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与方剂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与方剂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与方剂学基础知识第二节中药性能的理论知识1、简介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包换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有毒无毒等。
药物之所以能够治病,是因其特性和效用,又称偏性。
以药物的偏性,调理脏腑功能,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以达扶正袪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2、四气理论3、五味理论(一)定义:五味,包括酸、苦、甘、辛、咸等味。
(二)确定依据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药味既是药物的滋味,又超越了药物的滋味,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
(四)阴阳归属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五)气味配合1.气与味配合的原则包括:a.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
b.一药中气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多个。
C.味越多,说明作用越广泛。
2.规律气味配合规律包括:a.气味均一。
b.一气二味。
C.一气多味。
升降浮沉理论(一)定义:特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1.这种趋向与所治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2.这种趋向与所治疾患的病位相同3.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向外,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泻利等4.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袪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
5.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
(二)确定依据1.质地质轻主升浮,如花类、叶类质量主沉降,如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类2.气薄(寒、凉)者降气厚(热、温)者浮味薄(辛、甘、微苦)者升味厚(酸、苦、咸)者沉3.性味四气:温升、凉降热浮、寒沉五味:辛、甘、淡主升,酸、苦、咸主降4.临床疗效病势:向上、向下、向内、向外。
病位:在上,在下,在里,在外。
药物:向上,向下,向里,向外的作用趋向。
(三)阴阳归属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归经理论(一)含义归:药物作用的归属;经:人体的脏腑经络。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二)理论基础1.脉象学说:论述人体脏腑经络。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2.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中医方剂学基础知识讲解
中医方剂学基础知识讲解中医方剂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研究中医药方剂的组成、制备、应用及其规律的学科。
中医方剂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方剂的分类、药性归经、方剂的组成、调剂原则、用药禁忌等方面。
方剂的分类主要有经方、方剂、散方、丸、散、茶、酒等。
经方是指历代名医所著的方书,如《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
方剂是指由多味药物按一定配方比例组成的药物剂型,如清热解毒剂、补益剂等。
散方是一种松散的剂型,具有易于吸收、剂量易调等特点,如桑菊饮、小柴胡散等。
丸、散是将药物研磨后加入蜜、糖、水或酒等粘合成丸或散,如丹参丸、牛黄解毒片。
茶、酒是指将药物加入茶或酒中,煮出后服用的剂型,如三七茶、当归酒等。
药性归经是指中药材性味、归经、药性的归纳总结。
其中性味是指中药材的寒热、苦甘酸辣咸五味属性,归经是指中药材所归属的经络,药性是指中药材的功效作用。
药性归经是中医药理论的基础,对于中药材的选择和方剂的调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方剂的组成包括主药、副药、佐药、使药四种药物。
主药是指方剂治疗病证的核心药物,副药是指协同主药发挥作用、增强功效的药物,佐药是指调和剂型、减轻主、副药毒副作用的药物,使药是指加强方剂疗效、促进吸收、调节体内平衡的药物。
调剂方剂的原则包括四个方面:辨证、因病制宜、取舍得当、药性相宜。
辨证是指根据病情辨证论治,因病制宜是指根据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药物和剂型,取舍得当是指根据药物的药性和用量合理选择药物,药性相宜是指药物的性味、药效与病情相符合。
用药禁忌是指在方剂调配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使用与患者身体状况、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不相符的药物,以保证方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中医方剂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章方剂学基础知识
四、宋元时期(金元):
《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 我国第一部研究方剂配伍理论的专著。
全称《伤寒明理药方论》,选伤寒方20首,依 《内经》理论为之作解,首开方论之先河,“君、 臣、佐、使”的组方概念得到实践。 归经、引经 报使理论得到应用。
宋元时期局方盛行,金元诸家又提倡 不泥古方,主张临证拟方,出现了与经 方对峙的时方。
《太平圣惠方》(载方16834) ---是第一部理、法、
方、药体系完整的医药方书。政府编制
《圣济总录》(载方近2万)---宋载方最多的方书。
在方药方面,以选自民间经验良方及医家秘方为主, 疗效比较可靠。本书较全面地反映了北宋时期医学 发展的水平、学术思想倾向和成就。政府编制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
四、宋元时期(金元):
朱丹溪(朱震亨)长于滋阴,著有 《丹溪心法》、《格致余论》等;
李东垣专于补益脾胃,以甘温除大热的 治法,是这一时代的进步,著有《脾胃 论》、《兰室秘藏》等,都对方剂的运用 有所创建和发挥。
题注: 张子和对仲景攻下法的扩大应用集中 反映在攻下派《儒门事亲》著作中。 朱丹溪的“六郁”思想及“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补阴的思想,从代表方剂 越鞠丸、大补阴丸中反映出来。
注:如何学好方剂学?
明确方剂学的学科特点,抓住方 剂学最重要的学术特征,即方证
注意了解学科整体结构。运用类比方 法,分析相关方剂在辨证、立法、组 方配伍等方面的异同
重视重点内容和基本功的训练 注重加强实践
第一章 方剂学基础知识
第二节 方剂学的发展简史
按历史发展的顺序,方 剂学发展的简史主要分为 六个阶段
药物是方剂的基础,方剂是药物 治病的进一步发展。
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 用药的作用只有在方剂中才能更好 发挥,方剂只有有目的、有法度地 运用药物才能更有效地防治疾病。
中医方剂学基础知识讲解
中医方剂学基础知识讲解
中医方剂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是中医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方剂的研究。
方剂由多种草药组成,有针对性地在
中医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病情和病因制定的治疗方案。
中医方剂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方剂分类:方剂可分为单方、复方、方剂组成学、方剂炮制
学等不同分类,这些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归纳整理。
2. 药材学:药材学是中医方剂学的基础,其中包括草药的形态
特征、药材的产地、药材的化学成分、药材的炮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3. 方剂组成学:方剂组成学是针对方剂中所含药材的分类和配
伍原则进行研究的学科。
其重点包括药材的归经、性味、相克相宜原
则及其配伍规律等。
4. 方剂炮制学:方剂炮制学是研究药材加工和配伍技术的学科。
包括药材的初加工、水分处理、炮制加工等各个环节及其炮制方法。
5. 方剂应用:中医方剂学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应用中需要考虑
方剂的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以上是中医方剂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了这些内容能为临床提供基
本的理论支持。
在实践中,还需要结合病情和病人的特点灵活运用。
方剂学-初级中药师讲义
第一单元总论一、方剂与治法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1.1 治法为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
1.2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方剂是体现治法的主要手段。
1.3 方剂必须“针对病机,体现治法”。
“以法统方”,包括以法组方、以法遣方、以法类方、以法释方。
2.常用治法治法是针对临床证候所采取的治疗大法,临床证候的复杂性决定了治法的多样性,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将诸多治法概括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2.1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而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等表证。
2.2 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的癫狂、喉痹,以及于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情急迫而又急需吐出之证。
2.3 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适用于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或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
2.4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等证。
2.5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里热证、火证、热毒证以及虚热证等邪热壅盛于里之证。
2.6 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脏腑的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
2.7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症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2.8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种治法。
第一章方剂学基础知识知识分享
第二节 方剂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 方剂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方剂及方剂学的概念、任务
和学习方法
方剂是中医运用中药 防 治疾病的处方
方剂最初是临床医家治疗疾病有效药物 的记载。
医家们逐渐认识到某些药味的配合使用 与某些病证有着固定的疗效关系,这些有 着特定适应病证的有效方剂,通常也被称 为“成方”。
一是要掌握中医的医理。学习方剂学 首先要有坚实的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学习并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 等中医的基本原理。
二是要掌握中药的药理。通过学习 中药学相关的基础知识,熟悉并记忆一 定数量的中药,掌握中药学的基本原理 。
三、学习方法与要求
三是要掌握方剂学与中成药的学科特点,
抓住方剂学最重要的学术特征,即方证。在全 面掌握方证病机、理解方中药物间的配伍关系 的基础上,深刻体会方药配伍与方证病机之间 的关系。 四是要整体理解,注重记忆,参与实践。 了解学科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将同章与跨章 内容联系起来学习,运用类比方法,分析相关 方剂、成药在辨证、立法、组方配伍等方面的 异同,以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要重视重点 内容和基本功的训练。
注:如何学好方剂学?
明确方剂学的学科特点,抓住方 剂学最重要的学术特征,即方证
注意了解学科整体结构。运用类比方 法,分析相关方剂在辨证、立法、组 方配伍等方面的异同
重视重点内容和基本功的训练 注重加强实践
第一章 方剂学基础知识
第二节 方剂学的发展简史
按历史发展的顺序,方 剂学发展的简史主要分为 六个阶段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载方314首)
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尊为“方书之祖”。
中药师知识点总结
中药师知识点总结一、中药学基础知识1. 中药的来源和分类2. 中药的性味归经3. 中药的功效与作用4. 中药鉴别与质量控制二、中药方剂学1. 中药方剂的概念与分类2. 中药方剂的组成与运用3. 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4. 中药方剂的配伍禁忌三、中药药理学1. 中药的药效与药理作用2. 中药的毒副作用与不良反应3. 中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四、中药炮制学1. 中药的加工与炮制方法2. 中药的炮制工具与器皿使用3. 中药炮制中的技巧与要点五、中药与现代医学1. 中药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2. 中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与发展3. 中药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与前景六、中药行业发展与规范1. 中药行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2. 中药行业的规范与管理3. 中药行业的未来发展与挑战七、中药药师职业素养1. 中药药师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2. 中药药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3. 中药药师的自我提升与发展规划八、中药临床应用1. 常见中药的临床应用与疗效2. 中药治疗常见疾病的方剂与配伍3. 中药与西药的配合应用九、中药安全与合理用药1. 中药的安全性评价与监管2. 中药的合理用药与用法用量3. 中药的毒副作用与防范措施十、中药药物搭配1. 中药与中药的搭配原则2. 中药与食物、饮料的搭配禁忌3. 中药与其他药物的搭配与配伍禁忌十一、中药与中医理论1. 中药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与作用2. 中药与中医诊断与治疗3. 中药对中医理论的丰富与补充中药师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非常丰富,在每一个方面都需要具备深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只有全面掌握了中药学的相关知识,才能在临床上更好地运用中药治疗疾病。
希望中药师们能够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方剂学讲解
中医方剂学讲解中医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主要研究中药方剂的制备、配伍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中医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医方剂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方剂的命名、组成、配伍规律、药味、药性、功效、不良反应等方面。
方命的命名是指方剂的名称及其来源,方剂的组成则是指具体的药物成分。
方剂的配伍规律是指中药药物之间治病的协同作用关系,药味则是指中药的味道特征,包括苦、辛、甘、酸、咸、涩等。
药性是指中药药物的性质,包括温、热、凉、寒、平等。
功效是指方剂的治疗作用,包括疏风散寒、清热解毒、滋阴补肾等。
不良反应则是指方剂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等。
中医方剂学的核心是方剂的配伍。
方剂的配伍是指将不同的药物组合起来,形成有特定治疗作用的药物组合。
方剂的配伍规律是中医药学的关键,并有“六味律”、“八卦配伍”、“养生之道”、“合剂之道”等配伍规则。
在中医方剂学中,应用广泛的方剂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学入门》等,这些方剂已经历数千年,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剂的应用具有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其中不乏举世闻名的方剂如“四逆散”、“桂枝汤”、“六味地黄丸”等方剂,这些方剂主要适用于特定的疾病和病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认真学习中医方剂学的各个方面,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并应用于实际的临床实践中,为患者提供更为具有针对性和疗效的治疗方案。
总之,中医方剂学是中医药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
通过深入学习中医方剂学,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优质的治疗方案。
方剂学知识点总结资料
方剂学知识点总结资料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中药方剂的组方原则、配伍规律、制剂方法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内容。
以下是方剂学的一些知识点总结资料:1. 方剂的组方原则:方剂的组方原则包括药物的选择原则、药物配伍原则、药物用量原则、药物用法用量原则等。
药物的选择原则是指根据病情和治疗目标选择相应的药物;药物配伍原则是指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药物的相似配伍、相反配伍、相宜配伍等;药物用量原则是指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确定药物的用量;药物用法用量原则是指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2. 方剂的制剂方法:方剂的制剂方法包括煎煮法、浸泡法、蒸馏法、提取法等。
煎煮法是指将药材加水煮沸,使药物成分溶解于水中,然后去渣留汁;浸泡法是指将药材放入水中浸泡,使药物成分溶解于水中;蒸馏法是指利用蒸馏设备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蒸馏出来;提取法是指利用溶剂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3. 方剂的药物相互作用:方剂中的药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增效作用、抑制作用、拮抗作用等。
增效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合用时,药效相互增强;抑制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合用时,一种药物的药效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拮抗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合用时,相互抵消或减弱对方的药效。
4. 方剂的应用范围:方剂主要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个疾病领域。
方剂可以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进行个体化的调配,以达到治疗和调理的目的。
5. 方剂的评价指标:方剂的评价指标包括药效评价、安全性评价、质量评价等。
药效评价是指方剂的治疗效果,包括疗效、病情改善程度等;安全性评价是指方剂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质量评价是指方剂的药材质量、制剂质量等。
以上是方剂学的一些知识点总结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医药方剂基础知识
煎煮后处理:煎煮后及时过滤药 渣,避免药液浑浊影响疗效
煎煮器具:选择陶瓷、砂锅 等耐高温、不易腐蚀的器具
煎煮时间:根据药方和药材 的特性,控制煎煮时间
煎煮次数:根据药方和药材的 特性,控制煎煮次数,避免浪
费药材
煎煮保存:煎煮好的药液应尽快服用, 如需保存,应选择密闭、阴凉、干燥的
地方保存,避免药液变质影响疗效。
中医药方剂基础 知识
伍
中 医 药 方 剂 的 历 史 和 现 状
肆
中 医 药 方 剂 的 治 疗 原 理 和 功 效
叁
中 医 药 方 剂 的 煎 煮 方 法 和 注 意 事 项
贰
中 医 药 方 剂 的 储 存 和 管 理
壹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正 文
目 录
第一章
方剂的组成和分类
方剂的组成
君药:方剂中的主要药物, 起主要治疗作用
臣药:辅助君药,加强君 药的疗效
佐药:协助君药、臣药, 起辅助治疗作用
使药:引导诸药,起调和 作用
药引:引药归经,起引经 作用
方剂的组成原则:君臣佐 使,合理配伍,使药物发 挥最佳疗效
方剂的分类
01
按照药物的性质和作用分 类:补益剂、解表剂、清 热剂等
02
按照药物的组成和功效分 类:单味药、复方药等
Hale Waihona Puke 中医药方剂的现状现代研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医药方剂进行研究和开发 临床应用:中医药方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疗效显著 传承与创新:继承传统中医药方剂的精华,结合现代科技进行创新 国际交流:中医药方剂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中第医三药方章剂的治疗原
理和功效
中医药方剂的治疗原理
中医方剂学考研知识点总结
中医方剂学考研知识点总结
一、中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1.中医药的起源和发展
2.中药学基本概念
3.中药的来源和分类
4.中药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5.中药的性味归经
6.药物的药性
7.中药的配伍原理
8.中药炮制与药材加工
9.中药的贮藏与保存
二、中药方剂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1.中药方剂学的基本概念
2.中药方剂学的分类
3.化学成分与药效的关系
4.中药方剂学的炮制原则
5.中药方剂的鉴别
6.中药方剂的功能与主治
7.中药方剂的临床应用
三、中药方剂的种类
1.汤剂
2.散剂
3.丸剂
4.粉剂
5.片剂
6.颗粒剂
7.胶囊剂
8.膏剂
9.酒剂
10.浸剂
11.炼剂
12.煎剂
13.熏剂
14.研剂
15.煎膏剂
四、中药方剂的使用和禁忌
1.中药方剂的使用原则
2.中药方剂的用法和用量
3.中药方剂的常见剂型的使用
4.中药方剂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五、中药方剂的临床应用
1.常见的中药方剂的临床应用
2.中药方剂的配伍应用
3.中药方剂的疗效评价
4.中药方剂的治疗原则
5.中药方剂的临床病例
以上是中医方剂学考研知识点总结,中医方剂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习中医学知识以及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人员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知识点。
希望本篇总结能够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中药与方剂知识点总结
中药与方剂知识点总结中药是指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制作而成的药品。
中药以其独特的药效和治疗作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而方剂则是将不同中药组合使用,并通过一定的方法酿成制剂,以便患者服用。
中药与方剂的知识点包括中药学理论、中药鉴别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剂型学、方剂学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中药与方剂的知识点。
一、中药学理论中药学理论主要包括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药性、归经等基本理论。
其中性味归经是中药学的基础,它是根据中药不同的性味、效应、归经等特点所归纳出的一种理论体系。
中药的性味是指中药的药味和药性,根据中药的五味(辛、甘、酸、苦、咸)及其属性(温、热、凉、寒)来划分中药的药味和药性。
中药的归经则是指中药的归属经络,根据中药的归经特点以及对身体的作用来划分中药的归经。
二、中药鉴别学中药鉴别学是中药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主要针对中药的真伪、品种、质量等进行鉴别,以确保中药的使用安全和有效性。
中药的鉴别主要是通过对中药的形态特征、组织结构、理化性质、显微鉴别等方面进行研究,以鉴别出真正的中药原料。
此外,中药鉴别学还包括了对中药材的加工过程及质量标准的要求,以确保生产出合格的中药制剂。
三、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学是中药学中的另一门重要学科,它主要是对中药的加工和制备过程进行研究,以保证中药的疗效和药用价值。
中药炮制包括中药材的洗净、切割、炮制、干燥等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对中药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掌握好中药的炮制技术对中药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四、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是研究中药的药物作用和药效学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是通过对中药的药理学特性、作用机制、适应症、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揭示中药的药理作用和疗效。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五、中药剂型学中药剂型学是研究中药剂型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包括中药的剂型分类、制备方法、性质研究、质量控制等方面。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科目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科目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科目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中药与方剂学基础:中药的来源、采收、炮制、性能、功效等基础知识;方剂的组成、用法、功效等基础知识。
2. 中药药理学基础:中药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中药主要药效学特点和药理作用特点。
3. 中药化学基础: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类、性质、提取分离方法等基础知识。
4. 中药制剂学基础: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药效学评价等基础知识。
5. 中药鉴定学基础:中药的鉴别方法、依据、标准等基础知识,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
6. 中药调剂学基础: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包括中药处方应付、中药处方审核、中药配伍禁忌等。
7. 中药安全性基础:中药不良反应的类型、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等基础知识。
总的来说,该科目涉及了中药学专业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中药学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需获取更多关于该科目的具体内容,可以查阅关于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的教材或资料,也可以咨询中医药专业的教师或专家。
方剂学归纳整理完整版.
方剂学归纳整理完整版.
方剂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以方剂为研究对象,探究各种药物组方、炮制方法、服用时间等方面的知识,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基础。
方剂学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药物学
药物学是方剂学的基础,它主要探究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作用、剂量特点、炮制方
法等方面的知识。
在中药应用方剂时,要根据病情不同、患者体质不同等因素,进行科学
合理的选择和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处方学
三、方剂学史
方剂学史是方剂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探讨中国古代医家关于方剂的研究
成果、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通过对方剂学史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医家运用方剂治病的
方法和思路,为今后的方剂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四、方剂配伍
方剂配伍是方剂学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探究药物之间的相互配伍关系,制订出科学合
理的配伍原则。
在制定配伍原则时,需考虑药物性味、功能作用、剂量等因素,不同的药
物配伍能够产生不同的作用,运用得当则能够发挥药物的最大功效。
五、方剂炮制
方剂炮制是方剂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主要探究药材的炮制方法和技巧。
在制定方剂时,不同的药材需要进行不同的炮制处理,合理的炮制方法可以提高药材的药效和耐受
性。
总之,方剂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旨在通过对方剂的研究提高中医的临床
治疗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中医药物学与方剂学
中医药物学与方剂学中医药物学与方剂学是中医学中的两大重要学科,它们以药物为基础,研究与应用中药方剂,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医药物学中医药物学是研究中药药物的特性、来源、加工、性味归经、功效与应用的学科。
药物学主要包括药物的分类、质量控制、生物碱、苷类及药物的性能等方面内容。
1. 药物分类中药药物根据其来源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植物药按其形态可分为:草本、木本、霍香类等。
植物药会根据不同部位收集,如叶、茎、根、果实等。
动物药包括各种动物的组织、分泌物和器官。
矿物药指以矿物为主要来源的中药。
2. 质量控制中药质量控制是确保中药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包括药材的鉴别、质量标准的制定、提取物的质量控制等。
质量控制要求准确鉴别中药材,确保中药的质量稳定和安全性。
3. 药物的性味归经中药药物根据其性味与归经进行分类。
性味包括寒、凉、温、热、平五种,归经指药物进入人体后所影响的经络系统。
性味归经的分类有助于中药的应用和配伍。
4. 药物的功效与应用中药药物具有多种功效与应用。
药物功效包括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润燥化痰、调气活血等,应用涉及疾病的治疗和症状的缓解。
二、方剂学方剂学是研究方剂的配方、应用、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的学科。
方剂是中药中以多种药物组成的药方,根据不同病症和病机,配伍不同药物,形成不同的方剂。
1. 方剂的配方方剂的配方是根据病症、病机以及药物性味归经等因素而确定的。
配方包括主药、辅药、使药、调药等,各药物相互配伍,发挥协同作用。
2. 方剂的应用方剂的应用是根据临床实践,将配伍好的药物组成的方剂应用于治疗不同病症。
方剂的应用包括中药内服、外用、煎服、膏贴等方式。
3. 方剂的药理作用方剂中的各种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根据方剂中各药物的性味归经,配合使用能够发挥更好的疗效。
药理作用包括药物的活血祛瘀、湿热利胆、化湿燥湿等。
4. 方剂的临床疗效方剂经过长期临床实践验证,具有一定的疗效和稳定性。
中药学专业 方剂学
中药学专业方剂学
中药学专业的方剂学是中药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
方剂学研究的是中药的配伍规律和制剂方法,目的是为了研究中药复方的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从而指导中药的合理使用。
方剂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方剂的组成、配伍原则、制剂方法、疗效评价等。
方剂学所研究的方剂是中药的复方,也就是由多种中药药材组成的药物。
方剂的组成要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和病情进行合理选择,并根据中药药材的性味、功效、归经等特性进行配伍,以达到修复正气、调和阴阳、平衡体内功能的目的。
方剂的制剂方法有多种,包括煎剂、浸剂、蒸发剂、煨剂、炒剂等。
不同的制剂方法有着不同的作用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制剂方法对于方剂的效果至关重要。
方剂学在中药学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医药学的独特贡献之一。
通过学习方剂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药复方,提高中药的疗效,并为中药的现代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与方剂学基础知识1、简介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包换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有毒无毒等。
药物之所以能够治病,是因其特性和效用,又称偏性。
以药物的偏性,调理脏腑功能,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以达扶正袪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2、四气理论3、五味理论(一)定义:五味,包括酸、苦、甘、辛、咸等味。
(二)确定依据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药味既是药物的滋味,又超越了药物的滋味,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
(四)阴阳归属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五)气味配合1. 气与味配合的原则包括:a.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
b.一药中气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多个。
C.味越多,说明作用越广泛。
2. 规律气味配合规律包括:a.气味均一。
b.一气二味。
C.一气多味。
升降浮沉理论(一)定义:特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1. 这种趋向与所治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2. 这种趋向与所治疾患的病位相同3.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向外,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泻利等4. 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袪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
5. 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
(二)确定依据1.质地质轻主升浮,如花类、叶类质量主沉降,如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类2.气薄(寒、凉)者降气厚(热、温)者浮味薄(辛、甘、微苦)者升味厚(酸、苦、咸)者沉3. 性味四气:温升、凉降热浮、寒沉五味:辛、甘、淡主升,酸、苦、咸主降4. 临床疗效病势:向上、向下、向内、向外。
病位:在上,在下,在里,在外。
药物:向上,向下,向里,向外的作用趋向。
(三)阴阳归属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归经理论(一)含义归:药物作用的归属;经:人体的脏腑经络。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二)理论基础1. 脉象学说:论述人体脏腑经络。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2. 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毒性理论(一)含义“毒”,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1. 狭义之毒:物之能害人即为毒2. 广义之毒:a.药物的总称,也就是说药是“毒” ,“毒”即是药。
b.药物的偏性,也就是说药物之所以能治病,就在于其有某种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毒” ,其对人体具有两面性,即既能治疗疾病,又能毒害人体,关键在如何应用。
(二)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1. 品种混乱。
2.误服毒药。
3.用量过大。
4.炮制失度。
5.剂型失宜。
6.疗程过长。
7.配伍不当。
8.管理不善。
9.辨证不准。
10.个体差异。
11. 离经悖法。
(三)使用有毒药的注意事项1. 用量要适当,采用小量渐增法投药,切忌初用即给足量,以免中毒。
2.采制要严格,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严格把住采制药各个环节,杜绝伪劣品。
3.用药要合理,杜绝乱滥投,孕妇、老幼及体弱者忌用或慎用毒烈之品。
4.识别过敏者,及早予以防治。
第三节中药功效与主治功效的概念与分类功效是指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键体的作用。
又称功能、功能、效能、效用。
分类1.按中医辨证学分类(1)针对八纲辩证的功效对应表里辩证:解表、发表、温里、攻里等。
对应寒热辩证 :散表热、清里热、散表寒、散里寒。
对应虚实辩证:补虚、泻实等。
对应阴阳辩证:补阴、滋阴、敛阴、助阳、温阳、回阳等。
( 2)针对病因辩证的功效对应六淫与疫疠:散风、袪寒、清暑、燥湿、清热、泻火、解毒等 对应七情:镇惊,解郁、安神、醒神等。
对应饮食劳伤:消食、消积、补虚、 强身等。
对应外伤:生肌、敛疮、续筋接骨、解蛇虫毒等 ( 3)针对气血津液辩证的功效对应气病辩证:补气、行气、降气、敛气等对应血病辩证:养血、活血、止血、摄血等 对应津液辩证:生津、化痰、逐饮、利水,逐 水等。
( 4)针对脏腑辩证的功效对应心脏:养心、清心、泻心火、补心血、通心脉等。
对应肺脏:宣肺、温肺、清肺、润肺、敛肺、降肺气等。
对应大肠:通肠(便) 、润肠、滑 肠、涩肠等。
对应脾脏:补脾、健脾、温脾、运脾、清脾热、补脾气、升脾阳等。
对应 肝脏:疏肝、清肝、养肝、泻肝、平肝、潜肝、息肝风等。
对应胆腑:利胆、清胆、温胆、利胆排石等 对应肾脏:温肾、固肾、滋肾阴、补心气、助肾阳、补肾气、益肾填精 等 对应膀胱: 清利膀胱湿热、 散膀胱冷气等。
对应三焦、 脑腑、 清上焦、 健脑、 醒脑、暖宫等。
2.按中药治疗学分类( 1)对因功效(病因)属于袪邪:袪风、散寒、除湿、清热、 泻下、涌吐、解毒、杀虫等 属于扶正:补气、助阳、滋阴、养血等 属于调整:疏肝、 柔肝、宣肺、和中、理气、活血、安神、开窍、潜风、息风等 属于削除病理产物:消食、应病证,也称主要适应范围,简称主治。
(二)表述 中药主治病的名称表述中药的主治病 证,如疟疾,肺痈、肠痈、水火烫伤、毒蛇咬伤等。
证名类主治病证 是指以疾病的证名 表述中药的主治病证,如热淋、血淋、热咳、冷哮、黄疸、风热表证、风寒表证、风寒挟湿 表证等。
症状名类主治症证 是指以病或证的某一症状名称表述中药的主治病证, 如惊悸、 耳鸣、耳聋、口臭等。
(三)二者关系 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
主治病证是确定中药功效的依据,功效又担示了中药的主治病证。
第四节 中药配伍的理论知识目的 增强治疗效能,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减少不良反应 单味中药配伍同用的七种情形单行: 单用一种药的配伍关系一般配伍: 两种及两种以上药物相互配伍使用, 共同发挥临床疗效。
包括相须、 相使、相杀、 相畏、相恶、相反。
单行:单用一种药即可治愈疾病。
如独参汤,单用一味人参补气固脱;清多散 就是单用一味黄芩,治肺热咳血的病证。
相须:指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增强原有疗效。
如石膏配知母, 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大黄配芒硝,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效果;全蝎配蜈蚣, 能明显增强止痉作用相使:指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然不同,但是治疗目的一 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加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
如补 气和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伏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 果。
相畏:指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如生半 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养减轻或消除,故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相杀:指导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如生姜能减轻 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故生姜杀生半夏,生姜杀生南星。
由此可见,相杀和相畏是同一种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
相恶:指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如 人参恶莱菔子,利水、袪痰、化瘀、排石、排脓等。
喘、止汗、涩肠止泻、涩精止遗等。
胆退黄、消痈排脓、驱杀绦虫等。
( 2)对症功效(症状) (3)对病证功效4)对现代病症功效止痛、止血、止呕、止咳、平 截疟、蚀疣、袪风湿、 通鼻窍、利 夏枯草降血压,决明子降血脂,天花粉降血糖, 半枝莲抗肿瘤等主治的概念与表述 (一) 指药物在临床的主要适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相反:指导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如“十八反” “十九畏”。
第五节方剂学概论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是理、法、方、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辩证立法的基础上选药配伍组成的,所以,首先要理解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才能准确而缜密地遣药组方。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八法理论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在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方法。
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创造性地总结出一整套中医药辩证论治的体系,此处常讲“八法” ,是指清代程种龄根据历代医家对治法的归纳总结。
(一)汗法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邪的方法,使在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二)吐法吐法是通过涌汢,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多用于实邪壅塞、病情急剧的病人。
若病情虽急,却有体虚气弱,尤其是孕妇,都必须慎用。
(三)下法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泻出肠中积滞,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四)和法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达到袪除病邪的一种治法。
如和解少阳、调和肝脾。
(五)温法温法是通过温中、袪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邪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适用于脏腑经络因寒邪为病的一种治法。
(六)清法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以清除火热之邪,适用于里热证的一种治法。
至于外感六淫之邪的表热证,当用汗法之辛凉解表法治疗。
(七)消法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作用,对气、血、痰、食、水、虫等各聚而成的有形之结,使之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
(八)补法补法是通过滋养、补益人体气血阴阳,适用于某一脏腑或几个脏腑,或气血、阴、阳之一,或全部虚弱的一种治疗方法。
组方理论君药(又称主药)指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臣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
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佐肋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
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直达病灶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