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3.4眼睛和眼镜、3.5显微镜和望远镜》学案
二、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课前自学本节内容,时间大约20分钟,并完成预习导学。
2、怎样矫正视力三、学习目标:1、说出眼睛的构造,简述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简述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3、显微镜和望远镜结构和原理四、重点: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
难点: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的培养。
五、自主学习:1、眼睛的结构2、人眼看物体原理: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相当于一个底片。
3、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看远物时,放松,变薄,对光的折射能力变。
看近物时,收缩,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
4、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1)、成因:(2)、矫正:5、远视眼(老花眼):(1)、成因:(2)、矫正:6、眼镜的度数(1)、透镜焦度是指的倒数(2)、眼镜的度数等于乘100的值,(3).眼镜的正、负度数分别表示是凸透镜和凹透镜7、显微镜构造:①物镜原理 f<u<2f相当于一个②目镜原理放大镜作用8、望远镜构造:①物镜原理 u >2f相当于一个②目镜原理放大镜作用六、课堂检测1、 (09雅安)人眼是世界上最精密的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只有成像在视网膜上才会看清物体;小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是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如果小莉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莉的视网膜上,她应该配戴适当度数的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2、(09潍坊)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
视力正常的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而言A.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B. 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C.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D.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3、(09成都)图18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3.5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3.5显微镜和望远镜主备人:杨春坤审核人:复核人: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知道视角的概念重点难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构造和原理一、自主预习:自学课本内容。
搞清楚以下知识: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靠近眼睛的是,物体通过物镜成、的像(相当于的镜头);物镜成的像经过目镜再成的像(相当于)。
经两次成像就可以看到人眼看不到的极其微小的物体了。
2、望远镜:望远镜是由和两组透镜组成。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用来把物镜成的像。
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的较大,是为了。
视角: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
视角越大,成的像越,看物体越清楚。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近大远小”二、合作探究1、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越清楚。
视角的大小不仅与有关,还与有关。
2、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目镜焦距。
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u<f)成像。
3望远镜的物镜焦距大,目镜焦距小。
物体在物镜的二倍焦距之外(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望远镜是通过把物体的像移近来增大视角和把物体的像放大来增大视角的。
三、精讲点拨显微镜的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__________,能成一个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能成一个像,经过两次放大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的像。
望远镜的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的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的像。
视角越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越,人对物体看的越清晰。
物体的大小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决定视角的大小。
物体越,离眼越,视角越大。
四、当堂达标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叫做目镜,叫做物镜。
物镜所成的像是、的实像,它离目镜的距离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3.5《显微镜和望远镜》优秀教案1(重点资料).doc
来自物体的光经凹面镜反射后也能形成物体的像,天文望远镜通常用凹面镜作为物镜,这样就可以把物镜的口径做得很大。
如果目镜用凸透镜,看到的物体是倒立的。有的望远镜的目镜是用凹透镜,这样看到的物体就是正立的。
望远镜总结: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或凹面镜,远处的物体成像在焦点附近。目镜是凸透镜或凹透镜,它把像在我们的眼睛的视角进行扩大。
*************************************
总第课时
课
题
6-5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
过程与方法
①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
重点
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难点
显微镜和望远镜成像原理Fra bibliotek方法手段
多媒体展示,图片展示
课
堂
小
结
作
业
板
书
设
计
6-5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结构: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原理:物镜使物体成像,目镜是把这个像进行放大。
2、望远镜:
结构: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或凹面镜,目镜是凸透镜或凹透镜。
原理:物镜使物体成像,目镜是扩大像在我们眼睛的视角。
教
学
反
思
教
学
过
程
一、显微镜
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可以看成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物镜。显微镜的原理: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形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成像原理一样),目镜再把这个像进一步放大(相当于放大镜放大物体一样)。这样经过两次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了。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主备人:审核人:一、目标导引: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通过阅读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用途3.通过合作讨论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探究学习:(一)、通过阅读、探究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原理学习活动1:在白纸上画一个小箭头,用两个火柴盒压住,在它上面放一块无色透明的塑料膜,用滴管从烧杯中吸上一些水,小心地把小水滴滴在塑料膜上,观察到什么现象?改变水滴到桌面的距离,再观察到什么?学习活动2:从水滴看到方向相反、放大的箭头后,再用一放大镜叠加在上面观察水滴。
这时能看到水到清晰的和原来方向相反的、被放的很大箭头。
和同学议一议,为什么?学习活动3:自主阅读教材P103页内容,提出问题,并整理所获:我的疑惑:学习活动4:和老师一起观看多媒体,进一步了解显微镜的知识。
展示评价1:完成以下知识点1.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都相当于镜,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
2.来自被观察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的像,原理同一样。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能把像再放大一次,经过两次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物体了。
3.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镜,镜的焦距较大。
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的像,然后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这样我们就能看清楚很微小的物体。
4、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们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二)、通过探究了解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学习活动1:和老师一起观看望远镜的动画,并阅读课本后回答问题:(1)望远镜有两组组成。
靠近眼睛的叫,靠近物体的叫。
(2)物镜成像,目镜成像。
(3)我们要看清物体还与什么有关?阅读课本p72页图3.5-4和同学们共同回答。
物理:3.5《显微镜与望远镜》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5节显微镜与望远镜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通过两个透镜的组合,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乐于观察试实验。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
学习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学习难点:通过两个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以及原理。
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是如何满足组合出的两个透镜成像原理的。
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显微镜请阅读课本p71图3.5—1显微镜的结构回答问题1.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都相当于镜,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
2.来自被观察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的像,原理同一样。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能把像再放大一次,经过两次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物体了。
3.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镜,镜的焦距较大。
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的像,然后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这样我们就能看清楚很微小的物体。
二、望远镜请阅读课本回答问题:1.望远镜有两组组成。
靠近眼睛的叫,靠近物体的叫。
2.物镜成像,目镜成像。
3.我们要看清物体还与什么有关?阅读课本p72页图3.5-4回答。
4. 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1)以凹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间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2)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3)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目镜,以较小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两者间的距离,观察近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学案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学案教者:贺建刚班级:上课日期: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习重点】: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学习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课前预习】1、叫目镜,叫物镜。
2、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制造师用______作目镜和用______作物镜看清远处的物体。
3、列举出你所知道的望远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显微镜的物镜是_____________,目镜是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一、请同学们现在阅读书本,了解望远镜的结构。
在阅读时,请注意下列几个问题:什么叫目镜?什么叫物镜?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应注意什么?(教师结合其实物,讲解其结构,分别介绍物镜、目镜的定义及作用。
)二、显微镜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镜(天文望远镜)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相同的地方:它们的目镜、物镜都用的是凸透镜不同的地方:显微镜的目镜焦距较长、物镜焦距很短〖要点归纳〗1.第一位把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物理学家_____________。
2.通常的望远镜是由________个透镜组成的,其中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____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做___________。
〖当堂反馈〗1.为保护眼睛,________(“能”或“不能”)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或其他强光源。
2.常用的光学望远镜主要有___________望远镜和___________望远镜两类,其中前者的目镜为___________.透镜,物镜为____________ 透镜,且物镜的像方焦点与目镜的物方焦点____________,后者的目镜为____________透镜,物镜为__________透镜,物镜的像方焦点与目镜的物方焦点________________。
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知道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及作用2、过程与方法: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教学用具】显微镜,凸透镜(两只),凹透镜(一只)【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用放大镜可以使物体放大,那么如何能放大得更大?人眼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时,分辨本领是有限的。
把物体移近些,可以看得清楚些,借用放大镜可以看得更清楚些,但对于太细微的结构,如生物的细胞,移得再近,用放大镜也是看不清楚的。
我们从实验中可看出用两个凸透镜可以放得更大。
利用这个原理,为了能看到细小的物体,人们制成了显微镜。
为了看清远处的物体,人们又制成了望远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
二、新课教学(一)、课前预习预习要求:预习课本71页至73页,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如果你觉得还有需要补充的内容和疑问,请记录下来,预备课上组内交流。
1.观察课本图3.5-1和3.5-3,说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及原理。
2.视角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小组学习1.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结合课本图3.5-1,让学生讲解,老师可以随时指点、或找其他学生补充)。
(1)显微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
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
反光镜可旋转,能使反射光线从下方照射到被观察的物体上,起到增大物体的_______的作用。
载物台用来放置被观察的物体,载物台中央有一圆孔,反射镜反射的光线从下方穿过圆孔,照射在被观察物体上。
(2)物体通过物镜能成一个,,的像;这个实像作为目镜的“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的像。
显微镜使物体经过两次放大,使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能看到。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主备:宋诚海审核:张振文 2011-11-22【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认识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知识回顾】1、照相机成立的、的、像。
物体在,像在2、投影仪成立的、的、像。
物体在,像在3、放大镜成立的、的、像。
物体在【自主学习】预习课本89页至91页,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显微镜(1)基本构造:由两个________镜组合,一个叫_____,另一个叫。
(2)作用:观察很小的物体。
(3)原理:被观察的物体在物镜的焦点_____________,通过物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______________,通过目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经过两次放大,可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
2、望远镜:(1)基本构造:由两个________镜组合,一个叫________,另一个叫________。
(2)作用:观察远处的物体。
(3)原理:远处的物体经物镜成____________的实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____________,再通过目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4)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的较大,是为了。
3、视角: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
视角越大,成的像越,看物体越清楚。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近大远小”【合作探究】知识点1:显微镜的原理1、显微镜有什么原理呢?2、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该物体应放在物镜的何处?知识点2 :望远镜的原理1、望远镜的基本构造?2、望远镜的原理?知识点3:视角视角与看清物体之间有什么关系?【课堂检测】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叫做目镜,叫做物镜。
物镜所成的像是、的实像,它离目镜的距离在。
2、望远镜中被观察物体到物镜的距离远大于,成的像到目镜的距离。
3、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们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B.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C.所有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D.以上说法都不对5、小明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逐渐靠近镜子时,由于像相对于他的眼睛所成的视角逐渐,所以产生一种“像在变大”的错觉,其实所成的像的大小,因为平面镜成的像。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出品人:审核人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知道视角的概念【课前预习】一.预习问题1.回顾我们学过的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2.预习课本P71-P73,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透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做镜。
(2) 有一种望远镜也是有两组凸透镜组成的。
靠近眼睛的叫做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镜。
二、预习自测1.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__________,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________。
2.关于双凸透镜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相当于一个照相机B.物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C.目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D.目镜相当于一个幻灯机3.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与有关,还与有关。
三、预习反思通过预习,你未解决和解决起来困难的问题有:【课内探究】一.预习总结,展示问题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仔细阅读课本“显微镜”部分,小组内讨论一下显微镜的结构特点,然后用你小组的放大镜试着自制显微镜,你有什么发现,一会儿展示给大家,看看哪个小组发现的问题多?2.仔细阅读课本“望远镜”部分,小组内讨论一下望远镜的结构特点,然后用你小组的放大镜试着自制望远镜,你有什么发现,一会儿展示给大家。
三.反思整理、归纳梳理请同学们将刚才的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把本节的知识框架写到下面空白处。
四、达标检测,反馈提升1. 有关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B.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D.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2.关于双凸透镜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相当于一个照相机B.物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C.目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D.目镜相当于一个幻灯机3.天文望远镜口径都很大,这样做是为了()A.美观B.观察太阳C.可以会聚很多光D.观察方便4.显微镜下方常用一个小镜来做反光镜,这一小镜可能是()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面镜D.三棱镜5.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逐渐远离镜子时,由于像对他的眼睛所造成的视角逐渐,所以产生一种“像在变小”的错觉,其实所成的像的大小。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执笔李佳芹审核课型新授课课时 1 班级姓名成绩学案编号5-5课题第五章透镜及其运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员复备栏先生笔记栏学习目的1.知道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
2.知道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开展历程,体会迷信技术对社会开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
难点: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增大视角的方法。
学法指点自主学习教材P103-105页的注释内容,用双色笔勾勒出重点,并熟记。
教学进程【自主学习】〔5min〕一、显微镜1.结构:显微镜的镜筒__________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接近眼睛的凸透镜叫____________,接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___________。
物镜和目镜间距可调整。
实践显微镜结构比拟复杂,除了镜筒、目镜、物镜,还有载物台、反光镜等.反光镜是___________镜,其作用是将光反射集聚到载物片上,添加载物片的亮度。
2.任务原理: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透过〝物镜〞后集聚构成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像。
显微镜的〝物镜〞这一成像特点就像_______的镜头成像一样。
〝目镜〞的作用那么像一个普通的______,把像再缩小一次,成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像。
经过______次缩小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二、望远镜1.结构:天文望远镜也是由________组_________镜组成的,区分叫做_________和_________。
(说明: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物镜和目镜之间的焦点重合。
)2.任务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的镜头,使远处的物体在__________左近成增加、倒立的________像。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用来把这个像缩小,成缩小、正立的___________像。
三、探求宇宙1.太阳系的组成是怎样的?2.光年是时间单位还是长度单位?怎样换算?3.依据课本内容说说宇宙的组成。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3.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3.5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⑴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⑵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
⑵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教学难点: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学生通过凸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师);放大镜(学生)。
复习巩固:[播放幻灯片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过程[播放幻灯片3]探索:通过两个凸透镜观察物体。
介绍目镜和物镜。
一.显微镜探研究课题一:放大近处的物体[播放幻灯片4]通过两个凸透镜观察近处的物体,如何才能将物体放得更大,以便可以观察到物体更多的细节?提示1:要将物体最大程度的放大,那么两个凸透镜都应该对物体进行如何处理?提示2:第一个凸透镜应该对物体成什么像,第二个凸透镜才能对这个像进行再一次的放大?巡视、指导。
(指导学生:用短焦距的作物镜,用长焦距的作目镜;物镜成的像要与物来比较;目镜成的像要与物镜成的像来比较,物镜成的像就是目镜的物。
) 通过探究,你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播放幻灯片5]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两者间的距离,观察近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像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两者间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像✧总结:[播放幻灯片6――9]介绍显微镜的结构、特点、原理和注意问题:1、结构:目镜是凸透镜,物镜也是凸透镜。
载物台下的聚光镜包括,凹面镜,平面镜光线不充足时,用面镜的凹面镜,以增强光照.光线充足时,则用平面镜。
2、特点:物镜焦距比较短,目镜焦距比较长3、工作原理:近处物体经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于物镜的2倍焦距之外,此实像正好又落在目镜焦点之内, 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八上物理5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新人教版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构成和作用;2.知道显微镜、望远镜的工作原理;3.了解望远镜的发展历史,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显微镜、望远镜工作原理教学难点:显微镜、望远镜工作原理学习准备:显微镜、望远镜、凸透镜知识准备: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正立/倒立放大/缩小虚像/实像物像同侧/异侧u>2fU=2f2f>u>fu=fU<f自习一、阅读教材内容,思考并回答下面问1.显微镜的作用是什么?主要由哪几个部分构成?2.望远镜的作用是什么?由几个部分构成?二、自习评估1.显微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靠近被测物体的透镜叫做。
2.望远镜有的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叫做物镜,的叫做目镜。
物镜的作用是使在焦点附近成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镜,用来把经过物镜成的像再。
自疑我想问:(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问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自探合作探究一:显微镜阅读课本第103页,分组讨论交流1.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 显微镜的工作原理:_________上装载被观察的物体;先通过物镜使物体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像,(相当于的镜头的作用);;然后再用目镜把这个________再一次放大,就能看清很小的物体了;目镜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 像,(相当于);若物镜和目镜对标本的放大倍数分别为m、k,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______。
合作探究二:望远镜阅读课本第103-104页,分组讨论交流1.望远镜的结构:望远镜主要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2.望远镜的工作原理:望远镜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________附近成、的像,(相当于的镜头的作用);目镜相当于一个____ _,成、的像,就能看清楚较远处的物体。
初二物理第三章第五节
第三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2、过程和方法通过自制望远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教学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教学准备显微镜(每4人一小组)、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
投影仪、投影片、生:预习。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镜:物距像距成像特点目镜:物距成像特点2、望远镜物镜:物距像距成像特点目镜:物距成像特点我们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有关,还和有关.。
二、课内探究:(一)、引入新课提问,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联系生物课上观察微小生物与日食的形成引入新课(二)熟悉学习目标。
(三)根据目标交流预习的收获。
(四)展示预习存在的问题,组内交流,组内解决不了的黑板展示。
(五)针对黑板展示的问题,小组抢答能解决的问题,其它小组点评。
(六)针对展出的问题没有解决的或学生解答不完善的教师给以点拨。
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都叫物镜和目镜。
但有不同的地方:显微镜的物镜,物距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作用是使物体进行一次放大;望远镜的物镜,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作用是把远处的物体与眼睛的距离拉近。
目镜都起放大镜的作用.●板书设计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组成部分:物镜、目镜、反光镜、载物台。
物镜:将物体形成放大的实像。
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将第一次成的实像再次放大。
2.望远镜组成部分:物镜、目镜。
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将第一次成的实像放大。
影响人们看清物体的一个重要因素:视角。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2、掌握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学习重点】掌握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学习难点】通过两个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以及原理。
课前预习: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_____ (填“虚”或“实”)像,道理就像____________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____________,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____________ (填“实”或“虚”)像。
2.如果你想仔细观察一片树叶的内部结构,最好使用()A.平面镜B.凹透镜C.放大镜D.显微镜3.下列关于望远镜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A.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B.望远镜在军事上有重要的应用C.望远镜在天文学上有很重要的应用D.望远镜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4.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显微镜要比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高B.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和D.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成放大的虚像5.下列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B.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星球C.我们看到远处的汽车越来越小,是因为汽车对我们的视角在逐渐减小D.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6.有一种望远镜也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物镜的作用好像一架()A.投影仪B.放大镜C.照相机D.幻灯机7.下列光学知识的应用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这个应用是()A.天文爱好者用望远镜观察天体B.演员对着镜子练习舞蹈动作C.医生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患者视力D.摄影师用照相机拍摄照片学习过程: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靠近眼睛的是,物体通过物镜成、的像(相当于的镜头);物镜成的像经过目镜再成的像(相当于)。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3.5显微镜与望远镜导学案803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教学难点: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如何让学生通过凸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是如何满足组合的凸透镜成像原理的。
【知识链接】请同学们思考并说明:我们前面学习的透镜有哪些作用?【学习过程】板块一:显微镜【自主学习】1、显微镜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组凸透镜组成。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_______、_______的_____像,目镜使“物体”成_______、_______的_____像。
2、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靠近眼睛的是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_______,物体经过_______成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像再经过 _______放大,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了。
板块二:望远镜【自主学习】1、望远镜是由_______和_______两组透镜组成。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______、_______的_____像。
目镜使“物体”成______、_____的_____像.2、望远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_______附近成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_______,用来把这个像_______。
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的较大,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三:视角【自主学习】我们能看清一个物体,与物体对我们的眼睛所成的视角大小有关,物体离我们越近,视角越_______,看物体越清楚。
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大小不仅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还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认识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学习重点:1、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学习难点:1、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在预习了显微镜和望远镜后用10分钟时间完成。
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实验、启发归纳法知识准备:教材辅读:预习自测:显微镜的构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远镜的构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探究学始于疑:显微镜能看见细小的物体、望运镜能看见遥远的物体,这其中包含了怎样的光学原理和知识呢?质疑探究1、显微镜(1)基本构造:由两个________镜组合,一个叫________,另一个叫,反光僮是一个________镜,作用________。
(2)作用:观察很小的物体。
(3)原理:被观察的物体在物镜的焦点_____________,通过物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______________,通过目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经过两次放大,可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
2、望远镜:(1)基本构造:由两个________镜组合,一个叫________,另一个叫________。
(2)作用:观察远处的物体。
(3)原理:远处的物体经物镜成____________的实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____________,再通过目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实质是拉近被观察的远处物体,扩大视角,从而看到远处物体。
思考:①什么叫视角?视角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②物镜口径较大的作用。
为什么天文望远镜常用凹面镜作物镜?③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何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备课组 2011年11月10日星期四
【学习目标】
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简单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重点难点】
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难点:显微镜、望远镜工作原理;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复习回顾】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
1.当u>2f 时,成 、 的 像。
这是 工作原理;
2.当2f.>u>f 时,成 、 的 像。
这是 工作原理。
3.当u<f 时, 成 、 的 像。
这是 工作原理。
【新课学习】
一、显微镜
阅读课本71至72页“显微镜”部分并观察图3.5-1和图A 。
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完成下列问题:
1.结构:显微镜的镜筒 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 。
物镜和目镜间距可调整。
实际显微镜结构比较复杂,除了镜筒、目镜、物镜,还有载物台、反光镜等。
反光镜是 镜,其作用将光反射会聚到载物片上,增加载物片的亮度。
2.工作原理:来自被观察物体AB 的光透过“物镜”后会聚形成 放大 、 的 像A /B /。
显微镜的“物镜”这一成像特点就像 的镜头成像一样;
“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 ,把像A //再放大一次,成 放大 、 的 像A //B //。
经过 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成像光路图如图A 所示。
讨论交流:在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的标本时,为了看到物体正立的像,应如何放置标
本?
动手动脑:自制显微镜
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观察书本上的文字。
二、视角
阅读课本72页第4、第5自然段并观察图3.5-4和图B ,了解视角及人眼睛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完成下列问题。
1.视角:物体对眼睛光心所成的张角,叫做 (如图3.5-4和图B 所示)。
讨论交流:图B 中离眼睛远近、大小不相同的AB 和CD 两个物体,在视觉上大小是什
么关系?答: 。
2.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眼睛观察到的物体大小与 的大小有关。
视角的大小与物体的 和物体到眼睛的 有关;视角越大,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像就 ,视觉就越清楚。
三、望远镜
自学导引:阅读课本72至73页“望远镜”部分,并观察图3.5-3和图C ,了解天文望
远
显
微镜工作原理光路图
图A
图
3.5-4
/
/
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完成下列问题。
1.结构:天文望远镜也是有组镜组成,分别叫做和。
(说明: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物镜和目镜之间的焦点重合。
)
2.工作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的镜头,使远处的物体AB在附近成缩小、倒立的像A/B/。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用来把A/B/放大,成放大、正立的像A//B//。
(图C所示为天文望远镜工作原理光路图)
讨论交流:
1.天文望远镜所成的像比实际的物体要小得多,为什么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会感到物体被放大了呢?答:。
2.望远镜都用直径比较大的凸透镜作物镜,是为了什么?
答:。
3.除了凸透镜,天文望远镜也常用镜作物镜。
动手动脑: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
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
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
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
然后再把前后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对调。
四、学习收获
比较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异同点
五、反馈练习
1、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__________,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________。
2、显微镜和望远镜在构造上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大都是由_____组组成,并且大都相
当于一个_________镜。
3、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天体照片,可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_______外,以避免_______的干
扰。
4、显微镜的反光镜用的是:( )
A.凹透镜B。
平面镜
C。
凸透镜D。
凹面镜
5、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成像原理分别和下列哪一组仪器的成像原理类似?()
A.投影仪、照相机 B.照相机、放大镜
C.投影仪、放大镜
D.放大镜、投影仪
6使用下列器材观察物体时,看到的一定是倒立像的是()
A.显微镜
B.放大镜
C. 望远镜
D.近视镜
【课后练习】《配套练习》63页 1到6题
图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