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体系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归纳梳理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1、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1、 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
如: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2、 诗人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一般有下面几种 形象类型。
(与情感类题型具有一定互通性)(1) (2) (3) (4) (5) (6)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3、 分析思路,技法解密(1) (2) (3) (4)4、 答题步骤: 形象集中统一 (1) 概括描述形象特征(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
(2) 找出诗人描写人物的有关诗句,分析形象。
(3) 结合诗歌主旨分析形象的意义。
形象特点多样(1) 特点1+分析+意义(2) 特点1+分析+意义(3) 特点1+分析+意义(二) 景物形象1、 答题思路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情感,“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与“境”融合一致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就叫“意境”。
2、 答题步骤:(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 画面。
(要忠实于原诗,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气氛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表达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方只答“表达了作者感 伤的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友人送别、思念故土的形象。
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
分析描写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抓住人物特征。
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
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 o(三)事物形象1、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借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
古典诗歌鉴赏基本知识
1.常见的语言风格 2.常用的表达技巧 3.常见的情感、主旨 4.常见的意象和意境
Hale Waihona Puke 相关基本知识① 诗歌体裁
•
古体诗: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
诗
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
近体诗
古代诗歌
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
词: 小令、中调、长调
•
曲: 主要指元人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
②风格流派 两大传统: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③诗歌流派: 山水诗:以山川风物为诗歌内容,如谢灵运、王维的诗,
④作家风格: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修养 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 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下面是唐 宋一些主要作家的风格:
李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明 丽清纯;韩愈——雄博奇险;杜牧——峭健俊逸;李 商隐——绮丽缠绵;
陆游——豪岩丰腴;姜夔——清刚疏岩;温庭筠——细 实秀密;苏轼——雄奇清俊,豪放婉约;辛弃疾—— 雄浑雅健,激昂豪放;柳永——清丽遒劲,婉转细密; 周邦彦——浑厚圆润,和婉明密;秦观——清新倩丽, 柔情婉约;王安石——思深学博,爽健峭拔;李煜— —清新秀丽,深沉凄婉;李清照——新巧清丽,婉约 刻挚;黄庭坚——深沉奇岖,挺拔瑰丽;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6/282021/6/282021/6/282021/6/286/28/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6月 28日星 期一2021/6/282021/6/282021/6/28
小学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学习和鉴赏古代诗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表达能力。
下面是小学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的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按照体裁可以分为五言、七言和律诗。
五言即每句诗有五个字,七言即每句诗有七个字,而律诗则是按照特定的音律要求创作的。
二、古代诗歌的韵律古代诗歌注重音韵和节奏的表达,常用的韵律有平仄、押韵、对仗等。
平仄指的是句子中字音的轻重,押韵指的是诗句中相同或相近的音韵,对仗指的是诗句中的意思相互呼应或相互补充。
三、诗歌的意象与表达古代诗歌以意象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
在鉴赏古代诗歌时,可以关注诗句中出现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而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四、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古代诗歌在形式上有诗体、诗句和诗句之间的对仗等特点,而在语言和意境方面则强调表现力和抒情性。
通过学习和鉴赏古代诗歌,可以让学生领略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培养他们对优美诗歌的喜爱和欣赏能力。
五、鉴赏古代名篇古代诗歌中有很多经典的名篇,如《登鹳雀楼》、《静夜思》、《江雪》等。
通过学习和鉴赏这些名篇,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诗歌的魅力,培养他们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的动力。
六、写作与创作在学习古代诗歌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和创作能力。
通过模仿古代诗歌的形式和语言风格,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进而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古代诗歌的学习和鉴赏,可以让学生领略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语文表达能力。
希望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进一步开拓视野,用心去感受和欣赏古代诗歌的魅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创作能力。
诗歌鉴赏知识体系表(最全)
诗歌鉴赏知识体系歌: 白居易《长恨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古体诗 行: 白居易《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歌行”命名的:高适《燕歌行》; (古风) 吟: 刘希夷《代悲白头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绝句 五言绝句(五绝)近体诗 七言绝句(七绝)律诗 五言律诗(五律):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七言律诗(七律):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按字数:小令(58字以内)如:《如梦令》;中调(59一90字);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词 按片数:单调(一片);双调(上下两片);三叠(三段)如:周邦彦《兰陵王》①;四叠(四段);按风格:婉约词;豪放词。
杂剧: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汉族传统艺术形式。
由宾白、唱词、科介(表情及动作)构成。
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刚烈豪强及滑稽人物)、杂(其他杂色)。
曲② 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
如:关汉卿《大德歌·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散曲 散套:又称“大令”、“套曲”,由多支曲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
带过曲:带过曲是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曲牌最多不超过三首。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代表诗人:陶渊明等诗人形成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代表诗人:骆宾王、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王昌龄, 岑参 ,李贺、陆游。
注:①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古典诗歌鉴赏知识
古典诗歌鉴赏知识一、诗歌鉴赏纲要(一)主要诗歌类型及宏观鉴赏1、借景抒情诗(从写作目的上划分):悟景(境)析情。
2、咏史怀古诗(从写作性质上划分):①感慨兴衰;②寄托哀思;③托古讽今。
3、伤春伤别诗(从写作内容上划分):①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寄寓人生感慨;②对亲朋、好友、爱人等的思念;③美人迟暮。
4、山水田园诗(从写作对象上划分):以境寄情(向往与厌恶)。
5、托物言志诗(从写作技巧上划分):①描写物之特征,摄取物之神韵、品性;②寄寓情感;③物人合一。
托物言志诗,通过三种技巧的共同运用达到表达心志、情操等目的。
6、边塞诗(从写作内容上划分):①抒写将士奋勇杀敌、精忠报国的战斗精神;②抒写边塞军旅生活,传达将士们的思念之情;③讽刺统治者穷兵黩武。
(二)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①借景抒情;②营造氛围;③塑造背景或环境;④衬托人物品质或性格或情操;⑤以景衬境、以景衬情;⑥奠定情感基调。
(三)诗歌鉴赏内容要点1、形象文学作品中展示的生活图画,一般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
①人形象,包括人物的品质、情操和思想感情;诗中的“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②景(环境)之特点;③物形象(咏物诗):物之特征。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景中情。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象出来的主观的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2、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3、表达技巧①抒情手段: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移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②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③创作方法:赋、比、兴;④表现手法: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反衬(对比、烘托);⑤修辞:比喻、拟人、夸张、互文、隐语(或双关)等;⑥用典(用典的作用:怀古伤今、咏史言志);⑦调用角度,如由远而近、由上而下等。
诗歌鉴赏基本知识
①天涯羁旅的愁思:
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②思亲念友的孤独: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③边关征夫的思乡:范仲淹《渔家傲》 ④闺中怨妇的怀人:
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⑤依依惜别的深情: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⑥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五)思想情感
4、超尘脱俗 ①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 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厌离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 陶潜《归园田居》 5、感时伤逝 ①昔胜今衰的沧桑,时事变迁的感慨: 刘禹锡《乌衣巷》 ②青春易逝的伤感,时不我予的焦虑: 戴淑伦《苏溪亭》
(六)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二)基本知识——诗的种类 4、几种简称: 五律、七律, 五绝、七绝。 5、专业术语: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三、今,借古喻今,借古伤今 (2)内容:借古人之事 a、暗含对现实的不满; b、悲叹自身的壮志难酬; c、忧国伤时,对国家前途的关心; d、抒发对古人的怀念,渴望像古人那样 建功立业。 例: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闺怨诗(内容) (1)表现对出征或出门丈夫的思念; (2)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3)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 (4)表达女子的柔情、忧愁; (5)表现宫中女子对被禁锢、遭冷落处 境的怨恨; (6)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 向往。
7、送别诗: (1)离别之际,人们往往采取何种方式话别? 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或者吟诗话别等。 (2)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3)意象特征: 柳、酒、歌、船、长亭短亭、江边水边、亭里 桥 上、南浦等。 (4)基本主题: 依依不舍;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 情境的想象;对友人、亲人、爱人的担忧与思念。 (5)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古典诗歌鉴赏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古典诗歌鉴赏基本知识一、诗歌鉴赏需具备的知识积累:1、常用的表述方式:这首诗写了(意象或者事情),通过什么方法(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意象或者事情)的什么特征,对于表现(突出)什么思想(感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2、常见的意象和意境(1)意象指的是诗歌中寄予着作者情感的物象。
意象可以是人物形象,包括客观形象(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如《邶风静女》中的小伙子)和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声声慢》中的“我”),也包含了物象(如“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白鹭”“青天”)在古典诗歌中,一些意象由于名家使用来表现某种情绪,后又被其他诗人反复使用于这种情绪,从而有了特定的内涵。
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往往一想表达某种情感,就想使用某种意象。
反过来,一提到某一个意象,就让人想到某种情感。
因此,了解这类意象通常寄予了作者哪种思想情志,常常成为诗歌鉴赏的突破口。
常见意象20例见附表1(2)意境是指有许多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诗歌的整体情境。
常见的诗歌的意境有:孤独凄凉、淡泊闲适、清新自然、优雅飘逸、沉郁顿挫、幽深僻远、安谧美好、华丽壮美、雄浑刚健……在于分析、评述使用这种技巧的作用和效果。
表达技巧常用关键词及其效果见附表2:4、常见的情感、主旨(1)在古典诗歌中常常表达这样的情感: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持节操等等。
①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②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③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④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⑤此外还有“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等等词语5、常见作品风格1、雄浑: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
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呑宇宙,气度豁达,气慨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
word版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考大纲求:1、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感情的体察。
2、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境界的鉴赏。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复习重点1.认识古典诗歌中的形象的种类;2.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中形象的方法。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建出来的生动详细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怀主人公)形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情景)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掌握形象的特点,解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怀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或许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1.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绘的人物形象。
《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情痴心、朴实朴实,女青年美丽开朗、机灵调皮;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分别时的无穷伤心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义,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氓》刻画了勤奋和善而又清醒刚强的女主人公形象;《孔雀东南飞》:刻画的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等。
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旁塞的形象。
2.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怀主人公的形象,其实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边几种形象种类。
(1)傲视显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显贵,使我不得高兴颜”表现了李白淡于荣华、傲视显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显贵、豪迈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伤时感事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1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其实不不过逗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伤时感事的性格。
(3)寄情山川、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显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政界的憎恶,对田园的喜欢;如王维《山居秋暝》经过对晚秋节气空山新雨情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山川风光的喜欢。
古典诗歌鉴赏知识梳理
高考复习古典诗歌鉴赏知识梳理一、关于古典诗歌的思想、情感(一)了解古诗思想内容分类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图解古典诗歌鉴赏知识点.
图解古典诗歌鉴赏知识点.人物形象 1.虚实相生分类2.事物形象(意象—意境) 2.情景交融一.诗歌形象.景物形象 3.韵味无穷.明确什么是形象,有何特征答题步骤2.形象中寄寓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该形象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理解诗歌的意思(明省略、调语序)平淡、工丽、直率、含蓄、自然、清幽、雄奇、二.诗歌的语言语言风格奔放、洗练、悲慨、沉郁、清新、质朴答题时,要明确是何种风格,并用诗句来解说炼字:答出该字所起的某种艺术效果表达方式:描写、抒情、叙述、议论、(说明)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设问、对比、衬托、用典、双关、互文、比兴1.描写的表现手法:渲染(正面描写)、烘托(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工笔、白描、虚写和实写(虚实结合)2.抒情的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三.诗歌的艺术技巧托物言志(象征)表现手法 1. 以乐写乐2. 以哀写乐情与景的关系 3. 以哀写哀4. 以乐写哀3.文章结构的表现手法:起句切题、承上启下、卒章显志、欲抑先扬、跌宕起伏、铺垫伏笔前后照应、以小见大、远近结合答题步骤:1.何种手法 2.如何体现送别:1.伤心、依恋2.互相劝勉3.深情厚意羁旅怀乡:1.怀想之情2.思人之意 3.羁旅之苦1.美好田园山水,喜好与向往山水田园 2.恬淡闲适之情,退隐山林之心3.不满现实1.征战之苦2.奇异风物四.诗歌的思想内容 3.思念故土亲人边塞征战 4.同仇敌忾,报效祖国之志5.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感慨6.不满帝王穷兵黩武A.物是人非,国家兴亡之感B.褒贬古今人物,评判历史事件怀古咏今:1.咏古迹2.咏古事 C.感慨个人遭遇3.怀古人 D.讽刺后来者(刺古、劝今)E.对现实不满和抨击(伤今)。
高考备考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体系
高考备考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体系高考备考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体系一、诗歌分类按表达方式,诗歌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赠别诗、悼亡诗、爱情诗等。
叙事诗——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如《石壕吏》《卖炭翁》《陌上桑》《木兰诗》,有的还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环境,如《孔雀东南飞》。
抒情诗——主要是借景抒情,即事抒怀(即咏怀诗,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
)和托物言志(即咏物诗,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中以石灰自喻,表达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即歌咏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喻理诗———特点:通俗自然,善用比喻说理,耐人寻味,富于理趣。
主要写法:①寓理于形象之中(在“景”或“物”的描绘中说理)——形象、生动、有趣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朱熹《观书有感》(问君哪得清如许……)、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总相宜)。
②议论说理——议论与形象描写相结合,多用比喻等修辞法。
如: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③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注意】1.读诗时要"想诗"。
诗中的道理,如盐溶于水——“体匿味存,现相无相”,要细细品味。
2.诗中之“理趣”①本身固有②引申而来,其理趣要用辩证观点分析诗句,“思而得之”。
3.一般诗歌也常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
有的诗还把议论与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如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二、怎样鉴赏诗歌(一)知人论世,了解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及其身世、地位和创作风格,更好了解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结构图 (1)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结构图考纲阐释: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1.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分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答题模式】(1)根据诗中描绘形象的相关语句,总体概括人物形象的基本含义。
(2)结合诗句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
(3)结合诗歌主旨指出形象的表达作用或情感。
2.鉴赏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主要是指那些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
如于谦《石灰吟》。
3.鉴赏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答题模式】(1)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进行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时间、地点、事件等),力求优美。
(2)用简练的语句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3)概括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备注】(1)意象: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的客观物象。
(2)意境:意向的组合。
(3)意境的特点:孤寂冷清、萧瑟凄凉、寥落萧条、荒凉孤寂、冷寂幽静、幽美空灵、恬淡闲适、清新自然、静谧安娴、恬静优美、宁谧朦胧、生机勃勃、繁丽、热烈、高亢、苍凉雄浑、辽阔高远、壮阔旷远、雄浑壮阔、雄奇优美等。
(4)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杨柳、长亭、南浦、酒等。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亮、鸿雁、双鲤、捣衣等(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鸟、斜阳(夕阳、落日)等(四)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菊花、梅花、松柏、竹、黍离、冰雪、草木等。
(五)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莲、连理枝、比翼鸟等。
(六)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等。
(七)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三径等。
诗歌鉴赏知识体系
景物形象:(物象)1、景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写景的顺序(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点面、由整体到局部); 组合方式3、写景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4、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从修辞和写法两方面分析);5、景物的色彩:冷色调——清新、凄清、萧索、萧瑟、(衰败、荒芜)冷寂、冷清、晦暗、黯淡; 暖色调——明丽、浓艳、秾丽、艳丽。
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
阴暗、凄冷和低沉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6、景物的动静:生机勃勃、生机盎然、繁华热闹; 幽静、寂静、恬静(田园)宁静、平静(水);7、景物意境特征概括:壮美、雄浑壮阔、高阔深远,优美、生机勃勃、恬静优美、恬淡的美、清新,孤寂冷清、萧瑟凄凉;8、景与情的关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含蓄);9、感情。
语言提要词语——句子——篇章——技巧——风格——作用——意境或情感——答题步骤1、内容:形象语言,情感语言。
2、形式①词语的选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叠词、色彩词用得是否准确、典型、生动、形象)。
②句式的选用(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常式句与倒装句)。
③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④语言的风格---含蓄\明快、简洁\细腻、冷峻\热情、婉约\豪放、朴实\华美、工稳\泼辣、典雅\俚俗、精细\粗犷、用典\平易。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借代、用典、反问、对偶、衬托、化用、互文、反复等;⑵、表达方式: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对象:人事景物。
内容:语言、行动、心理、肖像、景物、细节。
技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正面侧面、白描工笔、明暗结合、铺陈描写等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用典抒情、借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借古讽今)。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而鉴赏古代诗歌更是深入了解中国文学的重要途径。
在鉴赏古代诗歌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的诗作,欣赏其艺术魅力。
本文将对一些古代诗歌鉴赏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给出相关的解析和示例,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欣赏古代诗歌。
1. 诗歌的格律与韵律古代诗歌的格律与韵律是古人对音韵的追求和诗歌的组织形式。
在古代诗歌中,有不同的格律和韵律,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
这些格律和韵律的运用给诗歌带来了优美的韵律感,使诗句更加流畅婉转。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追求。
其五言绝句的格律和押韵的运用使整首诗的语言流畅优美,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2. 诗歌的意象意象是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感官、想象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在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花、月、山水等。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出现了月亮的意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的描绘,运用了夜色、月光、牵牛织女星等意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3. 诗歌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人可以将抽象的思想和情感以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
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首诗通过将雨水比喻为“好雨”,并描述雨水的降临给大地带来的喜悦,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之情。
4. 诗歌的意境和主题诗歌的意境和主题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描绘具体的景物和情节,诗人营造出特定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意境是激昂奔放的,主题是表达猎人的豪情壮志: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体系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体系诗的基本知识1绝句:绝句一共四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
绝句第三句没有韵脚。
2律诗:律诗共有八句,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额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律诗的颂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律诗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偶句(二、四、六、八)都押韵。
3词: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有词牌,有的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
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双调的词分上、下阕。
4曲:曲也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但句法比词更为灵活。
5诗的特征: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厚的抒情性,和谐的音乐性。
考试中所涉及的方面1内容1.1思想内容:1.1.1内容:人事、景物——样子、特征1.1.2思想:(理性认识)、感情(倾向、情绪状态)1.2不同类型1.2.1对象:1.2.1.1写人:《蜀相》(杜甫)1.2.1.2叙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2.1.3绘景:《敕勒川》(北朝民歌)1.2.1.4咏物:《巧灰吟》(于谦)1.2.2题材1.2.2.1送别:《别董大》(高适)1.2.2.2羁旅思乡:《商山早行》(温庭筠)1.2.2.3边塞征戍:《从军行》(王昌龄)1.2.2.4山水田园:《山居秋暝》(王维)1.2.2.5闺怨:《闺怨》(王昌龄)1.2.2.6咏怀1.2.2.6.1咏物:《石灰吟》(于谦)1.2.2.6.2怀人:《蜀相》(杜甫)1.2.2.6.3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题乌江亭》(杜牧)2语言2.1特点2.1.1凝练(紧凑简练)2.1.2表现力强(广搏的代表性、丰富的暗示性)2.1.3含蓄(含而不露、耐人寻味)2.1.4音乐性(节奏、韵律)2.2风格2.2.1哀婉、沉郁、质朴2.2.2平淡、典雅、明快2.2.3清新、豪放、雄浑3表达技巧3.1表达方式3.1.1记叙:“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作孤石苦相思。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清单总结(最新最全)
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阅读涉及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四个基本点,其中“思想内容”是核心。
形象、语言和技巧是诗歌的“形”,“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是评价诗歌的“神”,由“形”入“神”,体现了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古代诗歌鉴赏是提高考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理解与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经常品读中国古代诗歌,可以感受古人的生活、思想与情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丰富个人的情感体验,提高个人的修养,培养个人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
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1.鉴赏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诗人的感情载体,也就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的塑造,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景象指作品中的景色、情景、状况、气象等,对应的手法是借景抒情;物象则是具体的某个物体的形象,如“柳”“月”“梅”,对应的手法是托物言志。
(1)景物形象的作用主要作用 举例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
创设背景。
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
这种用法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
如王昌龄《从军行》中的“青海长云暗雪山”。
创设意境。
意境是作者描绘自然景物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目的是让读者“临其境”或“入其境”,感知境界之妙和作者的情感。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
(续表)主要作用举例衬托品性。
这种作用在咏物如雪、竹、梅、松、鹤、荷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
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表现情感。
诗歌结尾处的景物意象,一般起到渲染、突出情感的作用,甚至以景结情。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就是以到天际流不尽的长江水,表现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牵挂之情。
古代诗歌鉴赏基础知识
一、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古体诗
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皆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究对仗、平仄,没有字数、句数的限制,押韵较自由。
2.近体诗
也叫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这类诗讲究字数、句数、平仄、对偶、押韵等,规矩很多。
3.词
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单调只有一段,双调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句数大体一致。
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
又称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包括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二、古代诗歌一般的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
1.结构章法
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①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抒乐情,哀景抒哀情。
②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体系(一)——考点及注意点考纲要求1.《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E(鉴赏评价)。
2.《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阐释:①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诗歌中的词语多是内涵丰富、文学性很强的词语,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在诗歌中的含义,对于正确分析综合并鉴赏诗歌,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对诗歌中词语的含义不能正确理解,也就很难谈得上对于整首诗作分析和鉴赏。
②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每一首诗歌都表达一定的思想,通过对概括诗歌中心思想的考查,透视考生的整体概括能力。
③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诗歌是作者思想的产物,同一事物,作者的世界观不同,处境不同,审美情趣不同,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就不同。
古代诗歌阅读,就是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④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诗歌是艺术地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高考通过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鉴赏的考查,可以评估出一个人的文学品位。
⑤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评价属于创造思维的范畴,不但需要调动考生阅读的积极性,还要开动考生主观思维的机器,因此,科学地评价一首诗的思想内二、整体鉴赏方略解答古诗鉴赏题,一定要品味语言,披文入境。
艺术创作往往藏而不露,“用意十分,下语三分”。
我们在鉴赏时,应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意境的阅读习惯。
“诗言志”,诗歌中既然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赏析时就要善于“体其情”,从而“知其意”。
披文观诗,不仅在于疏通字句,更要把握艺术形象中包含的情感内涵。
为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注意题目。
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
二要注意作者。
高考命题选取的诗文,大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作品,例如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戴复古的爱国诗等等。
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三要注意注释。
有些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解释相关词句(如2003年全国卷的试题),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如2005年山东卷的试题),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背景。
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
把握意象,这是鉴赏诗词语言和形式、评价诗词情感和内容的基本前提。
六要注意细节。
透过细节,可以挖掘诗中蕴含的情感。
七要注意“情语”。
古诗中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可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以及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等。
这里所说的“情语”指直抒胸臆的词句,是诗中的点睛之笔。
把握了这些词句,便可触摸到诗人的情感脉络。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体系(二)——诗词鉴赏的术语及运用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体系(三)——答题思路及步骤考点一:形象鉴赏考点阐释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文学作品的形象对诗歌来说就是意境,既倾注着诗人的审美倾向,也包孕着诗人的感情。
即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极富美感的“形象”。
它对叙事诗歌来说,“人”“事”就是形象;对于抒情诗来说,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对于写景状物的诗歌来说,诗歌中的“景”“物”就是诗歌的形象。
1、叙事诗中人物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1)切入点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2)答案组织范式①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②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③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2、写景诗歌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1)切入点①抓住并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2)答案组织模式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考点二:古代诗歌语言一、炼字型鉴赏题如何解答炼字型试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语言鉴赏题这种类型设题方式是:(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孟)郊寒(贾)岛瘦“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其答题思路是:(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格式是:总体评价+结合字句分析形式和内容上的艺术效果+所表现的诗人的感情。
三、关键字词赏析题一词领全诗型鉴赏题设题方式:(1)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考点三:思想内容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
“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
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一)、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词》、白居易《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
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
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
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全诗即景抒情*建功报国1、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2、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4、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词头·赤壁怀古》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思乡怀人1、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3、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4、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2、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3、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4、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5、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词头·明月几时有》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2、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
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二)、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在注意的问题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
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
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要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
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
(三)、鉴赏古代诗歌的一般步骤。
A.描写了什么形象B.构成了什么意境C.抒发了什么情感表(现了什么人格)考点四: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