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完美版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名师说课课程标准分析本课的课标要求是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农业在古代被统治者看作立国之业,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特征之一。
古代中国农业精耕细作,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
应深入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应注意中国古代的几种土地制度。
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中国古代农业的相关传说及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而学习本课有一定的知识基础,鉴于此,本课以神话传说探究为契入点着手设计。
同时,学生通过必修Ⅰ政治专题史的学习,对高中的历史学习有了一定感受,但对经济史内容相对陌生,本课是本册书第一课,所以如何实现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及过渡性对今后的教学至关重要。
教学方法1.以课文为基本蓝本。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设疑引思,探究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帮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提高能力,深化情感。
2.充分运用课文中的图片和课前准备的音像资料,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性,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探究学习法:布置关于中国古代四个民间传说的整理探究活动,即关于神农氏、十二生肖、大禹治水、牛郎织女的传说。
学习方法主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情境资料,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鼓励学生课下搜集与本课相关的材料,体验古代中国农民的生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及其历史作用。
2.掌握古代耕作方式的变化及其原因。
3.掌握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及土地兼并。
4.了解古代社会农民所承担的封建义务,理解他们悲惨的生活境遇。
过程与方法1.阅读中国原始农业发生与发展的相关史料,分析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2.对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变化的材料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其在封建社会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学案【精品】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学案【精品】(难度系数:★☆☆高考指数:★☆☆)1.起源(1)时间:七八千年前。
(2)区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3)植物:粟和水稻。
2.内容(1)人物: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
(2)实践: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成功实践,即“神农能殖嘉谷”。
(3)实证: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反映了当时先民们进行农耕创造的实践。
3.地位: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阅读课本第一目“山东武氏祠汉画像石神农画面”图。
你可以从画面中获取哪些信息?[提示]信息:①从画面来看,可以看出当时已出现原始农业。
②从使用的生产工具耒耜来看,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及生产工具的落后。
③从其出土的地点来看,表明了当时山东已出现原始农业。
1.下图所示农作物原产地在中国的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之一;玉米原产于美洲;小麦原产于西亚。
答案:D2.从下面的图片来看,该人物的贡献有()①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②教导民众耕作③创造了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④教导人民渔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
答案:A知识点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难度系数:★★☆高考指数:★★☆)1.耕作技术(1)“刀耕火种”:是中国农业的原始阶段。
(2)铁犁牛耕:①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
②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并出现耦犁,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
③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
2.评价(1)积极:农耕技术的改进,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局限:中国传统农业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耕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
[轻巧识记]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易错警示]牛耕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教学难点】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改进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一、独学指导(一)知识指导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经营方式: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土地制度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二)独立学习知识点一:古代中国农业的起源及其历史地位1、起源: (1)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流域和流域就形成了规模性的经济,并最早培植了和等作物。
(2)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教导。
(3)许多时代的遗存,反映了当时先民们进行农耕创造的实践。
2、地位:农耕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 _和,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知识点二: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1、耕作方式的演进(1)古代农业最初经历了“ ”的原始阶段,直至时期,中国南方依然采用这种耕作方式。
(2)铁犁牛耕——小农经济形成①时期,农业发达的地区已经采用了技术和农具。
②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农具有所改进,如出现便于中耕的和便于的收获的以及播种工具;东汉时,一牛挽犁逐渐取代。
③唐代出现的,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
2、评价:的改进,提高了农产品亩产量,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性的发展。
知识点三:古代土地制度与土地兼并1、土地制度的演变(1)商周时代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际归国王所有。
(2)战国时期,在秦国变法,废除制,确立了。
(3)北魏到唐中叶推行制,国家授田给,农民承担。
2、土地兼并(1)原因: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方式剥削农民。
总之,土地兼并根本原因是。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正式版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耕作技术的进步,认识生产力演进在古代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分析土地兼并现象存在的根源及其严重危害。
列举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认识水利在传统农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古代的农业经济,学会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历史现象。
学会运用各种史料分析和认识历史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农业经济是中华文明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难点: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改进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三、教材分析1、本节在整个专题中的地位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不仅为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为中华文明的萌生和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辉煌,成就都是和农业的发展分不开的2、教材内容分析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
本课分6 目。
首先讲述了“神农”的传说,说明远古时期起,农业就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其次介绍了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和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生产工具革新;第三目介绍了古代中国的赋税制度,说明古代国家是通过赋税剥削人民的经济收入,为政府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证的;第四目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徭役,并且说明繁重的赋税和徭役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从而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弊的直接原因;(第三、第四目为学生选学内容)第五目介绍了古代中国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土地高度集中,以及为解决该问题,许多开明政治家所做的努力;第六叙述了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课前预习㈠填空题1.“___ ”的传说,说明农业经济占据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和重要性;2.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历程;3. 掌握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主要形式和运作模式;4. 培养学生对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历程;3.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主要形式和运作模式。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一:导入1.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者文章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情况,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性,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教学步骤二:学习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他资料,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如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农业劳动的主要对象、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变等。
2.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研究的方式,查找有关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资料,归纳总结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并与全班分享。
教学步骤三: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历程1.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他资料,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历程,包括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变、种植和养殖技术的发展、农民地位的变化等。
2.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研究的方式,查找有关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历程的资料,归纳总结并制作时间轴或图表等形式进行展示。
教学步骤四:掌握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主要形式和运作模式1.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他资料,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主要形式,如属地制、自耕农经济、公共农业经济等。
2.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研究的方式,查找有关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主要形式和运作模式的资料,归纳总结并制作展示板。
教学步骤五:总结与巩固1.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发展历程以及主要形式和运作模式,并进行讨论和思考。
2. 学生可以制作ppt或海报等方式,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以便展示给其他班级或学校。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设计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种方式和土地制度,认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认识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种方式和土地制度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认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对农民造成的深重担担。
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象和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要适合联合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供给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勇敢想象、数理剖析和创新性思想,依据学参要求踊跃进行研究活动以增强对中国古代农业的认识。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高度发达,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进步,这是我们炎黄后代应感觉骄傲和骄傲的。
经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学习增添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进而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
【重难点打破】要点: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2、影响农业经济的要素。
难点:土地制度演变的原由。
教课过程导入: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向来是中国经济问题之中心,当前,我们还常常说起三农问题。
那么,古代中国是如何解决农业问题的呢古代中国农业有何特点呢本文将环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种方式经历了如何的发展变化古代中领土地制度是如何演变的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一、农业的发源1.“神农”的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成为农业的鼻祖。
黄河流域—栽种粟、麦2.农耕格局长江流域—栽种水稻思虑 1:我国古代为何会形成南北不一样特点的农耕格局这给你带来哪些启迪天气不一样;启迪: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亲密,人与自然应和睦发展。
思虑 2: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要素有哪些自然条件、技术、水力、土地制度、政策、劳动者等。
[ 过渡 ] 阅读课本,找一找:促使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要素有哪些生产工具的改革;水利工程的兴修。
二、生产技术的进步1、表现 :( 1)耕种方法: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从原始农业的产生到刀耕火种,跟着耒耜等生产工具的出现,在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商周期间出现了少许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排灌、沤制绿肥、除草和灭虫等技术;春秋战国期间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行、施肥和浇灌技术的发展,标记着铁犁牛耕这类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种方式形成。
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教案设计
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农业技术。
3.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发展历程、耕作方式和农业技术。
2. 教学难点:古代农业经济的演变过程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和演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农业技术和耕作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农业实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探讨古代农业对现代农业的启示。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资料:《中国古代农业史》、《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等。
2. 教学课件:制作涵盖农业经济特点、发展历程、耕作方式和农业技术的课件。
3. 教学视频:准备相关古代农业生产的视频资料,以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古代农业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和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农业经济特点:阐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如自给自足、精耕细作等。
3. 分析发展历程:介绍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历程,包括原始农业、奴隶农业、封建农业等阶段。
4. 讲解耕作方式:讲解中国古代的主要耕作方式,如耦耕、牛耕、铁犁牛耕等。
5. 分析农业技术:介绍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如农业生产工具、肥料、灌溉、农田水利等。
6. 课堂互动: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农业技术对现代农业的启示。
7. 总结:强调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认同感。
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
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古代农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第六章:古代农业经济的组织形式与土地制度1. 介绍古代农业经济的组织形式,如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等。
关于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教学设计
关于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教学设计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古代封建社会的基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也是高中历史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如何使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于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存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
学法指导:以利用时间和地点为线索梳理知识,掌握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工具的演进,以及主要的水利工程。
通过阅读教材第三、四小节,了解中国古代的赋役和土地制度。
通过事例,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自主学习:一、“神农”的传说——农业的产生1、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是世界上最早培植和的国家。
2、“神农”的传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教导民众(“神农能殖嘉谷”的传说)。
许多时代的遗存,反映了当时先民们进行农耕创造的实践。
3、农业发展的影响:长期以来,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和。
中国古代的重大成就,都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思考探究1:古代圣王传说中“神农氏”有显赫地位,这说明了A、远古时代人们已认识到农业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B、远古时代人们缺乏科学常识,盲目崇拜英雄人物C、神农氏的贡献远远超过其他同时代的“圣王”D、神农氏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开创者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生产力)*1、演进过程:①中国农业经历了“ ”的原始阶段。
②在时期,中国依然采用耕种前用火烧、耕种后用水除掉杂草的耕作方式(火耕水耨nòu)。
“以牛田”(即牛耕)和铁器的使用:(牛耕的使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③在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正式版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正式版标题: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和特点;2.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3.掌握古代中国的农作物种植和养殖技术;4.分析古代中国农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2.古代中国的农作物种植和养殖技术。
三、教学难点:1.古代中国农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地位;2.以概念的方式简单介绍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步骤二:知识讲解(30分钟)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a.农业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础,占据重要地位;b.农业经济以自给自足为主,少有商品交换;c.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以家庭为基础,兼有集体经济;d.农业技术相对落后,劳动力和手工劳动占主导地位。
2.古代中国的农作物种植:a.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如稻、麦、豆等;b.发展了水稻水田耕作技术;c.使用灌溉和施肥技术提高产量。
3.古代中国的养殖技术:a.发展了家畜饲养,如猪、牛、羊等;b.运用圈养、放牧等方式进行养殖;c.利用养殖提供肉食和农业生产劳动力。
步骤三:案例分析(40分钟)1.分组讨论并撰写小组报告:选择一个时代或地区,重点讨论该时代或地区农业经济的特点和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小组报告与全班分享,进行讨论和辩论。
步骤四:拓展延伸(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现代农业经济与古代农业经济的异同之处,并列出相关问题;2.布置作业:完成思考题与回答问题。
五、教学资源:1.教材:相关章节;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六、教学评价:1.整体表现评价:小组讨论报告、思考题回答;2.个别表现评价:学生参与度、笔记完整度。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导入和知识讲解使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特点及农作物种植和养殖技术。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合作能力。
拓展延伸环节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历史ⅰ人民版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
历史ⅰ人民版1教学目标1、明白古代中国农业的要紧耕作方式,了解耕作技术的进步,认识生产力演进在古代农业经济进展中的重要作用。
2、明白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分析土地兼并现象存在的根源及其严峻危害。
3、列举古代闻名的水利工程,认识水利在传统农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4、明白得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差不多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教学方式1、教学方法:要紧采纳讲授法,以教师讲解为主,辅之以师生的交流讨论。
2、辅助手段:注意充分利用运算机辅助教学优势,搜集图片、文物资料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印象,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便于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教材分析1、重点难点:课标要求:明白古代中国农业的要紧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差不多特点。
2、重要概念:小农经济教学要点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奇1、中国式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
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3、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lei)、耜(si),教诲民众耕作,还进行了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实践,这一切对农业经济的奉献是庞大的。
二、农业的进展1、耕作方式的演进:“刀耕火种”→铁犁牛耕①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②春秋战国: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2、生产工具的革新①材质:石、木→青铜→铁②工艺:打制→冶炼、铸造③牵引动力:人力→畜力3、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①奴隶社会(商周):土地国有制(实质: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②封建社会(战国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4、古代水利事业的进展(1)传奇英雄:大禹治水(2)闻名工程:①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②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3)治理黄河:东汉王景治黄河,差不多解除了黄河水患。
三、古代不利农业进展的因素1、“泰半之赋”:赋税繁重2、“繁重的力役”:徭役繁重3、“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严峻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差不多特点1.以个体经营为差不多形式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2.以铁犁牛耕为要紧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3.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俗语说:“民以食为天”,而食的要紧来源是农业生产,那么,古代中国的农业是如何进展起来的呢?它又有哪些自己的特点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知识。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
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进而明白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
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
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
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
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二、难点:分析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复习并导入〗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曾以其辉煌灿烂的文明令世人瞩目和向往||。
古代的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从而为文明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要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灿烂的原因就必须了解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设计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设计教案名称: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情况;2.了解古代中国的农具、耕作方式和农田管理;3.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农产品交换;4.能够分析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一、古代中国的农具和耕作方式1.农具的种类和用途:犁、耒、耜、耨等;2.耕作方式:早耕、中耕、晚耕;3.农业技术的发展。
二、古代中国的农田管理1.集体农田制度:田地的划分和分配;2.农田的水利建设和灌溉技术;3.农田的守护和保护。
三、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农产品交换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农民互助组织:农事合作、水利管理等;3.农产品交换:市集、集市、商旅等。
四、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影响1.农业经济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影响;2.农业经济对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影响;3.农业经济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和不足。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农具、耕作方式和农田管理等内容;2.图片展示:展示古代农具、农田管理和农产品交换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直观了解;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农产品交换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4.观察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田地实地考察和耕作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古代农业生产的过程。
教学资源:1.课件和图片:用于讲解和展示农具、农田管理和农产品交换的相关内容;2.地理实地考察点:用于观察实验和田地考察的地点。
评价方式:1.参与度评价: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思考、回答问题和讨论等;2.学习成果评价:考察学生对于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可以通过小组议论、书面作业和考试等形式进行评估。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导入1.利用图片或短片展示农田和农民耕作的场景,引发学生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思考;2.引导学生讨论农业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并与现代农业进行对比。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教案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备课时间]2019年5月4日【授课时间】2019年5月4日【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册【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对农民造成的沉重负担||,了解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要适当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根据学习要求积极进行探究活动以强化对中国古代农业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高度发达||,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进步||,这是我们炎黄子孙应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在当今在中国、在世界很多人还在饥饿的死亡线上挣扎||,可喜的是国家领导人倡导节约型社会||,厉行节俭||,节俭之风已在中国刮起||,愿节俭之风越刮越烈||,| |,真正刮进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重难点突破】重点: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2、小农经济出现的原因、特点、评价【教学思路设计】对本节课进行了大胆整合||,共分为三大模块.模块一:宏观中国农业特点||,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农业的三大基本特点||。
模块二:细品中国农业特点||,每一农业特点设计对应的具体问题||,使学生对农业特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并且做到重难点突出||,如特点三“男耕女织”式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经济方式是本课的重点||,所以精选了典型材料||,引导学生探究||。
模块三:情感升华:既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农业文明高度发展产生民族自豪感||,又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解决温饱问题仅仅三十年左右||,现在世界上仍有很多人挣扎在饥饿的死亡线上||,响应中国领导人的号召把节俭进行到底||。
【教学过程】导入:在成龙《民生》歌曲的节奏下||,循环播放关于中国农业的图片||,给学生视觉上冲击||,直观感受中国古代农业||。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教案标题: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 掌握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3. 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教学资源:1. 教科书:包括有关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章节2. 幻灯片或投影仪3. 图表、地图或其他视觉辅助材料4. 古代农具模型(可选)5. 视频剪辑(可选)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幻灯片或投影仪展示古代中国的乡村景观和农田图像,引起学生对古代农业经济的兴趣。
2. 提问:在古代社会中,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是什么?为什么?知识讲解:1. 通过教科书或幻灯片的介绍,向学生解释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农业生产的方式、农业技术的发展、耕作制度、农民的身份等。
2. 介绍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阶段,如农业革命的影响、汉唐时期的繁荣发展等。
3. 利用图表、地图等视觉辅助材料,详细讲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区域特点和区域差异。
案例分析:1. 分发案例材料,让学生小组合作分析一个具体的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案例,如公田制度、农业税收等。
要求学生梳理案例中的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案,并展示给全班。
2. 引导学生讨论案例分析中农业经济的影响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扩展学习:1. 提供一些额外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细节和研究成果。
2. 观看相关的视频剪辑,增加学生对古代农业经济的实际感知。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古代农业经济与现代农业经济的异同,并总结现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和问题。
结束:1.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所学知识。
2. 提问:您认为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在当代社会中还有什么启示?评估: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讨论表现。
2. 布置一份基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小组项目,要求学生进一步探究和研究相关议题,并呈现他们的研究成果。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研究能力。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探讨的是中国古代不同历史阶段经济的发展状况、人们为发展社会经济所做岀的努力、以及古代的经济制度。
本单元由四个专题组成, 即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上地制度及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手工业的发展及特征、商业的发展及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本课分5目。
首先讲述了“神农”的传说,说明远古时期起,农业就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英次介绍了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和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生产工具革新;第三目介绍了古代中国的赋税和徭役制度,说明古代国家是通过赋税剥削人民的经济收入,为政府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证的,并且说明繁重的赋税和徭役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从而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火和社会经济文化凋弊的直接原因;第四目介绍了古代中国的上地制度,以及上地高度集中的现象;第五目叙述了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说明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2、教法分析由于本课是经济史的第一课,具有专业术语和图片较多的特点,教学中结合多媒体课件, 以讲授探究教学法为主,通过名词讲解、图片欣赏、史料研读、自主学习、讨论探究等方法,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而的归纳、概括和阐释,从而培养和提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能够通过许多途径感知农业在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在古代)的重要性,在初中的通史学习中对古代农业有一些零散的了解,但缺乏系统认识、对具体问题尤其是些专业名词了解不多。
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形成较为系统、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丄地制度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对农民造成的沉重负担。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教学设计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商君书农战篇(2)战争时期士兵和粮食的主要来源“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
”吕氏春秋上农(3)有利于稳定封建国家的统治秩序(板书)二.大国保小农2.大国如何保小农投影秦汉至清自然灾害统计表从这张表格中,大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答(板书)二.大国保小农2.大国如何保小农(从唐朝初年的角度)投影唐朝初年,由于经历了隋末农民战争,社会经济凋敝。
“茫茫千里,人烟断绝”贞观政要以人口为例,唐初三省(山东.河南.河北)的户数还不到70万,约为隋初470余万的七分之一。
面对这样残破的社会经济答(板书)三.小农叛大国播放大明劫片段孙传庭怒斥侵占土地的土豪劣绅“天下糜烂,百姓从贼,皆因饥饿,百姓饥饿,皆因无地可耕。
得人心者得天下,你们知道什么是人心吗人心,就是粮食,就是源源不断的后备兵源。
这就是为什么他李自成可以输个回八回,而我孙传庭连一回都输不起。
”问小农何以叛大国答投影安史之乱后,均田制既坏,土地兼并再无限制。
“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陆宣公集(1)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柘是一种树;苗一种附加税)全唐诗(2)繁重的赋税与徭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投影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白居易朱陈村答(板书)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一.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二.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三.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第二部分反思与点评第二部分反思与点评【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在讲到土地制度时,由于学生初中没有学过这方面的内容,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的困扰。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自远占时期起,农业就逐步占据了经济的主导地位;了解中国占代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农业耕作工具的改革和演进,从而认识到工具的变革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了解中国占代赋税制度的演进和发展,进而知道占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承重负担。
深入了解占代中国的土地问题,并了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的阶级;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彖和几种典型的土地制度。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并结合课本中的历史图片认识几个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
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找到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锻炼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入理解占代中国赋税和徭役的内在关系,以及徭役过重在历史更替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理解占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人作用,通过深入了解占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联想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在本课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在教师的指导卞,进行大胆想彖及适当的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答。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探究,避免“灌输”。
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始终进行及时和恰当的评价。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生态意识和坏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具体是哪五种农作物,同学们知道吗?
就让老师来告诉大家吧。
投影:
知道了“五谷”指的是什么,同学们以后可别被别人说成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啦。
古人把“五谷”与“太平”联系在一起,可见农业在古代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投影: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
——汉景帝
民间俗语: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这句俗语当中提到的“农、工、商”分别指的是农业、手工业、商业,只好是本专题头三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正因为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所以有句老话: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
那么,同学们知道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吗?
(板书)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
投影:神农氏像。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自远古时期起,农业就逐步占据了经济的主导地位;了解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农业耕作工具的改革和演进,从而认识到工具的变革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进和发展,进而知道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承重负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想一想:平阳君赵豹认为秦国强大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原因之中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哪一项?
答:他认为秦国已经推行牛耕,发展水上运输,作战勇猛者都得到最高的封赏,国家法令严厉,行政效率很高,这样的国家是难以战胜的。最主要原因是“以牛田”。
(板书)⒉水利建设——农业的血脉
投影:大禹治水;都江堰。
投影:
悯农诗
唐·李绅
深入理解古代中国赋税和徭役的内在关系,以及徭役过重在历史更替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通过深入了解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联想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课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及适当的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答。
多媒体,、课件
4.标签
新课
教学过程
同学们刚刚度过了新节,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城乡百姓家家户户总要贴上新的春联,以示辞旧迎新,期冀度过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来甜甜美美的新春佳节。
古往今来,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春联,老师也找到一副很有名的春联,与同学们共享:
龙凤呈祥歌盛世,五谷丰登庆太平。
这幅春联中提到了“五谷”,同学们知道“五谷”指的是什么吗?
⒈农耕的进步: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投影:磨制石斧、石锄、骨耜、战国铁农具。
问:你能说说这些农耕工具的改进之处吗?
答:……
投影:
《国语·晋语》有“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的记载,意思是说原来作为宗庙祭祀品用的牛,如今变成田亩耕作的畜力。……春秋时期后期,人们取名命字,往往将“牛”与“耕”相连,如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司马犁,字子牛。
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问题,并了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的阶级;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象和几种典型的土地制度。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并结合课本中的历史图片认识几个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
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找到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锻炼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神农氏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可见,中华民族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占据了经济的主导地位。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一找: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
(板书)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耕作方式的演进、生产工具的革新)
大禹和他的继承人(水利事业的发展)
(板书)二、农业的发展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
——《白虎通》卷二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自己了解的历史知识,想一想: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神农”为什么有特殊的地位?
答:农业的始祖。
中国古史中“神农氏”,正是原始种植业发生时的人物。中国农业从其产生之始,就是以种植业为中心的。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对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价值和栽培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试验,逐渐选育出适合人类需要的栽培植物来。从“尝百草”到“播五谷”和“种粟”,就是这一过程的生动反映;而所谓“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则反映了这个过程的艰难和充满风险。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为了使农业经济得以确立,要有相应的工具的创造,反映在传说中就是神农氏创制斤斧耒耜,“以垦草莽”。所谓“神农氏”的传说,正是这一时代中国农业的反映。原始农业先是简单模仿自然界植物生长过程,进行播种和收获。
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存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3.教学用具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探究,避免“灌输”。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始终进行及时和恰当的评价。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引自林炳文著《中国古代史》上册
想一想: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现象?
答:说明春秋时期牛耕得到推广。
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
↓
(板书) “神农能殖嘉谷” 石器锄耕
“以牛田”↓
重大突破 铁犁牛耕
铁农具
投影:
《战国策·赵策一》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秦赵临战,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