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体的质量》教案2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案二:如何正确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案二:如何正确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
一、准备工作在测量物体质量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这些准备工作包括:1、选择正确的天平。
在选择天平时,需要注意天平的最大质量承重能力,以及天平的精度等级。
不同的天平有不同的最大质量承重能力和精度等级,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天平。
2、清洁天平。
在使用天平之前,需要确保天平的各个部件都是干净的。
使用干净的布或纸巾擦拭天平盘和臂杆,以确保它们的表面光洁无瑕。
3、调整天平。
在使用天平之前,需要进行调零操作,即使天平臂杆保持水平状态。
如果天平的读数不为零,需要用调零钥匙对天平进行微调,直到臂杆保持水平状态。
二、正确测量物体质量的步骤1、将天平放置在水平的平台上。
2、调整天平的臂杆到水平状态,使其保持平衡。
3、用手将被测物体轻轻放置在天平盘的中央。
4、等待几秒钟,直到天平读数稳定下来。
5、记录天平的读数。
如果需要测量多个物体,需要将已测物体先拿开,再重复以上步骤。
三、测量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偏斜问题。
如果天平臂杆在测量过程中发生偏斜,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可以使用微调钥匙使臂杆重新回到水平状态。
2、读数不稳定问题。
如果天平的读数不稳定,可能是因为天平本身的不稳定或者被测物体本身的不稳定所导致。
可以将天平放置在更加稳定的平台上,或者将被测物体放置在更加平稳的表面上。
3、读数过大或过小问题。
如果读数过大或过小,可能是由于天平的最大质量承重能力不足或者天平的精度等级不够所导致。
这时需要重新选择更适合的天平进行测量。
四、注意事项1、天平应该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不要放在嘈杂的环境中。
2、在测量过程中要小心,以免被测物体掉落或者将天平击翻。
3、在完成测量后,要清理天平并保持它的良好状态,以保证下一次测量的准确性。
正确地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是重要的基础实验。
正确的使用天平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本文介绍的测量步骤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如何正确使用天平来测量物体质量。
(新)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6.2测量物体的质量》公开课(教案)
6.2测量物体的质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熟悉天平的构造,使用步骤和本卷须知。
2.知道怎样测量小于天平感量的细小物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1.学会使用托盘天平称轻小物体和液体的质量。
2.学会记录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托盘天平的使用。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游码,正确读出游码指示的质量数。
课前准备托盘天平和砝码、烧杯两个,两盒大头针,水等。
教学过程加油小站:课后作业:如何利用托盘天平很快知道一盒回形针的数目?写出步骤及关系式。
步骤:1.调节托盘天平,使之平衡;2.测出10根回形针的质量为M1;3.测出一盒回形针的质量为M2;4.求出回形针的数目N。
关系式:N=1.给你一架游码读数最大值是5克的托盘天平〔不给砝码〕,如何用最少次数称出20克的铁钉?最少称几次?2.如何测出一张纸的质量?3.如何用天平称出滴管中滴下的一滴水的质量呢?学生讨论:测出一根回形针的质量,再测出一盒回形针的质量,就可求出回形针的数目。
但一根回形针的质量不易测出,就是测出来也不准确,那么可以先测出10根回形针的质量,在算出一根的质量。
第3节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在讨论探究实验中总结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讽教学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教学难点:势能的概念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举例说明法教学用具:斜面、钢球、木块、弹簧、皮球、投影仪及自制投影片等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斜槽,并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
三年级科学《质量测量》实验教案
三年级科学《质量测量》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质量的概念,了解质量的计量单位。
2. 培养学生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质量与物体大小、形状的关系。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质量的概念及计量单位。
2. 天平的使用方法。
3. 实验探究:质量与物体大小、形状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天平的使用方法,实验探究的质量与物体大小、形状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天平的精确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天平、砝码、各种大小、形状的物体。
2. 学具:记录表格、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质量的概念,引出今天的课题。
2. 讲解:讲解质量的计量单位,演示天平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初步认识天平。
3. 实验一:使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让学生熟悉天平的使用。
4. 实验二:探究质量与物体大小、形状的关系,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5. 总结: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发现质量与物体大小、形状的关系。
6. 拓展:讨论质量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7. 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家里的物品质量,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质量概念的理解,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天平进行测量。
2. 评价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对质量与物体大小、形状关系的发现和总结。
3. 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反馈在课后通过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了解学生在家庭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对质量概念的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小组合作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测量实践活动,如测量教室内的物品质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测量技能。
2.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如研究质量与物体密度、浮力等物理概念的关系。
初中物理实验教案: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与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教案: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与实验一、引言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测量物体质量是初中物理实验中最基础且常见的实验之一,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与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将了解到测量物体质量的原理和步骤,并培养操作仪器、观察现象、记录数据等科学实验技能。
二、直接称重法1. 实验目的通过直接称重法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了解质量与力的关系。
2. 实验器材天平(数量视班级规模而定)、不同质量的小石块或者金属块。
3. 实验步骤(1)打开天平开关并调整零位,确保指针指向0。
(2)将一个已知质量的小石块放在天平盘上。
(3)读数并记录结果为M1。
(4)再将其他未知质量物体放在天平盘上,读数并记录结果为M2。
(5)根据所得数据计算出其他未知质量物体的质量。
4. 误差处理在进行直接称重法测量物体质量时,注意四舍五入和近似取值。
由于天平的精度有限,所以读数要保留合理位数,并控制条件尽可能一样,以减小误差。
三、弹簧秤法1. 实验目的通过弹簧秤法测量物体质量,了解质量与弹簧形变之间的关系。
2. 实验器材弹簧秤、各种具有不同质量、形状和大小的物体。
3. 实验步骤(1)挂上弹簧秤,并调整指针至零位。
(2)将一个已知质量物体悬挂在弹簧下方,记录示数为M1。
(3)再将其他未知质量物体依次悬挂在弹簧下方,分别记录示数为M2、M3等。
(4)根据所得数据计算出其他未知质量物体的质量。
4. 误差处理使用不同牌号的弹簧秤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误差;同时要注意受力方式需垂直于地面,并去除对称性或者硬点造成的影响。
四、使用两个天平法1. 实验目的通过使用两个天平法测量物体质量,了解质量的平衡与比较。
2. 实验器材两个天平、已知质量和未知质量的物体。
3. 实验步骤(1)将一个已知质量物体放在一个天平盘上,并使之达到平衡。
(2)分别用另一个天平将未知质量的物体分割至平衡位置。
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课题: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第1,2 课时主备课人:程海方使用人: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 .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3 .掌握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
【导入新课】观察你周围的环境,看看有哪些物体?它们分别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指导自学】自学指导一:阅读P44,“物体的质量”,1分钟后回答1.自然界中的都是由组成的。
2.什么是质量?在质量的物理定义中,“质”指的是什么?“量”又指的是什么?3.日常生活中,质量(衣服的质量好坏)强调的是什么?自学指导二:阅读P44-45,3分钟,回答1.质量的国际单位是什么?符号?2.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哪些?3.进率是1000的单位有哪些?4.找到表格里,成人的的质量的近似值,鸡蛋的近似值自学指导三:阅读P45-46,回答1你见过哪些测量质量的仪器?2.认识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3.怎样调节天平使它平衡?天平平衡的标志是什么?4.怎样用天平进行测量?【检测交流】附:堂清检测题:检测一:1使用已经调好的天平,添了一些砝码之后,指针偏右,下一步应该()A从右盘减砝码B往右盘添加砝码C 向右移动游码 C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检测二:2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某种物体的质量天平指针位于分度盘的中央时,右盘内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6-1所示,物体的质量应为A.57.2gB.58.2gC.57.2gD.58.4g检测三:某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图6-3所示情况,他应向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图6-3所示情况,他应或者【小结及作业】本节导与练附:【板书设计】一:质量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
二: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三: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托盘天平的构造,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
2. 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 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还有克(g)和吨(t)等。
3. 天平的使用: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及天平的使用。
2. 教学难点:天平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采用实验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天平、砝码、测量容器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砝码、测量容器等。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文: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如长度、面积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质量。
二、质量的概念与单位(10分钟)1. 教师讲解质量的概念,强调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 介绍质量的单位,如千克(kg)、克(g)和吨(t)等。
三、天平的使用(10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天平,包括放置、调节、称量等步骤。
2. 学生分组实验,亲自操作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四、质量的测量(15分钟)1. 教师提出测量任务,如测量一定量砝码的质量。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天平测量砝码的质量。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感受,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质量的概念、单位和天平的使用。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密度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七、板书设计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1. 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 质量的单位:千克(kg)、克(g)、吨(t)等。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
2. 让学生掌握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2. 天平的使用方法3. 物体质量的测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天平的使用方法,物体质量的测量。
2. 教学难点:天平的精确使用和物体质量的准确测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质量的概念、单位及天平的使用方法。
2.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
3. 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测量结果和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质量,质量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质量的概念、单位及天平的使用方法。
3.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
5. 交流讨论:学生之间交流测量结果和心得。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思考如何准确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质量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是否能熟练使用天平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
3. 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是否能够严格遵守实验规程。
七、教学准备1. 准备质量不同的物体作为测量对象。
2. 确保天平的精度和准确性。
3. 准备实验报告表格,供学生记录测量数据。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2. 介绍其他质量测量工具和方法,如电子秤、台秤等。
3. 探讨质量测量在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九、教学反馈1. 在课程结束后,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分析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 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3. 根据反馈情况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质量。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测量物体的质量的教案
测量物体的质量的教案
教案标题:测量物体的质量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和工具。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难点: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展示不同质量的物体,引导学生讨论质量的概念,并引出测量质量的重要性。
2. 理论学习
介绍质量的定义和单位,讲解测量质量的工具和方法,包括天平的使用和读数方法。
3. 实验操作
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拿到一台天平和一些不同质量的物体,指导他们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并总结测量质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5. 实践应用
布置作业或实验任务,让学生在家或实验室中继续测量物体的质量,并撰写实验报告。
四、教学手段
1. 实物展示:不同质量的物体
2. 天平和物体样品
3. 实验报告模板
五、教学评价
1. 实验报告的评价
2.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六、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测量物体的质量_教案
物体4质Biblioteka m/g活动二: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导入:对话:
生1:只要把一枚大头针放到天平上称就行了。
生2:应该在托盘上多放一些大头针来称。
生3:应先测一空杯质量,再将一枚大头针放入空杯中测出总质量,两次测量结果相减即得大头针质量。
教师指导:
1.阅读实验要求。
2.讨论:上述三个同学哪个方法正确?为什么?
3.了解实验的目的、器材。
4.设计实验步骤。
5.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序号
数量
总质量
单个质量
1
1
2
100
3
200
6.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师检查、指导。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动手实验,也可以边做边商量,看哪组实验做得又快又好。做完实验后思考,针对上面实验设计提出有关问题,其他组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抢答,若某组抢答不完善,其他组可继续抢答,抢答完毕继续自由提问,再抢答,直至完毕。
教学重难点
天平的调节和使用。
教学过程
集体智慧
(以知识体系为主)
个性设计
(二次备课)
一、【自主学习】
1.什么叫质量?物理实验中称物体质量常用的工具是什么?
2.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前要进行哪些调节?怎么调节?
答: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调天平横梁平衡,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中线处或指针在中线处左右摆动的刻度相等为止。
3.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被测物体放在哪一盘上?砝码放在哪一盘上?
4.一般按什么顺序加减砝码?在什么情况下移动游码?
答:
(1)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后,接从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第一章:质量的概念1.1 引入质量的概念: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苹果、书籍等,让学生感受质量的存在。
1.2 讲解质量的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1.3 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kg),以及其它常用单位如克(g)、毫克(mg)和吨(t)。
第二章:质量的测量工具2.1 介绍天平的结构:天平由横梁、支架、砝码等组成。
2.2 讲解天平的使用方法:如何调节平衡、如何加减砝码、如何读数等。
2.3 介绍电子秤:电子秤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其优缺点。
第三章:质量的估测3.1 训练学生观察和估算物体质量的能力:通过观察物体的体积、密度等信息,估算物体的质量。
3.2 运用生活经验进行质量估测:如估算一袋大米、一瓶矿泉水等物品的质量。
3.3 练习使用质量单位进行换算:将不同质量单位之间的数值进行换算。
第四章:质量的测量实验4.1 设计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
4.2 实验操作:学生独立操作天平或电子秤,测量物体质量。
第五章: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1 讲解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如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等。
5.2 举例说明质量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宇航员太空飞行、卫星发射等。
5.3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质量政策:如我国对产品质量、计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第六章:质量的守恒定律6.1 介绍质量守恒定律:在任何物理或化学变化中,一个封闭系统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6.2 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通过简单的实验,如水与盐的混合,来说明质量守恒的现象。
6.3 探讨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如化学反应中质量的计算,工业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第七章:相对质量的概念7.1 引入相对质量的概念:相对质量是物体质量与标准质量的比值,通常以地球的质量作为标准。
7.2 讲解相对质量的计算方法:通过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与已知标准质量进行比较,计算相对质量。
7.3 探讨相对质量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在天文学中计算行星质量,在粒子物理学中研究基本粒子的质量。
物理实验课教案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物理实验课教案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实验目的: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实验仪器和材料:弹簧测力计、容量瓶、螺旋测微器、尺子、实验台、实验报告纸等实验原理: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量,可以通过力的测量进行间接测量;体积是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通过容积的测量进行间接测量。
实验步骤:1. 测量物体的质量a. 将待测物体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并使其保持静止。
b. 将弹簧测力计的底座固定在实验台上,将弹簧测力计的感应头与待测物体连接。
c. 调整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到零位并记录,确保弹簧不受外力作用。
d. 缓慢提起待测物体,直到物体完全离开台面,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所示数值。
e. 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其刻度,可以计算得到物体的质量。
2. 测量物体的体积a. 将容量瓶或其他合适的容器放置在实验台上。
b. 用尺子测量容器的内径、外径等尺寸,并记录。
c. 将容器放入容器中,并将其完全浸没,并确保容器内外没有气泡,读取容器中液体的初始体积。
d. 将待测物体完全浸入容器内,使液体的液面上升,读取此时液体的体积。
e. 根据液体上升的体积和容器的几何形状,可以计算得到物体的体积。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要细心、稳重,避免对仪器和材料造成损坏。
2. 弹簧测力计感应头与待测物体的连接要牢固,避免斜拉或偏倚。
3. 容器放置时要保持水平,并确保容器内外无气泡。
4. 在进行测量时要注意读数的准确性,尽量避免系统误差的产生。
5. 当液体上升体积较小时,可采用螺旋测微器等精密仪器进行测量。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可以获得物体的两个重要物理量。
在实际应用中,质量和体积的测量对于研究物体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对质量和体积的测量,也可以进一步计算物体的密度等相关物理量,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掌握了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质量和使用容量瓶测量体积的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得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报告两篇》教案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报告两篇》教案实验一:如何测量物体质量实验目标通过实验掌握如何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并熟悉使用天平仪器。
实验器材- 天平- 不同质量的物体- 纸张- 针和线实验步骤1. 将天平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并调整好水平。
2. 将天平的指针调零,确保没有误差。
3. 使用针和线将待测物体悬挂在天平的挂钩上,使其完全悬空。
4. 等待一段时间,直到天平指针稳定不动。
5. 记录下天平的示数,即为物体的质量。
实验注意事项- 悬挂物体时要确保线的拉力垂直向上,避免斜拉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在记录示数时,要等待指针稳定,避免示数误差。
- 实验结束后要将天平归零,确保下次测量的准确性。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标通过实验掌握如何测量物体的密度,并了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实验器材- 天平- 不同质量的物体- 水- 水- 尺子实验步骤1. 将天平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并调整好水平。
2. 使用天平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记录下其质量。
3. 将水放在天平上,调零天平的示数。
4. 将水倒入中,注意不要超出的最大容量。
5. 将待测物体轻轻放入水中,使其完全浸没,并确保不产生空隙。
6. 记录下此时的天平示数,即为物体在水中的浮力。
7. 用尺子量取的内径、外径和高度,计算的体积。
8. 根据物体的质量、浮力和的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实验注意事项- 在浸入水中时要避免产生气泡,以免影响浮力的准确性。
- 在量取尺寸时要尽量准确,以保证计算出的密度结果准确。
- 实验结束后要清理实验器材,避免污染和损坏。
《物理实验教案: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物理实验教案: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一、引言在物理实验中,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实验,它们是物理实验的基石和基础。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我们可以了解物体的性质和特征,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种物理实验教案,教你如何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教导学生如何使用天平和浸水法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通过实验,学生将了解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天平;同时也会学习到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认识到浸水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三、实验器材与原理1. 实验器材- 电子天平- 温度计- 不锈钢容器- 水洗瓶- 准备好的实验样品2. 实验原理- 测量物体的质量:使用电子天平,将物体放置在天平盘上,记录下质量的数值。
通过校准电子天平,可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 测量物体的体积:利用浸水法,将样品完全浸入水中,并记录下水面上升的高度差。
通过容器的几何形状和测得的水位差,可以计算出样品的体积。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检查天平的准确性,确保天平的精度在实验所要求的范围内。
- 用清水冲洗不锈钢容器,并将容器中的水全部倒入水洗瓶中。
- 将实验样品准备好,确保样品的干净,并处理掉可能影响测量精度的外来杂质。
2. 测量物体的质量- 将天平调零,确保天平盘上没有其他物体。
- 将实验样品缓慢放置在天平盘上,等待几秒钟,直到稳定后记录下质量数值。
- 重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质量。
3. 测量物体的体积- 将实验样品放入不锈钢容器中,并记录下容器自身的质量。
- 将容器放入水中,确保完全浸没,但不要超过容器边缘。
-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 观察水位的变化,记录下水面上升的高度差。
- 将容器取出,将水洗瓶中的水倒入不锈钢容器中,再次测量水面上升的高度差。
- 计算出样品的体积。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确保实验样品与容器之间没有接触,并避免手部接触天平盘。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高中物理实验教案: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1. 引言1.1 概述在物理学中,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内容。
本教案旨在引导高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将了解到准确测量质量和体积的方法,并帮助他们建立对物性及其表示方式的基本概念。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引言。
该部分将主要介绍教案的背景、目的以及文章结构。
- 第二部分:实验一:测量物体质量。
该部分将详细介绍在实验中如何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并探讨相关原理和步骤。
- 第三部分:实验二:测量物体体积。
该部分将详细介绍如何准确测量物体的体积,并对实验原理和步骤进行阐述。
- 第四部分:结果与讨论。
该部分将对测量所得到的质量和体积进行关系分析,讨论可能存在的误差并提出改进方法,同时展示并数据进行分析。
- 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
该部分将总结实验结果,给出对实验教案的改进建议,并探讨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通过进行测量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实验,旨在达成以下目标:- 培养学生精确测量的能力,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准确读数和处理数据。
- 帮助学生理解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物体性质表示的重要性。
- 提供探索实验误差产生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的机会。
- 启发学生思考与交流科学实验中遇到的挑战,并为他们未来深入研究领域奠定基础。
通过本篇长文,希望读者可以全面了解高中物理实验教案: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2. 实验一: 测量物体质量2.1 实验介绍实验一旨在教导学生如何精确测量物体的质量。
通过该实验,学生将会了解什么是质量以及它与物体的惯性和重力有什么关系。
2.2 实验原理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属性,用来描述物体对外界力的抵抗能力。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基于两个臂杆和一个悬挂在臂杆上的盘状容器构建而成。
当两侧的盘子上各放置一个不同重量的物体时,天平会出现不平衡状态,从而使这些盘子产生向下转动的趋势。
高中物理物体的质量教案
高中物理物体的质量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总量,并能够运用质量的单位进行计算。
2. 掌握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和工具。
3. 能够通过测量,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
教学重点:
1. 了解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总量。
2. 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3. 进行物体质量的实验比较。
教学难点:
1. 理解质量的概念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进行实验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器材:电子天平、不同质量的物体(如金属块、砝码等)
2. 教学课件或板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了解不同物体可能有不同的质量,引出本次实验主题。
二、理论知识讲解
1. 讲解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总量,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2. 介绍质量的测量方法和工具,如使用电子天平进行测量。
三、实验操作
1. 学生操作电子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2. 让学生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四、讨论与总结
1. 引导学生探讨不同物体的质量差异的原因,如物质组成、密度等因素。
2.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化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五、作业布置
布置练习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六、教学反思
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下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年级科学《质量测量》实验教案
三年级科学《质量测量》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质量的概念,了解质量的单位。
2. 培养学生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总结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2. 天平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 物体质量的测量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天平的使用方法,物体质量的测量。
2. 教学难点:天平的精确使用,物体质量的准确测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质量的测量方法。
2. 使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天平的使用过程。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质量的概念。
2. 探究:讲解质量的单位,演示天平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测量质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布置课后实验,让学生在家中尝试测量日常物品的质量。
六、教学准备1. 教具:天平、砝码、测量容器、各种小型物体。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记录表、笔。
3. 环境:实验室或教室内的实验区,通风、光线充足。
七、教学步骤1. 导言:通过提问,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重点讲解天平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教师的指导,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4. 数据记录:学生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手册中,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八、教学反馈1. 学生互评:小组之间相互检查实验结果,讨论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2.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解答疑问:教师回答学生关于实验的疑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九、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设计一份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使用日常物品进行质量测量,并记录结果。
5.2 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案 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节测量:物体的质量1.物理观念:(1)知道实验室和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
(2)了解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科学思维:认识提高测量精度的物理意义。
3.科学探究:会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能反思实验过程与结论,有进一步拓展迁移的意识。
4.科学态度与责任:(1)能按要求规范使用测量工具,有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
(2)能妥善使用实验器材,有爱护实验器材的意识。
1.重点:熟悉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
2.难点:会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课件、学生天平、演示天平、配套砝码、烧杯、水、小石块。
师: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质量与质量的单位。
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使用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
一、测量质量的工具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工具。
讲解:日常生活中买粮、买菜,称出的都是货物的质量,常用的工具有台秤、案秤、杆秤和电子秤。
师:谁能说出每种工具的主要优点?生:台秤、案秤使用方便;杆秤携带方便;电子秤能自动显示质量和价格。
教师出示: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介绍学校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
2.托盘天平的结构。
讲解:由于托盘天平使用较简便,先认识托盘天平的结构。
(a)托盘天平的结构。
让学生将课桌上的托盘天平与课本P110图5-7“托盘天平的结构”对照,认识托盘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称。
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利用托盘天平的实物说明托盘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讲解:托盘天平的结构: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标尺、游码、称量标尺。
(b)天平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大称量值、最小刻度值。
讲解:使用有刻度的工具,要先观察①零刻度线在哪里?②量程多大?③最小刻度值多大?让学生观察课桌上的托盘天平,然后汇报上述三个问题的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指出:由于标尺上零刻度线在左边,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时,是游码的左边与“0”对齐,因此游码读数时以左边的线为准;天平的量程即最大称量值就是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游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最小刻度值就是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
初中二年级物理教案测量物体的质量与容积
初中二年级物理教案测量物体的质量与容积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质量和容积的定义和概念;2. 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3. 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计算容积;4. 了解质量和容积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质量和容积的概念和定义;2.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3. 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计算容积。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天平、尺子、不同质量的物体、不同形状的容器;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引入】1. 看图讨论:展示一张天平的图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天平的作用是测量物体的质量。
【探究】2.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
a) 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质量的物体,要求学生猜测它们的质量大小,并用笔记本记下猜测值;b)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天平,让学生观察示范过程;c)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记录实际测量值;d) 学生就猜测值与实际测量值进行对比,讨论差异的原因。
3. 概念讲解: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解释质量的定义和概念,并强调质量是一个物体固有的属性,与其大小无关。
4.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容积。
a) 教师呈现不同形状的容器,让学生观察并估算容器的容积;b)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尺子测量容器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计算容积;c)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使用尺子测量容器的尺寸,并计算容积;d) 学生归纳尺寸与容积的关系,并讨论不同形状容器的容积差异。
5. 小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质量和容积的测量方法、定义和特点。
【拓展应用】6. 应用实例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和容积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例子展开讨论。
【作业布置】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并记录家中常见物体的质量和容积,并思考它们的特点及应用。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质量和容积的定义和概念,并掌握了测量物体质量和容积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物体的质量》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在了解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与物体
质量大小无关的基础上,理解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
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并能辨别天平使用过程中的错误。
通过阅读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
3、了解其他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4、通过练习,初步感受物体质量单位的大小,培养估测能力,会估测日
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5、通过活动,初步认识测量的意义。
重点:
质量概念的理解、天平的正确用法。
难点:
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
学法:
阅读、讨论、观察思考、归纳总结。
教法:
指导、演示、分析、归纳。
器材:
托盘天平(砝码盒)、橡皮泥、冰、热水、烧杯等。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航:
1、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秤”这一类测量工具?
”
2、通常所说的“秤”是用来测“重”的吗?
3、本节要学的“质量”是什么意思?
(二)合作学习与展示交流:
1、阅读“质量”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一根铁钉比一枚大头针含有的铁多、“一块大理石比一块形状和大小
都与之相同的泡沫塑料含有的物质多”采用的是什么研究方法?
(2)什么叫质量?
(3)物理学中质量的常用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有怎样的换算关系?
(4)在信息库中找出质量的国际单位是怎样规定的?同时规定的是什么
物理量国际单位?
(5)日常生活中质量的单位有哪些,换算关系怎样?和国际单位之间是
怎样联系的?
(6)查资料国际上还有哪些常用的质量单位?换算关系怎样?
2、阅读“质量的测量工具,观察演示,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
(1)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可知托盘天平的正确用法是什么?应注意什么?
(2)游码的读数应和哪一个托盘天平的质量数相加?
(3)观察图6-2指出各图中的错误分别是什么?
(4)天平的“秤量”和“感量”分别指什么含义?
(5)查阅资料看实验室用的天平还有哪几种?
(6)哪些地方分别用哪些测量质量的工具?
3、阅读“活动6.1”并进行操作:
(1)回答课文中的2个问题。
(2)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三)训练巩固
完成“WWW”中的第1、2、3题,并交流解题感受。
(四)检测评估
1、物体所含的多少,叫做质量。
通常用字母_____表示。
2、国际单位之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符号。
常用单位有:吨(符号:)、克(符号:)、毫克(符号:)等。
3.1t=kg1kg=g1g=mg
4.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之一,它不随物体的、、的变化而变化的物理量。
5、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日常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还有、、、、等。
6、一只铁锤的质量是3千克,它的物理意义是:。
7、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
一只咸鸭蛋的质量大约是75。
一卡车白菜的质量大约是 2.5。
一片药片的质量大约是25。
8、0.5t=kg50mg=kg0.05kg=g50t=
g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不变
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
D.一根铁棒被磨成一根绣花针后,质量不变
10、某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
A.物体的形状B.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C.物体所在的位置D.物体的状态
11、下列物体中,质量大约是50g的是()
A.一片感冒药B.一只小羊
C.一枚鸡蛋D.一个中学生
12、一元硬币的质量最接近()
A.0.5g B.5g C.50g D.500g
13、若“神州7号”飞船从月球上将“石头标本”带回地面,则石头的质量将()
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确定
14、下列个物体中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一整支粉笔写成了粉笔头B.将纸板折成纸盒
C.生米煮成熟饭D.使用了很长时间的橡皮
(五)拓展延伸
1、一把铜勺的质量为0.5kg,它的物理意义是。
2、下列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一杯水凝固成冰B.将一铁块运到月球
C.把菜刀表面磨光D.将铁丝拉长
3、关于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kg的铁比1kg的棉花质量大
B.一块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
C.物体的质量只能用天平测出
D.把铁球加热,体积变大质量也变大。
4、下列各数值中最接近一瓶墨水的质量的是()
A.150mg B.1.5g C.150g D.0.015t
5、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1.32kg=1.32kg×1000=1320g B.1.32kg=1.32×1000kg=1320g
C. 1.32kg=1.32×1000g=1320g D.1.32kg=1.32×1000=1320g
6、质量是0.05t的物体可能是()
A.一个苹果B.一辆卡车C.一个中学生D.一头牛
7、下列几种情况下,各发生了什么变化?什么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
(1)把一铁球压成铁板;(2)把一铁块放在火炉中烧一会;
(3)把一冰块放在杯子中熔化成水;(4)一瓶可乐从广州运到北京;
(5)一瓶氧气用掉一半。
(1);
(2);
(3);
(4);
(5)。
8、试设计一个探究“物体的形状对是物体的质量是否有影响”的实验过程。
你的猜想:。
实验所需的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的判断:如果那么;
如果那么。
(六)感悟平台:
1、你的收获:
2、你的疑问:
(七)作业导航:
1、完成课时作业;
2、复习掌握本节主要知点;
3、预习下一节内容。
(八)导师反思:
撰稿:徐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