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加工方法

合集下载

冻罗非鱼片加工作业指导书

冻罗非鱼片加工作业指导书
开片时先在鱼的颈部和尾部各横切一刀至中骨, 再由背部割切至脊梁。掀开脊部鱼肉,刀尖紧贴腹 腔骨滑动,仔细小心将整片鱼肉取下,然后鱼片放 在输送带上送下道工序,同样方法,或从尾部下刀, 切取另一边鱼片。
取片效果要求: (1)鱼头不留肉,并取出红点; (2)鱼背骨取肉干净在,呈透明状; (3)鱼排取肉干净彻底,所取鱼片肉面的鱼纹清
④大池发色不能超4000斤原料,小池不能超2000斤原料。
3. 放 血
方式一:用尖刀在割断鱼下巴的同时刀尖直插心 脏放血 ;
方式二:用尖刀插鳃直接割断心脏大动脉;迅速 将鱼放入放水槽中,让鱼自由游动放血,常温水 (20~30℃)状态下,放血时间控制在15分钟为 宜。放血完毕后经过二级水槽清洗消毒。
①原料到厂按序排队; ②上车选鱼进行试味; ③上车打鱼做出成率; ④试味及出成率达标后,安排卸货; ⑤上车监督打鱼按公司要求分规格。
(2)原料过磅员的工作范围:
①校准原料过磅所用的大、小秤,确保称量准确,保养好 计量磅、计算器、微波炉等专用工具。
②过磅员计数时应精力集中,记录字体正规、清楚、准确 无误,避免出现多记、少记、重记、漏记、涂改等现象, 卸货完成后及时统计相关数据;
二、卸货前,每车鱼均匀抽取四条鱼水煮鱼头试味-口感检验无泥土味、霉味、粪便味、腐水味、煤油 味等异味,按照公司《原料口感评判表》的评分标 准执行,不合格者给予拒收;同时抽检样品开片检 查是否存有寄生虫、瘀斑、发黄、发黑等异色病态 鱼片,如有以上现象及时反馈公司采购部,由采购 部和供应商协商解决。有异味的鱼,第一次试味非 常明显,不用再作第二次试味,如果试味时不完全 确定的,可作第二次试味。
破鱼肚、内脏流出,必须立即清洗操作台面; 3、生产期间如短时暂停,人员外出车间时,

单冻罗非鱼片加工工艺规范操作

单冻罗非鱼片加工工艺规范操作

单冻罗非鱼片加工工艺规范操作本文主要介绍规范化单冻罗非鱼片在加工工艺过程中的控制要点,以及单冻罗非鱼片的产品质量要求,使加工单冻罗非鱼片的水产企业技术发展有一个新思路。

按照现代有关罗非鱼片加工发展思路是,积极实施名牌战略,致力打造好罗非鱼片加工产业的“三张牌”。

一是“名牌”. 经过多年发展,有很多企业已经建成罗非鱼养殖和罗非鱼加工生产两大基地,已经达到生产“名牌”产品的先决条件。

二是“绿牌”.罗非鱼片产品已成为某些水产企业的主导品种,在出口贸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建立罗非鱼“绿色”生产计划,重点抓好国家无公害“绿牌”生产基地,三是“服务牌”。

几年来,某些水产企业加强渔业与科技部门紧密合作,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做好“服务牌”工作。

但是,我觉得要做到全方位规范管理,目前有些水产企业在单冻罗非鱼片加工工艺和生产技术方面还不够规范性,质量标准也控制不严,产品质量不尽人意,所以编写了这篇规范性单冻罗非鱼片的加工工艺技术,严格执行产品标准化是提高单冻罗非鱼片产品质量的关健。

一、加工原料要求(1)原料接收:所收购的罗非鱼应来自无公害养殖的产区,并且要清洁、无污染的活体罗非鱼,体重规格在0。

5至1公斤为宜.对每一批次的罗非鱼必须经专职质检人员进行抽检,不符合品质规定的罗非鱼必须拒收。

起溏后的罗非鱼应在3个小时内送到加工场进行暂养,鱼体温度控制在25℃以下,温度过高时应加冰降温,以保证罗非鱼在加工前保持原有的活力。

(2)暂养:罗非鱼在加工前需要放到暂养池中养3个小时以上,暂养的主要作用是去除罗非鱼在养殖塘中带来的土腥味(俗称泥味)。

在暂养过程中必须保持充氧和用循环水泵喷淋曝气,以防止鱼缺氧死亡,确保鱼的活力。

暂养池的水温应控制在25℃以下,温度过高时应加冰降温,并及时清除喷淋曝气时产生泡沬,做到确保水质良好,才能保证活体罗非鱼的质量。

暂养池在空池的时侯,必须经常清洗消毒,保持池内的清洁达到卫生标准。

在投放鱼之后,池水与鱼的比例是1 比3以上投放,投放鱼后应及时调节水池的水位。

小罗非鱼加工技术

小罗非鱼加工技术

小罗非鱼加工技术罗非鱼系多骨鱼类,成熟早,繁殖多,资源相当丰富。

但大部分罗非鱼个体较小,不受消费者的青睐,小罗非鱼可以加工成可久存、消费者易于接受的调味油炸鱼饼。

现介绍其加工工艺和加工技术。

一、工艺流程:原料鱼选择→预处理叶采肉(骨肉分离)→漂洗→脱水→精滤→斩拌(绞肉)→搅拌→成形→预加热→烘干→包装→成品。

二、操作要点1、原料鱼选择:选用小罗非鱼必须新鲜、质量良好,剔除鲜度差和机械损伤的鱼。

2、预处理:用清水洗净鱼体,除去鱼头、尾、鳍和内脏,刮净鱼鳞;再用’流水洗净鱼体表面粘液、腹腔内血污、内脏和黑膜,水温不超过15℃。

3、采肉:原料处理后,进入采肉机中进行采肉,即将鱼肉和皮、骨分离。

采肉率控制在60%左右。

4、漂洗:采肉后的碎鱼肉,放于漂洗槽中,加入5倍量的水,慢速搅拌漂洗,反复3次-5次,每次漂洗时间为15min-20min,水温为5℃-10℃。

最后一次漂洗时,可加入0.2%的食盐,以利脱水。

5、脱水:漂洗后的鱼肉,经回转筛进行预备脱水,再进入螺旋压榨脱水机中脱水。

脱水后的鱼肉含水量控制在80%-85%。

6、精滤:脱水后的鱼肉,进入精滤机,除去小骨刺、皮、腹膜等。

鱼肉温度控制在10℃以下,最高不超过15℃。

7、绞肉:在斩拌机中进行,将肉绞碎。

8、搅拌、成形:用20%普通食盐与鱼肉进行充分搅拌,搅拌均匀后,放在鱼饼成型模中成型。

此时加入辅料、调味料:洋葱(新鲜、剁碎)4.0%,蕃茄酱4.0%,去味的植物油2.0%,甜瓜(磨碎)1.0%,食盐0.7%,胡椒红色)0.4%,增香剂0.06%,香草(干叶)0.02%,咖喱粉0.02%。

9、预加热:温度为70℃,时间为2ho10、烘干:温度为40℃,时间为50h。

11、成品包装:用透明且密封良好的蒸煮袋进行包装。

超声辅助酶法提取罗非鱼皮胶原蛋白及其溶解特性

超声辅助酶法提取罗非鱼皮胶原蛋白及其溶解特性
(1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 201306; 2 平太荣远洋渔业集团,浙江舟山 316100; 3 国家淡水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 上海) ,上海 201306)
摘要:以罗非鱼皮为原料,探究了超声辅助酶法提取罗非鱼皮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及其溶解特性。 采用超声 功率、加酶量、超声时间作为单因素试验自变量,并进行响应面优化,求得使胶原蛋白得率最高的提取条件。 将罗非鱼皮超声辅助酶法所得胶原蛋白( Ultrasonic pepsin- soluble collagen,UPSC) 和常规酶法所得胶原蛋白 (Pepsin- soluble collagen,PSC) 进行蛋白得率、紫外光谱及溶解特性分析比较。 结果显示:最优提取工艺为超 声功率 165 W、超声时间 26 min、加酶量 1. 67%,此条件下 UPSC 得率(62. 26%) 显著高于 PSC(29. 02%) 。 紫 外光谱分析得到二者的最大吸收峰均在 230 nm 而不是 280 nm 处,符合 Ι 型胶原蛋白特征。 在不同 pH 条件 下,UPSC 的相对溶解度几乎均高于 PSC。 研究表明:超声辅助酶法是一种高效、环保、简便的提取罗非鱼皮 胶原蛋白的方法,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研究不但提供了超声辅助酶法提取罗非鱼皮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而 且所得胶原蛋白得率高、相对溶解度较好,为其在食品加工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罗非鱼皮;超声辅助酶法优化;胶原蛋白;得率;相对溶解度 中图分类号:TS254. 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 9580(2022)06- 0127- 008
参考 Chen 等[22] 的方法并稍做改动,将胶原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第6期
李家柔等:超声辅助酶法提取罗非鱼皮胶原蛋白及其溶解特性

罗非鱼

罗非鱼

营养评价
对养殖和繁育体系较为完善的品种奥利亚罗非鱼、红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尼罗非鱼等5种罗 非鱼进行营养评价。
5种罗非鱼肌肉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总量约为14.41%-17.07%。含量最高的均为谷氨酸,最低是 色氨酸。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是50.45%-51.57%,风味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是36.03%-37.06%。罗 非鱼肌肉必需氨基酸组成相对平衡且含量丰富,属于优质蛋白。
有些种类的罗非鱼会有口孵的行为,即雌鱼将受精卵含在口中,直到孵化为幼鱼,这种护幼行为对其繁殖十 分有利。部分种类的罗非鱼在繁殖前,雄鱼会挖掘底土筑成盆状的巢,具有强烈的领域性,雌鱼将卵产于巢中, 待孵化后再由雌鱼将幼鱼含在口中保护。
品种
我国引进的种类有个体较小的莫桑比克罗非鱼、个体居中的奥利亚罗非鱼以及个体较大的尼罗罗非鱼(为联 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生产上采用福寿鱼、尼奥鱼及其他全雄非鲫。
罗非鱼
丽鱼科罗非鱼属动物
01 形态特征
03 品种 05 营养评价
目录
02 生活习性 04 养殖技术 06 食用指南
罗非鱼——原产非洲,属热带性鱼类,罗非鱼属包括亚种共有100多种。罗非鱼具有生成快、产量高、食性 杂、疾病少、繁殖力强等特点。
罗非鱼(非洲鲫鱼)是我国主要养殖水产品。其肉质鲜美、少刺、蛋白质含量高、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 基酸;非必需氨基酸中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较高。罗非鱼因以上特点而深受人们喜爱,素有“白肉三文鱼”、 “21世纪之鱼”之称,近年已成为养殖、加工、出口的热点之一。
罗非鱼图片合集(12张)一般采取单养和混养两种形式。单养罗非鱼,在水深1米的池塘内,每亩放3厘米规格 鱼种3000-5000尾,产量可达300-400公斤。混养又可分为以罗非鱼为主体鱼和以家鱼为主再搭养罗非鱼两种形式。 以罗非鱼为主的成鱼池内放养3-5厘米罗非鱼种2500尾,养成规格可达180-200克/尾。以家鱼为主的池塘内搭养 罗非鱼可增产10%-20%。罗非鱼成鱼主要摄食浮游生物及有机碎屑,因此无论单养或以家鱼为主的混养,水质均 应肥沃。通过施肥方法培育水质,使水体内有丰富的生物饵料。一般每周每亩施粪肥100-150公斤或施绿肥200300公斤。在饲养期间,采取定期注水或换水的方法,促使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水体保持充足的浴氧,有 利于罗非鱼生长摄食。

风味罗非鱼皮的工艺

风味罗非鱼皮的工艺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JOURNAL OF 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第39卷第2期2021年4月Vol. 39 No. 2Apr. 2021风味罗非鱼皮的工艺黄义和(福建技术师范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福清 350300)摘 要:以罗非鱼鱼皮为原料,考察碱液浓度、浸泡时间、漂烫温度及漂烫时间对风味鱼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7 g/L 碱溶液浸泡45 min,用20~25 ℃水漂至成中性,再放入90 ℃水中烫漂10 s 后入放0~5 ℃水中快速冷却,去鳞、漂洗,获得的鱼皮口感爽脆、品质佳;最佳泡椒风味鱼皮工艺配方为(按100 g 鱼皮的添加量):3.0 g 姜汁、3.0 g 花椒油、2.5 g 食盐、1.5 g 味精、2.0 g 白糖、2.0 g 麻油、3.0 g 泡椒;最佳香辣风味鱼皮工艺配方为(按100 g 鱼皮的添加量):3.0 g 姜汁、5.0 g 花椒油、2.5 g 食盐、1.5 g 味精、2.0 g 白糖、2.0 g 白醋、3.5 g 辣椒油 ;最佳麻酱风味鱼皮的工艺配方为(按100 g 鱼皮的添加量):3.5 g 黑醋、3.5 g 白醋、4.0 g 番茄汁、1.5 g 麻油、2.5 g 白糖、1.0 g 酱油、1.0 g 辣椒油、2.0 g 红油. 对这3种风味鱼皮的微生物检测结果表明菌落总数分别为1 850、2 100、1 750 CFU/g,大肠菌群数均小于30 MPN/100g,均符合国家规定的微生物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未检出.关键词:罗非鱼皮;加工工艺;漂烫;风味鱼皮中图分类号:TS25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421(2021)02-0175-05罗非鱼(Tilapia),即非洲鲫鱼,具有肉质细嫩、繁殖和生长速度快、少刺等特点,是世界上养殖最为广泛的鱼品种之一,我国养殖的主要是杂交品种[1-3].罗非鱼除少量鲜品销售外,大多数加工成冻鱼片、鱼条进行销售.在生产冻鱼片、鱼条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下脚料,其重量约占整鱼的40%~55%,大多数加工企业将这些下脚料加工成饲料廉价销售,经济效益较低.其中罗非鱼鱼皮在鱼体中约占5%,鱼皮营养丰富,富含各种氨基酸、胶原蛋白[4-6].目前,对罗非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7-9]、鱼皮生物活性的研究等方面[10-12].因此对罗非鱼皮进行高值化加工利用研究,对提高罗非鱼加工产业的经济效益有积极的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罗非鱼 市售;食碱、食品调味料(白糖、食盐、味精、黑醋、白醋、花椒、红油、胡椒粉等) 市售1.2 仪器与设备HH-600恒温水浴锅 江苏省金坛市亿能实验仪器厂;ZKT-450SK 真空包装机 广州余特机械厂;BCD-450ZE9N 冷藏柜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BSA224S 电子天平 德国赛多利斯集团;厨房设备 福建冰凌厨房设备有限公司.1.3 试验方法 1.3.1 加工工艺流程a.整鱼剖片→片取带鳞罗非鱼皮(鱼肉另用)→清理带鳞罗非鱼皮→浸泡→漂洗→烫漂→挑选、去鳞→鱼皮;b.将研发的调味料制成料包;c.将加工好的鱼皮及料包一同冷冻贮藏.1.3.2 鱼皮的获取和叠皮切丝选取表面完整、色泽均匀的新鲜鱼皮;用收稿日期:2020-12-01基金项目: 福建省高等学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闽教高[2016]24号).作者简介: 黄义和(1967— ),男,福建福清人,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食品加工.176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21年4月清水洗去表面黏液,然后放入食碱水溶液中进行杀菌处理后捞起鱼皮,用水洗净并放置在阴凉处沥干;用去鳞器去鳞,再用清水冲洗,二次去除未完全干净的鱼鳞,清洗,沥干,用冰水浸泡、切片(丝).叠皮标准:保持鱼皮平整,单张鱼皮不得出现重叠、褶皱、参差不齐、前后打折,叠后每摞鱼皮高度为8~10 cm.将叠好压实的鱼皮置于操作台分级摆好,进行切(片)丝.要求:切出的(片)丝,整齐划一.1.3.3 鱼皮风味调味包的调制将烫漂后泡冰水中冷却充分的鱼皮,切成约0.4 cm宽的丝条状,按食品安全法等规定的要求,加工风味鱼皮.调味料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地区进行调配味型,按不同味型进行调味[13-14].将调味料加工成调料包,食用时拌入到鱼皮中,食用前进行“凉拌”.1.4 感官评定参照食品加工GB/T 10220—2012中的感官评定方法,从对即食鱼皮较感兴趣的人群中选出代表性强的10 人参加,男、女各5 人,对鱼皮爽脆度、综合风味进行感官品质评分,取平均值.具体评价比值见表1.表1 鱼皮爽脆度、综合风味感官评分测评表爽脆度及弹性风味色泽评分(分)极爽脆, 弹性最好泡椒或酸辣度、风味极好银灰色有光泽10非常爽脆,弹性好泡椒或酸辣度、风味非常好银灰色光泽,非常好9爽脆,弹性好泡椒或酸辣度、风味好灰白色,光泽较好8较爽脆,弹性较好泡椒或酸辣度、风味稍好灰白色,光泽稍好7爽脆度和弹性一般泡椒或酸辣度、风味一般灰白色,光泽一般6爽脆度和弹性稍弱泡椒或酸辣度、风味稍差灰白色,光泽稍差5爽脆度弱,无弹性有腥味灰白色,光泽差4不脆,发硬有腥味,口感较差灰白色,光泽非常差3不爽脆,较滑有腥味,非常差灰白色,光泽极差2不脆,无弹性有腥味,极差灰白色,无光泽11.5 微生物检测菌落总数:参照BG 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大肠菌群:参考GB/T 4789.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参考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1.6 称重、包装无菌环境下将调好的鱼皮进行称量,按每袋100±2 g,装入包装袋中,用真空包装机进行真空封口包装.2 结果与讨论2.1 不同浓度食碱溶液对鱼皮口感的影响采用常温蒸馏水配制不同浓度(0.8、1.0、1.2、1.4、1.6、1.8、2.0 g/L)的食碱溶液,鱼皮量与水比例按1∶2,浸泡时间45 min,观察不同浓度食碱溶液浸泡下鱼皮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见图1.从图1可知,食碱溶液浓度从0.8 g/L到1.6食碱溶液浓度(g/L)图1 不同食碱溶液浓度浸泡下鱼皮口感的变化感官评分(分)1086420.81 1.221.4 1.6 1.8黄义和:风味罗非鱼皮的工艺39卷2期177g/L 时,鱼皮的爽脆度、弹性有明显的提高,口感风味也越来越好;食碱溶液浓度在1.6 g/L 到1.8 g/L,保持较好的爽脆度和弹性,口感风味极好;浓度增至2.0 g/L 时,下降较为明显.工厂化生产食碱溶液维持在1.7 g/L 左右更便于操作.2.2 食碱溶液浸泡时间对鱼皮口感的影响由图2可知,鱼皮在最佳食碱溶液浓度中浸泡30 min 后,鱼皮爽脆度和弹性较好.浸泡45 min 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继续浸泡至90 min 爽脆度变化不大,弹性一般.根据试验分析,工厂化生产选择浸泡45 min 较为理想,加工出的鱼皮质量较好,也便于对浸泡时间的调控.2.3 烫漂温度对鱼皮口感的影响烫漂温度设计为75℃、80℃、85℃、90℃、95℃、100 ℃,观察测试鱼皮的爽脆度.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烫漂温度升至85 ℃时,爽脆度上升趋势很明显,弹性极好,在90℃时爽脆度和弹性均达最佳,感官评分最高;试验证明,烫漂温度控制在90 ℃,鱼皮爽脆度和弹性均维持在较佳状态,适合工厂化生产对烫漂温度的控制.2.4 烫漂时间对鱼皮口感的影响由图4可见,随着烫漂时间延长至8 min,鱼皮的爽脆度和鱼皮的弹性度较为理想,继续烫漂至10 min,爽脆度、弹性和口感达到最为理想的程度.12 min 后继续烫漂,鱼皮的爽脆度和弹性明显降低.试验表明,烫漂8~12 min 时间段,其爽脆度、弹性和口感相对较佳,也便于工厂化生产对烫漂时间的控制.2.5 鱼片调味包的研究2.5.1 泡椒鱼皮调味配方的优化鱼皮经过处理后,仍带有一定的腥味,在保证鱼皮爽脆度和弹性外,还得进行适当的调味.对食盐、白糖、姜汁等进行定量,对泡椒油、花椒油、麻油等添加量进行比例调配.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经过参评者的测试评价,泡椒风味鱼皮的最佳配料比为:3.0 g 姜汁、3.0 g 花椒油、2.5 g 食盐、1.5 g 味精、2.0 g 白糖、2.0 g 麻油、3.0 g 泡椒.按此配方制备的鱼皮,泡椒风味浓郁,辣味适宜.感官评分(分)烫漂温度(℃)图3 烫漂温度对罗非鱼皮感官品质的影响1086427572.580859095100烫漂时间(min)图4 烫漂时间对罗非鱼皮感官品质的影响感官评分(分)108642065810121416182022食碱溶液浸泡时间(min)图2 食碱溶液浸泡时间罗非鱼皮口感的变化感官评分(分)1086421530456075907.5178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21年4月2.5.2 香辣鱼皮调味配方的优化鱼皮经过处理后,仍带有一定的腥味,在保证鱼皮爽脆度和弹性外,还得进行适当的调味.对食盐、白糖、姜汁进行定量,对椒油、白醋和辣椒油等添加量进行比例调配.结果见表3.由表3可见,经过参评者的测试评价,香辣鱼皮的最佳配料比为:3.0 g 姜汁、5.0 g 花椒油、2.5 g 食盐、1.5 g 味精、2.0g 白糖、2.0 g 白醋、3.5 g 辣椒油.按此配方制备的鱼皮,辣味适中,风味浓郁.表2 泡椒风味调味试验得分表表3 香辣鱼皮风味调味试验得分表表4 麻酱鱼皮风味调味试验得分表配方号泡椒鱼皮调味配料含量/100 g评分(分)姜汁(g)花椒油(g)食盐(g)味精(g)白糖(g)麻油(g)泡椒(g)1 3.0 2.0 2.5 1.5 2.0 1.0 1.5 6.02 3.0 2.0 2.5 1.5 2.0 1.0 2.07.53 3.0 3.0 2.5 1.5 2.0 2.0 2.58.04 3.0 3.0 2.5 1.5 2.0 2.0 3.09.553.04.02.51.52.02.03.57.5配方号香辣鱼皮调味配料含量/100 g评分(分)姜(g)花椒油(g)食盐(g)味精(g)白糖(g)白醋(g)辣椒油(g)1 3.0 3.0 2.5 1.5 2.0 1.0 2.0 6.02 3.0 4.0 2.5 1.5 2.0 1.0 2.57.03 3.0 4.0 2.5 1.5 2.0 2.0 3.07.54 3.0 5.0 2.5 1.5 2.0 2.0 3.59.053.05.02.51.52.02.04.08.02.5.3 麻酱鱼皮调味配方的优化麻酱鱼皮中主要加入醋和辣椒油起到一定的去腥作用,为突出产品的风味,主要对黑醋、蕃茄汁、辣椒油几种物质等添加量进行比例调配.结果见表4.由表4可见,经过参评者的测试评价,香辣鱼皮的最佳配料比为:3.5 g 黑醋、3.5 g 白醋、4.0 g 番茄汁、1.5 g 麻油、2.5 g 白糖、1.0 g 酱油、1.0 g 辣椒油、2.0 g 红油.按此配方制备的鱼皮,麻辣风味十足,酱香浓郁.配方号麻酱鱼皮调味配料含量/100 g评分(分)黑醋(g)白醋(g)蕃茄汁(g)麻油(g)白糖(g)酱油(g)辣椒油(g)红油(g)1 2.5 2.5 2.0 1.5 2.5 1.0 1.0 1.5 6.02 2.5 2.5 3.0 1.5 2.5 1.0 1.0 1.57.03 3.5 3.5 4.0 1.5 2.5 1.0 1.0 2.09.54 3.5 3.5 4.0 1.5 2.5 1.0 1.0 2.08.054.54.55.01.52.51.01.02.56.5黄义和:风味罗非鱼皮的工艺39卷2期1792.6 3种不同风味鱼皮的微生物检测为确保即食罗非鱼皮休闲食品的安全性,对几种风味罗非鱼鱼皮进行微生物检验试验.结果见表5.由表5可见,3种风味的鱼皮中的大肠杆菌群数(<30 MPN/100g)均符合GB 29921—2013的限量标准,未检出致病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符合熟食水产制品对致病菌的限量规定,符合国家生产标准.表5 种不同风味鱼皮的微生物检测结果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数据泡椒鱼皮香辣鱼皮麻酱鱼皮菌落总数(CFU/g)GB 4789.2—2016 1 850 2 100 1 750大肠杆菌群数(MPN/100 g)GB/T 4789.3—2003<30<30<30沙门氏菌GB 4789.4—2016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副溶血性弧菌GB 4789.7—2013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GB 4789.10—2016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3 结论1)通过对加工冻品的下脚料的带鳞鱼皮,采用1.7 g/L食碱溶液浸泡45 min,用20~ 25 ℃水漂洗至中性,再放入90 ℃水中烫漂8~12 min后,放入0~5 ℃水中快速冷却等工序获取鱼皮,并研制成多口味,口感爽脆的风味鱼皮.2)研究开发多种口味的风味鱼皮色、香、味、营养都得到保持,是一种健康、美味、方便、安全的即食食品.参考文献:[1] G u D E, Yu F D, Xu M, et al. Temperature effect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wo invasive tilapia species (Tilapia zillii and Oreochromis niloticus) in the rivers of South China[J]. J Freshw Ecol, 2018, 33(1): 521-534.[2] 陈胜军, 李来好, 杨贤庆, 等. 我国罗非鱼产业现状分析及提高罗非鱼出口竞争力的措施[J]. 南方水产科学, 2007,3(1): 75-80.[3] L azard J. Tilapia fish farming[J]. Cah Agric, 2009,18(2/3): 174-182.[4] 叶小燕, 曾少葵, 余文国,等.罗非鱼皮营养成分分析及鱼皮明胶提取工艺的探讨[J].南方水产,2008,4(5):55-60.[5] 杨树奇,曾少葵,周春霞,等. 3种鱼皮的基本成分及氨基酸组成分析[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0,30(1):97-100.[6] 巩育军,郭先霞,李瑞伟,等.罗非鱼营养成分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11):50-52.[7] 邢瀚文,韩玮,施文正,等.固态发酵法制备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46(19):104-113.[8] 聂凌鸿,冯怡秋.鳝鱼皮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7(11): 113-118.[9] 王晴,钱玉梅,李红侠,等.罗非鱼鱼皮胶原蛋白酶法提取工艺及特性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20,37(5):6-10.[10] 刘成梅,梁汉萦,刘伟,等.罗非鱼鱼皮多肽的超滤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5):227-230.[11] 梁汉萦.鱼皮中生物活性肽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7.[12] 段宙位,申铉日,蔡锦红,等.罗非鱼皮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32(9):16-20.[13] 周妙林, 夏庆荣, 等.冷菜、冷拼与食品雕刻技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10-91.[14] 北京市华天饮食公司编.冷盘集锦[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12:49-63.(下转第195页)高慧娴,等:基于系统聚类的各省金融发展现状比较39卷2期195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tatus Quo of Financial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Provinces Based on HierarchicalClusteringGAO Huixian1, XUE Yulian2, FANG Zhong1( 1. School of Economics,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Fujian 350117, Chian;2. Fujian Chuanzheng Communications College, Fuzhou,Fujian 350007, Chian)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level of 31 provinces (Autonomous Rrgions,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excluding Hongkong, Macao and Taiwan regions) in China in 2018 by using the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 algorithm. Firstly,the index system is designed to measure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from three aspects of scale, structure and efficiency. Then, through the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method in data mining technology, the different provinces are divided into four ethnic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financial development level. Next, the financially developed areas, the more developed areas, the less-developed areas and the undeveloped areas are summarized and categorized according to the data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 ethnic groups. Finally,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regional finances are provided. Key words: data mining;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financial development status(责任编辑:张沛)(上接第179页)Study on the Processing Technic of Flavored Tilapia SkinHUANG Yihe(School of Food and Bioengineering, Fujian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Fuqing, Fujian 350300, China)Abstract: The effects of lye concentration, soaking time, blanching temperature and blanching time on the quality of tilapia skin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ispness and elasticity of fish skin were the best when it was soaked in 1.7 g/L alkali solution for 45 min, floated to neutral with 20-25 ℃ water, then rinsed in 90℃ for 10 s and cooled with ice water subsequently. The optimum formula of fish skin with flavor of bubble pepper is 3.0 g ginger juice, 3.0 g pepper oil, 2.5 g salt, 1.5 g monosodium glutamate, 2.0 g sugar, 2.0 g sesame oil, and 3.0 g bubble pepper; The optimum recipe for spicy fish skin is: 3.0 g ginger juice, 5.0 g pepper oil, 2.5 g salt, 1.5 g monosodium glutamate, 2.0 g sugar, 2.0 g white vinegar, and 3.5 g chili oil; The optimum technological formula for the flavor fish skin of hemp sauce is (according to the of 100 g fish skin added):3.5 g black vinegar, 3.5 g white vinegar, 4.0 g tomato juice, 1.5 g sesame oil, 2.5 g sugar, 1.0 g soy sauce, 1.0 g chili oil, and 2.0 red oil.The results of microbial detection of all these three flavor fish skins showed that the total number of colonies was 1 850、2 100、1 750 CFU/g, and the number of coliform bacteria was less than 30 MPN/100g, which were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microbial standards, and no Staphylococcus aureus,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and Salmonella were detected.Key words: tilapia skin; processing technic; blanching; flavored fish skin(责任编辑:张沛)。

水产品加工

水产品加工

5.有毒鱼类的存在
如:河豚鱼的河豚毒素;贝类的 雪卡(西加)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 腹泻性贝类毒素;东方河(螺)毒素、 四甲胺、鲍鱼嗜焦素a等等。
6.在加工上有问题的浸出物成分
如 金 枪 鱼 罐 头 中 产 生 的 绿 色 肉 ( green meet),其原因物质之一是个别鱼体中含有超 过 一 定 水 平 的 TMAO; 鲣 鱼 罐 头 的 橙 色 肉 (orange ment)是由于美拉德反应引起的, 其中关键性的成分是肌肉中存在大量的游离组 氨酸和鹅肌肽;另外,肌红蛋白、血蓝蛋白、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金属离子等也与加工的 色变有关。
海藻产品近年来相继开展了海带、红 藻类、马尾藻等海藻高活性膳食纤维系列 产品的开发研究;非食用藻类开发绿色食 品及饮料的研究;利用大型经济藻类开发 海洋蔬菜系列食品的研究;红藻胶提取新 工艺的研究;啫喱藻加工生产工艺技术的 研究;提取江蓠琼脂生产新工艺的研究等。
海洋活性物质的提取是海洋产物资源高值化 利用的最佳途径。近年来在海洋保健功能食品、 海洋生物技术材料制品、海洋药物方面做了许 多研究工作,研制出很多新型药物和保健食品, 包括各种藻类中提取的多糖、凝集素等。如海 带中提取的岩藻聚糖、凝集素等,这类物质有 很多生理活性,能够抗肿瘤、抗凝血、降血糖、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是大宗水产品(淡水鱼、海水中上层鱼、 贝藻类)的加工仍是薄弱环节。面对我国海洋渔 业资源的急剧变化,企业加工工艺技术和新产品 开发还不适应。目前我国淡水水产品产量约占我 国水产品总产量的36℅,但目前我国淡水鱼的加 工比率非常低,据不完全统计还未超过8℅;另外, 将来水产品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淡、海水养殖业, 淡水鱼还有大多在秋后集中上市的特点,相反, 以内陆为主淡水渔业地区加工企业却很少,加工 能力低,严重制约渔业的发展和渔民收入的提高。

利用罗非鱼加工下脚料发酵鱼露的研究

利用罗非鱼加工下脚料发酵鱼露的研究
during fish sauce fermentation in different time
2.3 发酵过程 TVB-N 含量的变化 TVB-N 随发酵时间延长的变化如图 3。TVB-N 的
形成主要是由于鱼体在发酵过程中腐败微生物的生 长,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再进一步分解为氨、三 甲胺等挥发性、碱基含氮化合物[7]。TVB-N 是衡量鱼
有些蛋白质被分解为挥发性盐基氮。随着发酵时间的
1.3.1 总氮含量(T-N),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3]。
延长,pH 值逐渐降低,主要是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和
1.3.2 氨基酸态氮含量(AA-N),采用甲醛滴定法[3]。 多肽,还有其它一些酸性代谢产物,如乳酸等。从 30
1.3.3 pH 值,采用数字式 pH 计测定。
摘要:本研究利用加工罗非鱼生产的下脚料来发酵鱼露,加入 35%的海盐(m/m)发酵 180 d,定期检测各项理化指标,并对鱼 露成品进行了感官评定。试验结果表明:用罗非鱼加工下脚料发酵鱼露成品的 T-N 和 A-N 含量分别为 18.27 mg/mL,9.05 mg/mL,均 达到一级鱼露的标准,非酶褐变指数和 TVB-N 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pH 值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所得鱼露 中含有丰富的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等,并且 QDA-test 结果表明具有强烈的鲜味、咸味和氨味等。
441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Vol.24, No.5
性滤纸过滤发酵液,所得的滤液用来进行各项分析测 我国鱼露产品标准规定的 pH 值范围是 5.0~6.0,pH 值
定。
高于 6 以上,则表明发酵过程中腐败菌生长较旺盛,

冷冻罗非鱼片的加工 - -

冷冻罗非鱼片的加工  -          -

冷冻罗非鱼片的加工摘要:近年来,罗非鱼的养殖产量迅速增长,大量的商品鱼除鲜销上市外,还可加工成冷冻产品,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一种好水产品。

所以,冷冻鱼片的加工,已成为目前罗非鱼加工业中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

一、加工的工艺流程鲜活原料鱼→冲洗→挑近年来,罗非鱼的养殖产量迅速增长,大量的商品鱼除鲜销上市外,还可加工成冷冻产品,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一种好水产品。

所以,冷冻鱼片的加工,已成为目前罗非鱼加工业中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

一、加工的工艺流程鲜活原料鱼→冲洗→挑选→击昏→前处理(去头、放血、去鳞、去鳃、去内脏)→清洗→剥皮→剖片→整形→挑刺修补→冻前检查→浸液→称重→装盘→速冻→出盘→镀冰衣→包装→成品冷藏。

二、操作要点1.原料选择、冲洗和挑选:选用捕获不超过3小时的鲜活罗非鱼作加工原料,个体规格在0.5~1千克。

鱼体温度须控制在20℃以下。

将原料鱼冲洗干净,洗涤水温控制在20℃以下,必要时可加冰降温。

在挑选分类过程中,剔除超出切片机加工限度的大鱼和低于加工限度的小鱼,这部分鱼可用手工剖片或作其他加工。

2.将鱼击昏:可用220伏交流电将活罗非鱼击昏,或放入3~5℃的冰水中冷却3~4小时。

其目的是使鱼处于休克昏迷状态,便于剖杀。

电击法比冷却法好。

3.前处理:挑选后的鱼货按规格分别进行放血、去鳞、去鳃、去内脏等工序,用切头机或人工去头,然后经充分漂洗干净后沥干水。

4.泡洗和剥皮:用贮鱼槽放入冷水浸泡去头的鱼体,浸出体内残存的血迹,防止鱼片变色。

水温要控制在15℃以下。

一般可使用剥皮机剥皮或人工剥皮,在剥皮工序中,刀片的刃口要恰当,否则会影响鱼片的质量和出成率,因刀片太快易割断鱼皮,太钝则剥皮困难。

5.剖片与整形:一般可使用剖片机或人工剖片,根据原料鱼的规格,采用合适的剖割方法剖片。

将切割完的鱼片置于塑料网筐中,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即可整形。

整形的目的是切去鱼片上残存的鱼鳍等影响外观的多余部分。

若发现变质鱼,应挑出另行处理。

冷冻罗非鱼片加工的工艺

冷冻罗非鱼片加工的工艺

冷冻罗非鱼片加工的工艺.txt52每个人都一条抛物线,天赋决定其开口,而最高点则需后天的努力。

没有秋日落叶的飘零,何来新春绿芽的饿明丽?只有懂得失去,才会重新拥有。

在西方,蛋糕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西点,倍受人们的钟爱。

目前在我国,蛋糕也作为一种老少皆宜、四季应时的食品,正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

海绵蛋糕是利用蛋白起泡性能,使蛋液中充入大量的空气,加入面粉烘烤而成的一类膨松点心。

因为其结构类似于多孔的海绵而得名。

国外又称为泡沫蛋糕,国内称为清蛋糕。

在蛋糕制作过程中,蛋白通过高速搅拌使其中的球蛋白降低了表面张力,增加了蛋白的黏度,因黏度大的成分有助于泡沫初期的形成,使之快速地打入空气,形成泡沫。

蛋白中的球蛋白和其他蛋白,受搅拌的机械作用,产生了轻度变性。

变性的蛋白质分子可以凝结成一层皮,形成十分牢固的薄膜将混入的空气包围起来,同时,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得蛋白泡沫收缩变成球形,加上蛋白胶体具有黏度和加入的面粉原料附着在蛋白泡沫周围,使泡沫变得很稳定,能保持住混入的气体,加热的过程中,泡沫内的气体又受热膨胀,使制品疏松多孔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制作海绵蛋糕用料有鸡蛋、白糖、面粉及少量油脂等,其中新鲜的鸡蛋是制作海绵蛋糕的最重要的条件,因为新鲜的鸡蛋胶体溶液稠度高,能打进气体,保持气体性能稳定;存放时间长的蛋不宜用来制作蛋糕。

制作蛋糕的面粉常选择低筋粉,其粉质要细,面筋要软,但又要有足够的筋力来承担烘时的胀力,为形成蛋糕特有的组织起到骨架作用。

如只有高筋粉,可先进行处理,取部分面粉上笼熟,取出晾凉,再过筛,保持面粉没有疙瘩时才能使用,或者在面粉中加入少许玉米淀粉拌匀以降低面团的筋性。

制作蛋糕的糖常选择蔗糖,以颗粒细密、颜色洁白者为佳,如绵白糖或糖粉。

颗粒大者,往往在搅拌时间短时不容易溶化,易导致蛋糕质量下降。

海绵蛋糕在制作过程中,一般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只用蛋清而不用蛋黄的“天使蛋糕”,另一种是用全蛋的“黄海绵蛋糕”,因而配方也各有不同。

论罗非鱼菜品开发

论罗非鱼菜品开发

滑,但可塑性差。怎样才能改变原料 制作,追求极致的自然健康;另一部
的质地,使可塑性达到要求呢?其中 分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希望通过快速
一个方法是将鱼肉打成鱼胶(鱼肉馅), 的加工得到美味。半成品应运而生,
使其可塑性增强,同时其质感可达到 开发罗非鱼菜品的半成品也是应了这
爽、滑、嫩的效果,与原先的纯嫩滑 个趋势。例如:粤菜“吉列鱼块”,
际市场需求量的不断扩大,罗非鱼已 此优点造成另一个缺点,即鱼肉不够
成为我国淡水养殖出口的主导品种和 结实,可塑性不强。
最具国际竞争实力的产品之一。做好 2 罗非鱼菜品开发思路
罗非鱼的菜品开发,对于振兴农村经
罗 非 鱼 的 菜 品 开 发, 应 针 对 其 优
济,助推产业发展有其积极的作用 [1]。 缺点,扬长避短。
当 然, 一 时 的 改 变 是 容 易 的, 长 期的改变不易。这就需要在菜品的设 计时兼顾艺术性、技术性与实用性。 艺术性与技术性的东西能使人们惊艳, 会因强烈的感染力而改变看法。但实 际上,没有实用性的东西是不能存活 的。所以,在设计菜品时应充分考虑 其实用性。比如:将鱼肉打茸调味拌 上劲,酿入竹荪菌扎成两节做成莲藕 形,衬以荷塘月色的造型,这是艺术 性与技术性都比较强的。但在家庭中 这道菜是难以实现的。实用的做法可 以将鱼肉酿入竹荪,做成圆柱形,蒸 熟后用菜远或其他辅料装饰即可。也 可以将竹荪菌切碎加入鱼肉馅中做成 鱼丸或鱼饼。好吃、有一点挑战性、 能完成,这样有利于促使人们去尝试。 3.2 套用其他鱼类的烹调方法
料供应充足,品质保证。一年四季都 需强可塑性菜品,需要改变原料质地,
有供应,没有季节之分,这对于加工 增强其可塑性。
企业来说货源是非常有保证的,而且 2.3 增加附加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非鱼的加工方法
发布日期:2009-05-19
2003年,我国罗非鱼年产量近8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8%以上。

我国的罗非鱼产量已多年居世界第一,它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实力的品种,也是最具产业化发展条件的品种。

除了鲜食外,我国罗非鱼的加工业近年来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罗非鱼产品出口迅速增长,1998年,罗非鱼产品输美量为471吨;而2000年为13492吨产值2013万美元。

但是,罗非鱼产品主要是冻鱼片和冻全鱼,一方面这些产品的加工水平较低,品种单一,附加值不高: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下脚料,如鱼骨、鱼内脏等。

因此,有必要提高罗非鱼的精深加工水平和综合利用能力,开发品种多样的罗非鱼系列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一、罗非鱼鱼肉的加工技术
1.模拟蟹肉的制备
研究表明,罗非鱼鱼糜具有较好的凝胶化能力和耐劣化特性,这与鲢、鳙和团头鲂等鱼的凝胶形成特性不同,说明了罗非鱼具有较好的鱼糜加工特性,是鱼糜加工的一种较好的原料。

而模拟蟹肉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一种低热、低胆固醇、高蛋白的畅销水产模拟食品。

下面为以罗非鱼鱼肉为原料制备模拟蟹肉的加工方法。

(1)工艺流程鲜罗非鱼→“三去”→采肉→漂洗→脱水→精滤→擂溃→成片→凝胶化→加热→冷却→切丝集束→调色→真空包装→蒸煮→冷却→冻藏。

(2)生产技术要点罗非鱼原料要求鱼体完整,鱼眼角膜明亮,鱼鳃红色,肌肉富有弹性,鲜度符合一级鲜度要求。

采肉可以采用滚筒式采肉机,要求控制采肉率在60%左右;漂洗是生产鱼糜制品的重要工艺之一,需要用水或水溶液对鱼肉进行洗涤,以除去鱼肉中的水溶性蛋白质、色素、气味和脂肪等成分。

研究发现,以鱼肉重量5倍的清水漂洗3次,每次漂洗时间5~10分钟为宜;脱水精滤后,擂溃时间控制在40分钟;凝胶化的条件为45℃,1小时。

配料中采用的蟹味素,可以用鲜杂蟹为原料,经捣碎、酶解、分离、浓缩等过程制得。

用罗非鱼为原料生产得到的模拟蟹肉,其品质可以同狭鳕为原料的日本产品相媲美。

2.烤罗非鱼片干的生产
(1)工艺流程罗非鱼→预处理→剖片→速冻→切片→脱腥→调味→初步烘烤→表面调味→烘烤→包装
(2)生产技术要点将新鲜的罗非鱼经清洗、去头尾、去鳞、去内脏后,用刀沿鱼背将鱼体剖成两块,去皮后速冻,使鱼肉变硬以利于切片;将鱼片放入由1%碳酸氢钠、0.5%食盐和35%乙醇组成的脱腥液中浸泡15分钟,捞出鱼片,清水冲洗干净;把脱腥后的鱼片放入调味液中浸渍20分钟,沥干水份后,于微波炉网架上进行初步烘烤;取出在鱼片表面刷上蜂蜜,撒上芝麻后,进行微波烘烤,至鱼片含水率为18%左右。

此时的鱼片色泽金黄,口感香脆,有嚼劲,并具有烤鱼特有的香味。

3.调味油炸鱼饼的制作
对于一些个体较小的罗非鱼原料,直接鲜售,价格较低,且不受消费者欢迎,容易出现滞销现象。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可以通过一定的加工处理,制得容易贮藏、为消费者乐于接受的一些方便水产食品,如调味油炸鱼饼。

(1)工艺流程罗非鱼→预处理→采肉→漂洗→脱水→精滤→斩拌→搅拌→成型→预加热→烘干→包装→成品。

(2)生产技术要点选用新鲜度良好的小型罗非鱼,经清洗、“三去”等预处理后,用采肉机取肉,米肉率控制在60%左右;将采肉后的碎鱼肉放入漂洗池中,加入5倍量清水,慢速搅拌漂洗3~5次,每次15分钟左右,水温5~10℃;漂洗后的鱼肉,先后经回转筛和
螺旋压榨脱水机脱水,使脱水后鱼肉含水量在80%左右:脱水鱼肉进入精滤机、斩拌机处理,然后加入20%淀粉和其它调味辅料充分搅拌,放在鱼饼成型模中成型,经预热、烘干而成。

该产品的特点是烹调方便,无骨刺,油炸后口味特别容易为消费者接受。

4.罗非鱼罐头的制备
(1)工艺流程罗非鱼→清洗→“三去”→盐渍→油炸→装罐→装调味液→封罐→杀菌→冷却→检验→成品。

(2)生产技术要点原料鱼的鲜度要求一级,不得采用二级鲜度以下的原料;盐渍时间为10~15分钟,盐水与鱼块的重量比为1∶2,盐水浓度控制在16波美度;油炸时间一般为4~8分钟,当鱼肉表面呈金黄至黄褐时,可捞出沥油冷却,控制脱水率在35%~40%;装罐时,一般大头在下,装不进时可少量大头在上,交错竖装,不得弯曲;装罐完毕,立即装调味液,控制调味液温度不低于70℃,并经真空封罐后,及时杀菌、冷却。

二、罗非鱼内脏的加工技术
罗非负内脏占整鱼的8.58%,其中的脂肪含量约占20%左右,特别是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一般陆生动物高,且必需脂肪酸含量较丰富。

因此,以罗非鱼内脏为原料,可以生产出具有较高营养保健价值的鱼油产品。

罗非鱼龟油的生产技术为,以罗非鱼内脏为原料,通过捣碎机对内脏组织细胞捣碎,加入一定量的水,通入氮气,采用加碱水解,水解温度控制在70~80℃,水解时间40分钟;加入硝酸钾盐析10分钟,冷却后分离上层油脂相,离心除去部分杂质得到粗鱼油。

粗鱼油经磷酸脱胶后,根据游离酸的含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脱酸处理;然后用高岭土和活性炭组成的混合物在60℃温度下脱色30分钟,经抽滤得精制罗非鱼内脏油。

三、罗非鱼骨刺的加工技术
罗非鱼鱼骨的分析结果表明,其中的钙含量达到24.31%,这是一种良好的钙源。

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一丰富的钙资源,提高罗非鱼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利用能力,有人研究了以冷冻罗非鱼片加工下脚料鱼排为原料,制备活性钙的工艺,所得的活性钙产品为白色粉末、无异味,纯度为68.10%。

1.罗非鱼排制备活性钙的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烘干→粉碎→活化→纯化→烘干粉碎→产品。

2.生产技术要点
新鲜鱼排或解冻鱼排,于一定浓度的木瓜蛋白酶溶液中,恒温65~68℃下反应2小时,滤去水解液(可以进一步利用,如生产营养补充剂、鱼酱油等),所得的鱼骨经水冲洗干净后,用10%氢氧化钠溶液浸泡60分钟进行脱脂处理,水冲洗至中性后,85℃下干燥,经粉碎得白色干净的脱脂鱼骨粉。

将鱼骨粉与乳酸按1∶7比例在35℃下浸泡16小时进行活化处理,并用少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和纯化,样品经85℃烘干,得精制活性钙制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