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话题作文指导课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愚公移山》的故事。
(2)能够分析并阐述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
(3)能够运用文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对比分析,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
(3)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坚定的信念,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2)培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3)学会关爱他人,树立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愚公移山的故事内容及其寓意。
2. 愚公移山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愚公移山精神的时代价值。
2. 如何将愚公移山精神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愚公移山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4. 案例分析法:选取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愚公移山精神解决问题。
五、教学内容1.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
2. 故事寓意分析:分析愚公移山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如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等。
3. 实例分享:分享现实生活中运用愚公移山精神解决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将愚公移山精神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愚公移山精神的时代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与《愚公移山》相关的成语或故事,引发学生对愚公移山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3.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阐述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并背诵课文。
4. 案例分析:选取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愚公移山精神进行分析,体会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愚公移山》教案优秀7篇
《愚公移山》教案优秀7篇《愚公移山》教案篇一1、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2、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3、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4、让学生对愚公的举动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能力。
1、重点: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
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2、难点: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2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
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二、简介《列子》及作者1、《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
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2、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三、授新1、学生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掌握下列实词:仞冀箕畚孀龀匮亡厝雍陇2、通假字:指;反;惠;亡;厝。
3、重点句子的翻译和字词的落实:年且九十(年纪将近九十岁)惩山北之塞(苦于大山的阻挡)杂然相许(大家纷纷表示赞许)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还不能够搬掉魁父这样的小山丘)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夏去冬来,经过一年才能往返一次)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不可变通的地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何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没有山岭阻隔了)4、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四、布置作业1、复习、巩固文中疑难字句的解释。
2、参照课后练习感知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整体感知1、逐段朗读课文,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
《愚公移山》说课稿(8篇)
《愚公移山》说课稿(8篇)《愚公移山》说课稿(8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愚公移山》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愚公移山》说课稿1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今天,我说的文章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愚公移山》。
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富有神话色彩的寓言,历来为人们所传颂。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教材分析】《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这是一则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
通过一个年近九十的老人带领全家人每天挖山不止,最后感动天帝,把山移走的情节,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具有朴素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它有如下特点:①浓郁的神话色彩。
②可读性强,易于背诵、记忆。
③人物形象鲜明,寓意深刻。
本篇文章安排在初中阶段最后一个文言文阅读单元,而且作为略读课处理,从编者意图及教学目标上看,是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及意义,提高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学生分析】经过两年半的初中语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且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文章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
因此本课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重在指导,给予方法上的点拨。
【教学设想】《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复述故事。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对《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进行理解,故教学重点放在愚公和智叟两人的对比上,通过分析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揭示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愚公移山》的教案优质6篇
《愚公移山》的教案优质6篇教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有条理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发展过程,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愚公移山》的教案优质6篇,感谢您的参阅。
《愚公移山》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文中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语感。
★理读法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步骤一、导语同学们从小就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故事——愚公移山。
那就让我们在上课文之前,先回忆一下这个故事。
请看flash《愚公移山》。
二、重点文章1、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已经散失,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的有关古代资料编写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2、文体:寓言这种体裁的特点是寄托一定的道理在一种比喻性的虚构的短小故事中,往往带有讽喻或劝戒的意味。
三、读课文,理解文意1、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解释全文,有问题的一会儿质疑。
2、学生质疑,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一些重点词语的解释。
四、理解全文1、愚公家周围环境如何?他为何要移山?移山有什么好处?(尽量用原句回答。
)答: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移山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移山有何困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困难有山高大、面积广、年老力衰、移山人少、运土石工具简陋,往返路途遥远。
这样写的作用可以衬托出愚公移山的决心之大。
3、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眼前的,停滞的观点。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长远的,发展的观点。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愚公移山》的故事内容;(2)能够分析并阐述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3)能够运用文中的典故和寓意来启发思考和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3)学会运用文本中的寓意和启示,培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2)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共同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和寓意;(2)分析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及其现实意义;(3)学会运用文本中的典故和寓意来启发思考和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1)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2)如何从文本中提炼出启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愚公移山》的故事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2)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思考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本中的寓意和启示;(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拓展:(1)联系现实生活,举例说明愚公移山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2)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出启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 总结反思:(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坚定的信念和意志。
四、课后作业:1. 背诵《愚公移山》的故事内容;3. 思考如何将愚公移山的精神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制定相应的学习和工作计划。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其对愚公移山精神的理解和运用;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在作文中对愚公移山精神的感悟及其在生活中的实践;3. 长期跟踪:关注学生在后续学习生活中的表现,评价愚公移山精神对其成长的影响。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愚公移山的故事内容,领会其中蕴含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愚公移山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尤其是愚公的形象特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难点(1)体会愚公移山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启示。
(2)理解愚公移山这一行为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愚公移山的行为和精神,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3、点拨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视频片段,如运动员在艰苦训练中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
(2)提问学生: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看起来很难但通过坚持最终完成的事情?2、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标注出生字词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点名让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纠错。
3、疏通文意(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2)小组内交流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3)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并给予指导。
(4)全班共同解决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重点讲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4、分析人物形象(1)提问: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2)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愚公的语言、行动等方面进行分析。
例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这句话表现了愚公的远大志向和坚定决心。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体现了愚公的实干精神。
(3)提问:智叟是怎样看待愚公移山这件事的?他的观点与愚公有何不同?(4)引导学生对比愚公和智叟的观点和态度,理解愚公的坚定信念和智叟的目光短浅。
愚公移山的导学教案
愚公移山的导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愚公移山》的故事内容。
(2)能够把握愚公的形象特点,理解愚公移山的意义。
(3)能够运用文中的寓言故事,培养自己的毅力和坚韧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3)学会从故事中提炼道理,联系实际生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2)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人共同解决问题。
(3)增强自信心,勇于面对困难,不怕失败。
二、教学重点1. 愚公移山故事的内容及其寓意。
2. 愚公形象的特点及其对当代学生的启示。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难点字词解释。
2. 从故事中提炼出适合自己的启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愚公移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愚公的精神。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愚公的形象特点,以及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字词,分析愚公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故事寓意。
5. 实践环节: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愚公移山的精神。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愚公移山精神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愚公移山》。
2. 写一篇心得体会,谈谈自己对愚公移山精神的理解和应用。
3. 进行一次家庭访问,了解家人对愚公移山精神的看法,并结合自身谈启示。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估学生对《愚公移山》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以及能否流畅地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能否有效地运用课文中的寓言故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中表现出的毅力和坚韧精神,以及他们对团队协作和个人自信心的态度。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教案优秀范文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导入新课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2. 激发学生对传统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 理解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愚公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故事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愚公移山》。
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愚公移山的故事背景。
2.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愚公移山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4. 引导学生思考愚公移山的故事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意义。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分析故事情节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分析愚公移山的过程。
2.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愚公移山的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和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愚公的决心和毅力。
2. 培养学生对故事情节的逻辑推理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愚公移山》。
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愚公移山的故事背景。
2.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愚公移山的过程。
3.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和解决方法,讨论愚公的决心和毅力。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分享,交流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探讨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
2.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1. 理解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包括坚持、毅力和勇气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愚公移山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
2. 培养学生对愚公移山精神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愚公移山教案
愚公移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能够分析愚公的人物形象。
3. 学生能够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难点:分析愚公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愚公的人物形象。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 分钟)
通过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背景,引入这篇文章,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10 分钟)
- 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 讲解文章的结构和段落大意。
3. 分析愚公的人物形象(15 分钟)
- 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描写愚公的语句。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愚公的人物形象。
-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 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10 分钟)
- 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表达故事道理的语句。
- 让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 总结(5 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愚公的人物形象。
6. 布置作业(5 分钟)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从《愚公移山》中得到的启示。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愚公的人物形象,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
《愚公移山》优质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愚公移山》的故事内容;(2)能够分析并阐述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3)能够运用文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式、修辞手法等分析课文;(3)学会将课文中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和毅力;(2)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不退缩的精神;(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愚公移山精神的阐述。
难点:如何将课文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愚公移山》的故事背景;(2)引发学生对愚公移山精神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2)学生通过注释、查阅资料等方式,解决生字词及语句的理解。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展示:(1)学生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提炼愚公移山精神。
5. 实践运用:(1)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愚公移山精神;(2)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愚公移山精神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1. 背诵课文《愚公移山》;2. 写一篇关于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愚公移山精神的作文。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对愚公移山精神的理解和运用是否到位,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愚公移山》的背诵情况;2. 学生对愚公移山精神内涵的理解和阐述;3. 学生将课文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实例。
七、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为学生营造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实践性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体验愚公移山精神。
愚公移山教案8篇
愚公移山教案8篇愚公移山教案愚公移山教案(一):教学目的1.反复朗读,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文章的思想好处。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引入播放背景音乐——《愚公移山》的歌曲。
巍巍壁迎的三峡是举目“高峡”,几年前人们还曾认为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是夸张的梦话,而这天,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梦话变成现实,高峡真正出平湖.那么,一个人搬走两座大山是不是仍是奇闻笑谈呢好,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愚公移山,来认识这位移山的愚公吧。
二.正课1.朗读(放录音),注意揣摩语气。
2.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1)愚公要移的是什么样的山讨论:(板书:太行王屋方七百里高万仞)(2)齐读第二自然段。
讨论: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板书:愚公移豫南汉阴)(3)愚公移山要克服哪些客观困难呢齐读第三段.讨论归纳:年老将少路途遥远工具简单(4)分主角朗读第二.三段。
(先小组进行,教师点播,然后齐读)注意体会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语气有什么区别讨论归纳:两人的态度不同。
愚公之妻的怀疑是从关心出发,提出实际问题,语气较轻.智叟则是讥笑、责难,阻止愚公去移山。
(4)移山结果如何齐读第四段.讨论归纳.(板书:帝令背走)3.移山成功说明了什么讨论归纳:这是一篇寓言,寓言就是透过某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它能够以古喻今,也能够远喻近,还能够小喻大。
本文以移山成功结尾,就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完美愿望,是对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和坚强意志的讴歌。
4.辩论: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愚公是该搬家还是该移山讨论,小结:愚公移山的目的是造福千千万万人的子孙后代,他明知山高路远,人老将少,工具简陋,困难重重,仍去移山,看是愚不可及,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可谓站得高,看得远,实则不愚。
而今,我们仍可见到愚公精神.1998年的长江、嫩江洪水肆虐,处处告急。
愚公移山(名师教案)
愚公移山(名师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愚公移山的故事背景和意义。
2. 引发学生对坚持和毅力的思考。
教学内容:1. 介绍愚公移山的故事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愚公为何要移山。
3. 探讨愚公移山所体现的坚持和毅力精神。
教学活动:1. 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2. 提问学生对愚公移山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引导学生讨论愚公移山所体现的品质。
教学资源:1. 愚公移山的故事文本。
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愚公移山故事的理解。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评估他们对愚公移山所体现的品质的认识。
第二章:愚公移山的过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愚公移山的过程和困难。
2. 引导学生感受愚公的坚持和毅力。
教学内容:1. 讲述愚公移山的过程和遇到的困难。
2. 引导学生关注愚公的坚持和毅力。
教学活动:1. 讲述愚公移山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困难和挑战。
2. 提问学生对愚公坚持和毅力的感受。
3. 引导学生讨论在面对困难时如何保持坚持和毅力。
教学资源:1. 愚公移山的故事文本。
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愚公移山过程的理解。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评估他们对愚公坚持和毅力的感受。
第三章:愚公移山的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愚公移山的意义和价值。
2. 引导学生思考愚公移山对个人和社会的启示。
教学内容:1. 讲述愚公移山的意义和价值。
2. 引导学生思考愚公移山对个人和社会的启示。
教学活动:1. 讲述愚公移山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价值。
2. 提问学生对愚公移山对个人和社会的启示的认识。
3.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愚公移山的精神。
教学资源:1. 愚公移山的故事文本。
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愚公移山意义的理解。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评估他们对愚公移山对个人和社会的启示的认识。
《愚公移山》的优秀教案范文(精选6篇)
《愚公移山》的优秀教案范文(精选6篇)《愚公移山》的优秀教案范文(精选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愚公移山》的优秀教案范文(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愚公移山》的优秀教案1教学目的:一重点学习下列文言词句:实词——方、仞、阴、阳、惩、君、汝、孀、龀、长息、穷匮、加(增)、何苦、亡(以应)。
虚词——且、焉、诸、以。
句式——省主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二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树立为祖国“四化”建设努力奋斗的思想。
教学设想:一布置自读,要求:凭借工具书和课文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同时记下疑问,准备在老师教读时提出。
自读在课内进行。
二试改变由教师逐句串讲的传统教法,在学生认真自读的基础上,从抓字、词、句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务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获得完整、鲜明的印象。
三讲读过程根据“以思维训练带动语言学习,以语言学习促进思维训练”的设想,尽可能把文言文的字、词、句教学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做到在发展智能的前提下落实基础知识。
四“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五安排三教时(包括课内自读。
如自读放在课外进行,只需要安排两教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一解题,了解“寓言”的体裁特点。
二学生自读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解题。
(一)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二)布置学生看本文题注,了解文章出处。
(三)提问:什么是“寓言”?(学生查词典,先说明“寓”字的含义,然后根据词典中“寓言”的条目说明这是一种什么体裁。
)(四)教师小结,同时布置自读:大家查了词典,知道了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愚公移山的教案范文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愚公移山的故事背景。
2. 激发学生对愚公移山精神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愚公移山的故事背景。
2. 讲述愚公移山的过程。
教学方法:1. 讲述故事:教师通过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过程。
2. 提问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愚公移山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 记录学生的讨论发言。
第二章: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
2. 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
2. 探讨愚公移山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分析愚公移山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愚公移山精神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讨论发言。
2. 收集学生的心得体会。
第三章: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愚公移山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 引导学生将愚公移山精神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教学内容:1. 探讨愚公移山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 分享愚公移山在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愚公移山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的理解和体会。
2. 案例分享:教师分享愚公移山在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讨论发言。
2. 收集学生的案例分享。
第四章:愚公移山的实践方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愚公移山的实践方法。
2. 引导学生将愚公移山精神付诸实践。
教学内容:1. 探讨愚公移山的实践方法。
2. 分享愚公移山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实践案例。
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愚公移山实践方法的理解和体会。
2. 案例分享:教师分享愚公移山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实践案例。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讨论发言。
语文《愚公移山》教案文学范文
《愚公移山》教案文学范文一、教学目标1. 理解《愚公移山》的寓意,感受老祖宗的智慧和勤劳。
2. 加深学生对家庭、爱国等关键词的理解和感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的寓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家庭的关注,以及如何让学生理解全文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设计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1. 引入新课时,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愚公移山”,让学生了解其基本内容。
2. 接着,大声朗读全文,并结合PPT演示过程中的场景图片,让学生感受“移山”的艰辛和意义。
第二部分:分析文本(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文本中的关键词汇,例如“家庭”、“爱国”等。
2. 按照关键词汇形成小组展示,介绍自己组所掌握的关键词并分享意见。
3. 老师适时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移山”本身是为了什么?怎样才能将“移山”承载的智慧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第三部分:深化理解(10分钟)1. 使用影视和讲解故事的方式来展示本文的真实含义。
2. 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愚公移山”的含义,从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角度来理解本文,强调家庭、积极向上等正确的生活态度。
第四部分:提高综合素养(10分钟)1. 全班分成小组,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编写一段寓意相似的小故事并进行表演。
2. 老师负责评选出1-2组的优秀表现,让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并提出自身的感悟,从中学习、借鉴、提高。
第五部分:反思与总结(5分钟)1. 肯定优秀学生的表现,并表扬他们的技艺与勇气。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笔记、画图、总结等多种形式,以体现教育故事中的智慧和哲学的价值。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针对《愚公移山》这一经典故事,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以启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和感悟。
在教学实践中,因为《愚公移山》本身的寓意有较强的生活典型意义,给学生带来了更广泛的启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文言文《愚公移山》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愚公移山》。
(2)理解文言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3)掌握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分析文言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3)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悟愚公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激发学生面对困难敢于挑战、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2.1 课文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愚公移山》,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组织学生进行背诵,加强记忆。
2.2 重点词汇和句式的理解(1)解析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
(2)分析句式结构,如判断句、被动句等。
三、教学难点3.1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
(2)感悟愚公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3.2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1)培养学生运用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能力。
(3)学会分析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简介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4.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愚公移山的故事。
(2)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4.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对愚公移山精神的感悟。
五、课后作业5.1 朗读与背诵要求学生回家后认真朗读和背诵《愚公移山》。
5.2 课堂延伸(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践行愚公移山精神。
(2)布置一篇关于愚公移山精神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和进步。
6.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朗读、背诵和作文等方面,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课堂小结7.1 回顾本课总结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和寓意,强调愚公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精神。
《愚公移山》的小学教案
《愚公移山》的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愚公移山》的故事。
(2)理解并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老人、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2)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勇于克服困难,敢于面对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复述。
2. 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故事深层含义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尊敬老人、热爱劳动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的魅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提升自身品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愚公移山》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情感。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4.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讨愚公移山精神的时代意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这种精神。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课文,熟练朗读和背诵,并进行相关练笔活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故事深层含义的理解程度。
3.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课文背诵、练笔活动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故事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角色,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2. 开展“愚公移山”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经历,激发学生的斗志和信心。
愚公移山的教案范文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愚公移山》的主要内容,把握愚公的形象。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
(2)学会如何抓住课文主线,分析人物形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愚公移山精神的敬佩,培养学生的毅力和意志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愚公移山》的阅读与理解。
(2)愚公移山精神的探讨。
2. 教学难点:(1)愚公移山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愚公移山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吗?(2)简介愚公移山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愚公移山》,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愚公为什么能够移山?他具备了哪些品质?(2)全班交流:愚公移山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4.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愚公移山精神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资源1. 课文《愚公移山》文本。
2. 与愚公移山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课堂讨论记录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等活动的积极性。
2. 课文理解:学生对课文《愚公移山》的理解程度。
3.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4. 愚公移山精神实践:学生将愚公移山精神运用到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愚公移山主题的演讲比赛。
2. 开展愚公移山精神为主题的作文写作活动。
3. 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愚公移山精神的讲座。
九、教学计划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如:在学生对愚公移山精神有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增加对其相关知识的拓展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愚公移山的精神融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语文《愚公移山》教案文学范文
语文《愚公移山》教案文学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1.1.2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1.1.3 培养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2.2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1.3.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2.1.1 介绍《愚公移山》的作者和时代背景。
2.1.2 解释愚公移山的故事寓意和影响。
2.2 课文朗读与翻译2.2.1 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2.2 教师对课文进行逐句翻译和解释。
2.3 词语解析2.3.1 教师对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和例句演示。
2.3.2 学生进行词语填空和运用练习。
第三章:教学活动3.1 课堂讨论3.1.1 学生分组讨论愚公移山的意义和启示。
3.1.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3.2 角色扮演3.2.1 学生分组扮演愚公、山神等角色,进行情景模拟。
3.2.2 各组展示角色扮演过程,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四章:作业与评估4.1 作业布置4.1.1 要求学生书写《愚公移山》的读后感。
4.1.2 要求学生进行词语积累和运用练习。
4.2 评估方式4.2.1 课堂表现评估:包括参与讨论、角色扮演等。
4.2.2 作业评估:包括读后感质量和词语练习正确性。
第五章:教学总结与拓展5.1 教学总结5.1.1 教师总结课堂学习和作业情况。
5.1.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体会。
5.2 教学拓展5.2.1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相关文言文作品。
5.2.2 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朗诵比赛或写作比赛。
第六章:教学设计6.1 教学方法6.1.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6.1.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愚公移山的图像和视频资料。
“愚公移山”话题作文指导课
3、质疑问答法: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 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鼓励学生发言,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4、巡视指导法:在学生思考讨论过程中,教 师巡 视课堂,对学生思考、讨论过程中能遇 到的争议或写作疑难问题进行适当点拨,给 学生释难解疑。并可据此了解学生的学习情 况,及时进行课堂调整。
四、学法指导
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 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学该课,我 确定了以下学法指导及能力培养:
1、分组学习法:分组学习法是与分组教学法相对应的,前者是教师的教学行为, 后者是学生的学习实践,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内容及目标,参与到小组中去,认真 讨论,发表已见,听取别人的见解,在讨论中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掌握 相应的学习内容,其优点在“分组教学法”谈及,这里不再赘述。
(三)作文指导---角度 A
1 、愚公身上集中体现了哪些精神?
愚公的精神
不惧怕困难 有雄心壮志 有实干精神 能持之以恒 为理想献身
2、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1)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2)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3)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4)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
胡锦涛:一个没有艰苦
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 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 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 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3、如果你赞成愚公应该搬家,理由是?
(1)人不能片面无限夸大而违背自然规律。愚公的 愚就在于无视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质疑问答法: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 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鼓励学生发言,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4、巡视指导法:在学生思考讨论过程中,教 师巡 视课堂,对学生思考、讨论过程中能遇 到的争议或写作疑难问题进行适当点拨,给 学生释难解疑。并可据此了解学生的学习情 况,及时进行课堂调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古人说“文以意为主,辞以达意而已”, “意”是文章的灵魂。话题作文十分重视立意,尤其是立意的创新,这是写作的瓶颈。
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能力,故确立“文章立意的开放性思维训练 和文章结构形式的选择”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至于其它写作环节本节课略及或不涉及,因为一节作文指导课不可能解决写作的所 有问题。
2、例析法、以读促写的教学法。
我力求创设一种探究和发现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 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重视阅读与写 作的衔接,难度不大,学生容易掌握,这个知识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对阅读与写作重 要关系不够重视或没有养成良好习惯。因此无须展开讨论,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即可达到 教学目的。
二、学情分析
1、我任教班级的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相对偏低,对作文有畏难情绪, 对于作文缺乏兴趣,因此不断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及成就感成为必要。
2、在教学中针对这问题我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式”教学法“情景诱
, 导启发”教学法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教学情境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
极主动的获取新知识,同时配以其它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以“愚公移山”为话题的这一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
有两个优点。 1、书卷味更浓。该话题引导学生读书的倾向鲜明;
命题取材角度从课外转向课内,学生熟悉,话题注重阅读 与写作的衔接,旗帜鲜明地引导学生更加重视课本、重视 传统文化。
2、富有人文性。学生人人都头痛作文,该话题取材 角度从课外转向课内,学生都比较熟悉,有言可发。它的 导引材料提示性的角度颇多,为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训练提 供了的广阔空间,具有较高训练价值。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 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
愚 公
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
移 山
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
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面对着满堂儿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二)明确文题 [文题]:当代人读《愚公移山》,可能会有种种不尽相同的体会、感知和想象。现实生活 中的新事物、新理念和《愚公移山》的主题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发生联系。请以“愚公移山”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要求]:1、可写记叙文、议论文,也可以写成故事新编,寓言等。 2、文章立论或体现的理念要有时代性。
学习。
三、教法设计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 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 式,尤其是启发式和合作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依照该课的教 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分组学习讨论的教学法。
(一)导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采取用多媒体投影展示由歌手江涛 演唱的音乐《愚公移山》的歌词,并配以音乐,通 过设疑导入新课,使学生在这种特有的意境中进 入最佳的学习状态。问:你认为愚公移山是奇闻、 是笑谈吗?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还在深情地赞美 他?你又是如何看待愚公移山呢?
这样就自然的引入新课, 流行音乐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 轻松、愉悦的进入新课的学习 中。
2、思辩答疑法: 即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辩析,在思辩答疑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学
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自己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加深对 问题的理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五、教学程序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以下的教学程序:
3、思维空间开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创新, 现实生活中的新事物、新理念会和《愚公移山》的主题发 生碰撞。当代人读《愚公移山》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想象。
(二)教学目标
; ; 1、知识目标:话题作文的导语解读 文章立意的确立 文章结构形式的选 择。
2、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解读导语能力、确立文章立意的开放性思维 训练理解能力。 3、德育目标:学习愚公精神,学习用创新、辨证观点重新审视人物形象。 4、情感目标: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创 设宽松的和谐的课堂气氛。
四、学法指导
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 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学该课,我 确定了以下学法指导及能力培养:
1、分组学习法:分组学习法是与分组教学法相对应的,前者是教师的教学行为, 后者是学生的学习实践,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内容及目标,参与到小组中去,认真 讨论,发表已见,听取别人的见解,在讨论中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掌握 相应的学习内容,其优点在“分组教学法”谈及,这里不再赘述。
“愚公移山”话题作文指导课
一、文题分析:
(一)话题作文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联想、想象,用话题限制写作范围,不限 文体限制的作文题型。由于它命题的开放性,内容 的相关性,思维的发散性,文体的多样性和评价 标准的多元性,叫好者甚众,中考命题者也因之 青睐有加,今后几年在中考作文命题中话题作文 仍将占据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