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 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8b4b278a7f1922791688e8a1.png)
平面构成的骨骼
整齐的骨骼,骨骼线中的每一块的大小都相等,会使 人感觉到秩序感。
平面构成的骨骼
整齐的骨骼效果
平面构成的骨骼
一定比例的骨骼,骨骼按照比例关系生成,使画面各 部分间呈现一种大小变化,从而产生韵律感。
平面构成的骨骼
特异的骨骼,在韵律中产生突变,形成强烈的对比
平面构成的骨骼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所产生的现象,使他们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调和 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合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和调和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和调和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和调和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和调和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和调和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 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对比与调和 统一和变化 对称和平衡 节奏和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和调和
对比 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的时候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平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课后作业
任选以下1种形式为主题,任选构成元素, 完成作业。
3、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基础构成骨格、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3、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基础构成骨格、重复、近似、渐变、发射](https://img.taocdn.com/s3/m/e7d24965a216147916112866.png)
在标志和其他设计中,应用了特异的 手法,既可在统一的形态中形成变化,也 可惜此特异的元素表现对象的内容和特 性。
3 、构图上的整齐和统一,加上局 部的变化,画面既可以控制稳妥, 也不会沉闷单调。
第二章 基础构成
第三节 视平衡构成
视平衡构成
利用视平衡原理组织编排构成即视觉平 衡构成,可称为视平衡构成。
1、骨骼不变,单元形微变,单元形的应 用形式变化,这有时也叫近似构成。
这三张图使用了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 文字作近似构成。
(四).渐变构成
一、渐变构成的形式和构成方法 形态产生连续的有规律的变
化,这就是渐变。渐变着重表现 变化的过程,还有其中包含着的 节奏和韵律。像钢琴上划过的音 阶,渐变给人流畅生动的感受。
•面集结
单元形趋向某一形状聚集,其形状可以是任何 形。
•自由集结
自由安排单元形,没有任何形态的引力目标。要善于 控制流动性的画面。
1 、特异构成中的变化部分会成为视觉的中心焦 点,视觉传达上经常用这种方法引起人们的注意 和重视。
视觉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几个事物具有 相同的特征,人们的视觉倾向于将它们归 入一类,只注意总体而不注意单个,而其 中不同的一个会突现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就是特异的心理基础。
2、特异的方式多种多样,为创 意和想像留下了空间。在寻常的 视觉中,假如一些荒诞的、反常 规的元素出现。势必带来观者心 理的强烈变化,达到四两拨千斤 的功效。
没有一定的规律,是由规律性骨格随意和 自由地衍变而成,随作者在一定的平面框 架内进行划分,因此它具有极大的任意和 自由性。
单元形 非规则骨架
(二). 重复重复是一种非常见的视觉 形式,也是很多自然物、人造物 的存在方式。从自然物讲,鱼鳞、 树叶、花瓣、动植物内部的组织 结构都存在重复的现象,矿石等 无机物内部分子结构也表现为重 复的形式。
第五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第五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的基本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c968eea065ce05087632132d.png)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统一和变化
统一总是和变化同时存在的。变化是各组成部分的区别,统一 是这些有变化的部分经过有机的组织,使其从整体到得到多样 统一的效果。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称和平衡
对称 就是在中心点或者中心线,在点的四周或者线的两边,出现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和调和
对比 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的时候
所产生的现象,使他们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调和 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合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称和平衡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称和平衡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称和平衡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称和平衡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节奏和韵律
节奏 节奏是指形与色合乎规律的周期性运动变化。就是相同
的形反复出现在同一画面的构成法则称为节奏。这种反 复是有一定差别的反复。所以说反复时节奏的重要标志 ,没有反复就不可能让人有节奏的感觉 韵律 对节奏给予的变奏性处理,称为韵律。对比和变化的程 度是韵律的关键。
相等、相同或者相似的画面内容。 平衡 是通过各种元素的摆放、组合,使画面通过人的眼睛,在心
里上感受到一种物理的平衡(比如空间、重心、力量等).平衡 与对称不同,对称是通过形式上的相等、相同与相似给人以 “严谨、庄重”的感受,而平衡则是通过适当的组合使画面 呈现“稳”的感受。
平面构和调和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和调和
平面设计形式美的法则
![平面设计形式美的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6806e28d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a.png)
平面设计形式美的法则形式美法则主要有以下几条:和谐、对比和统一、对称、均衡、比例、视觉重心、节奏和韵律、联想和意境和谐宇宙万物,尽管形态千变万化,但它们都各依据确定的规律而存在,大到日月运行、星球活动,小到原子结构的组成和运动,都有各自的规律。
爱因斯坦指出: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
和谐的广义说明是:推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和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所给我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和谐的狭义说明是统一和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
单独的一种颜色、单独的一根线条无所谓和谐,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溶合性才称为和谐。
比如一组协调的色块,一些排列有序的近似图形等。
和谐的组合也保持部分的差异性,但当差异性表现为猛烈和显著时,和谐的格局就向对比的格局转化。
对比和统一对比又称比照,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列于一起,虽然使人感受到显明猛烈的感受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它能使主题更加显明,视觉效果更加活跃。
对比关系主要通过视觉形象色调的明暗、冷暖,色调的饱和和不饱和,色相的迥异,形态的大小、粗细、长短、曲直、高矮、凹凸、宽窄、厚薄,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数量的多少,排列的疏密,位置的上下、左右、凹凸、远近,形态的虚实、黑白、轻重、动静、隐现、软硬、干湿等多方面的对立因素来达到的。
它体现了哲学上冲突统一的世界观。
对比法则广泛应用在现代设计当中,具有很大的好用效果。
对称自然界中到处可见对称的形式,如鸟类的羽翼、花木的叶子等。
所以,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匀整、协调、整齐、高雅、庄重、完备的朴实美感,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平面构图中的对称可分为点对称和轴对称。
假定在某一图形的中心设一条直线,将图形划分为相等的两部分,假如两部分的形态完全相等,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的图形,这条直线称为对称轴。
假定针对某一图形,存在一个中心点,以此点为中心通过旋转得到相同的图形,即称为点对称。
点对称又有向心的“求心对称”,离心的“放射对称”,旋转式的“旋转对称”,逆向组合的“逆对称”,以及自圆心逐层扩大的“同心圆对称”等等。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072639f3fd0a79563d1e722b.png)
41
A
42
A
43
A
2.连续的原理 这个原理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看到和使 用。把各种不同的形态和各种不同的色 彩的物体,用一根直线、曲线或者折线 不断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也仍能 够得到统一。
44
A
45
A
46
A
3.闭合的原理 将同一个造型要素的形态,隔开一定的距离 相互向内侧闭合,从视觉上得到的是另外一 个整体而统一的形态,原来闭合前的单一的 造型要素则被忽视了。
例关系和布局决定的,失调的比例会产生
不舒适感,甚至是畸形感。
48
A
49
A
团队 比 例
法国建筑家柯尔毕塞根据人体结构的比 例与数学原理创立了黄金比(亦称黄金 分割,其数学计算短边与长边之是 1:1.618),因它体现了人类形态比例的 最基本的恒定参照比值,被广泛地运用 在生活中的许多设计中,如国旗、邮票 、书籍、报纸等等都采用了黄金比例。
32
A
(2)类似元素的组合:包括形状、大小、多少的类似和 方向、距离的类似等。
类似元素结合比同种元素结合更具备良好的配合条件, 它既有形状的变化又有对比,并包括了较多的共同性。
33
A
(3)不同元素的组 合。不同形、不同 质的元素,它们本 身就有着强烈的区 别,组合在一起时 就会产生强烈的对 比、不调和的状况 ,因此为了达到调 和。必须要调整它 们之间的关系和彼 此之间的联系,由 对比向和谐转化, 以达到调和统一的 目的。
24
A
25
A
26
A
平
衡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二、对比与调和 1、对比: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 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现象,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 鲜明突出。 大/小,曲/直,水平/倾斜/垂直, 疏/密,方向, 虚实,肌理等。 通常在构成设计中运用这种对比关系寻求变化和刺 激,创造具有各种特性的画面效果。
平面构成之形式美的法则
![平面构成之形式美的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4292c9333968011ca30091a0.png)
五、比例与分割
在平面构成中,把整体分成部分,叫分割。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随时 可见,如房屋的吊顶、地板都构成了分割。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割方 法: 1.等形分割:要求形状完全一样,分割后再把分隔界线加以取舍, 会有良好的效果。 2.自由分割:自由分割是不规则的,将画面自由分割的方法,它不 同于数学规则分割产生的整齐效果,但它的随意性分割,给人活泼不受 约束的感觉. 3.比例与数列:利用比例完成的构图通常具有秩序、明朗的特性, 给人清新之感。分隔给予一定的法则,如黄金分割法、数列等。
2.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合.调和和对比是互为相反 的因素.最后在画面上要达到既有对比又有调和的统一的画面,就必须通过设计者 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合理的配合才能得到调和.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合理的组合方法, 以达到调和的目的. (1)同种元素的组合.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的不同数量的大圆形和小圆形进行有 机的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但由于这种结合比较简单,因此容易显单调和平 常. (2)类似元素的组合.形状的类似.以几何形中的正方形为例,平行四边形,近似于方形 的矩形,有机形的方形,比较形状接受于以上的图形均为类似形.类似还包括形状,大 小多少的类似和方向,距离,速度的类似等.类似元素结合比同种元素结合更具备良 好的配合条件,它既有形状的变化又有对比,并包括了较多的共同性,因此更能创造 出优美直辖市的画面效果. 3)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形,不同质的元素,它们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区别,组合在一起 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比,不调和的状况,因此为了达到调和.必须要调整它们之间的 关系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由对比向和谐转化,以达到调和统一的目的.
三、对比与调和
1.对比: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现 象,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运,静,刚硕,柔软,高,矮,强,弱放在一起的形成对经.大小关系放在起时比 它们单独地放置时,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强弱关系放在一起时, 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通常在构成设计中运用这种对比关系寻求变化和 刺激,创造具有各种特性的画面效果。
怎样理解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怎样理解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39f4e7f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d.png)
怎样理解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是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这些法则主要包括秩序、匀称、明确、对比、反复、对称、平衡等。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的意义在于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的形式规律,从而更好地创造美的作品。
其中,秩序是指将物体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排列,形成一定的节奏感和空间感。
匀称是指物体的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协调,没有明显的比例失调感。
明确是指物体的形象清晰,易于识别,不会产生混淆和模糊感。
对比是指不同物体之间的差异和对立,如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对比。
反复是指物体的重复和延续,会形成一定的韵律感和空间感。
对称是指物体的整体和局部都具有对称结构,会产生平衡和稳定感。
平衡是指物体的整体和局部之间的重量和力量的平衡,会产生和谐、稳定的感觉。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在平面设计、环境设计、包装设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平面设计中,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掌握美感的规律,设计出更加美观、吸引人的作品。
在环境设计中,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空间的节奏和韵律,创造出更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在包装设计中,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掌握美感的规律,设计出更加美观、吸引人的作品。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是平面设计和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创造出更加美观、吸引人的作品。
平面设计-平面构成中的美的形式法则
![平面设计-平面构成中的美的形式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6ad6797aaf45b307e971971c.png)
和谐与重心 “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爱因斯坦
在构图中,任何形体的重心位置都和视觉 的安定有紧密的关系。
破规与重构
解构就是把原结构解体肢解还原成每个局 部的基本原始单位。
重构就是把原结构解体肢解还原成每个局 部的基本原始单位重新组合,构成一个全 新的、不同于以前新物体结构。
(1)安红,我想你!喊五遍。我想你想的想睡觉。错了,是想你想的睡不着觉。 (2)我在北京土生土长,是个北京人,没招过谁,没惹过谁,还是个老实人,论模样不敢说第
一,我也得算第二,为什么直到现在就娶不到个媳妇,真倒霉,搞了六个,吹了三对。 (3)今儿让你挨打挨个明白,我就是刘德龙,你要是在没完没了的缠着安红,我下回要你的命
联想与意境
“想象比认识更重要”——爱因斯坦
联想是思维的延伸,它由一种事物延伸到 另外一种事物上。
动态与静态
动感与静感是相对的,它们来自于人们的 视觉经验。变化的因素倾向于动感,统一 的因素倾向于静感,它们不是实际意义上 的运动与静止。
在构图方面,均衡的构图倾向于动感,对 称的构图倾向于静感。在线形方面,曲线 倾向于动感,直线倾向于静感,倾斜线倾 向于动感,垂直线倾向于静感。在面形中 ,圆形倾向于动感,方形倾向于静感。
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强调两者之间的差异、突出各自的 特点。
谐调是缩小这种差异,强调相互的内在联 系,借助相互之间的共性以求得和谐。
对比与谐调是造型设计中最常用的手法, 通过强调各种因素的差异,达到造型丰富 、有层次变化的统一效果。
有秩序的渐变 明暗和色彩的统一 方向的统一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c0675316ff00bed5b9f31dcd.png)
形式美法则一对称与均衡对称的概念:对称指以对称中心为基点,周边各部分在比例、尺寸、高低、宽窄、色彩、形态、结构和排列上一一对应。
对称的形式左右对称:即以中轴线为基准,左右两边的形态完全相同。
发射对称:即以点为中心,中心点四周的形态以一定角度回旋排列。
(对称图片欣赏)均衡的概念:指的是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在造型,色彩,质感等方面彼此之间具有的相对的稳定状态,并不是实际的重量均等关系。
均衡的形式对称式均衡:人体和蝴蝶图案非对称式均衡:例如,画面的一侧是4个小孩,另一侧是1匹小马驹,这就是非对称平衡。
(均衡图片欣赏)二对比与调和对比的概念:1 对比又称对照。
把色彩,明暗,形态或材料的质与量相反的两个要素排列或组织,并强调其差异性,使人有鲜明强烈的感触。
2 对比关系主要通过色调的明暗、冷暖、形状、大小、粗细、长短、方圆等;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数量的多少;距离的远近、疏密;图与地的虚实、黑白、轻重;形态的动静等方面因素来达到。
处理对比关系时,视觉要素各方面要有一个总的趋势,有一个重点,处处对比则会失去对比。
(对比作品欣赏)调和的概念是对形态构成要素共性的加强或差异性的减弱,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对比的突兀性,协调了矛盾要素之间的关系,使无秩序化的事物变得合理有序。
单独的一色,一根线无所谓调和。
只有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溶合性才能调和。
但是,要素之间的类似过分强调时,反而易单调。
调和有形态、大小、方向、色彩、质感等的调和。
调和作品欣赏三节奏和韵律节奏的概念节奏:原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这里借指在视觉上有规律的动感,在形式上的表现特征是反复和渐变。
平面构成中形体的周期性连续、交叉、重叠,由此形成的大小、强弱、明暗、色彩的变化,在视觉上形成有规律的起伏和有秩序的动感,这就是节奏。
韵律的概念韵律:指图形形式上的优美情调,也是节奏与节奏之间运动所表现的姿态。
它是可见的,一定的节奏和韵律结合就形成一种运动形式区别于另一种运动形式的特征。
第五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第五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2b1bf280f5335a8103d2201e.png)
二、均衡
均衡是通过重新组织图形中的构成要素,使得力量相互保持平等均衡,从而达到一 种平衡的视觉美感和心理上的安定感。均衡是对称结构在形式上的发展,是由形的对 称转化为力的对称和协调,是一种重心的平衡。
第三节 对比与调和
一、对比 二、调和
一、对比
对比是互为相反的要素设置在一起时所形成的对立状态。不同的要素配置一起, 彼此刺激,能使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视觉效果更加活跃。
对比会形成强烈的紧张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并富有视觉冲击力。对比有大 小、数量、方向、位置、和色彩对比等。
二、调和
调和是从差异中求“同”,将多种元素相互联系,使之和谐统一,产生协调的美感。 调合在变化中寻找各元素的基本一致,给人以融合、宁静和优雅的感觉。
第一节 变化与统一
一、变化 二、统一
一、变化
变化是指在构成中强调各构成元素各自的特点,使画面呈现出丰富的差异性的美 感。变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形态、大小、色彩、方向、曲直、浓淡、肌理质感变 化等等。变化能使设计主题更加鲜明突出,画面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跳跃性。
二、统一
统一是把性质相同或相近的造型要素或符号有意识地排列在一起,是设计者对画面 的整体美感进行调整和把握的方式和方法,以表现出画面的整体感和秩序感。统一赋 予造型以条理、和谐和秩序的特质,使视知觉得到一种持久的、可预测的美感。
二、韵律
韵律原指音乐中和谐悦耳而有节奏的声音组合的规律。平面构成中的韵律是指某 一个基本形或复杂形连续交替、反复产生的美感形式。韵律也可以是整体的气势和 感觉,如山脉、溪水所具有的韵律,书法中的行笔、布局也讲究韵律。在构成和设 计中,形态框架和空间组织总体来看起伏变化的就是韵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d5fc265d9b89680202d8251a.png)
返回 退出
CopyRight © 重庆大学出版社
模块五
任务四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二、对称与均衡
的设计,多采取对称的形式。其他动物的生长结构,如蝴蝶,牛、马、 鸡、兔等,绝大多数也都是对称的。另外,我国与欧洲传统的建筑形式 ,也大多是对称的。特别是过去的宫殿、庙宇的建筑设计,以及这筑建 筑中的藻井图案,也基本采取对称的表现形式。
返回 退出
CopyRight © 重庆大学出版社
模块五
任务四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二、对称与均衡
以“严谨、庄重”的感受,而均衡则是通过适当的组合使画面呈现“稳 ”的感受。均衡的应用相对于对称来说,更显得没有规律可循,它更注 重一种心理上的感受,你要把构成图案的各个元素看成是一些物理上的 对象,想象一下它们各自代表的力量,然后在图案上找到一个重心(可 以不在中心,甚至于允许有多个重心),看它们是不是稳当了。这样, 就可以寻求到一种均衡。
模块五
任务四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任务概述 一、变化与统一 二、对称与均衡 三、对比与调和 四、节奏与韵律
任务概述
通过对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 和、节奏与韵律等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的学习, 让学生了解是好设计好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用 这些美的法则来指导自己进行欣赏、设计。
任何艺术作品,离开了形式美,就会失去其 艺术魅力,尤其是在抽象范围内的作品中,形式 美更有它特殊的地位。美的根源表现为潜在的心 理与外在形式的协调与统一。平面构成中的形式 美法则与立体构成、色彩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所 表现的主体是一致的,即秩序的规律美与打破常 规的特异美。秩序美表现在统一中,特异美表现
返回 退出
CopyRight © 重庆大学出版社
模块五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d721e34a910ef12d2bf9e75d.png)
人体的整体形象往往是由各部分之间的比 例关系和布局决定的,失调的比例会产生 不舒适感,甚至是畸形感。
团队 比 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法国建筑家柯尔毕塞根据人体结构的比 例与数学原理创立了黄金比(亦称黄金 分割,其数学计算短边与长边之是 1:1.618),因它体现了人类形态比例的 最基本的恒定参照比值,被广泛地运用 在生活中的许多设计中,如国旗、邮票 、书籍、报纸等等都采用了黄金比例。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三、节奏、韵律 节奏和韵律是时间艺术的用语,在音乐中是指音乐 的音色、节拍的长短、节奏快慢按一定的规律出现 ,产生不同的节奏。 在构成中为同一形象在一定格律中的重复出现产生 的运动感。节奏必须是有规律的重复、连续,节奏 容易单调,经过有律动的变化就产生韵律。
慢节奏
中等节奏
快节奏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四、统一 统一总是和变化同时存在的。变化 是各组成部分的区别,统一是这些 有变化的各部分经过有机的组织, 使其从整体得到多样统一的效果。 统一的原理如下: 1.接近的原理 2.连续的原理 3.闭合的原理
1.接近的原理 使各种不同有变化的各部分,以时 间和空间的观点来观察, 距离接近
----
形 式 美 法 则
关于形式美…
对形式美的追求,几乎是任何艺术学科的共同 的课题。那么,它的意义何在呢?在日常生活 中,美是每一个人的精神享受和目的,从人们 的衣、食、住、行到社会化的生活活动,都离 不开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创造。
何为形式美?
“美的主要形式-秩序、匀称与明确。一 个美的事物它的各部分 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 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 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 积与安排,美必须具有 特定的感性形式,并努 力在客观事物中去发现 它们。”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0b0b312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1.png)
对比与调和
·
几何形体 的变化在 沙发的整 体架构里 起到了调 和的作用。 方块、圆 盘、曲面 立体等, 显得有层 次,变化。
·
•节奏与韵律
·
中国馆的设计改 变了建筑常规的 上小下大,并通 过层次分明的榫 结构展现自身的 节奏和韵律,动 感和力量感就被 体现出来了。
摩托车本身就是具有速度和动
感的物体。车身曲面的过渡起
·
伏,把摩托车的特性节奏和韵来自律加以了突出。节奏不仅可以通过空间位置和几 何造型展现,材质的变化和重复 也可以体现节奏和韵律,使人产 生相应的联想。
·
外饰图案给空间变化较少的沙发增添了动感和变化,视觉上 有了节奏感和韵律感。
·
相同结构的重复、配色 的空间延伸都能产生动 感和节奏感。也给产品 的整体增加了视觉的震 撼。但车头和车尾部分 的不同,又打破了单调 重复的呆板,使整体有 韵律感。
• 强调各造型要素之间的协调性。 • 面积分割的调和、调式的调和、大小的调和
对比与调和
·
边框的圆角与屏幕和影响的 规则矩形形成对比。OK键四 周的方向键的配色与正面其 他部分形成对比。 边缘的银色在整个机身的视 觉效果上起到了调和作用, 使手机整体更有层次,变化。
对比与调和
·
材质和抽屉配色的对比 打破了单调和重复;圆 角案面和棱角分明的构 建对比的同时也是调和。
形式美学
工业美术基础
平面绘图基础(平面构成) 色彩应用基础(色彩构成) 立体造型基础(立体构成)
什么是美
美
什么是
学习重点——形式美法则 ·
对比与调和 节奏与韵律 对称与均衡 比例与分割 想象与意境 重心与呼应 主次与衬托
对比与协调
·
• 对比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e40df707af45b307e8719789.png)
渐变构成(图例)
发射构成
一、概念 首先,发射是一种特殊的重复,是基本形或骨骼单位环绕一个或多 个中心点向外散开或向内集中。 其次,发射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渐变,它同渐变一样,骨骼和基 本形要作有序的变化。但是发射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 其一、发射具有很强的聚焦,这个聚焦通常位于画面的中央; 其二、发射有一种深邃的空间感,光学的动感,使所有的图形向中 心集中或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二、发射构成的形式 (一)发射骨骼的构成因素 1、发射点 ,即发射中心 2、发射线,即骨骼线 (二)发射骨骼的种类 1、离心式 2、向心式 3、同心式 4、多心式
对称和平衡
把对称比作天平,那么平衡可理解为一杆秤。 指一个版面上两块形的面积不等,但它们在量上却是近似或相等的
例:天平
一件好的构成作品,平衡关系是首先要求解决的因素之一; 不平衡状态是不安定的,在视觉上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节奏和韵律
节奏:指以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韵律: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 律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 音乐的旋律感,成为韵律。 富于变化的起伏的节奏.(如大自然起伏的山峦、奔腾的波 涛、悠扬的乐曲等等) 版面中图形、字组、线都能创造性地组合,从而产生节奏 和韵律
统一的原理: 1、接近原则:使各种不同有变化的各部分,以时间和空间的观点来 观察,距离接近的物体较容易产生结合感。 2、连续原则:把各种不用的形态和各种不同的色彩的物体,用一根 直线、曲线或者折线不断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也能够得到统一。
3、闭合原则:将同一个造型要素的形态,隔开一定的距离相互向内 闭合,从视觉上得到的是另外一个整体而统一的形态,原来闭合前的 单一的造型要素则被忽视了。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4f5b418e0b4e767f5acfceaa.png)
渐变构成
按一定比例渐次变化, 产生不同的疏密关系, 使画面呈现出明暗调子
放射构成
方向、角度的序列变化, 使画面产生起伏变化, 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 空间感。
位置做有序的变化,会增加画面中动的因素,使画面产生起 伏波动的视觉效果。
在视力的强弱上施以不规则的级差变化,进行各个部分 的构成,可以表现出一种轻重缓急的抑扬效果。
No Image
实践练习
▪ 按照各法则的规律搜索符合各个法则的平 面设计作品,每种10幅,并将其归类放置。
▪ 以所给元素按照各法则进行排列组合。尺 寸10*10cm。
▪ 利用一个元素,以2、4、6、8等等数目构 成重复、渐变、发射等图形,其中可利用 对比、均衡等方式。
▪ 利用点线做渐变、发射
大小的对比可以产生视觉落差。人们的视线很容易的先被大 的物体吸引,或是密集的物体的吸引。某种程度上,密集的物体 等同于大的物体。
视觉落差会产生动态,也就是说,你先看到画面中的大物体 后,视线才转移到其他位置。大的物体就是画面的重心了。排版 时,要十分注意“大”物体直接的关系,以及“大”与“小”的 关系。
空间对比:
是指图与地的对比关系,画面中形象所占的空间与形象以外 的空间会形成一种明显的视觉对比,形所占的空间太大,周围的 空间势必太小,画面就有充塞感,对比就不成立了。让画面中地 与图的对比成立,必须合理地设计形象,合理地安排空间。
明暗对比
▪ 统一:
▪ 指由某种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要素为了某种目的而组合在一起形成 某种一致性的规范形式。
▪ (5)扩大对称: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 称为扩大对称。
▪ 相对对称-是指图形总体外轮廓呈对称状态,但局部存在形或量的
不等之处的组织形式.具有动静结合、稳中求变的新鲜感。
平面构成 形式美法则 -回复
![平面构成 形式美法则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4490972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1.png)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是指在平面上创造出美感和视觉效果的组织方式。
形式美法则是指在平面构成中遵循的一些规律和原则。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形式美法则:
1. 平衡:平衡是指在平面上通过元素的分布、大小和颜色等方面的平衡来达到整体的和谐。
平衡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两种形式,它们能够创造出稳定和动感的效果。
2. 对比:对比是指通过不同元素之间的差异来增强视觉效果和吸引力。
对比可以体现在形状、大小、颜色、纹理等方面,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对比效果。
3. 重复:重复是指在平面构成中重复使用相似的元素或形式,形成视觉的统一和节奏感。
重复可以创造出有力的组织结构和连贯的视觉效果。
4. 节奏:节奏是指在平面构成中通过元素的有序排列和变化来营造出一种有规律的动感和节奏感。
节奏可以通过重复、间隔和递进等手法来实现。
5. 比例:比例是指元素之间的大小和空间关系。
合理的比例可以使平面构成更加和谐和美观,避免视觉上的不协调和失衡。
6. 线条和形状:线条和形状的运用对于平面构成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创造出各种视觉效果,如流动感、稳定感、动感等,同时也能够给作品赋予特定的表现力和个性。
7. 空间感:在平面构成中创造出透视、深度和层次感,使观者产生空间上的错觉和立体感。
空间感的表现可以通过透视法、投影、阴影等手法来实现。
这些形式美法则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和创作目的进行灵活运用,以达到平面构成的美感和艺术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疏密对比
“密”的关系给人一种 紧张感,窒息感和厚度 感。而“疏”的关系给 人一种空间感,轻松感 和秩序感。这两两种关 系相互互动才能产生和 谐的气氛。若画面中仅 存在一种情感,很容易 形成过于单调而缺乏变 化的作品。
大小对比
大小对比是指运用不同尺度的形象进行对比的构图方法。除了 形象大小的对比关系外,数量上多寡,也可以造成一种近似大小 对比的对比关系。
▪ 分割
1.等形切分,形状一样,但在切分时对图形元素进 行适当的调整,使之出现对比。这样,会在一种统一 的形态下呈现合谐的美(下图为等形分割的例子)。
2.等量切分,即形状可以不一样,但在视觉中有同 样的分量(下图为等量分割的例子)。
3.比例切割,被切割的各部分间保持一种比例关系。
4.自由分割,在掌握了前三类分割的情况下,以“美” 为唯一原则,对画面进行分割,这一类分割没有什么具体 的规律可循,但却处处包含着作者对美的理解。
四、比例与分割
▪ 比例:长、宽之间数值的对比关系。
等比数列、等差数列、黄金分割、调和数列、 费波纳奇数列。
▪ 分割:对画面进行的切分。
等形分割、等量分割、比例分割、相似分割、 自由分割。
等比数列:1:a:a2:a3:a4……an-1:an 先变化慢,再 逐步加快,产生加速感(如下图所示例子)。
黄金分割: 1:1.618,这是最基本的美的比例,希腊神庙的屋顶与 它的柱子,就是黄金分割。我们认为很漂亮的五角星, 它的各部分之间都是黄金分割(如下图所示例子)。
▪ 对比:
▪ 对比在造型艺术和设 计艺术中的法则是普 遍性的,对比存在于 所有形态构成当中。
对比的视觉效应:
对比的视觉效果是我们能感觉到的一种画面变化,对比是构图 中最活跃的、最积极的形式之一。由这些对比因素所产生的变化可 以取得醒目、生动、突出、律动、呼应和明朗化的视觉效果。
对比构成的形式
(1)疏密对比 (2)大小对比 (3)空间对比 (4)明暗对比
▪ 对称的分类:
▪ 绝对对称:
▪ 线绝对对称(绝对统一镜像对称、相对统一镜像对 称、非统一镜像对称)
▪ 点绝对对称(点扩大绝对对称、点旋转绝对对称)
绝对对称:
对称
逆对称
▪ 相对对称-是指图形总体外轮廓呈对称状态,但局部存在形或量的
不等之处的组织形式.具有动静结合、稳中求变的新鲜感。
▪
线相对对称(相对统一相对镜像对称、非统一相对镜
▪ 韵律
在构成中,韵 律就是规律变化的 节奏。
在设计中,节奏和韵律包含在各种构成形式中,但其中最 为突出的是表现在“渐变构成”和“放射构成”两种形式中。 如下图所示,这些采用渐变形式所构成的建筑结构,具有很 强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依据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将基本形作大小序列的变化,给人 以空间感和运动感。
按一定比例渐次变化,产生不同的疏密关系,使画面呈现出 明暗调子
方向、角度的序列变化,使画面产生起伏变化,增强了画面 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位置做有序的变化,会增加画面中动的因素,使画面产生起 伏波动的视觉效果。
在视力的强弱上施以不规则的级差变化,进行各个部分 的构成,可以表现出一种轻重缓急的抑扬效果。
空间对比:
是指图与地的对比关系,画面中形象所占的空间与形象以外 的空间会形成一种明显的视觉对比,形所占的空间太大,周围的 空间势必太小,画面就有充塞感,对比就不成立了。让画面中地 与图的对比成立,必须合理地设计形象,合理地安排空间。
明暗对比
▪ 统一:
▪ 指由某种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要素为了某种目的而组合在一起形成 某种一致性的规范形式。
大小的对比可以产生视觉落差。人们的视线很容易的先被大 的物体吸引,或是密集的物体的吸引。某种程度上,密集的物体 等同于大的物体。
视觉落差会产生动态,也就是说,你先看到画面中的大物体 后,视线才转移到其他位置。大的物体就是画面的重心了。排版 时,要十分注意“大”物体直接的关系,以及“大”与“小”的 关系。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 程中对美的形式在形态的自然物理属性及 其组合规律所体现出来的美,是构成学中形式的 审美特性,属于美的范畴。
▪ 自然物理属性——体现为物体的色彩、形状、质 感等
一、对比与统一
▪ 统一是寻求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点或共有特征。
单纯与齐一美
单纯齐一也称整齐一律。这是最简单的形式美。 所谓单纯,是没有明显的差异和对立的因素。比如蔚蓝的天空, 碧绿的湖水,皎洁的月光,黄色的沙漠。单纯的划一,使人产生一种 明净纯洁的感受。
▪ 所谓齐一,是一种整齐的美。比如农民插秧,等距离,等行距,既 便于水稻生长,又给人以美感。飞行的雁群,行进的队伍,给人的 都是这种美感。
No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自由分割
No Image
No Image
调和数列:1、1/2、1/3、1/4、1/5……1/n,这种比例的 变化会先很快,再逐渐趋于平和,产生减速感(如下图 所示例子)。
费波纳齐数列:1、2、3、5、8、13……a、b、(a+b), 后一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之和,产生具有包容性的加速 感(如下图所示例子)。
按照这些数列和比例关系对图片进行分割,或者构成骨骼, 就能够使画面呈现出韵律感和节奏感,使人感觉到美。
像对称、线错位对称)
▪
点相对对称(类似扩大对称、类似旋转对称)
▪ 非形式感觉对称 ▪ 形式上不对称,但构成元素和规律给人以平衡对称的感觉。
▪ 均衡:指布局上的等量不等形的平衡。
▪ 均衡与对称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 —稳定。稳定感是人类在长期观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种视觉 习惯和审美观念。
▪ 变化与统一
▪ 变化与统一又称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二、对称与均衡
▪ 对称:物体或图形在某种变换条件(例如绕直线的旋转、对于平面
的反映,等等)下,其相同部分间有规律重复的现象,亦即在一定变 换条件下的不变现象
▪ 对称是通过形式上的相等、相同与相似给人以“严谨、庄严”的感觉, 是一种物理性的等量排列。
▪ 均衡是心理上的平衡感,是一种心理体验。
三、节奏和韵律
节奏和韵律
在版面构 成中,节奏和 韵律指的是同 一图案在一定 的变化规律中, 重复出现所产 生的运动感。 由于节奏和韵 律有一定的秩 序美感,所以 在生活中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 如图所示。
▪ 节奏:
即音乐的时间 艺术用语,是音乐 中音响节拍轻重缓 急的变化和规律性 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