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验证与再验证管理制度
设备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1.目的:建立设备清洗验证管理规程,以规设备清洗的验证工作。
2.围:本规程适用于安装试用前后设备、大修后设备、全部生产完成后设备清洁的验证。
3.职责:公司质量负责人、验证小组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2010年版)附录:确认与验证5.程序5.1清洁验证定义有文件和记录证明所批准的清洁规程能有效清洁设备,使之符合药品生产的要求。
5.1.1清洁验证注意事项清洁验证应综合考虑设备使用情况、所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取样法和位置以及相应的取样回收率、残留物的性质和限度、残留物检验法的灵敏度等因素。
5.1.2清洁验证的一般要求清洁验证是通过文件证明清洁程序有效性的活动,目的是确保产品不会受到来自于同一设备上生产的其他产品的残留物、清洁剂以及微生物污染;为了证明清洁程序的有效性,清洁验证的次数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确定,通常应至少执行连续三个成功的清洁循环;清洁验证计划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验证过程中每个批次后的清洁效果需及时进行确认;根据清洁验证结果,必要时,在清洁验证后应当对设备的清洁效果进行持续确认。
对于专用设备,清洁验证可以不必对活性成分进行考察,但必须考虑清洁剂残留以及潜在的微生物污染等因素,对于一些特殊的产品,还应考察降解产物;对于没有与药物成分接触的设备,清洁验证可以不必对活性成分进行考察,但必须考虑清洁剂残留及微生物污染等因素;清洁验证中需对下列放置时间进行考察,进而确定常规生产中设备的放置时间:①设备最后一次使用与清洁之间的最大时间间隔(“待清洁放置时间”)②设备清洁后至下次使用的最大时间间隔(“清洁后放置时间”)③当采用阶段性生产组织式时,应当综合考虑阶段性生产的最长时间和最大批次数量,以作为清洁验证的评价依据(最长连续生产期)5.2清洁验证流程清洁验证前提条件①清洁规程已经批准,包括关键清洁程序的参数围②完成风险评估(包括关键操作、设备、物料包括活性成分、试剂、辅料、清洁剂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到清洁效果的参数);③分析法经过验证;④取样法及取样回收率已经验证和批准;⑤验证案已经批准,其中包括接受标准5.3 清洁验证设备5.3.1制粒、整粒、提升转料、干燥设备5.3.2混料设备5.3.3压片设备、包衣设备5.3.4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设备5.3.5直接接触药品的容器5.3.6其他与产品直接接触的设备5.4清洁验证的步骤5.4.1产品分组在对设备进行清洁验证前,首先应依据该设备用来生产的产品进行分组。
清洁验证管理制度

清洁验证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清洁验证管理流程,保障生产设施的清洁效果,提高生产质量和安全,依据《生产设施清洁验证管理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设施的清洁验证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实验室、仓库、设备等。
三、管理目标1.确保生产设施的清洁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2.提高清洁验证效率,降低清洁验证成本;3.持续改进清洁验证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四、管理原则1.严格遵守清洁验证管理规定,不得擅自变更清洁验证流程;2.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清洁验证,确保验证结果准确可靠;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清洁验证操作技能;4.建立清洁验证档案,便于溯源和复审。
五、管理流程1.编制清洁验证计划根据生产设施的特点和清洁要求,编制清洁验证计划,明确验证内容、验证方法、验证周期等。
2.进行清洁验证按照清洁验证计划,组织清洁验证工作,包括采样、分析、记录等环节,确保验证结果准确可靠。
3.评估清洁效果根据清洁验证结果,评估清洁效果是否符合要求,如发现不合格,立即采取措施整改,并重新进行验证。
4.建立清洁验证档案将清洁验证相关信息整理归档,包括验证报告、验证记录、验证结果等,便于随时查询和复审。
六、责任分工1.生产设施部门负责制定清洁验证计划,组织清洁验证工作,确保生产设施清洁度符合要求。
2.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清洁验证工作的规范执行,对清洁验证结果进行评估,并建立清洁验证档案。
3.运营部门负责配合生产设施部门开展清洁验证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4.培训部门负责对清洁验证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
七、监督检查1.定期进行清洁验证结果复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建立清洁验证管理台账,做到清晰可查;3.严格执行监督检查制度,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八、制度修订本制度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修订,并向相关部门通知执行。
对制度修订的意见和建议,由质量管理部门进行评审,并确定是否采纳。
九、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变更,须报相关质量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
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2018-10-12清洁验证管理规程目的确立可靠的清洁方法和程序,以防止药品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污染和交叉污染。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生产车间接触产品设备表面的清洁方法的验证管理。
责任生产车间、生产技术部、质量部、设备动力部、供应部、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内容1 成立验证委员会和验证小组1.1 成立验证委员会,明确验证委员会成员职责,质量负责人担任验证委员会组长。
1.2 验证实施部门建立验证小组,并由验证实施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组织实施验证工作。
2 清洁验证流程2.1 申请表签批→起草方案→方案审批表签批→实施验证。
2.2 申请表签批后由验证专员编制编号,编号原则为验证方案代码CV,验证报告代码VR,验证合格证书代码VC,同一个验证方案、验证报告及合格证书编码应一一对应,XX-XX-XXXXX-X(验证文件代码-部门代码-小类码与流水号-版本号)。
2.3 方案审批表一级审核人(方案审核人)为验证小组组长,方案审批表二级审核人为验证委员会成员中相关各部门负责人。
2.4 收集验证数据→整理验证记录→起草验证报告→报告审核表签批→验证合格证签批。
2.5 报告审核表一级审核人(结果审核人)为验证小组组长,验证报告审核表二级审核人为验证委员会成员中相关各部门负责人。
2.6 验证合格证审核人为验证小组组长。
2.7 验证申请表、验证方案、验证方案审批表、验证记录、验证报告、验证报告审核表、验证合格证装订成册,统一归档至质量部验证专员处。
3 清洁验证的必要性3.1 符合GMP要求;3.2 降低药物交叉污染及微生物污染的风险;3.3 保证药品安全;3.4 延长系统或设备的使用寿命;3.5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 清洁的含义偏差应不大于20%。
8.1.2 棉签取样过程的验证实际上是对取样棉签、溶剂的选择、取样人员操作、残留物转移到取样棉签、样品溶出过程的全面考察。
8.2 淋洗水取样法8.2.1 通常淋洗法限度检查不需做回收率验证;定量检查应该做回收率验证,利用淋洗溶剂冲洗已知量的分析物确定回收率,回收率通常应该不低于95%。
设备清洁验证管理制度

要求。
Aim: The SMP describes 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principles to validate cleaning procedures to clean equipment for packing, API and dosage manufacturing.范围:适用于原料药和制剂的生产和包装设备的清洁验证/确认。
Scope: Applicable for equipment cleaning validation/qualification for packing, API and dosage manufacturing责任:质量保证部、质检科、各生产车间对此程序负责。
Responsibility: The QA, QC and other workshops shall be responsible to this SMP.内容:Contents:1.设备清洁验证类型主要有:Equipment cleaning validation includes:1.1清洁确认:是指清洁方法正在建立过程中(如引入新的设备和产品),或由于偏差超标或清洁验证参数有偏离而进行的确认,每次均应制定相应的清洁确认方案。
Cleaning qualification refers to any qualification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leaning method (e.g.: introduction of new equipment and product), cleaning parameter deviations and deviation out of specifications. A cleaning plan for qualification shall be prepared accordingly.1.2清洁验证/再验证:如因为引入的新产品或修订过的清洁程序,再验证要确认设备清洁状态等同于验证状态,应按照清洁验证/再验证方案进行。
005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目的:制定清洁方案,指导清洁验证的执行。
范围:讲述了清洁验证的基本概念以及清洁验证的实施方法。
责任人:质量检验员、质量管理员、操作工、车间主任、生产部部长、质量部部长。
内容:1 清洁验证的原则1.1 对于设备只接触单一物料,且物料性质稳定的,清洁验证可只做目测检查。
1.2 清洁验证是验证清洁规程是否有效,不允许清洁至洁净的验证方式。
1.3 如清洁中使用了清洁剂或待清洁物料易降解的,在清洁验证中应考虑清洁剂或易降解物的残留。
1.4 如果一个设备涉及接触多种物料,选取最难清洁的物料作为清洁验证的条件。
2 清洁验证的内容清洁验证的取样方法的验证清洁验证分析方法的验证清洁验证限度标准2.1 清洁验证的取样方法清洁验证的取样方法有棉球擦拭法和淋洗法。
必须保证使用的取样方法可以取到最难清洁位置的样品,取样方法的回收率应>50%。
2.2 清洁验证的分析方法清洁验证的分析方法,如果使用的是药典或已经过验证的方法,则只需要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达到要求即可。
如果是自己开发的新分析方法,则要进行完整的分析方法验证。
2.3 清洁验证标准2.3.1残留标准的计算:10ppm标准L=10B/(S A.F)(mg/ cm2)说明:L: 表面残留物限度 S A: 设备总内表面积(cm2) F: 安全因子B:下批产品的生产批量(kg)残留物浓度限度一般定为10×10-6如:安全因子取10,则L=103B/S A (чg/ cm2)2.3.2 最低治疗剂量的1/1000基于日治疗量的计算标准如果后一产品以及待清除的活性成分的日剂量已知,则最大允许携带量(MACO )可以通过前一产品的最小单剂量(MSD)与后一产品的最大日服用量(MDD )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如后一产品为Y,前一产品为X,则: MACO= MSD(X)*1000000/ MDD(Y)/ SFMACO:[mg/kg] 最大允许携带量MSD(X):[活性成分mg]MDD(Y):[mg],最大日服用量,如每日服用的总片重1000000 :mg 与kg 的换算因子SF :安全因子应根据后续生产的产品类型和应用方式(如口服、外用或注射用)确定安全因子。
设备清洗验证与再验证管理规程

设备清洗的验证与再验证管理规程目的:证明设备按规定的清洗程序清洗后,使用该设备生产产品时没有来自上批产品及清洗过程所带来污染的风险,从而给患者提供安全、纯净、有效的药品。
避免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污染和交叉污染的现象。
范围:现生产中使用的主要设备。
职责:工程设备验证小组成员及验证组长负责执行本规程。
规程:1 定义:设备清洗是指按现行设备清洁标准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清洁工作,以达到预定的卫生标准,不会对以后生产的产品造成污染。
2验证的步骤:2.1 组织和职责2.2准备工作验证工作开始以前,验证领导小组应该制定具体的设备清洗验证方案,内容包括目的、范围、方法及可接的限度标准,并且批准这一方案,与此同时,应该制订有相应设备的全部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2.3 实施2.3.1 验证方案通过后,指定实施验证方案的全体验证小组成员,必须不折不扣地按照验证方案的要求实施。
2.3.2 所有验证过程中使用的仪器、仪表应当校验。
2.3.3 记录在验证试验中所得的原始数据。
2.3.4 如验证方案中有原则性的修订,应有验证领导小组批准同意。
2.3.5 验证方案的实施,必须应有三次相同条件下的试验及数据,即清洁验证需作3批试验。
2.4 报告当设备清洗验证中的各项标准都达到了预定的要求时,验证工作组要写出验证报告,包括验证方案、验证试验中所得的原始数据以及实施过程中观察到的结果,以及所得结果有效性的结论。
2.5 批准和发证将验证报告送交验证小组负责人会签后,再送验证组长最终审核。
如果所得验证的数据及其结果可以接受,即可发一验证证书,以证明验证通过。
3 再验证设备在使用时,由于清洗的时间、顺序、清洗时所使用的工器具、清洁剂用量、品种改变、生产设备及工艺处方等影响清洗效果的因素改变时,应对设备的清洗进行再验证。
4 清洁验证文件4.1 验证方案内容4.1.1 封面格式统一,表述的内容有:验证名称、设备、文件编号、起草人签名、审批人批准人签名、日期。
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2018-10-12清洁验证管理规程目的确立可靠的清洁方法和程序,以防止药品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污染和交叉污染。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生产车间接触产品设备表面的清洁方法的验证管理。
责任生产车间、生产技术部、质量部、设备动力部、供应部、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内容1 成立验证委员会和验证小组1.1 成立验证委员会,明确验证委员会成员职责,质量负责人担任验证委员会组长。
1.2 验证实施部门建立验证小组,并由验证实施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组织实施验证工作。
2 清洁验证流程2.1 申请表签批→起草方案→方案审批表签批→实施验证。
2.2 申请表签批后由验证专员编制编号,编号原则为验证方案代码CV,验证报告代码VR,验证合格证书代码VC,同一个验证方案、验证报告及合格证书编码应一一对应,XX-XX-XXXXX-X(验证文件代码-部门代码-小类码与流水号-版本号)。
2.3 方案审批表一级审核人(方案审核人)为验证小组组长,方案审批表二级审核人为验证委员会成员中相关各部门负责人。
2.4 收集验证数据→整理验证记录→起草验证报告→报告审核表签批→验证合格证签批。
2.5 报告审核表一级审核人(结果审核人)为验证小组组长,验证报告审核表二级审核人为验证委员会成员中相关各部门负责人。
2.6 验证合格证审核人为验证小组组长。
2.7 验证申请表、验证方案、验证方案审批表、验证记录、验证报告、验证报告审核表、验证合格证装订成册,统一归档至质量部验证专员处。
3 清洁验证的必要性3.1 符合GMP要求;3.2 降低药物交叉污染及微生物污染的风险;3.3 保证药品安全;3.4 延长系统或设备的使用寿命;3.5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 清洁的含义偏差应不大于20%。
8.1.2 棉签取样过程的验证实际上是对取样棉签、溶剂的选择、取样人员操作、残留物转移到取样棉签、样品溶出过程的全面考察。
8.2 淋洗水取样法8.2.1 通常淋洗法限度检查不需做回收率验证;定量检查应该做回收率验证,利用淋洗溶剂冲洗已知量的分析物确定回收率,回收率通常应该不低于95%。
(完整版)设备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1.目的:建立设备清洗验证管理规程,以规范设备清洗的验证工作。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安装试用前后设备、大修后设备、全部生产完成后设备清洁的验证。
3.职责:公司质量负责人、验证小组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附录:确认与验证5.程序5.1清洁验证定义有文件和记录证明所批准的清洁规程能有效清洁设备,使之符合药品生产的要求。
5.1.1清洁验证注意事项清洁验证应综合考虑设备使用情况、所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取样方法和位置以及相应的取样回收率、残留物的性质和限度、残留物检验方法的灵敏度等因素。
5.1.2清洁验证的一般要求清洁验证是通过文件证明清洁程序有效性的活动,目的是确保产品不会受到来自于同一设备上生产的其他产品的残留物、清洁剂以及微生物污染;为了证明清洁程序的有效性,清洁验证的次数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确定,通常应至少执行连续三个成功的清洁循环;清洁验证计划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验证过程中每个批次后的清洁效果需及时进行确认;根据清洁验证结果,必要时,在清洁验证后应当对设备的清洁效果进行持续确认。
对于专用设备,清洁验证可以不必对活性成分进行考察,但必须考虑清洁剂残留以及潜在的微生物污染等因素,对于一些特殊的产品,还应考察降解产物;对于没有与药物成分接触的设备,清洁验证可以不必对活性成分进行考察,但必文件编号:页码:2 / 7须考虑清洁剂残留及微生物污染等因素;清洁验证中需对下列放置时间进行考察,进而确定常规生产中设备的放置时间:①设备最后一次使用与清洁之间的最大时间间隔(“待清洁放置时间”)②设备清洁后至下次使用的最大时间间隔(“清洁后放置时间”)③当采用阶段性生产组织方式时,应当综合考虑阶段性生产的最长时间和最大批次数量,以作为清洁验证的评价依据(最长连续生产周期)5.2清洁验证流程清洁验证前提条件①清洁规程已经批准,包括关键清洁程序的参数范围②完成风险评估(包括关键操作、设备、物料包括活性成分、试剂、辅料、清洁剂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到清洁效果的参数);③分析方法经过验证;④取样方法及取样回收率已经验证和批准;⑤验证方案已经批准,其中包括接受标准5.3 清洁验证设备5.3.1制粒、整粒、提升转料、干燥设备5.3.2混料设备5.3.3压片设备、包衣设备5.3.4 直接接触药品的内包装设备5.3.5直接接触药品的容器5.3.6其他与产品直接接触的设备5.4清洁验证的步骤5.4.1产品分组在对设备进行清洁验证前,首先应依据该设备用来生产的产品进行分组。
清洁卫生验证管理规程

清洁卫生验证管理规程一、目的:制定清洁验证制度,使清洁验证过程程序化和规范化。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与产品接触设备清洁效果的验证,包括化学和微生物学两项内容。
三、职责:生产管理部:负责清洁验证方案的起草及实施。
质量保证部QC:按计划完成清洁验证中的相关检验的任务,并对检查结果的正确性负责,作好相应记录。
验证办公室:负责组织与协调验证的日常工作。
质量保证部长:负责验证方案及报告的审核。
验证负责人:负责验证方案及报告的批准。
四、内容:4.1目的通过对制定的清洁SOP进行验证,证实清洁过程确实能始终如一的符合预定标准,降低交叉污染的风险。
4.2验证小组成员:生产管理部部长、车间主任、质量保证部部长、QA质监员、QC主管、QC质检员。
4.3清洁验证对象所有与产品直接接触的生产设备、容器、工具。
4.4清洁验证前应明确:4.4.1制造产品的类型和数目。
4.4.2产品处方/材料的特性4.4.3设备的特性4.4.4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4.5清洁验证的前提条件4.5.1已起草相应的清洁SOP和清洁验证方案。
4.5.2检验仪器设备已验证合格。
4.5.3按已批准的清洁SOP进行了清洁。
4.5.4对所有关键步骤进行了监控。
4.5.5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
4.6清洁验证步骤4.6.1制定验证计划(由QA质监员起草验证计划,因清洁验证一般与工艺验证同时进行,故在工艺验证计划中体现。
)4.6.2准备验证方案4.6.2.1验证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概述(本方案制定的原因及依据。
涉及到的程序)。
·执行的清洁SOP。
·确定设备最难清洗部位。
·用该设备生产的一组产品。
·选择产品的参数。
·取样位置(最好用图表示)及方法。
·检验方法。
·限度标准。
4.6.3验证的实施4.6.3.1清洁验证过程依据已经批准的验证方案早先,原则上在各种验证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三批次。
设备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设备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1 共1 页
设备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目的:建立设备清洁验证管理规程,以证明生产或质量管理所用的设备能够达到预定或期望的结果。
范围:生产设备;公用工程设备或辅助设备。
责任人:生产制造部、质量管理部、饮片车间。
内容:
1、各部门验证职责及验证的目的。
2、概述:
2.1清洁验证实施的时间及周期。
2.2设备清洁的方法。
依照国家医药局编制的《药品生产验证指南》所示的原则,制订验证方案。
3、验证方案的实施:
在产品生产结束后,按该设备清洁规程清洗后,按规定的取样部位和取样方法进行取样检测,检测验证结果并判定。
3.1去同品不同批次的药材检测三次,按表填写记录。
3.2需要微生物检测的设备按照标准规定检测并填写记录及计算情况。
4、验证结论
5、验证小组情况。
ABC有限责任公司-管理规程。
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清洁验证管理规程目的为规范生产设备设施清洁验证,特制定本规程。
1. 范围和生效日期2. 定义3.1 已清洁指设备中各种残留物(包括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总量低至不影响下批产品规定的质量和安全性的状态。
3.2 清洁规程书面的、确定的清洗方法,应包括清洁方式以及影响清洁效果的各项具体规定,例如清洗前设备的拆卸,清洁剂的种类,浓度,温度,清洗的次序和各种参数,清洗后的检查或清洁效果的确认等,以及生产结束后等待清洗的最长时间和清洗后至下次生产的最长存放时间等。
3.3 清洁验证通过科学的方法采集足够的数据,以证明按照规定方法清洁后的设备,能始终如一地达到预定的清洁标准。
3. 职责4. 详述5.1 清洁验证工作的分段5.1.1 开发阶段➢根据产品性质、设备特点、生产工艺等因素拟定清洗方法并制定清洁规程,对清洁人员进行操作培训5.1.2 方案准备阶段➢对生产设备进行详细考察,确定有代表性的,难清洁的部位作为取样点➢计算设备内表面积。
➢根据产品的相关性质选定某种物质作为参照物质,确定清洁后不高于允许的最大残留量作为合格标准,验证中通过检验其含量确定设备清洁的程度,必要时还需考察清洁剂的残留量。
➢开发验证取样方法和检验方法,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在验证开始前需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制定并批准验证方案5.1.3 方案实施阶段➢按照批准的验证方案开展验证获取数据,评价结果并得出结论。
如验证的结果表明清洁程序无法确保设备清洁达到预定标准,则需要查找原因、修改程序并重新验证,直至结果合格。
5.1.4 监控及再验证阶段➢对已验证并投入运行的清洁工艺进行监控,对清洁工艺的变更实行变更管理,根据监测的结果来看各种生产活动中所采用的清洁工艺能达到的实际效果,以确定再验证的周期,实施再验证5.2 清洁方式的选取5.2.1 清洁方式➢工艺设备的清洁,通常可以分为手工清洁方式和自动清洁方式,或者两者的结合。
➢手工清洁方式是由人工持清洁工具,按照预定的要求清洗设备,根据目测确定清洁的程度,直至清洁完成。
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清洁验证管理规程目的:规范清洁验证程序,指导清洁验证的操作方法。
防止药品的交叉污染,通过验证确定上批产品残留在设备中的物质减少到不会影响下批产品疗效、质量和安全性的程度。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在公司发生的所有清洁验证行为。
本规程描述了清洁验证的具体方法,包括清洁验证流程、设备的评估、取样点的选择、设备内表面积的计算、参照物质的选择、取样方法、标准要求、清洁剂的残留、检验方法的验证、取样回收率试验、设备清洁有效期等。
责任: 验证委员会:负责验证方案、验证报告的审核及批准;负责验证工作的总体策划与协调,为验证提供足够的资源。
验证项目部:负责验证活动的组织与协调;负责起草此规程;负责验证文档的管理;负责验证方案、验证数据及验证报告的审核;负责验证仪器仪表的请购、校准及维护保养。
负责验证仪器及试剂的管理。
验证小组:负责起草验证方案;负责实施相关验证;负责整理验证数据并起草验证报告;定义验证小组4负责清洁验证。
内容: 1.清洁:指设备中各种残留物(包括微生物及其代谢)的总量低至不影响下批产品的规定的疗效、质量和安全性的状态。
在线清洁(CIP):指系统或较大型的设备在原安装位置不作拆卸及移动的条件下的清洁工作。
最终淋洗水:指设备清洁程序最后一步淋洗即将结束时的水样,也指在淋洗完成后在设备中加入一定量的工艺用水,用量需小于生产批量,使其在系统内循环后的水样。
2.清洁验证流程3.设备的评估设备的评估由验证项目部负责进行。
评估内容在验证总计划中体现,根据设备用途的不同,设备评估用来确定哪些设备是多个活性成分共同接触的,即公用设备;哪些设备是和某个产品单独接触的,即专用设备。
设备评估是确定哪些设备包括在清洁验证中,哪些设备不包括在清洁验证中,按照设备接触产品的情况,设备分为三类:与多个产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公用设备)、不直接接触产品的设备、仅与1个产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即专用设备)。
清洁验证包括与多个产品直接接触的设备,不包括不直接接触产品的设备,仅与1个产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完成部分清洁验证项目即可。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清洁验证验证的实施及清洁方法的监控与再验证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清洁验证•验证的实施及清洁方法的监控与再验证验证的实施当验证方案获得批准,所有准备工作进行完毕后,即进入了验证实施阶段。
验证实施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执行。
本阶段的关键在于清洁规程的执行和数据的采集:取样与化验。
验证实施后写出验证报告。
应及时、准确地填写清洁规程执行记录,保证清洁过程完全按照规程进行。
执行规程的人员应当是将来进行正式操作的那些人员,而不应由方案设计人员或其他技术人员代替。
当然,有关技术人员可在旁观察规程的执行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偏差并予以纠正。
取样应由经过专门培训并通过取样验证的人员进行,样品标签可在取样前贴好,根据标签的指示取样,也可在取样后立即贴上标签,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应以方案规定为准。
检验应按照预先开发并验证的方法进行。
所用的试剂、对照品、仪器等都应符合预定要求。
检验机构出具的化验报告及其原始记录应作为验证报告的内容或附件0验证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均应记录在案,并由专门人员讨论并判断偏差的性质,确定是否对验证结果产生实质影响。
一般如检验结果超出限度,并经证明并非化验误差所致时,该偏差应作为关键偏差,这时应进行原因调查,确定原因并采取必要措施后重新进行验证试验。
验证结论应在审核了所有清洁作业记录、检验原始记录、化验报告、偏差记录后方能做出。
其结果只有合格或不合格两种,不可模棱两可。
验证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清洁规程的执行情况描述,附原始清洁作业记录。
(2)检验结果及其评价,附检验原始记录和化验报告。
(3)偏差说明,附偏差记录与调查。
(4)验证结论。
清洁方法的监控与再验证一、日常监控清洁验证报告一旦批准,清洁验证即告完成,该清洁方法即可正式投入使用。
同药品生产工艺过程一样,经验证后,清洁方法即进入了监控与再验证阶段,应当以实际生产运行的结果进一步考核清洁规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对清洁方法进行监控的目的是进一步考察清洁程序的可靠性。
验证过程中进行的试验往往是有限的,它包括不了实际生产中各种可能的特殊情况,监控则正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新版GMP药企药品车间清洁验证管理制度

车间清洁验证管理制度实施: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清洁验证方案、验证报告的起草及验证的实施。
QC负责人:负责按计划完成清洁验证中的相关检验任务,确保检验结论正确可靠。
QA验证管理员:负责验证工作的管理,协助清洁验证方案的起草,组织协调验证工作,并总结验证结果。
QA主管:负责清洁验证方案及报告的审核。
质量部负责人:负责清洁验证方案及报告的批准。
目的:通过对制定的清洁标准操作规程进行验证,考察清洁过程是否能始终如一地符合预定标准,降低交叉污染的风险。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药品生产中使用的所有与产品接触的设备、容器具、工具清洗效果的验征。
包括化学和微生物两项指标。
内容:1 清洁验证小组成员:生产技术部人员、质量部负责人、QA主管、QA验证管理员、QC主管、检验员、设备管理员。
2 清洁验证范围的确定:2.1 清洁验证的对象:包括所有与产品直接接触的生产设备、容器、工具。
2.2 清洁验证前应明确:2.2.1 生产产品的类型和数量(批量)。
2.2.3 产品处方及材料的特性。
2.2.4 设备的特性。
2.2.5 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2.2.6 评价清洗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
3 清洁验证的前提条件:3.1 检查是否制定有清洁操作规程,清洁操作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3.1.1 操作规程名称;3.1.2 操作规程适用范围;3.1.3 职责(本操作规程涉及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3.1.4 操作规程的操作步骤或程序;3.1.5 清洁的范围或对象;3.1.6 清洁实施的条件及频次;3.1.7 进行清洁的地点;3.1.8 清洁用的设备及设施;3.1.9 清洁所用的清洁剂及其配制方法;3.1.10 清洁方法及清洁用水;3.1.11 清洁设备及器具的干燥与存放;3.1.12 消毒剂及其配制;3.1.13 消毒频次及方法;4 清洁(及消毒)效果的评价:4.1 清洁操作规程的执行检查。
4.2 对照操作规程检查是否有效执行。
4.3 保证对所有关键步骤进行监控。
设备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1.目的:建立设备清洗验证管理规程,以规范设备清洗的验证工作。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安装试用前后设备、大修后设备、全部生产完成后设备清洁的验证。
3.职责:公司质量负责人、验证小组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附录:确认与验证5.程序5.1清洁验证定义有文件和记录证明所批准的清洁规程能有效清洁设备,使之符合药品生产的要求。
5.1.1清洁验证注意事项清洁验证应综合考虑设备使用情况、所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取样方法和位置以及相应的取样回收率、残留物的性质和限度、残留物检验方法的灵敏度等因素。
5.1.2清洁验证的一般要求清洁验证是通过文件证明清洁程序有效性的活动,目的是确保产品不会受到来自于同一设备上生产的其他产品的残留物、清洁剂以及微生物污染;为了证明清洁程序的有效性,清洁验证的次数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确定,通常应至少执行连续三个成功的清洁循环;清洁验证计划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验证过程中每个批次后的清洁效果需及时进行确认;根据清洁验证结果,必要时,在清洁验证后应当对设备的清洁效果进行持续确认。
对于专用设备,清洁验证可以不必对活性成分进行考察,但必须考虑清洁剂残留以及潜在的微生物污染等因素,对于一些特殊的产品,还应考察降解产物;对于没有与药物成分接触的设备,清洁验证可以不必对活性成分进行考察,但必须考虑清洁剂残留及微生物污染等因素;清洁验证中需对下列放置时间进行考察,进而确定常规生产中设备的放置时间:①设备最后一次使用与清洁之间的最大时间间隔(“待清洁放置时间”)②设备清洁后至下次使用的最大时间间隔(“清洁后放置时间”)③当采用阶段性生产组织方式时,应当综合考虑阶段性生产的最长时间和最大批次数量,以作为清洁验证的评价依据(最长连续生产周期)5.2清洁验证流程清洁验证前提条件①清洁规程已经批准,包括关键清洁程序的参数范围②完成风险评估(包括关键操作、设备、物料包括活性成分、试剂、辅料、清洁剂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到清洁效果的参数);③分析方法经过验证;④取样方法及取样回收率已经验证和批准;⑤验证方案已经批准,其中包括接受标准5.3 清洁验证设备5.3.1制粒、整粒、提升转料、干燥设备5.3.2混料设备5.3.3压片设备、包衣设备5.3.4 直接接触药品的内包装设备5.3.5直接接触药品的容器5.3.6其他与产品直接接触的设备5.4清洁验证的步骤5.4.1产品分组在对设备进行清洁验证前,首先应依据该设备用来生产的产品进行分组。
清洁验证管理规程

受控号:文件内容:1目的 (2)2适用范围 (2)3职责 (2)4定义 (2)5正文 (3)6相关文件 (14)7记录与附录 (14)8变更历史 (14)颁发部门:生效日期:年月日分发清单:质量管理部、生产技术部1. 目的建立清洁验证管理规程,规范生产操作的清洁验证工作,如清洁验证的文件要求、执行等,确保清洁验证工作的有序进行。
2. 适用范围本规程使用于生产设施、设备、容器具和房间的清洁验证。
3. 职责3.1 质量管理部:负责本规程的起草、审核、修订、培训、执行及监督。
3.2 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核本规程,验证委员会主任(总结理)、质量受权人负责批准本规程。
3.3 验证相关部门人员应充分理解本规程,并按此执行。
4. 定义4.1 清洁验证:通过科学的方法采集足够的数据,以证明规定的清洁规程能够始终如一的符合其预先设定的标准。
4.2 清洁规程:指执行清洁操作的详细说明。
4.3 可接受标准:指执行完相应的清洁操作后,残留API、清洁剂和微生物的科学合理的限度。
4.4 最差情况:包括上下工艺限度和环境的一个或一组条件,在标准操作规程范围内与理想条件相比有最大的导致产品或工艺失败的可能性。
这些条件不一定导致产品或工艺失败。
4.5 设备:指在药物生产区域使用到的直接接触产品的每件非容器与工具类装置,所有设备必须进行清洁验证。
4.6 容器与工具:指在药物生产区域使用到的辅助类器皿和工具,如物料铲和料桶等。
容器与工具需按照适宜的清洁程序进行清洁,可以不进行清洁验证。
4.7 清洁确认:进行周期性的微生物和理化测试,确认已验证的清洁程序仍然符合验证结论。
清洁确认可以用于确认试机物料可以被充分地从设备上清洁掉。
4.8 擦拭法:通过使用棉签等取样工具蘸取适当的溶剂对规定面积的设备表面进行擦拭的取样方法。
4.9 淋洗法:通过使用适当溶剂对设备表面淋洗之后收集淋洗液的取样方法。
其中包括收集清洁程序的最终淋洗水或清洁后使用额外溶剂淋洗(不首先)的方式。
食品车间清洁验证管理制度

清洁验证管理制度一、目的规范清洗验证程序,有效防止产品污染;在另一方面通过验证检验设备清洁操作规程是否能达到预期清洁效果。
二、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与产品直接接触设备清洗效果验证。
包括化学和微生物两方面内容。
三、职责:生产部、技术质检部、设备部。
四、内容:1、清洗验证的目的:证明按规定的操作程序清洗的设备,在使用该设备生产产品时,没有来自上批产品及清洗过程所带来的污染的风险,从而确保生产的产品是安全、纯净、有效的。
它是防止混药混批的有效措施。
2、清洗验证的特殊规定:2.1针对设备结构特点和生产产品固有特性制定设备清洁规程,在清洗规程的制定时至少应明确规定清洗程序、清洗周期、清洁用工具、各部位清洗方法、以及选择的清洗剂、消毒剂种类等方面的内容。
4.2.2确定与产品直接接触设备的最难清洗部位,一般根据设备与物料接触的表面积、生产经验、设备结构来确定;选择最难清洗产品种类,根据设备所生产产品的物理特性和实际经验选择1/3的难清洗品种分别测试。
3、验证方法:尽可能选择一个能准确测定设备清洗后清洁程度的合理的取样方法,为确保测试的重现性和清洗效果的稳定性,清洗验证应连续做同一品种三个批次的测试。
3.1取样方法和适用范围:3.1.1洗液法:取清洗过程中最终淋洗水作为被检样品的方法,适用于储罐、管道等人不便直接清洗到的窄小细长或人不便进入塔、罐等容器的设备清洗效果检测时使用。
如输液溶配及药液输送系统用以检测药物残留物测试,注射用水系统清洗消毒后作微生物限度、不溶微粒检查等。
在检测方面必须考虑检测灵敏度确定洗液量。
3.1.2擦拭法:用清洁或经乙醇消毒过的棉签等在指定的区域面积,适用于各种机械表面残留物的测试,取样部位必须选择机械设备最难清洗部位,即为固体残留物、液体沾污的地方作为清洗关键点、检测的重点。
3.2检测方法:3.2.1感观检测(目检、手感、鼻嗅等):3.2.2化学方法:3.2.3仪器分析:3.2.4微生物限度检测:4可接受的限度范围:4.1感官检查经清洗后的设备目检无残留物痕迹、无残留气味等。
清洁验证与再验证管理制度

药业有限公司GMP管理文件题目清洁验证与再验证管理制度编码:SMP-YZ-0006-00共2 页制定审核批准制定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颁发部门办公室颁发数量生效日期分发单位办公室、生产技术部、质量部一目的:建立清洁验证与再验证管理制度,为了证明生产工艺规程及车间设施能够达到公司生产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设备的清洁验证。
三责任者:验证小组组长、副组长、验证组成员。
四正文:1定义和目的:清洁验证是指对设备、容器或工具清洁方法的有效验证,其目的是证明所采用的清洁方法确能避免产品的交叉污染以及清洁剂残留的污染。
2验证的内容2.1验证项目:清洗方法、采用的清洁剂是否易于清除、冲洗液采样方法、残留物测定方法及限度等。
2.2验证时考虑最差情况:设备最难清洗部位、最难清洗的产品以及主药的活性等。
3验证方法对于设备或容器已设定了清洗方法(包括选定了清洁剂),主要通过三种方法来验证该设备在生产某种产品后的清洗是符合兽药GMP的要求。
3.1目测法:主要检查清洗后的设备或容器内表面是否有可见的残留物或残留有气味。
3.2最终清洗液取样法:即收集是当量最后一次清洗业作为测试仰赖监测器浓度。
3.3棉签擦拭取样法:即用蘸有适当溶剂的棉签在设备或容器的规定大小内表面上擦拭取样,然后用适当的溶剂将棉签上的样品溶出供测试。
3.4最终冲洗液取样法及棉签擦拭取样法的样品,再不考虑取样回收率影响的情况下,药物残留的一般限度为0.001%或更高,其主要是用于产品接触的表面以确保其残留量不影响下批产品或下一品种的质量。
而目测法一般仅用于产品不直接接触的外表面。
4注意事项:4.1与被检出物质及清洁剂的性质有特定的相关性,以保证所选定的检测方法正确反映出被检物质的残存量。
4.2有足够灵敏度,其灵敏度应该与前述残留量限度相适应。
4.3检测方法是简便的,一方面具备完成检测的条件,另一方面检测方法简便易行。
5再验证5.1自动清洗程序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再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业有限公司GMP管理文件
题目清洁验证与再验证管理制度
编码:
SMP-YZ-0006-00
共2 页
制定审核批准
制定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办公室颁发数量生效日期
分发单位办公室、生产技术部、质量部
一目的:建立清洁验证与再验证管理制度,为了证明生产工艺规程及车间设施能够达到公司生产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设备的清洁验证。
三责任者:验证小组组长、副组长、验证组成员。
四正文:
1定义和目的:清洁验证是指对设备、容器或工具清洁方法的有效验证,其目的是证明所采用的清洁方法确能避免产品的交叉污染以及清洁剂残留的污染。
2验证的内容
2.1验证项目:清洗方法、采用的清洁剂是否易于清除、冲洗液采样方法、残留物
测定方法及限度等。
2.2验证时考虑最差情况:设备最难清洗部位、最难清洗的产品以及主药的活性等。
3验证方法对于设备或容器已设定了清洗方法(包括选定了清洁剂),主要通过三种方法来验证该设备在生产某种产品后的清洗是符合兽药GMP的要求。
3.1目测法:主要检查清洗后的设备或容器内表面是否有可见的残留物或残留有气
味。
3.2最终清洗液取样法:即收集是当量最后一次清洗业作为测试仰赖监测器浓度。
3.3棉签擦拭取样法:即用蘸有适当溶剂的棉签在设备或容器的规定大小内表面上
擦拭取样,然后用适当的溶剂将棉签上的样品溶出供测试。
3.4最终冲洗液取样法及棉签擦拭取样法的样品,再不考虑取样回收率影响的情况
下,药物残留的一般限度为0.001%或更高,其主要是用于产品接触的表面以确
保其残留量不影响下批产品或下一品种的质量。
而目测法一般仅用于产品不直
接接触的外表面。
4注意事项:
4.1与被检出物质及清洁剂的性质有特定的相关性,以保证所选定的检测方法正确
反映出被检物质的残存量。
4.2有足够灵敏度,其灵敏度应该与前述残留量限度相适应。
4.3检测方法是简便的,一方面具备完成检测的条件,另一方面检测方法简便易行。
5再验证
5.1自动清洗程序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再验证。
5.2当车间生产设备或容器改变时进行再验证。
5.3有新产品生产前,根据产品情况可以进行再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