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压强教案(教学材料)
固体压强教案范文
固体压强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固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计算固体压强的基本公式。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固体的压强。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固体压强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2.教学难点: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1.固体压强的概念1.1压强的概念1.2固体压强的定义1.3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2.固体压强的基本公式2.1固体压强公式2.2牛顿第三定律与固体压强的关系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引入问题:当你用脚踩在沙滩上的细沙上时,为什么脚下会感到疼痛?2.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并激发他们对压强概念的兴趣。
Step 2:理论讲解1.介绍压强的概念、定义和计算方法。
1.1压强的概念: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1.2固体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1.3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压强=力/面积。
2.介绍固体压强的基本公式。
2.1固体压强公式:P=F/A。
2.2通过例子演示如何计算固体的压强。
Step 3:实验演示1.准备实验:准备一块小面积的木块和一本大面积的教材。
2.演示实验:学生将小木块放在教材上,然后用力压实木块,并观察教材是否会产生弯曲。
3.输出实验结果:观察教材是否发生了弯曲,并导出结论:在相同的力的作用下,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Step 4:问题探究1.解释为什么脚踩在沙滩的细沙上会感到疼痛。
1.1分析问题:脚踩在细沙上时,沙子受到了脚的力,产生了压力。
1.2解释原理:在相同的力的作用下,细沙的面积比脚的面积小,细沙的压强就会比脚的压强大,所以会感到疼痛。
Step 5:反思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进行知识总结,并提出问题。
四、教学手段与学具准备:1.教学手段:讲解、问答、实验演示。
2.学具准备:教材、小木块。
压强教案(优秀9篇)
压强教案(优秀9篇)压强教案篇一一、设计意图压强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其概念较为抽象,大部分学生在初二下学习时会感到困难,对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处理的不够好,不会灵活应用固体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帮助学生建立起压强的知识体系、框架,认清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采用对比法和归纳法,师生讨论的方法等。
二、复习目标1. 正确理解压强,区分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知道固体压强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 正确理解公式p=F/S,知道其适用范围,会用p=F/S及其变形公式解决一些问题。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掌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实验,这两个实验的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
三、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①压强的概念②对固体压强中受力面积的理解,液体压强中深度的理解。
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④掌握两个实验的方法、过程和结论。
难点:①压强概念的建立②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知识的应用四、教具与学具气球与钉板、削好的铅笔、压强计等五、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准备好八下的物理书和笔记本,在课前已经自己对压强概念有大致的了解,知道探究实验所用的物理方法等。
六、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引入课题3′5′在初二下我们学习了压强的概念,学过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等概念,由于压强的概念比较抽象,固、液、气压强的特点又不同,我们同学在学习时普遍感到困难。
这块知识本身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属于较难的部分。
希望通过本节复习课能给与大家一些帮助。
本节课我们主要复习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板书)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那些同学知道我们在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这部分学习了那些知识?一、压力①什么是压力?②压力产生的原因?③压力的范畴?④压力的方向?(课件)判断下列图中MN面所受压力的大小1.概念压力、压强的概念、单位、计算公式;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固体压强的教案
【教材分析】本章是初中力学内容的重点知识,而压强概念又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概念。
在学生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中经常用到,也是学生以后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浮力知识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要充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新课程标准理念,体现以探究式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方式,强调实验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采取分析现象,找出原因,提出猜想,进行实验验证猜想的研究方法,从而理解压强的概念和掌握控制变量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压强的概念;2、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能够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4、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压强现象,理解压强的概念;2、通过探究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掌握压强的定义和公式,掌握控制变量法;3、通过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培养学生提问、猜想、实验和分析数据、总结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善于观察生活等科学技能和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理解压强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学习下定义的科学方法。
【教法学法】对于压强的概念的引入采用教师启发式教学;对于压强的影响因素和定义采用探究式教学;对于压强的计算采用讲授法及讲练结合的方法;对于增大和减小压强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
【教具】【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1)出示图片小姑娘站在雪地里,对雪地有压力,双脚陷入雪里;小姑娘利用雪橇站在雪地里,对地面也有压力,却几乎没有陷入雪地;2.用手按皮肤,手指对皮肤有压力,皮肤被按进一些,用的力越大,陷入越深;3.用手按图钉帽,手对图钉有压力,图钉尖扎进桌面,如果将图钉倒过来,用差不多的力;总结: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蕴含着些什么物理知识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
二、新课教学1、压力的基本学习做出以上现象物体的受力分析,得出以下的结论: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2)压力的方向:垂直并指向被压物体的表面;3)物体放在水平面时,压力等于重力,但压力不是重力;压力的作用点是作用在物体的表面上。
固体压强实验教学案例
固体压强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2、掌握压强的概念3、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以及主动应用物理知识的意识4、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教学理念:压强是一个抽象的物理概念,但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
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提高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提出探究的课题,并加以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
因此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联系生活谈谈生活中的有关压强的物理现象,并且要求他们在生活中有意识的应用这些知识,为他们搭建展现自己的舞台,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是很有意思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
实验器材及教具:图钉、注射器、气球、圆珠笔、豆腐、豆腐大小的薄铁片、钩码教学活动过程:一、教师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准备一个气球,吹足气,用手压气球,气球变形,没破。
用注射器针尖,扎气球,气球“嘣”一声破了。
二、学生动手实验:请学生用食指和大拇指夹着圆珠笔的两端,用力,两个手指有什么感受?【说明:通过展现生活中不同环境下压力作用效果的实例,加深学生对压力效果这一概念的建立,为压强的引出打下基础】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提出问题通过以上现象,引导学生提出本节课的主要问题,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和小实验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猜想(1)让学生拿起气球,用不同的力压气球,使气球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2)再试一试用食指和大拇指夹着笔,为什么相同的力接触笔尖的食指比较痛呢?学生猜想结果: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关系【说明:鼓励学生依据生活的经验,或情景的事实进行大胆猜想】3、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参考桌面器材,利用控制变量法验证猜想设计实验:分两步:第一,控制压力大小,改变受力面积,看压力的效果;第二,控制受力面积,改变压力大小。
4、进行实验学生自行进行实验:(1)将豆腐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它的样子(2)然后在它正上方平放一薄铁片,薄铁片刚好全部覆盖它,观察豆腐的变形情况。
初中固体压强教案
初中固体压强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固体压强的概念,掌握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了解如何增大或减小固体压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固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固体的压强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固体压强。
2. 探究固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教学难点:1. 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变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图片:一张图展示一个人在不同地形上行走的情况,另一张图展示一个人在不同硬度的地面上行走的情况。
2. 提问:为什么在不同的地形和地面上行走时,人的脚会有不同的感觉?3. 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概念,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固体压强。
二、生成新知1. 教师讲解固体压强的概念,解释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学生通过例题理解固体压强的计算过程。
三、演示实验1. 教师演示实验:探究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四、学生实验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固体压强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2.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固体压强的因素。
2. 学生通过举例说明如何增大或减小固体压强。
3.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固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2. 收集生活中的固体压强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讲解、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总结与拓展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固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人教版固体压强说课稿范文
人教版固体压强说课稿范文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固体压强》。
本节课是固体压强单元的开篇,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位于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的第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之后的内容。
教材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压强的概念,然后通过实验和图形分析,让学生理解固体压强的特点,并学会计算固体压强。
本节课的内容是后续学习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压强的定义,掌握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2. 教学难点: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以及压强的物理意义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和观察压强的变化,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为什么滑雪板要设计成扁平的形状?”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出压强的概念。
2. 概念讲解利用教材中的图示和实例,讲解压强的定义,即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
强调压强的物理意义,即压强反映了压力作用的效果。
3.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改变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观察压强表的变化,从而理解固体压强的特点。
4. 公式推导引导学生根据压强的定义推导出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解释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
固体压强教案(教师版)
学生姓名 [] 学科 [物理] 教师姓名 [程小可] 课时 [第次课] 授课日期 [2012.03.]知识框架:一:压力压力的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压力的基本特征:压力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的一种接触力,任何彼此分离的两个物体之间不可能产生压力。
压力是与物体的形变相关联的一种弹力,是由于物体之间相互挤压,彼此引起形变而产生的,从力的性质看,压力属于弹性力。
压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且指向被作用的物体。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从力的性质看,压力属于弹性力,重力属于引力性质,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从施力物体看,压力的施力物体是相互挤压的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从力的作用看,压力作用在相互发生挤压的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重力的作用点是物体的重心。
从力的方向看,压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与水平方向垂直,指向地心。
从力的大小看,压力的大小决定于相互挤压、发生形变的情况,不一定与重力有关;重力的大小决定于物体质量的大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二:压强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压强的公式:FPS=P:压强(帕);F:压力(牛);S:受力面积(平方米)压强的单位:帕斯卡,简称帕(Pa)固体压强计算公式:FPS=传递特点:只能大小不变的沿原来方向传递压力。
影响因素: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改变压强的方法:改变压力的大小、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
思路汇总:题型体系:题型一、比例、倍数问题[例1]如图,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
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1:3.则()A、它们的高度之比h A:h B=2:3B、它们的高度之比h A:h B=3:4C、它们的质量之比m A:m B=2:3D、它们的质量之比m A:m B=1:3由于是实心圆柱体且粗细均匀,放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压强公式可用P=ρgh,则h=P/ρg,列式计算可得h A:h B=2:3;又由公式P=F/S,F=mg。
苏科版八年级下第十章第一节固体压强教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第十章第一节固体压强教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固体压强》。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固体压强的概念、影响固体压强的因素以及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固体压强的本质,掌握影响固体压强的因素,学会运用公式计算固体压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固体压强的概念,掌握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固体压强的概念、影响固体压强的因素、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难点: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尤其是如何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压强计。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同学们观察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与固体压强有关?2. 概念讲解:介绍固体压强的定义,解释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3. 影响因素分析:探讨影响固体压强的因素,如受力面积、压力等。
4. 例题讲解:运用固体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对固体压强的影响。
5. 随堂练习:请同学们运用固体压强公式,计算不同受力面积下的固体压强。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固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7. 拓展延伸:探讨固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工程设计、材料选择等。
六、板书设计1. 固体压强定义2. 影响固体压强的因素3. 固体压强计算公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压强,已知物体质量为2kg,重力加速度为10N/kg,接触面积为0.02平方米。
答案: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为100Pa。
2. 作业题目:一个物体放在斜面上,已知物体质量为3kg,重力加速度为10N/kg,斜面倾角为30°,接触面积为0.03平方米。
求物体对斜面的压强。
答案:物体对斜面的压强为50Pa。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固体压强的概念。
第1节固体压强教案
2.1 固体压强【要点问题聚焦】1、力的作用成效和压强的观点,压强的计算公式2、影响固体压强盛小的要素【内容精讲】考点 1:压力1 知识梳理(1) 压力的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 压力产生的原由:物体之间互相接触且发生互相挤压。
(3)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并指向被压的物体。
如下图是压力 F 的表示图。
(4) 压力的大小:可由物体的均衡条件和互相作使劲大小相等规律来确立。
【例 1】如下图,能正确表示物体对斜面压力的表示图是 ( )考点 2:压力和重力的差别1 知识梳理压力和重力是实质完整不一样的两种力,它们之间既有必定的联系又有实质的差别。
(1) 产生原由不一样。
压力是互相接触的物体因为发生互相挤压而产生的力,属于弹性力,而重力是物体因为遇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 力的方向不一样。
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固定不变的,一直竖直向下;而压力的方向老是垂直于物体的受力面,且指向受力物体的内部,在不一样状况下,压力的方向是不一样的。
(3) 压力的作用点不一样。
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受力面上,而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例 2】对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压力的方向老是竖直向下的B .压力的大小老是等于物体的重力C .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物体的表面,有时不垂直于物体表面D .以上说法均不对考点 3 压强1 知识梳理(1) 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遇到的压力叫压强。
(2) 压强的意义:描绘压力的作用成效。
(3) F 。
压强的公式: p S(4)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 Pa ),简称:帕。
l 帕=1 牛 / 米 2。
【例 3】对于压力、压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1 / 4A .压力的大小老是等于物体的重力,方向老是竖直向下的B .压力越小,产生的压强也必定越小FC .依据公式 p,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S D .受力面积一准时,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例 4】一个边长为 0.1m ,质量为 7.8 千克的正方体铁块,放在面积为0.5m 2的水平桌面中央,(1) 求铁块对桌面的压强; (2) 若在铁块上再加 10牛的向下压力,则桌面遇到的压强又为多大?【讲堂练习】 1.以下对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压力的方向老是竖直向下的B .压力等于重力C .压力老是作用在物体表面上D .压力老是由重力产生的2 . 如 图 所 示 , 物 体 ( G=20N ) 在 四 种不 同 的 状况 下 , 均 受 到 F=20N 的 力, 物 体 G 对 支 持 面 压 力为 20N 的 是( )A . aB . bC . cD .D 3. 2×lO 3帕所表示的意义是()A .物体遇到的压力是 2× lO 3牛 2× lO 3牛B .物体在 1平方米上遇到的重力是C .物体在单位面积上遇到的压力是 2×lO 3牛D .物体每平方米上遇到的压力是 2× lO 3牛4.压力产生的成效同 ①压力的大小 ②受力面积的大小③受压力作用的物体总面积④接触面的粗拙程度这四项中相关的是 ( )A .①②③B .①③C .①②D.①②④5.对压强公式 P=F/S 的解说,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物体越重、产生的压强越大B .物体所遇到的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C .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越大D .当压力一准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6.如下图, 物体 A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初中物理固体压强教案
初中物理固体压强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探究影响固体压强的因素,了解增大和减小固体压强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固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影响固体压强的因素。
教学难点:1. 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的运用。
2. 实验探究影响固体压强的因素。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海绵、小桌、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刻度尺、压力计。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压强现象,如踩在沙滩上的脚印、捏笔时手指的感觉等。
2. 提问:什么是固体压强?它是如何产生的?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固体压强的概念:固体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固体压力大小。
2. 介绍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压强 = 压力 / 受力面积。
3. 讲解影响固体压强的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
三、实验探究(15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压力和受力面积下海绵的形变程度。
2.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和海绵形变程度。
3.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压力和受力面积对固体压强的影响。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提问:如何增大或减小固体压强?2. 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讨论增大或减小固体压强的方法。
3. 分享学生讨论成果,总结增大或减小固体压强的方法。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固体压强。
2. 解答学生练习题中的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固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2. 强调增大或减小固体压强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固体压强概念,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影响固体压强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在课堂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讨论增大或减小固体压强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固体压强课程设计
固体压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固体的压强概念,了解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固体压强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
课程性质为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验探究。
学生特点为好奇心强,善于动手操作。
教学要求为充分运用实验、讨论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固体的压强概念、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固体压强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固体的压强概念:介绍固体压强的定义,解释固体压强的产生原因。
2.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讲解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举例说明如何计算固体压强。
3.固体压强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压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符合教学实际。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讲解固体压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讨论法:分组讨论固体压强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固体压强的变化规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所需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学资源应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1.教材:提供固体压强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变化规律。
2.参考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示固体压强的相关现象。
4.实验设备:提供实验所需的器材,如压力计、受力面积不同的固体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初中固体压强叠加问题教案
初中固体压强叠加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固体压强的概念,掌握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能够分析固体压强叠加问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固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固体压强叠加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教学难点:1. 固体压强叠加问题的理解。
2.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固体压强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压强现象,如踩踏、挤压等。
2. 提问:什么是固体压强?它是如何产生的?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固体压强的概念:固体压强是指固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
2. 介绍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受力,A表示受力面积。
3. 举例说明固体压强的计算应用,如计算踩踏地面时的压强。
三、固体压强叠加问题(15分钟)1. 提出固体压强叠加问题:当两个或多个力作用于同一固体上时,如何计算总压强?2. 分析固体压强叠加问题的解决方法:a. 画出示意图,明确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b. 分别计算各个力的压强。
c. 按照力的方向叠加压强,得出总压强。
3. 举例说明固体压强叠加问题的解决,如计算两个重物叠放时的总压强。
四、实验环节(15分钟)1. 安排学生进行固体压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
2.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固体压强,并分析实验结果。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解练习题,巩固固体压强叠加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固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固体压强叠加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强调固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固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固体压强叠加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第8章 固体压强-教案
《压强》第1讲固体压强学员姓名:授课老师:(一)教学目标: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并灵活运用压强公式;了解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以及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情形。
(二)教学重难点:压强的计算(三)教学内容:感受压强1,用食指和大拇指握笔头和笔尖,为什么感受不一样?2,滑雪时,为什么都要套一个滑雪板?我们知道,物体与物体接触,有一种垂直作用物体表面的力:压力。
我们握笔芯,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手指受到的压力大小是一样的,但力的作用效果却有极大的不同。
是什么导致同等大小的力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呢?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我们来看书上一个实验:把不同数量的砖头以同一姿态放在海绵上,把一块砖头用不同姿态放在海绵上,看海绵的凹陷程度。
这个实验说明: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由这个实验,我们推导出一个定义:压强。
压强的概念:物理学上,把单位面积所受到的压力的大小叫做压强,用大写字母P表示。
压强计算公式:P=F/S (P:压强; F:压力; S:受力面积。
)压强单位:压强的单位由力的单位和面积的单位组成,写作“牛/平方米”称为“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这是为了纪念这方面卓越贡献的帕斯卡。
1 Pa = 1 N/m2千万千万,这边面积单位一定要换算成平方米。
压强公式探微:压强与F成正比,与S成反比;只要知道其中两个条件,即可求出第三个。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 ,一辆质量为60t的坦克在水平面上,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5平方米,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0.05平方毫米,手指以65牛的力把图钉垂直压向墙面,试着比较坦克对地面的压强,与图钉对墙面压强的大小。
(g=9.8牛/千克)2,一头大象质量为6吨,每只脚掌的面积为500平方厘米;一个芭蕾舞演员45千克,她倾情演出时,单脚旋转,脚趾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平方厘米,问大象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还是芭蕾舞演员倾情演出时脚尖对地面的压强大?3,已知某烧杯底面积为40平方厘米,烧杯质量为50克,现倒入密度为0.8克/立方厘米,体积为125立方厘米的某种液体。
物理《固体压强》教学设计
固体压强复习课一、设计说明本节课围绕压强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展开复习教学活动。
首先,以“麻绳提豆腐”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直入主题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再通过三种情况下压力与重力关系的分析,解决学生压力重力易混淆的难题,为压强的教学扫除障碍。
以压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作用效果为启发,引导学生回顾教材中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为了便于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压强的概念,围绕压强公式强化相关计算并通过公式进一步分析改变压强的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习题设置部分,将中考中出现的考点、难点以及学生易混易错的题进行整合,再一一解决,以旧带新,以易带难从而分散教学难点。
通过压强公式和有条件限制下的固体压强公式采用一题多法,高效复习。
可以消除同学们解题的畏难情绪,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最后,结合当前的疫情以及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融会贯通,舒缓学生的紧张情绪,同时使本节课所学更好的应用于生活,最终优化复习教学效果。
二、教学背景压强是力学中重要的物理量,也是中考必考内容之一。
压强的概念较为抽象,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压强的计算涉及到质量、密度、体积、面积、重力、压力等多个物理量,还有相应的单位换算,同时与后面的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等知识也密切相关。
每一个物理量单独计算尚存在一些难度,若同时分析多个物理量则会使学生在学习压强时压力倍增。
因此,在中考一轮复习的过程中,要进行知识再现,把重点知识,核心知识进行整合并系统复习。
三、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和中考考纲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能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过程做出准确描述,并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2、理解压强的概念,并能运用p=F/S以及p=ρgh进行相关计算。
3、能根据p=F/S分析得出改变压强的方法,并能列举出生活中改变压强的实例。
4、通过讲授法、练习法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固体压强训练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固体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2)能够运用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3)了解影响固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压强的概念;(2)学习控制变量法,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3)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对科学的热爱;(2)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3)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固体压强的概念、压强的计算公式、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2. 难点:运用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分析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压强现象,如:鞋子、汽车、飞机等;2. 提问:什么是压强?如何计算压强?3. 引入课题:固体压强。
二、新课讲授1. 固体压强的概念(1)讲解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2)介绍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3)展示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S。
2. 影响固体压强大小的因素(1)讲解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2)通过实验探究,验证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3)总结影响固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三、巩固练习1. 基本概念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2)解释压强的概念。
2. 计算练习(1)已知一个物体的压力为200N,受力面积为0.1m²,求该物体的压强;(2)已知一个物体的压强为1000Pa,受力面积为0.2m²,求该物体的压力。
3. 应用练习(1)根据生活经验,分析下列情况中压强的大小;(2)设计实验,验证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固体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2. 强调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收集生活中固体压强的实例,撰写小论文。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 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3. 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初中固体压强训练教案
初中固体压强训练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固体压强的概念,掌握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验和练习,探究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压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固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压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固体压强的计算。
2.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压力计、海绵、小桌、砝码、细线、针、沙盆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压力的概念,复习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形变程度之间的关系。
2. 提问:固体压强是什么?它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二、探究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15分钟)1. 介绍固体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固体压强的意义。
2. 讲解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公式为:压强 = 压力 / 受力面积。
3. 举例说明如何计算固体压强,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方法。
三、实验探究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压力大小之间的关系(20分钟)1. 设计实验:让学生用压力计测量不同受力面积(如手指、手掌、脚底)在相同压力下的压强,记录数据。
2. 让学生用压力计测量不同压力下(如砝码的重量)在海绵上的压强,记录数据。
3. 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探究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压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计算给定压力和受力面积下的固体压强。
2. 让学生互相讨论,解答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固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2. 提问:固体压强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固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固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观察仔细,能够正确操作实验器材,较好地完成了实验任务。
在练习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对固体压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固体压强教案
小实验:(1).把削尖的铅笔放在两手掌间,尖端与左手掌接触,
意义做准备;
平端与右手掌接触,轻轻用力挤压,感觉那 2. 第 一 个 实 验 学
只手掌要痛一些?为什么?
生可以自己
(2).把准备好的白纸平放在小支架上面,使
动手做,第二
其下面悬空;把棒和铁棒分别从 20cm 的高度竖直下落到纸面上(教
个主要是教师
的理解。
(2).对比归纳法:学生通过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归纳总结出相关结论。
一端削尖的铅笔一支,粗细相同的细木棒和铁棒各一棵,小支架一个,普通白纸三到四
张纸,砖头三到四块,方形厚海绵一张,直尺一把。
教学内容
备注
1.相关知识回顾(此项运用和学生互动的提问方法,目的在于让学 1. 回 顾 力 的 相 关
实例: 菜刀,图钉等
(2).压强减小的方法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 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压力; 实例: 书包的背带,铁轨下的枕木等 主要采取和黑板板书一致的步骤小结,在此过程中指出一些相 关联系。 课后练习 1.2.3 根据教学内容的相关要点,按逻辑顺序写出
生回忆起或许已经遗忘的相关知识)
知识是为了分
提问:什么力?力有哪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析本节力的压
(答案: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其三要素是:大小小,
力以及它和重
方向,作用点;其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
力的区别;回忆
使物体发生形变。)
作用效果是为
2.新课程引入(本节采用实验引入法)
了压强的物理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压力,知道什么是受力面积。
(2).掌握压强的概念,公式,物理意义以及公式的运用,了解压强公式里面的个字母
固体压强说课稿人教版
固体压强说课稿人教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固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对固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讨论,增强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固体压强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 影响固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分析。
2. 教学难点:- 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比较。
- 固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弹簧秤、不同材质的平板、不同形状的物体、压力计。
2. 教学辅助材料:多媒体课件、实验操作视频、固体压强的应用案例。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钉子尖利的一端容易刺破物体,引出固体压强的概念。
- 通过提问学生对于压强的初步理解,激发学生对固体压强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讲解- 定义固体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 介绍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作用力,A表示受力面积。
3. 实验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弹簧秤测量不同物体在不同平板上的压力。
- 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对固体压强的影响。
4. 影响因素分析- 讨论并总结影响固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包括作用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以及物体的材质。
- 通过实例说明不同因素如何影响固体压强。
5. 应用讨论- 讨论固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刀片的锋利度、建筑物地基的设计等。
- 比较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不同,并解释为什么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而固体压强与深度无关。
6. 课堂小结- 总结固体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 强调固体压强在工程设计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固体压强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 布置一个小项目,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固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五、板书设计```固体压强一、概念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计算公式:P = F/A二、影响因素作用力、受力面积、物体材质三、应用生活实例:刀片锋利度、建筑物地基设计与液体压强的比较```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如学生参与度、实验操作的有效性、概念理解的深度等。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固体压强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教案固体压强教案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固体的压强概念,了解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固体压强的概念,掌握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固体压强的概念,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难点:固体压强的计算,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桌、实验架、固体压强计、测量仪器。
学具:笔记本、笔。
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固体压强的存在。
将一个固体压强计放在实验桌上,让学生用手按住固体压强计,观察固体压强计的指针变化。
2. 讲解:讲解固体压强的概念,解释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3. 实验一: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大小对固体压强的影响。
将固体压强计放在实验架上,用不同大小的力按住固体压强计,观察固体压强计的指针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4. 实验二:压力大小一定时,受力面积对固体压强的影响。
将固体压强计放在实验架上,用相同大小的力按住固体压强计,但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观察固体压强计的指针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5. 实验三:固体压强的计算。
用测量仪器测量固体压强计的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计算固体压强,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
活动重难点:重点:固体压强的概念,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难点:固体压强的计算,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实验和观察,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固体压强的概念,掌握固体压强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在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方面,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压强教学课题压强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位于第八章第一节,从内容上看,其处于力,力的作用效果,密度,浮力之后,液体和气体压强之前,学习固体压强不仅是对力的作用效果的进一步研究和学习,更是为后面的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压力,知道什么是受力面积。
(2).掌握压强的概念,公式,物理意义以及公式的运用,了解压强公式里面的个字母的物意义以及相应的单位。
(3).了解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数有关,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对比生活中与压强有关的实际例子,了解对比学习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2).通过书本上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初步掌握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和自己动手做小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小实验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本节教学重点是对压强物理意义的理解和压强的计算。
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学生通过老师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一些相关小实验,加深对压强的理解。
(2).对比归纳法:学生通过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归纳总结出相关结论。
课前准备一端削尖的铅笔一支,粗细相同的细木棒和铁棒各一棵,小支架一个,普通白纸三到四张纸,砖头三到四块,方形厚海绵一张,直尺一把。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备
注
一.导入 1.相关知识回顾(此项运用和学生互动的提问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回忆起或许已经
遗忘的相关知识)
提问:什么力?力有哪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答案: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其三要素是:大小小,方向,作用点;
其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使物体发生形变。
) 1.回顾力
的相关
知识是
为了分
析本节
2.新课程引入(本节采用实验引入法)
小实验:(1).把削尖的铅笔放在两手掌间,尖端与左手掌接触,平端与右手
掌接触,轻轻用力挤压,感觉那只手掌要痛一些?为什么?
(2).把准备好的白纸平放在小支架上面,使
其下面悬空;把棒和铁棒分别从20cm的高度竖直下落到纸
面上(教学准备阶段先试出恰当高度),观察哪棵棒子穿透了;
为什么?
力的压
力以及
它和重
力的区
别;回
忆作用
效果是
为了压
强的物
理意义
做准
备;2.第一个
实验学
生可
以自
己动
手做,
第二
个主要
是教师
演示,
实验完
后不忙
给出解
释,让
学生带
着问题
进入新
课的学
习。
以
此引起
学生学
习兴趣
(相关
实验
的课
前一
定要
试做)
二.新知识点揭示1.压力和相关分析
(1).压力的概念
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2).压力的产生
由于物体之间的相互挤压而产生压力。
(3).压力的方向
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并且指向被压物体。
(4).压力的符号和单位
符号是 F 单位是N(牛顿)。
(5).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从定义,力的三要素,本质,受力物体和符号几方面进行比较。
(6).受力面积
压力作用界面上两物体间所共有的那部分面积叫做受力面积;
(7).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实验探究:把海绵平放在桌子上面,把准备好的砖头和直尺放到相应的位置;
第一种情况:在海绵上面平放一块砖头,(海绵的边缘和砖块的边缘在同一
竖直面上,便于测量),用直尺测量出其凹陷的深度H1。
第二种情况:在第一种情况的砖块上面在加一块砖头,再测量出其凹陷的深
度H2。
第三种情况:拆下前面的两块砖头,把其中一块竖直放在海绵上面,再测量
出其凹陷的深度H3。
设计表格首先给出压力的概念,对压力有一定的理解,然后通过图形,做受力分析图,直观的展示压力以及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在实验中,老师引导,表格又学生自己设计,在分析数据前给他
情况一情况二情况三
H
两两相比较得出结论:
在受力面积一样大的时候,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
在压力一样大的时候,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强
(1).压强的概念
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大小叫压强。
(2).压强的物理意义
压强是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
(3).压强的公式
P=F/S.
P代表了压强,单位是Pa(帕斯卡)。
F代表压力,单位N(牛顿)。
S代表受力面积,单位m2 平方米。
(4).压强公式的变换运用
P=F/S F=PS S=F/P
(5).压强的计算
例:如图,重10N,边长为10平厘米的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那么其对桌面的压力合压强分别是多大?
例:
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重80N,放在竖直的墙角,如果用50N的力推物体,那么它对竖直墙壁和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是多大?们回顾下与控制变量法相关的知识;又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最后老师给出最后的结论,让学生与自己得出来的结论作比较;
此处主要是压强的计算,在计算前,必须明确知道计算公式里个量的含义和单位;
类
别深
度
对竖直墙面的压强为
P1=F1/S=50N/(0.1*0.1) m2
=5000Pa
P2=F2/S=G/S=80N/(0.1*0.1) m2
=8000Pa
例:课本上144页例题。
3.压强的增大和减小
压强的增大和减小主要是根据其计算公式推导来(1).压强增大的方法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
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力;
实例:
菜刀,图钉等
(2).压强减小的方法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
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压力;
实例:
书包的背带,铁轨下的枕木等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要发动学生的思维,尽量多的举出生活中的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例子。
小结主要采取和黑板板书一致的步骤小结,在此过程中指出一些相
关联系。
课后作业课后练习1.2.3
板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的相关要点,按逻辑顺序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