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测量技术课程试验教学大纲
精密检测技术教案
精密检测技术教案教案标题:精密检测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精密检测技术的定义、原理和应用领域。
2. 掌握精密检测技术的常见方法和仪器设备。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精密检测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你认为精密检测技术在哪些领域有应用?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精密检测技术的定义和原理。
2. 分析精密检测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如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
3. 介绍常见的精密检测方法,如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4. 介绍精密检测技术所需的仪器设备,如光谱仪、质谱仪、电化学工作站等。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相应的实验仪器设备。
2. 分发实验操作指导书,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学生按照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4. 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比较不同组的数据差异。
2.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引导学生思考精密检测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了解精密检测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
2. 分享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案例。
3. 引导学生思考精密检测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精密检测技术。
2. 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和分析。
教学评估:1. 实验操作表现评估: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仪器使用情况。
2. 数据分析评估:评估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结果讨论能力。
3. 讨论与总结评估:评估学生对精密检测技术的理解和总结能力。
4. 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对精密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实验仪器设备:光谱仪、质谱仪、电化学工作站等。
20120105《精密测量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精密测量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开课单位: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系开课学期:第三学年秋季学期课程类别:独立设课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实验总学分:0.5 实验总学时:8H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精密测量技术》实验是学习《精密测量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能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科学作风,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该实验课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初步具备精密测量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精密测量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精密测量仪器和测量系统的设计和测量数据分析。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做好预习,验证性实验时教师先讲述实验内容并演示一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再自己操作;综合性性实验实验时先由教师介绍仪器设备原理和使用方法,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各测量实验,并完成系统的设计和测量数据分析。
实验完毕由教师验收合格后方可离开,并写好实验报告。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门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实践课,它的先修课程应当有《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机械制图》、《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工程光学基础》、《精密测量技术》。
四、本课程的实验内容五、试验成绩评定每个实验完成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学生的试验过程中的操作情况、实验报告书质量完成每个学生的实验成绩评定。
六、参考资料无。
实验一长度、角度测量实验一、实验学时:2学时二、实验类型:综合三、实验目的和主要内容1、了解万能工具显微镜的工作原理;2、熟悉万能工具显微镜的试验操作、使用技能;3、掌握万能工具显微镜进行长度、角度测量的工作流程、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四、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1、19JPC万能工具显微镜设备一台2、三种不同长度的测量直尺各一把、三种角度形状零件各一个实验二圆周封闭原则实验一、实验学时:2学时二、实验类型:综合三、实验目的和主要内容1、了解激光准直仪的工作原理;2、熟悉激光准直仪的试验操作、使用技能;3、掌握激光准直仪进行测量的工作流程、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4、熟练运用圆周封闭原则。
精密测量技术课程设计
精密测量技术课程设计前言精密测量技术是当今世界上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其应用范围广阔,如航空、航天、机械、电子、化学、医疗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精密测量技术的培训和学习极为重要。
本文档的目的是为精密测量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提供一定的辅助,以期达到学习和应用的最佳效果。
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为:•了解精密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精密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选择合适的精密测量仪器进行测量;•能够正确理解和分析测量结果;•能够熟练运用精密测量技术进行实际应用。
教学内容1.精密测量技术概述1.精密测量技术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精密测量的分类3.精度、精密度和可靠性概念2.精密测量仪器的分类与原理1.传感器、调节器、计量器2.静电电容传感器、电磁铁式传感器、激光间接式测量仪3.测量误差和精度分析1.误差类型和误差来源2.精度评定方法3.趋势线拟合处理法4.精度检验和校准技术1.精度检验方法2.校准技术和标准器的使用3.校准方法及计算5.精密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1.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化工工业、医疗工业中的应用案例2.案例分析和讨论教学方法本次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1.授课法:通过讲授精确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原理;2.演示法:通过实际演示操作,使学生了解仪器的具体使用方法;3.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熟练运用精密测量技术;4.讨论法:通过案例分析和比较,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此次课程设计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包括:1.精密测量仪器2.具有理论基础的教材和参考书3.实验室教学评估本次课程设计的评估主要分为:1.学生的实验和报告2.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能力3.期末考试结论本文档主要是针对精密测量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估等方面进行的说明。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们将对精密测量技术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将掌握精密测量技术的使用方法和实际应用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精密测试技术课程讲义(1~2章)
“精密测试技术”课程主要内容典型测试系统的组成一、信号分析基础理论1. 傅立叶变换、FFT频谱分析2. 相关分析、功率谱分析3. 采样及采样定理4. 数字信号处理步骤二、测试系统的基本特性1.传递函数2.静态特性3.动态特性三、传感器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2. 电感式传感器3. 电容式传感器4. 压电式传感器5. 光电式传感器6. 热电式传感器7. 霍尔式传感器四、信号处理电路及接口技术1. 电桥电路2. 模拟信号的放大3. D/A及A/D4. 数据通讯技术5. 几种总线接口五、数据处理方法1. 简单的数字滤波2. 非线性补偿及误差修正(插值)六、虚拟仪器技术参考书籍《测试技术》贾民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成绩:闭卷考试90%+大作业10% (加分措施)大作业:智能传感器及应用虚拟仪器新的测试技术智能结构第一章. 信号分析、处理基础理论1. 信号分类● 按数学关系可以分为:确定信号和非确定性信号周期信号:()()T n t x t x 0+=002/1/T f πω== , 22/f T ωππ==非周期信号:()()t f t x=● 按取值特征分为: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信号离散信号 一般离散信号:独立变量都离散数字信号:幅值和独立变量都离散● 按能量功率分: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R=1,()R t x t P /)(2=()dt t x ⎰+∞∞-2<∞信号的能量有限,称能量有限信号,简称能量信号。
若在()+∞∞-,的能量无限,但在有限区间()2/,2/T T -内满足平均功率有限的条件:()∞<-⎰-dt t T T Tx 2/2/21则称为功率信号,如各种周期信号● 按信号的处理分析不同分为:时域信号:以时间为独立变量来描述的信号 频域信号:以频率为独立变量来描述的信号2. 信号分析处理的目的获取信号频谱特性 (1) 幅频特性:()A ωω- (2) 相频特性:()θωω-3. 周期信号与傅立叶级数 (1) 周期信号定义()()0x t x t n T =+(2) 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 (基频、谐波)对于满足狄里赫利条件的周期信号,均可展开成:()0001(cos sin )n n n x t a a n t b n t ωω∞==++∑ (1.5)式中常值分量0a ,余弦分量幅值n a ,正弦分量幅值n b 分别为()()()000000/20/20/20/20/20/2012cos 2sin T T T n T T n T a x t dtT a x t n tdt T b x t n tdt T ωω---⎫=⎪⎪⎪=⎬⎪⎪=⎪⎭⎰⎰⎰ (1.6)上述展开式也可合并成如下式子:1()sin()nnn x t n t A A ωθ∞==++∑其中:ω――信号的基频n ω 为 n 次谐波各谐波分量的幅值 :n A = (1.8)各谐波分量的初相角: a r c t a n n n n a b φ⎛⎫= ⎪⎝⎭(1.9)(3) 举例、周期信号频谱特点以方波信号为例:方波信号时域波形/频域波形001()sin()n nn x t n t A Aωθ∞==++∑=2001020233sin()sin(2)sin(3)....t t A t ωφωφωφA +A ++A ++++()00/20/210T T a x t dt T -==⎰00/2/2()002cos 0T n T t a x n tdt T ω-=⎰=00/2/2()002sin T n T t b x n tdt T ω-=⎰=00/20/200002[()sin sin ]T T A n tdt A n tdt T ωω--⎰-+⎰ =00/2000/20000cos cos 2[||]T T n t n t A T n n ωωωω---+40{An π= 1,3,52,4,6n n ==()000411(sin sin 3sin 5....)35t A x t t t ωωωπ=+++周期信号频谱特点:● 离散;● 有效频谱只出现在基波的整数倍上; ● 谐波n 次数越大,n A 越小。
精密测试技术课程讲义
精密测试技术课程讲义导言精密测试技术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使用精密测试技术,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并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和稳定性。
本课程旨在介绍精密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相关的设备和工具。
一、精密测试概述1.1 什么是精密测试精密测试是指使用高精度的仪器和设备对产品进行详细的测量和分析,以评估其性能和质量。
它可以检测到微小的差异,并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
1.2 精密测试的重要性精密测试对于现代工业生产至关重要。
通过精密测试,可以发现产品中的缺陷和问题,并及早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它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并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二、精密测试方法2.1 传统测试方法传统的测试方法包括物理测量、化学分析和力学测试等。
这些方法通常使用基本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测量和分析,但精度较低。
2.2 现代测试方法现代测试方法采用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准确性。
例如,使用光学仪器进行精密测量,使用电子设备进行信号分析,以及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虚拟测试等。
3.1 光学测量设备光学测量设备可以通过光学原理来测量物体的尺寸、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等。
例如,使用显微镜进行细微结构的观察和测量,使用激光干涉仪进行表面平整度的测量等。
3.2 电子测量设备电子测量设备可以通过电子信号的分析来测量和记录物体的电特性。
例如,使用示波器和频谱分析仪进行电信号的测量和分析,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电压和电流的测量等。
3.3 计算机辅助测试设备计算机辅助测试设备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测试和数据处理。
例如,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虚拟测试,使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化测试等。
4.1 测试计划和方法在进行精密测试之前,需要制定测试计划和方法。
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的目标、测试的范围和测试的时间计划等。
测试方法包括测试的步骤、使用的设备和工具,以及测试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等。
4.2 数据记录和分析在进行精密测试时,需要准确地记录测量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精密测量技术电子教案
模及现有测量器具等因素。
•
检测目的:当齿轮的检测是为了验收产品,判断产品是否合格时,宜选用综合性项目。
若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工艺分析,查找误差原因时,宜选择单项检测项目。
直
第
齿 圆
七柱
章
齿 轮
测
量
7.1 齿轮概述
• 精度等级。高精度的齿轮用于重要场合,因此应选择 反映误差较为全面的综合性项目或较为重要的单项检 测项目。对6级以上的齿轮,第Ⅱ公差组采用单项检 测项目时,必须检测△ff。而对于中低精度的齿轮可以 用△Fr或△Fw进行单项检测。
7.1 齿轮概述
01
第 七 章
02
直齿圆柱 齿轮测量
• •
直
第
齿 圆
• • •
七柱 •
章
齿 轮
测
• •
量
•
•
7.1 齿轮概述
5、 公法线长度变动ΔFw{切向误差} ΔFw是指在齿轮一周范围内,实际公法线长 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ΔFw=Wmax-Wmin 公法线是跨几个齿。 W=(K-1)Pb+Sj Pb-----基圆上的周节 Sj-----基圆上的齿厚 ΔFw主要反映由蜗轮偏心面造成的齿轮切 向长周期误差。 测量:用公法线百分尺测。 在齿圆上测4~5个方位
或
直齿圆柱齿轮测量
第 七 章 齿轮整体误差的测 量
7.2 齿轮整体误差的测量
01
02
03
第
直齿圆柱
齿轮整体
七
齿轮测量
误差的测
量分析
章
”
01 第 七 章
03
齿轮整体误差的 测量
02
直齿圆柱齿轮测 量
04
2005《精密工程测量》教学大纲
《精密工程测量》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精密工程测量英文名称:Precision Engineering Surveying开课学期:8学时/学分:20 /1 (其中实验4学时)课程类型:学科专业选修课开课专业:测绘工程选用教材:吴翼麟、孔祥元,《特种精密工程测量》,测绘出版社,1992主要参考书:1、张正禄,《工程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2、李青岳、陈永奇,《工程测量学》,测绘出版社,19953、黄声享、尹晖等,《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4、冯文灏,《工业测量》,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执笔人:王凤艳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精密工程测量学》是测绘工程本科专业选修专业课之一,本教学大纲适用于测绘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精密工程测量的发展现状;掌握精密工程测量的理论、技术、仪器和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精密工程测量的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2、掌握精密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3、掌握精密工程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精密工程测量的定义和领域二、大型工程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及其对测量精度的要求三、国内外特种精密工程测量的现状及发展教学提示:在这一章的教学中,主要让同学们了解精密工程测量的研究内容、应用领域及发展现状。
第二章精密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2学时)一、精密工程测量的工作内容和特点二、常规方法的改进、专用测量仪器的研制三、内外部环境因素的排除和处理四、自动观测系统五、精密工程测量中数据处理的特点教学提示:通过本章教学,使同学们了解精密工程测量的工作内容和特点,常规方法的改进及研制专用仪器,在精密工程测量中,要注意内外部环境因素的排除和处理,掌握精密工程测量中数据处理的特点。
第三章精密长度测量(2学时)精密长度测量的各种方法教学提示:要求同学们掌握精密长度测量的各种方法。
第四章精密角度测量(2学时)精密角度测量的各种方法和仪器教学提示:通过教学,使同学们掌握精密角度测量的各种方法。
精密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1
《精密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田朝平编机械学院测控系实验守则一、实验基本要求1.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及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熟悉仪器、设备及相关测量器具的工作原则和初步了解操作要求。
没有预习实验指导书的学生不得进入实验室。
2.实验中对各种数据应会处理,并考虑如何书写实验报告;实验中出现的误差或其它情况应进行分析说明。
二、实验须知1.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进入实验室。
进入实验室后,注意保持实验室清洁和安静。
2.需要接电源的仪器,需经教师同意后,方可接上电源。
要小心操作,用力适当。
3.如发现仪器有故障时,不得擅自拆修,应立即报告指导老师。
4.学生应积极动手操作,并独立完成实验和实验报告。
5.实验完毕后,将计量器具和被测工件整理好,并认真填写实验数据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6.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完成实验者,须经实验室领导同意,或延长实验时间或另行安排补做时间。
目录一长度基准的测量实验一、用接触式干涉仪测量量块实验二、比长仪测量线纹尺二孔、轴测量实验三、工具显微镜上用灵敏杠杆测量孔实验四、光学比较仪测量轴三形状误差的测量实验五、用圆度仪测量零件的圆度误差实验六、用合像水平仪测量平板平面度误差四齿轮参数测量实验七、用单基圆盘齿形误差测量仪测量齿轮的齿形误差一长度基准的测量实验一、用接触式干涉仪测量量块一、实验目的1、掌握相对法检定量块的方法;2、熟悉接触式干涉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3、掌握量块中心长度的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接触式干涉仪、标准量块(二等量块)、被检量块(三等量块)及附件三、仪器概述(1)结构原理立式接触干涉仪是由干涉管、支架及可换的测量工作台组成如图1-1所示。
干涉管是仪器的主要部分,它由测量柱1、干涉箱2和观察管3组成。
在测量柱端部的测杆上可以装测帽4及测杆提升器5,通过目镜8右边的小手轮6的转动,可使分划板作横向移动,扳动扳手7可使目镜绕一轴线摆动,以便观察到全部刻度尺。
借助专用扳手转动干涉箱上带。
精密检测技术教案模板及范文
#### 教学目标1. 了解精密检测技术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2. 掌握常用精密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4. 激发学生对精密检测技术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 教学内容1. 精密检测技术概述2. 常用精密检测方法- 光学检测- 电磁检测- 声波检测- 激光检测- 红外检测3. 精密检测设备的操作与维护4. 精密检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 实践操作法- 讨论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 引入精密检测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新课讲解1. 精密检测技术概述- 解释精密检测技术的定义。
- 介绍精密检测技术的分类。
- 列举精密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
2. 常用精密检测方法- 光学检测:原理、操作步骤、应用实例。
- 电磁检测:原理、操作步骤、应用实例。
- 声波检测:原理、操作步骤、应用实例。
- 激光检测:原理、操作步骤、应用实例。
- 红外检测:原理、操作步骤、应用实例。
3. 精密检测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介绍常用精密检测设备的种类。
- 讲解设备操作步骤。
- 强调设备维护的重要性。
4. 精密检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列举典型应用案例。
- 分析案例中应用的检测技术。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种精密检测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2. 教师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操作技能。
3. 学生汇报实践结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精密检测技术在工业中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
#### 教学评估- 学生对精密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 学生操作精密检测设备的熟练程度。
- 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对精密检测技术的兴趣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 范文精密检测技术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理解精密检测技术的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精密测量课程设计
精密测量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精密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进行精密测量工作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精密测量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的精密测量方法和仪器使用,了解精密测量在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精密测量工作,熟练操作精密测量仪器,掌握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精密测量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精密测量的基本原理、常用测量方法和仪器、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测量实验等。
1.精密测量的基本原理:包括测量定义、测量方法和测量坐标系等内容。
2.常用测量方法和仪器:包括长度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以及相关仪器的使用。
3.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处理,误差的来源、分类和减小方法等。
4.测量实验: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处理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精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验法: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处理的方法。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精密测量在工程中的应用。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设备、多媒体资料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
2.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精密工程测量》实验指导书(王继刚修订版)要点
《精密工程测量》实验指南王继刚崔旭升编测绘工程学院二○一四年十月实验一精密角度测量(方向法观测水平角)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精密经纬仪(DJ1或DJ2)的操作方法。
2. 掌握方向法观测水平角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
二、计划与设备1. 实验时数安排4学时。
2. 实验设备为DJ1(或DJ2)1台、记录板1块、测伞1把。
三、方法与步骤1. 在指定点位上安置经纬仪。
2. 度盘配置: 设共测4个测回,则第i个测回的度盘位置略大于(i-1)180/4.3. 一测回观测:(1)盘左。
选定一距离较远、目标明显的点(如A点)作为起始方向,将平读盘读数配置在稍大于0º处,读取此时的读数;松开水平制动螺旋,顺时针方向依次照准B、C、D三目标读数;最后再次瞄准起始点A并读数,称为归零。
以上称为上半侧回。
两次瞄准A点的读数之差称为“归零差”,检核是否超限,超限及时放弃本测回,重新开始本测回。
(2)盘右。
先瞄准起始目标A,进行读数;然后按逆时针放线依次照准D、C、B、A各目标,并读数。
以上称之为下半测回,其归零差仍要满足规范要求。
上、下半测回构成了一个测回,检核本测回是否满足各项限差,如超限,重新开始本测回,合限,进行下一测回工作。
4.记录、计算(1)记录。
参考本指南所附的本次实验记录表格。
盘左各目标的读数按从上往下的顺序记录,盘右各目标读数按从下往上的顺序记录。
(2)两倍照准误差2C的计算。
按照下式计算2C)盘左读数-(盘右读数C 1802±=对于同一台仪器,在同一测回内,各方向的2C 值应为一个定值。
若有变化,其变化值不超过表1.1中规定的范围表1.1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3) 平均读数的计算。
按下式依次计算各方向平均读数,即以盘左读数为准,将盘右读数加或减180º后和盘左读数取平均。
2180)(盘右读数盘左读数平均读数 ±+=起始方向有两个平均读数值,应再次取平均作为起始方向的平均读数。
精密测量技术电子教案
精密测量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精密测量技术概述1.1 精密测量技术的定义与重要性1.2 精密测量技术的应用领域1.3 精密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1.4 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二章: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2.1 测量误差的概念与分类2.2 测量误差的估计与分析2.3 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2.4 测量数据的优化与校准第三章:精密测量仪器与设备3.1 精密测量仪器的基本构成与分类3.2 常见精密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3.3 精密测量设备的选用与维护3.4 精密测量仪器的校准与检定第四章:长度测量与角度测量4.1 长度测量方法与仪器4.2 角度测量方法与仪器4.3 长度与角度测量误差分析4.4 长度与角度测量实例解析第五章:形状与位置误差测量5.1 形状误差测量方法与仪器5.2 位置误差测量方法与仪器5.3 形状与位置测量误差分析5.4 形状与位置测量实例解析第六章:表面质量测量技术6.1 表面质量的概念与分类6.2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与仪器6.3 表面缺陷的测量方法与仪器6.4 表面质量测量实例解析第七章:温度与湿度测量技术7.1 温度测量的原理与方法7.2 湿度测量的原理与方法7.3 温度与湿度测量仪器及其应用7.4 温度与湿度测量实例解析第八章:非接触式测量技术8.1 非接触式测量技术的原理与分类8.2 激光测量技术及其应用8.3 光电测量技术及其应用8.4 非接触式测量实例解析第九章:振动与噪声测量技术9.1 振动与噪声的概念及其危害9.2 振动与噪声的测量方法与仪器9.3 振动与噪声测量实例解析9.4 振动与噪声的控制与处理方法第十章: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10.1 数据采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0.2 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0.3 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在精密测量中的应用10.4 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实例解析第十一章:光学测量技术11.1 光学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11.2 干涉测量技术及其应用11.3 光学三角测量技术及其应用11.4 光学测量技术实例解析第十二章:超声波测量技术12.1 超声波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12.2 超声波测量仪器及其应用12.3 超声波测量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12.4 超声波测量技术实例解析第十三章:电测量技术13.1 电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13.2 电流、电压、电阻的测量13.3 电测量仪器及其应用13.4 电测量技术实例解析第十四章:纳米测量技术14.1 纳米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14.2 纳米测量仪器及其应用14.3 纳米测量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4.4 纳米测量技术实例解析第十五章:精密测量技术综合应用15.1 精密测量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15.2 精密测量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15.3 精密测量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15.4 精密测量技术在未来发展趋势中的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精密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机械电子工程教学大纲精密测量技术
《精密测量技术》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0142060课程英文名称:Precision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总学时:16 讲课:12 实验:4 上机:0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精密测量技术课程是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开设的-门选修课,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综合运用光,机,电方面的知识,初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几何量测量技术问题。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基本掌握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测量过程四要素:(1)测量对象和被测量,(2)测量单位和标准量,(3)测量方法,(4)测量标准。
拟定测量方法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1)两个重要的测量原则,2)被测对象和被测量的特性,3)测量力的影响,4)测量环境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并通过几何量的测量实例的学习与实践获得根据被测对象与被测量的特性确定适当的测量方案,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技能。
初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测量技术问题。
同时了解三坐标测量机与应用,自动测量,虚拟仪器技术等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实施说明本门课内容很多、所涉及的知识学科很广,而计划总学时为16学讲,讲授本门课时应重点把本门课的知识体系与脉络交待清楚。
以后各部分要选择与密切相关的测量实例。
可留些探索性题目让学生自己去检查查找以拓宽思路、开阔眼界。
第l部分:精密测量技术概述:简要介绍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概况,重点讲解精密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测量过程四要素、拟定测量方法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第2部分:长度尺寸测量:重点介绍长度测量的基本方法与应用,加深对测量与检定两个术语的理解,结合实例和实验环节加强根据被测对象与被测量的特性确定适当的测量方案,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技能。
第3部分: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测量:重点介绍形状和位置误差测量的基本方法与应用,以及形状和位置误差评定方法第4部分:表面粗糙度及表面微观形貌测量:重点介绍表面粗糙度及表面微观形貌测量的三种主要方法。
M106103《精密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精密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Precision Measurement Technology课程代码:M106103总学时:54 学分:3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本课程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光电检测与控制方向的专业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融会贯通各门专业基础课程,系统掌握各类几何量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现代计量测试新技术。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计量测试的基本知识,能够依据被测量的技术要求拟定合理的测量方案,实施测量并分析处理测量结果,完成一个测试的全过程,何参量精从而具有初步解决工程测量中几密测试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4学时1、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概况2、公差基础知识3、测量的基本概念4、测量方法的选择12学时第二章长度尺寸的测量1、长度的基准与标准2、量块的检定3、线纹尺的检定4、光滑极限量规5、轴类零件测量6、孔类零件测量7、大尺寸测量及新技术发展6学时8、微小尺寸测量及纳米测量技术第三章角度测量1、角度的实用基准2、角度和锥度的测量心」6学时3、小角度测量技术4、新型角度传感器第四章表面粗糙度的测量1、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2、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3、微观形貌测量新技术的发展第五章形位误差测量12学时1、直线度误差测量及准直技术的新发展2、平面度误差测量3、圆度误差测量4、平行度位置误差测量5、垂直度位置误差测量6、同轴度位置误差测量7、误差分离技术8、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第六章螺纹测量6学时1、螺纹测量基础2、普通螺纹的综合检验3、螺纹的单项测量4、丝杠的测量第七章圆柱齿轮测量8学时1、概述2、齿轮单项测量3、齿轮综合测量4、齿轮整体误差测量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精密计量与测试发展概况,熟悉量值传递系统,掌握长度计量检定基本内容。
2、理解几何量测量的基本原则,对拟定测试方案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掌握工程测量中各种几何量参数的测量原理、数据分析及误差分析,了解各种常用仪器的技术指标。
精密测量技术电子教案05-06
第 六 章
螺 纹 误 差 测 量
6.1 圆柱外螺纹的测量 在机械制造中,螺纹联接和传动的应用有很多, 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根据其用途可分为三类:普 通螺纹、传动螺纹和紧密螺纹 普通螺纹: 通常也称紧固螺纹,主要用于联接和紧固各种 机械零件。这类螺纹联接的使用要求是可旋合 性(便于装配和拆换)和联接的可靠性。 传动螺纹: 这类螺纹通常用于传递运动或动力。螺纹联接 的使用要求是传递动力的可靠性或传递位移的 准确性。 紧密螺纹: • 这类螺纹用于密封联接。螺纹的使用要求是结 合紧密,不漏水、不漏气和不漏油。
第 五 章
角 度 与 圆 分 度 误 差 测 量
5.1 角度和圆锥角的测量
第 五 章
角 度 与 圆 分 度 误 差 测 量
• 角度的量值传递 • 角度基准与长度基准有本质的区别。角度 的自然基准是客观存在的,不需要建立, 因为一个整圆所对应的圆心角是定值( 2πrad或360°)。因此,将整圆任意等分 得到的角度的实际大小,可以通过各角度 相互比较,利用圆周角的封闭性求出,实 现对角度基准的复现。 • 为了检定和测量需要,仍然要建立角度度 量的基准 。
6.1 圆柱外螺纹的测量
• 螺距(P): 螺距是指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 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第 六 章
螺 纹 误 差 测 量
• 牙型半角(α/2): 牙型半角是指在螺纹牙型上牙侧与 螺纹轴线的垂直线间的夹角。普通 螺纹的牙型半角为30°。
6.1 圆柱外螺纹的测量
第 六 章
螺 纹 误 差 测 量
6.1 圆柱外螺纹的测量 • 大径(D,d): 大径是指与内螺纹牙底或外螺纹牙顶相切的假 想圆柱或圆锥的直径。相结合的内、外螺纹的 大径基本尺寸相等,即D =d 。 • 内螺纹的大径D又称"底径",外螺纹的大径d又称" 顶径"。普通螺纹大径的基本尺寸为螺纹公称直 径尺寸。 小径(D1,d1): 小径是指与内螺纹牙顶或外螺纹牙底相切的假想 圆柱或圆锥的直径。相结合的内、外螺纹的小 径基本尺寸相等,即D1=d1。 • 内螺纹的小径D1又称"顶径",外螺纹的小径d1又 称"底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密测量技术课程试验教学大纲一、课程概况英文名:Precision Measurement Technology开课单位:机械学院课程编码:2010422学分学时:2.5学分,40学时授课对象: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先修课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误差理论与实验设计,工程光学,测控仪器设计试验课程主要内容:精密测量技术试验教学课程在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手段进一步巩固和掌握一些常用仪器的测量原理及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
主要包括:基本长度量的测量方法,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测量方法,机械零件综合参数测量方法等。
通过对基本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实际操作,使学生能能综合运用光、机、电方面的知识,初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测量技术问题,并为掌握高精度的复杂测量问题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试验课程内容1.基本长度量测量方法(3学时)试验1。
卧式光学比较仪测量内孔直径(1学时)试验二。
接触式干涉仪测量长度尺寸(1学时)试验三。
用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孔距(1学时)2.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测量(4学时)试验四。
箱体位置误差的测量(1学时)试验用五。
合象水平仪测直线度误差(1学时)试验六。
平面度误差的测量与评定(1学时)试验七。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1学时)3.综合测量实验(3学时)实验八。
圆柱齿轮参数和误差测量(1学时) 实验九。
用工具显微镜测量螺纹各项参数(1学时) 实验十。
三坐标测量机的使用(1学时) 实验内容:用工具显微镜测量螺纹各项参数一、实验目的1、了解工具显微镜的测量原理及结构特点。
2、掌握用大型工具显微镜测量外螺纹中径,螺距和牙型半角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大型工具显微镜,螺纹量规。
图2-1-1为大型工具显微镜外形图。
它由下列四部分构成:(1)底座——用来支撑整个量仪;(2)工作台——用来承放被测工件,可以作纵向和横向移动,移动的距离可以通过工作台的千分尺11和7的示值反映出来,还可以绕自身的轴线旋转;(3)显微镜系统——用来把被测工件的轮廓放大投影成像,通过目镜 l 来瞄准,通过角度示值目镜18读取角度值; (4)立柱——用来安装显微镜筒等光学部件。
在工具显微镜上用影像法测量外螺纹是利用光线投射将被测螺纹牙型轮廓放大投影成像于目镜中,用目镜中的虚线来瞄准轮廓影像,并通过该量仪的工作台纵向、横向千分尺(相当于直角坐标系的x 、y 坐标)和角度读数目镜来实现螺纹中径、螺距和牙型半角的测量。
大型工具显微镜的光学系统如图2-1-2所示。
由光源 l 发出的光束经光圈2、滤光片3、反射镜4、聚光镜5和玻璃工作台6,将被测工件的轮廓经物镜组7、反射棱镜8投影到目镜10的焦平面米字线分划板9上,从而在目镜10中观察到放大的轮廓影像,从角度示值目镜11中读取角度值。
另外,也可以用反射光源照亮被测工件;图2-1-1 大型工具显微镜1-目镜;2-米字线旋转手轮;3-角度读数目镜光源;4-显微镜筒;5-顶尖座;6-圆工作台;7-横向千分尺手轮;8-底座 9--圆工作台手轮;10-顶尖;11-纵向千分尺手轮;12-立柱倾斜手轮;13-连接座;14-立柱;15-支臂;16-锁紧螺钉;17-升降手轮;18-角度目镜图2-1-2 大型工具显微镜光路图以该工件的被测表面上的反射光线,经物镜组7、反射棱镜8投影到目镜10的焦平面米字线分划板9上,同样可在目镜10中观察到放大轮廓影像。
1.测量过程的初始操作(1)接通电源,松开圆工作台锁紧装置,摇动手轮9,把工作台6的圆周刻度对准示值零位。
把被测工件安放在玻璃台面或牢固安装在两个顶尖10之间。
(2)根据被测件直径尺寸大小,参照量仪说明书调整光阑大小,或按表2-1提供的对应关系选择光阑直径。
表2-1(3)用影像法测量螺纹时,由于螺旋角影响,当光线垂直于螺纹轴线射入物镜时,牙型轮廓影像就会有一侧模糊。
为了获得清晰的牙形轮廓,必须摆动立柱使光线顺着螺旋线射入物镜,如图2-1-3所示。
这时需转动手轮12,使立柱14向右或向左倾斜一个角度,其值等于螺纹升角ψ= arctg(n P/πd2),式中P为公称螺距,d2为公称中径。
图2-1-3所示是观察靠近自己一侧的螺牙影像时的情形,立柱向左倾斜一个ψ角,当要观察背面一侧的螺牙影像时,由于螺牙的方向正好相反,此时,立柱应向右倾斜一个ψ角。
(4)转动目镜1上的焦距调节环,使视场中的米字线最清晰。
松开螺钉16,旋转手轮17使支臂15升降,调整量仪物镜的焦距,使被测轮廓影像清晰,然后旋紧螺钉16。
(5)通过旋动11、7纵、横向千分尺,纵横移动工作台,使影像在目镜中移动,根据所需测量的位置,用目镜中的米字线瞄准目标。
转动目镜1中米字线旋转手轮2,可旋转米字线的倾斜角度,使中心虚线与影像轮廓线贴合,便于给工件定位,读取该位置对应的x、y数值,同时还可以从角度目镜18中读取米字线中心虚线倾斜的角度。
2.几种瞄准方法和措施定位瞄准是测量过程的关键,若在用米字线对准被测轮廓时出现偏差,测量误差增大,出于这一考虑,仪器配有测量刀等附件,可采用不同的瞄准方法,以减少瞄准的误差。
(1)影像法就上述测量影像的情况,可采用如图2-1-4所示的两种对线方法:①压线法,米字线的中虚线A—A与牙形轮廓的一侧边重合,用于测量长度。
②对线法,米字线的中虚线A—A与牙形轮廓的一侧边间有一条宽度均匀的细缝,用于测量角度。
用影像法测量时,尽管显微镜立柱按螺旋升角方向倾斜,但由于螺纹是个螺旋面,使工件阴影的边界仍不够清晰,且得到的是法向影像,与螺纹标准定义(在轴截面上)不符,因此测量误差较大。
为克服这一缺点,可以采用轴切法。
(2)轴切法轴切法是利用仪器的附件——测量刀,在被测螺纹的轴截面上进行测量的,测得的参数与螺纹标准定义符合。
由于螺纹的倾斜遮挡不了量刀上的刻线,故立柱不需倾斜,直接把物镜焦距调到螺纹的轴截面上。
如图2-1-5所示,测量刀有一条斜角为30°的刃口,分为左、右斜刃两种,用以测量左、右牙侧。
在测量刀表面刻有一条与刃口平行的细线,其与刃口的距离l有0.3mm和0.9mm两种,分别用以测量螺距小于3mm和大于3mm的螺纹。
测量时,测量刀的安装高度应使其刃口与被测螺纹轴心线高度一致,然后使测刃贴紧螺牙侧面。
当用3倍物镜将螺纹放大时,可用米字线中央虚线两旁的虚线(一条距中央0.9mm,另一条距2.7mm)来瞄准测量刀上的细刻线,瞄准后就表明中央虚线对准了螺牙侧面。
测量读数的取得与影像法相同。
与影像法相比,轴切法的测量精度较高。
但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操作比较复杂,且测量刀刃口易碰伤和磨损。
此外,高度调节误差也是影响测量精度的重要原因。
(3)干涉带法还有采用瞄准干涉带的方法,简称干涉带法。
a) 压线法b) 对线法图2-1-4 瞄准方法图2-1-3 显微镜物镜方向干涉带法是利用螺纹牙侧影像外围的干涉条纹代替影像边缘,用米字线瞄准后进行测量,如图2-1-6所示。
采用干涉带法测量时,要将显微镜透射光路中的光圈调整到最小,或在光路中加一个小孔光阑,形成细光束照亮牙廓,此时,目镜中可看到在被测零件轮廓线附近有3~5条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其形状与检测牙廓边缘一致。
测量时,用米字线与第一级干涉条纹对准,对准较容易从而减小了对准误差,其精度可达±0.5 m 。
上述为采用平行光照明,它适用于测量半角和螺距。
但测量中径时要做很麻烦的修正,因此不适于测量中径。
采用斜光束照明可以克服以上缺点。
但这一方法需要在仪器原来的可变光阑处,设置一特殊的斜照明装置,需要专业人员才能进行,在此不作介绍。
此方法光源以与原主光轴成一斜角的平行光投向被测件,同样也可以产生干涉条纹,这时采用对准干涉条纹方法测量中径,不需进行修正。
(4)球接触法球接触法是用球形量头接触螺纹牙槽来测量螺纹中径的。
它其实是仿照量针测量法,用球头测量刀进行测量,如图5-78所示。
此方法的原理与三针法相同,按选择三针直径的方法选择球的直径,使其尽量接近最佳针径。
测量时,将球头伸入螺牙中与两牙侧接触,然后用米字线瞄准球边缘的影像,求得两次瞄准在横向标尺上两读数之差 N 值,按下式计算中径:3.影像法测量螺纹参数 (1) 中径测量螺纹中径d 2是指把螺纹截成牙形切口宽与牙形沟槽宽度相等并和螺纹轴线同轴的假想圆柱面直径。
对于单图2-1-6 干涉法图2-1-5 轴切法图2-1-7 球接触法线螺纹,它的中径也等于轴截面内沿着与轴线垂直的方向量得的两个相对牙形侧面间的距离。
测量时,为了使轮廓影像清晰,需将立柱进行向左、图2-1-8 螺纹参数测量向右各一次的倾斜。
倾斜的角度为螺旋升角ψ,倾斜方向,视观察哪一侧牙形而定,应与螺纹的倾斜方向一致。
操作是:确定向一方倾斜了立柱,并进行了调焦之后,得到清晰的螺牙影像,转动纵向千分尺和横向千分尺手轮,以移动工作台,同时,转动目镜1中米字线旋转手轮2,旋转米字线的倾斜角度,使目镜中的中心虚线与螺纹螺牙影像轮廓的一侧重合,记下横向千分尺的第一次读数。
然后,将显微镜立柱反向倾斜升角ψ,转动纵向千分尺(此时不得再转动横向千分尺,米字线也不旋转),使螺纹工件沿直径方向移动,目镜中使中心虚线与螺纹直径上另一侧的牙形轮廓重合,记下纵向千分尺第二次读数。
两次读数之差,即为螺纹的实际中径。
被测螺纹若是放在工作台上,需要仔细调整安放的位置,应使尽可能使它的轴向和径向分别与纵向和横向千分尺的测量方向一致,且轴线要水平,带有顶尖孔的螺纹则安装在两顶尖上。
尽管如此,安装误差必定会存在的,若螺纹轴线方向与仪器工作台纵向移动方向不一致,此时径向方向也与工作台横行测量方向不一致,这将带来测量误差,造成在牙形轮廓一侧测得的结果大于实际值,而另一侧测得的结果则小于实际值,为了消除被测螺纹工件安装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根据误差出现的规律,可对螺牙两侧面均作测量,利用正负误差相消的原理,作平均处理。
故整个测量过程须测出d2左和d2右,如图2-1-8所示,最后,取两者的平均值作为实际中径:(2) 测量螺距螺距P是指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测量时转动纵向和横向千分尺,以移动工作台,旋转目镜中的米字线中心虚线与螺纹影像轮廓的一侧重合,记下纵向千分尺第一次读数。
然后,转动纵向千分尺手轮(横向千分尺手轮不动,镜中的米字线不旋转),工作台纵向移动,使螺牙纵向移动n个螺距的长度,使沿轴线方向相距n个螺牙的同侧影像轮廓与目镜中的米字线中心虚线重合,记下纵向千分尺第二次读数。
两次读数之差,即为n个螺距的实际长度∑P。
对于单线螺纹,测量一个螺距时,则移动一个螺牙进行上述测量操作。
为了消除被测螺纹安装误差的影响,同样要测量出∑P 左和∑P 右,如图2-1-8所示。
然后,取它们的平均值作为螺纹n 个螺距的实际尺寸:它与n 个公称螺距的差值称为n 个螺距的累积偏差: nP P P -∑=∆∑实际 式中P 为公称螺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