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引导教育和研究结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引导
教育和研究结题报告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引导教育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现实分析
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社会适应、自身完善、以及提高群体的内聚力与活动效率。人际交往能否成功往往会对人的个性及其认识能力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有些社会技能(即人际交往能力)只能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学会与掌握。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到的七大智能中包括交往智能,其他如语言、逻辑、运动、音乐等智能学生都可以从各学科的学习中得到专门的训练与发展,而交往智能往往被忽视。
小学生主要存在以下行为:
1、交往不文明,待人不礼貌。骂人,欺负同学;不自觉遵守纪律,影响集体;不尊重父母,任性,好发脾气;写字潦草,学习马虎。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不友好的态度、不求上进的表现引起同学们的反感,损害了自己在集体中的形象。
2、性格内向,不善表达,与同学交谈不多。由于与同学接触频率低,相互情感交流少,同学关系疏远。
3、心里闭锁。遇上高兴或不高兴的事,谁也不告诉,采取自我封闭的态度把自己与别人隔绝开来。有害羞心理,遇事退缩,缺乏自信,不善交往。
4、行为障碍。有些学生因先天条件差或后天某些原因形成了行为上、举止上、语言上的障碍,从而影响了交往的正常进行。久而久之,形成交往障碍。
5、认知障碍。学生在交往中对自己扮演的角色缺乏认识,如:在集体活动中用命令的口吻和同学讲话,作为班干部对其他学生指手划脚或大发脾气等,从而形成交往障碍。
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障碍的主要原因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学生从小生活在舒适优越的环境中,娇生惯养,加上家长教育方法不当,致使孩子任性,事事以“我”为中心,与人合作能力差。在学
校教育中,存在着注重单向灌输,忽略双向的、多角度的民主交流的现象,学生往往被动的参与教育过程,缺乏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独立自主的积极精神。例如我班学生在集体生活中便表现出交往经验与技巧的不足。而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宠爱,又容易形成学生自我为中心、任性、不懂得分享、助人等不良个性,造成交往障碍。通过近一个学期观察、分析,我发现我班学生以下两种类型者居多:
1、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
这类学生外表看起来开朗活泼,在群体活动中,参与积极性高,但只喜欢居主导地位,事事想占上风,不善于与他人合作。当他人的意见、态度与其意愿相违背时,往往采取攻击性行为,常常用语言和行动强迫别人接受他的观点、要求。这类学生由于“头上长角,浑身长刺”,使大家敬而远之。攻击性强的儿童往往缺乏解决交往问题的策略,他们不善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不善于进行交际。
2、自卑懦弱,依赖性强
这类学生在学校表现出性格内向(家庭表现则相反),整天不吭声,不主动与人交往;在学习活动中退缩,不敢表现自己的才能;在集体活动中,不积极参与,处于被动的角色,往往很难引起别人的注意。大家对他说不上喜欢,也没有什么讨厌之感,他是否介入到同伴中来,大家并不在意。这类学生遇到不公平待遇,则忍耐或以哭泣来表示反抗,在人际交往中碰到困难只会求助于家长、老师。
(二)理论分析
首先从交往教学论看,交往教学理论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德国。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德国的沙勒和舍费尔提出了侧重研究师生间交往的教学论思想,并与其他一些教学论专家一起把这种思想系统化为交往教学论。
所谓交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它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交往教学论将教学活动看成是师生间的特殊交往活动。人在交往中学习和生活,师生交往是学校学习和生活方式。交往教学就是交往活动的参与者或交往主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
过教育资料等语言符号中介进行的多向、多边、多层次、多维度的人际来往或沟通、情感交流和为达成一致的相互理解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二、研究的目的:
1、处理人际关系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巧,它可以通过探索开发潜能的途径和方法的学习、训练来培养和提高。
2、改变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顾问,可以信赖的朋友,前进路上的引导者。
3、使学生掌握一些交往的实际技巧。
三、研究的内容:
互动交往中不同层次的交往对象的交往,对交往效果的影响、作用;校园交往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利用。
1、交往个体研究
良好的个体素质是人际关系得以正常发展的基础,具有独立性的儿童往往处事镇定、自信,能给他人以更多的帮助,在同辈群体中也享有更高的威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克服自身性格上的弱点和缺陷。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鼓励、启发,提供适当的帮助,还要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加以评价。及时而积极的反馈,可以提高学生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信心,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独立的人格,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堂师生交往的研究:
儿童与成人的交往是从属型交往。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儿童对于大人提出的问题或指示基本上是响应性的。
新课程视野中的教学,应是在师生沟通与对话中实现生命的发展。这意味着教学是一种交往,师生在对话中要有心灵的感应,思想的碰撞乃至意识的交锋。课堂交往是学生学习交往的主渠道。在课堂交往实践中,教师要努力为全体学生提供交往的机会和时间。注意保护学生交往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师生的交往给予认真的对待。这种尊重态度,是交往的基础,是教师对交往重视的言传身教。它实现着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
3、生生交往行为的研究:
主要研究在校园生活交往中交往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关系。缺乏主动性,但它却是学生学习交往的基础。儿童对小伙伴的交往是对称型交往。他们可以平等地、自由地发表各自的见解,因为他们有类似的经历、想着类似的事情,而且他们在一起不受权威的束缚。
4、交往语言的研究:
德国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特别强调人际交往中的“话语”、“言说”、“表达”等在相互之间的“沟通”、“理解”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语言是交往活动的中介,一个成功的交往活动,不仅是说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更重要的是使对话双方彼此认同。
对交往语言的研究,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交往的有效性。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明白表达同样意思的一句话,可以有多种措辞;而表达同样的措辞,又可以采用不同的语气、节奏、手势和表情。在交际实践中感受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产生的效果和作用。
5、交往技能研究
一个儿童不能遵循交往规则,不懂得与人友好相处,自然在人群中不受欢迎,甚至被排斥,从而影响他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应该在礼貌、交谈、助人、仪表等方面通过学科渗透或举行活动给予适当的社交技能指导。
(1)学会关心他人。
(2)学会称赞他人。
(3)学会解决冲突。
6、交往观念的研究
人际交往的关键是态度,儿童由于受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尤其是目前独生子女成为家庭中众多成人关怀、照顾的对象,孩子很容易形成“众人为我,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式,养成“独尊”的习惯;与正常社会交往所需的平等合作精神相悖,自然地抑制了儿童与他人交往能力的发展。在重视学生成长、培养学生技能、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教学环节,让学生意识到他是家庭、学校、社会中的普通一员,让学生体会到家长、老师、同学也需要他的关心和体贴,逐步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习惯。为了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老师也不能高高在上,把自己看成是严厉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