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如何关注民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报道如何关注民生

摘要民生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为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新闻一种。笔者在基层从事多年新闻报道工作,如何做好民生新闻的报道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报道应站在平民立场和民本的角度;二、运用群众的语言深入挖掘新闻线索;三、采编民生新闻注重创新形式。

关键词新闻报道民生新闻关注民生

民生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为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新闻一种。民生新闻用老百姓的话语,关心老百姓的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普通事件,用新闻的形式把老百姓平凡的生活报道出来,反映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注重百姓的想法,为百姓提供信息和服务,在老百姓悲欢离合经历中,在百姓的酸甜苦辣境遇中挖掘新闻性和趣味性,反映当前普遍受关注的民生问题,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体现了新闻的“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笔者在基层从事多年新闻报道工作,如何做好民生新闻的报道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报道应站在平民立场和民本的角度

用老百姓的语言来报道新闻,用老百姓的眼光来观察新闻。站在百姓的立场,想百姓之想,急百姓之急,是民生报道的特色和亮点。改变了传统新闻的那种“高高在上,冰冷生硬”的报道方式,转而采用平民立场和民本的角度来报道新闻,降低新闻政治色彩,就会赢得了老百姓的赞美。

民生报道并不全是天灾人祸、邻里纠纷。民生新闻报道要贴近百姓生活,贴近基层群众,站在群众的立场上,以平民视角和态度真实纪录群众的生活实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同源于生活,同心于百姓”。新闻工作者要扎根现实的基层,立足实际的一线,深入群众丰富的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体会群众苦,理解群众想法和呼声,关心群众的衣食冷暖和喜怒哀乐,体验底层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人情冷暖,增进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汲取好新闻的养分,立足基层,把新闻面向田间地头,把更多的镜头对准基层老百姓,在老百姓中找寻平凡人物、道德模范、五好家庭、空巢老人,努力形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风,提升报道的魅力。

二、运用群众的语言深入挖掘新闻线索。

民生新闻要避免一味地说教、呆滞地解读,应从细微处着手。许多记者在采访民生新闻时,有时不能安下心来深入基层一线,很难和采访对象的沟通和交流,群众的冷暖疾苦看不清、摸不透,这样的新闻缺乏真实性、现场性,写的呆板、臆造。在国家政策解读上,往往以专家学者的角度和权威的姿态来解读,用老百姓难懂的话语进行强行认可,根本不理睬普通老百姓是否听懂,是否理解,是否

接受。这种民生新闻忽略了民生新闻本质,民生新闻的宣传效果大打折扣,导致老百姓不想听、不爱听。

民生新闻要注重的应是“民生”的内在,要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中,挖掘他们的关心、思考、渴望,同时希望政府为他们做些什么、国家政策在基层执行得好坏、带来预想的效果。民生新闻要的是内容,而不是表面上的民生形式。要利用报纸、网络等能看、能互动交流的优势,让群众在报道中多发出自己的声音,用群众朴实的语言讲述老百姓身边的事;要注重沟通交流,用群众乐意接受的方式阐述观点,把话说到群众的心坎上,多一些“民味”,自然拉近与群众的心理距离。要用心倾听,关注普通群众关心和议论最多的话题,把具有典型意义和群众身边事件作为题材,让群众诉说真情,发表感受,激发普通群众参与的兴趣和关注的欲望。用好的典型、事例加强教育和引导,为群众更加容易地接受和掌握,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

三、采编民生新闻注重创新形式

民生新闻要探索适合民生特点的报道方式。用群众的视角观察问题,有高度思考,能沉下去挖掘,将群众关注有价值的新闻点挖出来,深挖民生新闻的亮点、可读点和关注点。要改变写作手法,用百姓故事、情景描述和悬念化的人文叙述方式撰写民生新闻信息,注重故事的完整性和情节的曲折性,采用一问一答、实地体验、专题探讨、分析启迪、深度评述等方式,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事件的真相,细节性地表现“是什么”,清晰地解释“为什么”,增加趣味性和生动性。要从小事着手,深入了解研究,用心观察体会,潜心思考问题,并把事件放到广阔的社会大舞台加以分析解剖,不仅要揭示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本质,更要挖掘出隐藏在事件背后的社会意义,以及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联系,做到雅俗共赏,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用实实在在的事实印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生存生活业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