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最新学案第1章第8课时正、余弦定理的应用(2)(教师版)新人教A版必修5
新教材高中数学6.4.3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第1课时)余弦定理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第1课时 余弦定理考点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余弦定理 了解余弦定理的推导过程 逻辑推理 余弦定理的推论掌握余弦定理的几种变形公式及应用数学运算三角形的元素及解三角形 能利用余弦定理求解三角形的边、角等问题数学运算问题导学预习教材P42-P44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余弦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2.余弦定理有哪些推论?1.余弦定理 文字语言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符号语言a 2=b 2+c 2-2bc cos__Ab 2=a 2+c 2-2ac cos__B c 2=a 2+b 2-2ab cos__C余弦定理的理解(1)适用范围:余弦定理对任意的三角形都成立. (2)结构特征:“平方”“夹角”“余弦”.(3)揭示的规律:余弦定理指的是三角形中三条边与其中一个角的余弦之间的关系式,它描述了任意三角形中边与角的一种数量关系.2.余弦定理的推论cos A =b 2+c 2-a 22bc ;cos B =a 2+c 2-b 22ac ;cos C =a 2+b 2-c 22ab.■名师点拨余弦定理的推论是余弦定理的第二种形式,适用于已知三角形三边来确定三角形的角的问题.用余弦定理的推论还可以根据角的余弦值的符号来判断三角形中的角是锐角还是钝角.3.三角形的元素与解三角形 (1)三角形的元素三角形的三个角A ,B ,C 和它们的对边a ,b ,c 叫做三角形的元素. (2)解三角形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在三角形中,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针对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特例.( ) (2)余弦定理只适用于已知三边和已知两边及夹角的情况.( ) (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三个内角时,解是唯一的.( ) (4)在△ABC 中,若b 2+c 2>a 2,则∠A 为锐角.( ) (5)在△ABC 中,若b 2+c 2<a 2,则△ABC 为钝角三角形.( ) 答案:(1)√ (2)× (3)√ (4)√ (5)√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4,b =5,c =61,则角C 等于( )A .120°B .90°C .60°D .45°解析:选A.由余弦定理,得cos C =a 2+b 2-c 22ab =42+52-(61)22×4×5=-12,所以C =120°,故选A.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2+c 2-b 2=3ac ,则角B 等于( ) A.π6B.π3 C.π6或5π6D.π3或2π3解析:选A.由余弦定理知a 2+c 2-b 2=2ac cos B ,因为a 2+c 2-b 2=3ac ,所以cos B =32,故B =π6.已知在△ABC 中,a =1,b =2,C =60°,则c =________.解析:由余弦定理,得c 2=12+22-2×1×2×cos 60°=3,所以c = 3. 答案: 3已知两边及一角解三角形(1)(2018·高考全国卷Ⅱ)在△ABC 中,cos C 2=55,BC =1,AC =5,则AB =( )A .4 2 B.30 C.29D .2 5(2)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a =5,c =2,cos A =23,则b =( )A. 2B. 3 C .2D .3【解析】 (1)因为cos C =2cos 2 C 2-1=2×15-1=-35,所以由余弦定理,得AB 2=AC2+BC 2-2AC ·BC cos C =25+1-2×5×1×⎝ ⎛⎭⎪⎫-35=32,所以AB =42,故选A.(2)由余弦定理得5=22+b 2-2×2b cos A , 因为cos A =23,所以3b 2-8b -3=0,所以b =3⎝ ⎛⎭⎪⎫b =-13舍去.故选D. 【答案】 (1)A (2)D[变条件]将本例(2)中的条件“a =5,c =2,cos A =23”改为“a =2,c =23,cos A=32”,求b 为何值? 解:由余弦定理得:a 2=b 2+c 2-2bc cos A ,所以22=b 2+(23)2-2×b ×23×32, 即b 2-6b +8=0,解得b =2或b =4.解决“已知两边及一角”解三角问题的步骤(1)用余弦定理列出关于第三边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运用解方程的方法求出此边长.(2)再用余弦定理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其他两角.在△ABC 中,a =23,c =6+2,B =45°,解这个三角形.解:根据余弦定理得,b 2=a 2+c 2-2ac cos B =(23)2+(6+2)2-2×23×(6+2)×cos 45°=8,所以b =2 2.又因为cos A =b 2+c 2-a 22bc =8+(6+2)2-(23)22×22×(6+2)=12,所以A =60°,C =180°-(A +B )=75°.已知三边(三边关系)解三角形(1)在△ABC 中,已知a =3,b =5,c =19,则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和为( ) A .90° B .120° C .135°D .150°(2)在△ABC 中,若(a +c )(a -c )=b (b -c ),则A 等于( ) A .90° B .60° C .120°D .150°【解析】 (1)在△ABC 中,因为a =3,b =5,c =19, 所以最大角为B ,最小角为A ,所以cos C =a 2+b 2-c 22ab =9+25-192×3×5=12,所以C =60°,所以A +B =120°,所以△ABC中的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和为120°.故选B.(2)因为(a +c )(a -c )=b (b -c ),所以b 2+c 2-a 2=bc ,所以cos A =b 2+c 2-a 22bc =12.因为A ∈(0°,180°),所以A =60°.【答案】 (1)B (2)B已知三角形的三边解三角形的方法先利用余弦定理的推论求出一个角的余弦,从而求出第一个角;再利用余弦定理的推论求出第二个角;最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个角.[注意] 若已知三角形三边的比例关系,常根据比例的性质引入k ,从而转化为已知三边求解.1.(2019·福建师大附中期末考试)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a 2=b 2-c 2+2ac ,则角B 的大小是( )A .45°B .60°C .90°D .135°解析:选A.由已知得a 2+c 2-b 2=2ac ,所以cos B =a 2+c 2-b 22ac =2ac 2ac =22.又0°<B<180°,所以B =45°.2.在△ABC 中,若a ∶b ∶c =2∶6∶(3+1),求△ABC 的最大内角的余弦值. 解:因为a ∶b ∶c =2∶6∶(3+1), 不妨设a =2k ,b =6k ,c =(3+1)k , 显然a <b <c .所以△ABC 的最大内角为C ,则cos C =a 2+b 2-c 22ab =4k 2+6k 2-(3+1)2k 246k2=4+6-(3+1)246=6-2346=6-24.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在△ABC 中,若b 2sin 2C +c 2sin 2B =2bc cos B cosC ,试判断△ABC 的形状. 【解】 将已知等式变形为b 2(1-cos 2C )+c 2(1-cos 2B )=2bc cos B cos C .由余弦定理并整理,得b 2+c 2-b 2⎝ ⎛⎭⎪⎫a 2+b 2-c 22ab 2-c 2⎝ ⎛⎭⎪⎫a 2+c 2-b 22ac 2=2bc ×a 2+c 2-b 22ac ×a 2+b 2-c 22ab,所以b 2+c 2=[(a 2+b 2-c 2)+(a 2+c 2-b 2)]24a 2=4a 44a2=a 2. 所以A =90°.所以△ABC 是直角三角形.(1)利用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的两种途径①化边的关系:将条件中的角的关系,利用余弦定理化为边的关系,再变形条件判断. ②化角的关系:将条件转化为角与角之间的关系,通过三角变换得出关系进行判断. (2)判断三角形时经常用到以下结论①△ABC 为直角三角形⇔a 2=b 2+c 2或c 2=a 2+b 2或b 2=a 2+c 2. ②△ABC 为锐角三角形⇔a 2+b 2>c 2,且b 2+c 2>a 2,且c 2+a 2>b 2.③△ABC 为钝角三角形⇔a 2+b 2<c 2或b 2+c 2<a 2或c 2+a 2<b 2. ④若sin 2A =sin 2B ,则A =B 或A +B =π2.1.在△ABC 中,A =60°,a 2=bc ,则△ABC 一定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解析:选D.在△ABC 中,因为A =60°,a 2=bc , 所以由余弦定理可得a 2=b 2+c 2-2bc cos A =b 2+c 2-bc , 所以bc =b 2+c 2-bc ,即(b -c )2=0,所以b =c ,结合A =60°可得△ABC 一定是等边三角形.故选D.2.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b cos C +c cos B =a sin A ,则△ABC 的形状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确定解析:选B.因为b cos C +c cos B =a sin A ,所以由余弦定理得b ·a 2+b 2-c 22ab +c ·a 2+c 2-b 22ac=a sin A ,整理,得a =a sin A ,所以sin A =1. 又A ∈(0,π),所以A =π2.故△ABC 为直角三角形.1.在△ABC 中,已知a =5,b =7,c =8,则A +C =( ) A .90° B .120° C .135°D .150°解析:选B.cos B =a 2+c 2-b 22ac =25+64-492×5×8=12.所以B =60°,所以A +C =120°.2.在△ABC 中,已知(a +b +c )(b +c -a )=3bc ,则角A 等于( ) A .30° B .60° C .120°D .150°解析:选B.因为(b +c )2-a 2=b 2+c 2+2bc -a 2=3bc , 所以b 2+c 2-a 2=bc ,所以cos A =b 2+c 2-a 22bc =12,所以A =60°.3.若△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a ,b ,c 满足(a +b )2-c 2=4,且C =60°,则ab =________.解析:因为C =60°,所以c 2=a 2+b 2-2ab cos 60°, 即c 2=a 2+b 2-ab .① 又因为(a +b )2-c 2=4, 所以c 2=a 2+b 2+2ab -4.②由①②知-ab =2ab -4,所以ab =43.答案:434.在△ABC 中,a cos A +b cos B =c cos C ,试判断△ABC 的形状.解:由余弦定理知cos A =b 2+c 2-a 22bc ,cos B =c 2+a 2-b 22ca ,cos C =a 2+b 2-c 22ab ,代入已知条件得a ·b 2+c 2-a 22bc +b ·c 2+a 2-b 22ca +c ·c 2-a 2-b 22ab=0,通分得a 2(b 2+c 2-a 2)+b 2(a 2+c 2-b 2)+c 2(c 2-a 2-b 2)=0, 展开整理得(a 2-b 2)2=c 4.所以a 2-b 2=±c 2,即a 2=b 2+c 2或b 2=a 2+c 2. 根据勾股定理知△ABC 是直角三角形.[A 基础达标]1.(2019·合肥调研)在△ABC 中,角A ,B ,C 对应的边分别为a ,b ,c ,C =60°,a =4b ,c =13,则b =( )A .1B .2C .3D.13解析:选A.由余弦定理知(13)2=a 2+b 2-2ab cos 60°,因为a =4b ,所以13=16b 2+b 2-2×4b ×b ×12,解得b =1,故选A.2.已知锐角三角形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23cos 2A +cos 2A =0,a =7,c =6,则b =( )A .10B .9C .8D .5解析:选D.由23cos 2A +cos 2A =0得23cos 2A +2cos 2A -1=0,解得cos A =±15.因为A 是锐角,所以cos A =15.又因为a 2=b 2+c 2-2bc cos A ,所以49=b 2+36-2×b ×6×15.解得b =5或b =-135.又因为b >0,所以b =5.3.在△ABC 中,若a =8,b =7,cos C =1314,则最大角的余弦值是( )A .-15B .-16C .-17D .-18解析:选C.由余弦定理,得c 2=a 2+b 2-2ab cos C =82+72-2×8×7×1314=9,所以c =3,故a 最大, 所以最大角的余弦值为cos A =b 2+c 2-a 22bc =72+32-822×7×3=-17.4.(2019·江苏苏州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期中考试)在△ABC 中,AB =3,BC =13,AC =4,则AC 边上的高为( )A.322B.332C.32D .3 3解析:选B.由BC 2=AB 2+AC 2-2AB ·AC cos A ,可得13=9+16-2×3×4×cos A ,得cosA =12.因为A 为△ABC 的内角,所以A =π3,所以AC 边上的高为AB ·sin A =3×32=332. 5.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cos 2A 2=b +c 2c,则△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选A.在△ABC 中,因为cos 2A 2=b +c 2c ,所以1+cos A 2=b 2c +12,所以cos A =b c .由余弦定理,知b 2+c 2-a 22bc =b c,所以b 2+c 2-a 2=2b 2,即a 2+b 2=c 2,所以△ABC 是直角三角形.6.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b ,c 满足b 2=ac ,且c =2a ,则cos B =________.解析:因为b 2=ac ,且c =2a ,所以cos B =a 2+c 2-b 22ac =a 2+4a 2-2a 22a ·2a =34.答案:347.在△ABC 中,边a ,b 的长是方程x 2-5x +2=0的两个根,C =60°,则c =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得a +b =5,ab =2.所以c 2=a 2+b 2-2ab cos C =a 2+b 2-ab =(a +b )2-3ab =52-3×2=19,所以c =19.答案:198.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a =3,b =4,c =6,则bc cos A +ac cos B +ab cos C 的值是________.解析:bc cos A +ac cos B +ab cos C =b 2+c 2-a 22+a 2+c 2-b 22+a 2+b 2-c 22=a 2+b 2+c 22.因为a =3,b =4,c =6,所以bc cos A +ac cos B +ab cos C =12×(32+42+62)=612.答案:6129.在△ABC 中,A +C =2B ,a +c =8,ac =15,求b .解:在△ABC 中,因为A +C =2B ,A +B +C =180°,所以B =60°. 由余弦定理,得b 2=a 2+c 2-2ac cos B =(a +c )2-2ac -2ac cos B =82-2×15-2×15×12=19.所以b =19.10.在△ABC 中,已知BC =7,AC =8,AB =9,试求AC 边上的中线长. 解:由余弦定理的推论得:cos A =AB 2+AC 2-BC 22·AB ·AC =92+82-722×9×8=23,设所求的中线长为x ,由余弦定理知:x 2=⎝ ⎛⎭⎪⎫AC 22+AB 2-2·AC 2·AB cos A =42+92-2×4×9×23=49,则x =7.所以所求中线长为7.[B 能力提升]11.在△ABC 中,AB =5,BC =7,AC =8,则AB →·BC →的值为( ) A .79 B .69 C .5D .-5解析:选D.由余弦定理得:cos ∠ABC =AB 2+BC 2-AC 22AB ·BC =52+72-822×5×7=17.因为向量AB →与BC →的夹角为180°-∠ABC ,所以AB →·BC →=|AB →|·|BC →|cos(180°-∠ABC )=5×7×⎝ ⎛⎭⎪⎫-17=-5.12.已知锐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1,3,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8,10) B .(22,10) C .(22,10)D .(10,8)解析:选B.只需让边长为3和a 的边所对的角均为锐角即可.故⎩⎪⎨⎪⎧12+32-a22×1×3>0,a 2+12-322×a ×1>0,1+3>a ,1+a >3,解得22<a <10.13.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C =120°,c =2a ,则a ,b 的大小关系为( )A .a >bB .a <bC .a =bD .不能确定解析:选A.在△ABC 中,c 2=a 2+b 2-2ab cos 120°=a 2+b 2+ab .因为c =2a ,所以2a 2=a 2+b 2+ab ,所以a 2-b 2=ab >0,所以a 2>b 2,所以a >b .14.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a -c )2=b 2-34ac .(1)求cos B 的值;(2)若b =13,且a +c =2b ,求ac 的值. 解:(1)由(a -c )2=b 2-34ac ,可得a 2+c 2-b 2=54ac .所以a 2+c 2-b 22ac =58,即cos B =58.(2)因为b =13,cos B =58,由余弦定理,得b 2=13=a 2+c 2-54ac =(a +c )2-134ac , 又a +c =2b =213,所以13=52-134ac ,解得ac =12. [C 拓展探究]15.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cos C +(cos A -3sin A )cos B =0.(1)求角B 的大小;(2)若a +c =1,求b 的取值范围.解:(1)由已知得-cos(A +B )+cos A cos B -3sin A ·cos B =0,即有sin A sin B -3sin A cos B =0.①因为sin A ≠0,所以sin B - 3 cos B =0.又cos B ≠0,所以tan B = 3.又0<B <π,所以B =π3. (2)由余弦定理,有b 2=a 2+c 2-2ac cos B .因为a +c =1,cos B =12, 有b 2=3⎝ ⎛⎭⎪⎫a -122+14.② 又0<a <1,于是有14≤b 2<1, 即有12≤b <1.。
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教案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1
第八节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解三角形及其应用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知识点 实际应用中的常用术语 术语名称 术语意义图形表示仰角与俯角在目标视线与水平视线所成的角中,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的叫作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的叫作俯角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按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叫作方位角.方位角的范围是(0°,360°)正北或正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锐角,通常表达为北(南)偏东(西)××度例:(1)北偏东m °: (2)南偏西n °:坡角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设坡角为α,坡度为i ,则i =hl=tan_α坡度 坡面的垂直高度h 和水平宽度l 的比易误提醒 易混淆方位角与方向角概念:方位角是指北方向与目标方向线按顺时针之间的夹角,而方向角是正北或正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锐角.[自测练习]1.若点A 在点C 的北偏东30°,点B 在点C 的南偏东60°,且AC =BC ,则点A 在点B 的( )A .北偏东15°B .北偏西15°C .北偏东10°D .北偏西10°解析:如图所示,∠ACB =90°, 又AC =BC ,∴∠CBA =45°, 而β=30°,∴α=90°-45°-30°=15°. ∴点A 在点B 的北偏西15°. 答案:B2.江岸边有一炮台高30 m ,江中有两条船,船与炮台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由炮台顶部测得俯角分别为45°和60°,而且两条船与炮台底部连线成30°角,则两条船相距________m.解析:如图,OM =AO tan 45°=30(m), ON =AO tan 30°=33×30=103(m), 在△MON 中,由余弦定理得, MN =900+300-2×30×103×32=300=103(m). 答案:10 33.如图,一艘船上午9:30在A 处测得灯塔S 在它的北偏东30°的方向,之后它继续沿正北方向匀速航行,上午10:00到达B 处,此时又测得灯塔S 在它的北偏东75°的方向,且与它相距82n mile.此船的航速是________n mile/h.解析:设航速为v n mile/h ,在△ABS 中AB =12v ,BS =82,∠BSA =45°,由正弦定理得82sin 30°=12v sin 45°,则v =32.答案:32考点一 测量距离问题|(2014·济南调研)如图所示,A ,B 是海面上位于东西方向相距5(3+3)海里的两个观测点.现位于A 点北偏东45°,B 点北偏西60°的D 点有一艘轮船发出求救信号,位于B 点南偏西60°且与B 点相距20 3 海里的C 点的救援船立即前往营救,其航行速度为30海里/小时,该救援船到达D 点需要多长时间?[解] 由题意知AB =5(3+3)海里,∠DBA =90°-60°=30°,∠DAB =90°-45°=45°, ∴∠ADB =180°-(45°+30°)=105°, 在△DAB 中,由正弦定理, 得DB sin ∠DAB =ABsin ∠ADB,∴DB =AB ·sin ∠DAB sin ∠ADB =5(3+3)·sin 45°sin 105°=5(3+3)·sin 45°sin 45°cos 60°+cos 45°sin 60°=53(3+1)3+12 =103(海里),又∠DBC =∠DBA +∠ABC =60°,BC =203(海里). 在△DBC 中,由余弦定理得 CD 2=BD 2+BC 2-2BD ·BC ·cos ∠DBC =300+1 200-2×103×203×12=900.∴CD =30(海里).则需要的时间t =3030=1(小时).求距离问题的两个注意点(1)选定或确定要求解的三角形,即所求量所在的三角形,若其他量已知则直接解;若有未知量,则把未知量放在另一确定三角形中求解.(2)确定用正弦定理还是余弦定理,如果都可用,就选择更便于计算的定理.1.如图,A 、C 两岛之间有一片暗礁,一艘小船于某日上午8时从A 岛出发,以10海里/小时的速度沿北偏东75°方向直线航行,下午1时到达B 处.然后以同样的速度沿北偏东15°方向直线航行,下午4时到达C 岛.(1)求A 、C 两岛之间的距离; (2)求∠BAC 的正弦值. 解:(1)在△ABC 中,由已知,得AB =10×5=50(海里),BC =10×3=30(海里), ∠ABC =180°-75°+15°=120°,由余弦定理,得AC 2=502+302-2×50×30cos 120°=4 900, 所以AC =70(海里).故A 、C 两岛之间的距离是70海里. (2)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BC sin ∠BAC =ACsin ∠ABC,所以sin ∠BAC =BC ·sin ∠ABC AC =30sin 120°70=3314.故∠BAC 的正弦值是3314.考点二 测量高度问题|如图,为测量山高MN ,选择A 和另一座山的山顶C 为测量观测点.从A 点测得M 点的仰角∠MAN =60°,C 点的仰角∠CAB =45°以及∠MAC =75°;从C 点测得∠MCA =60°,已知山高BC =100 m ,则山高MN =________________m.[解析] 在Rt △ABC 中,AC =100 2 m , 在△MAC 中,由正弦定理得MA sin 60°=ACsin 45°, 解得MA =100 3 m ,在Rt △MNA 中,MN =MA ·sin 60°=150 m. 即山高MN 为150 m.[答案]150求解高度问题应注意(1)在测量高度时,要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仰角和俯角都是在同一铅垂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2)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条件与所求,画出示意图.(3)运用正、余弦定理,有序地解相关的三角形,逐步求解问题的答案,注意方程思想的运用.2.要测量底部不能到达的电视塔AB的高度,在C点测得塔顶A的仰角是45°,在D点测得塔顶A的仰角是30°,并测得水平面上的∠BCD=120°,CD=40 m,则电视塔的高度为()A.10 2 m B.20 mC.20 3 m D.40 m解析:设电视塔的高度为x m,则BC=x,BD=3x.在△BCD中,根据余弦定理得3x2=x2+402-2×40x×cos 120°,即x2-20x-800=0,解得x=-20(舍去)或x=40.故电视塔的高度为40 m.答案:D考点三测量角度问题|在海岸A处,发现北偏东45°方向、距离A处(3-1)海里的B处有一艘走私船;在A处北偏西75°方向、距离A处2海里的C处的缉私船奉命以103海里/小时的速度追截走私船.同时,走私船正以10海里/小时的速度从B处向北偏东30°方向逃窜,问缉私船沿什么方向能最快追上走私船?最少要花多少时间?[解]如图,设缉私船t小时后在D处追上走私船,则有CD=103t,BD=10t.在△ABC中,AB=3-1,AC=2,∠BAC=120°.利用余弦定理可得BC= 6.由正弦定理,得sin ∠ABC =AC BC sin ∠BAC =26×32=22, ∴∠ABC =45°,因此BC 与正北方向垂直. 于是∠CBD =120°.在△BCD 中,由正弦定理,得sin ∠BCD =BD sin ∠CBD CD =10t ·sin 120°103t =12,得∠BCD =30°, 又CD sin 120°=BC sin 30°,即103t 3=6,得t =610.所以当缉私船沿东偏北30°的方向能最快追上走私船,最少要花610小时. 解决测量角度问题的三个注意点(1)明确方位角的含义.(2)分析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根据题意正确画出示意图,这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3)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可用数学方法解决的问题后,注意正、余弦定理的“联袂”使用.3.如图,位于A 处的信息中心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40海里的B 处有一艘渔船遇险,在原地等待营救.信息中心立即把消息告知在其南偏西30°、相距20海里的C 处的乙船,现乙船朝北偏东θ的方向沿直线CB 前往B 处救援,求cos θ的值.解:在△ABC 中,AB =40,AC =20,∠BAC =120°,由余弦定理得,BC 2=AB 2+AC 2-2AB ·AC ·cos 120°=2 800⇒BC =207.由正弦定理,得AB sin ∠ACB =BC sin ∠BAC⇒sin ∠ACB =AB BC ·sin ∠BAC =217.由∠BAC =120°,知∠ACB 为锐角,则cos ∠ACB =277.由θ=∠ACB +30°,得cos θ=cos(∠ACB +30°)=cos ∠ACB cos 30°-sin ∠ACB sin 30°=2114. 12.函数思想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典例】 某港口O 要将一件重要物品用小艇送到一艘正在航行的轮船上.在小艇出发时,轮船位于港口O 北偏西30°且与该港口相距20海里的A 处,并正以30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沿正东方向匀速行驶.假设该小艇沿直线方向以v 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匀速行驶,经过t 小时与轮船相遇.(1)若希望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则小艇航行速度的大小应为多少?(2)假设小艇的最高航行速度只能达到30海里/小时,试设计航行方案(即确定航行方向和航行速度的大小),使得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并说明理由.[思路点拨] (1)利用三角形中的余弦定理,将航行距离表示为时间t 的函数,将原题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2)注意t 的取值范围.[规范解答] (1)设相遇时小艇航行的距离为S 海里,则 S =900t 2+400-2·30t ·20·cos (90°-30°) =900t 2-600t +400=900⎝⎛⎭⎫t -132+300. 故当t =13时,S min =103,v =10313=30 3.即小艇以303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2)如图,设小艇与轮船在B 处相遇. 则v 2t 2=400+900t 2-2·20·30t ·cos(90°-30°), 故v 2=900-600t +400t 2.∵0<v ≤30,∴900-600t +400t 2≤900,即2t 2-3t ≤0,解得t ≥23.又t =23时,v =30,故v =30时,t 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等于23.此时,在△OAB 中,有OA =OB =AB =20. 故可设计航行方案如下:航行方向为北偏东30°,航行速度为30海里/小时.[思想点评] (1)三角形中的最值问题,可利用正、余弦定理建立函数模型(或三角函数模型),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2)求最值时要注意自变量的范围,要考虑问题的实际意义.A 组 考点能力演练1.如图,设A ,B 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 所在的同侧河岸边选定一点C ,测出AC 的距离为50 m ,∠ACB =45°,∠CAB =105°后,就可以计算出A ,B 两点的距离为( )A .50 2 mB .50 3 mC .25 2 mD.2522m解析: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依题意与正弦定理得AC sin B =AB sin C ,AB =AC ·sin Csin B=50×sin 45°sin (180°-45°-105°)=50 2 m ,故选A.答案:A 2.在一条东西走向的水平公路的北侧远处有一座高塔,塔底与这条公路在同一水平平面上.为测量该塔的高度,测量人员在公路上选择了A ,B 两个观测点,在A 处测得该塔底部C 在西偏北α的方向上;在B 处测得该塔底部C 在西偏北β的方向上,并测得塔顶D 的仰角为γ.已知AB =a,0<γ<β<α<π2,则此塔的高CD 为( )A.a sin (α-β)sin αtan γB.a sin αsin (α-β)tan γC.a sin (α-β)sin βsin αtan γD.a sin αsin βsin (α-β)tan γ 解析: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依题意得,在△ABC 中,∠CAB =π-α,∠ACB =α-β,由正弦定理得AB sin (α-β)=BC sin (π-α),BC =a sin αsin (α-β);在△BCD 中,∠CBD =γ,CD =BC tan γ=a sin αsin (α-β)tan γ,故选B.答案:B3.如图,从气球A 上测得正前方的河流的两岸B ,C 的俯角分别为75°,30°,此时气球的高是60 m ,则河流的宽度BC 等于( )A .240(3-1) mB .180(2-1) mC .120(3-1) mD .30(3+1) m解析:∵tan 15°=tan(60°-45°)=tan 60°-tan 45°1+tan 60°tan 45°=2-3,∴BC =60tan 60°-60tan 15°=120(3-1)(m),故选C.答案:C4.如图,一条河的两岸平行,河的宽度d =0.6 km ,一艘客船从码头A 出发匀速驶往河对岸的码头B .已知AB =1 km ,水的流速为2 km/h ,若客船从码头A 驶到码头B 所用的最短时间为6 min ,则客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A .8 km/hB .6 2 km/hC .234 km /hD .10 km/h 解析:设AB 与河岸线所成的角为θ,客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 km/h ,由题意知,sin θ=0.61=35,从而cos θ=45,所以由余弦定理得⎝⎛⎭⎫110v 2=⎝⎛⎭⎫110×22+12-2×110×2×1×45,解得v =6 2.选B.答案:B5.(2015·南昌模拟)如图所示,当甲船位于A 处时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20海里的B 处有一艘渔船遇险等待营救,甲船立即前往营救,同时把消息告知在甲船的南偏西30°相距10海里C 处的乙船,乙船立即朝北偏东θ+30°角的方向沿直线前往B 处营救,sin θ的值为( )A.217 B.22C.32D.5714解析:连接BC .在△ABC 中,AC =10,AB =20,∠BAC =120°,由余弦定理,得BC 2=AC 2+AB 2-2AB ·AC ·cos 120°=700,∴BC =107,再由正弦定理,得BC sin ∠BAC =AB sin θ,∴sin θ=217. 答案:A6.(2016·潍坊调研)为测得河对岸塔AB 的高,先在河岸上选一点C ,使C 在塔底B 的正东方向上,测得点A 的仰角为60°,再由点C 沿北偏东15°方向走10米到位置D ,测得∠BDC =45°,则塔AB 的高是________米.解析:在△BCD 中,由正弦定理,得BC sin ∠BDC =CD sin ∠DBC ,解得BC =102米,∴在Rt △ABC中,塔AB 的高是106米.答案:10 67.如图,位于东海某岛的雷达观测站A ,发现其北偏东45°,与观测站A 距离202海里的B 处有一货船正匀速直线行驶,半小时后,又测得该货船位于观测站A 东偏北θ(0°<θ<45°)的C 处,且cos θ=45.已知A ,C 两处的距离为10海里,则该货船的船速为________海里/小时.解析:本题考查解三角形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利用余弦定理求解.在△ABC 中,AB =202,AC =10,∠BAC =45°-θ,又cos(45°-θ)=22×45+22×35=7210,由余弦定理可得BC 2=(202)2+102-2×202×10×7210=340,所以BC =285.又行驶时间是12小时,所以该货船的速度为28512=485海里/小时.答案:4858.如图,为了测量河对岸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观察者找到一个点C ,从点C 可以观察到点A 、B ;找到一个点D ,从点D 可以观察到点A 、C ;找到一个点E ,从点E 可以观察到点B 、C .并测量得到一些数据:CD =2,CE =23,∠D =45°,∠ACD =105°,∠ACB =48.19°,∠BCE =75°,∠E =60°,则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其中cos 48.19°取近似值23解析:依题意知,在△ACD 中,∠A =30°,由正弦定理得AC =CD sin 45°sin 30°=2 2.在△BCE 中,∠CBE =45°,由正弦定理得BC =CE sin 60°sin 45°=3 2.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AB 2=AC 2+BC 2-2AC ×BC cos ∠ACB =10,所以AB =10. 答案:109.某气象仪器研究所按以下方案测试一种“弹射型”气象观测仪器的垂直弹射高度:A ,B ,C 三地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C 处进行该仪器的垂直弹射,观测点A ,B 两地相距100米,∠BAC =60°,在A 地听到弹射声音的时间比B 地晚217秒.在A 地测得该仪器至最高点H 时的仰角为30°,求该仪器的垂直弹射高度CH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解:由题意,设AC =x ,则BC =x -217×340=x -40,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BC 2=AB 2+AC 2-2AB ·AC ·cos ∠BAC ,即(x -40)2=10 000+x 2-100x ,解得x =420.在△ACH 中,AC =420,∠CAH =30°,∠ACH =90°,所以CH =AC ·tan ∠CAH =1403(米).故该仪器的垂直弹射高度CH 为1403米.10.某航模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在湖面上航模航行的速度,采用如下方法:在岸边设置两个观察点A ,B ,且AB 长为80米,当航模在C 处时,测得∠ABC =105°和∠BAC =30°,经过20秒后,航模直线航行到D 处,测得∠BAD =90°和∠ABD =45°.请你根据以上条件求出航模的速度.(答案保留根号)解:在△ABD 中,∵∠BAD =90°,∠ABD =45°,∴∠ADB =45°,∴AD =AB =80,∴BD =80 2.在△ABC 中,BC sin 30°=AB sin 45°, ∴BC =AB sin 30°sin 45°=80×1222=40 2. 在△DBC 中,DC 2=DB 2+BC 2-2DB ·BC cos 60°=(802)2+(402)2-2×802×402×12=9 600. ∴DC =406,航模的速度v =40620=26米/秒. B 组 高考题型专练1.(2015·高考福建卷)如图,在△ABC 中,已知点D 在BC 边上,AD ⊥AC ,sin ∠BAC =223,AB =32,AD =3,则BD 的长为________. 解析:因为sin ∠BAC =223,且AD ⊥AC , 所以sin ⎝⎛⎭⎫π2+∠BAD =223,所以cos ∠BAD =223,在△BAD 中,由余弦定理得, BD =AB 2+AD 2-2AB ·AD cos ∠BAD =(32)2+32-2×32×3×223= 3. 答案: 32.(2014·高考重庆卷)在△ABC 中,B =120°,AB =2,A 的角平分线AD =3,则AC =________.解析:如图,在△ABD 中,由正弦定理,得sin ∠ADB =AB sin ∠B AD =2×323=22.由题意知0°<∠ADB <60°,所以∠ADB =45°,则∠BAD =180°-∠B -∠ADB =15°,所以∠BAC =2∠BAD =30°,所以∠C =180°-∠BAC -∠B =30°,所以BC =AB =2,于是由余弦定理,得AC =AB 2+BC 2-2AB ×BC cos 120° =(2)2+(2)2-22×2×⎝⎛⎭⎫-12= 6. 答案: 63.(2015·高考湖北卷)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西行驶,到A 处时测得公路北侧一山顶D 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行驶600 m 后到达B 处,测得此山顶在西偏北75°的方向上,仰角为30°,则此山的高度CD =________________m.解析:依题意,∠BAC =30°,∠ABC =105°.在△ABC 中,由∠ABC +∠BAC +∠ACB =180°,所以∠ACB =45°,因为AB =600 m .由正弦定理可得600sin 45°=BC sin 30°,即BC =300 2 m .在Rt △BCD 中,因为∠CBD =30°,BC =300 2 m ,所以tan 30°=CD BC =CD 3002,所以CD =100 6 m.答案:100 64.(2015·高考四川卷)如图,A ,B ,C ,D 为平面四边形ABCD 的四个内角.(1)证明:tan A 2=1-cos A sin A; (2)若A +C =180°,AB =6,BC =3,CD =4,AD =5,求tan A 2+tan B 2+tan C 2+tan D 2的值. 解:(1)证明:tan A 2=sinA 2cos A 2=2sin 2A 22sin A 2cos A 2=1-cos A sin A . (2)由A +C =180°,得C =180°-A ,D =180°-B .由(1),有tan A 2+tan B 2+tan C 2+tan D 2=1-cos A sin A +1-cos B sin B +1-cos (180°-A )sin (180°-A )+1-cos (180°-B )sin (180°-B )=2sin A +2sin B . 连接BD (图略).在△ABD 中,有BD 2=AB 2+AD 2-2AB ·AD cos A , 在△BCD 中,有BD 2=BC 2+CD 2-2BC ·CD cos C , 所以AB 2+AD 2-2AB ·AD cos A =BC 2+CD 2+2BC ·CD cos A .则cos A =AB 2+AD 2-BC 2-CD 22(AB ·AD +BC ·CD )=62+52-32-422(6×5+3×4)=37. 于是sin A =1-cos 2A = 1-⎝⎛⎭⎫372=2107. 连接AC .同理可得cos B =AB 2+BC 2-AD 2-CD 22(AB ·BC +AD ·CD )=62+32-52-422(6×3+5×4)=119, 于是sin B =1-cos 2B =1-⎝⎛⎭⎫1192=61019. 所以tan A 2+tan B 2+tan C 2+tan D 2=2sin A +2sin B =2×7210+2×19610=4103.。
高中数学新人教版A版精品教案《1.1.2 余弦定理》
§1.1.2余弦定理授课岳阳县一中易正红《余弦定理》选自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余弦定理的内容及证明,以及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两边一夹角”“三边”的解三角形问题余弦定理的学习有充分的基础,初中的勾股定理、必修四的向量知识、上一课时的正弦定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知识基础,同时它们又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方法指导其次,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问题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常用方法,余弦定理还经常运用于空间几何中,因此余弦定理是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余弦定理及其推论2、掌握余弦定理的推导、证明过程3、能运用余弦定理及其推论解决“两边一夹角”、“两边及一边对角”、“三边”等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2、通过直角三角形到一般三角形的过渡,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3、通过余弦定理推导证明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增强合作探究、团结协作精神,体验问题成功解决的喜悦2、感受数学一般规律的美感,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教学重点:余弦定理及其推论和余弦定理的运用二教学难点:余弦定理的发现和推导过程以及多解情况的判断三教学模式:情境·问题·反思·应用普通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一设计问题、创设情境①约5分钟问题1 正弦定理的内容是指示意学生举手生: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的角的正弦的比相等等于其外接圆的直径即ABC ∆中,有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外 问题2 正弦定理可以解决哪些类型的解三角形问题呢 生:已知三角形“两角和一边”、“两边及一边的对角”问题师:很好其中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的解给我们留下的非常深刻的印象,它的解可能有 生:无解或一解或两解【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再次了解解三角形是按边角元素来分类的问题3 幻灯片请大家看大屏幕,众所周知,我们湖南地区有很多高山,人们出行乘火车时会经过一个个隧道因此,开凿高山隧道是人类尊重大自然又方便人们出行的重要创举,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工程技术人员在开凿隧道时,他们除考查当地地质、气候等因素外,开工前还需要知道一个最基本数据是什么生:答 隧道的长度!师:非常正确,请座 但是山高路陡,地势险恶,生:不能!师:那么,有什么方法能间接测量吗请看大屏幕, 1某隧道施工队为了开凿一条山地隧道,需要测算 隧道通过这座山的长度如图所示,假设高山山脚两 端记为B 、C ,山脚所在平面为α,请你根据所学三 角形的有关知识,帮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一个方案,从 而可计算出山脚BC 的长度师:请大家小组合作,商讨一下,再请小组代表发言生:我们可以在山脚远处与山脚在同一平面内空旷地面选定一点A ,然后测出,AB AC 的距离,及BAC ∠的大小,就可以求出BC 的长度【设计意图】数学思考此时问题的方案有多种,可以由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答,教师应从充分肯定学生们的思考,同时又积极引导学生从边角边的角度考虑问题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师:说得非常好,掌声鼓励一下如果从方便计算的角度来说,我们最好让BAC ∠等于多少度 生:90师:非常聪明!生:师:作出过多的选择此时BAC ∠CABbca=方案 工程技术从员先在地面上选一 适当位置A ,量出A 到山脚B 、C 的距离, 分别是AC =5m ,AB =8m ,再利用经纬仪 测角仪测出A 对山脚BC 的张角∠BAC =60°,最后通过计算求出山脚的长度BC师:这时如何计算BC 的长度正弦定理能直接求BC 吗 生:不能!师: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 余弦定理 二自主探索、尝试解决 ②约15分钟,共2021过渡 从数学角度来看,这个案例归结为数学模型就是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的长我们抽象为:问题4 在ABC ∆中,已知,,AB c AC b BAC A ==∠=, 求边长a 即BC 的长师:求边长a ,也就是应将a 用已知边,b c 及它们夹角A 表示出来如何才能得到表示结果呢请大家小组合作探究,再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你们的探究成果【设计意图】从数学一般角度探索两边夹角求第三边的长,即由学生自主推导余弦定理表达式,这是本节课的重点90<时C 作CD AB ⊥于点sin ,b A =:在ABC ∆同意!这有效的避开了分类讨论三信息交流、揭示规律 ③约3分钟,共23分钟过渡 到此为止,,即方程:师:类似的,,a c 边及夹角B 与角B 的对边b 边有什么关系呢对照黑板示意图提问生2: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师:非常聪明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三角形中余弦定理: 该如何用文字语言叙述ǜ hù呢生:板书 余弦定理aw of coine 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它两边的平方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师:显然,勾股定理与余弦定理关系是生: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板书 特殊到一般【设计意图】由三种不同的方法得到正弦定理的表达式后,及时总结新知,梳理知识信息四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④约2021,共43分钟过渡 这样,之前工程技术人员遇到的计算问题能解决了吗 生:能 师:好的!请同学们完成例1及相关变式练习1位上黑板板书变式练习2过渡 很好!如果已知三边,又该怎么办呢请看变式练习1过渡由例题、变式1,我们已知了解了余弦定理的正用和逆用,那么它在应用中还会有什么变化呢我们继续看到变式练习2【解】师:几何分析则易知43而法、另一方面对比旧知、引发新思考,即因题择法从而达到突破本堂课难点的目的五反思小结、观点提炼④约2分钟,共45分钟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大家收获了什么①师: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生:余弦定理及其推论;师:很好!勾股定理和它们有什么关系生:特殊和一般的关系②师:从本节课来看,余弦定理主要作用体现在生:解三角形:已知三边、两边夹角或两边及一边的对角事实上从余弦定理及其推论关系式来看,每个式子都联系中三角形几个元素生:四个师:哪四个生:三边及一个角师:非常好!因此,从方程角度来看,知道其中任意三个元素,我们就可求出第四个元素所以求解三角形时我们要抓住方程黑板上的6个方程,恰当变形,灵活的正用、逆用、变用,从而充分把握好方程和函数思想方法,这也正是命题老师的立题所在③师:数学课中,余弦定理的产生中我们推导出了余弦定理,我们都用了哪几种方法生:几何法、向量法、坐标法;师:非常好!从中我们又一次领略了分类讨论、等价转化、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在解题中指导意义及魅力所在!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到此为止,我们课前所遇到的问题得到了充分的解答大家还有什么困惑吗【设计意图】及时给予课堂教学梳理,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所学的知识框架六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师:今天的课堂作业是教材P10页A组练习第4题下课教后反思从教材的处理来看,推导余弦定理只使用了向量法,而我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采用了三种方法:几何法、向量法、坐标法,这在教材的处理方法上适当的进行了拓展,教学中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新知的欲望,这是本堂课的重点;而对于余弦定理的推论,我并没有直接从定理本身给出,而是在学生在解题中变式练习1总结出余弦定理推论,并及时对解三角形类型进行归纳,这一过程中,我把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主动权继续交给了学生,学生参与积极,讨论充分。
高中数学正余弦定理的应用学案2新人教A版必修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1 -页 高一数学导学案必修5 第六课时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2)一、学习目标(1)能熟练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三角形等一些几何中的问题和物理问题;(2)能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能应用正弦、余弦定理及相关的三角公式解决这些问题;(3)通过复习、小结,使学生牢固掌握两个定理,应用自如.二、学习重点,难点能熟练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相关公式解决三角形的有关问题。
三、自主预习四、自主探究:在平面几何中,平行四边形的四边的平方和等于两条对角线长的平方和。
你能用余弦定理加以证明吗?五.能力技能交流活动一、解三角形在几何中的应用:【总结】例2.作用在同一点的三个力123,,F F F 平衡.已知130F N =,250F N =,1F 与2F 之间的夹角是60,求3F 的大小与方向,【总结】活动三、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例3.如图1-3-4,半圆O 的直径为2,A 为直径延长线上的一点,2OA =,B 为半圆上任意一点,以AB 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ABC .问:点B 在什么位置时,四边形OACB 面积最大?【总结】【回顾反思】【课时作业】8.已知ABC ∆的两边,b c 是方程2400x kx -+=的两个根,的面积是2cm ,周长是20cm ,试求A 及k 的值;9.如图,AB BC ⊥,33CD =,30ACB ∠=,75BCD ∠= ,45BDC ∠=, 求AB 的长.10.1,.(1)ABCD AD AB BAD BCD ABCD θθθ==∠=∆如图所示,在平面四边形中,,而是正三角形将四边形的面积S表示为的函数;(2)求S的最大值及此时角的值. 第9题 A B C D。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教学案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
第八节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知识能否忆起]1.实际问题中的有关概念(1)仰角和俯角:在视线和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俯角(如图1).(2)方位角: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B点的方位角为α(如图2).(3)方向角:相对于某一正方向的水平角(如图3)①北偏东α°即由指北方向顺时针旋转α°到达目标方向.②北偏西α°即由指北方向逆时针旋转α°到达目标方向.③南偏西等其他方向角类似.(4)坡度:①定义: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度数(如图4,角θ为坡角).②坡比: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长度之比(如图4,i为坡比).2.解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已知和所求,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2)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将实际问题抽象成解三角形模型;(3)选择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4)将三角形的解还原为实际问题,注意实际问题中的单位、近似计算要求.[小题能否全取]1.从A 处望B 处的仰角为α,从B 处望A 处的俯角为β,则α,β之间的关系是( ) A .α>β B .α=β C .α+β=90°D .α+β=180°答案:B2.若点A 在点C 的北偏东30°,点B 在点C 的南偏东60°,且AC =BC ,则点A 在点B 的( )A .北偏东15°B .北偏西15°C .北偏东10°D .北偏西10°解析:选B 如图所示, ∠ACB =90°, 又AC =BC , ∴∠CBA =45°, 而β=30°,∴α=90°-45°-30°=15°. ∴点A 在点B 的北偏西15°.3.(教材习题改编)如图,设A 、B 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 的同侧,选定一点C ,测出AC 的距离为50 m ,∠ACB =45°,∠CAB =105°,则A 、B 两点的距离为( )A .50 2 mB .50 3 mC .25 2 mD.2522m解析:选A 由正弦定理得AB =AC ·sin ∠ACB sin B =50×2212=502(m).4.(·上海高考)在相距2千米的A 、B 两点处测量目标点C ,若∠CAB =75°,∠CBA =60°,则A 、C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千米.解析:如图所示,由题意知∠C =45°,由正弦定理得AC sin 60°=2sin 45°,∴AC =222·32= 6. 答案: 65.(·泰州模拟)一船向正北航行,看见正东方向有相距8海里的两个灯塔恰好在一条直线上.继续航行半小时后,看见一灯塔在船的南偏东60°,另一灯塔在船的南偏东75°,则这艘船每小时航行________海里.解析:如图,由题意知在△ABC 中,∠ACB =75°-60°=15°,B =15°,∴AC =AB =8.在Rt △AOC 中,OC =AC ·sin 30°=4. ∴这艘船每小时航行412=8海里.答案:8解三角形应用题常有以下两种情形(1)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可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2)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三角形,这时需作出这些三角形,先解够条件的三角形,然后逐步求解其他三角形,有时需设出未知量,从几个三角形中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出所要求的解.测量距离问题典题导入[例1] 郑州市某广场有一块不规则的绿地如图所示,城建部门欲在该地上建造一个底座为三角形的环境标志,小李、小王设计的底座形状分别为△ABC 、△ABD ,经测量AD =BD =7米,BC =5米,AC =8米,∠C =∠D .(1)求AB 的长度;(2)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小李、小王谁的设计使建造费用最低(请说明理由). [自主解答] (1)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 cos C =AC 2+BC 2-AB 22AC ·BC =82+52-AB 22×8×5,①在△ABD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D =AD 2+BD 2-AB 22AD ·BD =72+72-AB 22×7×7,②由∠C =∠D 得cos C =cos D .解得AB =7,所以AB 的长度为7米. (2)小李的设计使建造费用最低. 理由如下:易知S △ABD =12AD ·BD sin D ,S △ABC =12AC ·BC sin C ,因为AD ·BD >AC ·BC ,且∠C =∠D , 所以S △ABD >S △ABC .故选择△ABC 的形状建造环境标志费用较低.若环境标志的底座每平方米造价为5 000元,试求最低造价为多少? 解:因为AD =BD =AB =7,所以△ABD 是等边三角形, ∠D =60°,∠C =60°.故S △ABC =12AC ·BC sin C =103,所以所求的最低造价为5 000×103=50 000 3≈86 600元.由题悟法求距离问题要注意:(1)选定或确定要求解的三角形,即所求量所在的三角形,若其他量已知则直接解;若有未知量,则把未知量放在另一确定三角形中求解.(2)确定用正弦定理还是余弦定理,如果都可用,就选择更便于计算的定理.以题试法1.如图所示,某河段的两岸可视为平行,为了测量该河段的宽度,在河段的一岸边选取两点A 、B ,观察对岸的点C ,测得∠CAB =105°,∠CBA =45°,且AB =100 m.(1)求sin ∠CAB 的值; (2)求该河段的宽度. 解:(1)sin ∠CAB =sin 105° =sin(60°+45°)=sin 60°cos 45°+cos 60°sin 45° =32×22+12×22=6+24. (2)因为∠CAB =105°,∠CBA =45°, 所以∠ACB =180°-∠CAB -∠CBA =30°. 由正弦定理,得AB sin ∠ACB =BC sin ∠CAB ,则BC =AB ·sin 105°sin 30°=50(6+2)(m).如图所示,过点C 作CD ⊥AB ,垂足为D ,则CD 的长就是该河段的宽度.在Rt △BDC 中,CD =BC ·sin 45°=50(6+2)×22=50(3+1)(m). 所以该河段的宽度为50(3+1)m.测量高度问题典题导入[例2] (·九江模拟)如图,在坡度一定的山坡A 处测得山顶上一建筑物CD (CD 所在的直线与地平面垂直)对于山坡的斜度为α,从A 处向山顶前进l 米到达B 后,又测得CD 对于山坡的斜度为β,山坡对于地平面的坡角为θ.(1)求BC 的长;(2)若l =24,α=15°,β=45°,θ=30°,求建筑物CD 的高度.[自主解答] (1)在△ABC 中,∠ACB =β-α, 根据正弦定理得BC sin ∠BAC =ABsin ∠ACB ,所以BC =l sin αsin (β-α).(2)由(1)知BC =l sin αsin (β-α)=24×sin 15°sin 30°=12(6-2)米.在△BCD 中,∠BDC =π2+π6=2π3,sin ∠BDC =32,根据正弦定理得BC sin ∠BDC =CDsin ∠CBD ,所以CD =24-83米.由题悟法求解高度问题应注意:(1)在测量高度时,要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仰角和俯角都是在同一铅垂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2)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条件与所求,画出示意图;(3)运用正、余弦定理,有序地解相关的三角形,逐步求解问题的答案,注意方程思想的运用.以题试法2.(·西宁模拟)要测量底部不能到达的电视塔AB 的高度,在C 点测得塔顶A 的仰角是45°,在D 点测得塔顶A 的仰角是30°,并测得水平面上的∠BCD =120°,CD =40 m ,求电视塔的高度.解:如图,设电视塔AB 高为x m ,则在Rt △ABC 中,由∠ACB =45°得BC =x .在Rt △ADB 中,∠ADB =30°,则BD =3x .在△BDC 中,由余弦定理得, BD 2=BC 2+CD 2-2BC ·CD ·cos 120°, 即(3x )2=x 2+402-2·x ·40·cos 120°,解得x =40,所以电视塔高为40米.测量角度问题典题导入[例3] (·太原模拟)在一次海上联合作战演习中,红方一艘侦察艇发现在北偏东45°方向,相距12 n mile 的水面上,有蓝方一艘小艇正以每小时10 n mile 的速度沿南偏东75°方向前进,若侦察艇以每小时14 n mile 的速度,沿北偏东45°+α方向拦截蓝方的小艇.若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拦截住,求红方侦察艇所需的时间和角α的正弦值.[自主解答] 如图,设红方侦察艇经过x 小时后在C 处追上蓝方的小艇,则AC =14x ,BC =10x ,∠ABC =120°.根据余弦定理得(14x )2=122+(10x )2-240x cos 120°, 解得x =2.故AC =28,BC =20.根据正弦定理得BC sin α=AC sin 120°,解得sin α=20sin 120°28=5314.所以红方侦察艇所需要的时间为2小时,角α的正弦值为5314.由题悟法1.测量角度,首先应明确方位角,方向角的含义.2.在解应用题时,分析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根据题意正确画出示意图,通过这一步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可用数学方法解决的问题,解题中也要注意体会正、余弦定理综合使用的特点.以题试法3.(·无锡模拟)如图,两座相距60 m 的建筑物AB 、CD 的高度分别为20 m 、50 m ,BD 为水平面,则从建筑物AB 的顶端A 看建筑物CD 的张角∠CAD 的大小是________.解析:∵AD 2=602+202=4 000,AC 2=602+302=4 500. 在△CAD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CAD =AD 2+AC 2-CD 22AD ·AC =22,∴∠CAD =45°.答案:45°1.在同一平面内中,在A 处测得的B 点的仰角是50°,且到A 的距离为2,C 点的俯角为70°,且到A 的距离为3,则B 、C 间的距离为( )A.16B.17C.18D.19解析:选D ∵∠BAC =120°,AB =2,AC =3. ∴BC 2=AB 2+AC 2-2AB ·AC cos ∠BAC =4+9-2×2×3×cos 120°=19. ∴BC =19.2.一个大型喷水池的有一个强力喷水柱,为了测量喷水柱喷出的水柱的高度,某人在喷水柱正西方向的点A 测得水柱顶端的仰角为45°,沿点A 向北偏东30°前进100 m 到达点B ,在B 点测得水柱顶端的仰角为30°,则水柱的高度是( )A .50 mB .100 mC .120 mD .150 m解析:选A 设水柱高度是h m ,水柱底端为C ,则在△ABC 中,A =60°,AC =h ,AB =100,BC =3h ,根据余弦定理得,(3h )2=h 2+1002-2·h ·100·cos 60°,即h 2+50h -5 000=0,即(h -50)(h +100)=0,即h =50,故水柱的高度是50 m.3.(·天津高考) 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已知8b =5c ,C =2B ,则cos C =( )A.725B .-725C .±725D.2425解析:选A 由C =2B 得sin C =sin 2B =2sin B cos B ,由正弦定理及8b =5c 得cos B =sin C 2 sin B =c 2b =45,所以cos C =cos 2B =2cos 2 B -1=2×⎝⎛⎭⎫452-1=725. 4.(·厦门模拟)在不等边三角形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其中a 为最大边,如果sin 2(B +C )<sin 2B +sin 2C ,则角A 的取值范围为( )A.⎝⎛⎭⎫0,π2 B.⎝⎛⎭⎫π4,π2 C.⎝⎛⎭⎫π6,π3D.⎝⎛⎭⎫π3,π2解析:选D 由题意得sin 2A <sin 2B +sin 2C , 再由正弦定理得a 2<b 2+c 2,即b 2+c 2-a 2>0. 则cos A =b 2+c 2-a 22bc >0,∵0<A <π,∴0<A <π2.又a 为最大边,∴A >π3.因此得角A 的取值范围是⎝⎛⎭⎫π3,π2.5.一艘海轮从A 处出发,以每小时40海里的速度沿东偏南50°方向直线航行,30分钟后到达B 处,在C 处有一座灯塔,海轮在A 处观察灯塔,其方向是东偏南20°,在B 处观察灯塔,其方向是北偏东65°,那么B 、C 两点间的距离是( )A .10 2 海里B .10 3 海里C .20 2 海里D .20 3 海里解析:选A 如图所示,由已知条件可得,∠CAB =30°,∠ABC =105°, ∴∠BCA =45°.又AB =40×12=20(海里),∴由正弦定理可得20sin 45°=BCsin 30°.∴BC =20×1222=102(海里).6.如图,飞机的航线和山顶在同一个铅垂面内,若飞机的高度为海拔18 km ,速度为1 000 km/h ,飞行员先看到山顶的俯角为30°,经过1 min 后又看到山顶的俯角为75°,则山顶的海拔高度为(精确到0.1 km)( )A .11.4B .6.6C .6.5D .5.6解析:选B ∵AB =1 000×1 000×160=50 0003 m ,∴BC =AB sin 45°·sin 30°=50 00032m.∴航线离山顶h =50 00032×sin 75°≈11.4 km.∴山高为18-11.4=6.6 km.7.(·南通调研)“温馨花园”为了美化小区,给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在小区内的一块三角形空地上(如图,单位:m)种植草皮,已知这种草皮的价格是120元/m 2,则购买这种草皮需要________元.解析:三角形空地的面积S =12×123×25×sin 120°=225,故共需225×120=27 000元.答案:27 0008.(·潍坊模拟)如图,一艘船上午9:30在A 处测得灯塔S 在它的北偏东30°的方向,之后它继续沿正北方向匀速航行,上午10:00到达B 处,此时又测得灯塔S 在它的北偏东75°的方向,且与它相距8 2 n mile.此船的航速是________n mile/h.解析:设航速为v n mile/h ,在△ABS 中AB =12v ,BS =82,∠BSA =45°,由正弦定理得82sin 30°=12v sin 45°,则v =32.答案:329.江岸边有一炮台高30 m ,江中有两条船,船与炮台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由炮台顶部测得俯角分别为45°和60°,而且两条船与炮台底部连线成30°角,则两条船相距________m.解析:如图,OM =AO tan 45°=30(m),ON =AO tan 30°=33×30=103(m), 在△MON 中,由余弦定理得, MN = 900+300-2×30×103×32=300=103(m).答案:10 310.如图,在△ABC 中,已知∠B =45°,D 是BC 边上的一点,AD =10,AC =14,DC =6,求AB 的长.解:在△ADC 中,AD =10,AC =14,DC =6,由余弦定理得cos ∠ADC =AD 2+DC 2-AC 22AD ·DC=100+36-1962×10×6=-12,∴∠ADC =120°, ∴∠ADB =60°.在△ABD 中,AD =10,∠B =45°,∠ADB =60°,由正弦定理得AB sin ∠ADB =AD sin B, ∴AB =AD ·sin ∠ADB sin B=10sin 60°sin 45°=10×3222=5 6. 11.某气象仪器研究所按以下方案测试一种“弹射型”气象观测仪器的垂直弹射高度:A 、B 、C 三地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C 处进行该仪器的垂直弹射,观测点A 、B 两地相距100米,∠BAC =60°,在A 地听到弹射声音的时间比B 地晚217秒.在A 地测得该仪器至最高点H 时的仰角为30°,求该仪器的垂直弹射高度CH .(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解:由题意,设AC =x ,则BC =x -217×340=x -40,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BC 2=BA 2+CA 2-2BA ·CA ·cos ∠BAC ,即(x -40)2=x 2+10 000-100x ,解得x =420.在△ACH 中,AC =420,∠CAH =30°,∠ACH =90°,所以CH =AC ·tan ∠CAH =140 3.答:该仪器的垂直弹射高度CH 为1403米.12.(·兰州模拟)某单位在抗雪救灾中,需要在A ,B 两地之间架设高压电线,测量人员在相距6 km 的C ,D 两地测得∠ACD =45°,∠ADC =75°,∠BDC =15°,∠BCD =30°(如图,其中A ,B ,C ,D 在同一平面上),假如考虑到电线的自然下垂和施工损耗等原因,实际所需电线长度大约应该是A ,B 之间距离的1.2倍,问施工单位至少应该准备多长的电线?解:在△ACD 中,∠ACD =45°,CD =6,∠ADC =75°,所以∠CAD =60°.因为CD sin ∠CAD =AD sin ∠ACD, 所以AD =CD ×sin ∠ACD sin ∠CAD=6×2232=2 6. 在△BCD 中,∠BCD =30°,CD =6,∠BDC =15°,所以∠CBD =135°.因为CD sin ∠CBD =BD sin ∠BCD, 所以BD =CD ×sin ∠BCD sin ∠CBD=6×1222=3 2. 又因为在△ABD 中,∠BDA =∠BDC +∠ADC =90°,所以△ABD 是直角三角形.所以AB =AD 2+BD 2=(26)2+(32)2=42.所以电线长度至少为l =1.2×AB =6425(单位:km) 答:施工单位至少应该准备长度为6425km 的电线.1.某城市的电视发射塔CD 建在市郊的小山上,小山的高BC 为35 m ,在地面上有一点A ,测得A ,C 间的距离为91 m ,从A 观测电视发射塔CD 的视角(∠CAD )为45°,则这座电视发射塔的高度CD 为________米.解析:AB =912-352=84,tan ∠CAB =BC AB =3584=512.由CD +3584=tan(45°+∠CAB )=1+5121-512=177,得CD =169. 答案:1692.10月29日,超级风暴“桑迪”袭击美国东部,如图,在灾区的搜救现场,一条搜救狗从A 处沿正北方向行进x m 到达B 处发现一个生命迹象,然后向右转105°,行进10 m 到达C 处发现另一生命迹象,这时它向右转135°后继续前行回到出发点,那么x =________.解析:∵由题知,∠CBA =75°,∠BCA =45°,∴∠BAC =180°-75°-45°=60°,∴x sin 45°=10sin 60°.∴x =1063m. 答案:1063m 3.(·泉州模拟)如图,当甲船位于A 处时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20海里的B 处有一艘渔船遇险等待营救.甲船立即前往救援,同时把消息告知在甲船的南偏西30°,相距10海里的C 处的乙船.(1)求处于C 处的乙船和遇险渔船间的距离;(2)设乙船沿直线CB 方向前往B 处救援,其方向与CA ―→成θ角,求f (x )=sin 2θsin x +34cos 2θcos x (x ∈R )的值域.解:(1)连接BC ,由余弦定理得BC 2=202+102-2×20×10cos 120°=700.∴BC =107,即所求距离为107海里. (2)∵sin θ20=sin 120°107, ∴sin θ= 37. ∵θ是锐角,∴cos θ=47. f (x )=sin 2θsin x +34cos 2θcos x =37sin x +37cos x =237sin ⎝⎛⎭⎫x +π6, ∴f (x )的值域为⎣⎡⎦⎤-237,237.1.如图,甲船以每小时302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航行,乙船按固定方向匀速直线航行.当甲船位于A 1处时,乙船位于甲船的北偏西105°方向的B 1处,此时两船相距20海里,当甲船航行20分钟到达A 2处时,乙船航行到甲船的北偏西120°方向的B 2处,此时两船相距102海里.问:乙船每小时航行多少海里?解:如图,连接A 1B 2由已知A 2B 2=102,A 1A 2=302×2060=102, ∴A 1A 2=A 2B 2.又∠A 1A 2B 2=180°-120°=60°,∴△A 1A 2B 2是等边三角形,∴A 1B 2=A 1A 2=10 2.由已知,A 1B 1=20,∴∠B 1A 1B 2=105°-60°=45°,在△A 1B 2B 1中,由余弦定理得B 1B 22=A 1B 21+A 1B 22-2A 1B 1·A 1B 2·cos 45° =202+(102)2-2×20×102×22=200, ∴B 1B 2=10 2. 因此,乙船的速度为10220×60=30 2(海里/时). 2.如图,扇形AOB 是一个观光区的平面示意图,其中圆心角∠AOB 为2π3,半径OA 为1 km.为了便于游客观光休闲,拟在观光区内铺设一条从入口A 到出口B 的观光道路,道路由弧AC 、线段CD 及线段DB 组成,其中D 在线段OB 上,且CD ∥AO .设∠AOC =θ.(1)用θ表示CD 的长度,并写出θ的取值范围;(2)当θ为何值时,观光道路最长?解:(1)在△OCD 中,由正弦定理,得CD sin ∠COD =OD sin ∠DCO =CO sin ∠CDO=23, 所以CD =23sin ⎝⎛⎭⎫2π3-θ=cos θ+13sin θ,OD =23sin θ, 因为OD <OB ,即23sin θ<1, 所以sin θ<32,所以0<θ<π3, 所以CD =cos θ+33sin θ,θ的取值范围为⎝⎛⎭⎫0,π3. (2)设观光道路长度为L (θ),则L (θ)=BD +CD +弧CA 的长=1-23sin θ+cos θ+13sin θ+θ =cos θ-13sin θ+θ+1,θ∈⎝⎛⎭⎫0,π3, L ′(θ)=-sin θ-33cos θ+1, 由L ′(θ)=0,得sin ⎝⎛⎭⎫θ+π6=32, 又θ∈⎝⎛⎭⎫0,π3,所以θ=π6,列表: θ⎝⎛⎭⎫0,π6 π6 ⎝⎛⎭⎫π6,π3 L ′(θ)+ 0 - L (θ)增函数 极大值 减函数所以当θ=π6时,L (θ)达到最大值,即当θ=π6时,观光道路最长.。
高中数学《1.1.2余弦定理》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
高中数学《1.1.2余弦定理》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1、1、2余弦定理编者:校审:组长:一、[学习关键词]1、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余弦定理、2、能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二、[课前自主梳理]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若A(0,0),B(c,0),C()、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表示出|BC|,化简后会得出怎样的结论?解三、[课堂合作研习]例1 (1)中,已知,求边、(2)已知中,,求最大角和、例2 在中,,,分别是角的对边,已知,且,求的大小及的值。
例3 在中,若,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巩固练习]1、在中,,则角为()A、60B、45或135C、120D、302、在中,的对边分别为a,b,c,若>0,则()A、一定是锐角三角形B、一定是直角三角形C、一定是钝角三角形D、是锐角或直角三角形3、在中,,则的最小角为()A、B、C、D、4、在△ABC中,,则三角形的面积等于、5、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和5,它们夹角的余弦是方程的根,则第三边长是、6、如图所示,在中,AB=5,AC=3,D为BC的中点,且AD=4,求BC边的长、1、1、2余弦定理[强化训练]1、在△ABC中,已知a=2,则bcos C+ccos B等于()A、1B、C、2D、42、在△ABC中,已知b2=ac且c=2a,则cos B等于( )A、B、C、D、3、在△ABC中,若(a2+c2-b2)=ac,则角B的值为( )A、B、C、或D、或4、在△ABC中,sin2=,则△ABC的形状为()A、正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5、如下图,某住宅小区的平面图呈圆心角为120的扇形AOB,C是该小区的一个出入口,且小区里有一条平行于AO的小路CD、已知某人从O沿OD走到D用了2 min,从D沿着DC走到C用了3 min、若此人步行的速度为50 m/min,则该扇形的半径为()A、50 mB、45 mC、50mD、47 m6、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a>0,b>0),则最大角为________、7、在△ABC中,已知a-b=4,a+c=2b,且最大角为120,求三边的长、8、在△ABC中,BC=a,AC=b,且a,b是方程x2-2x+2=0的两根,2cos(A+B)=1、(1)求角C的度数;(2)求AB的长;9、如图,已知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各边长分别为AB=2,BC =6,CD=DA=4,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1、1、2余弦定理[强化训练答案]1、答案C解析bcos C+ccos B=b+c==a=2、2、答案B解析∵b2=ac,c=2a,∴b2=2a2,b=a,∴cos B===、3、答案 D 解析由(a2+c2-b2)tan B=ac得=,即cos B=,∴sin B=,又B为△ABC的内角,所以B为或、4、答案B解析∵sin2==,∴cos A==,∴a2+b2=c2,∴△ABC是直角三角形、5、答案C解析依题意得OD=100 m,CD=150 m,连接OC,易知∠ODC=180-∠AOB=60,因此由余弦定理有:OC2=OD2+CD2-2ODCDcos∠ODC,即OC2=1002+1502-2100150,解得OC=50(m)、6、答案120解析易知:>a,>b,设最大角为θ,则cos θ==-,又0<θ<180,∴θ=120、7、解由得∴a>b>c,∴a2=b2+c2-2bccos120,即(b +4)2=b2+(b-4)2-2b(b-4)(-),即b2-10b=0,解得b=0(舍去)或b=10,此时a=14,c=6、8、解(1)∵cos C=cos[π-(A+B)]=-cos(A+B)=-,且C∈(0,π),∴C=、(2)∵a,b是方程x2-2x+2=0的两根,∴∴AB2=b2+a2-2abcos120=(a+b)2-ab=10,∴AB =、9、解连接AC、∵B+D=180,∴sin B=sin D,cos D=-cosB、∴S四边形ABCD=S△ABC+S△ACD=ABBCsin B+ADDCsin D=14sinB、由余弦定理,得AC2=AB2+BC2-2ABBCcos B=AD2+DC2-2ADDCcos D,∴56cos B=8,cos B=、∵0<B<180,∴sin B==、∴S四边形ABCD=14sin B=8、。
高中数学 1.2《正余弦定理的应用》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5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会在各种应用问题中,抽象或构造出三角形,标出已知量、未知量,确定解三角形的方法;2搞清利用解斜三角形可解决的各类应用问题的基本图形和基本等量关系;3理解各种应用问题中的有关名词、术语,如:坡度、俯角、仰角、方向角、方位角等; 4通过解三角形的应用的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及解斜三角形的方法教学难点: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思路的确定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正弦定理:R Cc B b A a 2sin sin sin === 2.余弦定理:,cos 2222A bc c b a -+=⇔bca cb A 2cos 222-+= ,cos 2222B ca a c b -+=⇔ca b a c B 2cos 222-+= C ab b a c cos 2222-+=,⇔ab c b a C 2cos 222-+= 3.解三角形的知识在测量、航海、几何、物理学等方面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如果我们抽去每个应用题中与生产生活实际所联系的外壳,就暴露出解三角形问题的本质,这就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化实际问题为抽象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下面,我们将举例来说明解斜三角形在实际中的一些应用二、讲解范例:例1:如图,为了测量河对岸,A B 两点间的距离,在河岸这边取点,C D ,测得0085604747100ADC BDC ACD BCD CD m A B C D ∠=∠=∠=︒∠=︒=,,,,,设,,,在同一平面内,求AB 之间的距离(精确到1m )例2:某渔船在航行中不幸遇险,发出求救信号,我海军舰艇在A 处获悉后,立即测出该渔船在方位角为45°、距离A 为10海里的C 处,并测得渔船正沿方位角为105°的方向,以9海里/h的速度向某小岛B 靠拢,我海军舰艇立即以21海里/h的速度前去营救,试问舰艇应按照怎样的航向前进?并求出靠近渔船所用的时间例3:如图所示,已知半圆的直径AB =2,点C 在AB 的延长线上,BC =1,点P 为半圆上的一个动点,以DC 为边作等边△PCD ,且点D 与圆心O 分别在PC 的两侧,求四边形OPDC 面积的最大值三.随堂练习1.已知,A B 两地的距离为10,,km B C 两地的距离为20km ,现测得120ABC ∠=,则,A C 两地的距离为 ( )A. 10kmB.C.D.四.小结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在了解解斜三角形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的同时,掌握由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并提高解三角形问题及实际应用题的能力。
第08讲 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学生版) 备战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学案(新高考通用)
第08讲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10类核心考点精讲精练)1. 5年真题考点分布2. 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命题规律】本节内容是新高考卷的必考内容,设题稳定,难度较中等,分值为13-15分【备考策略】1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相关变形应用2会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与面积有关的计算问题.3会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三角形中的综合问题【命题预测】本节内容是新高考卷的必考内容,一般给以大题来命题、考查正余弦定理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同时也结合三角函数及三角恒等变换等知识点进行综合考查,需重点复习。
1.正弦定理(1)基本公式:R CcB b A a 2sin sin sin ===(其中R 为ABC ∆外接圆的半径)(2)变形C B c b C A c a B A b a C B A c b a R C cB b A a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2sin sin sin ++=++=++=++++====CB A c b a sin :sin :sin ::=2.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关系π=++C B A ,A +B 2=π2-C2A CB sin )sin(=+∴,AC B cos )cos(-=+,AC B tan )tan(-=+2cot22πtan 2tan(,2sin 22πcos 2cos(,2cos 22πsin )2sin(C C B A C C B A C C B A =⎪⎭⎫ ⎝⎛-=+=⎪⎭⎫ ⎝⎛-=+=⎪⎭⎫ ⎝⎛-=+∴3.余弦定理(1)边的余弦定理A bc c b a cos 2222-+=,B ac c a b cos 2222-+=,Cab b a c cos 2222-+=(2)角的余弦定理bc a c b A 2cos 222-+=,ac b c a B 2cos 222-+=,ab c b a C 2cos 222-+=4.三角形的面积公式ah S ABC 21=∆A bc B ac C ab S ABCsin 21sin 21sin 21===∆1.(2023·全国·高考真题)在ABC V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cos cos a B b A c -=,且5C p=,则B Ð=( )A .10pB .5pC .310pD .25p 2.(2024·湖南永州·三模)已知在ABC V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cos cos 2cos a B b A c C +=-,π7sin 268A ⎛⎫+= ⎪⎝⎭,则()cos A B -=.3.(2024·四川凉山·二模)设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os cos 1cos cos a B b A ba Bb A c-+=+,则A = .4.(2024·全国·高考真题)记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 2A A =.(1)求A .(2)若2a =sin sin 2C c B =,求ABC V 的周长.1.(2024·江西九江·三模)在ABC V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2cos c a b A -=,则B =( )A .π6B .π3C .2π3D .5π62.(2024·河北沧州·模拟预测)记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3cos cos cos b B a C c A =+,且34b c =,则C =.3.(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二模)在ABC V 中,记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cos sin =+B c B .(1)求角C ;(2)已知点D 在AC 边上,且2AD DC =,6BC =,BD =,求ABC V 的面积.1.(2023·浙江·模拟预测)在ABC V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π,43B a ==,且该三角形有两解,则b 的范围是( )A .()+¥B .()C .()0,4D .()42.(2024·陕西渭南·模拟预测)已知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则能使同时满足条件π,66A b ==的三角形不唯一的a 的取值范围是( )A .()36,B .()3,+¥C .()0,6D .()0,33.(2023·广东茂名·三模)(多选)ABC V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有( )A .若40,20,25a b B ===o ,则ABC V 必有两解B .若sin2sin2A B =,则ABC V 一定为等腰三角形C .若cos cos a B b A c -=,则ABC V 一定为直角三角形D .若π,23B a ==,且该三角形有两解,则b 的范围是)+¥1.(23-24高二下·浙江·期中)在ABC V 中,π,4,3A AB BC a Ð===,且满足该条件的ABC V 有两个,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2,B .(2,C .()2,4D .()42.(2023·安徽·模拟预测)(多选)在ABC V 中,60AB B ==o ,若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两个,则AC 边的取值可能是( )A .1.5B .1.6C .1.7D .1.83.(2024·辽宁沈阳·模拟预测)(多选)在ABC V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已知2a =,则( )A .若45A =o ,且ABC V 有两解,则b 的取值范围是(2,B .若45A =o ,且4b =,则ABC V 恰有一解.C .若3c =,且ABC V 为钝角三角形,则b 的取值范围是D .若3c =,且ABC V 为锐角三角形,则b 的取值范围是1.(2023·北京·高考真题)在ABC V 中,()(sin sin )(sin sin )a c A C b A B +-=-,则C Ð=( )A .π6B .π3C .2π3D .5π62.(2021·全国·高考真题)在ABC V 中,已知120B =︒,AC 2AB =,则BC =( )A .1B C D .33.(2023·全国·高考真题)在ABC V 中,60,2,BAC AB BC Ð=︒==BAC Ð的角平分线交BC 于D ,则AD =.4.(2023·全国·高考真题)记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222cos b c aA+-=.(1)求bc ;(2)若cos cos 1cos cos a B b A ba Bb A c--=+,求ABC V 面积.1.(2021·安徽安庆·二模)在ABC V 中,a b c ,,分别是A Ð,B Ð,C 的对边.若2b ac =,且22a c ac +=+,则A Ð的大小是( )A .π6B .π3C .2π3D .5π62.(2024·安徽合肥·一模)在ABC V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2cos 2b C a c =-,且π3B =,则=a ( )A .1B C D .23.(2023·广东广州·三模)在ABC V 中,点D 在边BC 上,AB =,3CD =,45B =︒,60ADB Ð=︒,则AC 的长为.4.(2023·全国·高考真题)在ABC V 中,已知120BAC Ð=︒,2AB =,1AC =.(1)求sin ABC Ð;(2)若D 为BC 上一点,且90BAD Ð=︒,求ADC △的面积.1.(22-23高三·吉林白城·阶段练习)已知ABC V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若()()3a b c b c a bc +++-=,且sin 2sin cos A B C =,那么ABC V 是( )A .直角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2.(22-23高三上·河北·阶段练习)在ABC V 中,角,,A B C 对边为,,a b c ,且22cos2Ac b c ×=+,则ABC V 的形状为( )A .等边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3.(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设△ABC 的三边长为BC a =,=CA b ,AB c =,若tan2A a b c=+,tan2B ba c =+,则△ABC 是( ).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1.(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在ABC V 中,若cos cos a A b B =,则ABC V 的形状一定是( )A .等腰直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2.(22-23高三·河南商丘·阶段练习)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2sin22A c bc-=,则△ABC 是( )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30A =︒的三角形3.(22-23高三·阶段练习)设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222b c a ca =+-,且sin 2sin A C =,则ABC V 的形状为(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4.(2023·四川凉山·二模)在ABC V 中,角A ,B ,C 对边分别为a ,b ,c .命题221tan cos()2:01tan2Ab A C p A a -++=+,命题:q ABC V 为等腰三角形.则p 是q 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2023·全国·高考真题)在ABC V 中,已知120BAC Ð=︒,2AB =,1AC =.(1)求sin ABC Ð;(2)若D 为BC 上一点,且90BAD Ð=︒,求ADC △的面积.2.(2022·浙江·高考真题)在ABC V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已知34,cos 5a C ==.(1)求sin A 的值;(2)若11b =,求ABC V 的面积.3.(2024·全国·高考真题)记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已知sin C B =,222a b c +-=(1)求B ;(2)若ABC V的面积为3c .4.(2022·北京·高考真题)在ABC V中,sin 2C C =.(1)求C Ð;(2)若6b =,且ABC V的面积为ABC V 的周长.1.(2024·北京大兴·三模)ABC V 中,角A ,B ,C 对边分别为a ,b ,c,cos a B =,sin 1b A =.(1)求B Ð的大小;(2)若b =ABC V 的面积.2.(2024·福建莆田·三模)在ABC V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cos 12cos b C c B +=-.(1)证明:2a b c +=.(2)若6a =,9cos 16C =,求ABC V 的面积.3.(2024·浙江·模拟预测)已知ABC V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3,sin ABC c S b C ==V .(1)求a 的取值范围;(2)求B Ð最大时,ABC V 的面积.4.(2024·安徽滁州·三模)在ABC V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2cos 2a b c b C c a -=.(1)求B 的大小;(2)若3a =,且AC ABC V 的面积.1.(2024·贵州六盘水·三模)在ABC V 中,2AB =,3AC =, π3A Ð=,则ABC V 外接圆的半径为( )A B C D 2.(2024·浙江·模拟预测)如图,在平面内的四个动点A ,B ,C ,D 构成的四边形ABCD 中,1AB =,2BC =,3CD =,4=AD .(1)求ACD V 面积的取值范围;(2)若四边形ABCD 存在外接圆,求外接圆面积.3.(2023·湖北·二模)已知在ABC V 中,其角A 、B 、C 所对边分别为a 、b 、c ,且满足cos sin b C C a c =+.(1)若b =ABC V 的外接圆半径;(2)若a c +=,且6BA BC ×=uuu r uuu r,求ABC V 的内切圆半径1.(2024·河南信阳·模拟预测)设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9,8,5a b c ===,则ABC V 的外接圆的面积为( )A .225π11B .125π11C .123π6D .113π62.(2024·辽宁大连·一模)在ABC V 中,π,3,23A AB AC Ð=== (1)求点A 到边BC 的距离:(2)设P 为边AB 上一点,当22PB PC +取得最小值时,求PBC V 外接圆的面积.3.(2024·山西晋城·一模)在ABC V 中,AB =AC =,BC =.(1)求A 的大小;(2)求ABC V 外接圆的半径与内切圆的半径.4.(2024·全国·模拟预测)在ABC V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22sin 2sin 2sin sin 4A BA B ××=.(1)求C ;(2)若2c =,求ABC V 内切圆半径取值范围.1.(2024·福建泉州·一模)在ABC V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cos cos c B b C a b -=-,点D 是BC 上靠近C 的三等分点(1)若ABC V 的面积为AD 的最小值;(2)若π6BAD Ð=,求sin 2B .2.(2024·山东日照·二模)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分别以,,a b c 为边长的正三角形的面积依次为123,,S S S ,且123S S S --=.(1)求角A ;(2)若4BD CD =uuu r uuu r ,π6CAD Ð=,求sin ACB Ð.3.(2024·山东菏泽·模拟预测)在ABC V 中,D 为BC 边的中点.(1)若AC =π6ACD DAC Ð=Ð=,求AB 的长;(2)若π2BAD ACD ÐÐ+=,0AC AB ¹×u u r uu r uu,试判断ABC V 的形状.4.(2024·河北衡水·模拟预测)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120AB AC ADC CAB ==Ð=Ð=︒,设DAC Ðq =.(1)若2AD =,求BD 的长;(2)若15ADB Ð=︒,求tan q .1.(2024·河北沧州·模拟预测)在ABC V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a c c b =+.(1)求证:3πB C +=;(2)若ABC Ð的角平分线交AC 于点D ,且12a =,7b =,求BD 的长.2.(2024·河南·三模)已知P 是ABC V 内一点,π3π,,,44PB PC BAC BPC ABP ÐÐÐq ====.(1)若π,24BC q =,求AC ;(2)若π3q =,求tan BAP Ð.3.(23-24高三下·安徽·阶段练习)已知a ,b ,c 分别是△ABC 的三个内角的对边,且sin cos A a C b c +=+.(1)求A ;(2)若2BC =,将射线BA 和CA 分别绕点B ,C 顺时针方向旋转15o ,30o ,旋转后相交于点D (如图所示),且30DBC Ð=o ,求AD .1.(2024·全国·模拟预测)记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tan A =πsin 2sin()3b C C =+.(1)求c ;(2)若点D 在边BC 上,且13BD a =,AD =ABC V 的面积.1.(2024·山东济南·二模)如图,已知平面四边形ABCD 中,2,4AB BC CD AD ====.(1)若,,,A B C D 四点共圆,求AC ;(2)求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大值.2.(2024·河北·二模)已知ABC V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ABC V 的面积为,2S a b =.(1)若S ABC =V 为等腰三角形,求它的周长;(2)若3sin 5C =,求sin sin A,B .1.(23-24高二下·浙江杭州·期中)在ABC V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满足2cos b a b C =-.(1)求证:2C B =;(2)求2sin cos sin C B B +-的最大值.2.(2024·全国·模拟预测)在ABC V 中,点D ,E 都是边BC 上且与B ,C 不重合的点,且点D 在B ,E 之间,AE AC BD AD AB CE ××=××.(1)求证:sin sin BAD CAE =∠∠.(2)若AB AC ^,求证:222221sin AD AE BD CE DAE+=-Ð.3.(23-24高三上·河南信阳·阶段练习)设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1sin 1cos 2cos sin 2A BA B --=.(1)证明:22πA B +=.(2)求22a c的取值范围.1.(23-24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已知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D 是边BC 上一点,BAD Ð=a ,CAD b Ð=,AD d =,且2sin 2sin 3ac ab bc a b +=.(1)若5π6A =,证明:3a d =;(2)在(1)的条件下,且2CD BD =,求cos ADC Ð的值.2.(22-23高一下·山东枣庄·期中)ABC V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4sin sin cos sin cos a A b C A c A B =+.(1)求sin sin AC的值;(2)若BD 是ABC Ð的角平分线.(i )证明:2··BD BA BC DA DC =-;(ii )若1a =,求BD AC ×的最大值.3.(23-24高三上·江苏·开学考试)如图,在△ABC 内任取一点P ,直线AP 、BP 、CP 分别与边BC 、CA 、AB 相交于点D 、E 、F .(1)试证明:sin sin BD AB BADDC AC DACÐ=Ð(2)若P 为重心,5,4,3AD BE CF ===,求ABC V 的面积.1.(2021·全国·高考真题)魏晋时刘徽撰写的《海岛算经》是有关测量的数学著作,其中第一题是测海岛的高.如图,点E ,H ,G 在水平线AC 上,DE 和FG 是两个垂直于水平面且等高的测量标杆的高度,称为“表高”,EG 称为“表距”,GC 和EH 都称为“表目距”,GC 与EH 的差称为“表目距的差”则海岛的高AB =( )A .´+表高表距表目距的差表高B .´-表高表距表目距的差表高C .´+表高表距表目距的差表距D .´-表高表距表目距的差表距2.(2024·陕西西安·模拟预测)在100m 高的楼顶A 处,测得正西方向地面上B C 、两点(B C 、与楼底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俯角分别是75o 和15o ,则B C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A .B .C .D .3.(2024·江苏扬州·模拟预测)《海岛算经》是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所著的测量学著作,书中有一道测量山上松树高度的题目,受此题启发,小李同学打算用学到的解三角形知识测量某建筑物上面一座信号塔的高度.把塔底与塔顶分别看作点C ,D ,CD 与地面垂直,小李先在地面上选取点A ,B ,测得AB =,在点A 处测得点C ,D 的仰角分别为30︒,60︒,在点B 处测得点D 的仰角为30︒,则塔高CD 为 m .1.(2024·广东·二模)在一堂数学实践探究课中,同学们用镜而反射法测量学校钟楼的高度.如图所示,将小镜子放在操场的水平地面上,人退后至从镜中能看到钟楼顶部的位置,此时测量人和小镜子的距离为1 1.00m a =,之后将小镜子前移 6.00m a =,重复之前的操作,再次测量人与小镜子的距离为20.60m a =,已知人的眼睛距离地面的高度为5m 1.7h =,则钟楼的高度大约是( )A .27.75mB .27.25mC .26.75mD .26.25m2.(2024·湖南·模拟预测)湖南省衡阳市的来雁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因鸿雁南北迁徙时常在境内停留而得名.1983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测量来雁塔的高度,因地理条件的限制,分别选择C 点和一建筑物DE 的楼顶E 为测量观测点,已知点A 为塔底,,,A C D 在水平地面上,来雁塔AB 和建筑物DE 均垂直于地面(如图所示).测得18m,15m CD AD ==,在C 点处测得E 点的仰角为30°,在E 点处测得B 点的仰角为60°,则来雁塔AB 的高度约为( ) 1.732»,精确到0.1m )A .35.0mB .36.4mC .38.4mD .39.6m3.(2024·山东临沂·一模)在同一平面上有相距14公里的,A B 两座炮台,A 在B 的正东方.某次演习时,A 向西偏北q 方向发射炮弹,B 则向东偏北q 方向发射炮弹,其中q 为锐角,观测回报两炮弹皆命中18公里外的同一目标,接着A 改向向西偏北2q方向发射炮弹,弹着点为18公里外的点M ,则B 炮台与弹着点M 的距离为( )A .7公里B .8公里C .9公里D .10公里一、单选题1.(2024·浙江·模拟预测)在ABC V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若tan 3A =,π4B =,bc ==a ( )A .2B .3C .D .2.(2024·重庆·模拟预测)记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222π,6,33B b a c ac ==+=,则ABC V 的面积为( )A B .94C D .92二、多选题3.(2024·重庆·三模)在ABC V 中,角,,A B C 的对边为,,,a b c 若2,6b c C p ===,则ABC V 的面积可以是( )A B .3C .D .三、填空题4.(2024·山东威海·二模)在ABC V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4b c +=,cos C =.则sin A = .5.(2024·北京西城·三模)在ABC V 中,若2c =,a =π6A Ð=,则sin C = ,b = .四、解答题6.(2024·陕西西安·模拟预测)记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b c =.(1)若cos sin B C =,求tan B ;(2)若3cos ,4A a =,求ABC V 的面积.7.(2024·河北·一模)在ABC V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满足222a b c +=.(1)求角C 的大小;(2)若1b =,2cos c b B =,求ABC V 的面积.8.(2024·贵州黔东南·二模)在ABC V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sin sin 02A Cb A Bc ++-=.(1)求B ;(2)若5,8b a c =+=,求ABC V 的面积.9.(2024·江西新余·二模)在ABC V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ABC V 的面积()2221sin 2S a c b B =+-.(1)求角B ;(2)若ABC Ð的平分线交AC 于点D ,3a =,4c =,求BD 的长.10.(2024·陕西西安·一模)在ABC V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πsin sin 02c A C ⎛⎫+= ⎪⎝⎭,6c =.(1)求角C ;(2)若=c ,求ABC V 的周长.一、单选题1.(2024·安徽芜湖·模拟预测)记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3sin()sin ,2B C A b -+=,则角C =( )A .π6B .π3C .π4D .π22.(2024·陕西·模拟预测)在ABC V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sin sin sin sin c A C a b A B -=-+,若ABC V 3b ,则AC 边上的高为( )A B C D .二、多选题3.(2024·江苏宿迁·三模)在ABC V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2cossin 2A Cb C +=,且边AC 上的中线BD )A .π3B =B .b 的取值范围为[2,C .ABC V 面积的最大值为D .ABC V 周长的最大值为三、填空题4.(2024·湖北武汉·二模)在ABC V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4cos a bC b a+=.且tan tan tan tan tan tan B A B C A C +=,则cos A = .5.(2024·陕西安康·模拟预测)在ABC V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2b =,22cos cos cos a cC B C=+,则2a c +的最大值为.四、解答题6.(2024·福建泉州·模拟预测)在ABC V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b c <<且tan ,tan ,tan A B C 均为整数.(1)证明:2tan 1tan tan B A C -=;(2)设AC 的中点为D ,求CDB Ð的余弦值.7.(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在①()()()sin sin sin sin b A B c a C A +=+-,②tan tan B C +=sinsin 2A Bc B +=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解答.在ABC V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______.(1)求角C 的大小;(2)已知7c =,D 是边AB 的中点,且CD CB ^,求CD 的长.8.(2024·全国·模拟预测)记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222222b b c a c b a c b +-=-+-.(1)求A ;(2)若D 为AB 的中点,且6CD =,求cos ACB Ð.9.(2023·黑龙江佳木斯·三模)ABC V 中,角A ,B ,C 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 cos sin cos cos c C B b C C A +=.(1)求∠A ;(2)若A ABC CB =Ð∠,满足3BD =,2CD =,四边形ABDC 是凸四边形,求四边形ABDC 面积的最大值.10.(2024·河北·二模)若ABC V 内一点P 满足PAB PBC PCA q Ð=Ð=Ð=,则称点P 为ABC V 的布洛卡点,q 为ABC V 的布洛卡角.如图,已知ABC V 中,BC a =,AC b =,AB c =,点P 为的布洛卡点,q 为ABCV 的布洛卡角.(1)若b c =,且满足PBPA=ABC Ð的大小.(2)若ABC V 为锐角三角形.(ⅰ)证明:1111tan tan tan tan BAC ABC ACBq =++ÐÐÐ.(ⅱ)若PB 平分ABC Ð,证明:2b ac =.1.(2024·上海·高考真题)已知点B 在点C 正北方向,点D 在点C 的正东方向,BC CD =,存在点A 满足16.5,37BAC DAC =︒=︒ÐÐ,则BCA Ð= (精确到0.1度)2.(2024·北京·高考真题)在ABC V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A Ð为钝角,7a =,sin 2cos B B =.(1)求A Ð;(2)从条件①、条件②、条件③这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使得ABC V 存在,求ABC V 的面积.条件①:7b =;条件②:13cos 14B =;条件③:sin c A 注:如果选择的条件不符合要求,第(2)问得0分;如果选择多个符合要求的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3.(2024·天津·高考真题)在ABC V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92cos 5163a B b c ===,,.(1)求a ;(2)求sin A ;(3)求()cos 2B A -的值.4.(2022·浙江·高考真题)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发现了从三角形三边求面积的公式,他把这种方法S =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S 是三角形的面积.设某三角形的三边2a b c ===,则该三角形的面积S =.5.(2022·天津·高考真题)在ABC V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已知12,cos 4a b c A ===-.(1)求c 的值;(2)求sin B 的值;(3)求sin(2)A B -的值.6.(2022·全国·高考真题)记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 sin sin sin C A B B C A -=-.(1)若2A B =,求C ;(2)证明:2222a b c =+7.(2022·全国·高考真题)记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 sin()sin sin()C A B B C A -=-.(1)证明:2222a b c =+;(2)若255,cos 31a A ==,求ABC V 的周长.8.(2022·全国·高考真题)记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cos sin 21sin 1cos2A BA B=++.(1)若23C p=,求B ;(2)求222a b c +的最小值.9.(2021·天津·高考真题)在ABC V ,角 ,,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 :sin :sin 2A B C =b =.(I )求a 的值;(II )求cos C 的值;(III )求sin 26C p ⎛⎫- ⎪⎝⎭的值.10.(2021·北京·高考真题)在ABC V 中,2cos c b B =,23C p=.(1)求B Ð;(2)再从条件①、条件②、条件③这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使ABC V 存在且唯一确定,求BC 边上中线的长.条件①:c =;条件②:ABC V 的周长为4+条件③:ABC V 11.(2021·全国·高考真题)记ABC V 是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b ac =,点D 在边AC 上,sin sin BD ABC a C Ð=.(1)证明:BD b =;(2)若2AD DC =,求cos ABC Ð.1.1.12.(2020·全国·高考真题)如图,在三棱锥P –ABC 的平面展开图中,AC =1,AB AD =AB ⊥AC ,AB ⊥AD ,∠CAE =30°,则cos ∠FCB =.13.(2020·天津·高考真题)在ABC V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 5,a b c ===(Ⅰ)求角C 的大小;(Ⅱ)求sin A 的值;(Ⅲ)求sin 24A p ⎛⎫+ ⎪⎝⎭的值.14.(2020·北京·高考真题)在ABC V 中,11a b +=,再从条件①、条件②这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求:(Ⅰ)a 的值:(Ⅱ)sin C 和ABC V 的面积.条件①:17,cos 7c A ==-;条件②:19cos ,cos 816A B ==.注:如果选择条件①和条件②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15.(2020·浙江·高考真题)在锐角△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2sin 0b A =.(I )求角B 的大小;(II )求cos A +cos B +cos C 的取值范围.16.(2020·山东·高考真题)在①ac =②sin 3c A =,③=c 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若问题中的三角形存在,求c 的值;若问题中的三角形不存在,说明理由.问题:是否存在ABC V ,它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sin A B =,6C p=,________?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17.(2020·江苏·高考真题)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3,45a c B ==︒.(1)求sin C 的值;(2)在边BC 上取一点D ,使得4cos 5ADC Ð=-,求tan DAC Ð的值.18.(2020·全国·高考真题)ABC V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B =150°.(1)若a ,b ,求ABC V 的面积;(2)若sin A C ,求C .19.(2020·全国·高考真题)△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5cos ()cos 24A A p ++=.(1)求A ;(2)若b c -=,证明:△ABC 是直角三角形.20.(2020·全国·高考真题)ABC V 中,sin 2A -sin 2B -sin 2C =sin B sin C .(1)求A ;(2)若BC =3,求ABC V 周长的最大值.。
高中数学最新学案第1章第7课时正、余弦定理的应用(1)(教师版)新人教A版必修5
听课随笔第7课时正、余弦定理的应用(1)【学习导航】知识网络⎪⎩⎪⎨⎧数学问题航海测量学正、余弦定理的应用 学习要求1. 综合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 法解决与测量学、航海问题等有关的实际问题2. 分清仰角、俯角、张角、视角和方位角及坡度、经纬度等概念3.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解三角形问题【课堂互动】自学评价1.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变形形式,(1)正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R Cc B b A a 2sin sin sin ===; B ac C ab A bc S ABC sin 21sin 21sin 21===∆(2)正弦定理的变形: C R c B R b A R a sin 2,sin 2,sin 2===;Rc C R b B R a A 2sin ,2sin ,2sin ===;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3)余弦定理:1)A bc c b a cos 2222-+=变形:2)bca cb osA 2222-+= 2.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是:①分析:理解题意,弄清清与未知,画出示意图(一个或几个三角形);②建模:根据书籍条件与求解目标,把书籍量与待求量尽可能地集中在有关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③求解: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理解这些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④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精典范例】 【例1】为了测量河对岸两点,A B 之间的距离,在河岸这边取点,C D ,测得85ADC ∠=,60BDC ∠= ,47ACD ∠= ,72BCD ∠= ,100CD m =.设,,,A B C D 在同一平面内,试求,A B 之间的距离(精确到1m ).【解】在ADC ∆中,85ADC ∠= ,47ACD ∠= ,则48DAC ∠= .又100DC =,由正弦定理,得()sin 100sin85134.05sin sin 48DC ADC AC m DAC ∠==≈∠.在BDC ∆中,60BDC ∠= ,72BCD ∠= ,则48DBC ∠= .又100DC =,由正弦定理,得()sin 100sin 60116.54sin sin 48DC BDC BC m DBC ∠==≈∠在ABC ∆中, 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AB AC BC AC BC ACB=+-⋅∠()22134.05116.542134.05116.54cos 7247=+-⨯⨯-3233.95≈,所以 ()57AB m ≈答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约为57m . 【例2】某渔轮在航行中不幸遇险,发出呼救信号,我海军舰艇在A 处获悉后,测出该渔轮在方位角为45 ,距离为10n mile 的C 处,并测得渔轮正沿方位角为105的方向,以9/n mile h 的速度向小岛靠拢,我海军舰艇立即以21/n mile h 的速度前去营救.求舰艇的航向和靠近渔轮所需的时间(角度精确到0.1,时间精确到1min ).【解】设舰艇收到信号后x h 在B 处靠拢渔轮,则21AB x =,9BC x =,又10AC =,()45180105120ACB ∠=+-= . 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AB AC BC AC BC ACB =+-⋅∠,即()()222211092109cos 120x x x =+-⨯⨯∠ 化简,得 2369100x x --=, 解得()()240min 3x h ==(负值舍去). 由正弦定理,得sin 9sin120sin 21BC ACB x BAC AB x ∠∠=== 21.8BAC ∠≈ , 方位角为4521.866.8+= .答 舰艇应沿着方向角66.8 的方向航行,经过40min 就可靠近渔轮.【例3】某海岛上一观察哨A 在上午11时测得一轮船在海岛北偏东3π的C 处,12时20分测得轮船在海岛北偏西3π的B 处,12时40分轮船到达海岛正西方5km 的E 港口.如果轮船始终匀速前进,求船速. 【解】设ABE θ∠=,船的速度为/km h υ,则43BC =,13BE υ=. 在ABE ∆中,153sin sin30υθ= ,15sin θ∴=. 在ABC ∆中,()43sin120sin 180AC υθ=- 4415sin AC υθυ⋅⋅∴===. 在ACE ∆中,2252525cos1503υ⎛⎫=+-⨯⨯⋅ ⎪⎝⎭ , 22540077525100933υ=++=, 293υ∴=,∴船的速度/h υ=.追踪训练一1. 置.当OA自O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αx cm.已知OA=25: (1)α=50°; (2)α答案:(1)4.10≈x cm(2)9.43≈x cm2=140°,A处有灯塔,在C处观察灯塔A的方位角∠N′听课随笔答案:35.10≈x nmile3.如图,某人在高出海面600m的山上P处,测得海面上的航标A在正东,俯角为30°,航标B在南偏东60°,俯角为45°,求这两个航标间的距离.答案:这两个航标间的距离是600m.【选修延伸】 【例4】三角形ABC 中有两个角分别为300和450,a b c ++= ()4sin sin sin A B C ++,求⊿ABC 的面积。
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一章《正、余弦定理的应用》学案2
课题: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2)一、学习目标1.能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2.应用解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一般步骤:①根据题意作出示意图;②确定所涉及的三角形,搞清已知和未知;③选用合适的定理进行求解;④给出答案。
二、预习指导了解常用的测量相关术语:1、仰角:2、俯角:3、视角或张角:人眼对物体两端的张角4、方向角:将正北或正南方向作为起始方向旋转到目标的方向线所成的角(一般指锐角),通常表达成北(南)偏东(西)××度。
5、方位角:是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依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
二、预习检查1.在高出海平面200米的小岛顶上A处,测得位于小岛正西和正东的两船的俯角分别为45和30,则此时两船的距离为多少?解题小结::①根据题意作出示意图;②确定所涉及的三角形,搞清已知和未知;③选用合适的定理进行求解三、例题【例1】如图1-3-2,某渔轮在航行中不幸遇险,发出呼救信号,我海军舰艇在A处获悉后,测出该渔轮在方位角为45,距离为10n mile的C处,并测得渔轮正沿方位角为n mile h的速度向小岛靠拢,我海军舰艇立即以21/n mile h的105的方向,以9/速度前去营救.求舰艇的航向和靠近渔轮所需的时间(角度精确到0.1,时间精确到1min).练习:1、海中有一小岛B,周围3.8海里有暗礁,军舰由西向东航行到A,望见岛在北偏东75°,航行8海里到C,望见岛B在北偏东6O°,若此舰不改变航向继续前进,有无触礁危险?2、某人坐着火车上看风景,他看见远处有一座宝塔在与火车前进方向成30角的直线上,1分钟后,他看见宝塔在与火车前进方向成45角的直线上,设火车的速度为100km/h,则宝塔离开铁路线的垂直距离是多少?3.一货轮航行到M处,测得灯塔S在货轮的北偏东15°相距20里处,随后货轮按北偏西30°的方向航行,半小时后,又测得灯塔在货轮的北偏东45°,求货轮的速度。
【教案】1.2余弦定理的应用(教学设计 )
导入1、创设情境,课题导入(1)利用QQ微课资源,复习余弦定理,并完成两道练习;①在△ABC中,b=5,c=8,A=60°,则a=②在△ABC中,1,7,3a b c===,则B=(2)引入:隧道工程设计,经常需要测算山脚的长度,工程技术人员先在地面上选一适当位置A,量出A到山脚B、C的距离分别为8km和3km,再利用经纬仪(测角仪)测出A对山脚BC的张角为60°,试求出山脚的长度BC。
(1)学生通过微课复习余弦定理相关知识,并对导学案中的课前小测进一步理解。
(2)通过隧道工程实例,认识余弦定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能用所学解惑通过实例引入,贴近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余弦定理的兴趣。
新课2、合作探究题型解析题型一: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夹角解三角形问题1 已知两边夹角解三角形的类型,可通过先求出第三边,在第三边求出后其余边角的求解你选用的哪个定理?通过做例1和小组讨论一下各有什么利弊?例1.在ABC∆中,,22,23,15a b C︒===,解这个三角形.分析:突破计算难点,总结在利用正弦定理求角时要依据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原则讨论;而余弦定理求出角的解是唯一的。
提前预习完成,小组讨论解题思路,对比在第三边求出后其余边角的求解选用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利弊;一题多解,对比正弦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利弊。
求a法一:利用正弦新课题型四: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例 4.在∆ABC中,已知b A a Bcos cos=,试判断该三角形的形状。
变式训练在∆ABC中,sincossinBAC=,则三角形为()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综合应用正余弦定理生1:利用正弦定理将边化角生2:利用余弦定理将角化边一题多解,边化角或角化边分别求解,利用正余弦定理进行边角互化判断三角形形状,注意角度范围的判断。
练习1.在△ABC中,若0030,6,90===BaC,则bc-等于()A.1B.1-C.32D.32-2. 在△ABC中,若2cosBsinA=sinC,则△ABC的形状一定是()A.等腰直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自主解题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检测教学成果。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教学案
1.3《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教学案•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能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能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相关的三角公式解决这些问题;( 2)体会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掌握应用解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3)了解常用的测量相关术语 ( 如:仰角、俯角、方位角、视角及坡度、经纬度等有关名词和术语的确切含义 ) ,综合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与测量学、航海问题等有关的实际问题;( 4)能够从阅读理解、信息迁移、数学化方法、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规范学生的演算过程:逻辑严谨,表述准确,算法简练,书写工整,示意图清晰.2. 过程与方法(1)本节课是解三角形应用举例的延伸,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几何和物理上的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所学定理的理解,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正确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3)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数学符号表达题意和应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 (1) 综合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掌握求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难点:根据题意建立数学模型,画出示意图.体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与思想,认识研究实际问题的方法,是本节教学的重中之重,而突破这一重难点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抽象出数学问题,再利用解三角形的知识加以解决.教学方案设计( 教师用书独具 )•教学建议在学生回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它们可以解决哪些类型的三角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绘制知识纲目图. 生活中错综复杂的问题本源仍然是我们学过的定理,因此系统掌握前一节内容是学好本节课的基础. 解有关三角形的应用题有固定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寻求实际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从一般规律到生活的具体运用,这方面需要多琢磨和多体会.测量的主要内容是求角和距离,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分清仰角、俯角、张角、视角和方位角及坡度、经纬度等概念,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解三角形问题. 解决有关测量、航海等问题时,首先要搞清题中有关术语的准确含义,再用数学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表示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及其关系,最后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予以解决.能否灵活求解问题的关键是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选用,有些题目只选用其一,或两者混用,这当中有很大的灵活性,需要对原来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整理、加工,鼓励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借助计算机等多媒体工具来进行演示,利用动态效果能使学生更好地明辨是非、掌握方法.引导学生总结解斜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分析: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2)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知量与求解量尽量集中在有关的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3)求解: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有序地解出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4)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教学流程课前自主导学【问题导思】小明出家门向南前进200米,再向东前进200米,至U达学校上课. 1•小明的学校在家的哪个方向?【提示】东南方向.2•能否用角度确定学校的方位?【提示】能.课堂互动探究例1如图1-3—1图1—3—1在山顶C测得塔顶A的俯角为45°已知塔高AB为20 m,求山高CD(精确到0. 1 m)【思路探究】D(可放到厶BCD中,要求CD已知/ DBC= 60° / CDB= 90°所以只需求BD 或CB在厶AB(中,AB勺长度已知,三个内角都可以求出,所以可求得CB则Cd CB-s in 60°【自主解答】由条件知/ DBC= 60° / ECA= 45°•••/ ABC 90° —60°= 30° / ACB 60°—45°= 15° ,/ CA= 180° —( / ABQ-Z ACB = 135°BC AB在^ ABC中,由正弦定理得sin 135 ° = sin 15 ° ,AB- sin 135 °20x 2 40二B C= sin 15 °= 1 = 3— 1.4乐-衣7在Rt △ BC中,40 \/3CD^ BC- sin / CB=书—〔x 2 ~ 47. 3(m).•山高C哟为47.3 m.规律方法1.本例是典型的测量高度问题,抽象出平面图形,并且将相应数据聚化到相应三角形中,十分关键.2.测量高度的有关问题,大部分都是转化为同一铅垂面上的解三角形问题,但也有转化为立体图形的问题.变式训练如图1-3-2所示,空中有一气球 C,图1-3—2在它的正西方A点测得它的仰角为45°同时在它的南偏东60°的B点,测得它的仰角为3 0° A, B两点间的距离为266米,这两个测点均离地1米,则气球离地多少米?【解】设0C= x,则OA= x, OB= x • tan 60°= 3x.在厶AO中,/ A0= 90° + 60°= 150° AB= 266,所以A^= OA+ OB - 2OA OBi os / AOB=x2+ 3x2— 2x •3x • (—) = 7x2,所以x= TAB= T X 266= 38 7(米),所以气球离地(38,7 + 1)米.例2甲船在A处遇险,在甲船西南10海里B处的乙船收到甲船的报警后,测得甲船是沿着东偏北105°的方向,以每小时9海里的速度向某岛靠近,如果乙船要在40分钟内追上甲船, 问乙船至少应以什么速度、向何方向航行?【思路探究】画图T分析三角形满足条件T选择定理列方程T求相关量T作答【自主解答】如图所示:设乙船速度为v海里/小时,在C处追上甲船,/ BAC= 45°180° —105° = 120°在厶AB(中,由余弦定理得,BC= AC+ A8— 2AC・ AB- cos / BA(2 2 2(3v) 2= ( 3 x 9)2+ 102— 2 x 3X 9x 10x cos 120°,整理得v= 21.BC AC又由正弦定理可知 sin Z BAC= sin B,2AC- sin Z BAC 3x9坐sin B= BC = 2 x sin 120° = 14 ,3x 21■ B^ 2147'.即B应以每小时21海里的速度,按东偏北 45。
新人教A版必修5高中数学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学案
高中数学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学案新人教A 版必修5学习目标1. 进一步熟悉正、余弦定理内容;2. 掌握在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有两解或一解或无解等情形. 学习重难点1. 重点:正、余弦定理内容2. 难点: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的讨论一、知识链接问题1:在解三角形时,已知三边求角,用 定理;已知两边和夹角,求第三边,用 定理;已知两角和一边,用 定理.问题2:在△ABC 中,已知 A =6π,a =252,b =502,解此三角形.二、试一试探究1:在△ABC 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① A =6π,a =25,b =502;② A =6π,a =5063,b =502;③ A =6π,a =50,b=502.思考:解的个数情况为何会发生变化?探究2:用如下图示分析解的情况(A 为锐角时).babab a baa 已知边a,b 和∠A仅有一个解有两个解仅有一个解无解a ≥b CH=bsinA<a<b a=CH=bsinA a<CH=bsinAAC B ACB1ABACB2CHHH试试:1. 用图示分析(A 为直角时)解的情况? 2.用图示分析(A 为钝角时)解的情况?※ 模仿练习例1. 在∆ABC 中,已知80a =,100b =,45A ∠=︒,试判断此三角形的解的情况.变式:在∆ABC 中,若1a =,12c =,40C ∠=︒,则符合题意的b 的值有_____个.例2. 在∆ABC 中,60A =︒,1b =,2c =,求sin sin sin a b cA B C++++的值.变式:在∆ABC 中,若55a =,16b =,且1sin 22032ab C =,求角C .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1. 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其夹角(用余弦定理解决);2. 已知三角形三边问题(用余弦定理解决);3. 已知三角形两角和一边问题(用正弦定理解决);4. 已知三角形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问题(既可用正弦定理,也可用余弦定理,可能有一解、两解和无解三种情况).※ 知识拓展在∆ABC 中,已知,,a b A ,讨论三角形解的情况 :①当A 为钝角或直角时,必须a b >才能有且只有一解;否则无解; ②当A 为锐角时,如果a ≥b ,那么只有一解; 如果a b <,那么可以分下面三种情况来讨论: (1)若sin a b A >,则有两解;(2)若sin a b A =,则只有一解;(3)若sin a b A <,则无解.当堂检测1. 已知a 、b 为△ABC 的边,A 、B 分别是a 、b 的对角,且sin 2sin 3A B =,则a bb +的值=( ). A. 13 B. 23 C. 43 D. 532. 已知在△ABC 中,sin A ∶sin B ∶sin C =3∶5∶7,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是( ). A .135° B .90° C .120° D .150°3. 如果将直角三角形三边增加同样的长度,则新三角形形状为(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由增加长度决定4. 在△ABC 中,sin A :sin B :sin C =4:5:6,则cos B = .5. 已知△ABC 中,cos cos b C c B =,试判断△ABC 的形状 .课后作业1. 在∆ABC中,a xcm=,2b cm=,45B∠=︒,如果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有两解,求x 的取值范围.2. 在∆ABC中,其三边分别为a、b、c,且满足2221sin24a b cab C+-=,求角C.课后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A)高中数学教案全集
(1)B=11,A=20,B=30°;(2)A=28,B=20,A=45°;
(3)C=54,B=39,C=115°;(4)A=20,B=28,A=120°.
解:(1)∵ .
∴sinA= ≈0.909 1.
∴A1≈65°,A2≈115°.
当A1≈65°时,C1=180°-(B+A1)=180°-(30°+65°)=85°,
∴C1= ≈22.
当A2≈115°时,C2=180°-(B+A2)=180°-(30°+115°)=35°,
∴C2= ≈13.
(2)∵sinB= ≈0.505 1,
∴B1≈30°,B2≈150°.
由于A+B2=45°+150°>180°,故B2≈150°应舍去(或者由B<A知B<A,故B应为锐角).
第一章 解三角形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1.1正弦定理
从容说课
本章内容是处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与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与已知三角形的边和角相等判定三角形全等的知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科书在引入正弦定理内容时,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提出探究性问题“在任意三角形中有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边角关系.我们是否能得到这个边、角的关系准确量化的表示呢?”在引入余弦定理内容时,提出探究性问题“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及其所夹的角,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这个三角形是大小、形状完全确定的三角形.我们仍然从量化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也就是研究如何从已知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计算出三角形的另一边和两个角的问题”.这样,用联系的观点,从新的角度看过去的问题,使学生对于过去的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使新知识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坚实基础上,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高中数学 第一章 第8课时 正、余弦定理的应用学案2 苏教必修5
听课随笔第8课时正、余弦定理的应用(2)【学习导航】知识网络⎪⎩⎪⎨⎧数学问题航海测量学正、余弦定理的应用 学习要求1.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有关测量问题时,要注意分清仰角、俯角、张角和方位角等概念。
2. 在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通常都根据题意,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然后通过这些三角形,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课堂互动】自学评价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是:①分析:理解题意,弄清清与未知,画出示意图(一个或几个三角形);②建模:根据书籍条件与求解目标,把书籍量与待求量尽可能地集中在有关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③求解: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理解这些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 ④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精典范例】【例1】作用在同一点的三个力123,,F F F 平衡.已知130F N =,250F N =,1F 与2F 之间的夹角是60,求3F 的大小与方向(精确到0.1). 【解】3F 应和12,F F 合力F 平衡,所以3F 和F 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如图1-3-3,在1O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70F N ==再由正弦定理,得150sin1205sin 70FOF ∠==, 所以138.2FOF ∠≈,从而13141.8FOF ∠≈.答 3F 为70N ,3F 与1F 之间的夹角是141.8.【例2】半圆O 的直径为2,A 为直径延长线上的一点,2OA =,B 为半圆上任意一点,以AB 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ABC.问:点B 在什么位置时,四边形OACB 面积最大?分析:四边形的面积由点B 的位置唯一确定,而点B 由AOB ∠唯一确定,因此可设AOB α∠=,再用α的三角函数来表示四边形OACB 的面积. 【解】设AOB α∠=.在AOB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1221AB αα=+-⨯⨯=-. 于是,四边形OACB 的面积为AOB ABCS SS ∆∆=+21sin 24OA OB AB α=⋅+ )121sin 54cos 2αα=⨯⨯⨯-sin αα=+2sin 3πα⎛⎫=- ⎪⎝⎭.因为0απ<<,所以当32ππα-=时,56απ=,即56A O B π∠=时,四边形O A C B 的面积最大.追踪训练一 1. 如图,用两根绳子牵引重为F1=100N的物体,两根绳子拉力分别为F2,F3,保持平衡.如果F2=80N,F2与F3夹角α=135°.(1)求F3的大小(精确到1N); (2)求F3与F1的夹角β的值(精确到0.1°).听课随笔答案:(1))(13945sin 6.100sin 10003N F ≈=(2)06.145=β2. 从200m高的电视塔顶A测得地面上某两点B,C的俯角分别为30°和45°,∠BAC=45°,求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答案:8.2822200≈3.在△ABC 中,若1=a ,B=450,△ABC 的面积为2,那么,△ABC 的外接圆直径为25 【选修延伸】【例3】ABC ∆中,若已知三边为连续正整数,最大角为钝角,① 求最大角的余弦值; ② 求以此最大角为内角,夹此角两边之和为4的平行四边形的最大面积.【解】①设三边1,,1+==-=k c k b k a ,*∈N k 且1>k , ∵C 为钝角,∴2224cos 022(1)a b c k C ab k +--==<-,解得41<<k ,∵*∈N k , ∴2=k 或3,但2=k 时不能构成三角形应舍去, 当3=k 时,12,3,4,cos 4a b c C ====-; ②设夹C 角的两边为y x ,,4=+y x ,所以,2sin (4)(4)S xy C x x x x ==--+,当2=x 时,max S =追踪训练二1.我国潜艇外出执行任务,在向正东方向航行时,测得某国的雷达站在潜艇的东偏北300方向的100n mile 处,已知该国的雷达扫描半径为70n mile ,若我国潜艇不改变航向,则行驶多少路程后会有暴露目标?( B )A 50B )225(310-C 620D 3502.在△ABC 中,若B A >,则A si n 与B sin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大于B 大于等于C 小于D 小于等于 解:2sin A B a b r A >⇔>⇔2sin sin sin r B A B >⇔>3.两艘快艇在水面上一前一后前进,后一艘快艇的速度是前一艘的两倍,前一艘快艇突然向与原前进方向成300角行驶,若后一快艇需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前艇,则它行驶的方向应与原方向的夹角为 41arcsin。
高中数学 第一章《余弦定理》导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5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中数学 第一章《余弦定理》导学案 新人教A 版必修5
【学习目标】
1.掌握余弦定理的两种表示形式及证明余弦定理的方法;
2.会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两类基本的解三角形问题;
3. 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余弦定理的发现和证明过程及其基本应用.
难点:余弦定理的运用。
【自主学习合作释疑】
余弦定理
阅读教材5—7页(10分钟时间),并证明余弦定理.
怎样用坐标法证明余弦定理?试试看.
【自主学习合作释疑】
例1.在∆ABC 中,已知60b cm =,0
34,41c cm A ==,解三角形.
变式训练1:在△,150,2,330===B c a ABC 中,已知解三角形.
例2. 在∆ABC 中,已知134.6,87.8,161.7a cm b cm c cm ===,解三角形。
变式训练2:在∆ABC 中,已知13,2.2+===c b a ,解三角形.
【巩固训练,整理提高】
1.在∆ABC 中,若222a b c bc =++,求角A.
2.已知ABC ∆中,3AB =、BC =4AC =,求ABC ∆中的最大角。
3.在△ABC 中,已知角A ,B ,C 分别对应边a ,b ,c a =7,b =10,c =79.
(1)求角C;
(2)判断△ABC 的形状.
总结
作业
1.教材第8页练习题1、2题.。
高一数学(人教A版)余弦定理的应用-教案
复习余弦定理及其推论,为本节课探究余弦定理及其推论的应用做铺垫.
例题解析
请看例题解析
已知三条边,求解三角形中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课随笔 第8课时正、余弦定理的应用(2)
【学习导航】
知识网络
⎪⎩
⎪⎨⎧数学问题航海
测量学正、余弦定理的应用 学习要求
1.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有关测量问题时,要注意分清仰角、俯角、张角和方位角等概念。
2. 在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通常都根据题意,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然后通过这些三角形,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课堂互动】
自学评价
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是: ①分析:理解题意,弄清清与未知,画出示意图(一个或几个三角形); ②建模:根据书籍条件与求解目标,把书籍量与待求量尽可能地集中在有关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③求解: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理解这些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 ④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精典范例】
【例1】作用在同一点的三个力123,,F F F 平衡.已知130F N =,250F N =,1F 与2F 之间的夹角是60,求3F 的大小与方向(精确到0.1).
【解】3F 应和12,F F 合力F 平衡,所以3F 和F 在同一直线上,
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如图1-3-3,在1O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
()70F N =再由正弦定理,得
1
50sin1205sin 70FOF ∠==, 所以138.2FOF ∠≈,从而13141.8FOF ∠≈. 答 3F 为70N ,3F 与1F 之间的夹角是141.8.
【例2】半圆O 的直径为2,A 为直径延长线上的一点,2OA =,B 为半圆上任意一点,以AB 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
ABC .问:点B 在什么位置时,四边形OACB 面积最大?
分析:四边形的面积由点B 的位置唯一确定,而点B 由AOB ∠唯一确定,因此可设AOB α∠=,再用α的三角函数来表示四边形OACB 的面积.
【解】设AOB α∠=.在AOB ∆中,由余弦定理,得
22212212cos 54cos AB αα=+-⨯⨯=-.
于是,四边形OACB 的面积为
AOB ABC S S S ∆∆=+21sin 2OA OB AB α=⋅+
)121sin 54cos 2αα=⨯⨯⨯-
sin αα=
2sin 3πα⎛⎫=-+ ⎪⎝⎭
因为0απ<<,所以当32π
π
α-=时,56απ=,即56
AOB π∠=时,四边形OACB 的面积最大.
追踪训练一
1. 如图,用两根绳子牵引重为F1=100N的物体,两根绳子拉力分别为F2,F3,保持平衡.如果F2=80N,F2与F3夹角α=135°.
(1)求F3的大小(精确到1N);
(2)求F3与F1的夹角β的值
(精确到0.1°).
答案:(1))(13945
sin 6.100sin 10000
3N F ≈= (2)06.145=β
2. 从200m高的电视塔顶A测得地面上某两点B,C的俯角分别为30°和
45°,∠BAC=45°,求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答案:8.2822200≈
3.在△ABC 中,若1=a ,B=450,△ABC 的面积为2,那么,△ABC 的外接圆直径为25
【选修延伸】
【例3】ABC ∆中,若已知三边为连续正整数,最大角为钝角,
① 求最大角的余弦值;
② 求以此最大角为内角,夹此角两边之和为4的平行四边形的最大面积.
【解】①设三边1,,1+==-=k c k b k a , *∈N k 且1>k ,
∵C 为钝角, ∴2224cos 022(1)
a b c k C ab k +--==<-, 解得41<<k ,
∵*∈N k , ∴2=k 或3,但2=k 时不能构成三角形应舍去,
当3=k 时,12,3,4,cos 4
a b c C ====-
; ②设夹C 角的两边为y x ,,4=+y x ,
所以,2sin (4)(4)S xy C x x x x ==-=-+,当2=x
时,max S 追踪训练二
1.我国潜艇外出执行任务,在向正东方向航行时,测得某国的雷达站在潜艇的东偏北30
0方向的100n mile 处,已知该国的雷达扫描半径为70n mile ,若我国潜艇不改变航向,则行驶多少路程后会有暴露目标?( B ) A 50 B )225(310- C 620 D 350
2.在△ABC 中,若B A >,则A sin 与B sin 的大小关系是 ( A )
A 大于
B 大于等于
C 小于
D 小于等于
解:2sin A B a b r A >⇔>⇔ 2sin sin sin r B A B >⇔>
3.两艘快艇在水面上一前一后前进,后一艘快艇的速度是前一艘的两倍,前一艘快艇突然
向与原前进方向成300角行驶,若后一快艇需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前艇,则它行驶的方向
应与原方向的夹角为 41arcsin
【师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