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各章考研知识点

合集下载

环境卫生学知识重点

环境卫生学知识重点

第一章绪论1、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害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群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

2、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庞大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

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其三中物质形态(气、液、固)不会以完全单一介质形式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3、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前者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后者如人类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及相关环境因素。

4、人和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1)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2)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3)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4)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双重性。

5、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三类。

6.、(见后)一次污染物: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如光化学烟雾、无机汞化合物。

7、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认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

次生环境:是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8、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皮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1、按环境要素的属性及特征,可将人类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和社会环境。

2、三个基本圈带: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

大气圈可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逸散层(外大气层),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污染物也集中在此层。

便于取用的河水、湖水和浅层地下水等淡水仅占水圈总量的0.2%左右。

环境卫生学复习总结

环境卫生学复习总结

环境卫生学(第一、二章)1、生物圈:指生物生存的地球表层,由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物质及其生存环境构成。

范围:12km深地壳、海洋及1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2、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3、次生环境: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4、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可以影响生物体内天然激素的合成、释放、转运、代谢、结成及生物学效应5、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指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并可借助环境介质远距离迁移,通过食物链(网)累积,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一类有机化学物。

特点:持久性、蓄积性、迁移性、高毒性6、、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的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

7、、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质和量持相对稳定、相互适应的状态。

8、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吞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吞食,彼此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链锁关系称为食物链。

其本质是生物通过食物链使物质和能量在生物种群之间得以循环和流动。

9、食物网:多条食物链相互交叉相连,形成复杂的网络状食物关系即食物网。

10、生物富集作用:指环境中某些污染物 (重金属、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 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浓度远超过环境介质中的浓度。

11、生物放大作用:指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食物链在生物体间转移并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

*生物放大作用危害:摄入污染物被浓缩放大的生物体→中毒性疾病(缩短人与环境的距离)*环境污染物发生生物放大作用的条件(1)环境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2)进入生物体的环境化学物质较难分解和排泄(3)污染物在生物体内逐渐积累时,尚不会对该生物造成致命性的损害(4)生物放大通过食物链进行12、环境应答基因:人体对环境因素的作用产生特定反应的一组基因13、基因多态性:指在一个生物群体中,同时和经常存在两种或多种不连续的变异型或基因型或等位基因,亦称遗传多态性。

《环境卫生学》第八版-重点

《环境卫生学》第八版-重点

《环境卫生学》第八版重点第一章绪论一、环境卫生学的定义: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的发生、发展规律,充分利用环境的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的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维护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二、环境卫生的研究对象: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三、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是指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均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包括从各种排放源排放出的气体、蒸汽和颗粒物,如SO2CO2NO 颗粒物,碳氢化合物等;二次污染物是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如光化学污染物、硫酸四、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因素,也存在一些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因素(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次生环境是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五、全球性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酸雨 4、生物多样性锐减六、hormesis的概念:某些物质在低剂量时对生物系统有刺激作用,而在高剂量时具有抑制作用,典型的环境污染物如镉、铅、汞、二噁英等都具有相似的的生物学效应模式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一、环境分类:1、按环境要素的属性及特征: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和社会环境 2、这三类还可以依其构成要素的属性或特征进一步分类:自然环境按构成要素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按生态特征可分为陆生环境、水生环境等 3、按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原生环境、次生环境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服务:指对人类生存与生活质量有贡献的所有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包括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如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服务以及支持服务。

生态服务系统:由自然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和生态过程所产生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成为生态服务系统三、生态系统健康:健康的生态系统:具有活力(指生态系统的功能性,包括维持系统本身复杂特性的功能和为人类的服务功能)、结构稳定(指具有平衡、完整的生物群落,多样的生物种群)和自调节能力(自调节功能主要靠其反馈作用,通过正、负反馈相互作用和转化,在受胁迫时能维护系统正常结构结构和功能,有抵御“疾病”的能力,维持系统稳态)的生态系统四、暴露途径:暴露途径与效应产生的关系密切,通过下列方式影响有害效应的产生1、影响总暴露量:暴露的途径越多,总暴露量可能越大,产生的效应也越明显2、影响吸收率:不同暴露途径吸收率不同,当吸收率高、吸收量大时,产生的效应就强、危害也大3、改变作用靶:进入体内的途径不同,首先到达的器官和组织不同,作用机制也不同五、剂量-反应关系:1、剂量-反应关系:随着暴露剂量变化,产生反应的数量随之改变的相关关系称为剂量反应关系2、剂量-效应关系:随着环境有害因素剂量的增加,其在机体内产生的有害生物学效应增加3、剂量反应关系曲线的类型:(1)阈值(2)有阈值(单阈值—S形或抛物线形;两个阈值—U形,主要有必需微量元素或必需营养素)六、联合作用的类型1、相加作用2、独立作用3、协同作用4、增强作用5、拮抗作用七、人群健康效应谱1、环境有害因素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健康效应,分五级(1)污染物在体内负荷增加(2)某些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变化,生理代偿性(3)生化代谢或生理功能的异常改变,具有病理学意义,病理性的代偿和调节,准病态(亚临床状态)(4)机体功能失调,出现临床症状(5)导致严重中毒,出现死亡2、在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人群中,由于个体暴露剂量水平、暴露时间存在着差异,在年龄、性别、生理状态以及对该有害因素的遗传易感性不同,会出现不同级别的效应,这种不同级别的效应在人群中的分布称之为健康效应谱八、冰山效应:在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人群中,每一种级别的效应在人群中出现的比例不同,最严重的效应是死亡,所占比例很少;而最弱的的效应所占比例最大,不同级别的效应在人群中的分布类似于金字塔,临床所见的疾患和死亡者只是“冰山之巅”而不是冰山之全貌,这种现象称为冰山现象九、易感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十、环境污染: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进入环境的污染物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称为环境污染十一、急性危害:指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环境,使暴露人群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不良反应、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环境卫生学复习资料

环境卫生学复习资料

环境卫⽣学复习资料第⼀章绪论环境卫⽣学environmental health/hygiene:研究⾃然环境和⽣活环境与⼈群健康的关系,揭⽰环境因素对⼈群健康影响的发⽣、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体健康,提⾼整体⼈群健康⽔平的科学。

研究对象:⼈类及其周围的环境环境:围绕⼈群的空间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类⽣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这个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所组成。

⼀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从污染源直接排⼊环境未发⽣变化的污染物。

⼆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某些⼀次污染物进⼊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物学作⽤下,或与其他物质发⽣反应⽽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Hormesis效应(兴奋效应):某些物质在低剂量时对⽣物系统具有刺激作⽤,⽽在⾼剂量时具有抑制作⽤。

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次⽣环境:受⼈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全球性环境问题:1.全球⽓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酸⾬;4.⽣物多样性锐减环境卫⽣学主要研究内容:1.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性研究;2.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3.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法;4.研究环境卫⽣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今后任务:1.加强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的研究;2.新技术、新⽅法在环境卫⽣⼯作中的应⽤;3.加强环境与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4.加强农村环境卫⽣⼯作;5.开拓环境卫⽣⼯作的新领域。

第⼆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类环境分为:⾃然环境、⼈为环境、社会环境⾃然环境可分为:⼤⽓圈、⽔圈、⼟壤岩⽯圈、⽣物圈⽣物圈biosphere:地球上所有⽣命物质及其⽣产环境的整体。

⽣态系统ecosystem:在⼀定空间范围内,由⽣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

环境卫生学第7版考研复习笔记

环境卫生学第7版考研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1、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基本任务:阐明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对象: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环境由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

环境介质包括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环境因素包括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

●研究内容:①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②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③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④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2、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有利影响: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

有害影响: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可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次生环境:是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有利影响:在改造自然和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

有害影响:英国伦敦的煤烟型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湾的慢性甲基汞中毒(水俣病)和神通川流域的慢性镉中毒(痛痛病)、印度博帕尔市农药厂异氰酸甲酯毒气泄露事件、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

✧光化学污染:主要是由于汽车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 X)和挥发性有机物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而形成的,其成分包括臭氧、过氧酰基硝酸酯和醛类等多种复杂化合物。

3、环境卫生工作和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①加强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的研究;②新技术、新方法在环境卫生工作中的应用;③加强环境与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④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⑤开拓环境卫生工作的新领域。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1、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本质的区别:人类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生物圈。

《环境卫生学》各章节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环境卫生学》各章节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环境卫生学》各章节名词解释与问答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卫生学6、一次污染物2、环境介质7、二次污染物3、环境因素8、原生环境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9、次生环境5、内分泌干扰物10、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11、生物多样性13、可持续发展12、清洁生产二、问答题1、简述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

2、简述环境卫生和环境卫生工作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一、名词解释1.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2.生态系统(ecosystem)3.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4.环境与人体的生态平衡5.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6.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7.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8.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9.联合毒性作用(joint toxic effect)10.相加作用(additive effect)11.协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12.增强作用(potentiation)13.拮抗作用(antagonism)14.健康效应谱(spectrum of health effect)15.易感人群(susceptible group)16.环境应答基因(environmental response gene) 17.必需微量元素(essential trace element)18.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 19.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21.先天畸形(congenital malformation)22.胚胎毒性(embryotoxicity)2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24.内剂量(internal dose)25.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26.高危人群(high risk group)27.生物标志(biomarker)28.健康危险度评价(health risk assessment)29.致癌强度系数(carcinogenic potency factor)二、问答题1.人体对环境的适应在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上有何意义?2.什么是环境物质的迁移和转化作用?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发生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的暴露会产生哪些影响?举例说明。

环境卫生学复习资料(二)

环境卫生学复习资料(二)

引言概述:环境卫生学是一门研究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综合性学科,涉及到环境卫生知识、环境卫生工程、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环境卫生学复习资料为主题,结构采取引言概述正文内容的方式,正文分为五个大点,每个大点分为五至九个小点详细阐述,最后进行总结。

正文内容:一、环境卫生学基础知识1.环境卫生学的定义和目标2.环境卫生学的历史概述3.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制4.环境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评价标准5.环境卫生监测与评估方法二、环境卫生工程1.水环境卫生工程a.自来水处理工程b.污水处理工程c.水源污染控制与保护d.饮用水水质监测与管理2.大气环境卫生工程a.大气污染监测与控制技术b.室内空气质量控制c.大气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估3.噪声与振动控制a.噪声与振动的危害及标准b.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c.交通噪声控制和社区噪声管理4.环境辐射与电磁辐射防护a.辐射健康效应及剂量测量b.辐射防护措施与监测c.电磁辐射的健康影响及防护技术5.废物处理与卫生填埋a.废物分类与处理技术b.危险废物处理与管理c.卫生填埋的原理和操作规程三、环境卫生管理1.环境卫生立法和政策2.环境卫生规划和监管3.环境卫生教育和宣传4.食品卫生与营养卫生管理a.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b.食品生产和加工的卫生管理c.餐饮服务和供餐单位的卫生管理d.营养卫生的重要性与管理措施5.职业卫生管理a.职业病危害评估与控制b.职业卫生监测与评价c.职业健康监管与干预措施四、环境污染与健康影响1.水污染与健康a.水污染的分类和来源b.水污染对健康的危害c.水污染防控策略和管理2.大气污染与健康a.大气污染物的分类和来源b.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c.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和政策3.噪声污染与健康a.噪声污染的类型和来源b.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c.噪声污染的防治和管理4.电磁辐射污染与健康a.电磁辐射的类别和来源b.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c.电磁辐射防护和安全措施5.固体废物污染与健康a.固体废物分类和处理方法b.固体废物对健康的危害c.固体废物管理和处理的措施五、环境卫生与公共卫生1.环境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2.环境卫生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3.环境卫生与环境与健康相关疾病防治4.环境卫生与健康促进5.环境卫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总结:环境卫生学是一门涉及广泛的学科,掌握相关知识对于改善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非常重要。

环境卫生学重点——【卫生综合资料】

环境卫生学重点——【卫生综合资料】

第一章绪论1、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环境介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通常以气液固态三种物质形式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

具体来说,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环境介质的运动可携带污染物向远方扩散。

3、微小气候:温度、湿度、气流、热辐射,对于机体的热平衡产生明显影响。

*4、一次污染物: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5、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次生环境:受人为因素影响形成的环境。

6、清洁生产:是指能够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消耗,有效预防和控制污染物和其他废物生成的工艺技术过程,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

7、可持续发展:是指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不仅应满足当代人肥肉需要,而且不应损害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使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持续发展,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1、生态系统服务:又自然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和生态过程所生产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称为生态系统服务。

2、生物富集作用:是指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污染物,在体内逐渐聚集,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达到相当高、甚至引起其他生物或人中毒的浓度,大大超过环境中的量。

3、生物放大作用:是由于各级生物个体的生物富集作用,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大大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的现象。

生物放大作用最终的结果是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达到很高浓度,可对最高位的人类健康构成极大的危害。

4、10类候选基因:DNA修复基因;毒物代谢酶基因;激素代谢酶基因;受体基因;细胞周期基因;信号传递基因;介导免疫和感染反应基因;介导营养因素基因;参与氧化过程的基因;细胞内药物敏感基因5、常量元素11种:C/H/O/S/K/NA/P/CA/MG/CL*6、必需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是维持正常生理、生化功能、生长发育和生殖繁衍所必不可缺的元素,具有明显营养作用和生理功能。

《环境卫生学》各章节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环境卫生学》各章节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卫生学6、一次污染物2、环境介质7、二次污染物3、环境因素8、原生环境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9、次生环境5、内分泌干扰物10、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11、生物多样性13、可持续发展12、清洁生产二、问答题1、简述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

2、简述环境卫生和环境卫生工作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一、名词解释1.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2.生态系统(ecosystem)3.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4.环境与人体的生态平衡5.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6.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7.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8.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9.联合毒性作用(joint toxic effect)10.相加作用(additive effect)11.协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12.增强作用(potentiation)13.拮抗作用(antagonism)14.健康效应谱(spectrum of health effect)15.易感人群(susceptible group)16.环境应答基因(environmental response gene) 17.必需微量元素(essential trace element)18.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 19.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21.先天畸形(congenital malformation)22.胚胎毒性(embryotoxicity)2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24.内剂量(internal dose)25.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26.高危人群(high risk group)27.生物标志(biomarker)28.健康危险度评价(health risk assessment)29.致癌强度系数(carcinogenic potency factor)二、问答题1.人体对环境的适应在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上有何意义?2.什么是环境物质的迁移和转化作用?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发生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的暴露会产生哪些影响?举例说明。

(完整版)环境卫生学归纳重点

(完整版)环境卫生学归纳重点

第一章绪论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health/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卫生学今后任务:1环境与健康关系基础理论2环境与健康关系确认性研究3加强环境卫生法律法规标准体系4加强农村环境卫生5开拓新领域环境(environment)是指作用于人类所有外界力量(因素)的总和。

人与环境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两者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围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是指前面三圈中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

)生活环境: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

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media):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环境介质的特点1.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往往不完全以单一介质形式存在;2.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环境介质的运动可携带环境污染物向远方扩散;4.环境介质还能维持自身的稳定状态。

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factors):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做公害。

一次污染物(primarypollutant):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环境卫生学重点内容

环境卫生学重点内容

第一章绪论一、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一)环境卫生学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二)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

阐明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产生的反应(即环境—机体相互作用),这是环境卫生学的基本任务。

(三)环境的概念和组成1. 环境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

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所组成。

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 media)、特点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有利、有害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1)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须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

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生物圈(2)生活环境(1iving environment):指人类为从事生活活动而建立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以及有关的生活环境因素(如家用化学品)等。

环境又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次生环境:指在人为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

是当今人类主要的生存环境。

是当今人类主要的生存环境。

2. 构成环境的因素(1)物理因素:包括小气候、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等。

(2)化学因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内分泌干扰物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甲基汞(3)生物因素(四)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社会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公害、公害病、十大公害事件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沙漠化二、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第一节人类的环境一、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大气圈、生物圈概念、范围二、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组成及主要特征、生态系统健康第三节环境改变与机体反应的基本特征一、环境介质与环境因素暴露(一)环境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食物链、生物放大作用、生物放大系数:Cb/Ce(二)环境化学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转化二次污染物1.化学转化——如:光化学烟雾2.生物转化——如:甲基汞(三)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暴露的影响扩大暴露范围、增加暴露途径、改变污染物性质和毒性、影响暴露剂量二、暴露特征与反应(一)暴露途径:影响总暴露量、影响吸收率、改变作用靶(二)剂量-反应关系剂量-反应曲线的类型:无阈值化合物、阈值化合物(单阈值化合物、两个阈值化合物)(三)暴露时间三、环境多因素暴露与联合作用:联合作用的类型四、人群健康效应谱和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第五节环境污染与健康一、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特点二、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危害(一)环境污染对人群的急性、慢性危害(二)环境污染与致癌危害(三)环境污染与致畸危害致畸作用的基本特征:存在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仅在特定条件下存在;种属差异性大;致畸物的胎盘转运和转化影响致畸性。

环境卫生学重点完全版

环境卫生学重点完全版

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绪论★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 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1.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环境(environment):是指作用于人类所有外界力量(因素)的总和。

人与环境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两者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3.☆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围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生活环境: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

4.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 media):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5.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小气候,秀丽的风光等。

也有不利因素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环境卫生学知识点梳理

环境卫生学知识点梳理

环境卫生学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绪论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所产生的反应,即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

环境介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是指自然环境中各个独立组成部分中所具有的物质,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存在,能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

具体来说,环境介质是指空气、水、土壤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状态可以相互转化,起承载的物质也可以相互转移。

环境介质还具有维持自身稳定的特性。

环境介质对外来干扰具有相当的缓冲和修复能力。

环境因素:是被环境介质容纳和运载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组成成分。

它通过环境介质的载体作用或参与环境介质的组成,直接或间接对人体起作用,人体暴露环境污染物是通过多种环境介质综合作用的结果。

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自然环境: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生物圈生活环境:人类为从事生活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以及有关的生活环境因素(如家用化学品)等。

人与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1)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表现在机体的新陈代谢上(2)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3)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4)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双重性自然环境构成因素(一)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小气候、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等。

小气候是指生活环境中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和热辐射等因素,对机体的热平衡产生明显影响。

(二)化学因素:大气、水、土壤中含有各种无机和有机化学物质。

n.内分泌干扰化学物(EDC):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和调节发育过程的体内天然激素的生成、释放、转运、代谢、结合、效应造成严重的影响。

环境卫生学重点完全版

环境卫生学重点完全版

环境卫生学第七版第一章绪论掌握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熟悉环境卫生工作内容和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

本章节的重点:环境卫生学定义;环境、环境介质、环境因素、生活环境等基本概念。

▲1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health/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环境(environment):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和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庞大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

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通常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自然环境:围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生活环境: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

3.☆环境卫生学研究对象: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产生的反应,即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

4.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media):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是指自然环境重各个独自组成部分中所具有的物质,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5.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factors):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按其属性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物理因素:▲小气候是指生活环境中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和热辐射等因素,对于机体的热平衡产生明显影响。

化学因素:▲一次污染物(primarypollutant)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环境卫生学重点完全版

环境卫生学重点完全版

环境卫生学重点完全版环境卫生学是一门关于环境与卫生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涉及到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疾病防治的方法、卫生保障制度等方面。

环境卫生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个涉及到全社会人类健康的事业。

本篇文档将介绍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知识。

一、环境卫生学基本概念环境卫生学是从古至今一种历史悠久的学科,它以研究环境与健康之间相互作用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关注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卫生保障来维护人类健康。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环境因素的分类、环境污染的来源、健康危害的评价、环境监测技术方法、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预防与控制策略等。

二、环境因素的分类环境因素的分类主要分为生物环境、物理环境和化学环境。

生物环境是指生物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物理环境是指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噪声、振动、辐射、温度、湿度等;化学环境是指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气体、液体、固体等。

三、环境污染的来源环境污染的来源很多,其中主要包括工业污染、交通污染、生活污染和自然污染。

工业污染是指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等过程中,排放有图多种危害物质所引起的污染;交通污染是指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所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生活污染是指居民日常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自然污染是指自然环境中存在的一些有害物质,如自然放射性元素、有毒植物、有毒动物等。

四、健康危害的评价健康危害的评价主要包括暴露评价、剂量-反应关系评价、致病概率评价等。

暴露评价是指评价人类受到危害物质暴露的情况,其包括暴露途径、接触时间、接触频次、接触方式等;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是指研究危害物质与健康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生物学机理;致病概率评价是指评价危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以及这种危害的可能性。

五、环境监测技术方法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主要包括采样、样品处理、分析与检测等。

环境卫生学重点笔记

环境卫生学重点笔记

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绪论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科学。

随着医学与环境科学的进步,环境卫生学在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开展规律和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因素,控制不利的环境因素方面。

担负着特定的使命,并逐渐开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它既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又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局部,因而可以说,环境卫生学是由预防医学与环境科学相互结合的产物。

环境卫生学是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

说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产生的反响〔即环境一机体相互作用〕,这是环境卫生学的根本任务。

环境一般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开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

这个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所组成。

环境介质是不依赖于人们的主观感觉而客观存在的实体,一般是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常见的物质形态存在;环境因素那么依赖于环境介质的运载作用〔如能量或物质的转运〕,或参与前者的组成,直接或间接与人体发生关系。

具体地说,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体、土壤〔岩石〕及包括人体在内的一切生物体;环境因素那么是介质中的被转运体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环境介质具有能维持自身稳定状态的特性,环境介质对外来的干扰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但是,当外来干扰的强度与频率超过了环境介质的承受能力时,环境介质的结构、组成乃至功能就会发生难以恢复的改变。

在环境卫生学的范畴内,一般把环境狭义地限定为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自然环境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生活环境如人类为从事生活活动而建立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以及有关的生活环境因素〔如家用化学品〕等。

无论自然环境还是生活环境,它们都是由各种环境因素组成的综合体。

环境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三类。

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小气候、噪声、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等。

化学因素环境中的化学因素成分复杂、种类繁多。

环境卫生学重点完全版

环境卫生学重点完全版

环境卫生学第七版第一章绪论掌握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熟悉环境卫生工作内容和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

本章节的重点:环境卫生学定义;环境、环境介质、环境因素、生活环境等基本概念。

▲1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 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环境(environment):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和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庞大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

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通常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自然环境:围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生活环境: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

3.☆环境卫生学研究对象: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的作用产生的反应,即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

4.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 media):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是指自然环境重各个独自组成部分中所具有的物质,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5.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按其属性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物理因素:▲小气候是指生活环境中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和热辐射等因素,对于机体的热平衡产生明显影响。

化学因素:▲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卫生学>>第八版第一章绪论1、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 health/ environmental 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维护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学科。

2、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1)环境与健康关系基础理论(2)环境与健康关系确认性研究(3)加强环境卫生法律法规标准体系(4)加强农村环境卫生(5)开拓新领域3、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环境卫生学的基本任务:以人类及其周围环境为研究对象,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体对环境作用所产生的反应,即环境与机体相互作用。

4、自然环境:围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5、生活环境: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

6、环境介质(environmental media):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是指自然环境中各个独立组成部分中所具有的物质,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

具体来说,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7、环境介质的特点1)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往往不完全以单一介质形式存在;2)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介质的三种物质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其承载的物质也可以相互转移;3)环境介质的运动可携带环境污染物向远方扩散;4)环境介质还能维持自身稳定的特性。

8、环境因素(en vironmental factors):是被环境介质容纳和运载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9、环境因素作用于人体的途径:它通过环境介质的载体作用或参与环境介质的组成,而直接或者间接对人体起作用,人体暴露环境污染物是通过多种环境介质综合作用的结果。

10、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按其属性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11、根据化学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其理化性质是否改变,可将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1)、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2)、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例如:光化学烟雾)12、原生环境(primary environment):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13、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特异性疾病。

(如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等)14、次生环境(s econdary environment):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15、环境问题(environment al problems):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问题。

16、小气候(microcimate):指生活环境中空气的湿度,温度,气流和热辐射等因素,对于有机的热平衡产生明显影响。

17、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 是指具有类似激素作用,干扰内分泌功能,从而对机体或后代引起有害的健康效应的一类外源性物质。

18、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or):某些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调节和调节发育过程的体内天然激素的生成,释放,转运,代谢,结合,效应造成严重的影响。

19、环境污染性疾病(environmental pollution-related disease):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公众健康所致的疾病统称环境污染性疾病。

(例如:日本水俣病和痛痛病、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20、全球性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导致臭氧层破坏)(3)酸雨(大气中的成酸物质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遇水形成)(4)生物多样性锐减21、人与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①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②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③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1、自然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共同构成。

1)、大气圈:主要指围绕地球周围的空气层,可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逸散层(外大气层)2)、水圈:地球上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式存在于空气、地表与地下,成为大气水、海水和陆地水(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和冰雪水),他们共同形成了水圈。

3)、土壤岩石圈: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岩石构成。

地壳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作用形成母质,母质经微生物和植物的作用形成了土壤。

土壤是覆盖于地表,具有肥力的疏松层,含有矿物质、有机质、微生物、水和空气等成分,能为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称为土壤岩石圈。

4)、生物圈:指从海平面以下深约12km至海平面以上高约10km的范围,包括了一部分大气圈和水圈及土壤岩石圈,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物质及其生存环境的整体。

2、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由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构成。

3、生态环境(e cological environment):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是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总体。

它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自然环境。

4、生态系统(ecosyst em):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

5、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机界6、生态系统服务:指对人类生存与生活质量有贡献的所有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包括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获益,如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水、氧气等)、调节服务(如控制疾病和调节气候)、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

7、生态系统健康:是指具有活力和自调节能力、结构稳定的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综合特性。

8、生态系统健康的特性:有活力、结构稳定、有自调节能力9、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1)整体性(各个要素的性质和行为对系统的整体性都是起作用的)2)开放性(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各种途径与其外界沟通,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自调控(①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控;②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③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的调控。

)4)可持续性(生态系统是不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的功能单位)10、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P21-P24)一、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1)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2)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二、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三、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双重性四、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11、紫外线的作用:1)、杀菌2)、抗佝偻病3)、增强机体免疫力12、过量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1)、致红斑作用2)、使皮肤色素沉着甚至产生致癌效应3)、增加人群白内障的发病风险13、Hormesis 效应(或称兴奋效应):在极低剂量下,也会表现出对机体的有益效应。

即某些物质在低剂量时对生物系统具有刺激作用,而在高剂量时具有抑制作用,其剂量-效应关系以双相曲线为特征。

14、环境因素有两种转归:一种是得到环境自净,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另一种是增加人群暴露的机会、增强环境因素对人体的有害性。

15、环境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1). 单一介质内的迁移;2). 不同介质间的迁移;3). 生物性迁移。

16、环境化学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转化:化学物转化:化学物(或污染物)在环境中主要通过化学或者生物学作用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包括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

1)化学转化:指污染物通过各种化学反应过程发生的转化。

2)生物转化:指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相应酶系统的催化作用所发生的变化过程。

17、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暴露的影响1). 扩大暴露范围2). 增加暴露途径3). 改变污染物性质和毒性4). 影响暴露剂量18、暴露特征与反应:1)暴露途径:环境有害化学物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暴露途径进入人体。

1.影响总暴露量2.影响吸收率3. 改变作用靶19、剂量­反应关系:随着暴露剂量的改变,产生某种反应(定量反应或定性反应)的数量而随之改变的相关关系称为剂量-反应关系。

20、剂量:通常指进入机体的有害物质的量。

21、阈值:产生某一反应的临界剂量称该反应的阈值。

22、无阈值化合物(No­threshold compound)是指在大于零的剂量暴露下,均可能发生有害效应的化合物,又称为零阈值化合物。

其剂量­反应曲线的延长线通过坐标的原点,认为这类化合物无安全剂量。

23、阈值化合物 (Threshold compound ) 仅在达到或大于某剂量(阈剂量)才产生其效应,低于其阈剂量则不产生其效应的物质属于单阈值化合物,其剂量­反应曲线多呈 S 形或抛物线形。

有两个阈值的化合物呈 U形。

24、联合毒性作用(joint toxic /combined toxic effect ):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短期内先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综合毒性作用,成为化学物的联合毒性作用。

25、根据多种化学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时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性质,可将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分为以下几类:(联合作用的类型)1)、相加作用(additive effect):交互作用的各种化学物在化学结构上如为同系物,或其毒作用的靶器官相同,则其对机体产生的总效应等于各个化合物成分单独效应的总和,这种现象即为化合物的相加作用。

2).独立作用(independent effect):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在化学结构上作用于机体,由于其各自作用的受体、部位、靶细胞或靶器官等不同,所引发的生物效应无互相干扰,从而其交互作用表现为各自的毒效应,称为独立作用。

3)、协同作用( Synergistic effect):各化学物交互作用结果引起毒性增强,即其联合作用所发生的总效应大于各个化合物单独效应的总和。

这种现象称为化合物的协同作用。

4). 增强作用( potentiation ) 某一化学物本身对机体(某器官或系统)并无毒性,另一化学物对机体有一定毒性,但当二者同时进入机体时,则可使后者的毒性大为增强,此种作用称为增强作用。

5). 拮抗作用(antagonism )指各化学物在体内交互作用的总效应,低于各化合物单独效应的总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