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全身穴位图与注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颈部
1、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即后发际正中上七寸。 2、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约一寸凹陷处。 3、印堂:在面部、两眉内侧端联线的中间。 4、听宫:在耳屏的前方、下颌关节后方的凹陷处。 5、鱼腰:在眉毛正中、眼平视时下对瞳孔处。 6、率谷:在耳尖上方、入发际一寸五分处。 7、晴明:在内眼角上方0.1寸处。 8、耳门:在听宫穴上方,耳屏上切迹的前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9、素口:在鼻尖端正中处。 10、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当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11、人中:在鼻柱下,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的交界处。 12、承泣:眼平视时,在瞳孔的直下方,眼眶下缘上。 13、下关:在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14、风府:在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处,即两筋之间陷中。 15、风池:平风府穴,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处, 16、脑户:在后发际正中上量二寸五分,当枕骨粗隆之上缘陷中。 17、上廉泉:在颌下正中一寸,舌骨与下颌缘之间凹陷处。 18、颈臂: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处。 19、哑门:在向后发际上五分,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处。 20、缺盆:在颈外侧处部、锁骨上窝之中点处。 21、天容:在下颌角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前缘。 22、廉泉:在颈前部正中线、喉头结节上方陷处。 23、扁桃:在下颌角下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9
胸部腹部穴位图
天突 璇玑 华盖 紫宫 玉堂 膻中 中庭 鸠尾 巨阙 上脘 中脘 建里 下脘 水分 神阙 阴交 气海 石门 关元 中极 曲骨 会阴 横骨 大赫 气穴 四满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关 阴都 腹通谷 幽门 步廊 神封 灵墟 神藏 或中 俞府 缺盆 气户 库房 屋翳 赝窗 乳中 乳根 不容 承满 梁门 关门 太乙 滑肉门 天枢 外陵 大巨 水道 归来 气冲 髀关 足五里 阴廉 急脉 冲门 府舍 腹结 大横 腹哀 日月 期门 天池 食窦 天溪 胸乡 周荣 中府 云门
主治病征: 头维穴的主治病征为:指压头维可以治疗脸部痉挛、疼痛等面部疾病。 阳白穴: 寻找方法: 取穴时患者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 主治病征: 阳白穴的主治病征为:对于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等病征的治疗都有显著的效果。 印堂穴:
5
寻找方法: 取穴时,可以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印堂穴位于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即是。 主治疾病: 印堂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前头痛、失眠、高血压、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目眩、眼部疾病
2
51、下脘:在腹部正中线,脐上二寸处。 52、不容:在幽门穴旁开一寸五分,即巨阙穴旁开二寸处。 53、带脉:在章门穴下与脐相平处。 54、乳中:在乳头中央处。 55、乳根:在乳头直下第五肋间。 56、关元:在曲骨穴上二寸、脐下三寸处。 57、中极:在脐下四寸处。 58、曲骨:在脐下五寸,耻骨联合上缘。 59、辄筋+:在腋下三寸,复前行一寸处。 60、天枢:在肚脐旁开二寸处。 61、食窦:在任脉旁开六寸的第五肋间。 62、会阴:在肛门前阴部后两阴之间。 63、大椎: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间正中处。 64、风门: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 65、天宗:在肩胛岗下窝的中央。 66、至阳:在第七、第八胸椎棘突之间。 67、脊中:在第十一、十二胸椎棘突之间。 68、膏肓俞: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 69、魂门:在第九第十胸椎突棘旁开三寸处。 70、肝俞:在第九胸椎棘突旁开一寸五分处。 71、意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 72、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 73、胃仓: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 74、志室: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 75、腰眼:在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三至四寸处。 76、命门:在第二、三椎之间。 77、肩井: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肩部高处。 78、长强:在尾骨尖与肛门之间。
主治疾病: 迎香穴的主治疾病为: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尤其是当您上齿牙痛时,指 压迎香穴,可以快速止痛
7
8
头部穴位图(背面) 百会穴 后顶穴 风府穴 风池穴 天柱穴 哑门穴 太阳穴 下关穴 客主人 耳门穴 听宫穴 翳风穴 颊车穴 大迎 穴 人迎穴 补充:四神聪 强间 脑户 目窗 正营 率谷 承灵 脑空 头窍阴 完骨 天冲 颔厌 头临泣 悬颅 悬厘 听会 和髎 角孙 颅熄 玉枕
四白穴 定位方法: 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四白穴位于面部,双眼平视时,瞳孔正中央下约二厘米处(或瞳
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主治病症: 四白穴的主治病症为:指压该穴道,能提高眼睛机能,对于近视、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疗效。
迎香穴 寻找方法:
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迎香穴位于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 鼻唇沟中)。
4
来自百度文库
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 所谓经,是指神经纵运行的在的干脉。所谓络,是指神经横运行的网络系统的小支脉。经络如环无端、内 外衔接,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分十二经脉,络无法计数。 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络走向包括: 1、手三阴经:从胸沿臂内侧走向手。 2、手三阳经:从手沿臂外侧走向头。 3、足三阴经:从足沿腿内侧走向腹。 4、足三阳经:从腹沿腿外侧走向足。 而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10
人体背部穴位图
大椎 陶道 身柱 神道 灵台 至阳 中枢 脊中 悬枢 命门 腰阳关 肩中俞 肩外俞 附分 肩井 天髎 曲垣 秉风
11
天宗 臑俞 肩贞 大杼 风门 肺俞 厥阴俞 心俞 督俞 膈俞 肝俞 胆俞 脾俞 胃俞 三焦俞 肾俞 气海俞 大肠 俞 关元俞 小肠俞 膀胱俞 上髎 次髎 中髎 下髎 腰俞 会阳 长强 魄户 膏肓 神堂 膈关 魂门 阳纲 意舍 胃 仓 肓门 志室 胞肓 秩边 白环俞
6
定位此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承泣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方,眼球与下眼眶边缘之间。 参看:人体穴位图.
主治疾病: 承泣穴的主治疾病为:近视、夜盲、眼颤动、眼睑痉挛、角膜炎、视神经萎缩、眼睛疲劳、迎风流泪、老 花眼、白内障等常见的多种眼部疾病,当然需要采用其他相关穴道一同治疗才能取得显著效果。此穴是穴道疗 法中治疗眼疾非常重要的穴道之一。
·躯干部
31、天突:在胸骨切迹上缘凹陷处。 32、膻中: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33、气海:在腹部正中线、脐下一寸五分处。 34、大包:在极泉穴与第十一浮肋端之中点处。 35、腹哀:在大横穴上三寸、即剑突尖下。 36、期门:在脐上六寸、巨阙穴旁开三寸五分处。 37、鸠尾:在脐上七寸,即剑突尖下。 38、神阙:在腹部、脐窝中央处。 39、步廊:在中庭穴旁开二寸处。 40、极泉:举臂开腋时,在腋窝中间、腋动脉内侧。 41、曰月:在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即期门下一寸。 42、上脘:在腹部正中线上,脐上五寸处。 43、京门:在第十二肋骨头下。 44、急脉:在大腿内侧面上部,从耻骨联合之中央外量二寸五分。 45、梁门:在腹上部、脐上四寸、中脘穴旁开二寸处。 46、章门:在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缘。 47、库房:在锁骨中线第一肋间隙处,即华盖穴旁开四寸。 48、维道:在髂前上棘前下方、五枢前下五分处。 49、渊腋:在腋下三寸,乳头旁开四寸陷中。 50、中府:在云门穴下方约一寸,第一、二肋骨之间,距胸骨正中线六寸处。
全身人体穴位图与注解
名中医 朱卿 提供 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 “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 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头部穴位图(正面) 头维穴 发际穴 阳白穴 印堂穴 攒竹穴 鱼腰穴 外明穴 睛明穴 丝竹空 瞳子髎 承泣穴 球后穴 四白穴 迎香 穴 人中穴 地仓穴 承浆穴 补充:前顶 通天 上星 神庭 承光 当阳 五处 曲差 眉冲 素髎 兑端 龈交 上迎香
穴位解释: 头维穴: 寻找方法:
取头维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此穴在头侧部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嘴动时肌肉 也会动之处(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等。 攒竹穴: 寻找方法:
取穴时应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攒竹穴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 处)即是。
主治疾病: 攒竹穴的主治疾病为:迎风流泪(俗称漏风眼)、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常见疾病、假性近视等。在学 生的眼保健操中,其中有一节就是指压按摩此穴,可见其保健效果非同一般。 睛明穴: 取穴方法: 找寻此穴道时患者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睛明穴位于眼部内侧,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疾病: 睛明穴的主治疾病为:迎风流泪、偏头痛、结膜炎、睑缘炎、眼睛疲劳、眼部疾病、三叉神经痛、近视等。 此穴同样是治疗眼部疾病常用的穴道之一,尤其对于经常用眼的人士来讲,更应该熟练准确的掌握此穴的取穴 方法,只要简单的按摩一两分钟,就可以明显的缓解眼部疲劳,对于学生而言,更是不可多得的预防近视的穴 道之一,此外,还有攒竹穴、四白穴、太阳穴、承泣穴、鱼腰穴等眼部重要穴道一起配合来做,效果会更佳。 瞳子髎 寻找方法: 取穴时可以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瞳子髎穴位于面部,眼睛外侧一厘米处(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主治病征: 瞳子髎穴的主治病征为:指压此穴,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治疗常见的眼部疾病,并可以去除眼角皱纹。 承泣穴 取穴方法:
·四肢部
3
79、巨骨:在锁骨肩胛岗之间凹陷处。 80、臂口:在上臂外侧、三角肌止点稍前处、肩(骨禺)与曲池的连上。 81、尺泽:在肘横纹上、肱二头号肌腱外侧处。 82、曲泽: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近尺侧缘。 83、曲池:屈肘时,在肘横纹头与肱骨外上髁之中点处。 84、手三里:在曲池穴下二寸处。 85、少海:屈肘时,在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86、青灵:在少海穴上三寸处。 87、内关:在腕横纹正中直上三寸。 88、腕骨:在手背尺侧,当第五掌骨与钩骨、碗豆骨之间凹陷处。 89、合谷:在第一、二掌骨之中点稍偏食指处。 90、阳溪:拇指向上挠时,在腕关节桡侧凹陷处。 91、中渚:在第四、五掌骨小头之间、掌指关节上方一寸凹陷处。 92、八邪:握拳时,每个掌骨小头之间处。 93、风市:在直立两 手自然下垂时,在大腿外侧中指尖所到之处。 94、阴包:在曲泉穴上四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95、阴廉:在大腿内侧、气冲穴直下二寸动脉处。 96、血海:在大腿内侧面下部、髌骨内上缘上二寸处。 97、箕门:在大腿内侧血海穴上六寸处。 98、承扶:在臀部下缘横纹中点处。 99、委中:在窝部横纹中点处。 100、足三里: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胫骨前肌上。 101、膝阳关:在阳陵穴上、股骨外上髁上方凹陷处。 102、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出现“人”字形凹陷处,即委中穴与足跟之中处。 103、悬钟:在外踝高点直上三寸,腓骨前缘。 104、三阴交: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缘。 105、解溪:在足背的踝关节横纹中点、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 106、昆仑:在外踝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107、太溪:在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108、涌泉:在足掌心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处。
12
上肢内侧穴位图 天泉穴 天府穴 侠白穴 青灵穴 曲泽穴 尺泽穴 少海穴 孔最穴 郄门穴 间使穴 内关穴 列缺穴 经渠穴 太渊 穴 大陵穴 灵道穴 通里穴 阴郄穴 神门穴 鱼际穴 少商穴 劳宫穴 少府穴 中冲穴 少冲穴
1
24、天牖:在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近发际处。 25、天柱:在哑门穴旁开三寸处。 26、人迎:在结喉旁开一寸五分、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7、翳风:在耳垂后、乳突和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 28、扶突: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结喉相平处。 29、天窗:在颈外侧部、下颌角下,扶突穴后、胸锁乳突肌后缘处。 30、天鼎:在胸锁乳突肌后缘,扶突穴下一寸处。
1、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即后发际正中上七寸。 2、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约一寸凹陷处。 3、印堂:在面部、两眉内侧端联线的中间。 4、听宫:在耳屏的前方、下颌关节后方的凹陷处。 5、鱼腰:在眉毛正中、眼平视时下对瞳孔处。 6、率谷:在耳尖上方、入发际一寸五分处。 7、晴明:在内眼角上方0.1寸处。 8、耳门:在听宫穴上方,耳屏上切迹的前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9、素口:在鼻尖端正中处。 10、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当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11、人中:在鼻柱下,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的交界处。 12、承泣:眼平视时,在瞳孔的直下方,眼眶下缘上。 13、下关:在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14、风府:在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处,即两筋之间陷中。 15、风池:平风府穴,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处, 16、脑户:在后发际正中上量二寸五分,当枕骨粗隆之上缘陷中。 17、上廉泉:在颌下正中一寸,舌骨与下颌缘之间凹陷处。 18、颈臂: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处。 19、哑门:在向后发际上五分,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处。 20、缺盆:在颈外侧处部、锁骨上窝之中点处。 21、天容:在下颌角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前缘。 22、廉泉:在颈前部正中线、喉头结节上方陷处。 23、扁桃:在下颌角下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9
胸部腹部穴位图
天突 璇玑 华盖 紫宫 玉堂 膻中 中庭 鸠尾 巨阙 上脘 中脘 建里 下脘 水分 神阙 阴交 气海 石门 关元 中极 曲骨 会阴 横骨 大赫 气穴 四满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关 阴都 腹通谷 幽门 步廊 神封 灵墟 神藏 或中 俞府 缺盆 气户 库房 屋翳 赝窗 乳中 乳根 不容 承满 梁门 关门 太乙 滑肉门 天枢 外陵 大巨 水道 归来 气冲 髀关 足五里 阴廉 急脉 冲门 府舍 腹结 大横 腹哀 日月 期门 天池 食窦 天溪 胸乡 周荣 中府 云门
主治病征: 头维穴的主治病征为:指压头维可以治疗脸部痉挛、疼痛等面部疾病。 阳白穴: 寻找方法: 取穴时患者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 主治病征: 阳白穴的主治病征为:对于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等病征的治疗都有显著的效果。 印堂穴:
5
寻找方法: 取穴时,可以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印堂穴位于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即是。 主治疾病: 印堂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前头痛、失眠、高血压、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目眩、眼部疾病
2
51、下脘:在腹部正中线,脐上二寸处。 52、不容:在幽门穴旁开一寸五分,即巨阙穴旁开二寸处。 53、带脉:在章门穴下与脐相平处。 54、乳中:在乳头中央处。 55、乳根:在乳头直下第五肋间。 56、关元:在曲骨穴上二寸、脐下三寸处。 57、中极:在脐下四寸处。 58、曲骨:在脐下五寸,耻骨联合上缘。 59、辄筋+:在腋下三寸,复前行一寸处。 60、天枢:在肚脐旁开二寸处。 61、食窦:在任脉旁开六寸的第五肋间。 62、会阴:在肛门前阴部后两阴之间。 63、大椎: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间正中处。 64、风门: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 65、天宗:在肩胛岗下窝的中央。 66、至阳:在第七、第八胸椎棘突之间。 67、脊中:在第十一、十二胸椎棘突之间。 68、膏肓俞: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 69、魂门:在第九第十胸椎突棘旁开三寸处。 70、肝俞:在第九胸椎棘突旁开一寸五分处。 71、意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 72、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 73、胃仓: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 74、志室: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处。 75、腰眼:在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三至四寸处。 76、命门:在第二、三椎之间。 77、肩井: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肩部高处。 78、长强:在尾骨尖与肛门之间。
主治疾病: 迎香穴的主治疾病为: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尤其是当您上齿牙痛时,指 压迎香穴,可以快速止痛
7
8
头部穴位图(背面) 百会穴 后顶穴 风府穴 风池穴 天柱穴 哑门穴 太阳穴 下关穴 客主人 耳门穴 听宫穴 翳风穴 颊车穴 大迎 穴 人迎穴 补充:四神聪 强间 脑户 目窗 正营 率谷 承灵 脑空 头窍阴 完骨 天冲 颔厌 头临泣 悬颅 悬厘 听会 和髎 角孙 颅熄 玉枕
四白穴 定位方法: 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四白穴位于面部,双眼平视时,瞳孔正中央下约二厘米处(或瞳
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主治病症: 四白穴的主治病症为:指压该穴道,能提高眼睛机能,对于近视、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疗效。
迎香穴 寻找方法:
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迎香穴位于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 鼻唇沟中)。
4
来自百度文库
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 所谓经,是指神经纵运行的在的干脉。所谓络,是指神经横运行的网络系统的小支脉。经络如环无端、内 外衔接,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分十二经脉,络无法计数。 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络走向包括: 1、手三阴经:从胸沿臂内侧走向手。 2、手三阳经:从手沿臂外侧走向头。 3、足三阴经:从足沿腿内侧走向腹。 4、足三阳经:从腹沿腿外侧走向足。 而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10
人体背部穴位图
大椎 陶道 身柱 神道 灵台 至阳 中枢 脊中 悬枢 命门 腰阳关 肩中俞 肩外俞 附分 肩井 天髎 曲垣 秉风
11
天宗 臑俞 肩贞 大杼 风门 肺俞 厥阴俞 心俞 督俞 膈俞 肝俞 胆俞 脾俞 胃俞 三焦俞 肾俞 气海俞 大肠 俞 关元俞 小肠俞 膀胱俞 上髎 次髎 中髎 下髎 腰俞 会阳 长强 魄户 膏肓 神堂 膈关 魂门 阳纲 意舍 胃 仓 肓门 志室 胞肓 秩边 白环俞
6
定位此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承泣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方,眼球与下眼眶边缘之间。 参看:人体穴位图.
主治疾病: 承泣穴的主治疾病为:近视、夜盲、眼颤动、眼睑痉挛、角膜炎、视神经萎缩、眼睛疲劳、迎风流泪、老 花眼、白内障等常见的多种眼部疾病,当然需要采用其他相关穴道一同治疗才能取得显著效果。此穴是穴道疗 法中治疗眼疾非常重要的穴道之一。
·躯干部
31、天突:在胸骨切迹上缘凹陷处。 32、膻中: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33、气海:在腹部正中线、脐下一寸五分处。 34、大包:在极泉穴与第十一浮肋端之中点处。 35、腹哀:在大横穴上三寸、即剑突尖下。 36、期门:在脐上六寸、巨阙穴旁开三寸五分处。 37、鸠尾:在脐上七寸,即剑突尖下。 38、神阙:在腹部、脐窝中央处。 39、步廊:在中庭穴旁开二寸处。 40、极泉:举臂开腋时,在腋窝中间、腋动脉内侧。 41、曰月:在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即期门下一寸。 42、上脘:在腹部正中线上,脐上五寸处。 43、京门:在第十二肋骨头下。 44、急脉:在大腿内侧面上部,从耻骨联合之中央外量二寸五分。 45、梁门:在腹上部、脐上四寸、中脘穴旁开二寸处。 46、章门:在侧腹部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缘。 47、库房:在锁骨中线第一肋间隙处,即华盖穴旁开四寸。 48、维道:在髂前上棘前下方、五枢前下五分处。 49、渊腋:在腋下三寸,乳头旁开四寸陷中。 50、中府:在云门穴下方约一寸,第一、二肋骨之间,距胸骨正中线六寸处。
全身人体穴位图与注解
名中医 朱卿 提供 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 “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 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头部穴位图(正面) 头维穴 发际穴 阳白穴 印堂穴 攒竹穴 鱼腰穴 外明穴 睛明穴 丝竹空 瞳子髎 承泣穴 球后穴 四白穴 迎香 穴 人中穴 地仓穴 承浆穴 补充:前顶 通天 上星 神庭 承光 当阳 五处 曲差 眉冲 素髎 兑端 龈交 上迎香
穴位解释: 头维穴: 寻找方法:
取头维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此穴在头侧部发际里,位于发际点向上一指宽,嘴动时肌肉 也会动之处(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等。 攒竹穴: 寻找方法:
取穴时应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攒竹穴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 处)即是。
主治疾病: 攒竹穴的主治疾病为:迎风流泪(俗称漏风眼)、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常见疾病、假性近视等。在学 生的眼保健操中,其中有一节就是指压按摩此穴,可见其保健效果非同一般。 睛明穴: 取穴方法: 找寻此穴道时患者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睛明穴位于眼部内侧,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疾病: 睛明穴的主治疾病为:迎风流泪、偏头痛、结膜炎、睑缘炎、眼睛疲劳、眼部疾病、三叉神经痛、近视等。 此穴同样是治疗眼部疾病常用的穴道之一,尤其对于经常用眼的人士来讲,更应该熟练准确的掌握此穴的取穴 方法,只要简单的按摩一两分钟,就可以明显的缓解眼部疲劳,对于学生而言,更是不可多得的预防近视的穴 道之一,此外,还有攒竹穴、四白穴、太阳穴、承泣穴、鱼腰穴等眼部重要穴道一起配合来做,效果会更佳。 瞳子髎 寻找方法: 取穴时可以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瞳子髎穴位于面部,眼睛外侧一厘米处(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主治病征: 瞳子髎穴的主治病征为:指压此穴,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治疗常见的眼部疾病,并可以去除眼角皱纹。 承泣穴 取穴方法:
·四肢部
3
79、巨骨:在锁骨肩胛岗之间凹陷处。 80、臂口:在上臂外侧、三角肌止点稍前处、肩(骨禺)与曲池的连上。 81、尺泽:在肘横纹上、肱二头号肌腱外侧处。 82、曲泽: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近尺侧缘。 83、曲池:屈肘时,在肘横纹头与肱骨外上髁之中点处。 84、手三里:在曲池穴下二寸处。 85、少海:屈肘时,在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86、青灵:在少海穴上三寸处。 87、内关:在腕横纹正中直上三寸。 88、腕骨:在手背尺侧,当第五掌骨与钩骨、碗豆骨之间凹陷处。 89、合谷:在第一、二掌骨之中点稍偏食指处。 90、阳溪:拇指向上挠时,在腕关节桡侧凹陷处。 91、中渚:在第四、五掌骨小头之间、掌指关节上方一寸凹陷处。 92、八邪:握拳时,每个掌骨小头之间处。 93、风市:在直立两 手自然下垂时,在大腿外侧中指尖所到之处。 94、阴包:在曲泉穴上四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95、阴廉:在大腿内侧、气冲穴直下二寸动脉处。 96、血海:在大腿内侧面下部、髌骨内上缘上二寸处。 97、箕门:在大腿内侧血海穴上六寸处。 98、承扶:在臀部下缘横纹中点处。 99、委中:在窝部横纹中点处。 100、足三里: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胫骨前肌上。 101、膝阳关:在阳陵穴上、股骨外上髁上方凹陷处。 102、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出现“人”字形凹陷处,即委中穴与足跟之中处。 103、悬钟:在外踝高点直上三寸,腓骨前缘。 104、三阴交: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缘。 105、解溪:在足背的踝关节横纹中点、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 106、昆仑:在外踝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107、太溪:在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108、涌泉:在足掌心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处。
12
上肢内侧穴位图 天泉穴 天府穴 侠白穴 青灵穴 曲泽穴 尺泽穴 少海穴 孔最穴 郄门穴 间使穴 内关穴 列缺穴 经渠穴 太渊 穴 大陵穴 灵道穴 通里穴 阴郄穴 神门穴 鱼际穴 少商穴 劳宫穴 少府穴 中冲穴 少冲穴
1
24、天牖:在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近发际处。 25、天柱:在哑门穴旁开三寸处。 26、人迎:在结喉旁开一寸五分、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7、翳风:在耳垂后、乳突和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 28、扶突: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结喉相平处。 29、天窗:在颈外侧部、下颌角下,扶突穴后、胸锁乳突肌后缘处。 30、天鼎:在胸锁乳突肌后缘,扶突穴下一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