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群文阅读《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三国演义》》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群文阅读《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三国演义》》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群文阅读《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三国演义》》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知识和文学作品,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应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深入理解这些文本的内容和意义,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进行设计,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素质层次:大部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和历史知识有一定的兴趣,他们愿意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学习中。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于阅读和写作有一定的抵触情绪,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和讨论中。
4.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如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不佳等。这些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氛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和管理策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三国志》:陈寿著,是一部完整记录三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史书,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原著或相关节选,深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22 出师表》教案_15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22 出师表》教案_15

《出师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

2.感受诸葛亮忠诚尽责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

【教学难点】感受诸葛亮忠诚尽责的可贵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背景音乐《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永远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的一个英雄,他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空城退敌、一生辛劳,万古流芳。

他是中华人民心中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不仅智慧超群,他的文采韬略也令人倾倒,今天,我们将通过他撰写的《出师表》来了解他的忠肝义胆。

二、解题: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表文的一般内容不外乎议论和叙事,又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在军队出征之前写给君主表明请求和愿望的奏章。

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

三、写作背景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

蜀建立两年,备病逝,刘禅继位(16岁)。

他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军政大事。

227年,率军北进,驻军汉中,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

他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临出发前上书,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

这就是《出师表》。

四、小组互动、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四个人一小组,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听录音,在听的过程中,重点关注:文章先后写了哪些内容,试着把文章的思路整理出来。

(三)互动探究1.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课文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了那几条建议?在课文中哪些段落可以找到。

(2)在这些建议中,哪一条是最重要的?为什么?明确:(1)在课文1—5段可以找到。

2024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出师表》说课稿语文版

2024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出师表》说课稿语文版
-相关的历史论文和学术研究:让学生了解《出师表》在学术界的研究和讨论,提高其学术素养。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让学生深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了解诸葛亮的历史地位和贡献,以及《出师表》在历史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让学生研究《出师表》的语言特点和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让学生思考《出师表》中的忠诚、敬业、爱国等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7.网络资源:历史论坛、教育博客、在线词典等(注意:实际使用时需确保网络资源的可靠性)。
8.学生作品:学生之前的作文、作业、项目等,用于展示和反馈。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出师表》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出师表》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2.教学评价: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我主要采用了问答和点评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可能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今后我需要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
(三)改进措施
1.提升互动:为了增强课堂互动,我将在备课时更加充分地设计互动环节,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同时,我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充分参与。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出师表》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出师表》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初中语文_群文阅读:《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三国演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群文阅读:《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三国演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的群文阅读备课人:大的胸怀。

2.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凡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3、青山常在、江水不变,沧海桑田,但是多少的英雄转瞬即逝,写出对世事沧桑变迁的豁达。

三、三篇文章共同赞美的人物是谁?1.诸葛亮2.在武侯祠写着杜甫的《蜀相》这首诗蜀相作者:杜甫(唐)•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武侯祠处的对联武侯祠对联:牧二州,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阅读相关的诗句,同时知识迁移,回想去过的武侯祠有哪些对联、古诗。

联系《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思考对联中涉及到哪些事件。

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辨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同学们看看对联里讲述了哪些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三、假期我们的研学去过湖北的武侯祠,请大家回忆一下武侯祠的布局。

到处都是赞文,到处都是牌匾,武侯祠写着诸葛亮是忠臣的楷模,是智慧的化身。

四、出示《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五、三篇文章各讲了什么内容?《隆中对》,写到刘备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身在草庐之中,明察千里之外,一番隆中应对,既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也给后世留下一段盛传不衰的历史佳话。

《出师表》,诸葛亮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蜀汉建兴五年,他率师北上伐魏,在出师前写下了这篇传诵千古的表文。

对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阅读《诫子书》梳理三篇文章的不同之处。

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的三条建议,并回顾了自己当年跟随先主经历的种种,言辞恳切,足见其赤诚之心。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出师表》和《三国志蜀志》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出师表》和《三国志蜀志》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出师表》和《三国志·蜀志》含答案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选自《出师表》)4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躬.耕于南阳躬:鞠躬B.当奖.率三军奖:鼓励C.至于斟酌损益.益:增加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缓慢4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48.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寓情于事,追述三段回忆:先帝当初三顾茅庐,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自己临危受命,与先帝患难与共;先帝临终托孤,寄以兴复汉室的大业。

B.诸葛亮上表的用语极为得体,语言率真质朴,情感恳切忠贞,令人感动,时时不忘先帝,处处为后主着想,既不失臣子的身份,也符合长辈的口吻。

C.“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本文是诸葛亮呈给后主刘禅的表,抒发对先帝的感激,对刘备父子的忠心,以及收复汉室的决心。

D.这篇表文被视为表的代表作,受到高度赞扬。

其高明之处在于用先帝的权威形象支持自己的观点,在轻描淡写的文字中流露出自矜自持、自我否定。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群文阅读《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三国演义》》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群文阅读《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三国演义》》教案新人教版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徳。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五、三篇文章各讲了什么内容?《隆中对》,写到刘备三顾茅庐,恭谙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身在草庐之中,明察千里之外,一番隆中应对,既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也给后世留下一段盛传不衰的历史佳话。

《出师表》,诸葛亮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蜀汉建兴五年,他率师北上伐魏,任出师前写下了这篇传诵千古的表文。

对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的三条建议,并回顾了自己当年跟随先主经历的种种,言辞恳切,足见其赤诚之心。

《诫子书》是=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六、两篇文章有怎样的联系?1. 读文本,交流落实检査重点字词和句子解释。

组内互查1号一一6号2号一一5号3号一一4号2. 知识达标点重点词语1.崩殂:2.秋3.殊遇4.光:5.恢弘6.引喻:7.义:8.臧否:9.陟:10.昭:11.理:12.简13.遗:14.咨:15.裨:16.性行淑均:17.驱驰:18.不毛:19.攘除:20.损:重点词句翻译1.开张圣听:2.妄自菲薄:3.作奸犯科:4.苟全性命:5.斟酌损益:6.感激涕零:7.不知所云:8.三顾茅庐:9.亲贤远佞:10.计日而待:11.危急存亡:12.裨补缺漏:重点句子翻译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庶竭弩钝,攘除奸凶。

5、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七、拓展阅读,小组合作1. 小组分工:1号同学负责梳理,《隆中对》文章内容2号同学负责梳理,《出师表》文章内容3、4号同学负责讲解补充内容5、6号同学负责讲解思维导图的填补2. 我来讲《隆中对》我来讲《出师表》我来展示《隆中对》思维导图我来展示《出师表》思维导图联系《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思考对联中涉及到哪些事件。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出师表》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出师表》

追念
厚遇
盖追先帝之殊遇, 欲报之于陛下也。
都是追念先帝(对他)的厚遇,想(把先帝的恩情)报答给陛下的缘故。
皇上听闻(的范围)。意思
是要后主广泛听取意见
诚宜开张圣听,
发扬 光大
以光先帝遗德,
(陛下)应该广泛听取(群臣们的)意见,以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
发扬、扩展
随意地年轻自己
恢弘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
作奸犯科 指日可待 感激涕零
苟全性命 察纳雅言 优劣得所
好聪明!
1、找出本文中的成语并作解释。
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发表政见的时候放弃了原则。
引喻失义: 不知道说些什么。一作“不知所
杜甫:出师未捷人先死,常 使英雄泪满襟。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背景资料:
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后主 刘禅年号)五年(227年)第一次出师伐 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猇(xiāo)亭(现在 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 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所以诸 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 希望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 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 以实现先帝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的宏大理想。
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部分 一
段落 要点
1
广开言路
2
赏罚分明
3、4、5 亲贤远佞
表达方式 寓情于议

6 叙述经历:三顾草庐 寓情于叙 7 效忠心愿:托孤之事

8 归结责任,结束全篇 抒发感情
思路:以“出师” 为中心
首先,危急形势下出师,提出治国建议;
然后,陈述出师理由,表达感激之情效忠心愿;
主旨把握

九年级语文下册 28《出师表》相关课外阅读 (新版)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28《出师表》相关课外阅读 (新版)语文版

28 出师表
相关课外阅读:
28 出师表
一、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二、写作背景链接: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

223年,刘备病死,托孤给诸葛亮。

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措施,此时蜀汉已从夷陵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和东吴的关系稳定,经济,军事均有不错的发展,伐魏时机臻于成熟。

公元 227 年准备伐魏。

可是后主刘禅庸愚懦弱,胸无大志,。

这是诸葛亮最为忧虑的。

为了开导刘禅,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

这篇《出师表》是他出师前向刘禅上的奏书,后出师表是228年再次伐魏时写的奏书。

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隆中对》课件教案

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隆中对》课件教案

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隆中对》课件教案一、导入新课:《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

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在学习之前,问一问学生,了解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故事?(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二、检查预习,学生齐读课文,弄准字音。

陇亩(lǒng)倾颓(tuí)猖蹶(chāngjué)存恤(x ù)夷越(yí)胄(zhîu)殆(dài)沔(miǎn)诣(y ì)三、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

学生讨论回答:亮、管仲、乐毅、崔州平、徐庶元直、先主(刘备)、董卓、曹操、袁绍、孙权、高祖、刘邦、刘表、刘璋、张鲁、关羽、张飞四、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

(“亮躬耕陇亩”)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崔州平、徐庶元直: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先主(刘备):是帝室的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为什么?请在原文中找答案。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撅,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

(“自董卓以来……不可胜数)曹操:开始没有名声,兵力也弱,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

(“曹操比于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袁绍:汉末冀州牧,几十万军队与几万人作战,大败(老师补充官渡之战)。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刘漳:益州牧,昏庸懦弱。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2 .隆中对》研讨课教案_21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2 .隆中对》研讨课教案_21

《隆中对》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利用已学过的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2.认识诸葛亮,分析诸葛亮的重要作用.能力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理请对策的思路,学习古人按一定顺序说理论事的方式,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说理能力.2.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人方法.德育目标学习青年诸葛亮,立志早日成才.教学重点1.理解对策的主要内容,把握其要旨及战略方针.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味精练的语言.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诸葛亮在三国历史中的作用.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介绍当时的政治形势(多媒体显示)2、题解和作者简介隆中,地名,在现在湖北襄樊。

对,回答、应对。

作者简介(见多媒体课件)二、整体感知(一)听录音,读课文。

(二)照注解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见多媒体课件)三、读课文,理清结构。

全文分为四各部分:1、(1):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2、(2):徐庶推荐诸葛亮。

3、(3—5):刘备往见,诸葛亮详陈对策。

4、(6):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

四、重点分析第三部分问题探究:1、刘备是再怎样的情况下向诸葛亮问“计”的?2、葛亮的主要对策是什么??探讨人物形象:文章是怎样从正面和侧面来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的?关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文章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

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

全文正面写与侧面写互相照应,使诸葛亮人物形象亲切可感,这正是文章的成功之处(五)小结主题本文记叙了诸葛亮隆中对策,深刻分析了天下大势,为刘备制定立国兴汉室的方针的史实,充分表现了诸葛亮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

【效果分析】群文阅读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三国演义语文初中秦萍

【效果分析】群文阅读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三国演义语文初中秦萍

《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三国演义》群文阅读效果分析阅读是中学生最重要的学习领域之一,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大程度上是与认知能力是重合的,对“阅读素养”的界定是:“为了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增长知识、发挥潜力并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使用、反思书面文本并参加阅读活动的能力。

”这两个关于“阅读”和“阅读素养”的定义在很大程度上都强调了以下两点:对书本知识的“内化”“迁移”和对读书目的的强调。

如果落实到中学语文教学上,我们在学生“学习阅读”的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应该有两个,一是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书本所传达或显现的资讯、知识、先辈们对社会的认识,并获得跨越时空的人生感悟,从而拓展他们的人生长度和宽度;二是让学生内心能够对阅读产生认同感,无论是从个人修养,还是从同理心来说,让学生主动、自愿地与书本产生联系,甚至达到深度阅读的共鸣与质疑,培养他们的审辨思想。

如果能够做到以上两点,我们的学生就可以通过阅读优秀作品,跟随作家们学习不同的写作技巧,从各个角度来了解多元化的社会结构,见识形形色色的人物,体验不同的人生轨迹。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往往停留在由老师引领学生,通过一篇篇经典课文的解读,引导学生学习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利用必读的经典名著进行阅读训练,以期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进他们的阅读素养。

但是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也出现了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最大的问题是相当比例的学生并没有形成教师们所预期的阅读素养,甚至陷入了学一篇,会一篇,却难以将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的困境——语文的学习变成了机械学习,成了毫无施展之地的死读书了。

学生茫茫然,不知读书何用,惧怕读书,教师干着急,有时候甚至只能通过强制的手段来“逼”学生读书,甚至可以说,我们的阅读教学很多时候都在以考试为目标、分数为动力、强制阅读为方法的路上徘徊,即使有部分老师尝试在阅读教学上进行新的实验和突破,有时也难以有较大的改变和收获,导致阅读教学出现了表层化、功利化等等不良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篇文章 各讲了什么内容?
《隆中对》,写到刘备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身在草庐之中,明察千里之外,一番隆中 应对,既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也给后世 留下一段盛传不衰的历史佳话。 《出师表》,诸葛亮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 后已”,蜀汉建兴五年,他率师北上伐魏,在出师 前写下了这篇传诵千古的表文。对后主刘禅提出了 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的三条建议,并回 顾了自己当年跟随先主经历的种种,言辞恳切,足 见其赤诚之心。
11.理: 治
12.简拔: 选拔
13.遗: 给予
14.咨: 询问
15.裨: 弥补 .
16.性行淑均: 淑: 善 均: 平
17.驱 驰:
奔走效劳 不长草的地方。
18.不毛: 排除,铲除
19.攘除: 除去
20.损:
二、重点词句翻译
1.开张圣听: 广泛地听取别人意见 2. 妄自菲薄: 过分看轻自己
3.作奸犯科: 做奸邪事情.触犯法律
建兴十二年(234)春,亮由斜谷出。秋人月,卒于清滨。
辩论会
义绝
诸葛亮
智绝
诸葛亮 忠臣的楷模
智慧的化身
男人
• 你知道的男子汉的形象? • 你如何做有担当的中国青年?
(一)拓展阅读
1.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传末评语: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扶百姓,示仪轨,约
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 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 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 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 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 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 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 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诸葛亮生平大事年表
建安十三年(208). 先主道亮自结于孙权,与曹军战于未壁,大破之。建安十六年 (211), 先主人蜀,亮与关羽守荆州。
建安十七年(212),先主攻刘球,亮与张飞、赵云等将兵湖流定白帝、江州、江阳 诸地。
建安十九年(214), 先主领益州牧,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建安二十三年(218), 先主占汉中,进位汉中王。
蜀汉章武元年(221), 先主称帝,以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秋七月,先主率师伐 吴,亮留守成都。
章武三年(223), 先主兵败后还白帝城,亮自成都到白帝,先主托孤于丞相亮。后 主即位,亮遣邓芝通好吴国。
建兴三年(225) 春,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十二月,亮还成都。建兴五年 (227),亮出屯汉中,上《出师表》。
12.裨补缺漏:弥 。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三、重点句子翻译
• 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 其刑赏。
•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 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
草庐之中。 • 4、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 5、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拓展阅读,小组合作
小组分工: 1号同学负责梳理,《隆中对》文章内容 2号同学负责梳理,《出师表》文章内容 3、4号同学负责讲解补充内容 5、6号同学负责讲解思维导图的填补
《隆中对》 《出师表》《诫子书》《三国演义》
群文阅读
根据预习,类比三篇文章。
• 《隆中对》 • 《出师表》 • 《诫子书》 • 《三国演义》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 杨慎
三篇文章的共同赞颂的人物?
研学课程:湖北武侯祠
诫子书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 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 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 成学。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 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百家讲堂
• 我来讲《隆中对》 • 我来讲《出师表》 • 我来展示《隆中对》思维导图 • 我来展示《出师表》思维导图
《诫子书》
•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 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 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 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 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 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 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 身立志的名篇。
4.苟全性命: 苟且保全性命 5.斟酌损益: 处理事情斟酌情理.有所兴革
6.感激涕零: 形容感激得留下了眼泪 7.不知所云: 不知道说些什么
8.三顾茅庐: 用来泛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 9.亲贤远佞: 亲近贤臣.疏远奸邪小人
10.计日而待: 数着日子等待.指马上就要实现 11.危急存亡:情势危险急迫,关系到生存或灭亡
建兴六年(228) 春, 亮出攻祁山,不克。冬,复出散关,围陈仓,粮尽退。建兴 七年(229), 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克定二郡。建兴九年(231), 亮复出军祁山, 始以木牛运,粮尽退军。
建兴十年(232),亮休士劝农于黄沙,作流马木牛毕,教兵讲武。建兴十一年(233), 亮使诸军运米,集于斜谷口。
(二)拓展阅读
• 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袁子》日: ...及其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 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 如此即以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
珍惜语文课的金色时光,珍惜学生的文字
坚持阅读 坚持摘抄 坚持随笔
栏杆拍遍心如水, 漫随天外看云舒。 千帆竞发情似潮, 廿年归来是少年。
《隆中对》
பைடு நூலகம்
出师表
历史剧展演
• 1、我来演《隆中对》 • 2、我来演《出师表》
号卧龙,字孔明,有

经天纬地之才,鬼神

不测之机。是“千古 良相”的典范。谥为

“忠武侯”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面如冠玉, 借东风 空城计 挥

眉清目朗, 泪斩马谡 三气周瑜
纶巾羽扇, 七擒孟获 智取汉中
鹤氅皂绦。 六出祁山
3《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 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两篇文章有怎样的联系?
1、读文本,交流落实检查重点字词 和句子解释。
2、思维导图
组内互查
1号——6号 2号——5号 3号——4号
《出师表》
一、知识达标点
(一). 重点词语 1.崩殂: 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 2.秋: 时 3.殊遇: 优待.厚遇。 4.光: 发扬光大 5.恢弘: 发扬扩大. 6.引喻: 称引譬喻 7.义: 适宜.恰当 8.臧否: 善恶 9.陟: 奖 10.昭: 表明,彰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