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美学论文

合集下载

研究论文:王国维《人间词话》美学方法论解读

研究论文:王国维《人间词话》美学方法论解读

92915 美学论文王国维《人间词话》美学方法论解读一、《人间词话》审美意境解读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开篇第二则中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

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心领于理想故也”。

王国维了解西方的近代文论,他所说的“造境”,相当于西方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侧重于以艺术的幻想和虚构,营造神奇瑰丽的超现实境界,藉以表现作者的激情和理想。

王国维从创作方法角度论词,是对古代文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事实上,在三百多年的宋词创作史上,从欧阳修、晏小山到苏轼、秦观、黄庭坚、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直到刘克庄、吴文英等,都有堪称浪漫主义的名篇佳作,我认为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苏、辛。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任何一首优秀的词作,必表现作者彼时彼地的情感,这种情感因何而发,会抒什么情感成了读者要解读的重要内容,因此了解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就成了理解词的重要一环。

在理解词作中所写物象,必须发挥想象,境充空白,揣摩词作主旨。

所谓“物象”,就是指客观事物,是被作者人格化的描写对象。

词作者塑造物象主要为言志、言情、言心声。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诗”是不错的,它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因此要了解作品的主旨不妨先从词中的物象入手。

词的语言精炼,是高度浓缩的语言,词作讲究简洁、含蓄,以少少许胜多多语,有时甚至于“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以达到“情在词外”的审美标准。

而词的这种空灵之美、含蓄之美正需要读者借助于自己的创作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来填充,对字里行间的底蕴作深入的探究。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词系元代词人马致远《天净沙》小令。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定稿)第六十三则中评价道:“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法。

有元一代词家,皆在能办此也”。

其实,马致远的这首小令以极其省俭的文字描写了一幅寒秋中游子思归的画面。

词曲中物象“藤、树、道、风、马”具体却并不清晰,因此光找出这些物象还不够,只有通过想象和联想对物象作具体的描绘,才能透过“形”看到“神”,挖出作品的主旨。

试析意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试析意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试析意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摘要:意境源自中国,它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演变,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崎。

本文旨在简单的梳理意境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展示意境理论发展的独特脉络。

关键词:;意境起源发展意境说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理论成果,它发源于老子的“道—气—象”范畴,它的发展同时贯穿于中国美学史的各个分期,直至唐代美学家提出“境”这个范畴标志着意境说的真正诞生。

王国维在传统意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对传统意境理论有所继续,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对传统的意境理论做了发展,剖析。

从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到中国古典美学的展开总结,意境理论的发展构成了中国美学史的一条重要的线索。

中国古代意境理论的发展历程可分为意境学说的萌芽、诗歌意境论的成熟、诗歌意境美学特征的最终形成及其终结等几个阶段。

在此,我首先探讨的是意境学说的萌芽到意境论的成熟这个历史阶段,即从先秦到唐代《二十四诗品》以前的意境理论。

意境学说在先秦时期已经萌芽。

意境说早在唐代已经诞生,而它的思想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老子美学,庄子美学。

老子美学一般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美学体系的发端,其主要思想是“道—气—象”三个互相连接的范畴。

在老子的眼中,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道”,也就是“气”。

如果脱离“道”、“气”就失去了本体和生命,就变得毫无生气了。

[1]庄子继续并发展了这个思想,庄子的“言不尽意”说以及“诗六义”(风、赋、比、兴、雅、颂)说等可以看作是意境学说萌芽的标志。

并提出“象罔”,象是境相,罔是虚幻,象罔是有形和无形,境相与罔幻的完美结合。

[2]这些片断式的言说从“意”与“象”、“言”与“意”辩证关系的讨论以及“风”、“比”、“兴”等艺术手法的阐释方面初步探讨了“意”、“象”、“言”关系以及创造手法问题,为意境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汉魏六朝时期,意境学说进入文艺研究领域。

陆机、刘勰、钟嵘等文学理论家对情物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第一次铸成了“意象”这个词,并且对审美意象做了很重要的分析。

中国画的意境美

中国画的意境美

中国画的意境美2019-04-04意境美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中国画的意境美是通过物象传达画家的思想感情,画家把艺术作品内容中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艺术创作与美感中的理性因素与情感因素有机地联系起来。

营造出画中有诗、画中有情、画中有意的艺术内涵。

使见画如见⼈性格,见画如读⽂章,给观者⽆尽的艺术享受,并能引发观者⽆尽的遐想。

因此中国画的意境美这⼀美学范畴在对中国画的评判标准中占有⼗分重要要的作⽤,也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富民族特⾊的审美准则。

当然在中国画的艺术创作过程中,画家对客观事物美的认识是第⼀位的,美的感受和感动是在美的认识基础上发展的,情感是在理智基础上发展的。

必须先有理性认识,然后才有情感产⽣。

所以说中国画有影响⼒的作品是对客观事物美的认识与情感活动的统⼀,情与理的统⼀,主客观的统⼀。

即从美到情,从情到意,从意中迸发意态、意界、意境。

也是中国古典艺术极⼒追求的⼀种境界,它集中地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念。

哲学思想《汉书·艺⽂志》云:“诗⾔志,歌永⾔”。

阐释出中国⽂学艺术的核⼼――中国艺术的主观性。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儒、释、道观念为基础的⽞学思潮出现,在⽞学的影响,中国绘画美学表现出对主体精神的强调,出现了“传神写照” “迁得妙想”“以形媚道”等著名的美学观点。

基于这样的⽂化影响下,中国绘画⾃然⽽然强调意境美已经不难理解了。

道家哲学对中国传统的绘画产⽣了巨⼤的影响。

《道德经·四⼗⼀章》⽈:“⼤⾳希声、⼤象⽆形”。

诠释出了⼀种极致的东西――听不到看不见的,主张对虚拟、虚⽆的追求,中国画不追求西⽅绘画似的写实,与⽼⼦的道家哲学思想不⽆相关。

与道家始祖⽼⼦并称“⽼庄”的战国哲学家庄⼦,在《庄⼦》⽈:“道不可闻,闻⽽⾮也;道不可见,见⽽⾮也;道不可⾔,⾔⽽⾮也。

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可名”,从这位否认美和艺术反⽽深刻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哲学家这⾥,似乎可以探寻中国艺术不求形似的渊源。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浅谈对中国画的认识首先我想说对于我们建筑学来说,对国画的认识是更有裨益的。

各类的中国画首先给人一种意境美和音乐美,在使人在了解画的同时,也得到审美能力的锻炼在着我就谈一下自己对中国画的认识,我觉得了解中国画首先应该了解中国画的产生,发展及其内在精神山水画萌芽于晋朝,顾凯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第一句就是“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山水画已成为一个主要表现题材,我觉得人对人自己认识太深才觉得每幅画人的言态表现得不尽人意,山水可夸大其气势表达出其意境即可,狗马只须表达出其形而已从顾凯之仅有的山水画《洛神赋图》中可以窥见当时山水画初期形态的端倪,基本上如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的所记载的样子,传本〈洛神赋图〉中的山水部分,确实如其所言“群峰之势,若细饰犀拮”,或“水不容泛,人大于山”无论是山水还是树石,都表现为高度的概括化,比如树的表现,银杏树仅象征性地以三五片银杏叶概括,树枝的“列植之状”也是“若神臂布指,离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印行树有很大距离,正如前边所论“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

山石仅以“高古游丝”线条勾勒,而没有皴法,但我认为,水法和云法的表现是极为纯熟的,水云的流态动势相当完美,由此可见,山水画的表现在当时已达到的艺术水准只是没有后来的布局合理罢了初期的山水画往往是人物活动的背景,配景,即使独立为一个专门画种也是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的,山水画初期的这种形态是不足为奇的,虽然我们现在已不能得睹六朝时期的山水画作品而且见于史料的早期山水画家也不是很多,顾凯之,宗炳,王微等人关于山水画论的发展为当世山水画的发展和成熟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历隋唐,五代诸朝,山水画渐盛。

他们可谓山水画的先驱,六朝时期是中国山水画的真正起点,虽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时期,却导致了美学上的最灿烂,我认为这应该归功于当时不忍心目睹石灰的琴棋书画的隐士,且当时类似于陶哦渊明,谢灵运的隐逸思想普遍流行,此时人们对自然美有了更深的认识更促进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谢灵运《山居赋》中所记载的始宁山就是典型的例证,他的山水诗开拓了山水诗写实的审美之路,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正说明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也益于诗的发展和衍生。

新印象派色彩研究——论油画风景中的色彩“意境”表现

新印象派色彩研究——论油画风景中的色彩“意境”表现

寓意 , 而西方绘 画讲究情调 、 意蕴 、 理念 、 象征 。在 油画发展 的
今天 , 有关油画风景 中色彩 的“ 意境” 表现 问题 , 显得特别 的重 要, 它将更加有利 于人们理解 油画语言的独 特性 。 关于油画风景 中的色彩“ 意境 ” 它是情与景 的水乳交融 , , 是意与境的有机结合 。“ 意境 ” 一词 , 在唐代 就广 泛存在 于 早 各个艺术 门类 中, 宋元 时期 它 已成为 艺术美学 的主要范 畴 , 在
中 图 分 类 号 :2 J01 文献标 识码 : A
Co o t d fNe I pr si n s :Po tc I a e y o l r l r S u y o w m e so im ei m g r fCoo Re e e t t0 i i La s a i tn pr s n a in n O l nd c pe Pa n i g
般 的解释 , 这种最一般的解释道 出了意境 的两个 基本要 素 : 如何才能创造 出意境高远 的作品 呢情
个方面去提炼概括 :
基金项 目: 本论文为 2 1 0 0年度聊城 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 目阶段性成果 之一。 作者 简介 : 国强( 9 2一 ) 男, 山东聊城人 , 史 16 , 汉, 聊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 系主任, 教授 , 士生 导师, 硕 山东省美 术家协会会 员, 山东 油 画 学会理事 ,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特邀 委员, 人民美术 出版社艺术教育委员会特邀 副主任 。研 究方 向: 画创作。 油
过 程 中 , 追 求 完 美 的 “ 境 ” 现 。本 文 就 油 画 风 景 中 的 色 彩 “ 境 ” 表 现 , 要 从 画 面 形 都 意 表 意 主 式的布局 、 感 与意境 的 结合 、 情 色调 对 意 境 产 生 的 作 用 和 画 面 笔 触 虚 实 的 表 现 四 个 方 面 来 分

关于美术鉴赏课程论文(8篇)

关于美术鉴赏课程论文(8篇)

关于美术鉴赏课程论文(8篇)美术鉴赏课程论文篇11、形与神在艺术史上的源流。

形与神的关系在美术史上一直是一个连续讨论的问题。

关于传神论早在汉代就有了萌芽,其代表就是刘安《淮南子》中支出作画勿“谨毛而失貌”,而当时著名的画家王延寿则表示作画要“随色象类,曲得其情”.这些说法和观点影响到了后来的艺术工作者,并且为之后的“以形写神”的论点打下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而到了东晋时期,绘画艺术由“自发”转向“自觉”,而陶瓷雕塑也不例外,典型就是顾恺之的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以神造形”“,传神写照”等论点,这些论点无不显示出形神合一的理论特色,自此以后,形神合一作为中国美学的一项基本要求来确定。

经历南北朝的青白瓷、唐朝的唐三彩、宋朝的五大名窑等的发展,在中国文化整体大兴盛的前提下,艺术下的形神合一体系也到了又一个大总结的时期而代表就是唐代的张彦远所说的“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这样理论的完整化更是让中国的美学“气韵”表现形式更为人们所重“,气韵”也成为一件优秀艺术品不可缺少的条件。

再加上当时儒家内敛化和佛道“虚无”思想的影响“,气韵”说更是得到了文人士子们的支持成为之后艺术品的必须要求,甚至于到了后来有“得意忘形”的说法。

这些传统的艺术要求对于陶瓷造型同样有效,甚至于其更多的保留在历代陶瓷艺术中,一直到现在“形神合一”都是陶瓷雕塑审美的基本原则。

2、陶瓷雕塑中“形神合一”表现。

陶瓷雕塑其本质是一种三位体系的雕塑艺术。

所以体、形是“实”,神是“虚”.对于陶瓷创作者来说,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体与形,在现有的技术利用,使外部空间与雕塑实体有一个和谐的环境,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在观察周围环境的情况下,进行一种合理的嵌入式的艺术,所以在一定形式上说。

即精神之最高境界“始于形似,止于神似”.最后,在外部环境、雕塑实体与内在精神的三位一体的统一。

而这些在我国古代一些著名的陶瓷雕塑也可看看出来,如在临潼的兵马俑中就很好地做到了三位一体,一方面利用大规模陶俑数量和军阵的.整齐划一的气势进行了与周围环境进行了一个很好的契合,再这样契合的情况下,甚至于是它们创造了一个外部环境,用这个适宜的外部环境下雕塑实体的精致程度也是无与伦比的,二者以军阵为桥梁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就是其单个的军人精神与整体的军阵是精神融为一体,这样的一体化程度结果就是内在精神的直接显现,在显现的过程中又坚持了单个的军人精神。

国画论文范文3篇

国画论文范文3篇

国画论⽂范⽂3篇略论近世国画⽂章⼤家楼笙华⼜名楼森华,现为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画⼤讲堂》主讲,中国开放⼤学中国画教程副主编,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品鉴赏与修复学术主持,浙江⼤学艺术鉴赏与收藏投资⾼级研修班主讲,浙江省收藏协会理事,《浙江收藏》副主编,黄宾虹国画院院长。

现任职于中国美术学院,曾在浙江⼤学、厦门⼤学、宁波师范学院执教中外美术史和艺术概论。

个展:2014 《秋⼭问道》⼭⽔画个展2013 《听此太古⾳》楼森华⼭⽔画展(中国美术学院)2012 《古雅之道》楼森华⽔墨画个展(宁波)2012 《钱塘时代》楼森华油画个展(中国美术学院)2011 《⼗⼆⽉》楼森华油画个展(中国美术学院)2008 《澄怀观道》楼森华⼭⽔画个展(中国美术学院)2000 《楼森华⽔墨与油画》个展(台湾⼤学)1997 《回望传统》中国画个展(宁波展览馆)等近世国画⽂章⼤家,五百年间名世者黄宾虹有云:上古书画同源,仰观俯察,以造六书,取乎象形,⾃有丹青之画,书与画分,后世因重⽂⽽轻艺,有⼠夫之画,画与图分……⼜云:⾃来书画同源,书是⽂字,单体为⽂,孳⽣为字,以加偏旁。

⽂字所不能形容者,有图画以形容之,尤易明晓。

故图画者,⽂字之馀,百⼯之母也。

今求画学之途径,⾮讨论⽂字,⽆以明画之理,⾮研究习字,⽆以得画之法……学画之⽤笔,⽤墨,章法,皆源于书法。

舍⽂字书法,⽽徒沾沾于缣墨朱粉中以寻⽣活,适成其为拙⽽已,未可以语国画者也。

其语何出!六朝谢赫著画有“六法”,所谓⼀⽓韵、⽣动是也;⼆⾻法,⽤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摹写是也。

元初赵孟\⾔书画同体(即后世曲解为“书画同源”),明季董其昌借禅宗以分画有“南北宗”。

⾄于后世影响甚巨,此后史学家竞相引证。

赵孟\有诗证⽈:《题柯九思画⽵》“⽯如飞⽩⽊如籀,写⽵还应⼋法通,若也有⼈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此论以理论⾼度指明了绘画的技术要旨。

⽆论这“本来同”的是源、是体、还是法。

艺术美学论文

艺术美学论文

艺术美学论文篇一:美学课程论文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摘要:关键词:美学作为这些研究的分支,是一门研究美、美感、以及美的创造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最初意义为“对感官的感受”。

美学不仅仅是一门研究“美”的学问,更多是关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包括构成审美活动的审美客体(美)以及审美主体(美感)两个方面。

人在审美活动中还可能产生美的创造,创造出新的艺术品。

然而美学并不仅仅是形而上的哲学理论,美学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活动以及在当代文学创作以及影视创作中产生重大影响。

在当前娱乐至死精神下,这个时代被称为审丑时代,网民通过审丑的批判抨击从而达到内心情感的释放。

由此美学不仅仅是一门独立纯理论学科,美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产生新的意义,并对现实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一、美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当代美学美学的诞生经历三个阶段:首先在人类最初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审美意识,是美学的最初萌芽;随后社会生产的发展产生朴素的美学思想体现的是一种自觉的、系统的理论的思考,其理论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追求;直到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美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成为一门系统的理论学科。

鲍姆加登从知、情、意三个方面划分人类的心理活动,认为美学(感性学)是研究“情”的学科。

随后近代西方美学在鲍姆加登感性学的基础上,康德、黑格尔致力于解决感性和理性的和谐自由统一问题,代表德国古典美学的最高成就。

在20世纪的西方美学流派可分为三个方面:沿着哲学方向进行发展,沿着心理学方向进行研究美学以及从艺术社会学角度研究美学。

而在中国则是在二十世纪初逐渐从西方引进美学理论。

从梁启超、蔡元培对中国近代美学自觉建构。

二十年代,吕澄、陈望道、范受康建立美学体系。

留学日本的朱光潜在日本接触到到西方美学,并写出《谈美》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向国人介绍美学。

篇二:改艺术美学论文读书笔记朱光潜全集《谈美》这本书是朱光潜先生解放前出版的《谈美》的修订版,由中华书局重新编排,也加入了一些章节。

论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必修教学论文)

论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必修教学论文)

论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必修教学论文)冉小一、舒婷生平和创作简介舒婷,原名龚佩瑜,福建厦门人。

她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1982)、《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会唱歌的鸢尾花》(1986)、《始祖鸟》(1992)、《舒婷的诗》(1994)。

二、舒婷诗歌的思想意蕴1、忧伤与憧憬并存舒婷诗歌由于失落、悲哀、迷惘所带来的忧伤、痛苦,却蕴籍着对人生道路的思考、探索,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或许追求了一生/仍然得从追求本身寻找”(《送友出国》)诗人把忧伤、悲苦,由个人家庭推及到社会,进而思考着国家和民族的安危、兴衰。

2、以“爱”为内核的诗综观舒婷的诗歌,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情感特色——以“爱”为表现主题。

“爱”始终是她诗歌的内核。

“爱”包括自爱和爱人。

三、舒婷诗歌的美学特色1、舒婷诗歌的意象特色——独立、优雅、典丽舒婷诗中的意象主要是指主体情感与具体、生动、直观的形态构成的一种审美契合。

具体看来,这种由主体直接规定审美对象所构成的意象组合,有这样几种类型特征:a、第一,诗中之“我”直接出现,以浓烈的情感使客体达到人格化。

b、第二种意境特征是隽秀自然,清新而舒展,诗中并无“我”直接出现,甚至把主体隐于客体之中,即使出现也是自然之象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观之意在客观之象中消融了。

c、在舒婷作品中使用最广泛的意象表现方式是处于前两种之间的表现方法,兼备二者的基本特点,境中有象,境象结合,既具备“象”的流动性,又兼有“境”的和谐性。

2、低沉中蕴含高昂舒婷的诗歌,表面上给人以低沉的感觉。

其实,舒婷的诗在低沉中蕴含着高昂,把所感到的个人忧患,表现得婉转而热烈,缠绵而深邃。

3、追求宣判的诗歌语言舒婷诗歌中的语言结构的明显特色就是运用转折、假设、选择和虚拟等句式。

她的诗歌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从而与读者产生共鸣,原因即在此。

四、舒婷在现当代文学诗坛上的成就和地位舒婷的内心情感和她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两者共同营造了她诗歌艺术魅力的独特氛围,从而使之在新时期诗歌的地平线上凸现出一道奇异、绚丽而迷人的风景!。

园林美学论文

园林美学论文

目录一、摘要 (2)二、关键词 (2)三、正文 (2)(一) 构造要素之美 (2)(二) 组合之美 (4)(三) 意境之美 (5)四、结束语 (6)五、参考文献 (6)一、摘要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作为世界园林史上一朵璀璨而折射中国文化古韵的奇葩,拥有其独特的美学应用价值,堪以深究并为今用。

本文从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私家园林的构景要素,布局原则,构景手法等多个方面论述了苏州园林在美学角度所体现出的自然美,和谐美,布局美,意境美和书法艺术之美等,深入的阐述了苏州园林的美学所在以及其对中国园林的重大贡献。

二、关键词苏州园林古典园林美学三、正文自古就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说法。

明清两代江南私家园林蔚然兴起,苏州园林为最多。

据苏州府志记载,明代苏州有园271个,清代有园130个,可见明清两代苏州园林之盛。

苏州园林以私家园林居多,现存的主要有沧浪亭,拙政园,网狮园,留园,怡园,环秀山庄,狮子林,畅园,残粒园,壶园,艺园,鹤园,藕园,退思园,曲园等,其中市区对外开放的园区有24处,拙政园,留园已经被列如了国家四大名园。

可见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苏州园林不仅在数量上多,而且在艺术上极精,在中国和世界上皆为仅见。

(一)构造要素之美1.山水之美明代万历年间,文士邹迪光在其私园愚公谷所作的愿记中说:“园林之胜,唯是山与水二物。

”园林的骨架,“布山形,取峦向,分石脉”,造园必筑山,有了山才能绿影一堆。

筑山在园林中极为重要,而且其也是园林美的一个重要原则。

山之美,不仅表现在选石上,同时也体现在山之造型上,二者却一不可。

其中苏州园林的自然美,和谐美表现的更加惟妙惟肖。

首先,苏州园林中的石大多选自太湖石。

由于太湖石具有“瘦、皱、漏、透、丑”的特点;瘦,即石体线条明晰,挺拔俊秀;皱,指石体表面凹凸,高低不平;漏,指石体内部布满了孔穴,且空空相套,密密麻麻;透,指石体文理纵横贯通,十分剔透;丑,指石体表面千沟万壑,千疮百孔,坑坑洼洼,相当丑陋。

美学论文《论艺术美》

美学论文《论艺术美》

论艺术美艺术美就是人类审美的主要对象,就是美的高级形态,它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就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观点、审美情感与审美理想与现实的美、丑、不美不丑、亦美亦丑特性在艺术形象中的结合,就是艺术家创意的物化形态。

它的本质与社会美、自然美一样,也就是人的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内在精神的感性显现。

对艺术定义的理解,可以体现在对艺术品的把握上。

艺术品可以通过与非艺术品的区别来定位,而一些艺术定义的成果可以帮助区别艺术品与非艺术品。

真正的艺术品,首先必得当得人们在“艺术品”的本义上直接的指称。

进而言之,对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首先必须分清本义上的“艺术品”与其她意义上的“艺术品”;其次必须在本义上比较不同物品,把握被人称为“艺术品”的事物与其她事物的区别。

“艺术品应就是感性的精神性的人工制品”:(一)艺术品应就是人工制品艺术品从根本上就是人的实践性产品,艺术品就是一种人生现象、社会现象。

艺术品必须经过人的行为才得以成立、得以认定,这一特性,证明了艺术家与艺术家实践的必然性,艺术必须包含人与实践,艺术品的意义与人的实践有关。

(二)艺术品应就是精神性的人工产品在艺术的诸多定义中,无论就是“游戏说”,还就是“表现说”、“符号说”等,无不认识到艺术品在一定的形式上承载的意义就是对应于人类的精神活动与精神需要的。

此处,精神性不就是指艺术品纯粹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意识里而不需要任何物质的东西,而就是指艺术品的各种质素必须就是精神性的或就是可以转化为精神性的,它们不就是赤裸裸的、有限性的肉体欲望与功利性。

(三)艺术品应就是感性的精神性的人工产品人的精神至少可以区分为感性与知性。

一就是具体的,一就是抽象的;一就是遵从感性运作规律的,一就是遵从以形式逻辑为主的知性思维规律的;一就是获得以意象为主要内容的结果的,一就是获得抽象的规律等成果的。

值得注意的就是,“感性”就是精神性的,它不同于有限的、功利的欲望。

在探讨了艺术品的定位之后,还需要分析作为艺术存在流程第二个环节的艺术作品的基本特征。

试论中国古典舞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境——以《爱莲说》为例

试论中国古典舞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境——以《爱莲说》为例

试论中国古典舞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境——以《爱莲说》为例刘一凝前言美术家德西迪厄斯·奥班恩曾经说过:“东方艺术具备很强的精神性。

那些很难被解释甚至完全不能描述的内涵,就是作品独特的精神价值。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中国古典舞,蕴涵着厚重的古典文化内涵和独一无二的传统艺术意境,充分体现了源于东方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象美学内涵。

为了更好说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古典舞之独特审美意境,本篇论文引入了古典舞上乘之作《爱莲说》,探究舞蹈艺术家们是如何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结合舞蹈艺术语言,传神演绎古籍经典,诠释《爱莲说》的深刻思想,表现其极具感染力的审美意境。

一、中国古典舞及艺术特征中国古典舞发端于近现代,形成于当代,以中华戏曲、舞蹈、武术为基础,同时融入了民间舞蹈、现代舞蹈、芭蕾舞等多种艺术元素,终得“集百家之长、融一家之言”的独特艺术形态。

对比其它艺术形式,中国古典舞从源起到发展,在传承文化之古为今用、创新发展之洋为中用的前提下,始终采取融各种精华艺术元素于一身的艺术形式,中和内在意蕴和外在形式,对融会的艺术元素进行升华,由此获得虚实相接、委婉含蓄且又超然物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价值。

因为对传统艺术精神的传承,中国古典舞素来以拥有丰富实质内涵而著称。

艺术创作方面,中国古典舞遵循了虚实结实的“立象以尽意”之核心古典美学特征,创作者依托理性的感悟基础,努力于超越物象之外的意境当中寻找艺术的“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以此推动艺术作品进入更深远、更有层次的“道”之境界,无限提升艺术创作的层次,进而达到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作品立意之意境深远、以形传神,甚至是韵外之致的余韵犹长,如同“子在齐闻《韶》”一般“三月不知肉味”,从而达到艺术之臻境。

二、中国古典舞典范之作《爱莲说》中国古典舞作品《爱莲说》,编导赵小刚,表演邵俊婷。

这一作品一经问世,即获得了一致好评——在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当中获得了表演一等奖和教学剧目创作二等奖,又在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中荣获了古典舞一等奖,等等。

宗白华意境新论

宗白华意境新论
维普资讯
第3 2卷 第 2 期
2 o 年 2 月 06
徐州 师范大学 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 f uh uN r a U i( hl oh n oi c ne dt n .o zo om l n. P isp yadSca Si csE io X o l e i
早在上个世纪 4 O年代就说过 : 中国真正构成美学 体系的是宗 白华。不像西方哲学家 , 其美学思想
多隶属于大的哲学体系 , 美学只是哲学的一个分 支, 宗白华的美学思想 源于他对 中国传统艺术 门
方面又说艺术的意境 。 因人 因地 因情 因景的不
同, 现出种种色相 , 如摩尼珠 , 出多样 的美 。他 幻 认为主体因素的差异 , 是导致意境 差异 的主要原
有独钟 , 他曾指出: 现代的中国站在历史 的转折 “ 点, 新的局面必将展开。然而我们对于旧文化的 检讨 , 以同情的了解给予新评价 , 也更形重要。就
中国艺术方面——这中国文化史 上最 中心最有世 界贡献的方面——研寻其意境 的特构, 以窥探 中
国心 灵 的 幽 情 壮 采 , 是 民 族 文 化 的 自 省 工 也
[ 收稿 日 ]051.1 期 20. 1 0 [ 作者简介 ] 段春娟(91 )女 , 17 一 , …东莱 人,[ I东经 济学 院校报编辑部编辑 。 1 文学硕 十。
维普资讯
因。龚定庵有言 :西 山有时渺 然隔云汉外 , “ 有时 苍然堕几席前 , 不关风雨晴晦也 ! 宗 白华创 造性 ” 地将其解释为 : 山的忽远忽近 , 西 不是物理学 上的 远近 , 乃是心中意境的远近 。意之所在 , 完全无关 乎 自然界的风风雨雨 , 画家诗人 “ 游心之 所在” , 就是他独辟 的灵境。 自然界 的一草一木 、 一丘一

神韵意境 美学追求论文

神韵意境 美学追求论文

神韵意境美学追求[摘要]所谓意境,是中国艺术美学中乃至于东方美学中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艺术美学着意追求的是超越客观物像的神韵意境,是所谓“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弦外之音”。

这种见于言外的无穷无尽之意是中国美学推崇的极致。

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制作的各种类型的新闻标题具有这种东方美的神韵呢?[关键词]新闻标题意境美[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092-02一、标题意境美:犹矿出金,如铅出银达到新闻标题意境美,就要在新闻标题的高度凝练和概括上下工夫,使标题所用的语言“犹矿出金,如铅出银”,能够以少胜多、万取一收。

如“一叶知秋意大利无条件投降”“质如泥土”“榜上无名脚下有路”“错批一人误增三亿”“打捞一段悲壮的历史(主题)一代名舰中山舰出水(副题)”等标题,字数不多却韵味无穷,使人在一瞥之间,便被紧紧吸引住。

特别是“错批一人误增三亿”这一标题,寥寥八字,既为一个曾经被批驳得一无是处的“新人口论”平了反,同时又充分反映了错批带来的恶果,并把一个敢于坚持真理的学者的气度和卓见展现出来,可谓字字凝重,一字千金。

二、标题意境美:情景交融,以景寓情以物以景为依托,寓情于其中,如:中国古诗中的“高台多悲风”“池塘生春草”“芙蓉露下落”等堪称为佳句的诗,都是情出于景。

新闻标题要富有意境,就必须把具体的事实物像作为传情表意的载体,比如:《枫桥兴会扶桑客子夜钟声百又八》这条报道中日人民友好聚会的新闻标题,用“枫桥”“子夜”“钟声”这些具体时空、物景的巧妙搭配,既表现了中日人民欢聚一堂的热烈场面,还使人联想到唐代诗人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优美诗句,用古人的孤寂与今人的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将中日人民的友好情意淋漓尽致地烘托出来。

抗日爱国志士张学良将军于1964年7月与他相爱相亲了30余年的赵一荻女士在台北补办婚礼,台北一家报社在报道这一新闻时作了如下的标题:载冷暖岁月当代冰霜爱情(眉题)少帅赵四正式结婚红粉知己白首缔盟(主题)夜雨秋灯梨花海棠相伴老小楼东风往事不堪回首了(副题)这条标题以“夜雨秋灯”“小楼东风”“梨花海棠”等景与物作为传情表意的载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三十载如一日地相知相守、坚贞如一的冰霜爱情。

浅论境界、意境与意象的论文

浅论境界、意境与意象的论文

浅论境界、意境与意象的论文浅论境界、意境与意象的论文浅论境界、意境与意象的论文境界、意境、意象都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范畴。

(一) 境界一词出现于文论中大约在南宋时期。

李涂《文章精义》说,“作世外文字,须换过境界。

《庄子》寓言之类,是空境界文字;灵均《九歌》之类,是鬼境界文字;子瞻《大悲阁记》之类,是佛境界文字;《上清宫辞》之类,是仙境界文字。

”叶燮《原诗》说,杜甫诗“《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晨钟云外湿’,妙悟天开,从至理实事中领悟,乃得此境界也。

”)这都是指文学作品写出的境地。

境界可在文学之外,或指地域疆界,如东汉班昭《东征赋》说,“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

”在佛教经籍中也有境界一词,大致是指精神心智的活动范围或向往区域。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无量寿经》说,“比丘白佛,斯义宏深,非我境界。

”北魏菩提留支译《入楞伽经》说,“妄觉非境界”宋僧道原《景德传灯录》说,“问:若为得证法身,师曰:越卢之境界。

”一般言谈中,境界也有佛教这种用法。

唐代王昌龄在其《诗格》中说:“诗有三境。

一曰物境。

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

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三曰意境。

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王昌龄对诗之境作了重要的划分,并认为境与象有关,故有“境象”之说。

“情境”“意境”,实为情之境、意之境,即反映到诗中的情感状态。

“境”并非景色外物,故此有“令境生”之说。

王昌龄的“诗有三境”说,可以理解为,物境偏于形似,情境偏于表情,意境偏于意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对境界的论述,首先是指文学作品写出的境地。

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界不局限于词,他明确说,“诗词皆然。

持此以衡古今作者,可无大误也。

”“沧浪之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美学论文 中国传统美学-美在意象

美学论文 中国传统美学-美在意象

美学论文中国传统美学-美在意象美学论文:中国传统美学-美在意象中国传统美学——美在意象摘要:“美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古希腊柏拉图就提出“美本身”的问题,及美得本质的问题,从此开始了对美的讨论,到20世纪这种对美的本质的讨论逐渐转变为审美活动的研究,中国传统美学经过大讨论过后,最终跳出主客二分的框框,认为“美在意象”。

意象世界是对“自我”的有限性超越,是对“物”,的实体性的超越,是对主课二分的超越,从而回到本然的生活世界,回到万物一体的境域,也是回到人的精神家园,回到人生的自由境界。

所以美是富贵与超越的统一。

关键字:审美意象意境情景交融一、美是什么“美是什么”这是一个美学的中心问题,美学学科上的“美”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美”,美学学科要讨论的“美”也不仅仅限于狭义的“优美”。

它是一种广义的美,它包括一切审美对象,包括优美、崇高、悲剧、喜剧、荒诞、丑、沉郁、飘逸、空灵等各种审美形态。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学术界的关于“美是什么”的美学大讨论中,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蔡仪认为美是客观的;二是呂荧、高尔太主张的美是主观的;三是李泽厚认为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四是朱光潜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学术界重新审视这场大讨论,发现50年代的那场美学大讨论均是把美学问题限制在了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框框,他们试图对“美是什么”这个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回答,后来大家发现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些深刻的思想与西方现当代美学中的一些思想有着想通的地方。

中国传统美学在“美”的问题上的基本观点:1. 不存在于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

柳宗元说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美并不是对所有人都一样的,美也带有历史性。

2. 不存在于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

唐代画家张璪说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宗白华说:“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关于对美的感悟的论文

关于对美的感悟的论文

关于对美的感悟的论文什么叫美?我曾查阅过《辞海》,对美的定义是这样下的:美的本义是味美,引申为形貌好看,高兴、好、赞扬等。

美的定义是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美是一种感觉,不同人对不同事,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时代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因此,对于美,也产生不同的定义。

有人说:“毫无瑕疵,最完美的东西就是美。

”有人说:“破碎亦是一种美丽,而且是一种另类的美丽,特质的美丽。

”有人说:“距离产生美,两颗心的思念跨过空间而碰撞出的火花多美啊!”这世界有太多的美了:淡泊是一种美,灿烂是一种美;独处是一种美,热闹是一种美……美的定义是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这些丰富多彩的诠释,我想,这本来也是一种美吧。

综上所述:美,是一种境界,令人赏心悦目。

红霞染白云、绿水绕青山,渔歌唱村晓、柳暗衬花明,桃红映柳绿、鸟语带花香,明月照高楼、莺歌伴燕舞……茫茫人海、滚滚麦浪……美景如画。

仰视高山,胸中有壮观;俯瞰秀水,心中起波澜。

亲近大自然,你得有好心情。

心情好,美的境界时刻在眼前。

美,是一种意境,蕴藏在思想深处。

风雨之声有韵律美,明月彩虹有画意美,人面桃花有诗情美,稻花香里说丰年有收获美……即使远离沧海桑田,心弦上流淌着万顷波涛;即使没有高峰,心田上耸起千朵莲花峰;心临其境,缘于我们有热情激发美好的想象。

美,是一种灵魂,感动世界的灵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由表及里美在人们的心底。

扶老携幼有人情美,尊师爱生有求知美,欢声笑语有和-谐美……美在心灵之中,就有生机活力。

平生素昧相识,一个女孩主动捐出肾脏,移植给病困无助的妇女,不要分文报酬,只为献一份爱心,割下了父母的心头肉啊!内在的美总会创造出奇迹。

美,是一种感受,心志坚韧不拔的感受。

美在于能看到、能听到、能说明白,更在于心灵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美。

即使失明,眼前也不是漆黑的一切;即使失聪,耳畔也不是沉寂的世界,即使失语,也能表达美好的情谊。

看不到、听不到、说不出来,也能感受到,美,缘于我们内心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意境的美学
摘要:意境的存在,使艺术变得更美丽,更有生命力。

意境通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手法将它的美体现在歌、绘画、书法、建筑……方方面面。

关键词:意境;美学;情景交融;审美追求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172-01
什么是意境?……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景,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

这就是“艺术境界”。

艺术境界主于美。

——宗白华《美学散步》
通过对于文学原理的学习,我早已知道意境有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韵味无穷等特点,而从宗白华的论述中我们又不难看出,艺术不应仅仅停留在具体实物上,更重要的是要有创作主体心理因素的积极介入。

连《辞海》也认为“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也就是说,不是机械复制或照搬照抄现实生活,而是应该表现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意境的美学,我想从诗歌,绘画,还有建筑三方面做简要论述。

诗歌方面,诗人们通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方法塑造了很美好的意境,这正体现了意境具有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的特
征。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其中的客观的环境完全是通过是人主观试听所感受到的,这里意境里的一切已经不是生活的事实,而是主体化了的、心灵化了的、审美化了的世界,是诗人张继即景会心的结果,是诗人在须臾之间呈现出的人生体验,表达了张继作为漂泊旅人的无限孤寂和愁闷之情。

绘画方面,更能充分表现出创作活动中的虚实转化。

清代的方士庶在《天慵安随笔》中写道:“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

画家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

”这也就是说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必须把主观情思灌注到艺术形象中去。

这便是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

而《天慵安随笔》中另一段话说:“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曲尽蹈虚揖影之妙,”记得以前看郑板桥的《题画》中画竹的相关故事,有这样的一段话:“江馆清秋,晨起看竹,……其实心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忽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显而易见,眼中之竹是实景,胸中之竹是创作主体对眼中之竹的体验和独特感受,是虚的。

而最后落在纸上的手中之竹才是创作主体化虚为实之后得到的艺
术形象。

孩童时,我还看过一个“深山藏古寺”的故事。

是讲宋徽宗很喜欢书画,一次出了“深山藏古寺”的题目给画师,有的人画了庙的一角,有的画的是断壁残垣,但主考官一直不满意,直到看到一幅画,画的是有一股清泉从崇山峻岭之中飞流而下,而泉边有个挑
水的和尚,其实就这么一个挑水的老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表现得含蓄深邃极了。

如果只是一个和尚,那他喝水就好了,为何要挑水呢?说明这水是用来洗衣做饭的。

这就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庙;和尚年迈,还得自己来挑水,可以想象到那庙是座破败的古庙了。

而整幅画中没有见到庙的影子,这样就把“藏”字表现出来了。

这幅画正是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切合“深山藏古寺”的题意的。

各门类都有其独特的审美要求,意境的创造也正是它们共同的审美追求。

意境的美学,不仅见之于诗歌,绘画,还见之于建筑。

当代园林艺术大师陈从周先生在《说园》中指出,“文学作品言意境,造园亦言意境”“意境因情景不同而异,其与园林所现意境亦然。

园林之诗情画意即诗与画之境界在景物中出现之,统名之曰意境。

”如《红楼梦》中的例子,贾政领着众清客来到大观园: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棂,俱是细雕时新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阶,凿成西番莲花样。

左右一望,下面虎皮石,砌成纹理,不落富丽俗套,自是喜欢。

遂命开门进去。

只见一带翠幛挡在面前。

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忽抬头见前面一带粉垣,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进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一间房舍,两明一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

我觉得《红楼梦》这一节的描写,是意境运用于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突出表现。

建筑疏密相间,庭院曲折有致,房舍虚实相生,园景含而不露,布局简繁适当……它的经营布局,收天下名山胜水,集四海吉地佳境于眼前,一方之地,一泓之水,却可以造成空间超越而给人以丰富感,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效果。

综上所述,意境的美学体现在诗歌,绘画,艺术……甚至还有书法等等方面,只有体会了细微处表达出的意境,才能发现更多更多的美。

参考文献:
[1]古风著.意境探微[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