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啊粽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又是粽子飘香时》阅读练习及答案
![《又是粽子飘香时》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9a3bb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2.png)
《又是粽子飘香时》阅读练习及答案《又是粽子飘香时》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1)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2)端午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
想起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3)母亲包的粽子,种类很多。
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是专为供佛的素粽。
荤的豆沙粽、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之为“子孙粽”,吃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
包的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灰汤粽。
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
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批,美其名曰“富贵粽”。
(4)我最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
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灰褐色,内含大量的碱。
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晚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
那股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
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
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
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
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
几十年以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
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早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5)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
真是个门庭若市。
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
乞丐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味多给点)。
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6)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
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呢?谁又能保证下一世有福还是没福。
福是要靠自己修的。
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
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好吃懒做的,有的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
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
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7)母亲的话,在我的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
《端午节》阅读答案
![《端午节》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f51ea8cc22bcd126ff0c43.png)
《端午节》阅读答案【篇一:端午节(参考答案)】端午节端午节,也叫龙舟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关于这个节日有很多传说,但是最著名的是屈原的传说。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大臣。
他正直、忠诚,因为提出让国家和平繁荣的建议而为人所尊重。
然而,国王的昏庸统治让屈原日益心灰意冷,他于农历五月初五自沉汨罗江。
the duanwu festival, also called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fallson the 5th day of the 5th month according to chinese calendar. many legends circulate around the festival but the mostpopular is the legend of qu yuan. qu yuan was minister of the state of chu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he was upright, loyal and highly esteemed for his wise counsel that brought peace and prosperity to the state. however, the emperor’s befuddled rule gradually made qu yuan disappointed. he drowned himself in the miluo river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篇二:《端午日》答案(教师版)】十一端午日【目标导航】1.了解端午的习俗;感受赛龙船的精彩场面。
2.品味准确生动、简练明快的语言。
3.学习条理清晰,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知识链接】1.【端午】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
2021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内阅读和类文阅读真题名师汇编(含答案)
![2021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内阅读和类文阅读真题名师汇编(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b69ef7b4daa58da1114a6b.png)
2021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四单元课内外阅读名师汇编(《静夜思》《夜色》《端午粽》《彩虹》)第一部分课内阅读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静夜思________明月____,疑是________霜。
举头望__________,低头________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________。
(3分)2.前两行诗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后两行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动词写出了诗人望月思乡的过程。
(3分)3.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静夜之情。
(2分)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读一读,分一分。
隐遇松师采只此山深知处含平舌音的字: 。
(2分)含翘舌音的字: 。
(2分)含整体认读音节的字:。
(2分).从诗中找出含有下列偏旁的字,再想一个写下来。
(2分)木()()艹()()3.这首诗中出现的人物有、、。
(3分).诗人找到隐居的朋友了吗? ( ) (2分)①找到了 ?? ②没有找到5.童子知道自已的老师具体在哪里吗? ( )(2分)①知道②不知道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这首诗里一共有( )个人物,分别是( )、( )、( )。
(2分)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文中的隐者在_____。
(2分)A.山下B.贾岛C.李白D.云深的地方3.诗中画线处是_____对_____的回答。
A.隐者 B.童子 C.访客(2分)4.诗人在 (地方)问童子。
(3分)5.“只在此山中”是( )的回答,诗人可能会问:. ?(2分)6.用自己的话说说童子是怎样回答的。
(2分). 。
四、阅读《夜色》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夜色》节选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1.超级模仿秀。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及答案(审定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及答案(审定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e1e15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5.png)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及答案(审定版)一、阅读短文, 完成练习。
音乐医院老山羊年纪大了, 身体不好, 经常失眠。
小山羊们可着急了, 为他想了很多办法, 却没有什么效果。
于是, 大家商量把他送到“音乐医院”去。
老山羊很不情愿地躺在了病床上。
他离开了小山羊们, 很孤独, 一天到晚总是闷闷不乐的。
这时, 百灵鸟护士来了, 劝老山羊说: “老人家, 您既然来了, 就安心在这儿住几天吧。
我们这家音乐医院不用打针吃药就能治好您的失眠。
”老山羊半信半疑。
突然, 病房里响起了轻柔的音乐, 老山羊听着听着, 就进入了梦乡。
一觉醒来, 百灵鸟护士进来问: “您睡得好吗?”老山羊活动活动筋骨, 高兴地说: “我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这样美美地睡觉了。
你们是不是给我施了什么魔法?”百灵鸟护士“噗嗤”笑了, 说: “哪有什么魔法呀!还记得我们给您听的优美动听的乐曲吗?”老山羊说: “记得!记得!”百灵鸟笑着说: “我们放音乐让您听, 您精神放松了, 心情愉快了, 自然就能踏实睡觉了。
我们的音乐疗法, ()能改善您的睡眠, ()对很多疾病有辅助的疗效呢!”老山羊听了, 赞不绝口: “你们这音乐医院太神奇了!看来我得多住几天啦!”1.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不住口地称赞。
(_____)②有些相信, 又有些怀疑。
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_____)2. 短文第6自然段中应填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A. 因为……所以……B. 虽然……但是……C. 不但……而且……3. 用“_____”画出老山羊“一天到晚总是闷闷不乐”的原因。
4. 下面句子和“哪有什么魔法呀!”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为什么给我施魔法?B. 没有什么魔法。
C. 这个魔法是什么?5. 为什么听音乐有助于老山羊的睡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
种一片树叶冰心埋下一片树叶, 固执地相信它终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阅读理解《粽子》附答案包含答案
![阅读理解《粽子》附答案包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ace73b69dc5022aaea00e4.png)
粽子
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圆的。
你知道它包含几个顶角,几条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
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
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
箬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
它既是消暑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佳品。
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1.在()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糯米()的枣()的箬叶
2.每年节要吃粽子。
我知道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
3.用“”画出描写粽子味道的句子。
4.你知道下面的食品是什么节日吃的吗?在()里写一写。
月饼()汤圆()重阳糕()
5.读短文中画“”的句子,选一种你喜欢的食品向大家介绍一下,写出它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参考答案:
1.雪白鲜红翠绿
2.端午屈原
3.箬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
4.中秋节元宵节重阳节
5.提示:注意句子通顺,介绍出你喜欢的食品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8c313c8bd63186bdebbc47.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1)如果将这个场景拍摄成电影,我会抓住________的细节进行拍摄,因为这样可以突出________。
(2)选文主要写母亲给“我”钱,第二自然段却写了另一个女人,这是否多余?为什么?(3)选文第四自然段中“立刻”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母亲塞给“我”的不仅仅是钱,还是________。
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zhēng zhèng)钱的那个地方。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
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
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
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振震)耳欲聋。
“你找谁?”一个老头对我大声嚷。
“找我妈!”“你妈是谁?”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那儿!”一个老头儿朝最里边的角落一指。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
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1)划去括号内错误的音或字。
(2)选文第二自然段运用的是()。
A.环境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3)用简洁的语言总结选文的主要内容。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ba32ceed630b1c58eeb531.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完整版)一、我能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端午粽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剥开棕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
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棕和鲜肉粽。
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给邻居吃。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本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在文中标上段落序号。
2.照样子,写词语。
又黏又甜________ ________ 美滋滋______ _______3.在文中用“____”线画出描写粽子样子的句子。
4.人们为什么在端午节吃粽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天地。
风与太阳北风与太阳两方为谁的能量大相互争论不休。
北风说:“我能把树上的树叶全部刮掉!”太阳说:“我能把树叶全部晒蔫(niān)!”争吵了好久,跟北风和太阳关系都很好的云儿们都笑着说:“那你们比赛吧!”于是他们决定,谁能使得行人脱下衣服,谁就胜利了。
北风一开始就猛烈地刮,扬起了无数沙尘,路上的行人紧紧裹住自己的衣服,风见此,刮得更猛。
行人冷的发抖,便添加了更多衣服。
风实在刮地疲倦了,便让位给太阳。
太阳最初把温和的阳光洒向行人,行人脱掉了添加的衣服,太阳接着把强烈阳光射向大地,行人们开始汗流浃背,渐渐地忍受不了,都光了衣服,跳到了旁边的河里去洗澡。
见到这种情况,北风羞愧地低下了头,云儿安慰道:“你们的能量都很大,但是作用却不同,这场比赛没有输赢。
”北风和太阳都笑了。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段落。
2.文中有两个字使用错误,请在文中用“”画出来。
3.文中一共出现了三个形象,他们的形象分别是怎样的?请分别用两个词来形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9d350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8.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端午日沈从文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
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
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dònɡ)人就吃了午饭。
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
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
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手脚()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
比赛开始了,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
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
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
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中梁红玉老鹳(ɡuàn)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
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
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
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二年级【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阅读理解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二年级【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阅读理解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8424813312b3169a451a4e5.png)
【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阅读理解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个树坑挖好了。
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1)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写出了小柏树________的样子。
(2)从文段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邓爷爷植树很认真?请你填一填。
________地挑选树苗、________地看树苗直不直、把树苗________。
(3)邓爷爷为什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答案】(1)小柏树;战士;直直地挺立(2)精心;仔细;扶正(3)邓爷爷看到自己栽的小树很直,所以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解析】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每天天一亮,喜鹊们叽叽喳喳叫几声,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
天一黑,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白——________ 伤心——________(2)天一黑,喜鹊们()A. 飞出去了B. 飞回窝里(3)树为什么很快乐呢?()A. 因为喜鹊们给他们吃的。
B. 因为喜鹊们飞来飞去,使树林里变得热闹了。
【答案】(1)黑;快乐(2)B(3)B【解析】3.阅读理解。
太阳和彩虹刚下过雨,太阳出来了,天上出现了一道七色彩虹,人们都赞(zàn)美彩虹美丽。
彩虹听见了,就骄做起来,说自己比太阳还美丽。
太阳对彩虹说:“你美丽,这是真的,不过,要是没有我,也没有你”。
彩虹不相信,反而更加骄做了。
太阳摇(yáo)摇头,躲进云里去了,彩虹立刻消(xiāo)失了。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里“你”指的是(),“我”指的是()(填序号)A.太阳B.云C.彩虹D.雨(3)彩虹不见了,是因为()(填序号)A. 彩虹到别的地方去了。
新版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bad694f705cc17552709d3.png)
新版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一、阅读理解题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粽子是用青春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国有一颗红红的枣。
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1)根据短文内容,补充词语。
________的糯米 ________的枣又________又________(2)用短文中划线的词造句。
一…就……(3)将文中写粽子煮熟后的样子煮找出来。
(4)短文表达了“我”对________节的美好回忆和对________的怀念之情。
【答案】(1)白白;红红;黏;甜(2)早上,闹铃一响我就起床了。
(3)外婆掀开锅,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4)端午;外婆【解析】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
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蚂蚁,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
一只大蚂蚁说:“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
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1)辨字组词。
篮________ 消________ 往________蓝________ 悄________ 住________(2)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连忙——________ 加快——________(3)这段文字共________个自然段,写了要下雨了,________会搬家。
(4)用“一边……一边……”写一句话。
【答案】(1)篮子;消息;往上;蓝天;悄悄;住房(2)急忙;迅速(3)2;蚂蚁(4)小丽一边走路一边唱歌。
【解析】3.阅读下文《文具的家》,回答问题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
妈妈说:“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对妈妈说:“我也不知道。
”妈妈说:“贝贝,你有一个家,每天放学后,你都平平安安地回家。
你要想想办法,让你的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也有自己的家呀。
《端午节,全世界都吃粽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西藏中考题)
![《端午节,全世界都吃粽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西藏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11fc822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4.png)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端午节,全世界都吃粽子①端午节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有几件事印象深刻。
一是抹雄黄(雄黄,矿物,成分是硫化砷,橘黄色,有光泽。
用来制农药、染料等,可入药。
也叫鸡冠石)。
一到端午节我父亲就去药店买雄黄,回来把雄黄用白酒调了之后,在我和姐姐的额头上抹一道,这样就可以让小孩子远离毒虫叮咬,驱邪避害。
这是父母对孩子的祝福和心愿。
但我父亲喜欢折腾我,经常用雄黄给我抹个胡子、额头上写个“王”、画个眼镜……印象中小时候的端午节,我脸上画的全是雄黄。
自己当时还在想,《白蛇传》中法海让许仙给白娘子喝雄黄酒(雄黄酒,掺有雄黄的烧酒,民间在端午节时饮用),让她现出原形,父亲给我们抹雄黄,该不会也是想让我们现出原形吧。
②第二件印象深刻的事是,我们家端午一定会包粽子。
我家包的“彩色粽子”,先用硬纸壳做成一个粽子形状,然后用彩色的绳子把它缠起来,有大的有小的,弄一串,挂在家门口,挂在我们身上。
有时也会用线织的小网兜,装红鸡蛋或者鸭蛋挂在我们身上。
③第三件事是,端午都很喜欢吃“五毒饼”。
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里面写到过,小顺跟妞子他们闹着要吃五毒饼。
那个饼有点像绿豆糕,用模子里的蛇、蝎子、蜈蚣、壁虎、蛤蟆五种图案,压到饼上面。
民间传说小孩子吃过后,就不会被蛇咬、被蜈蚣叮。
同时,我妈妈会用五色的线编成绳子,系在我们的手腕上,或者绑在我们脚腕上。
习俗讲,小孩子绑上这个绳子,从端午一直绑到阴历的六月六,等绳子自己断掉后,把它扔进河水里,就可以将毒害都带走。
④这些传统习俗都渐渐消失了,但如今人们开始有意地重寻、重温这样的节日记忆。
端午节,最重要的还是粽子。
南方与北方的粽子内容不同。
北方的粽子通常是甜的,内容比较简单,比如东北就是糯米加红枣。
南方的粽子就比较复杂了,嘉兴有肉粽、火腿粽、香菇粽等等;高邮有咸鸭蛋蛋黄的粽子;还有些地方包“水晶粽”,所谓水晶,就是肥肉丁,因为腌过的肥肉蒸出来以后是透明的。
2021年语文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水平练习及答案
![2021年语文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水平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814ea202768e9950e73858.png)
2021年语文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水平练习及答案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青蛙不小心掉到了枯井里。
他不急不慌,在井里唱起了歌。
一头大象听见了从井里传出的歌声,觉得很奇怪,就走过来朝井里问:“谁在里头唱歌?”“是我,小青蛙!”小青蛙赶紧说,“大象伯伯,快救我出去吧!”大象问:“你掉进井里,怎么还有心思唱歌啊?”小青蛙说:“我唱歌是因为我相信人们听到我的歌声,一定会来救我的。
要是遇到一点儿困难就哭鼻子,那多没出息啊!”“小家伙,你真棒!”大象说着就伸下长鼻子,把小青蛙救了上来。
1.短文共有(___)个自然段,第(___)自然段讲大象把小青蛙救了出来。
2.短文主要写了(___)和(___)之间的故事。
3.“小家伙,你真棒!”这句话是(___)说的,句子中的“你”指的是(___)。
4.小青蛙为什么在枯井里唱歌?()A.因为他非常喜欢唱歌。
B.因为他想让别人听见他的歌声,救他出去。
5.你来夸一夸这只小青蛙吧!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荷叶圆圆(节选)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
”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
”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1.荷叶是小水珠的(___),是小蜻蜓的(___),是小青蛙的(___)。
2.用“________”画出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说的话。
3.荷叶是小朋友的什么?请你照样子写一写。
荷叶是小朋友的帽子。
荷叶是小朋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回答问题。
都说春天是个爱美的孩子。
她用花呀叶呀,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香香甜甜。
其实,冬天也是个爱美的孩子。
你瞧,她用雪花膏抹了一层又一层,终于有了一张白白的脸。
1.春天用_____和_____来打扮自己。
2.“雪花膏”指的是()A.化妆品B.面粉C.雪3.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例:香甜香香甜甜高兴________ 快乐________4.想一想,写一写。
2021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基础练习及答案
![2021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基础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9b4512d5bbfd0a7856732a.png)
2021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基础练习及答案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没头脑和不高兴(节选)“没头脑”成了建筑工程师以后,首先就想设计一座少年宫,让全市小朋友能同时在里面玩儿。
他画了张图纸,是一片三四百层高的大楼群,剧场、运动场、图书馆……应有尽有。
少年宫很快建成了。
“没头脑”还收到请帖,被邀请去那儿看戏。
一路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有的还抬着锅碗瓢盆、蚊帐被褥……“没头脑”心想:去少年宫玩儿怎么跟去露营一样呢?“没头脑”来到少年宫,刚想进门,门卫拦住他,问他怎么没带食物和被褥。
“没头脑”纳闷儿:“看戏还用带那些玩意儿?这可太新鲜了!”门卫解释说:“这地方太大了,楼房太多太高了,楼里光有楼梯没有电梯,也没有指示牌,要找到剧场,没有十天半个月还真不行。
不带吃的还不饿死?”“没头脑”心里直懊恼:电梯和指示牌给忘了!设计图纸的时候怎么不好好想想呢?没法儿,“没头脑”只能跟着大伙儿,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碰乱撞地往里走,一层一层地往上爬。
起先几天还好,五六天后,大伙儿全爬得垂头丧气地,没了精神。
1.给短文中的划线词语选合适的意思。
①新鲜:________A.(刚生产、宰杀或烹调的食物等)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B.新奇、稀罕C.(事物)出现不久②精神:________A.英俊,相貌、身材好B.人的意识、思维活动C.表现出来的活力2.“没头脑”设计的少年宫的缺点有()(多选)A.没有指示牌B.没有提供食物C.只有楼梯没有电梯 D.楼太高太大3.用“________”画出与门卫的话相呼应的句子。
4.你觉得“没头脑”是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回答问题。
最后一片树叶秋风紧了。
树上只剩下了最后一片树叶。
一只鸟儿飞来了,停在枝头。
它听到树叶正在叹息,就问:“你发什么愁?告诉我,我是一只快乐的鸟儿。
”树叶说:“你很快乐,我可不快乐,我快要死了。
二年级(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二年级(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13cac3cc22bcd127ff0c40.png)
(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老猫我家的老猫很关心自己的孩子。
每次从外面回来,它就先躺下来给小猫喂奶。
小猫吃奶的时候,它总要给小猫舔舔毛,似乎在给它们洗澡。
哪一只小猫稍有不适,老猫就会绕着这只小猫不停地转,嘴里“喵呜喵呜”地叫着,似乎在问:“小宝贝,你哪里不舒服?快告诉妈妈吧!”(1)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2)文中表示老猫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文中的“小宝贝”指的是________。
【答案】(1)我家的老猫很关心自己的孩子。
(2)躺;喂;舔;绕;转;叫(3)小猫【解析】2.阅读短文,完成填空,没学过的字写拼音。
荷花水面上,探(tàn)出了一个个粉红的小脑袋。
这些小姑娘像刚睡醒(shuìxǐnɡ)一样,睁(zhēnɡ)开眼睛,望着这新奇的世界。
看,她们慢慢地张开小嘴,美啊,笑啊,笑出一个美丽的夏天。
我坐在船上,多想剪(jiǎn)一枝带回家,但是我知道,她的家是水塘(tánɡ)。
(1)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2)根据短文内容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荷花 ________的世界 ________的夏天 ________的小姑娘(3)短文中的“小姑娘”是指________。
(4)为什么不能把“小姑娘”带回家呢?因为________。
【答案】(1)3;2(2)粉红;新奇;美丽;刚睡醒(3)荷花(4)荷花在水里【解析】3.读短文,完成练习。
两只小鸟雨,哗哗哗地下着,树叶、树干全被淋湿了。
飞禽走兽都在寻找避雨的地方。
有两只聪明的小鸟,飞到草地上,躲进蘑菇伞下。
蘑菇伞摇晃晃地支撑着。
一只小鸟说:“我的左边淋雨了,你往右边靠一靠!”另一只小鸟说:“我的右边淋湿了,你往左边靠一靠!”你争我吵,你拥我挤,谁也不往外边靠一靠。
粽子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粽子阅读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ba379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d.png)
粽子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在语文阅读理解题部分的备考,考生要多做一些语文阅读练习题的练习。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粽子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粽子》阅读原文吃粽子的端午节就要到了。
这就使人格外地思念故乡,思念那里活鲜鲜的芦叶,思念那里家家户户都在包着的粽子,就像回到了故乡的田野、沟边上似的……端午前几天要去采芦叶了。
有沟河的地方就有芦叶,只管采就是了。
但包粽的芦叶须得采宽一点、老一点的,不像是做芦哨的叶子,要嫩而小。
满村的人,每家都有一名小孩或姑娘或刚过门的媳妇去采,或是鱼贯而行,或是隔沟相望。
这样的时候,大抵总有一个爱说笑话的领头说笑话,话头自然是刚过门的媳妇,或是将要出嫁的姑娘。
乡下会说笑话的人不仅是能言善辩,而且很富有想象力,充满着生活的情趣。
自然,我们这些不懂事的孩子另有乐趣:在沟的两边互相掷泥块,或者干脆拣沟面较窄的地方,像青蛙一样蹦过来,跳过去。
我们去采芦叶的时候,母亲便在家里淘米、剥花生,或者挑一些过年留下的大红枣,夹杂在糯米中间。
更有讲究的,是将一小块、一小块瘦肉也包进去,称为“肉粽”。
但,我很小的时候,因为父亲去世早,家境清寒,每年端午节只能包面粉粽子,母亲叫它麦粽,一个粽子里只能找到一两粒花生米,不过,一样是很香、很甜的。
包粽子是一门很巧妙的手艺,在我们家乡,新过门的媳妇倘若不会包粽子,那是要被一些老太婆背后取笑的:“哼,连粽子也不会包,真是越来越新式!”粽子有各种形状,最常见的是宝塔粽——尖尖顶,三角形的底座,约有半市尺长短。
心灵手巧的小媳妇还会包“连环粽”——两个小粽子中间有一根线牵连着。
还有别出心裁的“月牙粽”、“关门粽”、“方粽”等等。
家家户户都包粽子,但左邻右舍串门时却又一定得吃主人的粽子——把芦叶从下面拨开,用两根筷子戳进底部,从宝塔尖上开始吃起。
这个时候,满屋、满村都是芦叶的清香。
不仅是自己吃,还要挑包得最好、最大的几个,用红线串着扔到河沟里去。
连农民也知道纪念屈原——这个忧国忧民、气节如钢的诗人!“屈原是跳到家门前的沟里淹死的吗?”儿时我天真烂漫地问过母亲。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89843a6294dd88d1d26b2e.png)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王羲(xī)之(zhī)的故事有一次,王羲之外出散步(sàn bù),看见路边有一个老婆婆在卖扇(shàn)子。
她叫了半天,还是没有人来买扇子。
王羲之看到她那失望的样子,十分同情她,便随(suí)手取过扇子,在上面写了些字,叫老婆婆再拿到市场上去卖。
老婆婆来到市场,那里的人认得扇子上的字是王羲之写的,争着要买扇子。
不一会儿,所有的扇子就卖光了。
1.老婆婆在路边(_________)。
2.王羲之是怎样帮助老婆婆的?在文中用“____”画出这个句子。
3.后来,扇子为什么再市场上一下子就卖光了呢?()A.扇子很便宜。
B.扇子很漂亮。
C.人们喜欢王羲之的字。
4.写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二、读短文,完成练习。
垂柳堤边,垂柳吐芽了,披一身绿,发出淡淡的清香,在春风里飘扬。
溪水给映绿了,让丝丝柳条一点一个笑窝。
几阵春雨,给柳丝穿上珍珠,像一挂透明的帘子,悬挂在堤边。
帘外青山绿水融融。
折一把柳条,编成一根翠绿的鞭子,催促春耕的牛儿,把步子放快些。
在翠绿的鞭影里,黑油油的泥土露出胸膛,迎接甜丝丝的春雨,等待饱满的种子。
带一根柳条回去吧,把它插在门环上,让春天走遍家家户户,走进每个人的心里。
1.这篇短文一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文中画线的句子,把春雨比作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帘子。
3.“溪水给映绿了”一句的意思是()。
A.溪水把柳树映绿了。
B.柳树把溪水映绿了。
4.“把它插在门环上”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
三、阅读乐园。
枣树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又高又大的枣树。
春天,枣树上开满了浅黄色的枣花。
夏天,花落了,枣树上结满了小青枣。
到了秋天,小青枣慢慢地变红了,变成了红红的大枣。
这时,树上好像挂满了圆圆的小灯笼。
1.短文共有(_______)自然段,一共有_________句话。
二年级【部编语文】 部编语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及答案)及解析
![二年级【部编语文】 部编语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及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55792cddccda38376bafc7.png)
【部编语文】部编语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及答案)及解析一、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倒(dào)影小公鸡在村子里走来走去。
他来到水井旁,往里一看,连忙大声叫起来:“不好了,一只公鸡掉(diào)进井里了!”小狗叼(diāo)着一根骨(ɡǔ)头正往家赶,听见这喊声,急忙来到井边,往里一看,一边跑,一边叫:“不好了,掉进井里的不是小公鸡,是小狗!”小猪正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听到喊声,跑到井边往里一看,喊道:“不好了,掉进去的是小猪,快来救他呀!”山羊爷爷听了,哈(hā)哈大笑,说:“来来来,你们跟我一起好好看一看!”他们来到井边,围成一圈(quān),往里一看,呀,井里有______、______、______,还有长着胡(hú)子的______。
山羊爷爷说:“看,这是咱们映(yìng)在水里的倒影呀!”(1)我会查字典“掉(diào)”字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2)照样子,写一写例:(走)来(走)去 ________来________去________来________去例:懒洋洋 ________ ________(3)“他们来到井边,围成一圈,往里一看”这句话中的“他们”是谁?【答案】(1)D;diao(2)跑;跑;游;游;亮晶晶;胖乎乎(3)小公鸡,小狗,小猪,山羊爷爷【解析】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风吹春风轻轻地吹着,桃树、杏树、梨树、苹果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
花下成千上万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大小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1)这篇短文一共有________句话。
(2)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开满了花。
(3)用横线划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4)根据短文,填上四字词语。
________的蜜蜂 ________的蝴蝶【答案】(1)4(2)桃树;杏树;梨树;苹果树(3)红的、粉的、白的(4)成千上万;大大小小【解析】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1)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ead52b8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6e.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阅读训练第七单元一、基础阅读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花灯节日往往最能集中地表现一个民族的习俗和欢乐。
西方的圣诞、复活、感恩等节日,大多带有宗教色彩,有的也留着历史的遗迹。
节日在每个人的童年回忆中,必然都占有极为特殊的位置。
多么穷的家里,圣诞节也得有挂满五色小灯泡的小树。
孩子们一夜醒来,袜子里总会有慈祥的圣诞老人送的什么礼物。
圣诞凌晨,孩子们还可以到邻家门前去唱歌,讨点零花钱。
我小时候,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
五月吃上樱桃和粽子了,前额还给用雄黄画个“王”字,就是为了避五毒。
纽扣上戴一串花花绿绿的玩意儿,有桑葚、有老虎什么的,都是用碎布缝的。
当时还不知道那个节日同古代诗人屈原的关系。
多么雅的一个节日呀!七月节就该放莲花灯了。
八月节怎么穷也得吃上块月饼,兴许还弄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供。
九月登高吃花糕。
这个节日对漂流在外的游子最是伤感,也说明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的民族特点:不忘老根儿。
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
哪国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
我小时候,大商家讲究“上板”(停业)一月。
平时不放假,交通没现在方便,放了假店员也回不去家。
那一个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大多回去探亲了,剩下掌柜和伙计们就关起门来使劲地敲锣打鼓。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
从初十起就热闹,一直到十五。
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
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
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
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
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
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风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
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倒也是五颜六色,有各种电子机关,变幻无穷;然而那只有商业上的宣传,没什么文化内容。
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园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三国》《水浒》或《红楼梦》。
有些戏人儿还会耍刀耍枪。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押题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押题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a7343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40.png)
17. 请找出第二自然段中蚕吃桑叶的句子,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如果你是蚕,你会怎样回答蝉提出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哼,偏心眼的人啊!”蝉激动了,便飞到一面竹匾上,没好气地对蚕说:“你们吞食了这么多的桑叶,人们却疼爱你们,他们太偏心了!”
蚕们并不抬头,只顾“沙沙沙”地吃鲜嫩的桑叶.蝉气得大叫起来:“你们吃着人类采摘的桑叶,他们还把你们当宝贝;而我们只不过吸了点树汁,反而被人骂为害虫.这是为什么?”
16.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19.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逐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妙笔生花.
你参加过哪些活动?把你最难忘的一次活动写下来.题目自拟.注意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选择“烈”在下列词语中的意思.(填序号)
功烈( ) 猛烈( ) 烈火 ( ) 烈女( )
[答案]①.L②.liè③.灬④.6⑤.④⑥.①⑦.②⑧.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查字典和多义字.“烈”读音liè,部首灬.解答此题时,可将释义代入词中,看表意 否通顺.
7.下列三字俗语指的是哪一类人,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
D.侮辱(wǔ) 允诺(nuò) 消毁 相依为命(依靠)
2.下面关于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猎人海力布为他人着想、不惜牺牲生命的品质是值得人们传颂的.
2021年冀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2021年冀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7fec6171fe910ef12df8fe.png)
2021年冀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妈妈们的节日。
小姑娘手里攥(zuàn)着自己攒的零用钱来到了花店。
她想送给心爱的妈妈一大束红石竹花。
可是,一进、到五月,红石竹花的价格就飞涨起来。
等到了妈妈的节日这天,价格更是高得吓人。
小姑娘手里的钱只够买一支红石竹花。
摆在红石竹花旁边的白石竹花价钱很便宜,可是没有一个孩子买它。
只有母亲离去了,为了寄托哀思才摆上白石竹花。
小姑娘考虑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买很便宜很便宜的白石竹花。
她把白石竹花放到了妈妈看不见的一个红墨水瓶里。
刚毅而又慈祥的白石竹花,什么颜色都能吸收,它像妈妈一样,似乎什么事情都能自己承担下来,甚至很理解孩子的烦恼。
白石竹花拼命地吮吸着红墨水,就连孩子隐藏着的买白石竹花这样的秘密心情也吸收进去。
最后,白石竹花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红石竹花。
1.认真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刚强——(________)承受——(________)苦恼——(________)2.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什么节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为什么买白石竹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说白石竹花“像妈妈一样”,它与妈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请联系自己的妈妈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你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上。
二、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粽子啊粽子
阿莹
以往每年端午节之前好久,母亲就开始张罗包粽子了。
先要上街买些糯米来,要挑那米粒晶亮亮的,透着诱人的光泽,这种米煮出的粽子,很黏很香。
当端午节临近的时候,母亲便把阴干的草叶丢进锅里用水煮了。
母亲说,用芦苇叶马莲草包裹才有粽香味,而且这些草叶煮过才有韧劲。
然后,母亲把那袋糯米倒进米盆,一遍遍地淘净了, 净得那米在水里像一窝细珍珠,晶亮亮的。
再把亲戚从陕北捎来的红枣红豆洗净,然后把红豆磨成豆沙。
这时,母亲招呼家人围坐到一张方桌旁,把糯米、豆沙、红枣、芦苇叶、马莲草整整齐齐放到桌面上。
母亲年年都要先做个示范,抽出三片粽叶,再从中间窝成一个锥形三角状。
她一手攥着“三角”,一手抓把糯米放在角窝里,再拣三颗红枣放进去,撒把米压实了,才把粽叶折回来,包成四角粽子。
然后母亲随手抽出一根马莲草,使劲捆扎好那个粽子。
这时母亲像欣赏一件工艺品一般左右端详,捏捏四角是不是瓷实,就扔进了钢精锅里。
整整一下午,全家人都在围着母
亲忙碌。
我有时候淘气,也笨笨地想照样包个粽子,却总是裹上后,有米要从四角漏出来,还得母亲把我包的粽子拣出来,解开来重包一
要煮粽子了,她要在铁锅底扣一只搪瓷碗。
这可是一门学问呢,
如果中间不放个碗,锅底的粽子就会烧糊,染得一锅粽子都会有糊味不好吃了。
那时家里的灶台是带风匣的,人要坐在灶台边不停地拉风匣,还要
不时地看火势朝灶里送炭。
现在想想,这个活应该是端午节最枯燥最累的,但每次都是母亲自己操劳,每每等我睡着了,母亲还在厨房里呼啦呼啦地拉着风匣。
等我们早晨到厨房,母亲给一人碗里放一个热乎的粽子。
我吃得很甜很香,嘴角满是粽米也顾不得擦,便又伸碗要吃第二个了。
但我发现母亲很少吃粽子,她早晨要提一篮粽子出门,去敲邻居的家门,只听见走廊里一片道谢声。
所以,我背上书包一出门,便听见楼道里有同学夸赞母亲包的粽子好吃。
我便因母亲的粽子在同学面前昂首挺胸了。
后来我上班了。
但每年临近端午节,母亲还是会像往年一样张罗着买粽叶、买糯米。
我劝她不用忙碌,上街买几斤粽子就可以了。
但母亲听不进去。
所以我家还是要年年自己包粽子的,包好了母亲还喜欢给邻居们送去。
后来她脚痛,就叫我去送。
每次,我用碗端着几个粽子站在走廊里,直感觉不自在。
但这次,母亲不再提买粽叶的事了。
端午节那天,我把一个礼盒粽子打开,蒸热了几个,切了一片端给母亲,还故意讨巧地说,这粽子没有妈包得好吃,就凑合……母亲却皱着眉头说,我可不是病了不包粽子了,是你们这几年把我包的粽子吃了,可别人送来的吃不了,就放坏扔了,我看着心痛啊。
我听了不由一怔想申辩,母亲顿了顿又说,要是以前咱给人家的粽子,人家也放坏扔了,咱会是个啥心情?都是地里打的粮食,我见不得这么个糟蹋。
我怔怔地愣在那里,喉咙里哽咽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选自2017年2月23日《陕西日报》,有删改)74.说说下面句子中“昂首挺胸”和“不自在”的原因。
(1)便因母亲的
粽子在同学面前昂首.挺.胸..了。
• • • •
(2)每次,我用碗端着几个粽子站在走廊里,直感觉不自.在..。
• • •75.文章语言生动,字里行间暗含深情。
细读下列语句,写下自己的体会。
她一手攥着“三角”,一手抓把糯米放在角窝里,再拣三颗红枣放进
去,撒把米压实了,才把粽叶折回来,包成四角粽子。
76.结合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74.(1)“昂首挺胸”是因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我的母亲省吃俭用却和邻居分享粽子,包粽子的技术也受到广泛赞扬,我因此产生自豪感。
(2)“不自在”是因为家家不缺粽子的年代里,母亲仍然要作者送粽子给别人,作者觉得几个粽子,别人都不缺,不好意思送出。
75.例:这个句子语言生动,运用“攥、抓、放、拣、撒、压、折、包”等大量动词,准确生动地写了母亲包粽子的过程,表现出母亲的细致、熟练,字里行间暗含作者对母亲娴熟精湛的技术的钦佩。
76.“怔怔地愣在那里”写出了我对母亲不再继续包粽子的原因的惊讶、难过与无奈,体现出母亲节俭勤劳的品德。
结尾“不知道说什么” 戛然而止,收束全文,引发读者的思考,使文章意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