不装限制涌流的串联电抗器;由于现在系统中母线的短路容量普遍较大,且变电所内同时装设两组以上的并联电容器组的情况较多,并联电容器组投入运行时,所受到的合闸涌流值较大,因而,并联电容器组需串接串联电抗器;串联电抗器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当系统中含有高次谐波时,装设并联电容器装置后,电容器回路的容性阻抗会将原有高次谐波含量放大,使其超过允许值,这时应在电容器回路中串接串联电抗器,以改变电容器回路的阻抗参数,限制谐波的过分放大; 串联电抗器电抗率的选择对于纯粹用于限制涌流的目的,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可选择为0.1~1%即可;对于用于限制高次谐波放大的串联电抗器;其感抗值的选择应使在可能产生的任何谐波下,均使电容器回路的总电抗为感性而不是容性,从而消除了谐振的可能;电抗器的感抗值按下列计算:XL=K错误!式中XL——串联电抗器的感抗,Ω;XC——补偿电容器的工频容抗, Ω;K——可靠系数,一般取1.2~1.5;对于5次谐波而言,则X L =1.2~1.5×错误!=0.048 ~0.06XC一般定为0.045 ~0.06XC = 4.5 %~ 6 % XC对于3次谐波而言,则X L =12%~13% XC电抗器的端电压和容量的选择电抗器的端电压=电容器的相电压×电抗率每相电抗器的容量=每相电容器容量×电抗率电抗器的额定电压为并联电容器组的额定电压电抗器的种类:油浸铁心式:CKS或CKD, 可用于户内、户外;干式空心电抗器CKGKL,可用于户内、户外;干式铁心电抗器CKGSC,干式产品中体积最小,且三相同体,但目前无35kV级产品,只能用于户内;干式半心电抗器:直径比空心产品小,可用于户内、户外;并联电容器额定电压的选择由于串联电抗器的接入,引起电容器上的基波电压升高,其值为——电容器的额定电压相电压,kV;式中 UC——系统额定相电压, kV;UφA——串联电抗率对于并联电容器组接线方式为星形接线或双星形接线,电容器额定电压如下10kV: 6%串联电抗率,电容器额定相电压11/√3 kV12~13%串联电抗率,电容器额定相电压12/√3 kV35kV: 6%串联电抗率,电容器额定相电压38.5/√3 kV12~13%串联电抗率,电容器额定相电压42/√3 kV上述选择是在系统额定电压分别为10kV和35kV的情况下,如系统额定电压有所上升,则并联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也相应升高;氧化锌避雷器的选择和使用氧化锌避雷器的接线方式Ⅰ型接线Ⅲ型接线特点:1. Ⅰ型接线方式:优点:比较简单,但对避雷器的特性要求高,当发生一相接地时,要求非接地的两只避雷器能通过三相电容器积蓄的能量;缺点:相间过电压保护水平较高,因为是由两只避雷器对地残压之和决定的;2. Ⅲ型接线避雷器直接并接在电容器极间,保护配合直接,不受其他因数的影响,但这种方式要求避雷器的通流容量比较大;选用原则:10kV:通流容量35kV:通流容量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及隔离带接地开关的选择用途:隔离开关做隔离之用10kV:户内:GN19-10/400, 630,1250户外:GW4-10/400, 630,1250 或GW4-10W/630爬电比距≥2.5cm/kV GW1-10/400尽量少采用35 kV:户内:GN2-35/400, 630,1250户外:GW4-35/630,1250或GW4-35W/630爬电比距≥2.5cm/kV隔离开关做接地之用10kV:户内:GN19-10/400, 630,1250户外:GW4-10/400, 630,1250或GW4-10W/630爬电比距≥2.5cm/kVGW1-10/400,63035 kV:户内:GN2-35/400, 630,1250户外:GW4-35/630,1250或GW4-35W/630爬电比距≥2.5cm/kV隔离开关带接地10kV:户内:GN24-10D/400,630,1250户外:GW4-10D/400,630,1250或GW4-10DW/630爬电比距≥2.5cm/kV35 kV:户外:GW4-35D/630,1250或GW4-35DW/630爬电比距≥2.5cm/kV隔离开关额定电流的选择隔离开关的额定电流=电容器额定相电流×1.5,再适当加一些余度如果用户对动、热稳定电流有要求,则应首先满足动热稳定的要求放电线圈的选择放电线圈的放电容量>每相电容器容量放电线圈的额定相电压=电容器的额定相电压放电线圈的种类:油浸式:价格较低,但由于用于绝缘的油同空气通过呼吸器相连,使绝缘油会由于呼吸的原因而受潮,同时产品内的绝缘油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及存在火灾隐患;全封闭式:绝缘油与空气不直接接触,杜绝了绝缘油受潮的可能,但价格较高,同时产品内的绝缘油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及存在火灾隐患;干式:彻底改变了绝缘种类,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存在大的火灾隐患,但价格较高;且目前国内35kV级还没有此类产品;并联电容器单台用熔断器熔断器的额定电流=1.5×并联电容器额定电流并联电容器组接线种类单星形接线零序电压开口三角电压保护差动电压保护双星形接线中性点不平衡电流保护带容量抽头的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近几年来,由于以下的原因,对集合式并联电容器提出了新的要求:用户新建变电所, 主变压器负荷小, 而无功补偿容量按满负荷配置, 全部投入时会发生过补偿的现象;周期性负荷变动,如农村电网当高峰及高峰过后需投入的电容器容量便不相同;带容量抽头的集合式并联电容器装置接线图1/2或1/3,2/3容量抽头接线图电抗器前置 1/2容量抽头接线图电抗器前置1/2或1/3,2/3容量抽头接线图电抗器后置 1/2容量抽头接线图电抗器后置电抗器需要抽头的原因:1.组架式高压并联电容器及无功补偿装置特点:构架组成灵活,但占地面积大;2.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及成套补偿装置2.1 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的优点:占地面积小,安装维护方便,可靠性高,运行费用省占地面积小:密集型并联电容器的安装占地面积约为组架式成套占地面积1/3~1/4,并且电容器单台容量越大,则占地面积与容量的比值就越小;安装维护方便:由于密封型电容器的台数少,电容器运到现场后,立即就可就位,比组架式成套安装工作量少,成套安装也较为简单,电容器台数少,电容器单元置于油箱内,巡视工作量小,减轻了运行人员的负担;可靠性高:由于对密集型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①采用元件串内熔丝后再并联的方式, 少数元件击穿后由于内熔丝熔断, 电容量变化不大, 电容器仍可继续运行;②适当降低元件工作场强,在绝缘上留有余度;③采用全膜介质,增强箱内外绝缘;从而提高了并联电容器的运行可靠性;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的自愈机理:普通金属化膜在介质疵点被击穿时,两极板间即短路放电产生电弧;在电弧高温作用下,击穿点周围的金属化极板补迅速蒸发,在击穿点周围的金属化极板被同时蒸发,在击穿点周围形成一个绝缘区;当绝缘区的半径达到一定尺寸时,电弧熄灭击穿停止,介质绝缘恢复,自愈过程即完成;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的特点:优点:体积小,重量轻,具有自愈性能,损耗小,在低压系统已得到广泛运用;缺点:自愈式电容器的金属化层的自愈性是有限的,电容器长期运行介质老化后,若某一点击穿并企图自愈时,因介电强度不够,不能迅速自愈,电弧产生的热量会引起该点邻近层介质发热,介电强度下降,从而发生击穿并企图自愈而又不能自愈;这样就引发邻近多层介质的企图自愈和击穿;击穿使电流增大,自愈使电流减小,结果电流在较长一段时间不会剧烈增加,若使用串联熔丝进行保护,熔丝不一定会熔断,而连续自愈和击穿产生的大量气体却使电容器外壳鼓肚,直到发生外壳爆裂事故;因此金属化自愈式电容器不能象箔式电容器那样使用串联熔丝作为防爆的安全保护,而要使用压力保护或热保护,此种保护方式的响应时间要比熔丝长,因而金属化并联电容器的保护性能不如箔式电容器液体介质为绝缘油的并联电容器;另外由于电容器本身的自愈作用,电容器的容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减小,因而,金属化高压并联电容器在高电压领域的使用和推广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并联电容补偿

并联电容补偿

02
CATALOGUE
并联电容补偿的优点
提高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反映了设备消耗的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是衡量电力系统效率的重要指标 。
并联电容补偿通过向系统注入无功功率,使感性负载的电流相位滞后,从而提高功 率因数,减少无功损耗。
改善后的功率因数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减少线路损耗,提高设备利用率。
降低无功损耗
并联电容补偿的实现方式
手动投切电容补偿
总结词
通过人工操作来投入或切除电容,以实现无功补偿。
详细描述
手动投切电容补偿是一种传统的无功补偿方式,通过人工操作开关来投入或切 除并联电容,以实现对电网的无功补偿。这种方式需要人工监测和操作,不够 智能和自动化。
自动投切电容补偿
总结词
通过自动控制装置来根据系统无功需求自动投入或切除电容。
并联电容补偿
目录
• 并联电容补偿概述 • 并联电容补偿的优点 • 并联电容补偿的实现方式 • 并联电容补偿的注意事项 • 并联电容补偿的发展趋势
01
CATALOGUE
并联电容补偿概述
并联电容补偿的定义
总结词
并联电容补偿是指在电路中并联接入电容器,通过改变电路 的电容量来补偿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的一种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无功损耗是指电力系统中变压 器、电动机等感性负载在能量 转换过程中消耗的无功功率。
并联电容补偿通过向系统注入 无功功率,平衡了感性负载所 需的无功功率,从而降低了无 功损耗。
降低无功损耗可以减少能源浪 费,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改善电压质量
电压质量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 性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改善电压质量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 率和寿命,减少因电压问题引起的故 障和事故。

并联电容器

并联电容器

© CNTXC - 6 -
电力电容器的分类和用途
并联电容器
并联电容器的用途
主要用途:补偿电力系统感性无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 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
性能特点:能长期在工频交流额定电压下运行,且能承 受一定的过电压。
© CNTXC - 7 -
电力电容器的分类和用途
串联电容器
串联电容器的用途
© CNTXC - 13 -
并联电容器的基本概念
元件和内部熔丝
铝箔
电容器的元件和内部熔丝
介质材料 铝箔
元件
内熔丝
元件:由电介质和被它隔开的电极所构成的部件。
内部熔丝:在电容器单元内部,元件间相串联的熔丝, 简称内熔丝。
© CNTXC - 14 -
并联电容器的基本概念
单元
打包
内熔 丝元

电容器单元
分类
电力电容器的分类和用途
分类
额定电压在lkV以下的称为低压电容器,lkV以上的 称为高压电容器。lkV以下的电容器都做成三相、 三角形连接线,内部元件并联,每个并联元件都 有单独的熔丝;高压电容器一般都做成单相,内 部元件并联。外壳用密封钢板焊接而成;芯子由 电容元件串并联组成,电容元件用铝箔作电极, 用复合绝缘薄膜绝缘。电容器内衣绝缘油(矿物 油或十二烷基苯等)作浸渍介质。
性能特点:主要用以滤去工频电流中的高次谐波分量。
© CNTXC - 9 -
电力电容器的分类和用途
直流滤波电容器
直流滤波电容器的用途
主要用途:用于直流滤波装置中,在直流输电工程使用
较多。
性能特点:能长期在直流电压下或在含有一定交流分量的直流线路 上工作。
© CNTXC - 10 -

正泰 TBB型高压并联电容器补偿成套装置 说明书

正泰 TBB型高压并联电容器补偿成套装置 说明书

5.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5.1 电容偏差5.1.1 装置实际电容与额定电容之差在额定电容的0~+5%范围内。

5.1.2 装置任何两线路端子之间,其电容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不超过1.02。

5.2 电感偏差5.2.1 在额定电流下,其电抗值的容许偏差为0~+5%。

5.2.2 每相电抗值不超过三相平均值的±2%。

5.3 绝缘水平装置额定电压一次电路1min 工频耐受电压(方均根值)一次电路冲击耐受电压[(1.2~5)/50μs 峰值]二次电路1min 工频耐受电压(方均根值)610353242956075200222单位:kV 表15.4 过负载能力5.4.1稳态过电压 工频过电压U N 最大持续时间说明1.101.151.201.30长期每24h 中30min 5min 1min指长期过电压的最高值不超过1.10U N 系统电压的调整与波动轻负载时电压升高轻负载时电压升高表26. 结构和工作原理6.1 该装置为柜式结构或框架式结构,可以手动投切电容器组,又可配以电压无功自动控制器对电容器组实行自动投切。

6.2 柜式结构装置由进线隔离开关柜、串联电抗器柜、并联电容器柜以及连接的母线组成。

电容器柜可根据补偿容量大小和设置的方案确定柜的数量,一般由多个柜组成。

柜体采用优质冷轧钢板折弯焊接或敷铝锌板折弯拼装而成。

柜体防护等级要求达到IP20。

6.3 结构布局:当单台电容器额定容量为30~100千乏时,所构成的电容器组为三层(单)双排结构,当额定容量为100千乏以上者为二层(单)双排结构,当额定容量为200千乏以上者为单层(单)双排结构。

其外形结构视图详见图1~图8。

5.4.2 稳态过电流:能在方均根值不超过1.1×1.3下长期运行。

5.4.3 用不重击穿的开关投切电容器时可能发生第一个峰值不大于2 2倍施加电压(方均根值),持续时间不大于1/2周波的过渡过电压。

相应的过渡过电流峰值可能达到100I N ,在这种情况下,允许每年操作1000次。

《并联补偿电容器》课件

《并联补偿电容器》课件
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THANKS
[ 感谢观看 ]
求。
响应速度
并联补偿电容器的响应速度较 慢,无法快速跟系统无功的 变化。维护成本
并联补偿电容器需要定期维护 和更换,增加了维护成本。
谐波影响
对于存在大量谐波的电力系统 ,并联补偿电容器可能会放大 谐波电流,导致系统谐波问题
加剧。
并联补偿电容器的未来发展
新材料应用
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将 会有更高效、更可靠的电容器材料应 用于并联补偿电容器中。
总结词
详细描述了并联补偿电容器的定义,包括其工作原理和结构 特点。
详细描述
并联补偿电容器是一种用于改善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 线路损耗、提高电压质量的无功补偿装置。它通过并联接入 电力系统,对系统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从而改善系统的功 率因数,提高系统的电压质量。
并联补偿电容器的功能
总结词
列举了并联补偿电容器的主要功能,包括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损等。
高压并联补偿电容器
适用于10kV以上的高压系统,用于改 善电能质量、平衡系统无功功率。
按照容量分类
小容量并联补偿电容器
容量范围一般在1-100kVar之间,适用于小功率设备或小型电力系统的无功补 偿。
大容量并联补偿电容器
容量范围在100kVar以上,适用于大功率设备或大型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
按照使用环境分类
户内型并联补偿电容器
适用于室内环境,具有较好的防潮、防尘性能。
户外型并联补偿电容器
适用于室外环境,具有较好的防雨、防晒性能。
CHAPTER 04
并联补偿电容器的安装与维护
并联补偿电容器的安装注意事项
01
02

电容并联和串联无功补偿

电容并联和串联无功补偿

电容并联和串联无功补偿
电容并联和串联无功补偿是两种常见的无功补偿方式,它们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和工作原理有所不同。

电容并联无功补偿:这种方式是将电容器直接并联在被补偿设备的同一电路上。

电容器为用电设备提供所需无功电流,从而减轻电力线路、变压器和发电机的负担。

并联电容器是目前电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无功补偿方式,尤其在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供电系统中,几乎所有的无功补偿装置均属于并联电容器补偿。

其主要作用是减小视在电流,提高功率因数,降低损耗,从而提高电力设备的效率。

对用户侧而言,补偿无功还有提高电压、降低线损、减少电费支出、节约能源、增加电网有功容量传输、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等作用。

电容串联无功补偿:这种方式是把电容器直接串联到高压输电线路上,主要作用是通过在电网输电侧直接治理进而达到改善输电线路参数,降低电压损失,提高其输送能力,降低线路损耗的作用。

由于串联电容器只能应用在高压系统中(在低压系统中由于电流太大无法应用),因此其一般的应用场所是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上,用户侧的应用较少。

串联电容无功补偿的原理是利用电容器的容性阻抗抵消线路电感的感性阻抗,从而缩短电气距离,提高线路的输电容量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电容并联和串联无功补偿都是为了提高电力系统
的功率因数、降低损耗、提高设备的效率等目的而采取的措施。

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高压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简介

高压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简介

KYTBB 型高压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一、概述高压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适用于频率50Hz ,电压等级为6~35kV 的三相交流电力系统,用于提高系统功率因数、滤除谐波、改善电网质量、降低变压器及线路损耗、提供输电线路的送电能力、充分发挥输变电设备的经济效益。

装置具有成套通用化,结构简凑,安装维护方便,运行可靠,费用低等特点,因此特别适用于变电站集中补偿及用电设备的各种就地补偿。

二、产品选型例如:KYTBBL10-3600/200-AKW , KY :企业代号; TBB :并联补偿装置; L :带滤波功能; 10:额定电压10kV ;3000:装置额定容量为3000kVar ; 200:单台电容器200kvar ; A :单星形接线; K :开口三角电压保护; W :装置为户外;KYTBB /-W表户外(户内不标)-保护方式:K-开口三角电压 C-差压L:中性点不平衡电流 Q:桥式不平衡电流一次接线方式:A-单星形 B-双星形单台电容器容量(kvar)装置额定容量(kvar)L-带滤波功能;无-补偿型并联补偿装置企业代号装置额定电压(kV)三、执行标准1、GB/T11024/.1-2001 并联电容器第一部分:总则、性能、试验和定额安全要求安装和运行导则2、DL/T 840-2003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3、GB50227-2008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4、DL/T 604-2009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使用技术条件5、JB/T 7111-1993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6、GB311 -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四、技术参数五、装置的一次主接线图六、装置的典型一次保护接线方式并补装置常用的一次接线方式有图A~图D所示的几种图A单星形开口三角电压保护图B双星形中性点电流不平衡保护图C单星形相电压差动保护图D桥式差电流不平衡保护以上几种接线方式应用范围各有不同:图A、B多用于单组容量不太大的地方,图C、D则用于单组容量较大的地方,特别是D,单组容量很大时,应优先选用这种接线方式。

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及成套装置说明

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及成套装置说明

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及成套装置说明1 概述_:将可以单独使用的小单元电容器组装在充满绝缘油的大箱壳中组成的电容器,叫集合式并联电容器。

性能符合JB7112—2000《集合式高电压并联电容器》标准。

2 用途:主要用于6kV、10kV、35kV、66kV工频电力系统进行无功补偿。

提高电网功率因数,减少线路损耗,改善供电电压质量。

3 特点:3.1防爆炸、防起火,安全可靠。

3.2基建简单。

3.3维护简单。

3.4占地面积小。

3.5投运率高。

4 技术数据4.1 主要参数4.1.1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的主要参数、外形尺寸、安装尺寸见附表3、附表4、附表5和图1~14;电容器的成套装置方式比较灵活,故仅提供典型布置图以供参考,见附图15—50。

4.1.2额定频率:50Hz4.1.3损耗角正切值: A:全膜介质结构:tanδ不大于0.0005。

B:膜纸复合介质结构:tanδ不大于0.0008。

4.1.4相数:三相或单相4.1.5电容偏差:电容器的电容与其额定值的偏差不超过0~+5%,三相电容器的任意两相实测电容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1.02。

4.2电容器可在1.1倍额定电压下长期运行。

4.3电容器在过电流不超过其额定电流的1.3倍时可长期运行。

5 结构:5.1按介质不同主要有二种类型产品:全膜浸苄基甲苯、膜纸复合浸二芳基乙烷型集合式并联电容器。

5.2按相数不同有三相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单相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可调容集合式并联电容器。

5.2.1单相集合式并联电容器有两出线套管,可用于开口三角保护网路,也有三出线套管,用于电压保护网路。

5.2.2三相集合式并联电容器有6个出线套管,每相首尾各一个,内部接线为Ⅲ型,三相单独存在,互不相连。

5.2.3可调容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其分档形式有等分(1/2)和不等分(1/3、2/3)两种型式。

该产品的出线瓷套有两种方法:一种为七支出线瓷套,两组X、Y、Z在电容器的内部并接成为中性点。

集合式并联电容器串接在电抗器的后边使用。

无功补偿和并联电容器

无功补偿和并联电容器

无功补偿和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和并联电容器摘要:通过对电路加设并联电容来进行无功功率补偿的原理,以实现节省电能、降低压损、提高供电质量。

关键词:功率因数电容器无功补偿由于矿山企业使用大功率的电机、变压器等电感性设备,它不仅消耗有功功率,还消耗无功功率,因此必须提高用户功率因数,以减少对电源系统的无功功率的消耗。

1、并联电容器在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方式电容器的补偿具有投资小、有功功率损失小、运行维护方便、故障范围小的特点。

电容器的补偿方式,应以无功就地平衡为原则。

电网的无功负荷主要由用电设备和输变电设备引起的。

除了在比较密集的供电负荷中心集中装设大、中型电容器组,便于中心电网的电压控制和稳定电网的电压质量之外,还应在距用电无功负荷较近的地点装设中、小型电容器组进行就地补偿。

安装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可采取三种形式:集中、分组或个别就地补偿。

(1)集中补偿:在低压配电线路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组,将其集中安装在变电所的一次或二次侧的母线上。

(2)分组补偿:分组补偿是将电容器组分组安装在车间配电室或变电所各分路的出线上,它可与工厂部分负荷的变动同时投入或切除。

(3)个别就地补偿:在单台用电设备处安装并联电容器,直接对其所需无功功率进行补偿。

电容器补偿其优点:(1)因电容器与电动机直接并联,同时投入或停用,可使无功不倒流,保证用户功率因数始终处于滞后状态,既有利于用户,也有利于电网。

(2)有利于降低电动机起动电流,减少接触器的火花,提高控制电器工作的可靠性。

(3)加装无功补偿设备,不但使功率消耗小,功率因数提高,还可以充分挖掘设备输送功率的潜力。

在确定无功补偿容量值时,应注意两点:(1)在轻负荷时要避免过补偿,倒送无功造成功率损耗增加,也是不经济的。

(2)功率因数越高,每千伏补偿容量减少损耗的作用将变小,通常情况下,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5就是合理补偿。

2、电容器组的保护(1)电容器单台熔丝保护:在每台电容器上都装有单独的熔断器,可避免电容器内部故障击穿短路时油箱爆炸,并波及和影响邻近电容器。

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方案

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方案

课程设计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方案设计指导老师:江宁强1010190456尹兆京目录1绪论 (3)1.1引言 (3)1.2无功补偿的提出 (3)1.3本文所做的工作 (4)2无功补偿的认识 (4)2.1无功补偿装置 (4)2.2无功补偿方式 (4)2.3无功补偿装置的选择 (5)2.4投切开关的选取 (5)2.5无功补偿的意义 (7)3电容器无功补偿方式 (7)3.1串联无功补偿 (7)3.2并联无功补偿 (7)3.3确定电容器补偿容量 (8)4案例分析 (8)4.1利用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对变电站调压 (8)4.2利用串联电容器,改变线路参数进行调压 (18)4.3利用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功率补偿,提高功率因素 (20)5总结 (27)1绪论1.1引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增长,电力系统发展迅猛,负荷日益增多,供电容量扩大,出现了大规模的联合电力系统。

用电负荷的增加,必然要求电网系统利用率的提高。

但由于接入电网的用电设备绝大多数是电感性负荷,自然功率因素低,影响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降低有功功率的输出; 影响变电、输电的供电能力; 降低有功功率的容量; 增加电力系统的电能损耗; 增加输电线路的电压降等。

因此,连接到电网中的大多数电器不仅需要有功功率,还需要一定的无功功率。

1.2无功补偿的提出电网输出的功率包括两部分:一是有功功率;二是无功功率。

无功,简单的说就是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的交换,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率。

电机和变压器中的磁场靠无功电流维持,输电线中的电感也消耗无功,电抗器、荧光灯等所有感性电路全部需要一定的无功功率。

为减少电力输送中的损耗,提高电力输送的容量和质量,必须进行无功功率的补偿。

1.3本文所做的工作主要对变电站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作了简单的分析计算,提出了目前在变电站无功补偿实际应用中计算总容量与分组的方法,本文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对无功补偿作了简单的介绍,尤其是电容器无功补偿,选取了相关的案例进行了简单的计算和分析。

电容补偿

电容补偿

(kvar/kW),其值可由表8-31查取。 单台电动机进行个别补偿时,补偿量为:
Qc
3U e I o
式中,Qc--补偿容量(kvar);
U e--电动机额定电压(kV); I o --电动机空载电流(A);
5
6
7
单台电动机应根据设备运行情况确定补偿容量,可按表8-32选择补偿量。
8
RXJW低压无功补偿器
RXJW型低压无功补偿配电装置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0.4kV以下的输
配电系统。该系列产品是融自动补偿和配电为一体,集漏电保护、电能计量、过 流、过压、缺相保护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户内外低压配电柜。本柜具体积小、 易安装、防窃电、成本低、适应强、耐老化、投运准确,无补偿误区等优点,并 且防护等级高,保护性能完善,自动化程度高,是理想的电网改造适选产品。 型号及其含义
25
电气专业教育训练之电容补偿
电力电容器型号和结构 补偿原理 补偿方式 无功功率容量计算 RXJW低压无功补偿器 电力电容器的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 实例 附录
1
电力电容器型号和结构
2
补偿原理
电力电容补偿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串联补偿是将电容串联在高压输电线 路中,以抵消线路的部分感抗,降低输电线路损耗,提高负载端的电压。并联
宏全食品新增动力配电,配电距离230米,其主要设备有:空压机、吹瓶、射出、 冰水机等,计算有功功率950KW,平均功因0.75,配线为15*YJV185+2*YJV185;业主要 求压损不超过5%,试计算其无功补偿容量? 解:1、功因0.75时,其视在功率 S1=[9502+(950*tgarccos¢)2]0.5=1267KW 计算电流I1=S1/(1.732*0.38)=1925A每根电缆载流1925/5=385A 压损△U1=1.732*IL*(R*cos¢+X*sin ¢) =1.732*385*0.23*(0.118*0.75+0.078*0.6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基本知识
无功补偿容量计算的基本公式: Q = P (tg φ1——tg φ2) =P(
1cos 1
1cos 12
2
12---ϕϕ ) tg φ1、tg φ2——补偿前、后的计算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
P ——有功负荷
Q ——需要补偿的无功容量
并联电容器组的组成
1.组架式并联电容器组:并联电容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或隔离带接地)、放电线圈、串联电抗器、氧化锌避雷器、并联电容器专用熔断器、组架等。

2.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组(无容量抽头):并联电容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或隔离带接地)、放电线圈、串联电抗器、氧化锌避雷器、组架等。

并联电容器支路串接串联电抗器的原因:
变电所中只装一组电容器时,一般合闸涌流不大,当母线短路容量不大于80倍电容器组容量时,涌流将不会超过10倍电容器组额定电流。

可以不装限制涌流的串联电抗器。

由于现在系统中母线的短路容量普遍较大,且变电所同时装设两组以上的并联电容器组的情况较多,并联电容器组投入运行时,所受到的合闸涌流值较大,因而,并联电容器组需串接串联电抗器。

串联电抗器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当系统中含有高次谐波时,装设并联电容器装置后,电容器回路的容性阻抗会将原有高次谐波含量放大,使其超过允许值,这时应在电容器回路中串接串联电抗器,以改变电容器回路的阻抗参数,限制谐波的过分放大。

串联电抗器电抗率的选择
对于纯粹用于限制涌流的目的,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可选择为(0.1~1)%即可。

对于用于限制高次谐波放大的串联电抗器。

其感抗值的选择应使在可能产生的任何谐波下,均使电容器回路的总电抗为感性而不是容性,从而消除了谐振的可能。

电抗器的感抗值按下列计算:
X L =K X C
n
2
式中 X L ——串联电抗器的感抗,Ω; X C ——补偿电容器的工频容抗, Ω;
K ——可靠系数,一般取1.2~1.5。

对于5次谐波而言,则
X L =(1.2~1.5)×X C
5
2 =(0.048 ~0.06)X C
一般定为(0.045 ~0.06)X C =( 4.5 %~ 6 %) X C 对于3次谐波而言,则
X L =(12%~13%) X C
电抗器的端电压和容量的选择
电抗器的端电压=电容器的相电压×电抗率 每相电抗器的容量=每相电容器容量×电抗率 电抗器的额定电压为并联电容器组的额定电压 电抗器的种类:
油浸铁心式:CKS 或CKD , 可用于户、户外。

干式空心电抗器CKGKL ,可用于户、户外。

干式铁心电抗器CKG (S )C ,干式产品中体积最小,且三相同体,但目前无35kV 级产品,只能用于户。

干式半心电抗器:直径比空心产品小,可用于户、户外。

并联电容器额定电压的选择
C U φ——系统额定相电压, kV; A ——串联电抗率
对于并联电容器组接线方式为星形接线或双星形接线,电容器额定电压如下 10kV : 6%串联电抗率,电容器额定相电压11/√3 kV
12~13%串联电抗率,电容器额定相电压12/√3 kV 35kV : 6%串联电抗率,电容器额定相电压38.5/√3 kV
(12~13)%串联电抗率,电容器额定相电压42/√3 kV
上述选择是在系统额定电压分别为10kV 和35kV 的情况下,如系统额定电压有所上升,则并联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也相应升高。

氧化锌避雷器的选择和使用
氧化锌避雷器的接线方式
Ⅰ型接线Ⅲ型接线
特点:
1. Ⅰ型接线方式:
优点:比较简单,但对避雷器的特性要求高,当发生一相接地时,要求非接地的两只避雷器能通过三相电容器积蓄的能量。

缺点:相间过电压保护水平较高,因为是由两只避雷器对地残压之和决定的。

2. Ⅲ型接线
避雷器直接并接在电容器极间,保护配合直接,不受其他因数的影响,但这种方式要求避雷器的通流容量比较大。

选用原则:
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及隔离带接地开关的选择
用途:
隔离开关做隔离之用
10kV:户:GN19-10/400,630,1250
户外:GW4-10/400,630,1250 或GW4-10W/630(爬电比距≥2.5cm/kV)
GW1-10/400(尽量少采用)
35 kV:户:GN2-35/400,630,1250
户外:GW4-35/630,1250或GW4-35W/630(爬电比距≥2.5cm/kV)隔离开关做接地之用
10kV:户:GN19-10/400,630,1250
户外:GW4-10/400,630,1250或GW4-10W/630(爬电比距≥2.5cm/kV)GW1-10/400,630
35 kV:户:GN2-35/400,630,1250
户外:GW4-35/630,1250或GW4-35W/630(爬电比距≥2.5cm/kV)隔离开关带接地
10kV:户:GN24-10D/400,630,1250
户外:GW4-10D/400,630,1250或GW4-10DW/630(爬电比距≥2.5cm/kV)35 kV:户外:GW4-35D/630,1250或GW4-35DW/630(爬电比距≥2.5cm/kV)隔离开关额定电流的选择
隔离开关的额定电流=电容器额定相电流×1.5,再适当加一些余度
如果用户对动、热稳定电流有要求,则应首先满足动热稳定的要求
放电线圈的选择
放电线圈的放电容量>每相电容器容量
放电线圈的额定相电压=电容器的额定相电压
放电线圈的种类:
油浸式:价格较低,但由于用于绝缘的油同空气通过呼吸器相连,使绝缘油会由于呼吸的原因而受潮,同时产品的绝缘油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及存在火灾隐患。

全封闭式:绝缘油与空气不直接接触,杜绝了绝缘油受潮的可能,但价格较高,同时产品的绝缘油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及存在火灾隐患。

干式:彻底改变了绝缘种类,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存在大的火灾隐患,但价格较高。

且目前国35kV级还没有此类产品。

并联电容器单台用熔断器
熔断器的额定电流=1.5×并联电容器额定电流
并联电容器组接线种类
单星形接线
零序电压(开口三角电压)保护桥式差电流(不平衡电流)保护差动电压保护
近几年来,由于以下的原因,对集合式并联电容器提出了新的要求:
用户新建变电所, 主变压器负荷小, 而无功补偿容量按满负荷配置, 全部投入时会发生过补偿的现象。

周期性负荷变动,如农村电网当高峰及高峰过后需投入的电容器容量便不相同。

带容量抽头的集合式并联电容器装置接线图
1/2或1/3,2/3容量抽头接线图(电抗器后置)1/2容量抽头接线图(电抗器后置)
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的种类:
1.组架式高压并联电容器及无功补偿装置
特点:构架组成灵活,但占地面积大。

2.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及成套补偿装置
2.1 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的优点:
占地面积小,安装维护方便,可靠性高,运行费用省
占地面积小:
密集型并联电容器的安装占地面积约为组架式成套占地面积1/3~1/4,并且电容器单台容量越大,则占地面积与容量的比值就越小。

安装维护方便:
由于密封型电容器的台数少,电容器运到现场后,立即就可就位,比组架式成套安装工作量少,成套安装也较为简单,电容器台数少,电容器单元置于油箱,巡视工作量小,减轻了运行人员的负担。

可靠性高:
由于对密集型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①采用元件串熔丝后再并联的方式, 少数元件击穿后由于熔丝熔断, 电容量变化不大, 电容器仍可继续运行。

②适当降低元件工作场强,在绝缘上留有余度。

③采用全膜介质,增强箱外绝缘。

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的自愈机理:
普通金属化膜在介质疵点被击穿时,两极板间即短路放电产生电弧。

在电弧高温作用下,击穿点周围的金属化极板补迅速蒸发,在击穿点周围的金属化极板被同时蒸发,在击穿点周围形成一个绝缘区。

当绝缘区的半径达到一定尺寸时,电弧熄灭击穿停止,介质绝缘恢复,自愈过程即完成。

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的特点:
优点:体积小,重量轻,具有自愈性能,损耗小,在低压系统已得到广泛运用。

缺点:自愈式电容器的金属化层的自愈性是有限的,电容器长期运行介质老化后,若某一点击穿并企图自愈时,因介电强度不够,不能迅速自愈,电弧产生的热量会引起该点邻近层介质发热,介电强度下降,从而发生击穿并企图自愈而又不能自愈。

这样就引发邻近多层介质的企图自愈和击穿。

击穿使电流增大,自愈使电流减小,结果电流在较长一段时间不会剧烈增加,若使用串联熔丝进行保护,熔丝不一定会熔断,而连续自愈和击穿产生的大量气体却使电容器外壳鼓肚,直到发生外壳爆裂事故。

因此金属化自愈式电容器不能象箔式电容器那样使用串联熔丝作为防爆的安全保护,而要使用压力保护或热保护,此种保护方式的响应时间要比熔丝长,因而金属化并联电容器的保护性能不如箔式电容器(液体介质为绝缘油的并联电容器)。

另外由于电容器本身的自愈作用,电容器的容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减小,因而,金属化高压并联电容器在高电压领域的使用和推广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