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子公开课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种子教案初中

种子教案初中

种子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种子的结构,了解各结构的生理功能。

(2)了解种子的成分,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探究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关爱生命。

教学重点:1. 种子的结构。

2. 种子的成分。

3. 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难点:1. 种子的结构。

2. 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

教学准备:1. 教具:显微镜、解剖工具、种子、多媒体等。

2. 学具:解剖盘、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种子,引导学生关注种子的形态和结构。

2. 提问:你们知道种子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二、种子的结构(15分钟)1. 学生分组,用解剖工具切开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2.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种皮、胚乳、胚轴、胚根、子叶等结构,并讲解各结构的功能。

3. 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种子横切面,进一步了解种子结构。

三、种子的成分(10分钟)1. 教师展示种子成分实验,包括种子水分、无机盐、淀粉、蛋白质等成分的检测。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种子成分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3. 教师总结种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其意义。

四、种子萌发的条件(10分钟)1. 教师讲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水分、温度、空气等。

2. 学生进行种子萌发实验,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萌发情况。

3. 学生总结种子萌发的条件,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感悟。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绘制种子的结构图。

2.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种子成分的检测方法和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使学生了解了种子的结构和成分,掌握了种子萌发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一粒种子》公开课教案_1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一粒种子》公开课教案_1

课题:一粒种子学习目标:1.巩固识字。

2.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种子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知道种子通常在春天发芽长大,初步了解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学习重点: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2.知道种子通常在春天发芽长大,初步了解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学习难点:感悟种子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习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师:老师这里有一段很优美的文字,想请大家来听一听,并且告诉老师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的景色。

教师朗诵: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春天)2.师过渡:是啊,春天到了,冰雪融化了,桃花开了,柳树绿了。

瞧,种子也从泥土中醒来了,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一粒种子》。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合作探究1.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认读。

2.指名逐段读文,纠正字音。

三、集中释疑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提问:a.种子种在泥土中,他在做什么?b.它醒过来,为什么要把身子挺一挺?C.为什么种子会觉得“暖和”?从“暖和”能够看出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3)指导朗读本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种子要发芽仅仅靠适当的温度是不行的,他还需要什么条件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学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吧。

(1)指名读本段。

(2)提问:a.在这个自然段中种子为什么又要把身子“挺一挺”?b.从种子喝水,我们能够看出种子发芽还需要什么条件?(3)指导朗读本段。

3.学习课文第三——七自然段。

(1)齐读三——七自然段,思考:这几段写了谁和谁的对话?种子在泥土中与泥土外面有何不同?(2)介绍“蚯蚓”:见过蚯蚓吗?它能帮种子做些什么?(3)土松软了,空气从泥土的空隙中进来了,种子呼吸到了新鲜空气,于是又把身子挺一挺。

初中生物种子讲解教案

初中生物种子讲解教案

初中生物种子讲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 能够描述种子的生长过程;
3. 能够掌握种子的保存和利用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 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 种子的保存和利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种子,引导学生讨论种子的外观特征。

2. 学习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a. 种子的外部结构:种皮、种心、胚芽;
b. 种子的内部结构:胚乳、胚珠;
c. 种子的功能:生长、繁殖、传播。

3. 种子的生长过程:
a. 发芽:水分、温度、光照;
b. 生长:根、茎、叶;
c. 开花结果:授粉、受精、结实。

4. 种子的保存和利用方法:
a. 干燥保存:防止霉变;
b. 冷藏保存:保持活力;
c. 表示保存:种子标本。

5.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种类的种子,探究其生长习性和适应环境。

四、课堂练习:
1. 选择题:种子的结构主要包括(A. 种子壳 B. 胚芽 C. 胚珠 D. 根部);
2. 填空题:种子的保存方法包括(干燥保存、冷藏保存、表置保存);
3. 讨论题:种子与果实的区别和联系。

五、作业布置:
1. 列举三种不同植物的种子,描述其结构和功能;
2. 观察家里的花盆或庭院,找出其中的种子并进行分类。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种子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不同种子进行观察和解释。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和讨论,帮助他们对生物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一粒种子教案

一粒种子教案

一粒种子教案一、教学内容1. 种子的定义和功能;2. 种子的结构和特征;3. 种子的传播方式;4. 种子的萌发和生长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种子的定义、功能、结构和特征;2. 能力目标:能够描述种子的传播方式和生长过程;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种子的兴趣和保护种子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种子的定义、结构和特征;2. 教学难点:种子的传播方式和生长过程的描述。

四、教学准备实物:多种不同的种子样本、显微镜、玻璃放大罩、盆栽土、小铲子、浇水壶等。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种子,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形。

步骤二:呈现新知1. 定义种子:让学生集体回答种子是什么。

教师给出定义:"种子是植物生长的起点,是植物遗传信息的储存单位。

"2. 结构和特征:通过显微镜观察种子的外部结构(种皮、胚乳等)和内部结构(种子衣、幼芽等),让学生了解其特点。

3. 种子传播方式:介绍风传、动物传、水传、自行传播等不同的传播方式,并展示相应的种子样本给学生观察。

步骤三:激发学生兴趣1. 探究实验:让学生自行选择一种种子进行实验。

学生将种子放在玻璃放大罩下,用水洒在上面,并观察其萌发和生长过程。

2.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并向全班汇报。

步骤四: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种子的定义、结构、传播方式和萌发生长过程,并梳理出关键点。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种子的定义、结构和特征,探索了种子的传播方式和了解了种子的萌发和生长过程。

七、课后作业观察家中花盆中的植物种子并记录其特征、结构以及可能的传播方式。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植物 一粒种子》公开课教案_15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植物  一粒种子》公开课教案_15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懂得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获得一些简单的植物生长的知识。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怎样才能钻出地面。

3、练习说完整的话。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种子发芽的一些条件,理解一些新词意。

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怎样钻出地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了《老树的故事》,学会了向老树题问题。

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一粒种子》,你能向这粒种子提问吗?1、同学向种子提问,教师提示说完整的话。

二、学习第一段。

(课件展示)1、齐读、边读边想。

这段中哪两个词用得物别好?“睡、醒”各是什么意思。

“睡、醒”用知这里有什么好处?2、说说种子怎样才能醒过来。

3、挺一挺指什么?三、学习第二段。

(课件展示)1、自由读第二段。

种子除了需要“暖和的天气”外,还需要什么?2、“喝水”为什么要喝水呢?水从哪里来呢?3、“又”说明了什么?4、指导朗读。

四、学习题3-8段。

1、课件展示种子和蚯蚓的对话。

2、分角色朗读种子和蚯蚓的话。

2、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A、理解“招呼、热闹”等词意。

B、从什么地方“看出热闹”。

C、朗读指导第八段。

五、学习8—9段。

1、种子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它的心情怎么样?2、朗读指导种子的话。

六、总结拓展。

1、总结这颗种子的生长过程。

2、续说:种子冒出头后,看到了什么?3、指导说完整,有条理的话。

七、总结。

初中生物种子教案

初中生物种子教案

初中生物种子教案1.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

3.认识种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种子的萌发过程。

教学难点:1.种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图片或实物种子。

2.白板、彩色粉笔。

3.实验器材:种子、湿纸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介绍种子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种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是什么?二、讲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10分钟)1.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乳、胚芽等部分。

2.讲解种子的功能:种皮起保护作用,胚乳储存养分,胚芽萌发生长。

三、实验活动: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15分钟)1.将种子放在湿纸巾上,观察其萌发过程。

2.让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探讨种子的萌发原理。

四、讲解种子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10分钟)1.讲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强调种子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种子,植物将如何繁殖?五、小结(5分钟)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种子的结构、功能和重要性。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种子的作用的小短文。

六、课堂延伸(可根据学生情况酌情安排,如观察不同种类的种子,了解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等)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种子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了种子的萌发过程。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种子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认识和探索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种子的传播方式,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种子的萌发(公开课)

种子的萌发(公开课)

种子的萌发(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二章“植物的生活”,第三节“种子的结构”,具体涉及种子的萌发条件。

教学过程中,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从而理解种子萌发的生物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理解种子萌发的生物学原理。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及其生物学原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包括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种子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思考种子是如何发芽生长的。

2. 理论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种子萌发的过程,讲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水分、温度、空气等。

3. 实验观察:引导学生进行种子萌发实验,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萌发情况,要求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4. 分析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得出种子萌发的条件。

5.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典型例题,讲解种子萌发条件的应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板书种子萌发的条件,方便学生记忆。

8. 作业设计:题目1:简述种子萌发的条件。

答案: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水分、温度、空气等。

题目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萌发情况。

答案:在适宜的水分、温度和空气条件下,种子能够顺利萌发;反之,种子萌发受阻。

题目3: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种子要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萌发。

答案:种子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较强,有利于种子内部营养物质的转化和利用,从而促进种子的萌发。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观察、理论知识讲解、练习巩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种子萌发的条件。

一年级下册《种子》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种子》教学设计

问题导入
2
提出与种子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本课
的主题。
实物导入
展示种子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从而引出本课 的主题。
新课学习
种子基础知识介绍
介绍种子的概念、分类、生长过程等基础知识。
种子发芽实验
组织学生进行种子发芽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
种子与植物的关系
能力目标
01
02
0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 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训练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01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 爱和敬畏之情。
02
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 的意识。
03
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 的兴趣和好奇心。
02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
1 3
故事导入
通过讲述与种子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 入学习状态。
真实记录
学生应真实记录观察结果,不得抄袭或编造数 据。
06
教师自我反思与总结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种子的 基本概念、特性和作用,掌握种子生 长的基本条件。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树立珍惜 生命、爱护环境的意识。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 ,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能力。
难点
种子萌发的条件
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部条件,如 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
种子的传播方式
了解不同植物种子是如何传播的 ,如风力传播、动物传播等。
种子的储存与保护
如何正确储存种子,以及如何保 护种子使其保持活力。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种子植物-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  种子植物-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种子的结构》的教学案例一、教学思路: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植物两种种子不同的结构以及在萌发的过程中,各部分结构都能够发育成为哪些部分。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基础,也为第三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内容比较重要。

本节通过“植物种子的外部结构的特点”和“种子的内部有哪些结构”两个活动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分析“种子这些结构为基础,将来能萌发成植物的哪些部分”。

随着产生的新问题“种子是如何变成一株植株的”引入下一环节“植物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植物种子的结构和植物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是本节的重点,应着重讲解。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大多数是由种子萌发形成的。

种子主要由胚和种皮组成。

种子的最外层是种皮,种皮具有保护作用。

胚是新植株的幼体,由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组成。

大豆种子的子叶肥厚,贮藏着大量的营养物质,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

玉米、小麦、水稻等植物的种子,除了胚和种皮外,还具有贮藏营养的胚乳。

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二、实验教学分析:本节课是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的实验操作,即洋葱表皮细胞实验后的又一个实验。

本节课的取材非常容易,学生直接可以通过肉眼进行观察。

由于是新学习生物这门课,而且学生活泼好动,所以对有实验课的生物学科的学习热情非常高。

该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归纳总结能力也比较强,课堂喜欢发现并提出问题,小组探究讨论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这节课是本章的开始也是本章的奠基点,学生对试验观察到的植物有什么样的结构都充满了好奇。

在已学习了本章前几节内容的基础上,学生会产生很多探究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借着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热情,与学生一起探究本节内容。

本次课是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索。

三、教学目标: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玉米种子和大豆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3.学生的自主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的重、难点:重点: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幼儿园大班教案《种子》

幼儿园大班教案《种子》

幼儿园大班教案《种子》幼儿园大班教案《种子》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探索种子奥秘的兴趣。

2、引导幼儿在认识各种种子的基础上,了解种子的生长和作用。

3、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1、收集各种种子(黄豆、绿豆、赤豆、黑豆、白芸豆、花芸豆、花生、瓜子)2、苹果、梨子、石榴、刀四把、石磨六个、白纸、木棍、水3、种子生长图、音乐磁带4、食物“豆浆”一袋活动过程:一、游戏环节1、问好:嘿!小朋友好,我是李老师。

今天一起来到智慧屋,我们的口号是:“智慧树下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智慧树下做游戏,快乐多又多。

2、游戏“公鸡头、母鸡头”二、引导幼儿观察种子,了解种子的特征1、秋天,兔妈妈收获了许多的豆宝宝,它想请你们去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它们是什么豆宝宝?长得什么样?有什么不同?(幼儿观察种子)2、提问:请你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这些豆宝宝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3、问:“这些豆子都是一样吗?那些地方不一样?4、除了你们发现的XX不同,还有哪些是不同的?5、师小结:我们刚才说的豆宝宝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种子,它们是各种各样的,有的颜色不同,有的大小不同,有的形状不同,很有趣。

三、了解种子的生长1、说了种子的特征,你猜猜种子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幼儿猜想)2、谁说说你知道书上的种子有哪些?(板栗、松果、白果)3、谁说说你知道泥土里的种子有哪些?(花生、土豆)4、谁说说你知道藏在果实里的种子有哪些?(苹果、梨子、石榴)5、到底种子怎么长大的呢?(师出示种子生长图,幼儿讲述)6、师小结:种子是种在地里,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又长出新的种子的,真奇怪。

7、那我们用自己的身体动作一起来表演(放音乐,师幼互动)四、探索“种子变变变”,了解种子的作用1、师:老师这有一袋豆浆,你知道它是怎么变的?(幼儿答)2、那老师变给你们看看(师示范磨豆浆)3、师说:“除了黄豆可以磨成豆浆,你们还知道其他种子还有什么用?4、幼答:瓜子好吃,你还知道哪些种子可以吃?芝麻榨油,你还知道哪些种子可以吃?5、师小结:种子除了可以做成食品、做药给人治病,榨油,还可以种植,有的人还动脑把它们做成工艺品来美化打扮我们的生活。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种子藏在哪里》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种子藏在哪里》含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种子藏在哪里》适用年级:幼儿园大班学科领域:科学课时:1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幼儿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了解种子的一般特征。

(2)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推理的能力,能发现种子藏在哪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触摸、品尝等方法,了解种子的外部特征。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好奇心。

(2)培养幼儿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了解种子的一般特征。

难点:让幼儿发现种子藏在哪里,培养观察、比较、推理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如花生、黄豆、玉米、西瓜等)、种子藏匿的实物(如水果、蔬菜等)、观察卡片、放大镜、小组合作卡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光线充足的教室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各种植物的种子,引导幼儿观察、触摸,激发幼儿对种子的兴趣。

(2)引导幼儿思考:你们知道这些种子是从哪里来的吗?它们又藏在哪里呢?2. 探索种子藏在哪里:(1)教师出示已经藏有种子实物,让幼儿观察、比较,发现种子藏匿的位置。

(2)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种子,进一步了解种子的外部特征。

3. 小组合作:(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观察卡片和一组种子藏匿的实物。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推理,找出种子藏匿的位置,并将结果记录在观察卡片上。

4. 分享与交流:(1)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让大家一起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2)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种子的外部特征,以及它们藏在哪里。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知道各种植物的种子,了解种子的一般特征。

(2)教师让幼儿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幼儿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共同观察家庭中的植物,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

初中生物种子植物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初中生物种子植物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初中生物种子植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植物的特征和形态结构;2. 掌握种子植物的繁殖方式;3. 理解种子植物的生长过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种子植物的特征和形态结构;2. 种子植物的繁殖方式;3. 种子植物的生长过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种子植物的繁殖方式;2. 种子植物的生长过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与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 观察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3. 学生合作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种子植物的特征和形态结构1. 导入(5分钟)通过观察水果的种子,引导学生思考种子的特征和重要性。

2. 讲授(15分钟)介绍种子植物的特征和形态结构,包括种子皮、种子叶和胚。

3. 实验(20分钟)将不同种类的种子按照形态和大小进行观察和比较,记录数据,并与同学进行讨论,总结种子的特征和形态结构。

4. 小结(5分钟)总结种子植物的特征和形态结构,并提问复习。

第二课时:种子植物的繁殖方式1. 导入(5分钟)通过观察一棵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发学生对植物的繁殖方式的探究。

2. 讲授(15分钟)介绍种子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

3. 实验(20分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种子的发芽过程,并记录数据,分析种子的繁殖方式。

4. 小结(5分钟)总结种子植物的繁殖方式,并提问复习。

第三课时:种子植物的生长过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 导入(5分钟)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引发学生对环境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思考。

2. 讲授(15分钟)介绍种子植物的生长过程和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包括温度、光照和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实验(20分钟)设计实验,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的情况,并记录数据,分析环境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 小结(5分钟)总结种子植物的生长过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提问复习。

初中种子课程教案

初中种子课程教案

初中种子课程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生物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掌握种子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及功能。

教学难点:种子各结构的形态特征和功能。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种子样本、解剖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种类的种子,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外观特征。

2. 学生分享对种子的认识和观察到的特征。

二、探究种子结构(15分钟)1. 教师发放种子样本,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外部结构。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种子结构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三、动手解剖种子(15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解剖工具解剖种子,并讲解各个结构的名称和功能。

2. 学生分组进行种子解剖实验,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内部结构。

3. 各小组汇报实验成果,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疑问。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种子结构的理解。

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重点知识。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验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种子的结构及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疑问,确保教学效果。

1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题: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植物种子多种多样,大小、形状等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2.种子都有种皮和胚,有些植物种子中有胚乳。

3.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新的植物是由胚发育而来的。

4.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科学探究1.能用解剖的方法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2.会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3.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种子的内部结构特征。

4.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种子内部结构的共同特征。

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种子内部结构的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大种子是人类的主要粮食资源,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材料:学生自己收集的种子;泡发和晒干的蚕豆;放大镜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同学们好,请看大屏幕。

(种子发芽视频)2.哪位同学可以说说你从这个视频中看到了什么?(种子、长根、长出茎和叶、长成一棵幼苗)3.是的,你看得真仔细!一颗种子长出了根,长出了茎和叶,变成了一株幼苗。

所有的生长变化都是从种子开始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揭题:种子孕育着新生命)。

二、新授:(一)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种子的外部特征刚才的视频中你能看清楚植物的根、茎、叶是种子的哪个部分生长变化而来的吗?(没有)要了解清楚,我们要怎么做?(观察种子)对种子进行观察,了解种子的结构,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观察种子。

出示各种各样的种子:它们都是种子,外部特征有哪些不同?小结:通过刚才对种子外部特征的观察我们发现种子各种各样,大小不一,颜色和形状也不一样,都有自己的特点。

了解了种子的这些外部特征,现在我们对于种子哪个部分变成了根、茎、叶等结构清楚了吗?(不清楚)看来我们还需要继续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二)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1.观察一种种子内部结构。

出示图片:这是常见的蚕豆。

你知道它的内部构造可能是怎样的?把你的猜测画在研究记录单上,不会画也可以用文字写一写。

精品公开课《种子的守护者》教案

精品公开课《种子的守护者》教案

精品公开课《种子的守护者》教案1. 教案简介本教案是为精品公开课《种子的守护者》设计的教学指南。

该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种子的重要性,培养对种子保护和生态保护的意识。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学生将了解不同类型的种子,种子的传播方式以及种子在环境中的作用。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五年级学生。

2. 教学目标- 了解种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掌握种子的传播方式和生长过程;- 培养保护种子和生态保护的意识;- 培养观察、实验和表达能力。

3. 教学内容3.1 种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种子的定义和组成;- 种子的分类:裸子植物种子和被子植物种子。

3.2 种子的传播方式和生长过程- 空气传播:飞行种子和浮游种子;- 借助动物:食莓种子、酸小橙种子等;- 借助水流:水生植物的种子传播;- 借助人类:农作物的种子传播;- 种子的萌发过程。

3.3 种子的作用和生态保护- 种子在植物生命周期中的作用;- 种子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种子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4. 教学活动1. 种子分类游戏: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种子,让学生识别并分类种子。

2. 种子传播观察实验:设计实验,观察不同种子的传播方式。

3. 种子萌发观察:让学生观察不同种子的萌发过程,并记录观察结果。

4. 种子保护演讲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发表演讲关于种子保护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5. 种子画展:让学生绘制种子的图片,并展示在校园内,以增加种子保护的意识。

5. 教学评价-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学生对种子相关概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在观察和实验中的表现;- 学生在演讲和绘画活动中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6. 教学资源- 种子样本;- 实验器材:放大镜、试管、培养皿等;- 演讲比赛评分表;- 绘画材料。

7. 教学延伸- 邀请植物学家或环保专家到课堂分享经验;- 实地考察,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传播过程;- 自主研究: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或网络资源,进一步了解种子的保护和生态保护。

《种子》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种子》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种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特点和作用;2. 学习种子的组成结构和生命周期;3. 掌握播种和种子发芽的过程;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5.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种子的定义和特点;2. 种子的组成结构;3. 种子的生命周期;4. 播种和种子发芽的过程;5. 种子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1. 种子的组成结构和生命周期;2. 播种和种子发芽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1. 种子的生命周期;2. 种子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种子样本、放大镜、显微镜;2. 实验器材:马克琴科夫培养皿、滴管、移液管;3. 实验材料:豌豆或其他快速发芽的种子、土壤、水。

六、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不同种类的种子样本,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讨论:你们知道种子是什么吗?种子有什么特点?Step 2:种子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1. 解释种子的定义:种子是植物的繁殖体,它包含了植物的遗传信息和营养物质。

2. 探讨种子的特点:种子可以存活很长时间,耐受恶劣条件,具有休眠和保护机制等。

Step 3:种子的组成结构(15分钟)1. 展示种子的断面,并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

2. 分析种子的组成结构:种皮、胚乳、胚芽等。

Step 4:种子的生命周期(15分钟)1. 介绍种子的生命周期:播种、发芽、生长和繁殖。

2. 讨论种子的生命周期和植物的生命周期的关系。

Step 5:播种和种子发芽的过程(30分钟)1. 实地观察播种和种子发芽的过程。

2. 进行实验:将豌豆种子放在培养皿里,加入适量的水和土壤,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Step 6:种子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5分钟)1. 探讨种子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扩散、繁殖和生态平衡维持等。

2. 分析种子对人类的重要性:食物、药物和环境保护等。

Step 7:总结与展望(5分钟)复习本堂课的内容,并鼓励学生思考植物种子的更多应用和研究方向。

科学的种子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科学的种子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科学的种子教案引言:科学是一门充满探索和创新的学科,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是教育的关键目标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通过种子的培育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观察和实验。

本文将介绍一份科学的种子教案,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可以亲自参与种子的培育和观察过程,从中学习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技能。

一、教学目标:1.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探索种子的萌发过程,并理解种子的生长需要的条件。

3.观察和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4.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种子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图片或者简短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探索不同种类的种子,引导学生讨论种子的结构和所起的作用,如保护幼苗、存储养分等。

让学生了解种子的外部和内部结构,如种皮、种胚、胚乳等,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结构对种子的萌发和生长过程的影响。

2.种子的萌发过程提供一些不同种类的种子,引导学生探索种子的萌发过程。

学生可以在一个湿润的环境中观察种子的变化,记录每天的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

通过观察种子的变化,学生可以了解种子的吸水、膨胀和发芽等过程,以及这些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如水分、光线和适宜的温度等。

3.观察和记录学生可以使用相机或者手绘的方式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吸水时的变化、种子的膨胀和萌发的过程等。

让学生记录下每一天的观察结果,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和记录的能力,同时加深对种子生长过程的理解。

4.讨论和总结在种子的培育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为什么有些种子发芽得更快?什么条件会影响种子的生长?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拓宽对科学的认识。

三、教学评估和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记录和参与程度来评估学生对种子教案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者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种子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种子》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2、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见到同学们交上来很多树种,我准备说点什么,老师会说什么呢?为什么?
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明白:因为“讲桌上堆放的洋槐树籽有浅黄的,甚至还有豆绿的。

籽粒里掺杂着荚皮和角柄。

”“浅黄”、“豆绿”什么意思?说明从颜色上看出种子不成熟,不饱满。

“掺杂着荚皮和角柄”写出了从成色上看不纯,杂质多。

一些同学只追求上交的树种的数量,而不注意质量。

2、学习第2—8自然段。

(1)默读,思考:小女孩交的树种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从书中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同学边说教师边板书:
外貌:略带羞涩、低下头(感到愧疚)脸刷地红了站着(深深自责)
动作:掏出、展平、凝望、抖(认真专注)
树种:一般大小、饱满、乌黑光泽(精心挑选)
(3)你们喜欢这位小女孩吗?为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4)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用“因为……所以……”说说。

3、学习最后一段
(1)有感情地朗读。

(2)说说从全班同学的神态和那位老师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积累语言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

四、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如果你是这个班集里的一员,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种子
同学们:浅黄豆绿紫红(搀杂)
小女孩:有如饱满的黑豆
闪着乌亮的光泽认真踏实虔诚
挑了又挑
选了又选
老师:心里一动充满温暖小心翼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