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五脏)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PPT课件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自《医学入门》提出心有血肉之心和 神明之心以来,一般认为血肉之心主 血液运行,而神明之心主人体的生理 活动和心理活动。
1.主血脉
❖涵义:心主血脉,是说心具有化生血 液、推动和调控全身血液运行的作用。
┌化血:水谷之精奉心化
∣ 赤而为血(浊气归心)
2.藏神
❖ 心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 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 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 理活动的功能。
❖ 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 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 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 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
❖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 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 之神。
之精向下输布到其它脏腑以濡
诸窍,外达皮毛肌腠
养之
─────────────────────────────
宣发卫气于体表肌腠,发挥保
将脏腑代谢产生的废水下输于
卫机体的作用
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4 在液为涕
5 与秋气相通应
五行同属于金
三、脾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2、主统血
(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 2、喜燥恶湿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字面理解:运, 转运、转输; 化, 消化(变化)。
基本概念:
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 微和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 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五脏
因此,中医的脏腑具有从重含义: 既是解剖生理学的概念,又是生理 病理学概念。
详于机能,略于形态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述
第二节
五 脏
五脏,是心、肝、脾、肺、肾的合称。在经络
学说中,将心包络也称一脏,合为六脏。藏象
学说习惯将心包络附属于心,故一般称为五脏
引申为贮藏,指五脏要贮藏一定的精微物质
指形象,人体的内脏都有一定的解剖形态
象
指现象或征象,指内脏的生理、病理都有反映于外的现象 引申为比象,取象比类来比拟内脏的功能
二、脏象学说的形成
1. 古代的解剖实践 《内经》时代,解剖人体已是医学研究的重要 内容。 《灵枢·肠胃》中,还详细地描述了胃肠的形状、 容量、位置、长短等。如其中记载的食道与肠 的长度的比,与现代解剖学相差无几。
二、脏象学说的形成
3. 反复医疗实践的验证
如进食某些动物的肝 脏或从治肝入手,可治疗 某些眼疾,从而得知肝与 目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形成了“肝主目”的理论 概念
二、脏象学说的形成
4.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如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理论即以五行学
说理论为指导,而脏腑内部的对立统一运
动,则多以阴阳学说为理论根据
清气 浊气
鼻
吸入清气、呼出浊气——主呼吸之气
肺
司 呼 吸
吸入清气,生成宗气 主一身之气 一宣一降,调畅气机
肺 主 气
主要生理功能
2.肺主通调水道 (1)含义: 肺气的宣发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有疏通调节的作用。又称“肺主行水”
肺为水之上源:指对全身水液的运行、输布和排 泄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肺为华盖,位居最高, 故称肺为水之上源
中医基础知识之脏腑
中医根底知识之脏腑脏腑,是内脏的总称。
按照内脏的功能特点,主要分为五脏、六腑两类。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
五脏共同的功能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同的功能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脏腑学说是阐述人体内脏的形态构造和部位,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根底理论。
人体的内脏各有一定的形态构造和部位、生理功能及其互相居于胸腹腔中不同的部位,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
而在内脏之间,无论是五脏之间、六腑之间或脏与腑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脏腑学说具有一定的特点。
首先,中医学对内脏形态与部位的记载比拟简单,而着重用气、血、阴、阳等来概括内脏的物质构造,认为它们是构成内脏和维持内脏生理的根本物质。
由于气血阴阳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因而它们在腑脏的生理活动中,各自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一、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五脏,是心、肝、脾、肺、肾的合称。
亦有加上心包络,称为六脏者。
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不予并列,故仍称为五脏。
五脏的生理功能,虽然各有专司,但心脏的生理功能是起着主宰作用。
五脏之间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平衡,主要是以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为根底来进展阐释的。
1、心心居于胸腔,形似倒垂的未开莲蕊,有心包络维护于外的心脏,即"血肉之心〞。
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五色主赤〔红〕色,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心与小肠之间相互络属,故心与小肠相为表里。
〔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血脉: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人体的血液运行于脉管之中,而依赖于心脉的搏动才能循环不息,发挥着濡养的作用。
"心主血,血之行身,通遍经络,脏腑循环〞。
所以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是在心脏。
心脏的正常搏动,依赖于心气、心阳的推动和温煦作用,以及心血、心阴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从而以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保证血液在脉内的正常运行。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
第七单元五脏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1.心的生理机能及特性(1)主血脉(2)藏神(3)生理特性:①心为阳脏而主通明;②心气下降。
(4)心血、心气、心阴、心阳的生理作用(1)主血脉指运行在脉中的血液,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循环于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
功能正常的三条件:心气充沛、脉道通利、血液充盈。
心主血脉包含心主血和心主脉。
心主血的内涵:心行血----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循行的功能。
心生血----指心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
心主脉的内涵:指心气推动脉气,使血行脉中,保持脉道通利的作用。
“心主身之血脉”。
(2)心藏神①神的概念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是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
它可以通过人的眼神、表情、语言、动作等反映于外,又称为“神气”,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
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心主神志指狭义的神。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②心主血脉与心藏神的关系(3)心的生理特性①为阳脏而主通明心为阳脏②心气下降心火在心阴的牵制下合化为心气下行以温肾,维持人体上下协调。
(4)心血、心气、心阴、心阳的生理作用①心血:濡养心脏及其形体官窍,化生心神。
②心气:推动调控心脏搏动、脉管舒缩及精神活动。
③心阴:制约心阳,抑制心脏搏动和精神活动。
④心阳:制约心阴,激发心脏搏动和精神活动。
2.肺的生理机能与特性(1)主气司呼吸(2)主行水(3)朝百脉,主治节(4)肺的生理特性:①肺为华盖②肺为娇脏③肺气宣降(5)肺津、肺气、肺阴、肺阳的生理作用①肺津:濡养滋润肺、大肠、皮毛等的作用。
②肺气:推动和调控呼吸、行水等作用。
③肺阴:凉润肺脏,使肺气下行。
④肺阳:温暖肺脏,使肺气上行。
(1)主气、司呼吸主一身之气主呼吸之气①主一身之气②主呼吸之气(2)主行水含义:指肺气的宣发肃降对人体水液代谢有疏通和调节作用。
(3)朝百脉,主治节所谓“朝百脉”,其本质是肺的宣降运动在血液循环中的体现。
中医基础知识五脏六腑-ppt课件(2024版)
五脏与五行相对应
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 五脏:肝 心 脾 肺 肾 五体:筋 脉 肉 皮 骨 五华:爪 面 唇 毛 发 五志:怒 喜 思 悲 恐 五液:泪 汗 涎 涕 唾 五味:酸 苦 甘 辛 咸 五色:青 赤 黄 白 黑 五方:东 南 中 西 北 五季:春 夏 长夏 秋 冬 五气:风 暑 湿 燥 寒 五化:生 长 化 收 藏 五音:角 徵 宫 商 羽 五官:目 舌 口 鼻 耳
2024/11/12
五脏六腑 - 五脏之心
心的生理功能:
2、心藏神。
心藏神生理作用有二: 其一,主思维、意识、精神。在正常情况下,神明之心接受和
反映客观外界事物,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其二,主宰生命活动。“心为身之主宰,万事之根本”(《饮
膳正要·序》)。神明之心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五脏六腑 必须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的生命活动。 心为君主而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心藏神而为神明之用。“心 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
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
1)、肺主呼吸:肺的呼吸运动有节律地一呼一吸,呼浊吸清,对保证呼吸的调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调节气机:肺主气,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使全身的气机调畅。所谓“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
腑无所不治”(《类经·脏象类》)。
3)、助心行血: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全身血液的运行。“诸气者皆属于肺”,
2024/11/12
五脏六腑 - 五脏之心
心的生理功能:
2、心藏神。
神的含义:在中医学中,神的含义主要有三: 其一,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所谓“阴阳不测谓之神”
(《素问·天元纪大论》)。 其二,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一般称之为广义的神。整个人体生命活动
中医基础知识(五脏)
中医基础知识(五脏)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中医基础知识脾系统:脾与胃相表里,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思伤脾在液为涎,在五脏中脾属阴中至阴。
脾主运化,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
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运:输送,转运;化:消化、吸收。
将我们所吃的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将其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
小儿的脾胃最为弱,常常因各种饮食不当的原因,造成伤时、泄泻、食欲不振等,小宝宝本身生理特点就是“脾常不足”,“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小儿三分饥的原则就是要使小儿吃到七分饱留三分余地。
保持七分饱,脏腑就不容易损伤。
如果宝宝的脾胃已经受伤,:补脾经,捏脊,揉按足三里,摩腹,揉按板门,运内八卦,2脾生血统血:如果脾胃长期虚弱,宝宝总是不爱吃饭,或消化不良,长期便秘或泻肚。
又因脾开窍于口,口唇的色泽代表了气血的盛衰。
如果口唇色泽苍白或者暗淡无色,就表明脾气不足,制造出的气血不足,这个人多半是气血亏虚3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胃先将营养物质消化,需下行至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其糟粕,下移至大肠,形成粪便排除体外,另外水液代谢产物则注入到膀胱中储存,由肾气控制排出体外。
生理特性:脾喜燥恶湿。
“脾虚则湿”:脾主长夏,脾脏的生理功能活动与长夏阴阳变化相互通应。
脾与长夏,湿,土,黄色等有内在联系。
脾喜燥恶湿,湿气当令,每年七八月份交长夏,如果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
现代人的病很多都跟湿有关,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
风、寒、暑、湿、燥、火,外感六邪,当中以湿最难缠,而且湿从不单独作战,总是和别的邪气狼狈为奸。
湿气遇寒,成为湿寒;遇热,则湿热,遇风,成风湿,驱风容易。
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成为慢性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
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湿呢?有几个很简单的方式,一个是看舌头,肥大,有齿痕。
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点)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点)五脏:肝、心、脾、肺、肾整体观念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中医学基本特点官窍:目、口、鼻、耳、舌形体:皮、肉、筋、骨、脉辨证论治1)病、症、证2)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人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
1)人是有机的整体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诊断上以外知内;治疗上整体调整;结构上不可分割;2)人与自然相统一:时间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地域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症:症状或体征。
指疾病的临床表现。
病:疾病的简称。
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完整的病理过程。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特性的概括,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
辨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举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子和邪正干系,归纳综合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成效,确定相宜的医治办法。
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特征阳阴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可变性:事物的阴阳属性随其对峙面的变化而变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偏向转化可分性:阴阳之中可分阴阳对立制约:对立——阴阳属性相反、相对制约——阴阳相互抑制、约束阴阳的相互关系互根互用:互根——阴阳互相依存,互为前提。
互用——阴阳相互促进消长均衡:阴阳相互消长、阴阳协调均衡阴阳相互消长:指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存在着量的增减和比例大小的变化阴阳协调平衡:指阴阳双方的消长在一定限度内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
阴阳相互转化: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的偏向转化。
条件:“极”、“重”“甚”.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医治五行的概念:是指木、火、土、金、水五大类事物及其举动变化。
木曰曲直本义:描述树木枝曲干直的生长状态。
引申义:生长,升发,舒畅,XXX。
火曰炎上本义:火苗有酷热向上的特点。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医基础理论五脏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单选题]1.具有“主肃降”生理特性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肺主气司呼吸,实(江南博哥)际上是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在气体交换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肺气宣发,浊气得以呼出;肺气肃降,清气得以吸入。
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协调有序,则呼吸均匀通畅。
掌握“肺的生理机能与特性”知识点。
[单选题]2.具有“主治节”功能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肺主治节:治节,即治理调节。
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气、血、水的作用。
是对肺的主要生理机能的高度概括。
掌握“肺的生理机能与特性”知识点。
[单选题]3.称作“华盖”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肺位于胸腔,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因而有“华盖”之称。
掌握“肺的生理机能与特性”知识点。
[单选题]4.具有“水之上源”之称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肺居高位,又能行水,故称之为“水之上源”。
掌握“肺的生理机能与特性”知识点。
[单选题]5.具有主行水功能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肺主行水,指肺具有通调水道的功能。
人体水液代谢要依靠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
宣发将津液输布全身,并调节汗液的排泄;肃降将水液向下输送,化生尿液而排泄。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掌握“肺的生理机能与特性”知识点。
[单选题]6.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体现在A.吸入清气B.呼出浊气C.生成宗气D.主治节E.辅心行血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
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宗气的生成。
一身之气主要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构成。
宗气属后天之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谷气相结合而生成。
中医基础知识掌握中医的五脏六腑功能与调理
中医基础知识掌握中医的五脏六腑功能与调理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强调身心的相互关系与平衡。
中医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对五脏六腑的了解以及如何调理它们。
本文将介绍中医的五脏六腑功能与调理方法,帮助读者了解中医基础知识。
一、五脏六腑功能1. 心脏:中医认为心脏主管血液循环,同时与情绪、记忆、激情和睡眠等方面有关。
调理心脏的方法包括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运动、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以及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等。
2. 肺脏:肺脏是呼吸系统的关键器官,同时也与皮肤和情绪有关。
中医认为肺脏主要功能是呼吸并控制气机。
调理肺脏的方法包括保护好呼吸道、保持正常的呼吸节奏、多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加氧气摄入量等。
3. 脾脏:脾脏是中医认为对消化和吸收有重要作用的器官。
调理脾脏的方法包括合理饮食、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以及减少食用寒凉食物等。
4. 肝脏:肝脏是中医认为掌控情绪与气血畅通的重要器官。
调理肝脏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适当运动、避免暴饮暴食以及避免过度饮酒等。
5. 肾脏:肾脏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人体的根本之源,掌管生长、发育和繁殖。
调理肾脏的方法包括保持适当的水平活动、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补充水分以及避免熬夜等。
6. 胃和小肠:胃和小肠是消化系统中的关键部位,负责分解和吸收食物。
调理胃和小肠的方法包括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进食以及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等。
二、调理五脏六腑的方法1. 饮食调理:在中医理论中,饮食是调理五脏六腑的重要方面。
适宜的饮食可以增加机体的营养摄入,同时也可以帮助平衡五脏六腑的功能。
对于不同的脏腑,需要遵循相应的饮食原则,例如,对于肝脏,应该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用清淡的蔬菜水果。
2. 中草药调理:中草药是中医调理五脏六腑的传统方法之一。
不同的草药有不同的功效,可以帮助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
常用的中草药包括黄芪、当归、枸杞等。
使用中草药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咨询中医医师的建议。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
脾病常见症:腹胀纳少,食后尤甚,便溏 肢倦,食少懒言,面色萎黄
A. 或浮肿、或消瘦
B. 或腹痛喜暖喜按,肢冷尿少,或肢体困 重,或浮肿,或带下清稀。
C. 或口干舌燥,或干呕呃逆。
D. 或脘腹坠胀,或便意频数,肛门重坠, 或久痢脱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混浊如 米泔。
E. 便血,尿血,肌衄,鼻衄,齿衄,或妇 女月经过多、崩漏等。
脾之精气通于口→食欲、口味正常;口唇红润光泽。
病理:
脾失健运→食欲不振,口淡乏味或口味甜腻,嗜异味; 口唇淡白无华。
3、在志为思
生理:
脾气健旺 → 思维敏捷
病理:
思虑过度 → 脾气郁结,运化失常:不思饮食,脘腹胀闷 ,头目眩晕。
4、在液为涎
涎 ---为唾液中较粘稠的部分,有润泽口腔,保护口腔粘
膜的作用。
生理: 心的气血充沛,脉道通利 → 面部红润而有光泽 病理: 心的气血不足 → 面色淡白;
心的血脉瘀阻 → 面色青紫或晦暗
2、在窍为舌
舌 --- 司味觉;协助吞咽、发音。 生理: 心气通于舌 → 舌能知五味,活动自如。 病理: 心火上炎 → 舌生疮糜烂 心神失灵 → 舌强语謇
3、在志为喜
生理: 心气血调和 → 喜乐有度 病理: 过喜 → 心气弛缓,心神涣散:注意力难集中,甚至神志狂乱 暴喜 → 心气暴脱:胸痛,冷汗淋漓,神志模糊,
胞
三、脏腑的区别
脏 腑
名称
结构特点
生理功能
功能特点
阴阳 表里
经络 络属
五 脏
肝、心、脾、肺、 肾
实体性器官 (中满)
化生贮藏精气
藏而不泻, 满而不实
有
有
六 腑
胆、胃、小肠、大 肠、膀胱、三焦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 ppt课件
七、五脏与食物
黑色食品养肾 黑色食品,如黑芝麻、黑木耳、核桃等。中医认为 黑色食品具有强肾作用。黑木耳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脑 磷脂,称之为清洁血管、软化血管的“清道夫”,每餐 吃5克-10克黑木耳,就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心脑血 管疾病。黑芝麻含有的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在维生素E、 维生素B1的作用参与下,能加速人体的代谢功能;黑芝 麻含有的铁和维生素E是预防贫血、活化脑细胞、消除血 管胆固醇的重要成分;黑芝麻含有的脂肪大多为不饱和 脂肪酸,有延年益寿的作用;中医中药理论认为,黑芝 麻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的作 用,可用于治疗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晕、须发早白、 脱发、腰膝酸软、四肢乏力、步履艰难、五脏虚损、皮 燥发枯、肠燥便秘等病症,在乌发养颜方面的功效,更 是有口皆碑。
ppt课件 4
一、脏象学说的内容
• 1、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经络等。 • 2、构成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精、气、血、津液。
ppt课件
5
二、中医脏腑概念的特征
• 中医脏象学说的“脏腑”表述的是以 某一脏腑名称为代表的某一系统的生理病 理概念; • 西医学所说的“内脏”则是指解剖形 态上的具体脏器与他的生理病理功能。
ppt课件
21
七、五脏与食物
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从身体健康 来讲,饮食是健康的基础,要合理膳食,中医 认为“药食同源”,不同颜色的食物即可以治 疗不同的疾病,而且可以保证自身血“质”良 好。例如心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红色食物;肝 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绿色食物;脾功能(消化 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黄色食物;肺功能不好 的人可多食白色食物;肾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 黑色食品。
ppt课件 25
七、五脏与食物
白色食物养肺 白色食品,例如山药、燕麦片、雪梨、银耳、百 合、莲子等。近些年,燕麦的好处渐为人知,它含有 丰富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E,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 血糖,治疗便秘改善血液循环,是减肥的最佳食品。 梨子自古被尊为“百果之宗”,有润肺、止咳、消痰 、降火等功用。在秋季若因气候过度干燥,继而出现 口渴、便秘、干咳等;或因内热导致烦渴、咳喘及痰 黄等症状,可多食梨。现代营养学认为,山药中含有 较多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还富含钾、镁等矿物质 元素,具有营养滋补、诱生搅扰素、增强机体免疫力 等功效,还能改善冠状动脉及微轮回血流,可治疗慢 性气管炎、冠芥蒂、心绞痛等。天气枯燥,易伤肺津 ,招致阴虚,出现口干、咽干、唇焦、干咳等病症, 此时进补山药最为适合,因山药是安然平静之品,为 26 ppt课件 滋阴养肺之上品。
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五脏
⼀、⼼(附:⼼包络)⼼位于胸腔偏左,膈膜之上,肺之下,圆⽽下尖,形如莲蕊,外有⼼包卫护。
⼼与⼩肠、脉、⾯、⾆等构成⼼系统。
⼼,在五⾏属⽕,为阳中之阳脏,主⾎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主、⽣命之主宰。
⼼与四时之夏相通应。
(⼀)⼼的解剖形态1.⼼的解剖位置:关于⼼的解剖部位,在《内经》《难经》《医贯》等中医⽂献中已有较为明确的记载,⼼位于胸腔偏左,居肺下膈上,“⼼居肺管之下,膈膜之上,附着脊之第五椎’’(《类经图翼·经络》)。
⼼是隐藏在脊柱之前,胸⾻之后的⼀个重要的脏器。
⼼尖搏动在左乳之下。
2.⼼的形态结构:⼼脏呈尖圆形,⾊红,中有孔窍,外有⼼包络围护,⼼居其中。
中医学对⼈体⼼脏的重量、颜⾊、结构,以及⼼腔的⾎容量等均有⼀定的认识,只是较为粗略⽽已。
“⼼象尖圆形,如莲蕊……外有⾚黄裹脂,⼀是为⼼包络”(《类经图翼·经络》)。
脏象学说中的⼼,在中医⽂献中有⾎⾁之⼼和神明之⼼之别。
⾎⾁之⼼,即指实质性的⼼脏;神明之⼼是指脑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功能。
中医学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属于⼼,故有神明之⼼的说法。
正如李梃所说:“有⾎⾁之⼼,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
有神明之⼼……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是也”(《医学⼊门·脏腑》)。
(⼆)⼼的⽣理功能1.⼼主⾎脉:⼼主⾎脉,指⼼有主管⾎脉和推动⾎液循⾏于脉中的作⽤,包括主⾎和主脉两个⽅⾯。
⾎就是⾎液。
脉,即是脉管,⼜称经脉,为⾎之府,是⾎液运⾏的通道。
⼼脏和脉管相连,形成⼀个密闭的系统,成为⾎液循环的枢纽。
⼼脏不停地搏动,推动⾎液在全⾝脉管中循环⽆端,周流不息,成为⾎液循环的动⼒。
所以说:“⼈⼼动,则⾎⾏于诸经,……是⼼主⾎也”(《医学⼊门·脏腑》)。
由此可见,⼼脏、脉和⾎液所构成的这个相对独⽴系统的⽣理功能,·都属于⼼所主,都有赖于⼼脏的正常搏动。
⼼脏有规律的跳动,与⼼脏相通的脉管亦随之产⽣有规律的搏动,称之为“脉搏”。
中医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中医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一、中医五脏六腑的基本概念中医五脏六腑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是中医对人体脏器的整体和系统观念的呈现。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共存,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心心是人体的主宰之官,主司血脉,其功能包括主持血液循环、控制血压、调节情绪等。
在中医理论中,心的功能不仅局限于心脏器官本身,还包括心与情绪的关系。
2. 肝肝主疏泄,调节气血,具有重要的解毒功能。
在中医理论中,肝的功能还包括调节情绪,保证气血畅通。
3. 脾脾主运化,是人体消化、吸收和代谢的重要器官。
脾也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4. 肺肺主呼吸,管理体内气的运行,对外界气息的吸收和排出起着重要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肺与人体的抵抗力、皮肤的呼吸功能等有密切联系。
5. 肾肾主存精,调节水液代谢和生长发育。
在中医理论中,肾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还包括对骨髓、脑髓的调节作用。
二、经络系统的重要性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沟通人体各个脏腑器官的通道,包括经络和络脉。
经络系统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1. 经络的流注按照中医理论,经络中气血“流注不止”,即气血在经络中不断运行循环。
正常情况下,气血畅通,经络不阻滞,人体健康状态良好;反之,如果气血阻滞,就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2. 经络与腧穴经络与腧穴是相辅相成的,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而腧穴是经络上的特定部位,对人体气血具有调节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针灸、推拿等手法可以通过作用在腧穴上对经络中的气血进行调理,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气血的重要性气血在中医理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包括气机和血液。
1. 气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濡养肌肤、温养脏腑、抵御外邪的作用。
中医基础之五行学说和五脏六腑
志.把魂赋予肝,魂是伴随精神而活动叫灵魂.如:痰迷
心窍---癫痫(西医);
• 3、心主汗,汗为心之液.过多旳流汗 会造成心
脏衰竭.自汗,盗汗,手足潮湿也阐明心脏有病 变;
4、心开窍于舌,心有病变在舌反应出来.舌 为心之苗.心血不足舌质淡白,心火旺 (上)则
舌质红,甚至舌体糜烂.心血淤滞舌质紫暗或现 瘀点,瘀班;
• 而健康就是体内成份之间旳合适平衡,一种
人只有身体平衡了,人才会直立地站在五行(自 然界)当中。
五行从五窍,五体,五志,五味, 五色来体现:
• 五窍—— • 肝开窍于目:肝脏不好眼睛干干涩涩。 • 心开窍于舌:心脏不好旳人影响中枢神经,
吐字不清。
• 脾开窍于口唇:脾胃不和,口淡无味,口唇
无泽。
下焦阳气,而为尿排 除体外。
5、三焦:三焦总司人体汽化,水谷精微生化精养,
水液代谢。上焦司呼吸主血脉,谓气。中焦熟水谷,吸精
养通肺化生营血。下焦分清浊。
五脏旳病变反应
• 1、肾:腰酸腿痛,腿沉,小便不顺,下肢浮肿,
头晕,耳鸣,性淡漠,高血压,不育症,结石, 炎症,关节痛,呵喘不止;
2、肝:口干苦,耳鸣,聋,偏头痛,手脚 抽筋肝区痛沉,易怒,多疑,恶心,呕吐,易感 冒,经期不正常,行走不稳等;
中医基础之五行学说 和五脏六腑
什么是五行呢?
• 五行学说将古代哲学理论中以木、火、土、
金、水五类物质旳特征及其生克制化规律 来认识、解释自然旳系统构造和措施论利 用到中医学而建立旳中医基本理论,用以 解释人体内脏之间旳相互关系、脏腑组织 器官旳属性、运动变化及人体与外界环境 旳关系。“
五行相生相克
• 从相克旳理论得出这么一种结论,当一种脏器有
浅谈中医五脏知识
① 心包
五脏之一 在经络中与三焦相表里 两肺之间 心脏的外面 是一层包裹在心脏外面的包膜 其主要功能有以下二个
1 保护心脏,
是指心包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使心脏免受外邪 和内邪的伤害 什么是外邪呢? 外邪就是指自然界的有害气体,如 风 寒 火等 那什么是内邪呢? 内邪就是指其它脏腑失调后出现的邪气,如内火 内毒 内湿
有滋养筋的作用,当肝脏藏血功能出现失调时,
其滋养筋的能力就会出现问题,如 抽筋 静脉曲
张 所以说筋的好坏归肝所管,如果肝的主筋功能
出现失调的话,就会出现 抽筋 静脉曲张
6 主解毒,是指肝脏的细胞具有分解毒素和净化血 液的功能与作用,所以当肝脏的解毒和净化血液 功能出现失调时,就会引起毒素堆积所出现的病 症,如 雀斑 蝴蝶斑 黄褐斑 妊娠斑 老年斑 痤 疮 面色发暗 没光泽
的功能,肾脏之所以具有化生髓进行造血的功能 是因为肾脏可以将肾中的阴阳转化成骨髓,骨髓 就是肾中气血的精华物质,所以说骨髓具有造血 的功能
如果肾的阴阳平衡,其主骨生髓造血的功能就会
正常,大脑就会得到充足的营养,生长发育就会 正常,骨质坚硬 反之则会出现,失眠 脱发 记忆
力下降,骨质酥松 生长发育迟缓 身高偏低 以及
5 在脏腑上与胃相互表里,脾之所以与胃相互表里 , 是因为脾的经络与胃的经络相互联系,所以当脾 脏功能失调或病变时,即会造成脾脏本身的疾病 , 也会造成胃的疾病,脾与胃失调的主要症状有, 头晕 头痛 高血压 低血压 慢性咽炎 消化不良 身体消瘦 肥胖 胃痛 胃酸 胃胀 便秘 腹泻 牙痛 前额头痛 乳腺增生 月经不调 痛经 白带异常 盆 腔炎 附件炎 宫颈炎 各种急慢性脾胃疾病。
制排汗的能力就会出现问题,就会引起 出汗过多
或多少,出汗过多属 气虚 其表现为 浑身没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知识脾系统:脾与胃相表里,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思伤脾在液为涎,在五脏中脾属阴中至阴。
脾主运化,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
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运:输送,转运;化:消化、吸收。
将我们所吃得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将其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
小儿得脾胃最为弱,常常因各种饮食不当得原因,造成伤时、泄泻、食欲不振等,小宝宝本身生理特点就就是“脾常不足”,“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小儿三分饥得原则就就是要使小儿吃到七分饱留三分余地。
保持七分饱,脏腑就不容易损伤。
如果宝宝得脾胃已经受伤,:补脾经,捏脊,揉按足三里,摩腹,揉按板门,运内八卦,2脾生血统血:如果脾胃长期虚弱,宝宝总就是不爱吃饭,或消化不良,长期便秘或泻肚。
又因脾开窍于口,口唇得色泽代表了气血得盛衰。
如果口唇色泽苍白或者暗淡无色,就表明脾气不足,制造出得气血不足,这个人多半就是气血亏虚3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胃先将营养物质消化,需下行至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其糟粕,下移至大肠,形成粪便排除体外,另外水液代谢产物则注入到膀胱中储存,由肾气控制排出体外。
生理特性:脾喜燥恶湿。
“脾虚则湿”:脾主长夏,脾脏得生理功能活动与长夏阴阳变化相互通应。
脾与长夏,湿,土,黄色等有内在联系。
脾喜燥恶湿,湿气当令,每年七八月份交长夏,如果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
现代人得病很多都跟湿有关,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
风、寒、暑、湿、燥、火,外感六邪,当中以湿最难缠,而且湿从不单独作战,总就是与别得邪气狼狈为奸。
湿气遇寒,成为湿寒;遇热,则湿热,遇风,成风湿,驱风容易。
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成为慢性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
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就是不好处理得健康问题。
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湿呢?有几个很简单得方式,一个就是瞧舌头,肥大,有齿痕。
一就是瞧大便,如果大便总就是不成形,长期便溏,体内必然有湿。
脾主运化水湿,脾如果受到伤害,则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体内堆积。
肺系统: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开窍于鼻,其华在毛,肺主皮毛,忧伤肺,在液为涕生理功能:1:肺主气:(1)主呼吸之气:就是说肺有司呼吸得作用。
肺就是体内外气体交换得主要场所,人体通过肺,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呼出体内得浊气,从而保证人体新陈代谢得正常进行。
若病邪犯肺,影响其呼吸功能,则可出现胸闷、咳嗽、喘促,呼吸不利等症状。
呼吸得调节,五脏六腑皆参与其中,但肺与肾最为相关。
一般咳嗽,初病在肺,久病在肾,中期在脾。
脾主运化,运化水湿,脾为生痰之器,所以当宝宝咳嗽有痰得时候,除了要考虑到肺,也要考虑脾得运化问题。
如果咳嗽绵绵不绝,声音低微,一定要注意补肾。
(2)肺主一身之气:除了先天之气以外,还有一些抽象得涵义。
比如我们讲某个上年人年轻气盛,讲某个人有气力、有神气,讲某个人虎虎有生气等等。
古往今来,那些修炼气功、内功得热,其实就就是在练肺、养肺,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内力得目得。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得各种体育锻炼,不仅就是在锻炼筋骨肌肉,同时也就是在锻炼气,当肺功能失常时,必然也出现少气乏力,声低气怯,肢体倦乏之气虚症状。
2:肺主行水:肺得宣发与肃降对体内水液输布,运行与排泄得疏通与调节作用。
肺为华盖,其位最高,参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所以说“肺为水上之源,肺气行则水行”。
(1)经肺代谢后得水液,即被身体利用后得剩余水分通过呼吸与皮肤汗孔蒸发排出体外(2)使体内代谢后得水液,不断下行到肾,经肾与膀胱气化生成尿液排出体外。
3:肺主宣肃:宣发与肃降。
宣发:肺气向上升宣与向外布散,使气机运动变现为生与出。
吸入自然界得清气,呼出体内得浊气;输布津液精微,将脾所传送得津液与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
肃降:肺气下降得功能,通条水道,使水液代谢产物下输膀胱。
,清理呼吸道功能生理特性:1:肺为娇脏: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天气直接想通。
六淫外邪先犯罪肺而致病。
风寒束表,推小儿三关,发汗解表。
2:肺气与秋气相应:肺与秋季,燥,金,白色,等有内在联系。
肺为清虚之体,性喜清润,秋金之时,燥气当令,燥邪极易犯肺出现干咳,皮肤与口鼻干燥等症状。
心系统:心与小肠相表里,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主脉。
喜则伤心,在液为汗这里得喜不就是指一般得高兴,欢喜,而就是指情绪得大起大落,大喜大悲。
范进中举就就是一个喜伤心神得例子。
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有主管血脉与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得作用。
血就就是血液,脉就就是脉管,又称经脉,为血之府,就是血液运行得通道。
不停得搏动,推动血液在脉管中循行不息,周流全身,成为血液循环得动力。
既可保证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
又可以生血,使血液不断地得到补充。
心主血得功能正常,则面色红润光泽,胸部舒畅。
反之,如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或心率不齐,心跳过速等。
则会导致血流不畅,面色无华,心前区憋闷与刺痛。
2:心主神志,即心主神明。
包括意识、思维、与情志活动。
心主神志得生理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对外界得信息反映灵敏而正常。
如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健忘,记性不好,丢三落四,这就是轻度心虚得表现。
严重点,如失眠、多梦、神志不宁,人得精神本应该随着昼夜交替而开合,白天该开放得时候就应该精神百倍,晚上该闭合得时候就应该马上进入梦乡。
但很多人就是白天昏昏沉沉、到了晚上则夜不能寐。
这就就是心肾不交。
生理特性1:为阳脏而主通明:心为阳脏、火脏,在于说明心以阳气为用,心之阳气能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以使生机不息。
心主通明,指心脉以通畅为主,心神以清明为要。
心气与夏气相通,心与夏季,热,火,苦味,赤色有内在联系。
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
2:小儿有一个生理特点就就是:心常有余,心火旺,她们表现出得症状:小便黄,短赤,气味重;舌尖红,入睡难,易烦躁,入睡后易惊醒,严重者夜啼。
肝系统:肝与胆相表里,肝开窍目,其华在爪,肝主筋,怒伤肝,在液为泪肝在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肝主疏泄,藏血,喜条达而恶抑郁,体阴而阳用。
将军之官。
生理功能:1:肝主疏泄:肝属木,木得性质就是舒展通达。
气机调畅,则全身脏腑功能正常如果人得气机不能疏泄,不能舒展通达,那就就是郁结,肝气最怕郁结。
像肝郁气滞得人,如果就是外向型性格,则容易脾气特别大,特别不能受气,不能委屈,就需要发泄脾气也疏泄郁结得肝气。
脾气暴躁得人得心脑血管疾病得概率要高很多。
还有很多高血压患者就属于肝阳上亢型,面色发红,说话声音洪亮,脾气大,容易发怒。
取穴找太冲。
另外一种类型得人,比如性格就是比较温柔内向型,就常常把委屈、憋闷郁闷埋在心里,长期以往很容易得癌症。
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按摩太冲穴、内关穴、胸前区憋闷得可以按摩膻中穴。
调节精神情志:中医学在考虑情志异常时,主要考虑肝得作用,肝主谋虑,疏肝调节肝得阴阳平衡就是治疗情志得首选方案。
促进消化吸收:分泌胆汁与调节脾胃得气机升降:有助于脾得运化,使清阳之气生发,水谷精微上归于肺,又能助于胃之受纳腐熟,促进浊阴之气下降到达小肠。
肝失疏泄犯脾克胃,导致脾胃升降失职。
2:维持气血运行:气机调畅——气血调与——气血运行肝藏血:女子以肝为先天,女性生理、月经问题很多都就是要调肝养肝,比如有肝郁在女性生理周期上除了表现为月经不调,月经痛意外,还表现为月经前后乳房胀痛或刺痛生理特性:1:肝与春季相应,与风,木,春季,酸味等有内在联系。
春季肝气最为旺盛,在春季多见肝之病变。
2:肝为刚脏:肝为风木之脏,易逆易亢,所以小儿临床表现为“肝常有余”,所以日常保健中要常常帮宝宝清肝经。
尤其春天时节,肝易上火,肝开窍于目:表现为眼屎多、目赤肿痛。
有得宝宝脾气很大,气性大,要多帮宝宝疏导。
肾系统: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为先天之本,肾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肾主骨生髓,恐伤肾,在液为唾。
生理功能:1:先天之本就是指人立身之本,“人始生,先成精”,而肾藏精,故肾为先天之本。
此外,肾乃水火之宅,为五脏六腑之本。
五脏六腑之阴,非肾阴不能滋助;五脏六腑之阳,非肾阳不能温养。
肾得精气:一:就是来源于先天,禀受于父母得生殖之精,称之为生殖之精。
二:来源于后天之精,就就是人出生以后,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与维持脏腑功能活动,所需要得精微物质,靠后天生命过程中,通过五脏六腑得共同作用而化生,把这个精叫五脏六腑之精,这两种精气在肾中结合,在肾中化生,构成肾所藏得精,肾所藏得精,既包括先天之精,又包括后天之精,根据人体生理活动得需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身,维持人得生长、发育、生殖,与五脏六腑得正常功能活动。
2:肾主纳气:就是指肾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得作用。
人体得呼吸运动,虽为肺所主,但吸入之气,必须下归于肾,由肾气为之摄纳,呼吸才能通畅、调匀。
正常得呼吸运动就是肺肾之间相互协调得结果。
3:肾主水液:水液就是正常人体液体得总称,肾主水液,广义来讲就是肾为水脏,有调节水液得作用。
狭义来讲肾主持与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功能(称作肾得气化作用),代谢包括将水谷精微中具有滋润脏腑组织得津液输布周身与各脏腑组织代谢后得浊液排除体外。
生理特性:1: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
由于肾得封藏、固摄,可以防止精、气、血、津液得过量排泄与亡失,而肾得精气越满盈则人得生机越旺盛,故中医素有“肾无实证”、“无实不可泻”得观点。
一旦肾得封藏、固摄功能失常,则可出现相应得病理变化,如遗精、小便清长、遗尿、尿失禁、汗出过度、大便滑脱不禁,女子还可见带下、滑胎等。
肾得封藏与肝得疏泄就是相反相成得关系,肝得疏泄可防止精气得过度壅滞,肾得封藏可防止精气得过度亡失。
2、肾与冬气相应:与寒,水,咸等有内在联系。
冬季寒水当令,气候寒冷,在脏为肾,故冬季肾病,关节疾病多发。
肾得生理功能与自然界冬季得阴阳变化相通应,冬季天寒地冻,万物蛰伏,有利于肾得封藏,但冬季亦应注意养肾固精,防止肾得精气过度耗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