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教学目标
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 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 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4、树立土地荒漠化问题的一般分析方法和思路, 积累常用语言,即学会知识的迁移
荒漠化是 如何形成的呢?
3、荒漠化的
自然原因:气候变异 人为原因:过度经济活动
4.荒漠化的具体表现(三退)是什么?
耕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
5、荒漠化有哪些类型(三化)?
土壤沙漠化、次生盐渍化、石质荒漠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范围
自然边界: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
行政范围: 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
1、土地荒漠化的形成
→ → 土地缺少了
水分和养分
植物就无法 正常生长
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 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
→→
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 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即将发生土地退化
→→
是土壤中的水分和 养分进一步流失
2、荒漠化的
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三退” 引起的“三化”现象。
气候区:
非季风区 (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区地区)
2、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观察17页图2.2,从位置、植被、气候、地形方面来分 析!)
干旱
荒 漠 化 的 自 然 原 因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作用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1)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习含解析3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考点1荒漠化的含义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不同,使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不同。
据此完成1~3题.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主要表现为()A.沙漠化B.石漠化C.盐渍化D.寒漠化答案A解析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沙漠广布,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沙漠化。
2.下列地区中,土壤次生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四川盆地答案B解析降水少,蒸发旺盛,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灌溉,易出现次生盐渍化。
我国华北地区降水较少,蒸发旺盛,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B项正确;东北平原蒸发较少,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地区降水量大,不易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A、C、D三项错误.3.下列地区中,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云贵高原B.江南丘陵C.内蒙古高原D.青藏高原答案A解析云贵高原地区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土层浅薄,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地表土层流失,导致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是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考点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新疆荒漠化问题突出。
据此完成1~3题.1.新疆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干旱,其成因是()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植被稀少④山地、高原对水汽具有阻隔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D解析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四周的山地、高原对海洋水汽具有阻隔作用;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植被稀少是干旱的表现。
2.新疆荒漠化形成的物质条件是()A.气候干旱少雨B.地面疏松,多沙质沉积物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D.地表水贫乏,流水作用微弱答案B解析新疆气候干旱,地表物质松散,多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提供了物质条件,故B项正确。
3.荒漠化形成的基本条件是()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B.干旱的气候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D.气候变异答案B解析干旱的气候条件是荒漠化形成的基本条件。
考点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希拉穆仁草原,位居包头市达茂旗的东南部,是蜚声海内外的旅游避暑胜地.多年来,草原地区土地沙化严重.据此完成1~2题.1.希拉穆仁草原土地沙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①过度开垦②过度放牧③旅游开发④过度樵采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D解析草原地区主要农业生产类型为畜牧业,过度放牧造成土地沙化;据材料可知,该地是旅游避暑胜地,旅游开发也会造成土地沙化。
荒漠化的防治
二、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2、干旱————本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 影响本区形成干旱自然特征的因素有哪些? ②降水 : 年降水量很少, 从东部400㎜减 少到西部200 ㎜ 以下
二、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2、干旱————本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 影响本区形成干旱自然特征的因素有哪些? ③地形 : 新疆两大盆地地 形闭塞
(一) 自然原因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2、物质基础: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动力因素: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4、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植被、降水、径流、气候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互相联系的整体,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发生变化,尤其是地 面植被遭到破坏,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1、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⑴位置:
①从地形区域上看: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1、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⑴位置:
②从行政区上看: 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1、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⑴位置:
③从气候上看:
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以下我国西北内陆干旱 半干旱地区
过度人为活动
干 旱 多 风
沙 质 地 表
非沙漠地区
类似沙漠景观
3.主要表现: ②石质荒漠化
3.主要表现: ③次生盐渍化
次生盐渍化
土地盐分聚集
气 候 干 旱
水分蒸发
地下水位上升 土壤
引 水 灌 溉
3.主要表现: ①土地沙漠化 ②石质荒漠化 ③次生盐渍化
★荒漠化的实质:土地的退化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并 分析原因
新疆的绿洲分布在内陆盆 地的边缘或高大山脉的山 麓地带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 前
引水拉沙造田----毛乌素沙地 引水拉沙造田 毛乌素沙地 建人工草场----利用水土和植物资源 建人工草场 利用水土和植物资源 植被恢复、草场建设、 植被恢复、草场建设、水土保持 沙地飞播造林
现 在
乔灌结合固沙 设置沙障固沙 固沙植 物物种选育 小网格式农田防护林营造 钻孔深栽
外围边缘
前沿地带
绿洲内部
(防护林网) 防护林网)
• 措施 措施—— (1)生物固沙 )
“三北”防护林 三北” 三北
(2)沙地飞播、造林种草 )沙地飞播、 (3)设置沙障工程 ) (4)小流域综合治理 )
(四)整治措施 四 整治措施
风力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 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
半干旱放牧过渡区和旱农区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 防风沙措施相结合 1、扩大林草比重,集约 、扩大林草比重, 经营水土条件较好的丘间 低地, 低地,并营造护田林网 2、营造丘间片林、封育 、营造丘间片林、 和灌草结合, 和灌草结合,固定流沙
荒漠化的防治
--西北地区为例 --西北地区为例
荒漠化的概念和分布
1、荒漠化的定义、表现 、荒漠化的定义、
• 荒漠化就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荒漠化就是发生在干旱、 干旱 及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它是气候 及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它是气候 变异等自然因素 人类过度的经济 因素与 过度的经济活 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 相互作用的产物, 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 主要表现在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 主要表现在耕地退化、草地退化、 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 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 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破坏防风沙的机制 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使沙化土 地连片发展 使植被生长衰退,导致 荒漠化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得防治
荒漠化 自然 原因
红漠化
人为 原因
盐碱化 降雨集中; 夏季降水集中,地 降雨集中; 地形崎岖;、势低处形成涝洼地; 丘陵地形 喀斯特地貌,春季气温回升快, 蒸发量大,盐分积 土层浅薄 聚地表。 人口增加; 人口增加; 人口增加; 过度樵采 过度垦殖 不合理排灌
石漠化
四、荒漠化的危害
• 危害:对以下四方面的危害: • 1、农业生产(流动沙丘淹没农田) • 2、村镇、交通、水库、灌渠(流动 沙丘淹没) • 3、生态环境(沙尘暴频发) • 4、植被和地表形态(引发饥荒)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过度樵采 32%
过度放牧 30%
①过度樵采 a典型地区:能源缺乏地区 b危害:破坏防止风沙前移及抑制地表的起沙机制
燃料需求多 樵采天然植被 破坏固沙植物
人 口 增 加
为了增加收入 无节制采挖药 材、发菜
加速荒漠化
严重破坏草场
过度放牧 短期的经 济利益
加速草原退化、 沙化过程
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 的这种土地退化。 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 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 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分析原生性荒漠的成因
热带荒漠 温带 荒漠
受副高或信风带控制
深居内陆,距海洋远 高原、山地阻挡海洋气流进入,降水少 地处山岭背风地带,受下沉气流控制
过度开垦
a.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区
沙区边缘 本身存在荒漠化的威胁
缺少防护林
土壤易受风蚀,肥力逐年下降 经济效益差而弃耕
植被恢复困难,继续遭受风蚀
荒漠化
b.绿洲地区 人口的压力 盲目开垦 次生盐碱化 用水紧张, 植被退化 荒漠化 耕作技术落后, 干旱的气候 灌溉措施不当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优秀课件
3 可能发生荒漠化的地区有 (B )
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半湿润地区
④ 热带地区 ⑤两极地区 ⑥草场牧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①②③
考点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范围
自然界线:_大__兴__安_岭______以西 _昆_仑__山_、__阿__尔_金__山_、__古_长__城_______一线 以北 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内蒙古
(1)①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其自然原因不包括 ()
A.深处内陆,山岭阻挡,受海洋影响小 B.降水少 C.气候干旱 D.过度放牧
(2)②、③、④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 ) A.过度开垦,土壤侵蚀严重 B.过度放牧,土壤侵蚀严重 C.过度樵采,土壤侵蚀严重 D.多雨,土壤侵蚀严重
【答案】 (1)D (2)A
(2)②、③、④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 ) A.过度开垦,土壤侵蚀严重 B.过度放牧,土壤侵蚀严重 C.过度樵采,土壤侵蚀严重 D.多雨,土壤侵蚀严重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题,①地区是新疆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 区,其草地退化的自然原因是深处内陆,受山岭阻挡,受海洋影响 小,降水少,气候干旱。第(2)题,②、③、④分别位于我国内蒙 古高原东部、山东丘陵、江南丘陵地区,由于过度开垦,土壤侵蚀 严重。
短期的经 济利益
草场载畜 量降低
超载放牧
加速草原退化、 沙化进程
牧草生长 能力、土壤结
构被破坏
土地沙化
过度开垦
人口激增
扩大开垦规模
灌溉用水量增加
植被退化
灌溉方式不当 —次生盐渍化
土地荒漠化
※归纳: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我国9个省级行政区域。
据此完成第1~2题。
1.荒漠化的实质是( )A.耕地退化B.草地退化C.土地退化D.林地退化2.从图中看出,我国土地荒漠化分布较普遍,这些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①风蚀、水蚀和盐渍化②风蚀、水蚀和沼泽化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④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过度樵采、过度放牧等。
2.C3.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盐渍化B.云贵高原——沙漠化C.江南丘陵——红漠化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石漠化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沙漠化。
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第4~5题。
4.图例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环境污染D.湿地破坏5.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提高植被覆盖率B.大力修建水电站C.人工增雨D.大力发展耕作业4题,图示地区共同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第5题,图示地区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植被覆盖率低,风力较大,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提高植被覆盖率是防治土地沙漠化的重要措施。
5.A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
据此完成第6~7题。
6.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A.农作区——减少水井数量B.牧区草原——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C.干旱地区——减少水井数量D.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7.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合理做法是( )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护、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B.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D.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6题,农作区应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牧区草原应减少水井数量;干旱的内陆地区应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第一节荒漠化防治.doc课案.doc
第一节荒漠化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案)【考纲解读】1. 土地荒漠化的概念、类型。
2. 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发展和分布。
3. 荒漠化的防治。
4. 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知识归纳】1.自然原因: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1)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的发展。
(2)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来源。
(3)多大风天气(动力因素):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气候异常(重要影响因素):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进程。
2.人为因素:二、我国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的现状分析⑵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⑶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⑷采取综台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⑸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1.原因: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易被冲刷;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率较低。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严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等生产活动。
2.危害水土流失造成生态恶化;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土壤肥力降低,影响植被及农作物的生长。
3、治理(1)生物措施:种树种草。
种树种草能增加地表植被的覆盖率,减轻雨滴对地面的拍打,减缓水的流速,从而减少水土流失,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
(2)工程措施:包括兴修水库、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
(3)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冶理。
【例题讲解】例1.读我国原生、次生荒漠的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次生荒漠分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
(2)为实现我国荒漠化防治目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1)结合图例,由图可知,⑦⑧⑨⑩属于次生荒漠化地区,位于半干旱和半湿润的过渡地带。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6
樵
放
开
采
牧
垦
●
●
●
人为因素的表现
据统计,在西 北地区荒漠化 土地中,90% 以上是人为因 素所致。
(1)过度樵采
(2)过度放牧
(3)过度开垦
过度樵采
燃料需求多
人口激增
为了增加收入
樵采天然植物
无节制采挖药、菜
过度樵采
破坏固沙植物
严重破坏草场
加速荒漠化
过度放牧
短期的经 济利益
加速草原退化、 沙化进程
在我国北方的农牧过渡带,常常存在“农牧之争”,从土地单 位面积的产出量对比,农业一般都高于牧业,因此就有农作侵 入牧区的趋势。特别是在人口激增、粮食不足的条件下,以农 侵牧已成必然。若不加以控制,必定会陷入“过渡开垦 →生 态用水紧张→ 植被退化→ 荒漠化加剧→ 土地肥力减弱→ 再 度开垦 →荒漠化再度加剧”的恶性循环圈。实际情况也是如 此。
3.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的努 力,正在艰难而又坚定地进行。
解决能源
的途径
开源
营造薪炭林 新建沼气池 利用风能、太阳能
节流 推广省柴灶
e.控制人口增长
利
于
控制人口增长
建立人口、
防
资源、环境
治
协调发展的生
荒
提高人口素质
态系统
漠 化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现状
1.建立了一批融科学实验、治理和开发利于一 体的防治荒漠化实验推广站。
2.我国政府先后实施了多项环境治理工程
【总结】
降水 距海远近 载畜量 自然景观 干旱地区 农业特色
西部
东部
少
以下200 mm以上
多
课件8:2.1.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思考:
干旱区绿洲与荒漠的演替是双向的,但绿洲变 荒漠非常容易,而荒漠变绿洲却非常艰难。想一想, 这是为什么?
这是由当地干旱的环境决定的。水分条件消 失容易而形成难。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紧 紧 相 邻 的 沙 漠 和 绿 洲
课堂练习
1.不够合理的治理土壤退化的措施是( A ) A.东北平原开荒、焚烧秸秆,加速有机质分解 B.黄土高原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 C.黄滩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 D.江南丘陵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回答下题。
2.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B )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 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 3.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D)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
课时2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荒漠化防治的原则
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 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3.荒漠化防治的措施
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有计划 地恢复荒漠植被,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 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治理。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沼气池
薪炭林
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西北地区的生态建设 和荒漠化防治,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 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 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 1.概念
发生在干旱、半干旱 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形成原因
气候变异 等自然因素与人类 过度的经济活动 。
3.表现
耕地退化 、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和次生盐渍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概况 (1)范围: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 长城 一线以北,即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 400 毫 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2)地形:东部为 高原 ;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是形成水土流失的基本条件。它们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如下表所示。
自然条件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
气候
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 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自然条件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地形坡
地形
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 土流失现象 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
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读下
图结合所学知识,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沙化扩大, (1)说出图中科尔沁草原的变化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并简述其危害。 导致荒漠化。 (2)分析导致科尔沁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 (2)由于人口压力,人们对畜牧业产品的需求量大增,超载放牧引 起草原退化。
(1) 人口激增 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2)人类活动不当, 土地资源 、水资源的过度使用 和 不合理利用 。 2.主要表现 过度 樵采 、过度放牧、过度 开垦 、水资源的利
用不当等。
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多沙质沉积物: 气候 土壤发 多疏松的沙 → 植被稀少 → → 干旱 育差 质沉积物
人教版必修3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学习目标:
1、了解荒漠化的概念及其发生的基本过程。 2、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重点) 3、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掌握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对策 和措施。(重点) 4、以此案例分析方法为模式,学会分析其他生态环境问 题的成因。
(1)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世界的荒漠都属于荒漠化土地
B.荒漠都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
C.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
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化
(2)与荒漠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
()
①植被破坏 ②气候变异 ③海平面上升 ④酸雨危害
蚀 ⑥水土流失 ⑦过度开发 ⑧太阳活动
A.①②⑤⑥⑦
“三个过度和一个不当”——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和
水资源利用不当。
3、一位生态学家在非洲某村落进行生态考察,他由水源所在地的 抽水井出发,向外前进。不久他发现这里的植被从水井往外呈同 心圆式分布:水井附近土地是光秃和坚硬的;到距井二百米左右, 出现稀疏且干硬的杂草;到距井三百米左右是带刺的灌木丛;再 向外到一千米左右,才有一些相隔甚远的草本植物和灌木。根据 上述材料回答(1)~(2)题。
(1)过度樵采 过度樵采使干旱地区的植被破坏,沙丘活化,荒漠化加剧。其关 系如下图所示:
(2)过度放牧 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导致土地沙 化,草场载畜量降低,从而形成新一轮超载放牧,加速了草原退 化和沙化的进程。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3)过度开垦 (4)水资源利用不当
3.读图,回答(1)~(2)题。
2.两条原则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优秀课件
地理背景 原因
二、形成荒漠化的原因
1、地理背景
从地理位置、
地形、气候、 河流与植被等 方面,分析我 国西北地区的 自然地理特征。
干旱
干旱
河流欠发育
物理风化和风 力作用强盛
形成松的沙质沉积物 物质 根底
荒漠化的 潜在威胁
大风日数多 风沙易于活动
二、形成荒漠化的原因
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 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
多发生在气候干旱、蒸发量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 半湿润地区。在我国多发生在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碱化
土地沙漠化
西北地区是我国 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认识荒漠化
形成荒漠化的原因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
练
习
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是防治荒漠化 的重要对策和措施。据此完成(1)~ (2)题。
(1)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以下各项中合理的是 A.农作区——减少水井数量 B.草原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C.干旱地区——减少水井数量 D.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
草原牧区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发菜)
绿洲区
过度樵采、 过度开垦
工矿区
工矿建设中不注意保护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
1、荒漠化防治的措施
1〕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荒漠化严重地区实行生态移 民。〔人口问题〕
2〕开展经济,消除贫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利用独特的 自然资源开展工业和开发旅游等第三产业,〔贫困问题〕 3〕合理利用水资源
必修三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荒漠化的防止-课件
降水减少,蒸发加强
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强盛
大风日数 多且集中 在冬春两季
干旱特征
平地多沙质 沉积物
总结: 干旱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
环境的脆弱性。
干旱的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地形
地形
西部
高大的山系和巨大内陆 盆地
东部 贺
高原
特征
地形 区
一、荒漠化 阅读课本P18 一.二自然段,运用下列关键词解释荒漠化 的含义:
土地退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 气候因素 人类活动 沙漠化
明确: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一些半湿润地区,
由于气候变异和人类过度的
经济活动而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造成的土地退化过程.
表现形式为:
耕地退化
土地沙漠化
草地退化 →
石质荒漠化
林地退化
次生盐渍化
一、荒漠化的概念
1、含义: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 土地退化。
2、形成原因: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 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3、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 盐渍化
4、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
荒漠化
植被覆盖减少
植被蒸腾减弱, 空气湿度减少
下渗减弱,径流加强、 蒸发加强
②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及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 理的利用。 2、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表现在哪几方面?
①过度樵采
↗燃料需求增多→过樵↘
人口增加↘为增加收入→滥挖草原
植被破坏→加速 荒漠化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
A、沙区边缘…… B、荒漠地区……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樵采天然植被 采挖药材、发菜 牧草难生长 土壤结构被破坏
21荒漠化的防治
非洲萨赫勒地区土地退化与社会的贫困化问题
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缘,正处于干旱与 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有限而集中的 降水与其全年的高温,高蒸发量相比,确实是一个容易产 生环境问题的敏感区.客观上,这里就潜在着荒漠化的自 然因素,这是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水热条件所决定 的.
农作区
合理分配河 流水资源
少
减少水井数量
推广节水农业 降水量 多
c.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现有林地
作为防护林
绿洲边缘的 灌草林带
已荒漠化的地方
发展林业、牧业
退耕还林 退耕还牧
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解决能源
的途径
开源
营造薪炭林 新建沼气池 利用风能、太阳能
节流 推广省柴灶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
1.含义: 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
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 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在“三退”而引起 的“三化”现象。
“三退”: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
“三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 化
e.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利
建立人口、
于
资源、环境
防
协调发展的生 态系统
治 荒 漠
化
(三)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现状
陕西省靖边县东坑镇金鸡沙村农民牛玉琴在
沙区林地里铺设节水灌溉的塑料管(摄于 2019年4月10日)。20多年前,她带领家人 在毛乌素沙地南部沙区承包荒沙11万亩,现 治理达8万多亩,植树1800多万株,硬是将 风沙逼退10公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过度开垦
26.9%
一年开草场 二年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盲目开垦导致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
9.6% 灌溉措施不当导致次生盐渍化 连片掘水工程导致大片草地被破坏
课堂练习
土地荒漠化主要包括(
)
①土地沙漠化
②石质荒漠化
④土地污染
⑤次生盐渍化
③水土流失 ⑥沙尘暴
A.①②③
B. ①⑤⑥
C.②③⑤
D. ①②⑤
课堂练习
在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导致荒漠化的第一大人为
因素是(
)
A.过度放牧 C.过度樵采
B.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课堂练习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
合理的是(
)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12
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 免
4 3
2.1 范围 3、所属气候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 免
2.2 自然特征 1、地形
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 免
以贺兰山为界,西部为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东部为高原
2.2 自然特征 2、气候
干 临财勿旱苟得,临难勿苟
免
干旱 深居内陆的位置和山地高原的阻隔,导致水汽难以到达,故而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2020/8/16
01 荒漠化的概念
1.1 概念
土地退化 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
现象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1.2 原因
是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异)与人为因素(如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1.3 表现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1.4 形式
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西北地区
云贵高原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华北平原
02 西北地区的范围即自然特征
2.1 范围 1、自然界线: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 免
2.1 范围 2、行政区范围
1 新疆大部分 2 甘肃北部 3 宁夏北部 4 内蒙古大部
2.2 自然特征 3、海陆位置
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 免
03 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
3.1 基本条件 物质条件 动力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2 最主要的自然因素
气候异常
可以使脆弱的生态 环境失衡,是导致 荒漠化的主要自然 因素
多雨年 降水变率大
持续干旱
抑制风沙活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加剧荒漠化进程
04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4.1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人口压力
4.2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樵采天然植被作为燃料
32.7% 滥挖乱采药材发菜,严重破坏草场 是最主要的人为因素
4.2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过度放牧
30.1%
超载放牧导致土地沙化,载畜量 降低,从而形成新的超载放牧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