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技术类课程建设与优化策略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信息技术类课程建设与优化策略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与现代医学的高度融合,医学信息类专业的人才供需矛盾凸显,毕业生的规模逐年加大,但合格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现分析了这种尴尬局面的形成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医学信息学与医学信息技术(工程)课程的建设策略和优化策略,并对课程建设中各交叉学科的教学比重划分、学时分配、选修课设计、教材建设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标签:医学信息学;医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优化策略;学科交叉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就像一把锋利的整容手术刀,改变和优化着传统医学的发展脉络。在基础医学领域,信息技术发挥着信息处理高速、准确的强大优势,不断深化着人们对人体和生命本质的认知度加深;在临床医学领域,信息技术则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完成日常工作的有力工具,医学检验、电子病历、PACS、远程诊疗等现代医疗技术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深入和广泛应用[1-2]。

医学信息学作为人们研究医学信息技术应用或医学信息工程的基础学科,它以医学领域所使用的各种信息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医学信息的内涵、分类、特点及信息属性,国外自50年代起开始其教学与研究,而国内则是从80年代后期开始其教学与研究[3]。以应用和教育为目的的医学信息技术或者医学信息工程的教学和研究,国外始于60年代,国内始于80年代。国内的医学信息学教育多起步于医学院校,由于教育部专业目录的限制,一般始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学”“卫生管理”等专业[3]。从2000起到2008年止,教育部备案或批准的,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面向医药卫生)和“医学信息学”专业的高校达到39所,开设“卫生管理”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达到44所,覆盖了24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4]。截止2012年,近90%的医学院校(含本专科、高职)开设了医学信息相关专业,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已成为医院、医药技术研究所和医药IT行业的骨干力量和创新主体,并逐渐成为推动了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核心动力[5]。

短时间内仓促上马的我国医学信息技术研究,给开展此类专业教学的高等院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课题组将在10年医学信息类专业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医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同行业的专家学者交流和参考。

1 国内医学信息教育的现状

在教育部2012年最新版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没有专门的医学信息类专业(合并到“生物信息学”中了)。各高等院校开设医学信息类专业教育有三种情形:一是具有自主专业设置的高层次高校,采取在某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二级学科的方式,如吉林大学在公共卫生学院下自主设立的“医学信息学”研究生教育等;再就是将现有的本科目录进行特色再造,推陈出新,这就是上面提到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卫生管理”等专业,增加课程特色之后用于培养医学信息类的专业技

术人才[6];再就是,开设教育部本科教学目录中新增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此专业与电子信息工程教学体系近似[7]。

目前两个矛盾较为突出。一是供大于求的矛盾:从人才应用市场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内各医院、医药卫生研究所、医药企业,对于医学信息类人才需求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供不应求[8]。而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各高等院校、高职高专却纷纷设立了医学信息类相关专业,专业的市场定位较为盲目。二是已培养的毕业生满足不了市场人才需求的矛盾:高等院校所(含高职高专)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却难入用人单位的法眼。两个矛盾凸显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上的急功近利和不负责任。

下面分别对用人单位和高校(含高职高专)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的数据加以分析。

用人单位包括医院、医药卫生技术研究机构、医药企业等,其对医学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多以技术类和工程类人才为主(持此观点者占调查对象的95.1%),所需人才既要掌握熟练信息技术、又要具备一定的医药专业知识(持此观点者占调查对象的86.7%),对医学信息学理论人才的需求量很小(持此观点者占调查对象的7.9%),目前市场上已经培养出来的医学信息技术人才往往不能完全满足用人需求(持此观点者占调查对象的89.2%)。

目前各高校开设的三种医学信息类专业,是否已经满足了市场对医学信息类人才的需求呢?回答是否定的。(1)首先,医学信息类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健全(持此观点者占调查对象的83.4%)。目前按医学信息类专业本科专业目录上合格的医学信息类专业只有一个“医学信息工程”,且设立时间不久,指导性核心课程多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类专业为参考,不能满足医药卫生用人单位的各项需求。(2)其次,所培养人才应用能力较差(持此观点者占调查对象的82.9%)。已经将传统专业进行改造的高校,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卫生管理”等专业,历史上以招收文科为主,偏向管理学教育,而不重视技术和工程教育,因此所培养的人才多是能动口而不能动手,一般需要经培训机构在动手能力方面专门打造之后才能投放人才市场,增加了人才的培养成本。(3)所培养人才的特色不鲜明(持此观点者占调查对象的79.6%)。所培养人才究竟是以医学信息学理论研究见长,还是以培养工程型、技能型医学信息应用人才见长,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没有明显的人才培养特色。(4)缺乏交叉学科本应有专业融合(持此观点者占调查对象的96.3%)。由于专业办学历史的原因,有的学校以偏概全,将最初的图书馆学中的信息检索发展为医学信息检索,作为专业的办学目标,显然不能容纳医学信息研究的全部内涵;更多的学校则是拉郎配式的将医学类的课程与计算机类的课程简单相加,没有深入研究医学类课程应融入那些信息技术的内容,计算机类课程应包含哪些医学的精髓和应用案例。

综上所述,不同的高校在开设课程时仅仅是考虑到学校自身的办学基础和办学传统,而没有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首要原因是教育部缺乏医学信息类专业教学体系的整体规划,而导致了各办学单位从自身实际出发的各自为战局面;其次就是医学信息相关专业开设的时间较短,只有10年左右(可以追溯到

最早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卫生管理等专业的部分医学院校),尚缺乏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反馈;再就是用人单位上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信息技术对自身核心业务的促进作用,以美国的医院为例,截止2012年平均每家医院专职的医学信息技术类人才的拥有量是50~100人,而我国的三甲以上医院的医学信息技术人才拥有量也不过个位数,课题组对泰安市医院的抽样调查结果是平均每家医院信息技术类人才拥有量3.3人,差距非常明显[9]。2 信息技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优化策略

为了缓解医学信息类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根本的策略是从源头做起,即从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和优化开始。培养医学信息类人才的所有高等院校(含高职高专)应该认真梳理已开设专业的专业特色,研究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本课题组通过毕业生分配情况调查、用人单位调查、所学专业岗位就业毕业生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围绕医学信息类专业核心课程的确立、医药类课程与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所占比重、理论和实践类课程的所占比重、选修课程的建议、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和细致的研究,研究结论分述如下(论文篇幅所限,未提供详细调查数据)。

2.1 核心课程的确立

核心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本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应能够为专业的深入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知识,应该包括专业数学(含医用高等数学、医学概率论、医学统计学、医学决策论等)、物理学、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生物医学概论、基础及临床医学概论、医药卫生管理学等等。专业课程为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所所依赖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具体应包括医学信息学理论、医学信息技术及应用、医院信息系统、生物医学电子技术、医用软件开发技术、医用传感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生物医学图像处理、PACS、医学影像设备学等等[7]。

2.2 医药类课程与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学时比例分配

课题组研究确定的课程设置计划,虽然针对医学类课程和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划分比例大致为1∶1,但是与现行的专业交叉教学课程体系有明显的差异。

具体体现在,新课程体系严格遵循医学信息学与医学信息技术的内涵建设,即医学类课程的建设注重与信息技术的密切融合,信息技术类课程的建设注重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比如,在基础课程中,生物医学概论的教学注重有关生物医学信息的讲解,注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针对生物医学信息相关应用领域的介绍;基础医学概论和临床医学概论,也要重视讲解,在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应用中,信息技术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专业课程中,医用软件开发技术主要讲解在当今医药卫生管理和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信息系统开发技术,而不是通用软件的开发技术;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注重可以使用信息技术采集、存储和处理的生物医学信号特点的讲解;生物医学图像处理侧重在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过程中可以采集到的医学图像的特点及图像处理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