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练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专题训练必修一第三单元

高三历史专题训练必修一第三单元

高三历史专题训练必修一第三单元1、1763年4月,英国议员威尔克斯发表匿名文章,谴责国王乔治三世凌驾于议会之上的专横行为。

乔治三世下令逮捕威尔克斯。

被少数贵族控制的下议院迎合国王旨意,不顾议员享有逮捕豁免权的规定,宣布取消威尔克斯的议员资格。

在1768年议会选举中,威尔克斯再次当选为议会代表,下议院蛮不讲理地拒绝承认他的议员资格。

这一事件的发展表明() A.议会选举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B.国王执政的合法地位受质疑C.下议院权力呈日益扩大趋势 D.民主和专制的斗争依然存在2、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议会的许多权力转向了内阁,出现“内阁专横”的政治局面,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

这一变化有利于()A.权力机构的制约和平衡B.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C.政党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D.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3、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于1760 年上台,他把持英国政权达半个多世纪,以至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被革命民主主义者骂成“掺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两种古代暴政的残余”。

这表明英国()A.君主仍保留有很大的专制权力 B.责任内阁制不能制约国王专权C.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不彻底性 D.国王和议会共同执掌国家政权4、1760年以前,英国中间阶层的人数大约占下院人数的八分之一,但到了18世纪末,他们的人数翻了一倍,约占下院人数的四分之一。

中间阶层的部分成员可以购买爵位,渐渐接近贵族边缘。

这一变化有助于()A.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 B.限制国王的行政实权C.议会民主制逐渐完善 D.扩大贵族的政治影响5、1841年皮尔率领保守党获得议会大选的胜利,维多利亚女王任命其组阁。

在内阁中,皮尔要求各部主管者在重大政策上预先禀告首相裁决,并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

这表明()A.首相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 B.内阁集体负责制左右英国政府决策C.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D.责任内阁制原则影响英国政治生活6、图3是英国下议院布局图,室内以绿色为主,寓意来自“草根”的平民代表,室内局促狭窄,主席台居下位,外围逐步抬高的议席对其构成很大压迫感,以保证议事按规则公正进行。

高一历史必修一练习(附练习题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练习(附练习题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民版)练习题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选择题1.公元前21世纪,禹之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力从“传贤”变成“传子”。

这反映了(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郡县制取代分封制C.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D.专制制度取代民主制度2.“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反映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3.商鞅一人多姓。

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

”其中“商”姓来源于( )A.所任官职名 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4.《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西周时维持这一体系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C.等级制 D.世袭制5.“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

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左传》的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周王室强大 B.郑伯不畏周王C.分封制瓦解 D.诸侯之间不和6.根据《孟子》、《管子》的说法,天子的封土是“方千里”,公、侯的封土是“方百里”,伯的封土是“方七十里”,子、男则是“方五十里”,不满五十里的便是附庸。

这说明分封制度( )A.是贵族内部权力与财产的再分配B.是“礼制”的表现形式C.扩大了商朝的统治疆域D.便于实行按亩纳税7.《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这一现象反映出( )A.分封制度被破坏B.新的社会制度已经确立C.等级制度被破坏D.贵族特权被废除8.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解决皇帝继承问题,后来传位于第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

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 )A.世官制 B.分封制C.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9.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

高中历史学考复习默写2.必修一专题三 答案版

高中历史学考复习默写2.必修一专题三 答案版

高中历史学考总复习默写2(必修一专题三)答案版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名称、成立时间?名称:中国同盟会成立时间:19052、武昌起义的时间?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中华民国国号开始使用时间?1911 1912 19113、领导武昌起义的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4、公元1931年,是民国几年?民国20年5、临时约法分别主要借鉴了美国和英国政治的什么制度或原则?美:三权分立。

英:责任内阁制6、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生活进程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7、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8、中共成立的时间?当时规定党的中心任务?当时确定斗争的主要对象?1921,领导工人运动,资产阶级9、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主要内容?打到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0、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标志?第一次:1924,国民党一大召开。

第二次: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11、北伐战争中,体现打击帝国主义势力的具体表现?国民革命失败标志?1926年,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蒋介石、汪精卫分别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2、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事件?1927.8.1南昌起义13、秋收起义后,中共走上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4、红军长征的根本原因?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15、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时间?时间:1935年标志:遵义会议16、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17、解放战争中,拉开中共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时间?事件: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时间:194718、将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按照从南到北排序?其中位于华北地区的是哪一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19、渡江战役的历史意义?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2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推翻了哪三座大山?1949.10.1开国大典。

高一历史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参考答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C2.B3.A4.C5.B6.B7.D8.D9.B10.D11.(1)姬姓诸侯国‎(王族),如吴、燕、晋等;功臣封国,如齐国;先代贵族封‎国,如陈、楚等。

(2)诸侯从周王‎那里得到土‎地和人民,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王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3)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周朝对‎中原的统治‎,使周的势力‎扩展到东方‎广大地区。

12.宗法制将君‎位的传承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了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了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古代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社‎会强调平等‎和法制的意‎识相背离。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A2.B3.D4.C5.B6.D7.B8.D9.D10.A11.(1)秦始皇。

皇帝。

(2)丞相:皇帝助手,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太尉:总领全国军‎务,是国家最高‎军事长官。

御史大夫: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

(3)皇权至高无‎上,朝廷重臣都‎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是一种新的‎官僚体制;“三公九卿”分权而设,各负其责,分工明确,行政效率自‎然提高;丞相位高权‎重。

12.作用: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经济‎;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影响:一方面,中央集权的‎使用失度,导致秦朝的‎灭亡。

另一方面,具有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经历代封建‎王朝的调整‎与补充,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阅读)▲第二课、辛亥革命(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a a)目的:为加强革命力量的联合。

组织基础:兴中会、华兴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

领导人:总理孙中山。

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武昌起义的爆发(a a)时间:1911年10月10日。

参加力量:革命团体共进会、文学社发起的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结果: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引起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3)中华民国的成立(a a)成立: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是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4)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清王朝宣告结束。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b)颁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要内容: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集会、结社等项自由和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

②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助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

性质及意义:《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b c)①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③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④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 专题3第1课 太平天国运动 练习 精品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 专题3第1课 太平天国运动 练习 精品

3.1 太平天国运动(练习)一、选择题1.“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

”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A. 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B. 不能承担民主革命重任C. 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D. 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2.“中国传统……依礼制惟天子得祭天地,臣民皆不得预。

太平军虽不废君臣之等级,然既明白承认一切人类皆为上帝之子女,在宗教生活中根本平等,则事奉天主乃君臣共有之权利。

”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A.仍未摆脱封建君臣等级观念B.是杂糅中西观念的反清运动C.承认君民在信仰上是平等的D.利于打击西方殖民侵略活动3.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把西方国家的使节称为“洋兄弟”,允许西方人在控制区域内自由通行和经商,但同时又把他们视为“天下万国真主”洪秀全的臣民。

这反映太平天国( ) A.迫切希望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 B.外交政策深受宗教信仰的主导C.仍未摆脱“华夷之辨”的观念 D.认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4.《资政新篇》问世后,曾国藩慕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士日记》中说:“《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玕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

其中所言,颇有见识”;“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赵烈文如此评价主要是因为《资政新篇》A.有利于实现农民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 B.体现了与洋务派一致的改革追求C.学习西方的精神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 D.可作清政府全面改革内政的借鉴5.中国步入世界的进程中,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例作用。

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

这里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A.打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B.代表农民运动的最高峰C.导致中国被卷入世界大战D.导致了第二次鸦片战争6.“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

”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金田起义B.天京事变C.北伐失败D.天京陷落7.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A.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B.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C.触及了封建土地私有制D.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8.《原道救世歌》中有“天父上帝人人共,何得君王私自专,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视之皆赤子”语句,其根本目的是()A.唤起宗教信仰热情 B.传播基督教精神 C.否定儒家伦理道德 D.激发反封建情绪9与洪秀全齐名的太平天国首领杨秀清,出身广西,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父母去世后,离家流浪,与人结伙护送洋货,交结不少两广江湖豪客。

高中历史学考复习默写2.必修一专题三

高中历史学考复习默写2.必修一专题三

高中历史学考总复习默写2(必修一专题三)
班级姓名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名称、成立时间?
2、武昌起义的时间?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中华民国国号开始使用时间?
3、领导武昌起义的湖北革命团体?
4、公元1931年,是民国几年?
5、临时约法分别主要借鉴了美国和英国政治的什么制度或原则?
6、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生活进程产生的最主要影响?
7、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8、中共成立的时间?当时规定党的中心任务?当时确定斗争的主要对象?
9、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主要内容?
10、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标志?
11、北伐战争中,体现打击帝国主义势力的具体表现?国民革命失败标志?
12、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事件?
13、秋收起义后,中共走上的革命道路?
14、红军长征的根本原因?
15、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时间?
16、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17、解放战争中,拉开中共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时间?
18、将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按照从南到北排序?其中位于华北地区的是哪一战役?
19、渡江战役的历史意义?
2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推翻了哪三座大山?。

辛亥革命小练习

辛亥革命小练习

必修一专题三第2课《辛亥革命》小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

”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解析:B 从题目中“辛亥革命”作为切入点,此时正值中国民族危机深重。

再结合“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一句,选出B项。

A项为根本原因。

题目中没有涉及三民主义的相关内容,排除C。

题目中有“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一句说明中国人正在接受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正在冲破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的扼杀。

2.“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

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

……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一材料( )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B.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解析:C 材料说明武昌起义后虽然没有发生激烈的战斗,但是清政府逐步走向瓦解,说明清王朝腐朽到不堪一击的地步。

清王朝腐朽灭亡是历史的必然,故C符合题意。

3.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国旗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从图一(大清帝国龙旗)到图二(中华民国五色旗)的变化反映了()图一图二注:龙旗含义:龙是至尊无上的神圣之物,象征皇帝,按照五行之说,中央属土,土为黄色,亦为满清之色。

五色旗含义:红、黄、蓝、白、黑五色象征汉、蒙、满、回、藏五个民族共和。

①封建制度的结束②共和观念的深入③民主平等的趋势④民族团结的加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B 龙旗象征着封建帝制,而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帝制,并未完全推翻全部封建制度,故①表述是错误的,排除含有①的选项即可。

高考历史母题揭秘(必修一专题三)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高考历史母题揭秘(必修一专题三)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必修一专题二: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0小题,共0分)1.(2011年9月安徽泗县高三质检6题)“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泽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主要是()A.永久居住权B.海关管理权C.领事裁判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答案】C【点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领事裁判权”概念的理解,“领事裁判权”是指外国人在中国触犯刑律,由该国领事按照该国的法律裁决,这是对中国司法权的破坏。

本题选C项。

2.(2011年10月淮安联考8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答案】A3.(2012年1月扬州市期末14题)某年,清政府户部奏议说:“就中国目前财力而论,实属万不能堪。

然而和议既成,赔款已定,无论如何窘急,必须竭力支持。

”同时,“很多汉人目睹了满族政权毫无希望的领导能力后,转向了革命。

”据此,与奏议中“和议”“赔款”相关的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4.(2011年11月江西四市联考6题)英国曼彻斯特的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然而鸦片战争10年后一个叫米契尔的英国人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

这个国家9/10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A卷 基础夯实-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单元测试AB卷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A卷 基础夯实-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单元测试AB卷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A卷基础夯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醒睡录》记载:“咸丰三年(1853年)冬,粤逆由扬州两淮至大河南北,扰山东山西界,回窜天津卫……京师震动,都中大员家眷,及官绅商民,无不各鸟兽散。

”这里记载的军事行动是()A.英军割占香港岛B.英法联军入侵北京C.太平军进行北伐D.八国联军进攻天津2.蓄发令是太平军每攻克一地后发布的第一道公告。

洪仁玕在《钦定军次实录》中强调:“凡欲脱满洲鞑子之轭,投诚天朝,必须留发,以诠父母养育之恩,以顺上帝生成之恩,切不可剃之。

”太平天国推行蓄发令旨在( )A.强化民众宗教信仰B.推行儒家忠孝文化C.对抗满清王朝统治D.维护汉人民族尊严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欲大举进犯京津地区时,清军将领何桂清等人却与侵略军商议“借师助剿”之事。

当英法联军进攻大沽炮台时,驻扎在上海的英法军队却在与清军共同阻挡太平军向上海的进军。

上述现象表明( )A.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B.太平天国面临严峻局面C.英法两国与清廷无本质冲突D.清政府统治已陷入绝境4.自1851年金田起义开始,太平天国即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的圣库制度。

定都天京后,《天朝田亩制度》颁布,然而基于主客观条件不成熟,未曾施行,其后实行“照旧交粮纳税”,还根据其体情况实行了“着佃交粮”的政策。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B.拱卫天国政权的必然选择C.破除封建旧制度的需要D.“耕者有其矿理想的实践5.1859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在政治上主张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

这表明《资政新篇》( )A.找到了“救亡图存”的新道路B.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C.满足了农民阶级的革命要求D.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思想6.近代报刊《中外日报》刊文指出:“前数年,论时务谋政策者,不曰转弱为强,即曰易危为安;今则无暇为此门面语,直当曰:救死而己矣,救亡而已矣。

”该文发表于( )A.鸦片战争期间B.太平天国期间C.洋务运动期间D.清末新政期间7.1912年初,法国驻华官员拉伯第指出:一旦共和建立,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共和的缔造者们一定会让袁世凯靠边站,不会让他在中国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

课堂互动探究探究重点难点知能优化提升一、德意志帝国的特点及形成原因1.特点: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色彩。

2.原因(1)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资产阶级力量比较薄弱。

(2)采用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的方式实现统一,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人民群众没有经过革命的洗礼,民主化程度和意识比较薄弱。

(3)普鲁士王国担负了统一运动的领导任务,而它本身就有封建主义色彩和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

(4)采用武力的方式,通过统一战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人的地位至高无上,人治色彩浓厚。

[典例剖析]例1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A.甲: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B.乙: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C.丙: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D.丁: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小[剖析][题组冲关]1.按《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部分组成。

其中对于帝国议会表述正确的是()A.其代表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B.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是帝国的最高机构C.其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对帝国皇帝负责D.帝国内阁的产生须经帝国议会同意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能力。

德国的帝国议会代表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答案A2.“德意志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与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

”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A.人文主义色彩B.专制主义色彩C.民族主义色彩D.民主主义色彩解析材料信息反映出德意志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而说明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专制主义色彩。

答案B二、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例2德国1871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的议会民主政治的共同之处是()A.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B.政府都对议会负责C.元首可直接解散议会D.议会都实行两院制[剖析][题组冲关]3.19世纪中叶,德国人自上而下地完成了法国人曾经“自下而上干的事”。

【金版学案】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练习:专题3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金版学案】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练习:专题3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五四运动。

(1)导火线:1919年初,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

①第一阶段:中心:北京;主力:学生。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3 000多名大学生在天安门前集合,举行游行示威,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

②第二阶段:中心:上海;主力:工人。

6月初开始运动中转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结果:取得了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三个亲日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5)意义: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共的成立。

答案:关系: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五四运动中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在全国人民的斗争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学习爱国主义精神和思想。

►应用示例九十六年前,中国的一位外交官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时发出这样的愤慨:“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这难道是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报酬吗?”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次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的一场什么运动(B)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维新变法运动2.中国共产党创立。

(1)条件: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阶级、思想等条件。

(2)创立: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一大,确立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意义: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纲领也称民主革命纲领,是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课堂点睛试用“一、二、三、四”(一条导火线、两个阶段、三点成果、四点精神)归纳五四运动。

一条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北京为中心,学生是主力军;第二阶段转移到上海,工人成主力。

三点成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

高考历史母题揭秘(必修一专题三)3伟大的抗日战争

高考历史母题揭秘(必修一专题三)3伟大的抗日战争

必修一专题三:3、伟大的抗日战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5小题,共0分)1.(2011年12月三门峡市调研11题)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应出现在A.九一八事变前后B.一·二八事变以前C.西安事变前后D.八一三事变以后【答案】C【点拨】考查材料信息获取与提炼的能力。

关键信息: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

2.(2011年12月福建四地六校2题)“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这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段朗诵词。

它描述的主要是A.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B.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敌后抗日D.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答案】C3.(2012年1月无锡市期末9题)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媒体大多采用临时增刊的形式,大量报道日本从满洲事变到全面侵华的照片。

下列报道与史实不符的是A.占领海南B.贺南京陷落C.救民于水火D.欢呼胜利【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对日本近代两次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示日本近代发动的侵华战争是对中国的掠夺,期间日军都对我国和平居民进行了大肆屠杀,而C项所放映的救民于水火纯属一派胡言,严重脱离事实。

4.(2011年12月安徽名校模拟11题)纪念馆是为纪念有卓越贡献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而建立的陈设实物、图片等的房屋。

下列纪念馆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澳门林则徐纪念馆台儿庄战役纪念馆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B.反对外来侵略C.反对封建统治D.维护封建经济【答案】B【点拨】本题属于易答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反侵略。

5.(2011年11月晋中市联考15题)“我们要保证,一方面红军只要有适当驻地与相当给养,不但不向白区做任何攻击行动,而且停止打土豪,目前红军已实行此两点。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测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测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1课太平天国运动一、单选题1.某专家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平等的许诺……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下列最有可能导致“贫民失望”的是( )A.金田起义仓促举事B.《天朝田亩制度》流于空想C.定都天京斗志松懈D.《资政新篇》因故未能实行2.太平天国运动中,一方面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天下人”平分“天下田”;但也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这说明太平天国( )A.比较注重加强法律制度建设B.经济政策与政治制度脱节C.政策法令具有极大随意性D.未脱离传统农民起义的范畴3.钱穆先生曾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

”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A.定都天京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发动金田起义D.颁布《资政新篇》4.清朝的省级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督抚多由满族贵族担任;而从1860年到1864年,汉族官僚曾国藩组建的湘军集团中先后有21位将领担任督抚。

这一变化反映出( )A.清政府利用湘军来开展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朝军政局面C.汉族官僚开始掌握中央政权D.清朝满汉矛盾最终得到解决5.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追求自己的理想。

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

这一观点旨在强调太平天国()A.革命纲领具有落后性B.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C.其失败缘于时代局限D.阶级局限导致革命失败6.《北华捷报》是上海出版的一份英文报刊,1853年4月23日报道:“南京于3月8日被叛军彻底包围,21日被攻陷……据说南京的清朝将军身先士卒,已在英勇作战中阵亡。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报道中的“叛军”是指( )A.太平军B.英法联军C.资产阶级革命党D.八国联军7.范文澜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概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保守、安乐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试卷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试卷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试卷一.选择题(共25题,共50分)1.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反封建反帝为目标B.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C.1945年取得胜利D.领导阶级是民族资产阶级2.王韬在《瀛蠕杂志》中指出:“沪地百货阗集,中外贸易,惟凭通事(即买办)一言,顷刻之间,千金赤手可致。

”与该情况的出现密切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史学家评论说:“欧洲某些强国对在中国出现一个新的租界竞争对手极为不满。

因此,俄国、法国和德国联合提出将战略要地辽东半岛归还中国的要求,日本勉强接受了这一要求。

”下列关于这一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马关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②三国的目的是维护其在中国的利益③体现了三国的仗义执言④体现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B.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5.山东省某中学进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的一组镜头:青年高呼着“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在街头进行示威。

请你推测影片中学生斗争的主要对象应是()A.清政府B.北洋军阀政府C.国民党反动政府D.美帝国主义6.以下是由某学校史学社创作的“湖北地区文物古迹系列门劵”的部分名称,其中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是()A.《太平天国西征纪念馆门劵》B.《辛亥首义旧址门劵》C.《八七会议旧址门劵》D.《湖北军政府旧址门劵》7.著名作家魏巍写过一部名为《地球的红飘带》的小说,描写了中国近代一支军队转战南北的英雄事迹。

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里的“红飘带”应是()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战B.红军长征C.八路军敌后抗战D.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8.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山中学高一历史周练141.1844年,英国怡和洋行的一支满载茶叶的船队来到中国,它可以在下列哪些城市进行合法通商贸易( )A.宁波、上海 B.杭州、福州 C.厦门、重庆 D.苏州、广州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讲道:“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意义……”此处的“划时代”的含义主要是( )A.中国第一次遭到外国的武装侵略 B.中国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英国完全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国家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3.《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是因为它规定( )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通过国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4.某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中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

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新式学校5.范文澜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概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保守、安乐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

”最能体现太平天国“这些特性”的是(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变乱 D.颁布《资政新篇》6.吕思勉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政治上的失败是因文化上的落后。

”下列史实不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A.创立拜上帝教 B.奉行圣库制度C.重建等级礼制 D.提倡效法西方7.“……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

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

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加入此项运动。

”材料所反映的“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反割台斗争 D.虎门销烟8.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颁布“剿匪”上谕,其主要目的是( ) A.防止义和团“反清复明” B.命清军与洋人剿灭义和团C.取悦侵略者以保证统治地位 D.剿灭义和团以逞威风9.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

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A.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B.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C.拆毁京津沿线炮台D.准许列强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10.鸦片战争后十多年间,以“夷”指外国人,每每可见可闻于朝堂内外,《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英国国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一变化反映清政府A.外交观念发生改变B.已沦落为洋人的朝廷C.逐步实施平等外交D.开始向西方学习法律11.鸦片战争之初,英国向中国提出直接正式平等交往的要求,没有任何结果。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公使要求驻京,咸丰帝欲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要求。

这表明清政府A.顺应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B.对近代国际关系规则的无知C.同意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D.已认可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1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的中华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效仿的西方国家是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德国13.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B.标志着中国民主政治的建立C.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D.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14.九一八事变之后,上海各界纷纷成立义勇军,如上海民众反日救国义勇军、复旦大学义勇军、邮电义勇军、上海市商会义勇军、童子军团义勇军、华侨义勇军等。

这说明A.东北抗战得到全国大力支持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自发性C.上海各界配合政府抗日救国D.时局的变化影响民众集体行为15.下框内容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某一大会战的战绩总结报告节选,此大会战A.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企图B.推动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C.取得了正面战场最大胜利D.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16.台儿庄战役前,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曾请周恩来、叶剑英商谈作战方针。

战役爆发后,李宗仁采取“固守据点,各个击破,要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把敌人歼灭在台儿庄”的作战方针。

张云逸所率新四军一部积极配合淮河沿岸的国军部队,阻击日军北犯。

这表明当时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B.揭开国共军队协同抗战的序幕C.国共合作战略战术运用灵活D.抗日战争由此进入了相持阶段17.1938年10月,中共《新华日报》社论指出:保卫武汉的战斗,固然愈久愈好,但决不能在长期保卫武汉的条件尚未具备的今天,作孤注一掷的侥幸的尝试。

这不仅对于保卫武汉并无大的帮助,而且对于继续长期抗战是有害的。

该社论表明A.武汉会战打破日本速战速决战略B.国民党抗战策略需要做适当调整C.国民党由积极抗战走向消极抗战D.武汉会战推动抗战走向相持阶段18.1943年1月11日,中美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中英在重庆签署《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特权之条约》。

国民政府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原因A.国民政府在国际上拥有较高的威望B.美英两国重视发展与中国友好关系C.国民政府实行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D.中华民族抗战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19.1932年年底,国民政府国防委员会开始对粤汉铁路沿线的湖南湖北地区、津浦路沿线、胶济铁路沿线等地进行调查,内容涉及煤矿的地点、交通设施、矿山公司的历史、组织、资本、工厂设备等诸多方面。

国民政府制定上述建设计划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蓬勃发展B.革命武装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C.改变工业布局不合理的考量D.日本侵华致使民族危机加深20.伊恩布鲁玛在《创造日本:1853~1964年》中记载:“日军先是于1937年之夏同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在周边展开了一场激烈厮杀。

城市遭到轰炸,郊区的战斗趋于白热化,有二十五万中国人在战火中丧生,多为平民。

”此次战役A.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B.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中国的野心C.使得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D.日军屠杀南京军民三十余万人21.辛亥革命后,川军因军阀割据和派系互斗,军纪涣散、装备拙劣,被认为是“最糟糕的军队”。

然而,从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开始,川军40万人出川抗战,此后8年中,加上各种支援人员共计350万人,伤亡64万人之多,居全国之首,足迹遍布主要抗日战场,赢得“无川不成军”的赞誉!这有力地证明了A.四川已经成为抗战的主战场B.四川为抗战付出了惨重代价C.抗战时期民族意识空前增强D.川军已成为各战场抗战主力22.抗战期间,许多外国人纷纷涌进中国西北,来到中国共产党已经建立的抗日大本营延安,其中美国人是这一时期最多的,有数十人。

这一现象最能说明A.美国政府极力支持国共合作B.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国际普遍认可C.中共在抗战中地位日益重要D.中国战场是抗击法西斯的主要战场23.“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

”这段报道反映的是A.北伐战争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24.南京失守后的第三日(1937年12月16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我全国同胞……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堡垒,以制敌之死命。

”这表明蒋介石A.认为抗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B.开始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D.认识到敌后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25.1942年春,罗斯福总统说“假如没有中国,……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印度,打败俄国。

”在这段话中罗斯福A.提示澳洲、印度、俄国将面临日本更大规模的侵略B.试图说服政府尽快对日宣战C.肯定了中国战场对抗击日本法西斯起了重要作用D.对中国抗战作出的重大牺牲表示同情班级:姓名:26.礼仪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一定的政治制度及其变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康有为《拟免跪拜诏》艺祖(宋太祖)继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

”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材料二材料三以往,很多学者把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并以此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原则。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唐宋、明清三个时期君权相权的变化,并概括其总趋势。

(3)依据材料三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逐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26.(1)本质:君主专制强化,专制主义政治走向极端。

(有相近意思均可给分)(2)变化:秦汉:秦始皇集大权于一身,设丞相,协助处理朝政;汉代设中朝等,意在改变相权过重的传统。

唐宋:设三省六部、参知政事等,分散相权。

明清: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等,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

趋势:君权日渐强化,相权日渐削弱。

(3)过程:①鸦片战争及中英《南京条约》等签订,使中国开始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北京条约》等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了;④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签订使中国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试卷第6页,总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