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原始的农耕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教案设计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原始农耕文化和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几项世界性的贡献。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我国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的生产与生活状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
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重点讲述了原始
农耕文化遗址南北两种类型的
代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展示我国南北方农耕文化的不同;同时展示
了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学生
的爱国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课标要求来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识记和了解层次。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但自学能力不
强,合作意识不强。针对这些特点,教学中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
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通过虚拟旅行、欣赏图片、情景模拟、体验历史、合作交
流等环节,在体验中感知历史、认识历史;并借助多媒体再现历史情景,增强历史知识的
直观性,加深学生对史实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我国原始农耕文化和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培养学生的归纳能
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虚拟旅行了解感受原始农耕文化;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导游解说,
培养学生的
表述能力。
2
、引导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展示、展讲,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表述能力。
3
、引导学生比较河姆渡和半坡居民在生产生活上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对比归纳能力。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先民们对人类社会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祖先尊敬
之情;理解体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源。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分析归纳半坡与河姆渡两种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异同及其原因。
五、教学方法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教学(虚拟旅行)、角色扮演、列表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六、课前准备
、教师创设情境:老师要带同学们去参加“农耕文化之旅”,主要参观河姆渡遗址
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大汶口文化遗址博物馆,了解、体验我国原始的农耕生活。
2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两道思考题、一个探究主题和两次活动:
思考题:
①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②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探究题:
你能说说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产情况有哪些异同吗?造
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活动:
①假设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在秋天庄家收获后能够互访,请你
帮半坡人设计一份
招待对方一天的日程表,要求:
早上参观活动:
下午学习活动:
用餐:
②制作知识小卡片: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一个经济实用的表格,对所学知
识进行归类。
3
、学生学习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对相关问题开展思考探究活动,为在课堂上进行展
示和汇报做好准备。
4
、学生收集有关原始农耕生活的相关图片,模拟导游练习解说。
3
七、教学过程
教
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创设情景,以情入学
课件依次展示五谷农作物图片——
这就是常说的“五谷农作物”——设问:传说
是神农氏教人民种植的,是真的吗?其实,饲养动物,种植植物是我们先祖智慧的结晶。我国最早的农耕生活从哪时开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第
2
课,去了解、体验、感受原始的
农耕生活吧。
欣赏图片,
师生互答
拉近历史与生
活的距离,让
学生感受到历
史就在身边,
激发学习兴趣
和探究欲望,
活跃思维。
自主
学习
巡视指导,收集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
阅读课文,
完成
导学案的
“自主
学习”部分。
培
养
自
学
能
力,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
深入
探究
分配任务:每个学习小组深入探究的问题;巡视指导
深入探究、
组长
分配学习任务
深入理解新知
明确学习任务
过渡:
今天我们要了解哪些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呢?(学生齐答:略)这节课老
师要带大家去这些遗址博物馆参观,
了解我国原始的农耕文化。
我们的旅游大巴
到了,欢迎各位同学乘坐旅游大巴,参加我们的农耕文化之旅!我就是大家的导
游——黄导,我们的第一站要去哪呢?
4
学
习
新
课
一、虚拟旅行——走进原始农耕生活
1
、第一站: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
1
)第一展厅:河姆渡原始农业展厅
课件展示展厅及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图片(稻谷、石锄、石凿、耒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