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发育学概论
人体发育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1.人体发育学的起源是学科发育心理学与发育行为学2.中国残联协会小儿脑瘫康复委员会及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时间1992年3.格塞尔成熟理论的主要观点,他提出的儿童行为发育包括哪些方面遗传学的程序可能决定了生长发育的整体顺序1.适应性行为2.大肌群运动行为3.小肌群运动行为4.言语行为5.个体和社会行为4.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1)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华生(2)操作条件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斯金纳(3)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5.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及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分为精神世界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6.皮亚杰的认知发育理论将儿童思维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行为2.前运算阶段(2~7岁):形象思维萌芽于此阶段,儿童开始凭借表象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获得了逻辑思维能力,但局限在具体的事物中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青少年能进行抽象思维,依据假设推论可能性7.三山实验,容器倒水实验揭示了儿童思维具有哪些特性8.认知发展的内在机制(图示,同化,顺应和平衡)发育的主要机制是适应:适应包括图示,同化,顺应,和平衡同化是吸收过程,吸收环境信息并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顺应是婴儿改变自身的动作,或产生新的动作以适应新的环境。
两者处于平衡时,认识就提高了一步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功能的平衡,是新的暂时的平衡,不是绝对的或是终结,而是另一较高水平平衡运动的开始。
自我调节,通过同化和适应达到与环境平衡9.新生儿,青春期的所属阶段及主要特征新生儿期主要特征:1.适应子宫外生活的生理学特征2.适应独立生活的行为学特征及觉醒状态的调节3.与外界环境和人相互作用的特征青春期的主要特征:1.体格生长发育再次加速,出现第二次高峰2.生殖系统发育加速并渐趋成熟3.认知功能继续发育,思维活动已能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进入抽象思维逻辑的阶段4.个性的形成,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和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人体发育学
人体发育学一、胎儿期人类的生命从胚胎开始,而胚胎发育是人体发育的起点。
胎儿期是胚胎发育的阶段之一,它是胚胎在子宫内发育壮大的过程。
胎儿期一般从受精卵着床开始到出生的这段时间。
1. 胚胎期在受精卵着床后,经过胚胎分裂发育,胚胎期在受精后约2周到第8周进行,这个时期内,受精卵经历了细胞分裂、生长和器官形成等过程,最终形成胚胎。
在这个阶段,胚胎的细胞逐渐分化成各种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原基。
2. 胎儿期胚胎期结束后,进入胚胎转变为胎儿,胎儿期从第9周开始,一直持续到出生前。
这个阶段,胎儿的器官继续发育完善,身体各部位的比例逐渐调整,成为一个完整的胎儿。
此时,胎儿的发育速度明显加快,生长快速,各系统器官逐渐成熟。
二、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类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它是由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引起,体现为生长发育、性成熟和心理变化等。
青春期一般在10岁到19岁之间,是一个人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
1. 生理变化青春期是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之一,男女青少年在这个时期会经历身高体重的快速增长,骨骺的愈合,次生性征的发育,生殖器官的成熟等过程。
男性青春期的性腺激素分泌增加,女性青春期的卵巢开始释放卵子,这标志着性成熟的开始。
2. 心理变化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也是十分显著的,青少年在这个阶段会出现情感波动、自我意识增强、个性特征明显等现象。
他们开始建立自我认同,追求独立,并且涉足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等方面,经历着心智发展的重要阶段。
三、成年期成年期是指从青春期进入到老年期前这段时间,这个时期的人处于成年状态,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都达到了相对成熟状态。
成年期根据具体标准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1. 早成年期早成年期一般从青春期的结束到35岁左右,这个阶段是生活的一个重要阶段,许多重要的事情会在这个时间发生。
人们一般在这个时期完成学业,开始工作,建立家庭,开始承担责任。
2. 中成年期中成年期一般从35岁到60岁,这个时期是最为稳定、能力最强的时期,人们在事业、家庭上都有了一定的建树。
人体发育学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A1型题]1.生长发育取决于( E )A.生物学因素B.社会学因素C.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D.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因素的交互作用E.上述各项因素2.人体发育学属于( c )A.儿童精神医学的分支领域B.儿童行为医学的分支领域C.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D.儿童心理学的分支领域E.儿童保健医学的分支领域3.人体发育学是在( A )A.发育心理学与发育行为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B.发育心理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C.发育心理学与儿童精神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D.发育行为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E.发育行为学与儿童神经病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4.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代表人物为( D )A.比奈B.格塞尔C.赫伯特·斯宾塞D.弗洛伊德E.特曼5.《儿童的思想与起源》的作者为( E )A.皮亚杰B.布鲁纳C.弗洛伊德D.埃里克森E.瓦隆6.美国的《发育与行为儿科学杂志》发行于( D )世纪60年代以前世纪60年代以后世纪70年代以后世纪80年代以前世纪80年代以后7.《儿童心理之研究》的作者是( A )A.艾华B.陈大齐C.陈鹤琴D.黄翼E.朱智贤8.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于( E )年年年年年9.格塞尔提出的儿童适应性行为,主要包括( B )A.知觉、定向行动、姿势、移动、运动等发育B.知觉、定向行动、手指操作能力、注意、智力等发育C.知觉、定向行动、模仿能力等发育D.知觉、定向行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等发育E.知觉、定向行动、相互理解沟通能力等发育10.弗洛伊德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分为( B )个方面个方面个方面个方面个方面11.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为( B )A.面颊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B.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C.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表露期和生殖期D.口唇期、肛门期、潜伏期、表露期和生殖期E.面颊期、性器期、潜伏期、表露期和生殖期12.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育理论的自主性对羞怯疑虑阶段的年龄应是( E )~1岁~2岁~3岁~2岁~3岁13.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育理论的完善对沮丧阶段的年龄应是( E )~40岁~60岁 C.青春期 D.成年期 E.老年期14.身高受( E )A.性别的影响最大B.种族的影响最大C.地区的影响最大D.生活水平的影响最大E.遗传的影响最大15.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被认为生后( C )个月内最敏感个月内最敏感 C.半年内最敏感个月内最敏感年内最敏感16.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一般在( E )~2岁以前~3岁以前~4岁以前~5岁以前~6岁以前17.正常婴儿巴宾斯基征可呈现阳性的年龄为( C )个月以下岁以下岁以下个月以下岁以下18.正常健康小儿前囟约半数闭合时间为( B )岁~岁岁~岁岁19.人类建立和保持正常姿势运动的基础是( E )A.原始反射的发育B.生理反射的发育C.立直反射的发育D.平衡反应的发育E.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应的发育20.拉起时头挺起并稳定的年龄为( D )周周周周周21.能够直腰坐的年龄为( D )月月月月月22.能讲述简单的故事情节的年龄为( C )岁岁岁岁岁23.婴儿最早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语的年龄为( D )~7个月时~8个月时~9个月时~10个月时~11个月时24.长久记忆又分为( B )A.注意和记忆B.再认和再现C.再认和记忆D.理解和记忆E.再现和记忆【X型题】25.皮亚杰提出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的4个主要阶段是( ABDE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后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E.形式运算阶段26.认知过程中的感性部分应包括( ABCD )A.感觉B.知觉C.注意D.记忆E.思维27.属于成人期范畴的是( BCDE )A.青春期以后岁以后 C.青年期 D.成年期 E.老年期28.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应包含( ABCDE )A.由上到下B.由近到远C.由粗到细D.由低级到高级E.由简单到复杂29.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应包括( BCD )A.男孩身高增长高峰约早于女孩2年B.男孩身高增长高峰约晚于女孩2年C.男孩每年身高增长值大于女孩D.在青春期前的1~2年中生长速度略有减慢E.在青春期后的1~2年中生长速度略有减慢30.影响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应包括( BCDE )A.遗传因素B.营养因素C.疾病因素D.母亲因素E.社会因素31.儿童体重的增长为( ACE )A.生后3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体重的2倍B.生后3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体重的3倍~10岁每年增长约2kg ~10岁每年增长约3kg E.非等速增长32.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具有以下特点( ABC )A.胎儿期神经系统的发育领先于其他系统岁时脑重为出生时的4倍C.出生时神经细胞数量已与成人相同D.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育在2岁左右完成岁左右突触的密度约为成人的1倍半33.脑发育的关键期具有以下特点( ABDE )A.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很强的适应和重组能力B.易于受环境的影响C.不易于受环境的影响D.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被认为生后半年内最敏感E.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一般在5~6岁以前34.脑的可塑性是指( ABD )A.经验可改变脑的结构B.未成熟脑的可塑性最强C.不可变更性与可代偿性D.可变更性与可代偿性E.经验不可影响脑的功能35.出生后逐渐建立,终生存在的反射是( CDE )A.拥抱反射B.紧张陛颈反射C.降落伞反射D.颈立直反射E.躯干立直反射36.出生时即有,暂时存在的反射是( CDE )A.由脊髓低级中枢控制B.由脑干部位的低级中枢控制C.由脊髓及脑干部位的低级中枢控制D.婴儿初期各种生命现象的基础E.后来分节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基础37.出生后逐渐稳定的反射包括( CDE )A.角膜反射B.吞咽反射C.腹壁反射D.肱二头肌反射E.腱反射38.新生儿早期社会行为的特点是( AB )A.对人类语声较其他声音更敏感和偏爱B.喜欢注视真正的人面C.能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反应D.较多的注视自己的镜像E.眼神和发音表示认识父母39.可致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AB )A.神经系统损伤B.运动系统损伤C.免疫系统损伤D.循环系统损伤E.呼吸系统损伤40.脑性瘫痪主要表现为( AB )A.运动障碍B.姿势异常C.智力落后D.行为异常E.癫痫41.属于行为障碍或异常的是( ADE )A.口吃B.多发性周围神经炎C.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儿童擦腿综合征E.注意缺陷多动障碍42.构音异常常见有( CE )A.音调、响度、音质、共鸣的异常B.说话中有停顿C.舌根音化D.说话中有阻塞现象E.省略音化43.学习障碍儿童( BDE )A.大部分从外表上看与正常儿不同B.视觉一空间知觉障碍C.注意力较集中D.协调运动障碍E.情绪不稳定44.体格发育评定包括( CDE )A.智商B.发育商C.发育水平D.生长速度E.身体匀称度45.筛查性测验包括( ABE )A.丹佛发育筛查法B.绘人测试C.格塞尔发育量表D.贝利婴儿发育量表E.图片词汇测试46.运动发育评定包括( ABE )A.格塞尔发育量表B.贝利婴儿发育量表C.康纳斯父母症状问卷D.瑞文渐进模型测验E.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第二章胎儿期[Al型题]1.胎儿期是指受孕到出生,共多少天( C )天天天天天2.母亲几个月可感觉到胎动( C )个月个月个月个月个月3.胎儿末期(8个月左右)已发生了什么记忆( A )A.听觉记忆B.视觉记忆C.形象记忆D.抽象记忆,E.模仿记忆4.胎教中首选的方法( D )A.运动胎教B.光照胎教C.言语胎教D.音乐胎教E.其他5.中枢系统的髓鞘化的发育规律是( A )A.从脊髓向脑干以上中枢发展B.从脑干向脊髓发展C.从皮层向脊髓发展D.髓鞘化最后完成年龄在1岁以内E.髓鞘化最后完成部位是视神经纤维6.胎儿的听觉传导途径是( D )A.以空气为介质,通过外耳道-膜-听骨链-迷路外淋巴-内淋巴-Corti氏器,在此产生音感受(也称正常气导途径)B.头颅骨-鼓室听骨链-内耳(又称骨导途径)C.直接经圆窗内淋巴-基底膜-Corti氏器D.经过腹壁的肌肉而进人羊水,再经此介质传经头颅骨-鼓室-前庭窗-迷路外淋巴-内淋巴-基底膜-Corti氏器产生声音的感觉E.以空气为介质,通过外耳道-膜-听骨链-迷路外淋巴-内淋巴-超声听觉感受器,在此产生声音感受7.多大胎龄的胎儿具有听觉功能,可以接受、听到透过母体的频率为1 000Hz以下的外界声音,可进行胎教( C )个月~4个月~6个月~8个月~10个月8.胎儿期( E )天天天天天9.正常孕期( C )周 B.>37 N至<42周 C.>37周至≤42周 D.>42周 E.≥37周至<42周10.胎儿期( A )A.受精后第9~40周B.受精后第8~40周C.受精后第1~40周D.受精后第4~40周E.受精后第12~40周11.哪个孕期最容易受放射线、药物、感染及代谢毒性产物或胎内某些病变等因素的影响,不利胚胎发育成长,可致胎儿畸形( B )A.胚芽期B.胚胎期(受精后3~8周)C.胎儿期D.胚胎期(受精后2~8周)E.胚芽期(受精后o~3周)12.中枢系统的髓鞘化从解剖学上看是系统发生中古老的结构,按照一定顺序发育而成( A )A.从脊髓向脑干B.从脑干向脊髓C.从运动向感觉D.从视觉向听觉E.从大脑向小脑13.描述巴宾斯基反射哪项不正确( D )A.指触动胎儿足底时,足趾成扇形张开、足朝里弯曲的本能反射活动B.直到出生后第12个月才消失个月的胎儿已出现D.直到出生后6个月消失E.巴宾斯基反射阳性表明锥体束受损或皮层发育不成熟14.胎儿的记忆描述哪项不正确( E )A.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它是在脑内储存和提取信息,从而使用信息的过程B.婴儿记忆产生于出生后几个小时内C.胎儿末期(8个月左右)已发生了听觉记忆D.胎儿在妊娠末期已具有了初步的听觉记忆能力E.胎儿在妊娠末期已具有了初步的视觉记忆能力15.宫内Apgar评分包括( E )A.胎心监护B.多普勒测胎血流分布C.多普勒检测子宫胎盘的灌注情况D.胎儿肌张力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E.胎盘的血流代替皮肤颜色16.胎儿生物物理相评分(Manning评分)包括( E )A.无激惹试验(NsT)试验B.收缩激惹试验(csT)C.胎儿呼吸运动D.躯体运动、胎儿张力、羊水量以及胎盘状态E.宫内Apgar评分17.胎儿绒毛膜和羊膜腔穿刺取样基因检测可用于( E )A.基因检测产前诊断地中海贫血B.基因检测产前诊断21-三体综合征C.羊水甲胎蛋白测定产前诊断神经管缺陷D.脐血穿刺检测有核红细胞、乳酸脱氢酶了解神经系统损伤等E.羊水雌三醇含量判断胎盘功能【X型题】18.胎儿的最初的动作形式主要是( AB )A.胎动B.反射C.笑D.吸吮E.排尿排便19.正常孕期包括哪些时期( ABC )A.胚芽期B.胚胎期C.胎儿期D.着床期E.分娩期20.宫内胎儿发育的检测指标( ABCDE )A.胎动B.胎儿神经系统检查C.胎心率检查和胎儿心电图D.母亲和胎儿实验室检查E.胎儿宫内评分第三章婴幼儿期粗大运动发育[A1型题]1.觅食反射在正常新生儿即可见到,其存在时期为( B )~3个月~4个月~6个月~6个月~8个月2.握持反射在生后即出现,以后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替代,其存在的时期为( C )~3个月~4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3.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其反应分为两型,其中拥抱型存在时期为( A )~3个月~6个月~6个月~8个月~3个月4.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其反应分为两型,其中伸展型存在时期为( B )~3个月~6个月~6个月~8个月~3个月5.放置反射又称跨步反射,其存在时期为( B )~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踏步反射又称步行反射,其存在的时期为( C )~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7.上肢移位反射存在时期为( C )~2周~4周~6周~8周~10周8.侧弯反射又称躯干内弯反射,存在时期为( C )~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9.紧张性迷路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婴儿自主抬头的发育,其存在时期为( D )~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10.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头前屈的反应为( A )A.上肢屈曲、下肢伸展B.上肢伸展、下肢屈曲C.上肢伸展、下肢伸展D.上肢屈曲、下肢屈曲E.上肢外旋外展、下肢内旋内收11.立直反射中枢位于( De )A.脊髓B.延髓C.脑桥D.中脑E.间脑12.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存在时期( D )~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13.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存在时期( D )~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14.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意义同( A )A.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B.侧弯反射C.紧张性迷路反射D.交叉伸展反射E.踏步反射15.交叉伸展反射存在时期( B )~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16.阳性支持反射存在时期( B )~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17.降落伞反射的意义等同于( C )A.平衡反应B.握持反射C.立直反射D.紧张性迷路反射E.上肢移位反射18.平衡反应中枢位于( C )A.脊髓B.延髓C.皮层D.中脑E.脑桥19.下列立直反射中不能持续终生的是( E )A.躯干立直反射B.视性立直反射C.迷路性立直反射D.降落伞反射E.颈立直反射20.正常儿俯卧位发育达到臀、头同高,下肢伸展,下颏和肩部可抬起离开桌面,肘支撑抬头达45°的月龄为( B )个月个月个月个月个月21.正常儿俯卧位发育达到肘支撑,胸部离开桌面,抬头达45°~90°,十分稳定,下肢伸展,头高于臀部,身体的支点在腰部的月龄为( C )个月个月个月个月个月22.正常儿俯卧位时发育达到前臂伸直,手支撑,胸部及上腹部可以离开桌面,抬头达90°以上,四肢自由伸展,支点在骶尾部,可由俯卧位翻身至仰卧位的月龄为( E )个月个月个月个月个月23.正常儿可用双手或肘部支撑,腹爬,可见下肢交替动作的月龄为( D )个月个月个月个月个月24.正常儿可以出现熊步或高爬的月龄为( E )个月个月个月个月个月25.正常儿发育达到四爬的月龄为( E )个月个月个月个月个月26.正常儿坐位发育为全前倾,头不稳定的月龄为( A )A.新生儿期~3个月~5个月个月个月27.正常儿坐位时脊柱向前弯曲呈半前倾姿势,头可竖直的月龄为( B )A.新生儿期~3个月~5个月个月个月28.正常儿扶持成坐位时脊柱伸展,为扶腰坐阶段,头部稳定的月龄为 ( C )A.新生儿期~3个月~5个月个月个月29.正常儿可以独坐,但需双手在前支撑,脊柱略弯曲,呈拱背坐的月龄为( C )个月~5个月个月个月个月30.正常儿脊柱伸展与床面呈直角,是坐位的稳定阶段,称为直腰坐阶段的月龄为( D )个月~5个月个月个月个月31.正常儿直腰坐位稳定,可以左右回旋身体,称为扭身坐阶段。
人体发育学第一章概论正常发育规律
人体发育学第一章概论正常发育规律一、人体发育学的定义和目的:人体发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主要研究人体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人体发育学的目的是了解人体发育的规律,探究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发育过程以及其相互关系,为医学、生物学和教育学等相关学科提供基础理论。
二、人体发育学的研究方法:人体发育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探究人体发育的规律。
其中,观察法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和记录人体各个阶段的发育变化,可以揭示人体发育的规律性。
实验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它可以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一些假设,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人体发育的机制。
访谈法是一种通过与个体进行面对面交流来获取信息的方法,可以了解人体发育过程中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发育的影响。
同样,人体发育学还可以借助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生物化学、医学影像学等来研究发育过程中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变化。
三、正常发育规律:人体发育的正常规律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生理发育、生态发育、心理发育和社会发育等。
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简要介绍:1.生理发育:生理发育是指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生长发育过程。
它涉及到身高、体重、头围、牙齿的生长等一系列指标。
在不同的阶段,人体各个部位的发育都有其固定的规律和周期。
2.生态发育:生态发育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发育过程。
环境因素包括营养、气候、社会文化等。
研究发现,不同的环境条件对人体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如环境污染对胎儿发育的不良影响等。
3.心理发育:心理发育是指人的心理能力的发展过程。
它涉及到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变化。
心理发育的规律性研究对于教育学等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4.社会发育:社会发育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发育过程。
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教育、就业等。
社会发育的规律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社会发育有助于了解人口组成、社会结构等问题。
总之,人体发育学的研究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通过研究人体发育的正常规律,可以为医学、生物学等学科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并为改善人类的健康和促进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人体发育学》教学大纲
《人体发育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106108课程名称: 人体发育学学分: 2学时: 32开课学期: 2适用专业: 康复治疗学参考教材:《人体发育学》, 李晓捷主审, 李林、武丽杰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年7月第3版。
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与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们对生命质量要求的提高, 医学不仅要治病救命, 而且要具有保证生活质量的功能, 康复医学正是从功能障碍预防、评定和处理的角度, 成为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和治疗技术的独特医学学科。
属于康复医学范畴的康复治疗技术的建立和发展, 以人体结构和功能发育为理论基础, 与人体发育学有密切关系。
人体发育学是全面探索和研究人生全过程的科学, 从防治各类发育异常与疾病及相关功能的角度看, 学习人体发育学, 对于加深理解康复治疗技术的内涵和外延, 提高和促进康复治疗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课程与前修后续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 后学课程为康复临床课, 如:《康复评定学》《言语治疗学》《物理因子治疗学》《传统康复治疗学》《运动疗法学》《作业治疗学》《康复工程学》等课程使学生掌握了运动疗法的相关基础知识, 具备了功能解剖、人体发育的基本常识和运动分析、康复评定的能力等等, 康复治疗技术的建立和发展都是以人体结构和功能发育为理论基础, 与人体发育学有着密切关系。
3.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本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从康复治疗的角度分析和讨论患者对现存或潜在的功能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
其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使康复专业的学生掌握正确的康复治疗思维方法。
以人体结构和功能发育为理论基础, 与人体发育学有密切关系①以监测与评定为前提, 促进正常发育;②融合相关学科的研究, 形成人体发育学的新理念;③以人体发育学研究为基础, 提高康复治疗技术水平;④以人体发育学研究为基础, 促进发育监测和评定技术的发展。
4.课程标准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为借鉴“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思想, 以实际的工作情境为教学载体, 使学生在真正的工作中掌握运动疗法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
人体发育学(考试重点)讲解学习
人体发育学(考试重点)讲解学习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二、名词解释2.生长: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以身高(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
3.发育:发育是个体内在的,潜在的功能随时间的变化逐渐表现出其相应的特征,是身体认知,情绪,运动等各种功能有机的统一并伴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是质的改变。
4.成熟:成熟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的完全的发育状态,心理学的成熟是指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
(三)简答题生长发育的分期:①胎儿期②新生儿期③婴儿期④幼儿期⑤学龄前期⑥学龄期⑦青春期⑧成人期7.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9.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10.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15.运动发育的主要特点。
①运动发育包括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发育两部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粗大运动发育在先,精细运动发育在后,两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②原始反射的发育存在与消失是以后自主运动发育的基础;③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应的发育是人类建立和保持正常姿势运动的基础;④每个小儿都有运动发育的“关键龄”,关键龄时运动发育会有质的变化;⑤头部运动先发育成熟,上肢运动发育比下肢早,会走之前手的功能已发育较好;⑥头颈躯干的运动发育早于上肢与下肢的发育;⑦所有小儿运动发育的顺序相同,但发育速度存在个体差异;⑧粗大运动主要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等运动;⑨精细运动主要指手的运动。
第二章胎儿期(二)名词解释1.胎儿期:胎儿期是人体发育的最早阶段,是婴儿出生前在母体宫内发育的阶段,从受孕到分娩共10个月左右,约280天。
2.胎动:胎动是指胎儿在母体内自发的身体活动或蠕动。
(三)简答题胎儿期认知发育:①视觉的发育②听觉的发育③味、嗅、触觉的发育④记忆力⑤言语⑥学习的可能性第三章婴幼儿期粗大运动发育(二)名词解释1.粗大运动发育:粗大运动发育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
人体发育学概论
3.20世纪以来
出现了许多有关心理或心理社会发育的研究,大致包括 五个方面: (1)动物研究 (2)儿童学习的研究 (3)儿童智力测试研究 (4)儿童精神分析的研究 (5)儿童认知的研究
(二)中国
1.早期
中国古代教育家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已经涉及很多儿 童心理发育方面的问题,但尚未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 中国出现。
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包括: (一)遗传因素; (二)环境因素: 1.营养因素; 2.疾病因素; 3.母亲因素; 4.社会因素。
四、神经与心理发育
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神经心理发育与体格的 生长具有同等重要意义。 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是神经心理发育的物质 基础,神经心理发育的异常不仅可以是某些系 统疾病的早期表现,而且会阻碍儿童的健康成 长,甚至会影响终生。
异常发育
一、运动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可由于先天因素及后天因素所导 致的与运动功能有关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损 伤所致。 1.先天性运动功能障碍 2.后天性运动功能障碍 3.脑性瘫痪
二、行为障碍或异常
1.生物功能行为问题 2.运动行为问题 3.社会行为问题 4.性格行为问题 5.语言障碍 6.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二)感知的发育
感觉(Sensory)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 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颜色、声音、气味等) 的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作用于 感觉器官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具体包括:视感知发育、听感知发育、味觉和 嗅觉发育、皮肤感觉发育和知觉等。
人体发育学习题(答案参考)
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一)选择题[A1型题]1.生长发育取决于()1.EA.生物学因素B.社会学因素C.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D.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因素的交互作用E.上述各项因素2.人体发育学属于() 2.CA.儿童精神医学的分支领域B.儿童行为医学的分支领域C.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D.儿童心理学的分支领域E.儿童保健医学的分支领域3.人体发育学是在() 3.AA.发育心理学与发育行为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B.发育心理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C.发育心理学与儿童精神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D.发育行为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E.发育行为学与儿童神经病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4.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代表人物为() 4.DA.比奈B.格塞尔C.赫伯特·斯宾塞D.弗洛伊德E.特曼5.《儿童的思想与起源》的作者为() 5.EA.皮亚杰B.布鲁纳C.弗洛伊德D.埃里克森E.瓦隆6.美国的《发育与行为儿科学杂志》发行于()6.EA.20世纪60年代以前B.20世纪60年代以后C.20世纪70年代以后D.20世纪80年代以前E.20世纪80年代以后7.《儿童心理之研究》的作者是() 7.CA.艾华B.陈大齐C.陈鹤琴D.黄翼E.朱智贤8.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于()8.EA.1999年B.2000年C.2001年D.2003年E.2004年9.格塞尔提出的儿童适应性行为,主要包括()9.BA.知觉、定向行动、姿势、移动、运动等发育B.知觉、定向行动、手指操作能力、注意、智力等发育C.知觉、定向行动、模仿能力等发育D.知觉、定向行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等发育E.知觉、定向行动、相互理解沟通能力等发育10.弗洛伊德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分为() 10.BA.2个方面B.3个方面C.4个方面D.5个方面E.6个方面11.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为()11.BA.面颊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B.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C.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表露期和生殖期D.口唇期、肛门期、潜伏期、表露期和生殖期E.面颊期、性器期、潜伏期、表露期和生殖期12.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育理论的自主性对羞怯疑虑阶段的年龄应是()12.EA.0~1岁B.0~2岁C.0~3岁D.1~2岁E.1~3岁13.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育理论的完善对沮丧阶段的年龄应是()13.EA.20~40岁B.40~60岁C.青春期D.成年期E.老年期14.身高受()14.EA.性别的影响最大B.种族的影响最大C.地区的影响最大D.生活水平的影响最大E.遗传的影响最大15.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被认为生后()15.CA.3个月内最敏感B.5个月内最敏感C.半年内最敏感D.9个月内最敏感E.1年内最敏感16.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一般在()16.EA.1~2岁以前B.2~3岁以前C.3~4岁以前D.4~5岁以前E.5~6岁以前17.正常婴儿巴宾斯基征可呈现阳性的年龄为()17.CA.6个月以下B.1岁以下C.2岁以下D.18个月以下E.3岁以下18.正常健康小儿前囟约半数闭合时间为()18.B。
《人体发育学》第一章概论(正常发育规律)
2 正常发育的标准
有助于判断个体发育是否正常。
3 影响人体发育的因素
遗传、环境、营养和行为都会影响人体发育 的正常与否。
4 研究人体发育的意义
可以促进人类健康和发展,提高医学科技水 平。
挑战和未来
挑战
其复杂性和长期性使得人体发育的研究时间跨度非 常长。
观念和理论的不断更新也是人体发育研究难度的一 大挑战。
未来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有更多的方法用于研究人 体发育的本质和机制。
无论是在医学上还是教育上,了解人体发育规律的 价值将以更多的方式展现。
生后0-4周,出生后体重下降, 器官逐渐适应外界环境,各系统 开始成熟。
人体发育受到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
包括基因和染色体的遗传因素。
营养因素
胎儿发育过程需要一定的营养,缺乏必要的营养 会影响胚胎发育。
环境因素
包括母体内因素、母体外因素等影响胚胎发育的 因素。
行为因素
包括母亲吸烟、饮酒、应激等生活习惯影响了胚 胎发育。
正常发育的标准
人体发育的正常标准是指人类在正常条件下生长、发育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和程度。参考正常标准可以预测发育 情况和确定健康问题。
阶段 胎儿期 新生儿期 婴幼儿期 学龄期 青少年期
身高(cm)
体重(kg)
45
2.6
50
3.5
70-100
8-10
120-170(男)/115-165(女) 26-60(男)/20-50(女)
《人体发育学》第一章概 论(正常发育规律)
本章介绍了人体发育学的宗旨、定义、标准和阶段,以及影响人体发育的因 素。了解人体发育的规律和研究意义可以更好地促进人类健康和发展。源自人体发育的阶段胚胎期
人体发育学习题
人体发育学习题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一))选择题1[A1型题]]1、生长发育取决于()1、EA、生物学因素B、社会学因素C、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因素D、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因素得交互作用E、上述各项因素2、人体发育学属于()22、CCA、儿童精神医学得分支领域B、儿童行为医学得分支领域C、发育科学得分支领域D、儿童心理学得分支领域E、儿童保健医学得分支领域3、人体发育学就是在()33、AAA、发育心理学与发育行为学得基础上发展而来B、发育心理学与儿童保健医学得基础上发展而来C、发育心理学与儿童精神医学得基础上发展而来D、发育行为学与儿童保健医学得基础上发展而来E、发育行为学与儿童神经病学得基础上发展而来4、儿童精神分析研究得代表人物为()44、DDA、比奈B、格塞尔C、赫伯特·斯宾塞D、弗洛伊德)5、EEA、皮亚杰B、布鲁纳C、弗洛伊德D、埃里克森E、瓦隆6、美国得《发育与行为儿科学杂志》发行于()66、EA、20世纪60年代以前B、20世纪60年代以后C、20世纪70年代以后D、20世纪80年代以前)7、CA、艾华B、陈大齐C、陈鹤琴D、黄翼E、朱智贤8、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于( )88、EA、1999年B、2000年C、2001年D、2003年E、2004年9、格塞尔提出得儿童适应性行为,主要包括()99、BA、知觉、定向行动、姿势、移动、运动等发育B、知觉、定向行动、手指操作能力、注意、智力等发育C、知觉、定向行动、模仿能力等发育D、知觉、定向行动、人与人之间得交流能力等发育E、知觉、定向行动、相互理解沟通能力等发育10、弗洛伊德将一个人得精神世界分为()10、BBA、2个方面B、3个方面C、4个方面D、5个方面E、6个方面11、弗洛伊德提出人格得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为()11、BA、面颊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与生殖期B、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与生殖期C、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表露期与生殖期D、口唇期、肛门期、潜伏期、表露期与生殖期E、面颊期、性器期、潜伏期、表露期与生殖期12、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育理论得自主性对羞怯疑虑阶段得年龄应就是()12、EA、0~1岁B、0~2岁C、0~3岁D、1~2岁E、1~3岁13、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育理论得完善对沮丧阶段得年龄应就是()113、EEA、20~40岁B、40~60岁C、青春期D、成年期E、老年期14、身高受()114、EEA、性别得影响最大B、种族得影响最大C、地区得影响最大D、生活水平得影响最大E、遗传得影响最大15、视觉发育得关键期被认为生后()15、CA、3个月内最敏感B、5个月内最敏感C、半年内最敏感D、9个月内最敏感E、1年内最敏感16、人类语言学习得关键期一般在()116、EEA、1~2岁以前B、2~3岁以前C、3~4岁以前D、4~5岁以前E、5~6岁以前17、正常婴儿巴宾斯基征可呈现阳性得年龄为()177、CA、6个月以下B、1岁以下C、2岁以下D、18个月以下E、3岁以下18、正常健康小儿前囟约半数闭合时间为()188、BBA。
《人体发育学》第一章概论(概述)
母体因素
孕期营养、妇女的健康状况等。
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和社会经济因素、城市化程度等。
环境因素
辐射、环境污染等。
经典实验
1
洛桑塔尔婴儿纵向研究
研究了从4个月到3岁的婴儿的身体和认知发育,发现环境的作用开始在早期表现。
2
哈洛洛维孤儿研究
研究了孤儿在早期、被领养和发育缓慢、发育不良的情况,发现缺乏正常的亲密关系 对儿童的发育产生长期影响。
3
工夫鼠研究
研究了轻微的婴儿刺激对其发育的影响,发现身体触摸和声音刺激可以促进高级神经 系统发育。
影响衡和适量的营养是儿 童身体发育的重要保障。
运动
能够促进骨骼生长和发育、增 强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力。
睡眠
健康、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促进 儿童身体健康和学习。
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
胎儿与新生儿期
从受精卵到出生的发育过程。 正常发育对环境和营养要求十 分关键。
儿童期
包括幼儿期、少儿期。在婴幼 儿时期,孩子的身体和意识有 了很大的发展,儿童期则更侧 重思维、社交和情感的发展。
青春期
从12-18岁的发育期。这是一 个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快速发 展阶段,对性健康和生育健康 关系重大。
老年期
1
3 -6岁
2
学会了大量的基本语言、阅读、写作
和社会交往技能。
3
12 -18岁
4
初步完成了身体和精神上的成熟,进 入激情张扬的青春期,面临性教育、
心理健康和性行为等挑战。
0-3岁
大脑发育的重要期间,通过感官和经 验学习,可以发展基本的十几项技能。
7-12 岁
了解和运用神经认知等高级思维技巧, 包括逻辑、想象、计划和问题解决等。
人体发育概论
第一节概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1.人体发育学的概念研究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过程中,人体发生、发育全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包括人体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胎儿青春成人老年2.概念(1)生长发育: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
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的变化,以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主要是指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发育,重点涉及儿童的感知发育、思维发育、语言发育、人格发育和学习能力的发育等,是质的改变成熟: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完全发育状态。
例如:头围是指自眉弓上缘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
头围表示头颅的大小和脑的发育程度。
出生时头围32-34cm;1岁时头围约为46cm;头围过大或过小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速往往提示脑积水。
胸围代表肺与胸廓的生长,表明身体形态及呼吸器官的发育状况。
出生时胸围约为32,略小于头围1-2cm,1岁左右约等于头围。
成熟:成人的头围约为54-583.发育影响行为:大脑的额叶位于前额,负责控制全部思想和主动的行为,如走路、说话、解决问题和部分情绪。
这个部分的大发展是在6~12月之间,你的宝宝变得更加爱说爱动时。
当你的宝宝开始咿呀学语时,是他的左侧大脑在活动,当他听喜欢的童谣或着迷于玩形状盒时,是右侧的大脑在控制。
许多研究人员相信,两侧大脑(就是大家知道的左右脑)的分别活动始于婴儿时期。
与语言相关的活动由左脑控制,而音乐、空间感知和视觉记忆等由右脑控制。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女孩子先发育左脑,而男孩子先发育右脑。
到了8岁,左右脑发育达到平衡,男孩子在语言方面追上了女孩,而女孩在空间能力方面会追上男孩。
额叶的完全成熟要花很多年时间。
在整个孩童时期甚至以后,新的功能都在不断增加。
大脑在孩童时期非常活跃,要消耗体内20%的氧。
颞叶(位置靠近太阳穴)控制着听觉、语言和嗅觉的一些方面以及一部分记忆和情绪,尤其是恐惧情绪。
人体发育学试题doc
人体发育学试题doc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一)选择题[A1型题]1.生长发育取决于()1.EA.生物学因素B.社会学因素C.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D.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因素的交互作用E.上述各项因素2.人体发育学属于()2.CA.儿童精神医学的分支领域B.儿童行为医学的分支领域C.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D.儿童心理学的分支领域E.儿童保健医学的分支领域3.人体发育学是在()3.AA.发育心理学与发育行为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B.发育心理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C.发育心理学与儿童精神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D.发育行为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E.发育行为学与儿童神经病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4.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代表人物为()4.DA.皮亚杰B.布鲁纳C.弗洛伊德D.埃里克森E.瓦隆6.美国的《发育与行为儿科学杂志》发行于()6.ED.知觉、定向行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等发育E.知觉、定向行动、相互理解沟通能力等发育10.弗洛伊德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分为()10.BA.2个方面B.3个方面C.4个方面D.5个方面E.6个方面11.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为()11.BA.面颊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B.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C.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表露期和生殖期D.口唇期、肛门期、潜伏期、表露期和生殖期E.面颊期、性器期、潜伏期、表露期和生殖期12.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育理论的自主性对羞怯疑虑阶段的年龄应是()12.EA.0~1岁B.0~2岁C.0~3岁D.1~2岁E.1~3岁13.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育理论的完善对沮丧阶段的年龄应是()13.EA.20~40岁B.40~60岁C.青春期D.成年期E.老年期14.身高受()14.EA.性别的影响最大B.种族的影响最大C.地区的影响最大D.生活水平的影响最大E.遗传的影响最大15.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被认为生后()15.CA.3个月内最敏感B.5个月内最敏感C.半年内最敏感D.9个月内最敏感E.1年内最敏感16.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一般在()16.EA.1~2岁以前B.2~3岁以前C.3~4岁以前D.4~5岁以前E.5~6岁以前17.正常婴儿巴宾斯基征可呈现阳性的年龄为()17.CA.6个月以下B.1岁以下C.2岁以下D.18个月以下E.3岁以下18.正常健康小儿前囟约半数闭合时间为()18.BA.0.5~1岁B.1~1.5岁C.1.5~2岁D.2~2.5岁E.2.5~3岁19.人类建立和保持正常姿势运动的基础是()19.EA.原始反射的发育B.生理反射的发育C.立直反射的发育D.平衡反应的发育E.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应的发育20.拉起时头挺起并稳定的年龄为()20.DA.2周B.3周C.5周D.6周E.9周21.能够直腰坐的年龄为()21.DA.4月B.5月C.6月D.7月E.8月22.能讲述简单的故事情节的年龄为()22.CA.2岁B.3岁C.4岁D.4.5岁E.5岁23.婴儿最早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语的年龄为()23.DA.6~7个月时B.7~8个月时C.8~9个月时D.9~10个月时E.10~11个月时24.长久记忆又分为()24.B2A.注意和记忆B.再认和再现C.再认和记忆D.理解和记忆E.再现和记忆【某型题】25.皮亚杰提出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的4个主要阶段是()25.ABDE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后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E.形式运算阶段26.认知过程中的感性部分应包括()26.ABCDA.感觉B.知觉C.注意D.记忆E.思维27.属于成人期范畴的是()27.BCDEA.青春期以后B.18岁以后C.青年期D.成年期E.老年期28.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应包含()28.ABCDEA.由上到下B.由近到远C.由粗到细D.由低级到高级E.由简单到复杂29.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应包括()29.BCDA.男孩身高增长高峰约早于女孩2年B.男孩身高增长高峰约晚于女孩2年C.男孩每年身高增长值大于女孩D.在青春期前的1~2年中生长速度略有减慢E.在青春期后的1~2年中生长速度略有减慢30.影响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应包括()30.BCDEA.遗传因素B.营养因素C.疾病因素D.母亲因素E.社会因素31.儿童体重的增长为()31.ACEA.生后3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体重的2倍B.生后3个月体重约等于出生时体重的3倍C.2~10岁每年增长约2kgD.2~10岁每年增长约3kgE.非等速增长32.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具有以下特点()32.ABCA.胎儿期神经系统的发育领先于其他系统B.4岁时脑重为出生时的4倍C.出生时神经细胞数量已与成人相同D.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育在2岁左右完成E.2岁左右突触的密度约为成人的1倍半33.脑发育的关键期具有以下特点()33.ABDEA.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很强的适应和重组能力B.易于受环境的影响C.不易于受环境的影响D.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被认为生后半年内最敏感E.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一般在5~6岁以前34.脑的可塑性是指()34.ABDA.经验可改变脑的结构B.未成熟脑的可塑性最强C.不可变更性与可代偿性D.可变更性与可代偿性E.经验不可影响脑的功能35.出生后逐渐建立,终生存在的反射是()35.CDEA.拥抱反射B.紧张陛颈反射C.降落伞反射D.颈立直反射E.躯干立直反射36.出生时即有,暂时存在的反射是()36.CDEA.由脊髓低级中枢控制B.由脑干部位的低级中枢控制3C.由脊髓及脑干部位的低级中枢控制D.婴儿初期各种生命现象的基础E.后来分节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基础37.出生后逐渐稳定的反射包括()37.CDEA.角膜反射B.吞咽反射C.腹壁反射D.肱二头肌反射E.腱反射38.新生儿早期社会行为的特点是()38.ABA.对人类语声较其他声音更敏感和偏爱B.喜欢注视真正的人面C.能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反应D.较多的注视自己的镜像E.眼神和发音表示认识父母39.可致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是()39.ABA.神经系统损伤B.运动系统损伤C.免疫系统损伤D.循环系统损伤E.呼吸系统损伤40.脑性瘫痪主要表现为()40.ABA.运动障碍B.姿势异常C.智力落后D.行为异常E.癫痫41.属于行为障碍或异常的是()41.ADEA.口吃B.多发性周围神经炎C.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儿童擦腿综合征E.注意缺陷多动障碍42.构音异常常见有()42.CEA.音调、响度、音质、共鸣的异常B.说话中有停顿C.舌根音化D.说话中有阻塞现象E.省略音化43.学习障碍儿童()43.BDEA.大部分从外表上看与正常儿不同B.视觉一空间知觉障碍C.注意力较集中D.协调运动障碍E.情绪不稳定44.体格发育评定包括()44.CDEA.智商B.发育商C.发育水平D.生长速度E.身体匀称度45.筛查性测验包括()45.ABEA.丹佛发育筛查法B.绘人测试C.格塞尔发育量表D.贝利婴儿发育量表E.图片词汇测试46.运动发育评定包括()46.ABEA.格塞尔发育量表B.贝利婴儿发育量表C.康纳斯父母症状问卷D.瑞文渐进模型测验E.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二、名词解释1.生长发育生长发育人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
发育重点
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名词解释1.生长发育2.生长3.发育4.成熟5.生长发育障碍6.注意7.记忆8.思维9.想象10.情绪情感11.依恋12.能力13.气质14.性格15.先天性运动功能障碍16.后天性运动功能障碍17.脑性瘫痪18.学习障碍19.智力落后20.智商21.发育商22.智力简答题1.生理功能发育。
2.心理功能发育。
3.社会功能发育。
4.异常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5.人体发育学的临床意义。
6.新生儿期的主要特点。
7.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8.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9.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10.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11.脑发育的关键期。
12.脑的可塑性。
13.出生时即有,暂时存在的反射。
14.出生后逐渐建立,终生存在的反射。
15.运动发育的主要特点。
16.语言理解的发育。
17.构音能力的发育。
18.内部语言的发育。
19.儿童语言处理过程的发育特征。
20.注意的质量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简述其特点。
21.思维的发育。
22.先天性运动功能障碍23.后天性运动功能障碍。
24.智力落后的主要病因。
25.智力落后的主要表现。
26.重症身心发育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
第二章胎儿期名词解释1.胎儿期2.胎动3.畸胎4.早产儿5.胎教简答题 1.什么是胎教2.胎儿宫内神经系统发育可能出现的异常发育有哪些3.胎儿的运动形式。
4.胎儿期的行为发育主要包括哪些 5.早产的定义及不良后果。
6.胎儿宫内发育的器官发育最关键时期。
第三章婴幼儿期粗大运动发育名词解释1.粗大运动发育2.觅食反射3.握持反射4.拥抱反射5.放置反射6.踏步反射7.侧弯反射8.紧张性迷路反射9.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10.立直反射11.降落伞反射12.平衡反应13.平衡简答题1.平衡功能中躯体感觉系统的作用。
2.平衡功能中视觉系统的作用。
3.仰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
4.俯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
5.坐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
6.立位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
14人体发育学概论发育评定
五、精神发育迟滞
第二节 正常发育规律
一、生长发育的分期及特征 二、生长发育的规律
六、孤独症 七、重症身心发育障碍
第四节 发育评定
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概 述
四、体格发育
二、体格发育评定
五、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发育
三、神经心理发育评定
六、神经与心理发育
四、运动发育评定
第四节 发育评定
பைடு நூலகம்
一、概 述
1.基本原则
第四节三、神经心理发育评定
神经心理发育评定
❖ 4.其他评定 儿童学习障碍筛查量表,用于 学习障碍或ADHD、协调运动障碍类儿童的筛 查;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克氏孤独症 行为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气质量表 等。
第四节三、神经心理发育评定
四、运动发育评定
❖ 要依据小儿运动发育的规律、运动与姿势发育的顺 序、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反射发育、运动 类型等特点,综合判断是否存在运动发育落后、运 动障碍及运动异常。
第四节二、体格发育评定
三、神经心理发育评定
❖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水平评定是对儿童在感知、 运动、语言和心理等过程中的各种能力进行 评定,判断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水平。评定 需由经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根据实际需要选 用,不可滥用。
第四节三、神经心理发育评定
神经心理发育评定
❖ 1.筛查性测验 (1)丹佛发育筛查法 (2)绘人测试 (3)图片词汇测试
人体发育学总论试题
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下列关于人体发育学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的发育是个体内在固有的潜在的功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表现出其相应特征的过程B.成人期直至老年期,人体功能出现衰退,很难用人体发育的术语来理解,因此不属于人体发育学的研究范围C.从胎儿期到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功能逐渐成熟的阶段,因此是人体发育学研究的重点D.人体发育学研究应采用生取向以人体生命轨迹为研究对象,包括生长和衰退这两种变化的过程。
2.人体发育学属于()A.儿童精神医学的分支领域B.儿童行为医学的分支领域C.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D.儿童心理学的分支领域E.儿童保健医学的分支领域3.人体发育学是在()A.发育心理学与发育行为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B.发育心理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C.发育心理学与儿童精神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D.发育行为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E.发育行为学与儿童神经病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4.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代表人物为()A.比奈B.格塞尔C.赫伯特·斯宾塞D.弗洛伊德E.特曼5.《儿童的思想与起源》的作者为()A.皮亚杰B.布鲁纳C.弗洛伊德D.埃里克森E.瓦隆6.美国的《发育与行为儿科学杂志》发行于()A.20世纪60年代以前B.20世纪60年代以后C.20世纪70年代以后D.20世纪80年代以前E.20世纪80年代以后7.《儿童心理之研究》的作者是()A.艾华B.陈大齐C.陈鹤琴D.黄翼E.朱智贤8.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于()A.1999年B.2000年C.2001年D.2003年E.2004年9.从康复医学的角度研究人体的发育规律,一般着重的发育方面是?()A.运动发育B.心理发育C.生理发育D.社会心理发育E.运动和心理社会发育10.有关人体发育研究中三个重要术语发育生长和成熟的概念,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A.发育是各种功能有机的综合,并伴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过程,是一种固有的变化过程。
人体发育学第一章概论概述
人体发育学第一章概论概述什么是人体发育学?人体发育学是对人体从受精卵发育为胚胎到成为成年人的过程进行研究的学科。
它是人体生理学和人体形态学的交叉部分,涵盖了胚胎学、儿科学、青春期生理学、成年期生理学和老年期生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人体发育的阶段人体发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受精卵阶段:从受精卵形成到胚胎着床前的阶段。
2.胚胎阶段:从胚胎着床开始到出生前的阶段。
3.婴儿期:出生到一岁的阶段。
4.儿童期:一岁到十二岁的阶段。
5.青春期:十二岁到十八岁的阶段,是生殖系统开始发育的阶段。
6.成年期:青春期结束后到老年期开始之前的阶段。
7.老年期:六十岁及以上的年龄段。
每个阶段都有明显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在不同阶段,人体的器官和系统也有着不同的发育和变化。
人体发育的调控人体发育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其中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神经内分泌因素。
遗传因素是指生物遗传素材对发育的控制作用,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文化因素等,神经内分泌因素则是指内分泌系统,特别是垂体-下丘脑-性腺轴对生殖器官发育和性成熟的影响。
研究人体发育学的意义研究人体发育学对人类健康和人类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了解人体发育的各个阶段和过程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其次,研究人体发育学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不同年龄段人体的特征和需要,选择更合适的医疗保健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科学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最后,研究人体发育学还可以为生殖医学和干细胞研究提供有用的基础知识。
人体发育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奥秘的过程,在不断地探索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发育规律和特征,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幸福做出贡献。
人体发育学相关概念
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发育学:发育学是研究事物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伴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物体。
2、成长与成熟:成长是指体格的增大,反应了量的变化。
成熟在生物学上市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在有机结合成长过程中成为完全发育状态,即机体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功能状态;在心理学上是指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
3、生长与发育:生长是指成长过程中机体内在的增大。
发育是指包含成长在内的到达成熟的过程,是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4、能力与智力:能力是指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智力属于一般能力,其核心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5、社会知觉与人际吸引:社会知觉是指对人、对己和对群体的知觉,指的是交往过程中人们之间相互认识和理解。
人际吸引是指人际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
6、人格:人格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综合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需要、气质、性格、能力等。
(二)简答题1、人体发育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哪5个方面?答:主要包括1、运动功能发育2、心理功能发育3、智力发育4、社会功能发育5、人格特征发育2、研究人体发育学有哪4个方面的意义?答:1、促进各相关学科从传统的非人体发育研究转到对人的行为的总体全面研究上.2、把与年龄相关的人生阶段和事件互相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更富有意义的整体。
3、形成人体发育科学的新观念。
4、促进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
第二章发育理论(一)名词解释1、互相渗透模式:人体的发育取决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离不开环境,于环境相互作用,两者同时发生变化。
2、成熟理论:格赛尔研究总结了不同的年龄阶段行为和动作发育德规律性,以此来判断儿童神经生理学发育的成熟度,提出发育成熟理论,以此作为评判儿童行为和动作发育德诊断依据。
3、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指人的原始本能和驱动力,在出生时与生俱来即主宰人类。
自我是指心理中有计划、有理性的一部分,使个人能与环境维持适应状态的一种心理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成熟(maturation)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的、完全发育状态,心理学的 成熟是指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
第一节 概 述
二.研究范围
1. 正常发育规律 ① 生理功能发育 ② 心理功能发育 ③ 社会功能发育
2. 异常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① 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内在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对 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特征,作用机制及后果。
3. 发育评定 ① 对生长发育的水平、趋势、速度、过程、规律和 特点等进行观察与研究并作出评定。
三、发展简史
(二)中国
一.形成初期(19世纪前) ○ 确立了以人性论为主线索的心理学理论探讨
二.形成期(19世纪至20世纪80年代) ○ 中国第一部儿童心理学教科书《儿童心理之研究》 出版
三.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 开展了儿童发育量表的研究,成立了发育与行为研 究会,推动对儿童发育与行为的研究
第二节 正常发育 规律
五.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发育
六.骨骼
1. 颅骨 ① 婴儿出生时各颅骨缝均未闭合,后囟已接近闭合。 正常健康小儿约半数在1~1.5岁闭合,最晚闭合时 间不超过2岁。
2. 脊柱 ① 脊柱的生长反映扁骨的发育,1岁内生长快于四肢, 以后生长速度落后于四肢。
3. 骨化中心 ① 骨骼的生长有两种方式:①干骺端成骨,②骨膜成 骨
六.神经系统发育
1.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① 脑的形态结构 ② 脑发育的关键期 ③ 脑的可塑性 ④ 脊髓
第二节 正常发育规律
一.神经系统发育 二.反射发育
○ 小儿神经反射的发育伴随神经系统发育的成熟度,分为5大类: ① 出生时即有,终生存在的反射。 ② 出生时即有,暂时存在的反射。 ③ 出生后逐渐稳定的反射。 ④ 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可存在的病理反射。 ⑤ 出生后逐渐建立,终生存在的反射。
第二节 正常发育规律
(二)感知的发育
一.感觉 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 属性的反映以及对于身体状态的感觉。
二.知觉 是对多种感觉的统合,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 官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第二节 正常发育规律
(三)运动发育
运动发育包括粗大运动发育与精细运动发育两部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主要特点是:
○ 具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① 早期的社会行为 ② 注意的发育 ③ 记忆的发育 ④ 思维发育 ⑤ 想象的发育 ⑥ 情绪、情感的发育 ⑦ 个性和性格的发育
03
第三节 发育异常
第三节 发育异常
一、视觉发育异常
1.孩子的眼球常出现凝视呆板的现象,不能随人或玩具的移动而转动 。 2.孩子有时能用目光追随近处的有鲜艳色彩的、大的物体,但对较远处的或色彩不 鲜艳的目标没有反应 。 3.孩子很少用手去抓吊在摇篮上的不能发出声音的玩具。 4.孩子的眼睛出现明显的异常情况,如斜视、眼球混浊。 5.孩子常常因不能绕开较明显的障碍物而摔跤。
一.生长发育的分期
○ 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开始,到孕40周胎儿娩出期。 ○ 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 ○ 婴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 ○ 幼儿期:自1周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 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 学龄期:自入小学前即6~7岁开始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 青春期:一般从10岁到20岁。 ○ 成人期:18岁以后为成人期。
第一节 概述
四.基本理论
1. 达尔文的多基因表达理论 2. 以格塞尔为代表的成熟理论 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4.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育理论 5. 学习的理论 6. 认知发育的理论 7. 信息加工理论 8. 发育的“编程”理论 9. 对文化生态系统适应的理论 10.其他理论
第一节 概述
五.学习和研究人体发育学的意义
第一节 概述
三、发展简史
(一)西方社会
一.形成初期(19世纪前) ○ 对人类行为的观察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 期
二.形成期(19世纪至20世纪80年代) ○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直接推 动了儿童发育的研究
三.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 人体发育学的研究更为深入和广泛
第一节 概述
○ 属于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 是一门新的学科, 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全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包括对人生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其研究包括人体的发生、 发育、成熟及衰退这一人生轨迹的全过程。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二.生长发育
1. 生长(growth)是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以身高(身长)、体 重、头围、胸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
一. 粗大运动发育在先,精细运动发育在后,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二. 原始反射的发育、存在与消失是以后自主运动发育的基础。
三. 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应的发育是建立和保持正常姿势运动的基2 础。
四. 每个小儿都有运动发育的“关键龄”。 五. 头部运动先发育成熟,上肢运动发育比下肢早。 六. 头、颈、躯干的运动发育早于上肢与下肢的发育。 七. 所有小儿运动发育的顺序相同,但发育速度存在个体差异。
人体发育学概论
目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正常发育规律 第三节:发育异常 第四节:发育评定
掌 握: 熟 悉: 了 解:
掌握人体发育学的概念及研究范围。 熟悉人体发育学的正常发育规律。 了解人体发育学的异常发育及评定方法。
PART 01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二.发育学
○ 发育学(development science)是研究事物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伴 随时间过程而发生变化的物体。 ② 人体发育学
然一直不会说话。 5. 孩子经常出现呕吐,或经常抱怨耳痛、头部嗡嗡作响。
第三节 发育异常
三.言语和语言发育异常
主要包括:
1. 构音异常 2. 嗓音问题 3. 流利性问题 4. 语言发育迟缓和语言发育障碍。
第三节 发育异常
三.言语和语言发育异常
其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响 5. 脑性瘫痪及其他神经系统障碍 6. 环境因素等。
第二节 正常发育规律
五、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发育
二.牙齿
○ 大多数婴儿在6~7个月时开始出牙。女孩通常出牙时间略早于 男孩。6岁以后乳牙开始脱落换恒牙,换牙顺序与出牙顺序大致 相同。
三.生殖系统
○ 生殖系统发育分为胚胎期性分化和青春期生殖器官、第二性征 及生殖功能生长两个过程。
第二节 正常发育规律
五.神经与心理发育
第二节 正常发育规律
四、体格发育
一.体重 是衡量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最重要的指标。 二.身高 指头部、脊柱、与下肢长度的总和。 三.坐高 是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 四.头围 指自眉弓上缘最突出处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 五.胸围 代表肺与胸廓的生长。 六.上臂围 代表肌肉、骨骼、皮下脂肪和皮肤的生长。 七.身体比例与匀称性 遵循一定的规律。
第四节 发育评定
GM Trust全身运动评估(GM trust Course on Prechtl’s assessment of general movements, GMs)。
○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lberta infant motor scale, AIMS) 。 ○ 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IM)儿童用量表(WeeFIM)等。 ○ 对于精细运动的评定还可选用上肢技能测试量表(the quality of upper extremity skills test,
二.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 DQ):发育龄与实际 年龄(chronological age, CA)的百分比表示:
○ DQ=DA(发育龄)/CA(实际年龄)×l00
第四节 发育评定
发育龄与实际年龄(chronological age, CA) 的百分比表示,公式如下:DQ=DA(发育龄) /CA(实际年龄)×l00
第二节 正常发 育规律
1. 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 段性
5. 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4.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二、生长 发育的规 律
2. 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3.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正常发育规律
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家族聚集性、 家族倾向性。
二.环境因素:包括营养因素、 疾病因素、母亲因素、家 庭和社会因素。
第二节 正常发育规律
四.言语语言发育
语言发育包括发音、理解、表达与交流。
○ 具体涵盖: ① 语言理解的发育 ② 构音能力的发育 ③ 语言表达的发育 ④ 内部语言的发育 ⑤ 儿童语言处理过程的发育特征
第二节 正 常发育规律
五.心理活动的发育
○ 心理活动的发育包括三个过程:①认知过程;② 情感过程;③意志过程。
第三节 发育异常
二.听觉异常
1. 孩子对突然发生的声音很少有吃惊的反应,如哭、吓一跳或停止正在进行的动作。 2. 孩子只有在看着他人说话时才听得懂一些,或需要多次重复才能明白他人的意思。 3. 到一岁时,孩子对电视机的声音、门铃声、他人的说话声毫无反应,或反应迟钝。 4. 到学话期(12个月至18个月)孩子仍没有模仿说话的行为。过了正常的开始说话期,仍
第三节 发育 异常
四.行为发育异常
1. 生物功能行为问题 包括遗尿、遗便等。 2. 运动行为问题 包括儿童擦腿综合征、咬指甲、磨牙等。 3. 社会行为问题 包括破坏、偷窃、说谎及攻击性行为等。 4. 性格行为问题 包括惊恐、害羞、忧郁、社交退缩等。 5. 语言障碍 行为性语言障碍主要表现为口吃等。 6.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又称多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