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方程--重难点突破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案(4)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案(4)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案(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是学生在掌握了方程的基本概念和等式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解简易方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总结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方程和等式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对公式和性质的运用不够熟练、不能灵活运用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解简易方程,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难点:引导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3.教学素材:相关的生活情境和实例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课题,如:“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的个数是香蕉的2倍,如果小明吃了3个苹果,那么剩下的苹果和香蕉的个数比是1:2。

请问,小明原来有多少个苹果和香蕉?”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列出方程,如:2x - 3 = x + 2,并让学生思考如何解这个方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解这个方程。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给予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简易方程》数学教案设计

《简易方程》数学教案设计

《简易方程》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简易方程》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简易方程的概念,能够熟练地解简易的一元一次方程。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式学习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解简易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应用等式的性质进行方程变形。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一些简单的实例引入方程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方程是表示数量关系的一种方式。

2. 新知讲解:
(1) 定义方程,强调方程必须包含等号。

(2) 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特点。

(3) 讲解解方程的基本步骤:移项、合并同类项、求解未知数。

3. 实例解析:
分析并解决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解方程的过程。

4. 小组活动:
设计一些解方程的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

教师在旁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5. 总结反馈: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自我评价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四、作业布置:
1. 完成课本上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找一些生活中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尝试解决。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将反思学生对简易方程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解方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在下次教学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是本学期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法、等式的性质等。

这些内容不仅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代数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方程、等式的概念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方程、等式的概念,掌握等式的性质,能够解简单的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方程、等式的概念,掌握等式的性质,能够解简单的方程。

2.教学难点:方程的解法,特别是解多元一次方程和含有分数的方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学具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等式的性质,尝试解简单的方程。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5.练习巩固: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方程、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方程、等式的概念及其关系;2.等式的性质;3.解方程的方法。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大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大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简易方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通过物理实验来建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方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简易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首先,方程的抽象是学生们的一个难点。他们往往在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时感到困惑。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个困难,我使用了大量的具体例子,并引导学生逐步识别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可能需要更多的练习和解释来加强这一部分的掌握。
其次,等式性质的运用是另一个重点。我通过对比不同方程的解法,让学生观察和总结等式性质的使用规律。这种方法似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等式性质在解方程过程中的作用。不过,我观察到一些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仍然会犯一些基本错误,这提示我在下一步教学中需要更多的个别辅导和针对性练习。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方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简易方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简易方程》这一章节的概念和应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方程的意义。在讲授理论时,我注意到了几个关键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第1单元 简易方程 知识点+重难点提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第1单元  简易方程 知识点+重难点提升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知识点+重难点分析)第一单元重难点分类解析类型一: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解方程,并检验4x-31=65 2.7x+1.8x=9 4.8x-0.8×3=1.20.7x÷6=2.1 18-3x=9 0.9×9-9x=6.3类型二:用形如ax+b=c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例题:水果店有苹果250千克,比桃的1.2倍多10千克,比橘子的2.7倍少20千克。

桃和橘子各有多少千克?点拨:题目中有两个未知量,设其中一个未知量为x,另一个未知量用y表示。

反馈练习国庆节到了,同学们准备布置教室举行庆祝活动。

买了15个花气球,是红气球个数的3倍。

买花气球用去20元,比买红气球多用11.2元。

红气球买了多少个?用了多少元?类型三:用方程解决行程问题例题1.(追及问题---同向而行)两艘轮船同时从A码头出发,开往B码头。

甲船的速度是28千米/时,乙船的速度是22千米/时。

几小时后两船相距18千米?方法一:甲船行驶的路程-乙船行驶的路程=路程差方法二:速度差×时间=路程差点拨: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一段时间后,速度快的会比速度慢的多行驶一些路程,要抓住路程差寻找等量关系。

反馈练习:小明和小华在一个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小明每秒跑5.5米,小华每秒跑3.5米。

经过多少秒小明第一次追上小华?例题2.(相遇问题---相向而行)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在距离中点45千米处相遇。

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1.5倍,相遇时两车各行驶了多少千米?(画线段图理解题意)反馈练习1:小汽车和摩托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小汽车的速度是50千米/时,经过3小时已经驶过中点30千米,此时小汽车和摩托车还相距6千米(未相遇)。

摩托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反馈练习2: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相遇后甲车又用2小时到达B地。

简易方程教案

简易方程教案

简易方程教案简易方程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方程算术解法与代数解法的区别。

2.掌握:代数解法解简易方程。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代数解法解简易方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问题头脑不僵化,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通过代数法解简易方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渗透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通过用新的方法解简易方程,使学生初步领略数学中的方法美。

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注意教学中民主意识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体现。

2.学生学法:识记→练习反馈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代数解法解简易方程。

2.难点:解方程时准确把握两边都加上(或减去)、乘以(或除以)同一适当的数。

3.疑点:代数解法解简易方程的依据。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介绍新的方法,学生反复练习。

七、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出示投影1)引例:班上有37名同学,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进行拔河比赛,恰好余3人当裁判员,每个队有多少人?师:该问题如何解决呢?请同学们考虑好后写在练习本上.学生活动:解答问题,一个学生板演.师生共同订正,对照板演学生的做法,师问:有无不同解法?学生活动:回答问题,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比较两种解法.问;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呢?学生活动:积极思索,回答问题.(一是列算式的解法,二是列方程的解法).师:很好.为了叙述问题方便,我们分别把这两种解法叫做算术解法和代数解法.小学学过的应用题可用算术方法也可用代数方法解.有时算术方法简便,有时代数方法简便,但是随着学习的逐步展开,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使用代数解法的优越性将会体现的越来越充分,因此,在初中代数课上,将把方程的知识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来学习.当然,在开始学习方程时,还是要从简单的方程入手,即简易方程.引出课题.简易方程篇二教学内容:教材第73—74页用字母表示数、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5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简易方程》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简易方程》

这篇《⼩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简易⽅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以下信息仅供参考⼀、教学内容 教材第53-54页。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程的意义,会判断⼀个式⼦是否是⽅程。

(2)会按要求⽤⽅程表⽰出数量关系。

过程与⽅法 (1)经历⽅程的认识过程,体验观察、⽐较的学习⽅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动⼿动脑的能⼒,促进学⽣公平公正⼈格的形成,养成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定义,会根据定义判断是不是⽅程。

难点;会根据⽅程的意义找出等量关系,列出⽅程。

突破⽅法:在实践⽣活中理解⽅程的意义。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直观演⽰,启发引导学⽣进⾏理解思考。

学法:独⽴思考与⼩组交流相结合。

五、教学准备 教学PPT 六、教学过程 1、回顾复习: ①⼩故事:找学⽣给⼤家讲⼀讲曹冲称象的故事,学⽣会说⼤象的重量就等于⽯头的重量,⽤课件展现学⽣刚才所讲的故事,让学⽣集体说出等量关系“⼤象的重量=⽯头的重量” ②等式 每组中的两个式⼦,如果是结果相同的()就画“√”,不同的画“×”。

a×2和a? ( × ) x+x和2x ( √ ) 72×2和72+2 ( × ) 2.在下⾯各题()的⾥,填⼊“<”、“>”或“=” 1.8+5.2(=)7 3×6(>)19 20+20(>)35 37-17(=)20 a+b(=)b+a 80÷20(<)5 (再观察画有横线的算式左右两边的特征) 学⽣会说出划横线的都是等号左右两边相等,是等式。

教师带领学⽣回顾等式的概念,课件放映出 定义:数学中⽤等号来表⽰相等关系的式⼦叫做等式。

教师提问学⽣对等与衡的理解 学⽣会说相同;⼀样:相等、等价。

2、探究新知 教师:⼤家说说⽣活种常见的⼀些称量⼯具 学⽣:杆秤、电⼦秤、天平。

简易方程(12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简易方程(12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探索简易方程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画图、列表等方法辅助解题,培养学生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解题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拓展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梳理知识结构。
1.让学生回顾简易方程的概念、性质和解法,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强调等式两边同时进行相同运算的原则。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组织全班讨论,共同解决。
2.引导学生总结简易方程的解法,探讨解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组织小组代表分享解题经验,让学生在倾听他人观点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对简易方程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类型的题目:
1.基础题:让学生熟练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巩固所学知识。
2.提高题: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简易方程。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难点,增强信心。
6.总结反馈,巩固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查漏补缺。
-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他们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对简易方程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会提出一个与年龄相关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的年龄吗?如果老师现在的年龄是你们年龄的两倍,那么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重难点突破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重难点突破

简易方程一、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一般方法突破建议: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本单元的知识大多数都比较抽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和基础,关注到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

如爸爸比小红大30岁,当小红是1岁、2岁、3岁……时,学生会用“1+30,2+30,3+30…”这样的式子表示爸爸的年龄,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即“”。

之后教师可以继续追问:这里的表示什么?又表示什么?让学生明白“”既表示爸爸的年龄,还能反映出爸爸和小红年龄之间的关系,这样表示既简明又高度概括了爸爸和小红的年龄情况。

使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需要,初步感知抽象的作用。

2.注意突显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时,教师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深切体会用字母表示简明易记、便于运用。

以乘法分配律为例,先让学生用语言表述: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再让学生用字母表示为,这样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使学生感悟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3.适当加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训练。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训练,也就是写代数式的训练。

如:“一本书有页,张华每天看8页,看了天,用式子表示还没有看的页数”“商店原有120 kg苹果,又运来10箱,每箱重kg。

用式子表示出商店一共有多少箱苹果”等,这是列方程的基础。

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可以是书面作业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口答方式(个别口答、集体口答、小组互说、同桌互说均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

4.注意渗透函数思想。

在归纳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时,可适当渗透变量间的对应关系、依存关系。

如爸爸的年龄随小红的年龄变化而变化,两个量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说明字母取值范围时,可适当渗透函数的定义域思想。

可以追问:式子中的字母还可以表示哪些数?可不可以是200?为什么?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式子中的字母还可以是许多其他的数,但是在这里是有一定的范围的,这个范围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不可一概而论。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简易方程 知识点+重难点提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简易方程 知识点+重难点提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第1单元。

简易方程知识点+重难点提升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知识点+重难点分析)1.等式表示相等关系,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2.方程是一种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等式有两个重要的性质:加减同一个数和乘除同一个非零数不改变等式的结果。

4.解方程是求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解方程时常用的四则运算关系式包括加减乘除运算。

5.解方程的步骤包括写解、上下对齐、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检验和写答句。

6.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包括审题、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和写答句。

7.找等量关系的方法可以根据条件想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根据计算公式确定等量关系或者画出线段图找等量关系。

重难点分类解析:类型一: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这种类型的方程解法是利用等式的性质,通过加减乘除同一个数来解方程。

需要注意的是,解完方程后要进行检验,确保所得结果正确。

类型二:用形如ax+b=c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类型的方程需要根据实际问题设定未知量,并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然后解方程求解未知量。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类型的方程可能会有多个未知量,需要设定不同的未知量来求解。

反馈练:一个水池分为深、浅两部分,深部分的水是浅部分水的3倍。

如果从深部分取出20升水放到浅部分,这时两部分水的水量正好相等。

原来深、浅两部分各有多少升水?例题2: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中途相遇后,甲车行驶的路程是乙车行驶路程的1.5倍。

如果两车相遇后,甲车再行驶10千米,乙车再行驶20千米。

这时两车行驶的路程相等。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点拨:这是一道稍复杂的差倍问题,需要先求出两车相遇时的路程差,再根据题意列方程求解。

反馈练:XXX和XXX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中途相遇后,XXX行驶的路程是XXX行驶路程的2倍。

如果两人相遇后,XXX再行驶30千米,XXX再行驶20千米。

这时两人行驶的路程相等。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两袋面粉,原来甲袋的质量是乙袋的3倍,现从甲袋中取出34千克,则两袋面粉同样重。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以及解方程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解简易方程,并能够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方程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可能还存在对等式性质的理解不够深入、解方程方法不够灵活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能够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并能够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以及如何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方程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资料、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明买水果”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意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简易方程。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几个简单的方程,让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特点,并总结出方程的解法。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重难点:简易方程 (知识点+试题解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重难点:简易方程 (知识点+试题解析)

简易方程001简易方程1.含有字母的乘式的简便记法(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如:a×b可写作a·b或ab.(2)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与数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并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6可写作6a.(3)字母与1相乘时,“1”可以省略不写,如:a×1=a.2.平方一个数的平方表示这个数与这个数本身的乘积,如:a×a=a2.3.化简含有字母的式子(1)几个相同的字母相加,简写时应写成相同字母的个数与字母相乘的形式.如:a+a+a+a=4a.(2)几个含有相同字母的乘法式子相加减,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化简,即ax±bx=(a±b)x.(其中x是字母,a、b既可以是字母,也可以是数.)1.填一填.(1)一本作业本共有40页,已经写了a页,还剩下页.(2)停车场停着y辆小汽车,货车数量是小汽车的6倍,货车有辆.(3)有三个连续自然数,中间的自然数是n,它前面的数是,后面的数是.(4)“爸爸的体重是80千克,比儿子体重的2倍还多20千克.”这句话里面的等量关系是的体重=的体重×2+20.0025年级重难点汇编2.将下列各式化简.(1)a+a+b=.(2)2a+14+a=.(3)4b-2b-5=.(4)3b+2b+b=.(5)b×b=.(6)12×a×6=.(7)x·18·y=.(8)2·x+3·y+13=.3.如图,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1)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空白部分的面积是.(3)当a=18,b=3时,空白部分的面积是多少?简易方程003 4.如图.(1)像这样摆下去,摆n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2)当n=97时,用第(1)题的式子计算摆97个三角形需要的小棒数.5.根据表格信息回答问题.(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在表中写出第n个图案点的总数.(2)当n=12时,点的总个数是多少?0045年级重难点汇编1.表示相等关系的两个式子叫作等式.从形式上看,含“=”的式子就是等式.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3.等式和方程的关系:等式包括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6.下面()是方程.A.30+y<50B.16+x=25C.49−8=41D.2+x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等式一定是方程B.等式是一种特殊的方程C.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拓展提高】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式子,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简易方程005然相等.8.填一填.(1)像x+1=3,2m=4,y=1,这样含有的,都是方程.(2)y-4.5=10,根据等式的性质有:y-4.5+4.5=10+.(3)8x=104,根据等式的性质有:8x÷8=104÷.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或一个式子,所得结果仍是等式B.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C.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D.一个等式的左、右两边与另一个等式的左、右两边分别相加,所得结果仍是等式1.方程的解和解方程(1)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2)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2.简易方程的解法根据等式性质1、等式性质2解方程即可.0065年级重难点汇编10.解方程.(1)x+4=10(2)x−5=7(3)6x=18(4)x÷3=711.解方程.(1)3x+4=10(2)0.5x−0.8=2.4(3)x+3+2x=1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找出题目中的关键量,这个量最好能和题目中的其他量有紧密的数量关系.2.设:设这个量为x,用含x的代数式来表示题目中的其他量.3.列: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4.解:解方程,通过求出的关键量进而得到题目的答案.5.答:检验并答题.简易方程00712.将下题中的等量关系表示出来,再列方程解决问题.(1)花圃里有吊兰和仙人球共56盆,吊兰的盆数是仙人球的3倍,吊兰和仙人球各有多少盆?等量关系:(2)北京到郑州的铁路线长690km,一列火车从北京出发,每时行110km;另一列火车从郑州出发,每时行120km.两列火车同时出发,几时后相遇?等量关系:13.小猿农场今年养鸡55只,比去年养鸡只数的4倍少5只,去年养鸡只.0085年级重难点汇编答案解析一、用字母表示数1.(1)(40-a)(2)6y(3)n-1n+1(4)爸爸儿子2.(1)2a+b(2)3a+14(3)2b−5(4)6b(5)b2(6)72a(7)18xy(8)2x+3y+133.(1)(a−2b)2(2)2b(a−2b)(3)724.(1)2n+1(2)当n=97时,2n+1=2×97+1=195 5.(1)4n﹣3(2)45二、解简易方程(一)等式与方程7.6.CB答案解析009(二)等式性质8.(1)未知数等式(2) 4.5(3)89.C(三)解简易方程10.(1)x=6(2)x=12(3)x=3(4)x=2111.(1)x=2(2)x=6.4(3)x=5(四)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2.(1)等量关系式:吊兰的盆数=仙人球的盆数×3;仙人球的盆数+吊篮的盆数=56盆.解:设仙人球有x盆,则吊兰3x盆.x+3x=564x=56x=1414×3=42盆答:吊兰有42盆,仙人球有14盆.0105年级重难点汇编(2)等量关系式:北京出发火车速度×时间+郑州出发火车速度×时间=全长690km解:设出发x小时后相遇110x+120x=690230x=690x=3答:两列火车同时出发,3时后相遇.13.15。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简易方程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简易方程    人教新课标

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简易方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简易方程的概念,知道等式和方程的区别与联系。

2. 使学生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简易方程的概念2. 等式的性质3. 解简易方程的方法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简易方程的概念,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等式和方程的区别与联系,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等式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发现等式和方程的联系,进而引出简易方程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一些等式和方程的例子,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引导学生总结出简易方程的定义:一个等式中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指数为1。

(3)通过实例讲解等式的性质,如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4)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强调解方程的关键是使方程两边的未知数相等。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尝试解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年龄问题、速度问题等。

(2)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简易方程,并运用等式的性质求解。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经验。

4. 总结反馈(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简易方程的概念和等式的性质。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解下列简易方程:(1)2x 5 = 11(2)3y - 7 = 22. 以下实际问题,将其转化为简易方程并求解:(1)小明的年龄比小红大3岁,小红的年龄是9岁,求小明的年龄。

(2)一辆汽车行驶100千米,用了2小时,求汽车的速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使学生掌握了简易方程的概念和等式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简易方程》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数学书P55-56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2、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3、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来阐述天平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进而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教具准备:天平及相关物品。

(也可以将插图制作成课件让学生逐步观察思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用天平做过实验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天平去发现一些重要的规律,有信心吗?二、新知探究(一)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1。

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茶壶,右盘放两茶杯,天平保持平衡。

问:这说明什么?如果设一把茶壶重a克,1个茶杯重b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a=2b(板),第二步,问: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学生思考片刻,进而问:往两边各放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师演示加以验证,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杯子,天平保持平衡。

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a+b=2b+b 。

第三步,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天平还保持平衡?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个茶壶呢?学生回答后,老师一一演示验证。

第四步,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天平两边增加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

如果天平两边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会保持平衡吗?第五步,在第三步的基础上同时减少一个茶壶,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a-a=2b+a-a 。

因此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概括起来可以怎么说?天平两边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会保持平衡。

(课件)第六步,应用,进一步验证。

展示数学书P55页第2幅图的场景,1个花盆和几个花瓶同样重呢?该怎么办?两边同时减少一个花瓶,天平保持平衡。

(二)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2。

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瓶墨水,右盘放两个铅笔盒,天平保持平衡。

五年级数学上册《解简易方程》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解简易方程》教案、教学设计
3.运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4.采用循序渐进的练习法,设计不同难度的习题,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克服困难的决心。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分享,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明白在学习过程中要严谨、认真,对待问题要有耐心和毅力。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对数的概念、基本的运算方法以及简单的数学应用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简易方程这一章节的学习将面临以下挑战:
4.小组合作题: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一个综合性的方程问题,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问题研究、方程列写、求解及答案验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自我挑战题: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尝试解答课本第25页的拓展题,挑战更高难度的方程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作业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基础题和提高题,确保对简易方程知识的掌握。
2.实践题和小组合作题要求学生以文字或口头形式,表达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思路,培养数学表达能力。
3.布置作业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作业完成的时间,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过程,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并纠正错误。
(2)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教具等手段,形象展示等式性质和方程求解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直观认识。

解简易方程数学教案设计

解简易方程数学教案设计

解简易方程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简易方程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加减法、乘除法、移项、合并同类项等。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因式分解法、求根公式法、配方法等。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长度、面积、体积等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能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特别是求根公式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方程的解法。

2.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感受方程的魅力。

2.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并进行示范性演示。

3. 练习与讨论: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拓展解题思路。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解决问题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数学教材,提供相关章节内容。

2. 课件:制作精美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量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

4. 实际问题案例:收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案例,用于教学实践。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第二课时: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解简易方程》说课稿

《解简易方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解简易方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解简易方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中的重要内容。

方程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为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而本节课的学习,又将为后续学习复杂的方程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撑。

教材通过天平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从而得出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

这种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编排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方程的相关知识。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但对于方程这种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可能会感到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同时,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这为解方程提供了必要的计算基础。

但在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时,可能会出现运算错误或步骤不规范等问题,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关注和指导。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等式的性质,能够熟练地解简易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方程的概念和解简易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等式的性质,正确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天平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等式的性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易方程》重难点突破一、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一般方法突破建议: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本单元的知识大多数都比较抽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和基础,关注到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

如爸爸比小红大30岁,当小红是1岁、2岁、3岁……时,学生会用“1+30,2+30,3+30…”这样的式子表示爸爸的年龄,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即“”。

之后教师可以继续追问:这里的表示什么?又表示什么?让学生明白“”既表示爸爸的年龄,还能反映出爸爸和小红年龄之间的关系,这样表示既简明又高度概括了爸爸和小红的年龄情况。

使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需要,初步感知抽象的作用。

2.注意突显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时,教师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深切体会用字母表示简明易记、便于运用。

以乘法分配律为例,先让学生用语言表述: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再让学生用字母表示为,这样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使学生感悟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3.适当加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训练。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训练,也就是写代数式的训练。

如:“一本书有页,张华每天看8页,看了天,用式子表示还没有看的页数”“商店原有120 kg苹果,又运来10箱,每箱重 kg。

用式子表示出商店一共有多少箱苹果”等,这是列方程的基础。

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可以是书面作业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口答方式(个别口答、集体口答、小组互说、同桌互说均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

4.注意渗透函数思想。

在归纳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时,可适当渗透变量间的对应关系、依存关系。

如爸爸的年龄随小红的年龄变化而变化,两个量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说明字母取值范围时,可适当渗透函数的定义域思想。

可以追问:式子中的字母还可以表示哪些数?可不可以是200?为什么?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式子中的字母还可以是许多其他的数,但是在这里是有一定的范围的,这个范围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不可一概而论。

二、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列方程的一般方法突破建议:1.可由分类揭示方程的意义。

对于方程的概念的建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下面的式子:50+50=100,,,等,让学生自己分类,从中获得像这样……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2.注意引导学生经历由生活语言到用数学语言,逐步数学化的过程。

当学生看到天平平衡时会用生活语言:“空杯子和水共重250克”来表述他们所看到的。

教师引导:谁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学生可能用“100 g+水的质量=250 g”来表示。

教师进一步引导:你能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吗?学生可能用“”也可能用“”等来表示。

在教学“3本练习本共用2.4元”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

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和作用。

3.适当增加一些列方程的练习。

如“小明家有一些橘子,吃了5个,又买回8个,这时还有17个,小明家原有橘子多少个?请用方程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当学生列出方程“”之后,建议教师再让学生说说这个方程的含义,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简单明了,感知方程的作用和学习方程的必要性。

像这样用纯文字表述的题在教材中比较少,建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增加一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列方程的方法,为后面学习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做一些铺垫。

三、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学会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突破建议:1.通过天平游戏,让学生充分感知天平等值变换过程。

关于天平游戏教师可以用实物进行演示,让学生真真切切地看到天平游戏中平衡的天平两边加上(或减去)同样重量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

如果受到条件的限制,建议也要用动画来进行游戏,将这一过程让学生有充分的感知,从而确认这一事实。

教材中是两边加上的是杯子,教师也可改变一下物体(如两边同时加上一把茶壶等)。

这样便于概括出:平衡的天平两边加上(或减去)同样重量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

等式的性质2的教学也建议如此。

2.适当增加具体的等式等值变换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在经过天平游戏感知到天平的等值变换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举例子说说等式有没有同样的性质。

如:;;;;。

或者设一把茶壶重克,1个茶杯重克,就会有:;;;。

对于含有字母的式子,如果学生还有疑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字母具体成一个数进行验证,让学生确信不疑。

这样增加一个环节,更加便于学生自己概括出等式的基本性质,理解更加深刻。

3.教学解方程时,可以由方程的意义入手,先让学生看图列出方程“”。

再让学生明确所谓解方程实际上是这样一个问题:求的值是多少时,方程左右两边才能相等?明确解题目标之后,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的值,也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并交流。

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仅说出自己是怎样推算的,还要启发他们说出推算的依据,同时利用书上的图进行演示加以论证。

在学生确信的值是6时,教师可以引出解方程的概念,明确指出: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而解方程是一个推算的过程。

随后教师一定要追问:为什么要减去3?而不是其他的数呢?让学生明确解方程的一般思路。

4.要重视解题步骤和书写格式的指导,促进学生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解方程实际上是在进行一个方程的同解变形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强调解方程时一定要在原有的方程下面再写出一个方程来,不能连着写等号(如),或者是解:。

学习解方程一定要强调解方程之后要进行检验,一方面为后期继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在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于解题步骤,开始一般要求写出解题全过程,之后熟练了可以适当省略一些。

5.对于稍复杂的方程,解答时可以采用化繁为简的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例4的教学,首先要关注学生列方程的练习,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在方程的意义教学时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随后的学习中要不断训练,这里的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解答时,应先把看成一个整体。

至于为什么要把看成一个整体?这是教学的难点。

建议一:可以借助直观图加以说明:建议二:可以把看作“”,原方程就可以看成“”了。

这样引导学生先把这个方程的解求出来,再把“”还原成即可推算出的值了。

这样化繁为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出这类稍复杂的方程解法。

建议三:可利用运算顺序的事实说明。

由于要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即先要算是多少,后算加法,也就是说是求3与的积与4的和是多少。

所以可以把先看成一个整体。

解答方程“”时,要先把看作一个整体,也是同样的道理。

四、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学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突破建议:1.首次学习列方程解决问题,应以四则运算和数量关系为基础,注意从算术思路到方程(代数)思路的过渡和对比,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和特点:将未知的数用字母表示,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要向学生明确说明这是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后的学习中会用得非常多。

在“做一做”和后面的练习中不提倡用算术方法解答,要求学生用方程解答,以强化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

2.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

因此在开始学习时要加强根据具体问题情境,寻找等量关系的练习。

建议一:要求学生在练习时像教材中那样写出等量关系,如:建议二:找等量关系可以做专项练习。

也就是看问题情境写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不解答。

然后同桌两位学生互相说一说,或者小组几位同学互相说一说。

这样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

在这样的练习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列出的方程是否符合所写的等量关系。

像下面的错误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并要求学生改正。

3.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融入到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之中。

列方程解决问题除了要引导学生概括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如下图所示),同时也要注意体现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即“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和“回顾与反思”。

虽然教材只是在例5中才出现,建议前面所有例题都要有这几个步骤,与低年级学习解决问题的要求保持一致。

“回顾与反思”不仅要注意检查解答是否正确(检验时不能只是将的值代入原方程去检验,还应要求学生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来检验。

如例1中算出的原纪录一定要比小明的成绩的米数少,又如例2中算出的黑色皮的块数一定要比白色皮的块数少,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回顾所采用的方法,特别是数学的思想方法。

4.在教学例5时建议不要提及“行程问题”“相遇问题”等,要重点解决如何指导学生利用几何直观(即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分析数量关系的问题。

让学生感受到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可以更加清楚地分析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开始教师可以边演示画的过程,边指导学生跟着画图,之后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画出线段图。

这里不可将这一环节教学落空。

另外,教材在例题和练习题中只安排了行程问题或工程问题),为了不让学生进入“典型应用题”的怪圈,建议教学时可以适当补充练习如“妈妈星期天买来同样多的苹果和橘子,共花了24元。

已知苹果每千克5元,橘子每千克3元。

妈妈买来的苹果和橘子各有多少千克?”或“妈妈星期天买来同样多的苹果和橘子,苹果比橘子多花了6元。

已知苹果每千克5元,橘子每千克3元。

妈妈买来的苹果和橘子各有多少千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