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枢性眩晕为症状神经科常见疾病治疗共52页文档

合集下载

眩晕的治疗方法

眩晕的治疗方法

眩晕的治疗方法引起眩晕的疾病种类很多,大约有上百种病可以引起眩晕,不同的疾病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

按照病变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大类。

中枢性眩晕是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引起,比如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变等,约占眩晕病人总数的30%。

周围性眩晕约占70%,多数周围性眩晕与我们的耳朵疾病有关。

陈小华介绍,周围性眩晕发作时多伴有耳蜗症状听力的改变、耳鸣和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

部分疾病可反复发作性眩晕,自行缓解。

中枢性眩晕是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引起,比如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变等,约占眩晕病人总数的30%。

周围性眩晕约占70%,多数周围性眩晕与我们的耳朵疾病有关。

周围性眩晕发作时多伴有耳蜗症状听力的改变、耳鸣和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

部分疾病可反复发作性眩晕,自行缓解。

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前庭器官在人的内耳中,它和耳蜗紧密相连,总称位听器官。

位置的位,听觉的听。

前庭负责身体的平衡,耳蜗负责听声音。

常见的疾病:1、高血压病:高血压所致的眩晕多数是由于情绪变化、精神紧张或受精神刺激等因素的影响,使血压产生波动而引起的。

也有的是滥用降压药,使血压突然大幅下降,发生眩晕。

2、低血压症:低血压眩晕也是非常多见的,特别是年轻人,容易反复发作。

姿势性低血压眩晕则多见于中老年人,在起立或起床时突然眩晕,旋即消失,再做同样动作时又觉眩晕。

3、动脉硬化症:动脉硬化造成脑血栓附着可诱发脑缺血发作。

这种脑缺血如果来自颈内动脉,就可出现浮动性眩晕和眼前发黑。

4、脑瘤:发生在中枢前庭系的小脑、脑干易发生旋转性眩晕。

脑瘤引起的眩晕一方面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脑瘤的压迫而致血循环障碍,使前庭神经核区及其通路直接或间接受损而造成眩晕。

5、脑血栓:轻度的脑血栓可引起眩晕。

这是因为动脉硬化造成动脉管腔内膜病变出现狭窄后,其远端部分仍可通过自动调节,使血管阻力减低,并建立侧支循环而维持“正常”的血流量,暂时不使脑血栓形成。

眩晕症的诊断和治疗

眩晕症的诊断和治疗

眩晕症的诊断和治疗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很多人在一生中都经历过眩晕,真正的眩晕是由于内耳迷路、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或中枢神经核相互联系的径路中,发生病变或其它因素刺激而产生的机能紊乱现象。

多因耳病、眼病、脑病引起,也可由于心血管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药物中毒等诸多原因引起,据统计眩晕患者约占内科患者的5%;耳鼻喉科患者的15%;老年门诊的81%—91%;可见眩晕症多见于成年人,尤以老年人最多,但儿童眩晕也并不少见。

眩晕疾病与前庭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有关前庭系统的解剖和生理请见本项目的专题内容),前庭系统在司理人体平衡功能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的,但前庭系统功能甚为复杂,如前庭代偿作用、前庭习服现象、疲劳现象等等尚未得到准确解释。

本节主要介绍眩晕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一、眩晕的诊断(一)病史眩晕是自我感觉的异常,往往感到外景和自身发生运动,重则感到翻滚、旋转或升降,轻则仅为晃动或不稳定感,要客观地掌握眩晕的症状,必须详细地询问病史,询问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眩晕的性质:眩晕是否是发病的主要症状。

询问中要鉴别出真性眩晕(Vertigo),如“房子转”、“墙要倒”、“我要跌倒”等,从中排除头晕眼花、眼发黑、头沉闷、晕厥等一般头晕的感觉。

末梢性眩晕眩晕感重,呈发作性、持续时间短,常伴有耳鸣、耳聋。

眩晕程度大体可分三级:头晕尚能活动及自持为一级;闭目静卧,头动则引起自身及环境的运动感为二级;亦有剧烈的运动感,并伴有植物神经症状为三级。

(2)眩晕的时间变化:眩晕发作持续的时间对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前庭末梢的病变多为发作性眩晕,发病突然,持续数秒钟到十几分钟不等,为一过性眩晕,常有反复发作,发作间歇期症状可完全缓解,如梅尼埃病。

中枢性疾患往往起病缓慢且持续时间较长,平衡障碍多不能代偿,症状不易完全缓解。

(3)眩晕的诱发因素:诱发因素多见于精神和体力过劳。

儿童眩晕多见于早熟的、神经质的及智能发育出色自尊心很强的儿童。

眩晕、头晕常见疾病症状及内科治疗指南

眩晕、头晕常见疾病症状及内科治疗指南

眩晕、头晕常见病症及内科治疗指南(一)周围性眩晕、头晕1.生理性眩晕、头晕:包括发生在正常人群的常见失调状态,如运动病、空间病、登陆病以及登高性头晕等,治疗以习服适应为主。

在这些失调状态中,发生眩晕(存在运动错觉)概率小,头晕及自主神经症状居多。

登高性头晕个体通常经历焦虑和恐慌情绪。

典型的运动病和空间病表现为出汗、恶心、呕吐、流涎、呻吟、胃肠运动减弱,消化障碍,甚至见到食物后痛苦等症状。

其中过度换气常见,导致患者低碳酸血症,血容量发生变化,血液淤积在下半身,容易发生低血压或晕厥。

登陆病是指个体在乘船、飞机及汽车等长时间暴露在运动刺激环境中后,发生的一种以摇摆性眩晕为特征性表现的前庭疾病,这种非旋转性眩晕、头晕和不稳感,极少数上述症状持续数月或数年,其原因不清。

运动病发生时,通过看远处水平面能够改善症状;反之,于视觉封闭的狭小空间内症状加重。

登高性头晕是由身体正常的摇摆感觉与视觉所见不匹配导致,当患者坐姿状态或视觉固定于近处目标时,其症状能够缓解。

2.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BPPV又称耳石症,是最常见的眩晕类型,通常发生于老年群体,尤其是老年女性。

患者在位置变化时发生<1min的阵发性眩晕,典型的位置变化包括在床上翻身、躺下、起来,或站立位弯腰及站起,或抬头向上望等。

然而,部分老年BPPV患者主诉位置性头晕而非眩晕。

BPPV的原因是耳石碎屑不经意进入半规管,头外伤或内耳感染时均能引起耳石碎屑脱落。

BPPV 诊断标准为受累半规管平面上发现典型的位置性眼震,如果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状或眼震不典型,则须与后颅窝肿瘤或梗死引起的位置性眩晕进行鉴别。

BPPV内科治疗首选手法复位或机器人复位,对于复位后有残余头晕症状及不适合复位治疗的老年患者,可进行前庭康复治疗。

对于反复发生BPPV且维生素D水平降低者,可补充维生素D。

3.前庭神经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前庭综合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起病急,表现为眩晕、恶心或呕吐持续数天,不伴听觉或其他神经症状。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

相 向病 侧 快 相 向健侧 持 续时 间较短 一 般不超过
呕吐

,
3
周 自主神 经反应症状 ; 眩 晕 发 作时常 伴有 明 显 的恶 心
, , ,


面色苍 白等 植物 神经症状 与 中枢性 眩 晕 不 同 肢体偏 斜 ; 眩 晕发作时 表现为 闭 目难立 向前庭功 能
,

,
被破坏 一 侧倾倒 与 眼 球震颇慢 相 的方 向相 同
, ,

,
,
,
,
使 眩晕加 重
, ,

眼球震 颇 ; 眩 晕发作 时伴有 明显的 眼球 震 颇 发作 间歇期 眼 球震颤 消失 眼 球 震 颤 与眩晕 程度 眼 球震颇 的特 点是 幅度 细 小 多为水平性 或水 平 加旋 转性 绝无 垂直 性 眼 球震额 慢
, , , ,
一 致 闭 眼后 并 不 减 轻
稳 定伤 员 情 绪
,
,
减 轻 患者 恐 惧
,
焦虑的心理创伤
,
争 取 较 好 的配合 救 治
,
使 之 能尽 早 的 康 复
,
在 高 速 公 路 院前 急 救 中
,
由于 急 救 环 境 和 条 件 的制 约

要 在 短 时 间 内完 成 各 项 急救 操 作
这 就 要 求 急救 人 员 必 须 具 备 清 醒 的头 脑 保持 清 晰 的 思 路 娴 熟 的 急 救 操 作 水 平 和 扎 实 超 前 的急 救 意 识 和 策 略 我 院 将 胸 腹 联 合伤 急 救 流 程 在 高速 公 路 院 前 急救 中实 施 后 时机
,
颈 性 眩晕 椎 动脉起始部 有 动 脉硬 化 斑 致使 该 动 脉 闭塞时 可 施 行 椎动 脉 内膜 切

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演示文稿

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演示文稿
• BPPV好发于中老年人,男女之比为1:2 • 平均年龄54岁 • 典型发作
–患者在仰头或翻身时突然发作眩晕,瞬间即消失 –重复诱发头位时眩晕可再度出现 –无听力下降和前庭功能障碍
–偶有耳鸣
本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1、患者在某个特定体位,如躺下、坐起、仰头取物,低头、
转动头部或翻身时出现不足一分钟的短暂眩晕。该病非常常见,
第二十四页,共55页。
滚转试验(roll test )的意义
位置 眼震方向
诊断
右耳向下 左耳向下
第二十五页,共55页。
向地
离地 向地
右侧水平半规管 (眼震强烈侧为患侧)
左侧水平半规管壶腹帽 (眼震强烈对侧为患侧)
左侧水平半规管 (眼震强烈侧为患侧)
离地
右侧水平半规管壶腹帽 (眼震强烈对侧为患侧)
治疗策略
21
第二十一页,共55页。
1.Dix – Hallpike 变位性眼震试验
以右侧为例:
A:患者坐于检查床上,检
查者位于病人身旁,双手把 持其头部向右转45°
B:保持上述头位不变,同
时将体位迅速改变为仰卧位, 头向后悬垂于床外,与水平 面呈30° C:眼震消失后,再次坐起再
查眼震,观察30秒,依同法 检查另一侧。 Ø注意观察眼震和眩晕情况。
•正常情况下耳石黏附在内耳的球囊和椭圆囊斑的耳石膜内,后者是酸性粘多糖,将耳石紧紧地固定在囊斑上面, 因此,正常的头部和身体活动时并不会脱落。但是当外伤、局部血管痉挛(生气、熬夜、酗酒、抽烟、劳累等 可诱发)时耳石有可能脱落下来,随着头部活动而刺激神经末梢,导致剧烈眩晕。
第七页,共55页。
二、发病原因
3、眼震特点:同眩晕特点。方向:旋转性或水平性、向离 地性。

头晕的诊断与治疗

头晕的诊断与治疗

头晕的主要病因
前庭中枢性眩晕的病因则多样但均少见,包括血管性、 外伤、肿瘤、脱髓鞘、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要注意 除偏头痛外,前庭中枢性眩晕几乎都伴随有其他神 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很少仅以眩晕或头晕为唯一表 现
Sloane PD, Coeytaux RR, Beck RS, et al. Dizziness: st ate of the science. Ann Intern Med, 2001, 134:823-83 2. 施国文,熊昕丽,林岩,等. 后循环梗死的临床表现分析. 中 华内科杂志,2008,47:393-396. Bath AP,Walsh RM,Ranalli P, et l. Experience from
•Neuhauser HK, von Brevern M, Radtke A, et al. Epid emiology of vestibular vertigo: a neurotologic survey o 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Neurology, 2005,65:898-90
深感觉
半规管/耳石 视觉
前庭核
脊髓
姿势稳定 失衡、前庭 性共济失调
前庭丘脑/皮质 动眼神经核 小脑
运动感知 空间定向
眩晕
前庭眼反射 眼震
延髓网 状结构
自主神 经症状
眩晕的症状: 姿势(共济失调)、感知(眩 晕)、眼球运动(眼震)和自主神经(恶心)

时间
秒 分 (半)小时 天
周,月
眩晕时程
周围性
BPPV
增加
BPPV:第一位 偏头痛:儿童,老人等位症,常见
减少
VBI:PCI,无法诊断非正常非缺血状态,极 少单独表现 颈性眩晕:外伤,疼痛,深感觉异常,缺乏 共识

眩晕症常见症状及治疗

眩晕症常见症状及治疗

眩晕症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症发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国内外医务界广泛重视。

Smith(1993)报道眩晕是门诊常见症状的第三位。

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

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

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晕症,占老年门诊的81-91%;其中65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

什么是眩晕?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眩晕的分类:真性眩晕、假性眩晕1、真性眩晕是指由于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

根据受损部位不同,可以分为眼性、本体感觉障碍性和前庭性眩晕。

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眩晕多数症状较重,如美尼尔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梗塞等,常反复发作。

眼性眩晕可以是生理现象,也可以是病理性的。

如在列车上长时间盯住窗外的景色,可以出现眩晕及铁路性眼震;在高桥上俯视脚下急逝的流水,会感到自身反向移动和眩晕。

这些都是视觉和视动刺激诱发的生理性眩晕,脱离环境症状就会消失。

眼睛的疾病,如急性眼肌麻痹可以出现复视和眩晕。

本体感觉障碍引起的眩晕称为姿势感觉性眩晕,见于脊髓空洞症、梅毒患者因深感觉障碍和运动失调而引起的眩晕。

2、假性眩晕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到“飘飘荡荡”没有明确的转动感。

病史和临床症状体征1、眩晕发作前的情况发病前有无烟酒过度、精神情绪不稳、劳累失眠等因素。

2、眩晕发作情况(1)夜间还是晨起发病,突然发病还是缓慢发病,(2)首次发病还是反复发病;(3)何种情况下发病,体位改变、扭颈,或某种特殊体位发病;(4)眩晕的形式是旋转还是非旋转性的;(5)强度能否忍受,意识是否清楚;(6)睁、闭眼时眩晕是减轻还是加重,声光刺激、变换体位时眩晕是否加重。

以头昏为主的眩晕诊断详述

以头昏为主的眩晕诊断详述

以头昏为主的眩晕诊断详述*导读:以头昏为主的眩晕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以头昏的感觉为主,感到头重脚轻。

不偏向一侧,无旋转的眩晕:有一种眩晕只有头昏眼花、头重脚轻,也可有摇晃不稳,甚至跌倒,但不偏向一侧,无明确的周围环境或自身旋转的运动感,也不出现眼球震颤,称为假性眩晕,或非系统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的主要的症状就是你会感觉到眩晕或者倾斜而你本身并没有转或者倾斜。

在你以一定速度移动头部的时候会产生,如在床上翻转,迅速转动头部,迅速弯腰,头部的迅速归位等。

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经常持续1-2分钟,它可以使比较轻微的,也可以表现的非常严重让你感觉到胃部的不适,呕吐。

有时甚至发现自己很难站稳或行走,失去平衡感。

体位性眩晕的症状特点:颈椎、胸椎、尾椎是身体的一个纵轴。

纵轴体位位置的变化。

例如起床、躺下、翻身会出现眩晕。

视觉识别障碍性眩晕是中毒性眩晕的症状。

病人走路常出现头位强直并向前方直线行走,称为视觉识别障碍性眩晕。

耳源性眩晕:系指前庭迷路感受异常引起的眩晕。

当发生迷路积水(梅尼埃综合征),晕动病(晕舟车病),迷路炎,迷路出血或中毒,前庭神经炎或损害,中耳感染等都可引起体位平衡障碍,发生眩晕。

由于前庭核通过内侧束与动眼神经核之间有密切联系,因此,当前庭器受到病理性刺激时,常发生眼球震颤。

眼源性眩晕:非运动错觉性眩晕,主要表现为不稳感,用眼过度时加重,闭眼休息后减轻。

眩晕持续时间较短,睁眼看外界运动的物体时加重,闭眼后缓解或消失。

常伴有视力模糊、视力减退或复视。

视力、眼底、眼肌功能检查常有异常,神经系统无异常表现。

老年性眩晕:通常表现为眩晕感、平衡紊乱及失衡感。

患者睁眼时感觉自身旋转、晃动,犹如坐车船一般。

发作时不能站立,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出汗、心动过缓及血压下降等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症状,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有时达数天上当内耳的前庭系统、视觉系统及位于关节的本体感受器传入到位与前庭神经节的信号不对称时,可使位于小脑和大脑皮质的控制中枢产生眩晕感。

中枢性眩晕 ppt课件

中枢性眩晕  ppt课件

1
一、定义
眩晕(Vertigo)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多 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主观症状,
是机体对于空间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 是一种运动幻觉(错觉),病人感外境(外物)
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摇晃、翻滚、浮沉等, 常伴有眼球震颤、平衡失调(站立不稳、指物
偏向、倾倒)、 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及 脉搏、血压的改变,而成为一症候群。
• 剧烈眩晕,伴恶心、呕吐(前庭神 经核) • 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病侧软腭麻痹、咽部感觉和咽壁反射 减弱或消失(疑核、舌咽、迷走神经 受损) • 病灶侧肢体小脑性共济失调(绳状 体受损) • Horner征(交感神经下行纤维) • 病灶侧面部和对侧枕颈部以下痛觉 减退或消失(三叉神经脊髓束和网状 结构内的脊髓丘脑束受损)
20
2、脑干出血或梗死
脑干梗死或出血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脑桥梗死
脑干出血
2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22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病变部位 双侧 中脑 小脑 枕叶 颞叶内侧 丘脑
眼球运动障碍及瞳 孔异常、觉醒和行 为障碍,可伴有记 忆力丧失、对侧偏 盲和皮质盲。
23
24
Wallenberg综合症
症状
平衡障碍 定向障碍
头昏 头脑昏沉,不清晰感 ×
×
头晕 头重脚轻,不稳定感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眩晕 旋转、翻滚、浮沉感 √

要避免一开始就误查、误诊和误治!
5
头昏、头晕和眩晕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如高血压患者 (反复头昏)——小脑出血急性期(突发眩晕)—— 小脑出血恢复期(头晕)。
6
二、解剖结构 前庭神经及投射通路

2021年眩晕急诊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

2021年眩晕急诊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

2021年眩晕急诊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眩晕是指机体因对空间定位产生障碍而发生的一种运动性错觉或幻觉。

据统计以眩晕为主诉者在神经内科门诊中占5%〜10% ,住院病例中约占6.7% ,在耳鼻咽喉科门诊中约占7%。

眩晕多由前庭系统疾病引起,患者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运动感,如旋转、晃动、偏斜等,常伴有恶心、呕吐,常突然发病并伴有明显的恐惧感,而就诊于急诊。

1. 眩晕症状及分类2009年Barany协会分类委员会(CCBS )将前庭疾病症状分四类:眩晕、头晕、前庭视觉症状和姿势性症状(见表1 )o急诊常见的是眩晕,部分可为头晕。

(1 )眩晕:是指在没有自我运动的情况下,头部或躯干自我运动的感觉,或在正常的头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失真的自我运动感,典型的就是天旋地转,有时候也表现为摇晃、倾斜、上下起伏、上下跳动或滑动的感觉。

包括自发性眩晕和诱发性眩晕两类。

其中诱发性眩晕包括位置性眩晕、头动诱发眩晕、视觉诱发的眩晕、声音诱发的眩晕、Valsalva动作诱发的眩晕、直立性眩晕等。

(2)头晕:是指头空间定向力混乱或受损的感觉,而没有虚假或失真的运动感。

但没有运动错觉、幻觉或扭曲的感觉。

包括自发性头晕和诱发性头晕两类。

其中诱发性头晕包括位置性头晕、头动诱发头晕、视觉诱发的头晕、声音诱发的头晕、Valsalva动作诱发的头晕、直立性头晕、其他诱发性头晕。

另外还有前庭-视觉症状和姿势性症状,这两类症状的患者主要在门诊就诊。

在此前庭症状分类的基础上,将前庭疾病分为三个综合征,分别是发作性前庭综合征(EVS )、急性前庭综合征(AVS )和慢性前庭综合征(CVS )。

其中AVS和部分EVS在急诊多见。

AVS-般为眩晕首次发作,以急性起病、持续性眩晕/头晕或不稳为主要症状、时间上可持续数天至数周的临床综合征,具有单时相的特点。

常见的有:前庭神经炎、急性迷路炎、突发性耳聋伴眩晕、脑血管病、EVS急性或首次发作、惊恐发作等。

EVS指既往有过眩晕发作,本次复发,症状持续数秒到数小时,乃至数天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