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培育学

一、森林培育学概念及发展历史

(一)森林培育学的相关概念

森林培育是森林经营活动的基础和主要组成部分。它涉及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

森林培育学/造林学(Silviculture)是关于森林营造和培育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是林学的主要二级学科。其对象是人工林和天然林。森林培育学原名造林学,是中国引用的日本从德文翻译出的词语,后改为森林培育学。

森林培育学研究的主要范畴在两个方面:一是涉及培育全过程的理论问题,如森林立地和树种选择、森林结构及其培育、森林生长发育及其调控等基本理论问题;二是全培育过程各个工序的技术问题,如林木种子生产和经营、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及改造、森林主伐更新等。由于不同林种的培育目标不同,技术体系也应与培育目标相适应。而关于一些特定林种的培育科技问题,由于事业发展需要和培育特点明显,已陆续独立为单独的课程,如经济林学、防护林学等,它们统属于森林培育学科群,成为其三级学科。

(二)我国森林培育学/造林学的发展历史

以林木培育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林业科学技术有着光辉的历史,在相当长一个时期走在世界的前列。从秦汉时期南方的古越人创造的“萌条杉”、插条杉等繁殖技术到西汉的《汜胜之书》和东汉的《四民月令》中提出一套完整的植树技术再到北魏的《齐民要术》,首次提出农林间作和林木轮伐法。我国古代有关林木培育的知识和经验尽管对推动林业生产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处于零散无系统的状态,没能形成一门学科。

近代森林经营思想和理论,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发源地始终在德国。我国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落后和社会生产事业发展的滞后,包括森林培育学在内的整个林学的形成发展都比较晚,直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才陆续由一批从欧、美、日归国的留学生对林学各个学科做了系统介绍。最后,在引进国外先进知识的基础上,许多先辈努力探索与国内实际结合,逐步形成了我国的森林培育理论和技术体系。

二、森林立地

(一)森林立地的基本概念

森林立地的立地环境条件是指在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立地质量是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其高低与具体树种相关联。一个既定的立地,对于不同的树种来说,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立地质量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立地质量和立地条件是可以通用的。

(二)森林立地的分类

森林立地可以按一定原则对影响林木生长的自然综合体的划分与归并,狭义上讲,将生态学上相近的立地进行组合,称为立地分类,组合成的单位,称为立地条件类型,简称立地类型(或称植物条件类型)。广义上说,立地类型划分包括对立地分类系统中各级单位进行的区划和划分。一般意义上的立地类型划分多指狭义分类。

我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主要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张万儒、蒋有绪等人建立。该系统把全国共划分成3个立地区域、16个立地带、65个立地区、162个立地亚区,由包括0级在内的5个级别和若干辅助级别组成。其中,1、2级为森林立地分类系统的区域分类单元,3、

4级为森林立地分类系统的基层分类单元。

(三)森林立地的质量评价

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是对立地的宜林性或潜在的生产力进行判断或预测,其目的是为收获预估而量化土地的生产潜力,或是为确定林分所属立地类型提供依据。分为以地位指数为评价指标的直接评价法和间接评价法。

森林立地指数也称地位指数,是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的常用指标之一,通常用某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或几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也称上层高)来表示。

在森林立地研究中,对森林立地分类与评价有很大作用,是林地资源利用规划的重要参考,造林调查设计的重要依据、林木生长量预测预报的基础,也森林经营利用方案制定、立地类型图编绘、速生丰产林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森林立地质量评价的有精细化、综合化、微观化、实用化、使用价值外延化的发展趋势,使得立地质量评价的精度得到提高,立地因子指标逐渐深化,实用性更加明显且广泛。

进行森林立地类型划分与立地质量评价时,一般采用的立地因子主要包括物理环境因子(气候因子、地形因子、土壤因子和水文因子等)、森林植被因子(树木生长、植被特征)和人为活动因子三大类。用作立地分类与评价的立地因子应具备简单、不烦杂、便于测定,同时花费不高、具有一定稳定性、必须与森林生长有高度相关的条件。

三、林木种子

在林业生产上,凡可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任何器官或其营养体的一部分都叫做林木种子。良种即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具有纯净一致、饱满完整、健全无病虫、生活力强的特征。林木的结实规律符合其发育周期,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衰老期,也可分为生长朗(即从萌芽到生长停止)与休眠期(进入休眠状态到来年萌芽)。

不同树种开花结实的年龄不同,影响树木开花结实年龄的因素也十分多样,包括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比如遗传因素,树种起源以及环境因素等等。

除此之外,林木结实还有大小年现象,林木结实过程中会出现结实多的年份(或丰年,种子年),以及结实很少或没有产量的年份(歉年),还有结实量中等的年份(平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营养方面和内源激素方面。了解林木结实大小年现象有利于作好种子产量的预测预报,丰年采种以备欠年之用。

四、造林树种选择

(一)适地适树

适地适树,就是指将树木栽植在最适宜它生长的地方。即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因地制宜选择林学特性与该立地条件相适应的造林树种。如在干燥瘠薄的土壤上造林,可选用耐干旱瘠薄能力较强的马尾松、刺槐等,而在平原低湿地造林,宜选耐水湿的池杉、柳杉、落羽杉等。栽什么树容易成活,生长快,利用率最高,效益最好,不仅关系到造林的成败,而且也影响到新造幼林的速生丰产和防护效益的发挥。因此,因地制宜地选好造林树种,是造林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

(二)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

造林目的要求、适地适树、种苗来源充足、造林技术容易掌握或具有一定的造林经验、有利于病虫害防治与控制、造林成本合理等。适地适树,就是指将树木栽植在最适宜它生长的地方。即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因地制宜选择林学特性与该立地条件相适应的造林树种。如在干燥瘠薄的土壤上造林,可选用耐干旱瘠薄能力较强的马尾松、刺槐等,而在平原低湿地造林,宜选耐水湿的池杉、柳杉、落羽杉等。栽什么树容易成活,生长快,利用率最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