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与社会适应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PPT课件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PPT课件

2.精神分析法:
来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疾病的原因往往来自童年的经历,潜意识内的冲突,通过分析技术(自由联想、释梦、移情、疏导等)使潜意识里的冲突上升至意识中,一旦病人领悟这些冲突,疾病就可消退。
3.认识重建疗法:
强调认识过程对情绪、行为的影响,认为情绪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和适应不良行为的原因是异常的思维方式。通过挖掘病人的异常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指出不合理、不现实的一面,代之以合理的思维方式,即可达到改变情绪与行为的目的。
(三)开设心理辅导课,对学生进 行心理辅导
1.自我意识辅导。 2.学习辅导。 3.社交辅导。 4.性心理辅导。 5.生活辅导。 6.危机辅导。
二、加强心理健康的维护,对已出现的心理障碍进行积极的疏导和矫治
(一)提供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指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在心理方面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疏导和教育的过程。
二、青少年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一)轻微脑功能失调 (二)人格障碍 1.偏执型人格。 2.分裂性人格。 3.强迫型人格。 4.依赖型人格。 6.反社会型人格。
(三)人际交往障碍
1. 害羞 2. 孤僻 3. 干涉癖 3. 强迫癖
(四)性心理障碍
青少年学生由于性机能的成熟以及性意识的觉醒,由于有的青少年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心理发展又相对不成熟,加上对性的好奇和神秘感,在不良社会环境影响下,就容易过分追求性刺激,造成性过敏,产生性心理障碍。
第二节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障碍
一、 心理障碍的含义 二、 青少年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三、 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一、心理障碍的含义
心理障碍主要是指认识、情感、意志、人格特征等偏离正常人的心理异常现象。

世界精神卫生日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班会PPT课件

世界精神卫生日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班会PPT课件
各项拦挡措施及其防护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对出现问题的措施应及时整改和补救。 对于Φ100-Φ200mm制动轮,标准间隙为0.5mm;对于Φ200-Φ400mm制动轮,标准间隙为1.0mm。
心 理 健 康 素 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借助于现代高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顺应工程市场管理的新要求,我们借助于信息技术、网络科技,致力开发了幕墙工程施工管理远程控制管理系统(施工网络管理平台),此系统的开发应用 质保部门除对工程质量检查之外还需对现场质量管理情况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内容如下:
---
世界精神卫生日




-传递爱我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传播精神卫生理念们都在行动-




7) 大面积工作展开后,场地内钢筋较多,施工人员须谨慎操作,看清凸出的钢筋,避免碰撞钢筋受到伤害。 p、遮阳系数:≤05.%
心理小测试
14 安全带应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受力点在人身重心上部。 (2)可能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和数量预测分析;
心理小测试
心里解析
k、镀膜:真空磁控阴极溅射工艺制造的低反射膜。 b 对玻璃的加工质量包括尺寸、磨边、安装孔眼的位置偏差、精度及研磨质量检查。
1). 按照设计施工图完成施工; 校验期一般为:使用超过六个月或200次应重新校验;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或检修以后应重新校验;弹簧测力计校验不宜超过二个月。
---
世界精神卫生日




-传递爱我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传播精神卫生理念们都在行动-




六、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 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质等应统一调谴,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委、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2课间休息有利于学生消除疲劳,恢复学习工作能力,保证学生在下一节课中取得较 高的学习效率。根据大脑皮层镶嵌式活动的特点,课间易采用活动性休息,让学生到 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在学校操场散步、自由活动和做活动性游戏。
3要注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交换。在一周的中间安排一次劳动有利于下半周大脑 皮层继续保持较好的学习工作能力。
注:对学生的学习负担作卫生学评价时,是以疲劳为客观指征的,而不是 疲倦(疲倦时一种主观感受,它是由一种由于机体的软弱而感到无力或不 愿工作的现象)。
(三)疲劳的消除和机能状态的恢复
疲劳可以通过休息而得到消除,机体便可恢复到正常的协调状态。 ✓休息与机能状态恢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日本学者田中宽一研究, 如果作业时间以算术级数增加,机能恢复所需要的休息时间则以几何级数增加。 如,30分钟作业产生的疲劳需要10分钟的休息,那么一小时的作业则需20分钟 休息,一个半小时就需要40分钟休息。 ✓关于休息时间安排效果的各种研究的一致结论:休息对疲劳的消除和机能状 态的恢复,规律是先快后慢,即休息的时间应按学习和作业的顺序而逐渐增加。 但是,长时间的休息会减退注意的顺应而影响学习效率。所以,多次的短时间 休息比一次长时间的休息效果要好。
2作为教师在安排作业时,作业量不宜过多,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休息和睡 眠时间,一般上午布置的作业不应下午交,那样会占用学生中午的休息时间, 影响下午的学习效率。时还要按时下课,不拖堂,不占用学生课间休息时间, 否则会影响下节课的效率。
3双休日不应在安排课堂教学,可布置适量上午作业让学生自学。应鼓励和 引导学生在双休日适当的参加一些实践活动。
(三)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家长和集体教育机构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理解为家长 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作为卫生保健生态系统中的中间系统 (在第四章已经讲到),教师与家长的和谐关系是创设健康 的学校气氛不可缺少的一方面。教师在这层关系中处于主导 地位,教师应该首先做到尊重家长,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 善于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家庭和学校步调一致地堆学生施 加教育影响。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及干预ppt课件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及干预ppt课件

国内外动态
2004年中国精神卫生日是:
关注儿童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
主题:快乐心情 健康行为
国内外动态
12-22%美国儿童有精神障碍 7.5百万-1400万
5-9%有明显的功能损害 <20%接受精神卫生服务,甚至很少能看儿
童精神科医生 而很多孩子是可以各种治疗中(药物及其
行为治)得到帮助 ….美国精神卫生中心
7. 自卑 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 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 低一等,抬不起来头。这种自我严惩影响了自己的情 绪,对什么都缺乏情趣,压抑感太强。
精神健康与精神障碍的关系
精神健康
亚健康状态 (第三状态)
轻性精神 障碍
精神病
·精神愉快 ·精力充沛 ·社会适应良好
什么是行为问题呢?
儿童行为问题 (childhood behavior disorders) 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 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李雪荣,1987) , 其诊断分类尚未确定(沈渔村邨,1995 )。
儿童行为问题包括行为和情感两个方面 (Walton,1985) :行为问题如攻击、不听管 教、偷窃、逃学、说谎、离家、纵火等,情感 问题如焦虑、恐惧、抑郁和人际关系困难等 。
婴幼儿期:1.说话迟(3.6)2.过分哭闹(4.1)3.小便控制差(4.3) 4.养育困难(6.9)5.退缩(7.2)6.适应差(7.8)7.生活不规律 (9.2)8.易分心,过渡活动(9.8)9.说话走路较迟(10.9)
学龄期:1.脑电图慢波明显多 2.软症状明显高 3.学习困难,干扰别人,人际关系差 4.情绪行为异常
• 不好的倾听者
• 用“心”
• 理解和领会思想与 感情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优秀ppt课件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优秀ppt课件
LOGO
1、学业相关问题
Study-related problems
?学习困难 Learning Disability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拒绝上学 school refusal
LOGO
2、情绪障碍 Emotion Disorder
? “卫生”是“健康”的同义语,是一种状态,说 某人的心理是卫生的,也就是说某人心理处在健 康状态。
LOGO
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仅仅是没 有疾病或虚弱状态, 而是身体、心理和社 会的全面的良好状态。
—— 1948年提出的新健康观, 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
LOGO
心理健康的定义
What is mental health?
LOGO
对心理健康状态的理解
心理正常
心理异常
心理健康
指个体心理在自 身和社会环境许可 的范围内,能达到 的一种良好的心理 功能状态。

一般心理问题
轻度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心理障碍
神经症 心身疾患 人格异常 性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
心境障碍 精神分裂等
延续的 动态的 相对的
LOGO
? 传染病 The infectious disease ? 地方病 Endemic ?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
LOGO
智力是什么?
? 智力又称为智能,通俗的说法就是人的聪明程度。 ? 智力是一种整体的能力,是各种基本认识能力的综
合。 ?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感知记忆能力,特别是观察能
力;抽象概括能力 (包括想象力 );创造力,即创造 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少年儿童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

课件:少年儿童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
• 港台中小学都有专门负责心理辅导工作的部门, 并经常开展心理保健活动,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 的辅导。国家从政策上体现了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 • 学校教师认识到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 师资培训工作受到了重视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
⑵前意识: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起到 稽查作用,抑制潜意识的冲动
⑶无意识:(潜意识):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 活动,不与现实直接发生联系,其内容 会在梦中和白日梦中出现。
示意图:
意识 前意识
无意识
----意识是现实、显现的,无意识却向下、 向内紧压,形成压抑。压抑不会消失,以 梦、口误、笔误、记忆错误等方式出现。
少年儿童 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
一、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和特征
1、健康、心理健康、
什么是健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在宪章中 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 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 态和社会适应能力。”1989年的宣言再次 把健康概念的内涵深化,认为健康应包括: 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 德健康。所以,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是身心 全面的健康,心理健康既是身体健康的重 要保证,也是人类健康的最终标准。
(6)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 人的智力分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个等 级。而无论是超常或低常,都只占整个人 群的极小部分,绝大多数人属于正常智力 水平。正常智力水平,不仅是人们生活、 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也是心理健康的基本保证。
• 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 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 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 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灰心绝望,喜 怒无常,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PPT课件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PPT课件

(三)如何看待小学生心理健康 1、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时期,其心理发 展是正常的、健康的,产生的心理问题 大部分属于发展性问题。 2、小学生心理问题大都属于轻微的问题, 但不可掉以轻心。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一)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促进儿童身心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 美、劳的发展,是发展性目标,使儿童 的个性潜能得到发展。 1、发展性目标:开发个性潜能 2、预防性目标:如报告,讲座,…… 3、治疗性目标:注重矫治
三、创设符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要求的环 境 (一)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是学生心理健 康的重要原因,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体验 到轻松快乐,其环境保证都是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应民主、平等,这样学生就会 获得安全感和对教师的信任感,从而毫 无顾心地学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自然地表露自己的困惑、疑问,并且随 时得到教师的理解、支持、帮助指导。
• (七)在学校开展心理辅导课(以活动 为主,体现了活动性、主体性、体验性、 参与性) 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面向全体,宽容、保密、持续 1、面向全体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 2、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宽容对待学生 的一切 3、保密事关教育工作的成效 4、持续一切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
五、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 (一)横断研究方法 指在同一时间里抽取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进 行观察、测量和统计分析。 如:对小学三、五年级在2003年开学时,随 机抽取,进行心理测量,如人格差异。 优点:省时、省力,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 大规模的样本。 缺点:抽取群体之间,样本之间差异并不准 确,对数据进行动态描述也较为困难,即 无法正确测量出学生心理健康。
• 3、在有条件或规范较大的中心小学,建 立以兼职为主的主理健康服务机构,定 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建立学生 心理健康档案,作好学生心理问题早期 发现和辅导工作。 • 4、利用多途径,加强与家长和校外心理 健康服务机构的联系,建起建全校内外 相互构通灵活运转的社区儿童心理健康 服务网络,动员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做 好小学儿童的心理保健工作。 •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 (一)向学校的决策者宣传心理健康教 育的意义(通过培训,专题报告等)。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PPT课件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PPT课件

心理健康问题的数据
• 广州市5519名在校青少年成瘾性物质使用状况调查结果:
饮酒率
镇静催眠药
4.8%
复方止咳药水
4.8%
其他(毒品)
1.4%
0%
5%
10%
15%
22.8%
20%
40%
数据来源:王丽杰. 广州市在校青少年成瘾性物质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2009[D],广东药学院, 2009 11
心理健康问题的数据
心理健康问题的数据
• 成都市1802名11~18岁青少年进行青少年自评量表(YSR)测查结果:
数据来源:唐光政,郭兰婷,黄雪竹等.成都市区11~18岁青少年人群心理问题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1):878-5880
心理健康问题的数据
• 对6个省、2个直辖市共51956名11-18岁的城市中小学生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 筛查表(SCARED)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6.94%的学生有焦虑性情绪倾向:
数据来源:管冰清,罗学荣,邓云龙等. 湖南省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调查.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2):123-127 7
心理健康问题的数据
• 2004年全国10省(市)31915名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 网络成瘾的人数为115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6%; 占上网总人数的6.6%。
心理健康问题的数据
• 全国1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13253名大中学生吸烟流行现状调查结果显 示:33.1%尝试吸烟,13.3%现在吸烟,2.0%重度吸烟,16.6%首次吸烟年 龄≤13岁。
• 浙江省9925名中小学生调查结果显示,16.75尝试过吸烟,其中初次吸烟年 龄≤13岁占11.6%;最近30天内吸烟率为3.7%,30天内吸烟天数超过10天的 占1.2%。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ppt课件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ppt课件
7.适度的反映能力
8.心理特点与实际年龄相符 9.有正确的自我认知 10.创造性、成就感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四)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1.生理因素 (1)遗传 (2)母亲的异常分娩 (3)生理疾病和外伤、中毒等因素的影响
人际关系紧张
(5)教师普遍缺乏心理学知识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2.教师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1)注意心理调节,确保心理平衡 健康人的标志:
①有力的心脏; ②聪明的头脑;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3.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 (1)同伴交往 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有几个基本特点: ①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
杂。
②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五、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及其防治
(一)人格障碍问题 1.自卑 (1)自卑的表现及其危害 表现:自我评价过低,自己瞧不起自己。
危害: ①引起其他心理障碍,几乎所有的 心理障碍都与自卑感有关; ②容易销蚀人的斗志; ③自卑的情绪长期笼罩的人,还会诱发许多 生理失调和病变,最明显的是对心血管系统 和消化系统有不良影响。

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三是“隔”开来。尽量避免两人单独接触,和其它同学多
交往,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自己喜爱的文体、科技活动,用多层次, 多角度的同学友谊来淡化这种恋爱关系。
11
总之,青春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体 育锻炼至关重要,能使你们增强耐力与抗 病能力。青春是优美的、美不只是漂亮的 脸蛋、苗条的身材,也不能用高矮胖瘦来 衡量。人类越来越崇尚心灵美和气质美。 青春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颠峰,大脑发育 已接近成人,是学文化、学科学、长知识、 长才干的最佳时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 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所以我们 要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12
13
正在早恋的,要理智地告诉自己,让童心再次驻 留心间,把对异性的美好的感觉珍藏在心底,让 友谊长存,同时加强男女不同的正常交往,扩大 兴趣。
10
一是“跳”出来。学会用理智战胜情感,主动跳出恋爱的
漩涡,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培养强烈的事业心。
二是“冻”起来。这是要求双方在理智的情况下谈明态度,
把早恋的情感泠冻,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
• 有一种现象,比如,两个男女异性同学由于兴趣爱好相投 或学习、工作上联系接触轻微多一点,就马上有人传出各 种闲言碎语,使他们不敢进行正常的接触。这是由于封建 观念的不良影响,使有些人对男女青少年的交往特殊敏感, 认为好像男女之间只能有爱情,不能有情谊。
7
青春期异性交往的益处
(1)有利于智力上取长补短 (2)有利于情感上互相交流 (3)有利于个性上互相丰富 (4)有利于活动中互相激励 (5)有利于增进心理健康
女孩子第一次月经在13—15岁之间
男孩子第一次遗精在14—16岁之间
月经的生理原理:女性在人类繁衍中担负着生育的任务。 女性内生殖器--子宫就是生育子女的一个重要器官, 子宫内有一层薄膜,如果没有精子和卵子在子宫里着落, 子宫的这一层薄膜就会脱落,排出体外就是月经。

最新【PPT】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ppt课件

最新【PPT】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ppt课件
• 缺少沟通 • 内容单一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与心理问题判断
• 心理健康的标准
– 自知自律
• 正确认识自己 • 适当约束自己
– 悦己怡人
• 对自己接受肯定 • 和他人友好相处
– 乐观现实
• 积极的人生态度 • 现实的入世情怀
• 心理问题种类与评判
– 问题种类
• 外向攻击性vs.内向退缩性
– 判断依据
O&4gOntGO)Fn$cVXr7hk)t#Czp(KVK5VqjUvzBLWr OlBq-Y7VPTJ eXi387kgQr9zM&dq+Z$*c+0RIt2031UsCzIX81A0k ycpPMQT5hPOqWW507WT kz vOwgH28$wW!7NSCRj i474-nI6yT%i 2X83VWYaZS8s()FJ 6yl1-$) 6k+10g&n+s+ kMUf7Hp6ey#b1ulBs pS883pq!eAeCZ&4tJ D$OcavU yqXsuz51bkt6LnVk!Iy!kPjKj5GFI5ns+*1dyhbM!(ffqZW6SqLCqn06Ufmow#+ w0F-C U5$EhDz mv5Py98S3ii+4S3#bKZj2+ht4&4UouWm6hK1qGi$*%l S#X3Os3Y07z ye!1mM7$&KO6!&9wLfQCheXN)2dW-7+r )D mW%&LYxhyhhZ K-r&fIE2ubIu- x+RpN 26a7WcUUoN SVxT#-
• 四大矛盾:
– 生理和性成熟带来的新需要与社会地位之间 的矛盾
– 性成熟意识增强与心理、道德上准备不足的 矛盾

儿童的心理卫生ppt课件

儿童的心理卫生ppt课件

• 3、社会因素
• 家庭(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托幼机构;
社会。
ppt课件.
18
• 三、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的措施 • 1.改善环境; • 2.开展心理咨询; • 3.加强保健措施,促进健康; • 4.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ppt课件.
19
•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标志)
• 1.智力发展正常;
三、睡眠障碍
• 1.夜惊:是指睡眠时所产生的一种惊恐反应。
• 起因:(1)精神紧张、焦虑不安。

(2)不良的睡眠习惯。

(3)躯体患有疾病。
• 预防与矫治:
• 消除引起幼儿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的各种因
素。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预防和
治疗躯体疾病。
ppt课件.
31
• 2.梦魇:是指以做恶梦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睡
• 4.观察法:幼儿园应设有隔离室或观察床。在传染病流
行期,患病幼儿应立即隔离治疗,与患儿接触过的小朋
友或所在班级,均要进行隔离或检疫,进行认真的观察。
同时也可以到医院对幼儿各种疾病进行观察。(观察
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
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 5.行动研究法:对教育实践问题提出方案,修改方案,
• 一、情绪问题 • 二、品行问题 • 三、睡眠问题 • 四、正常心理机能发展迟缓 • 五、顽固性不良习惯问题
ppt课件.
21
一、情绪问题
• 1、儿童期恐惧 • (1)含义:是一种心理卫生问题,它是指
儿童对某些物体或情境产生过分激烈的情感 反应。
• (2)起因: • ①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验; • ② “共鸣”引起恐惧; • ③受到恐吓引起恐惧;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PPT课件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PPT课件

!!
国内报道儿童情绪障碍的发病率在10.5%~ 21%之间,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城市高于 农村,男女之比为1∶2.2。在儿科综合性门 诊中,心理障碍的2/3属于情绪障碍,其次 为情绪、行为混合障碍,占17%。儿童常 见情绪障碍包括焦虑症、恐惧症(包括学 校恐惧症)、抑郁症、强迫症、癔症等。 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情绪障碍不为父母及学 校老师所重视。
性情暴躁/急躁
教养特征:奉行“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的准则,棍棒底下出孝子,实施高压政策,教育 方法简单粗暴。情绪起伏剧烈、孩子犯了错马上 训斥甚至体罚。
父母人格特征分析:这样的父母自己也多半出自 于同类家庭,对这类观点的认同根深蒂固,性格 急躁、情绪起伏剧烈,情绪自控能力差
孩子可能出现的性格问题:反抗、情绪不安、自 我中心、大胆、执拗、冷酷、神经质、喜欢用暴 力解决问题,在青春期会出现非常突出的行为问 题,让老师和同学头疼。
父母心理健康的标准
喜欢而且经常与孩子接近。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乐于和孩子一起解决困难。 善于和孩子交流,能和孩子沟通思想感情。 能根据孩子的发展程度提出合理要求,讲究教育的方
法和艺术。 能创造一个和谐欢乐的民主家庭,有家规可循。 父母心理平衡,有适应环境的能力,有良好的人际关
系。 以身作则,行为端正,有知识,有修养。
17%
不安全依恋与攻击性相关,不安全依恋及 其相关因素似乎是儿童反社会行为的前提 条件。
母亲与儿童之间的和睦关系对儿童的攻击 行为有显著的负效用;同时儿童的攻击和 破坏行为反过来影响亲子关系的和睦。
安全依恋比不安全依恋的儿童更有同情心
怎样建立理想的“安全型”依恋
安全依恋型婴儿的母亲对婴儿的要求敏感,表现 为适当的抚养行为,反应较为积极,对于婴儿的 哭声叫唤等积极回应,充分给予婴儿社会性的刺 激,如对婴儿微笑、说话或抚摸婴儿等。而回避 型与反抗型的母亲则在这些方面表现得不够,其 中回避型婴儿的母亲尤其表现不敏感,而反抗型 婴儿母亲则更多地表现的要求不理睬,不合作。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PPT课件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PPT课件
➢条件反射:对条件刺激所形成的反射。例如, 狗看到食物会流唾液,要塑造的行为是狗听到 铃声流唾液,那么就把食物这个无条件刺激和 铃声这个条件刺激相结合,让狗形成铃声和流 唾液的联结,最后当食物被去掉后,狗听到铃 声也会流唾液,这样狗就形成了对铃声这个条 件刺激流唾液这个条件反射。
• 例如,听到铃声上课、学习习惯、就寝习 惯、卫生习惯、礼貌、知识的学习
• 《发展心理学》,David R.Shaffer & Katherine Kipp著,邹泓等译
• 读书不是为了要辩驳,也不是要盲目 信从,更不是为了寻找谈资和讨论的 话题,而是为了去权衡和思考。
——培根论读书
二、本课的上课形式
• 课堂讲授 • 课外实践 • 课堂讨论
三、本课的考试成绩
• 课堂听讲、讨论表现
反应(S-R)联结。 • 两个重要概念: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例如,当你看到美味的食物你就
想吃;看到蛇会感到恐惧;突然听到巨大的声 响会大叫;摸很烫的东西手马上缩回来。那么 这里的食物、蛇、巨大的声响、烫的东西都被 称为无条件刺激,而后面的一系列反应被称为 无条件反射。
(1)行为主义理论
23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阶段年龄发展任务顺利者的特征障碍者特征01信任对不信对人信任有安全感面对新环境会焦虑不安13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能按社会要求表现目的性行缺乏信心行动畏首畏36主动性对退缩愧疚主动好奇行动有方向开始有责任感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24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阶段年龄发展任务顺利者的特征障碍者特征自我统合对角色混乱有了明确的自我观念与自我追寻的方向生活无目的无方向时而感到彷徨迷失友爱亲密对孤僻疏离与人相处有亲密与社会疏离时而感到寂寞孤独成年期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热爱家庭关怀社会有责任心有义务感不关心别人与社会缺少生活意义老年期完美无缺对悲观失望随心所欲安享晚年悔恨旧事消极失望压抑repress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学习交流
2
二、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
• (一)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特点 • 根据儿童青少年生理心理年龄特征,在不同的年 龄阶段,有针对性地逐步培养他们良好心理素质和健 全的人格。 • 超越其年龄阶段的教育,会使他们对教育内容和 方式不适应,产生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 • 落后于年龄阶段的教育和过度保护,则限制了他 们正常潜能的发展,也会形成一些不健康的个性特征。
第二节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的主要内 容和问题
• 一、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的主要内容
• (一)婴儿期

从出生到1岁

母乳喂养

有意识地训练婴儿的感觉、运动、语言
能力。
PPT学习交流
13
(三)幼儿期(学龄前期)
• 3岁到6岁: • 是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特别注意培养儿童的兴 趣、性格、能力、自我认识、情绪、个性; • 培养独立性; • 以游戏为主导活动; • 注重智力开发。
PPT学习交流
14
(四)童年期(学龄期)
• 6岁到12岁: • 帮助他们适应校园生活,适应课堂气氛; • 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 帮助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恰当评定他们 的成绩; • 培养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 • 培养良好的性格、同情心、责任感,预防适应 不良。
PPT学习交流
15
(五)青春期
9
(四)有严重情绪障碍和心理障碍儿童青少年 的特征
• 5、反社会行为: • 对他人凶残,以强凌弱,讲骂人的话或讲脏话 等。 • 6、心身障碍: • 入厕习惯的逆转或者错乱,遗尿,便秘,腹泻 等。
PPT学习交流
10
本节教学目标
• 了解:

儿童心理卫生的特点、意义;

有严重情绪问题和心理障碍儿童青少年
的特征。
• 掌握:

心理健康的概念;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目标;

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PPT学习交流
11
复习思考题
• 1、什么是心理健康? • 2、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有哪些? • 3、有严重情绪问题和心理障碍儿童青少年的主要
特 征有哪些? • 4、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的目标是什么?
PPT学习交流
12
• WHO统计: • 3-15岁儿童少年中发生持久、且影响社会适应的 心理卫生问题大约是5%-15%。 • 发生率: • 男孩多于女孩;青春期多于童年期;大城市多于 小城市;小城市多于农村。PPT学习交流源自18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分类:
• 1、学业问题 • 2、情绪问题 • 3、品德行为问题 • 4、顽固性不良习惯 • 5、青春期问题
PPT学习交流
19
(一)童年期心理卫生问题
•1、顽固性不良习惯 • 吮指: • 新生儿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长大后保持这种行为的原因。
PPT学习交流
20
(一)童年期心理卫生问题
• 心理发展表现出矛盾的倾向: • 既具有童年期的一些痕迹,又具有成年期的一些 萌芽,常表现出似成熟又不成熟。 • 要适应生理变化带来的问题,也要适应社会环境 变化带来的问题。
PPT学习交流
16
二、儿童青少年主要心理卫生问题
• 两方面的特征:一是这些表现往往与儿童正常的 心理社会发展有区别,但大多属于量变;二是这些表 现可被看作是对特殊状况的反应。
PPT学习交流
4
(三)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 心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但标准不及测量人的身体 的各种生理指标那样具体和客观。 • 在健康与不健康的心理之间难以划出明确的界限, 心理健康是相对的。 • 没有一个人在所有的时间内都具备所有健康心 理的特征,倘若轻微不符,但仍能相当适应社会生活 的,仍可视为心理健康的;如果严重不符,缺陷项目 过多,则可构成心理失调和变态。
PPT学习交流
7
(四)有严重情绪障碍和心理障碍儿童青少年 的特征
• 1、神经质行为: • 习惯性肌肉抽搐,皱眉,扮鬼脸 ,拉头发,脸 红或苍白,多动,疑病,头撞击墙壁,神经质的手 指运动,爱哭,身体晃动,尿频尿急等。 • 2、情绪偏激: • 对错误过分焦虑,对挫折过分苦恼,心神恍惚, 白日梦,过分注意琐碎小事,拒绝参加集体游戏, 拒绝接受任何表扬和关心,逃避责任等。
• 大多数儿童在发育的某个阶段或某个方面会经历 一些情绪或行为上的困难,称为“心理社会发展失 调”,但绝大多数是暂时现象,只要得到适当的引导 和帮助便会得到解决。
• 若没能得到及时解决,持续时间过长,使问题变 得复杂、严重,造成心理缺陷,则称为心理障碍,不 属于心理卫生问题。
PPT学习交流
17
二、儿童青少年主要心理卫生问题
PPT学习交流
5
(三)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智力发育正常 •情绪反应适度 •心理特征和行为与年龄相符 •人际关系正常 •较好的意志品质
PPT学习交流
6
(四)有严重情绪障碍和心理障碍儿童青少年 的特征
•帮助教育工作者识别心理不健康的学生 •1、神经质行为 •2、情绪偏激 •3、情绪幼稚 •4、好表现自己的行为 •5、反社会行为 •6、心身障碍
PPT学习交流
8
(四)有严重情绪障碍和心理障碍儿童青少年 的特征
• 3、情绪幼稚: • 不能单独工作,倾向于依赖一个亲密朋友,不 能信赖自己的判断,对学校评分等级的担忧达到不 能令人接受的程度,持久的自卑感等。 • 4、好表现自己的行为: • 戏弄或推挤其他学生,行为固执,行为过分显 目等。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3
(二)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和目标
• 目标: • 根据年龄特点和身心发育水平,有针对性地 进行 教育和训练,培养他们有健康的心态、健全 的人格、 适宜的情绪、较好地适应环境和改善环 境的能力,并 早期发现、早期矫治儿童的各种心 理卫生问题,促进 心理健康发展,为成年期的心 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与社会适应
PPT学习交流
1
第一节 概述
• 一、心理卫生与健康: • 1、心理卫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着重 于预防精神疾病并促其康复,后者则以促进人的 心理健全状态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 • 2、心理卫生就是心理健康。一方面是指一 种心理上的健全状态,当人处于这种状态中时, 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和谐;另一方面, 它通指对人的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而采取的各种 措施。 • 心理卫生是研究如何维护和促进人们心理健 康的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