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级别摄像机的判断方法

合集下载

学会这几招,你就能轻松判断一支镜头的好坏了

学会这几招,你就能轻松判断一支镜头的好坏了

学会这几招,你就能轻松判断一支镜头的好坏了这里说的好坏,并非指的是我们在选购二手镜头时需要注意的那些毛病。

比如镜头发霉、镜面刮痕、是否翻新等等。

我们要讲的,就是想告诉大家哪一些镜头会更好,而它又好在哪里。

以后即使你不看价格,只要你了解了这些东西,多少价位心里其实都有底了。

1.通过镜头系列来判断通常来说,副厂镜头都比原厂的镜头更便宜。

但副厂镜头也不全是廉价的代表,比如大名鼎鼎的蔡司镜头就属于高端产品,成像质量非常优秀,而且价格普遍高于原厂。

另外常见的副厂镜头还有适马、腾龙,比较小众的还有一个韩国的samyang,当然我们的国产镜头也有,就是中一光学。

佳能“红圈镜头”,辨识度极高所以光从品牌来判断一支镜头的好坏并不客观,但我们可以从一个镜头所属系列来进行判断。

例如我们讲的最多的就是佳能的“红圈”镜头,它代表着佳能中那些优秀光学素质的镜头。

顾名思义这些镜头外观有一圈显眼的红圈,很容易辨认。

在型号中则用L来标识,例如“佳能EF 16-35mm f/2.8L II USM”。

适马Art系列镜头。

你看到那个小小的“A”了吗?再比如适马的Art系列镜头,在镜头上会有银色的“A”标志,它也代表着适马镜头中的高品质镜头。

2.通过技术指标判断镜头上的各个参数,都可以判断一个镜头质量的好坏。

如果告诉你一支镜头的型号是“AF-S 尼克尔70-200mm f/4G ED VR”,你知道其中哪些代表着什么含义吗?最大光圈越大,价格越高。

蔡司这支Planar 50mm f/0.7镜头拥有F0.7的超大光圈,自然价格不菲先拿光圈来说,这支镜头的光圈为f4,则表示“恒定f4光圈”,首先恒定光圈比*浮动光圈要更贵。

最大光圈越大,则价格也就越高,通常来说成像素质也会更好。

不过这支镜头的光圈并不大,相比之下肯定比相同规格的f2.8光圈镜头便宜一些。

尼康镜头上的防抖开关其中VR则代表着这支镜头拥有光学防抖功能,这也会提升镜头的价格。

各个厂商的防抖技术名称也不相同,例如佳能叫IS,尼康叫VR,适马叫OS。

三招教你区分监控摄像头CCD

三招教你区分监控摄像头CCD

三招教你区分监控摄像头CCD
招数一、识触点。

索尼的CCD和夏普的CCD在外观基本一致,价格却相差很大,致使很多商家拿夏普的CCD芯片来冒充索尼的CCD芯片,从中谋利。

如果我们要区分一台监控摄像头的CCD档次,就需要拆机查看内部的CCD芯片,索尼的CCD芯片靶面两边的触点中间缺少一个,而夏普CCD芯片则不会出现空缺的触点。

招数二、识画质。

对于不便于拆解的监控摄像头来说,要分区CCD芯片的档次也不难,通过测试成像效果也能看出来。

对比一下成像画质,索尼CCD芯片成像效果,色彩鲜艳,图像细腻,夏普的CCD芯片画质色彩较淡,噪点多。

招数三、识黄边。

使用索尼CCD芯片的摄像机在监控画面右侧会出现一条细小的黄边,如果有,则可以区分出该芯片是索尼的。

通过上面介绍的三种方法,相信你已经能轻易识别监控摄像头CCD档次了,如果本文能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推荐给朋友看看。

摄像机产品规格解读及评估方法

摄像机产品规格解读及评估方法

摄像机产品规格解读及评估方法纵观目前市面上的摄像机产品,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几乎每个公司的产品,其说明书都由自己制定,因此,市场陷入了规格大战之中,有很多说明书甚至罗列了产品的所有规格。

面对各式各样的产品和说明书,购买者在选择产品时往往感到无可适从。

在这种状态下,很有必要对读者和用户进行正确的引导。

而本次主要针对CCTV摄像机说明书中的性能相关项目进行简要说明,并阐述如何使用正确的尺度进行评估的方法。

其中主要包括:项目的定义以及评价性能的标准。

一般来说,监控摄像机的普通规格如表1所示表1:CCTV摄像机普通规格项目说明下面,笔者将对表1中的每个规格项目进行详细说明,并提出评价标准。

电视制式世界范围内,电视制式大致分为3种。

∙PAL制式(Phase Alternating by Line)(欧洲、中国);∙NTSC制式(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rm Committee)(美国、日本);∙SECAM制式(Sequential Couleur a Memoire)(法国、东欧、俄罗斯)。

这三种制式最大的差异就是:NTSC的水平扫描线数是525线,而其他的是625线,NTSC每秒钟的图像数(1秒钟内输入图像的帧数)为30帧,而其他的是25帧。

由于这些制式是互不兼容,因此事先必须确认采用何种制式。

当然,不仅是摄像机,传送部、图像处理部、显示部、记录部也必须采用统一制式。

成像器件成像器件主要是通过镜头投影的图像转换成信号(图像信号)器件的种类。

通常情况下,固体摄像器件使用CCD和CMOS传感器。

其中,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使用光敏器件(光电二极管)将光转换成电荷,再垂直/水平转移电荷,转换成电压后,作为电压信号输出,而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uctor)在将光转换成电荷这一步与CCD的方式相同,但是转换后的电荷立刻转换成电压而不用转移。

摄像机外观判定限度图示

摄像机外观判定限度图示

四、3.球体、主体外观不良图示(OK)
颗粒≦0.3mm2
A面颗粒外观判定标准≦0.3mm2*4 间距2cm
四、3.球体、主体外观不良图示(NG)
有感刮伤
有感刮伤不可接受
四、3.球体、主体外观不良图示(OK)
较顺畅的凹痕可接受
四、3.球体、主体外观不良图示(NG)
距离50mm观看明显
无感刮伤(50CM处看明显)不可接受
摄像机外观检验判定图示
目录
一、外观判定条件/环境 二、外观基准对比卡(图示) 三、常用摄像机图示(主要/次要关注面讲解)
1 :主要关注面(A面) 2 :次要关注面(B面)
四、外观判定图示(OK/NG)
1、玻璃不良 2、玻璃压环 3、球体/主体(麻点、划伤、碰伤…)不良 4、支架、底座不良 5、丝印不良
掉漆≦0.3mm2*4
B面掉漆、漏底标准≦0.3mm2*4
四、3.球体、主体外观不良图示(OK/NG)
掉漆≦0.3mm2 掉漆≧0.3mm2 间距小于2CM
B面掉漆、漏底标准≦0.3mm2*4 间距2cm
四、3.球体、主体外观不良图示(OK)
距离产品30cm观看轻微擦痕可接受
四、3.球体、主体外观不良图示(NG)
凹痕≧0.3mm2
A面凹痕外观判定标准≦0.3mm2*4 间距2cm
四、3.球体、主体外观不良图示(NG)
凹痕≧0.3mm2 间距 <2CM
A面凹痕外观判定标准≦0.3mm2*4 间距2cm
四、3.球体、主体外观不良图示(OK)
凹痕≦0.3mm2
A面凹痕外观判定标准≦0.3mm2*4 间距2cm
三、常用摄像机图示(主要/次要关注面讲解)-红外防水摄像机-白色

记录仪摄像头质量判断标准

记录仪摄像头质量判断标准

记录仪摄像头质量判断标准摘要:记录仪摄像头作为车载监控设备,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安全和事故记录的有效性。

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质量判断标准对于记录仪摄像头的生产和使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图像分辨率、色彩还原、低光拍摄能力、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综合讨论记录仪摄像头的质量判断标准,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图像分辨率记录仪摄像头的图像分辨率是其最基本的质量判断标准之一。

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提供更清晰、更细节的录像,有利于准确记录道路情况和车辆细节。

一般来说,720p及以上的分辨率可以满足一般的监控需求,但在高速行驶、夜间拍摄等特殊情况下,1080p及以上的高清分辨率能够提供更好的拍摄效果,因此应将1080p作为记录仪摄像头的最低标准。

二、色彩还原记录仪摄像头的色彩还原能力直接影响录像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一个优质的记录仪摄像头应当能够还原真实的色彩,并且在复杂光线条件下也能够保持画面的稳定性和真实性。

通过对照标准色卡进行拍摄测试,可以有效评估记录仪摄像头的色彩还原能力,进而判断其质量。

三、低光拍摄能力在夜间或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记录仪摄像头的低光拍摄能力尤为重要。

优质的记录仪摄像头应当能够在低光环境下保持清晰、明亮的画面,有效记录夜间行驶中的道路情况和事故发生过程。

通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进行实地测试,可以评估记录仪摄像头的低光拍摄能力,并对其质量做出判断。

四、抗干扰能力记录仪摄像头在车载监控环境中常常面临各种干扰,如振动、温度变化、电磁干扰等。

一个优质的记录仪摄像头应当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各种恶劣条件下稳定工作并保持画面清晰。

通过模拟不同干扰条件下的测试,可以评估记录仪摄像头的抗干扰能力,并判断其质量。

五、其他因素除了上述几项主要的质量判断标准外,还可以考虑记录仪摄像头的视野角度、录像存储容量、录音质量等因素来综合评判其质量。

视野角度决定了摄像头能够覆盖的范围,录像存储容量直接关系到录像的保存时长,录音质量则影响录像中声音信息的还原程度。

记录仪摄像头质量判断标准

记录仪摄像头质量判断标准

记录仪摄像头质量判断标准一、清晰度与分辨率清晰度与分辨率是衡量摄像头性能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分辨率越高,清晰度就越好。

常见的分辨率有1080P、720P和480P等,其中1080P分辨率最为清晰。

在购买时,应选择高分辨率的摄像头,以保证拍摄的画面清晰度足够高。

二、色彩还原度色彩还原度是指摄像头对真实色彩的还原程度。

好的摄像头能够真实地还原被拍摄物体的颜色,而不会出现偏色、失真的情况。

在购买时,可以观看产品宣传页或咨询销售人员,了解摄像头的色彩还原度。

三、畸变程度畸变程度是指摄像头在拍摄时对物体产生的形变程度。

好的摄像头应具有较小的畸变程度,以避免拍摄出的画面失真。

在购买时,可以观看产品宣传页或咨询销售人员,了解摄像头的畸变程度。

四、动态范围动态范围是指摄像头在拍摄快速移动的物体时,能够捕捉到的画面范围。

动态范围越大,摄像头能够捕捉到的画面范围就越广。

在购买时,可以观看产品宣传页或咨询销售人员,了解摄像头的动态范围。

五、夜视功能夜视功能是指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摄像头能够拍摄到的画面清晰度。

好的夜视摄像头能够在低光环境下拍摄到清晰、明亮的画面。

在购买时,可以观看产品宣传页或咨询销售人员,了解摄像头的夜视功能。

六、稳定性稳定性是指摄像头在使用过程中是否稳定,是否存在抖动、晃动等问题。

好的摄像头应该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保证拍摄的画面稳定、不晃动。

在购买时,可以观看产品宣传页或咨询销售人员,了解摄像头的稳定性。

七、抗抖性能抗抖性能是指摄像头在移动或振动时,能够保持画面稳定的能力。

好的摄像头应该具有较好的抗抖性能,以避免在移动或振动时拍摄出的画面模糊或失真。

在购买时,可以观看产品宣传页或咨询销售人员,了解摄像头的抗抖性能。

八、防护性能防护性能是指摄像头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能力。

好的摄像头应该具有较好的防护性能,如防水、防尘、防摔等,以保证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摄像机外观检验标准讲解

摄像机外观检验标准讲解
4、堆漆,用3M胶试粘检验,如试粘后掉漆则不可接收,如 试粘后不会掉漆则根据堆漆的范围接收标准(参考8.1.12 )接收。
5、台阶,外壳组装后,台阶允许接收标准为≤0.3mm。 缝隙,外壳组装后,缝隙允许接收标准为≤0.3mm

6、划伤、刮伤、碰伤(刮花、横印、刀削印),对于此类 划痕未伤及材料本体的,则可按以下标准接收,超出标准则
5 氧化生锈 因产品加工后未进行相应防锈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而导致产品表面出
现锈斑。
6 尺寸偏差 因加工设备的精度不够,导致产品尺寸偏差超过设计允许水平。
7 表面凹痕 金属表面形成的凹痕。 8 倒角不够 产品边缘产生的锐边未处理成圆弧状,易导致割手。
9 焊接疤痕 产品焊接后未经打磨刨光而残留的凸起疤痕。
文字描述
1 毛边
由于机械冲压或切割后未处理好,导致加工件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 金属毛刺。
2 划伤
由于在加工或包装、运输过程中防护不当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的划痕、削 伤。
3 裁切不齐 由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定位或设备固定不当,导致产品边缘切割不齐。
4 变形
因加工设备调校不当或材料因內应力而造成的产品平面形变。
10 破裂
因机加工损伤而造成产品的裂纹或细小开裂。
2、外观不良缺陷:
序号 名称
文字描述
色差 产品表面颜色与标准样品颜色有差异。
异色点 在产品表面出現颜色异于周围颜色的点。 麻点 喷涂件表面上有附著的细小颗粒。
堆漆 喷涂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
露底 鱼眼
喷涂件出现局部的油漆过薄而露出底材颜色的现象 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对而在喷涂件表面出现凹痕或小坑。
一、基本定义:
1 、A 面:指组装成整机后的正前面、上表 面(在使用过程能直接看到的表面); 2、B 面:指组装成整机后的侧面(需将视 线偏转45°~ 90°才能看到的四周边); 3、C 面:指组装成整机后的背面及底面( 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背面及底面)。

如何从外形判断数码单反相机的档次怎么样,新手的你赶紧来看!(10篇)

如何从外形判断数码单反相机的档次怎么样,新手的你赶紧来看!(10篇)

如何从外形判断数码单反相机的档次怎么样,新手的你赶紧来看!数码单反相机是摄影领域中的高端设备,其档次的判断不仅仅取决于外形,但外形确实是判断其档次的一个方面。

下面是从外形判断数码单反相机档次的一些参考:外观工艺:高端数码单反相机往往采用更加精致的外观工艺,机身的材质和涂层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处理,给人一种高质感和专业感。

相比之下,低端数码单反相机的外观工艺可能较为普通,材质和涂层的质量和精细度也可能不如高端相机。

机身大小和重量:高端数码单反相机由于具备更强大的功能和性能,往往需要更大的内部空间来容纳更复杂的镜头和传感器系统。

因此,高端数码单反相机的机身一般较大,重量也较重,给人一种沉重而稳固的感觉。

而低端数码单反相机的机身可能较小轻便,但相对来说也更加轻便。

按钮布局:高端数码单反相机的按钮布局往往更加丰富和细致,提供更多的自定义选项和控制功能。

按钮的排列和分布也更加科学合理,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舒适。

而低端数码单反相机的按钮可能相对较少且排列简单,功能也相对较为有限。

镜头接口:高端数码单反相机通常采用更高级别的镜头接口,例如Fujifilm的GFX中画幅相机系列就采用了G卡口。

这种高级别的镜头接口可以支持更高质量的镜头,提高成像质量。

而低端数码单反相机通常采用较为普通的镜头接口,如EF、EF-S等。

总之,虽然外形是判断数码单反相机档次的一个方面,但并不是唯一的标准。

要全面了解一台数码单反相机的性能和档次,还需要考虑其传感器、镜头、快门、曝光控制等方面的因素。

如果您是一个新手,建议先了解数码单反相机的各项参数和性能指标,以及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特点优劣,再结合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做出选择。

如何从外形判断数码单反相机的档次怎么样,新手的你赶紧来看!数码单反相机是摄影领域中的高端设备,其档次的判断不仅仅取决于外形,但外形确实是判断其档次的一个方面。

下面是从外形判断数码单反相机档次的一些参考:外观工艺:高端数码单反相机往往采用更加精致的外观工艺,机身的材质和涂层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处理,给人一种高质感和专业感。

数码摄像机种类与品质

数码摄像机种类与品质

数码摄像机分类一、按照使用用途分类1、广播级机型:这类机型主要应用于广播电视领域,图像质量高,性能全面,但价格较高,体积也比较大,它们的清晰度最高,信噪比最大,图象质量最好。

当然几十万元的价格也不是一般人能接受得了的。

例如松下的DVCPRO 50M以上的机型等。

2、专业级机型:这类机型一般应用在广播电视以外的专业电视领域,如电化教育等,图像质量低于广播用摄像机,不过近几年一些高档专业摄像机在性能指标等很多方面已超过旧型号的的广播级摄像机,价格一般在数万致十几万元之间。

相对于消费级机型来说,专业DV不仅外型更酷,更起眼,而且在配置上要高出不少,比如采用了有较好品质表现的镜头、CCD的尺寸比较大等,在成像质量和适应环境上更为突出。

对于追求影像质量的朋友们来说,影像质量提高给人带来的惊喜,完全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代表机型例如索尼公司的DVCAM系列机型。

3、消费级机型:这类机型主要是适合家用使用的摄像机,应用在图像质量要求不高的非业务场合,比如家庭娱乐等,这类摄像机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操作简单,价格便宜。

在要求不高的场合可以用它制作个人家庭的的VCD、DVD,价格一般在数千元至万元级。

如果再把家用数码摄像机细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入门DV、中端消费级DV和高端准专业DV产品。

二、按照存储介质分类1、磁带式:指以Mini DV为纪录介质的数码摄像机,它最早在1994年由10多个厂家联合开发而成。

通过1/4英寸的金属蒸镀带来记录高质量的数字视频信号。

2、光盘式:指的是DVD数码摄像机,存储介质是采用DVD-R,DVR+R,或是DVD-RW,DVD+RW来存储动态视频图像,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拍摄中不用担心重叠拍摄,更不用浪费时间去倒带或回放,尤其是可直接通过DVD播放器即刻播放,省去了后期编辑的麻烦。

DVD介质是目前所有的介质数码摄像机中安全性、稳定性最高的,既不像磁带DV那样容易损耗,也不像硬盘式DV那样对防震有非常苛刻的要求。

全彩、星光、超星光、黑光等常见监控摄像机名词,各自特点

全彩、星光、超星光、黑光等常见监控摄像机名词,各自特点

全彩、星光、超星光、黑光等常见监控摄像机名词,各自特点摄像机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各厂商也推出各种叫法,想必大家经常会听到红外、星光、黑光等各种各样的名词,偶尔可能会混淆。

那么这些名词到底代表什么意思呢?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常见名词以及它代表的含义。

1、哪些规格影响IPC图像效果?在介绍各个名词之前,大家有必要了解影响摄像机图像效果的几个重要因素,也正是这些硬件/软件因素的差异化,才有图像效果有差别的摄像机。

2、硬件性能名词普通红外、星光、超星光、黑光,实际上指的是一种摄像机低照度保持彩色的容忍度,例如黑光级IPC能在0.0005Lux(照度单位)的低照下维持彩色,但星光级或普通红外则必须依赖补光灯。

所以,级别越高代表搭配的硬件更好,能够在更暗环境下维持彩色。

我们的摄像机中,型号带有D扩展位的均是星光摄像机,例如TL-IPC528K-W D、TL-IPC546HP-D,带有B的是黑光摄像机。

备注:不同厂家定义的切换照度可能因为硬件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异。

3、补光灯类型红外、白光、暖光指的是摄像机补光灯的种类,差异在于色温和波长。

大家常说的白光机、红外摄像机指的就是IPC搭配了对应的补光灯。

红外是应用主流,但启用红外后监控画面是黑白,如果需要呈现彩色画面,则需要使用白光/暖光灯补光。

我们全系列支持全彩的IPC 搭配的都是3000K暖色的暖光灯。

4、特殊应用和功能除了上述两类名词,还有其他名词区分,但绝大多数是按照应用和功能,很多是厂家定义或简称。

例如TL-IPC7220-MX-DC就是暖光灯+红外灯组合的混光球机,是因为在一定焦距下,摄像机通过红外和暖光灯进行同时补光。

宽动态数字宽动态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扩大成像动态范围的目的,而是通过软件的图像后处理算法提高了局部区域的对比度,一般由摄像机ISP 模组实现。

肉眼可辨别的灰阶范围十分有限,而实际上计算机却可以区分非常微弱的灰度差异,数字宽动态正是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将这些微弱的差异增强到肉眼足以区分。

挑选监控摄像机的各类指标的判定

挑选监控摄像机的各类指标的判定

挑选监控摄像机的各类指标的判定对于在安防监控领域工作的人们的来说,无论是谁,恐怕在初入行业时都有着被一堆眼花缭乱的数据弄得一头雾水的经历,到底什么样的摄像机才算是好的摄像机?什么样的成像标准才能够满足我们的拍摄需求?或者什么样的镜头才能够保证更好的成像质量?也许这都是困扰一个安防新人的专业问题,在这里我们则通过摄像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来细致的认识摄像机的一些特性,以帮助安防人士能够更好的判断一款摄像机的特点。

像素值像素是安装在成像器件上的微小光敏物质,像素越多,则图像分辨率越高、越清晰。

因此,像素的多少是衡量摄像机成像质量的一个主要指标。

由于摄像机的工作原理与照相机有很大差异,二者间也有着“动态像素”和“静态像素”的区分,因此,与照相机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像素配置不同,一般情况下普通摄像机的像素数达到40W已经能够满足基本的拍摄需求。

而对于高清型的摄像机来说,200W的像素也能够满足特殊环境下的拍摄需求了。

水平分辨率水平分辨率是衡量图像清晰度的标准,通常用线数表示(即电视线,TVL)。

隔行扫描时一条电视线为1.33像素。

在监控摄像头中,像素值和水平分辨率都是衡量画面清晰度的主要指标。

一般情况下,只有水平清晰度指标超过1080i(200万像素)和720p(92万像素)的才可称为高清成像。

最低照度最低照度又称之为灵敏度,它是测量摄像机光感度的一种方法。

直白的说,就是监控摄像机能在多黑的条件下看到图像,它的成像效果与镜头的光圈的大小有关。

其实最低照度的表示方法让我们很好判断。

比如当我们使用F1.2的镜头时,如果拍摄环境光亮度最低到0. 04lx时,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幅值为最大幅值的50%,即达到350mV,因此,这款摄像机的最低照度就为0. 04lx/F1. 2。

一般情况下,最低照度低于0. lx/F1. 2的摄像机就可称为具有低照度功能的摄像机了。

摄像靶面摄像靶面又被称为扫描区域,即成像器件的尺寸。

分辨监控摄像机的好坏

分辨监控摄像机的好坏

分辨监控摄像机的好坏1、成像元件也就是CCD啦!(当然也有C-MOS),主要区分为彩色,黑白,1/3”,1/4”, 1/2”及品牌,尺寸:大小的差别主要在于灵敏度,也就是最低照度,1/4照度会比1/3差,原理很简单:相同数量的感光点,摆在1/4上的每一点一定比较小点,他的受光就较少,当然照度就较差,好处是便宜一些,还有体积较小,板子可以做小一些.品牌:以价位来说,从贵到便宜,分别是Sony, Panasonic,Sharp,A1(L.G)这几种,如果用Sony 通常会标“So ny Super-HAD CCD”这是Sony的注册商标,或是低照度会标“Sony Ex-View CCD“ 在CCD的制造过程中有一个制程叫作”HAD”, 所以不管那家的CCD 都可称为” HAD CCD, 但索尼改进了这个制程,认为做出来的CCD品质较好,就叫做”Super-HAD”并把这名称注册, 因此只有索尼有所谓的Super-HAD CCD, 在一般型录上常看到“ 1/3” SONY Super-HAD CCD” 就是这样来的,不可能标” 1/3” Sharp Super-HAD CCD” 那会闹笑话的.Ex-view 是索尼CCD注册的专有名辞, 强调照度比Super-HAD 更低,当然价格也贵多了,其它特性及接脚都跟原来Super-HAD 差不多.而不是用SONY的,就只标” 1/3” Color CCD“ 了2.像素:在PAL制,有752(H) x 582(V),也就是所谓44万画素,及500(H) x 582(V) 也就是所谓25万画素, 在NTSC制,有768(H) x 494(V),也就是所谓38万画素,及510(H) x 492(V) 也就是所谓25万画素,44万画素,就叫高解,25万就叫低解,普解或中解.以上讲的画素是指”有效画素3.分辩率:这就比较好玩了,25万像素的摄像机,其技术极限大概是320条,在十多年前,台湾搞出了摄像机,大概就280-300条之间,但跟日本货比起来就差了一截,怎办?那就标350线好了,后来又有新公司及韩国搞出来了,大概在300左右,那就标380条好了,到了近几年,大陆也搞出来了,怎办?那就标420好了!,搞到现在,全部都标420了,无耻的还有标450 ,更让人搞不懂的是,不管在台湾或是大陆,送去检测,居然也是420?真让人匪夷所思!而44万的,技术极限大概在480线,一般中,台,韩做出来大概就是400-450之间,同上理,就标480,500,520,550吧!各凭良心.还有,最近流行所谓520线的更是个大骗局,为什么他说520线?是因为主芯片用索尼HQ1(CXD3172AR),翻遍原厂资料,找不到520这个字,只有非官方说法:是有520线,但仅限Y/C输出.所以只要是HQ1方案,大家就标520,在加上灌水法,550及560就出来了,估计580也快有了.4.最低照度:最简单的定义:在暗房内,摄像机对着被测物,然后把灯光慢慢调暗,直到显示器上快要看不清楚被测物为止,这时量光线的照度, 就是最低照度.够含糊了吧!,实际上还得考虑用几毫米镜头,入光量多少,摄像机AGC必须关掉,视频讯号是降到多少IRE等等.几乎没有厂家会去做这种测试,那…..老故事又来了,很久很久以前,松下跟索尼的机子低解的标1.1Lux(F1.2),那台湾做出来就标0.5吧,后来的只好标0.2,你标0.2,我就标0.1,他标0.05…….就这样了.还有,高解CCD照度会比低解的差,还是老话,同样芯片面积,一个摆了44万点,一个摆了25万点,那个大点?5.讯噪比:任何电路只要通电后都会产生噪讯,包括元件及线路本身所产生的,当然噪讯越小,画面看起来会越干净,我们用视频讯号跟噪讯的比值来表示,那当然越大越好,数学式是20log(V2/V1), V2指视频讯号,V1指噪讯大小,单位是”dB”还是老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松下跟索尼的机子噪讯比标50 dB ,那台湾做出来就标……..嘿嘿! 一看起来就是比较差,不好意思吹牛了,那就标48好了,可是不好看?修饰一下:”大于48 dB “,所以“ >48dB” 就是这样来的,不论阿猫阿狗做出来的摄像机,一律就这样标了,有去测? 我头剁给他!6.电子快门:为了让影像亮度正确,我们必须正确控制摄像机的入光量,要调整入光量要从镜头的光圈及像机的快门着手,一般我们用手动镜头时,光圈调固定就不动了,如果这时遇到强光怎办?很简单,在CCD还没过曝前,D.S.P就赶紧把CCD上的讯号”扫”下来吧,也就是光线强时抓快些,光线弱时抓慢些,抓一次相当于我门用单反相机时”喀嗏”一声,单反像机是机械式快门,我们这是电子式,所以叫”电子快门”跟据D.S.P规格书,电子快门速度在PAL制时是1/50秒到十万分之一秒,所以大家就这样标了,实际应用上如果机子调校不良,是达不到十万分之一的,如果机子在太阳下看起来像蒙层细白裟,不是很清楚,那八成是快门速度不够.还有如果用自动光圈镜头,那入光量就由镜头光圈来控制了,这时后机子本身快门速度就定在1/50 秒7.Gamma补偿:什么是Gamma?简单解释,CRT管子是跟据电子束打在屏幕上的强度来决定产生的亮度,打的越强就越亮,但不是1:1的,也就是说,在很强的时后并不会成比例的那么亮,这是CRT管的特性,因此视频输出就得在高亮度时做些刻意的增强,这就叫Gamma补偿,个补偿曲线叫0.45,只要给DSP下个指令就好了,一点技术都没有,有的机子会加个开关,让你选择0.45或1,1的补偿曲线是1:1的,在某些强光环境下还蛮好用的(是强光下,非逆光下)8.背光补偿:什么是背光补偿,这又跟快门速度有关了,举个例子,当一部摄像机装在ATM上,对着大街,在大太阳下,环境很亮,所以机子快门速度当然是很快的,才不会过曝,这时如果有人来提款,脸对着镜头,由于目前机子采全面测光,基本上受环境影响,整体还是很亮,在高速快门下,人脸的曝光量不足,就显的黑黑的,这就是摄影学上面所说的”背光”,就是:背面有强光,导致主体曝光不足而变黑.所以问题就出在全面曝光上,假使我们只取一部份划面来测光,比如说中间,那人脸在划面中间,这时DSP会测到曝光不足,便会放慢快门速度,这时人脸就清楚了,但是因为快门速度慢了,导致背景(街上)反而过曝而白茫茫一片.所以,背光补偿就是根据特定的测光区域,调整电子快门(或自动光圈),使得测光区域内的曝光值正常,不在测光区域内的就不管了,测光区域由DSP参数设定,一般是取中间1/9处,或加上下方1/3处成凸字型.至于什么是”宽动态”,那会另外写篇来谈谈.9.同步系统:分内同步,外同步及电源同步.电源同步,说来话长,简单的说,就是使每一支摄像机丢图场出来的时间点要一致,好比对伍行进时,虽然每人速度一样,但如果没有人在旁吹哨或喊口令的话,脚步是不会一致的,这个功用是用在矩阵切换时,画面不会抖一下再恢复正常,否则管理员眼睛不花掉了,要实现电源同步就须加电源同步电路,再加个开关电源,从交流电中取同步讯号(电源是50周固定的)来当同步的依据.另外在NTSC系统中,因D.S.P里的振荡频率无法跟市电60周一致,在灯光下会有色滚现像,尤其是SONY 2163方案更严重,这时就得加电源同步来解决,强制让D.S.P 的频率与灯光一致.还有我们所用的AC电源有三相,彼此差120度,如果电源同步的机子若接在不同相位电源上,会有相位差导致无法彼此同步,所以还需有一个调相旋钮,将彼此触发相位调到一致.外同步就是交由外步来触发丢出画面,这功能现在已经很少用了内同步就是自己每秒输出25张画面,不管别人了10.AGC就是电子自动增益,是摄像机基本功能,有人为了让画面看来亮些,刻意调的很高,这样在低照度时很容易就白茫茫一片了,所以有人干脆就在这搞个开关,要高要低,自己来吧接下来就是些无关紧要的:接头型式:有C-Mount 及C/S Mount:又要说故事了,当初做出摄像机时,总得配个镜头,因此搞了个接口标准:"节径为25.4mm,每英吋32个螺牙,边缘至CCD距离为17.526mm."这就叫C接口, 机子及镜头就比照这标准,彼此才能搭配.那时后的镜头里面有八片镜片组合而成,后来松下搞了个五片玻璃的镜头,成本是省了,但是成像距离短了约五毫米,也就是镜头要更靠近CCD 五毫米.怎办? 那就改标准了,把上头”边缘至CCD距离为17.526mm”改为12.5mm.不就得了, 这就叫C/S 接口,现在几乎所有机子都用C/S接口,再付一个C/S转C接口的加长环.自动光圈:也就是可接的自动光圈镜头的型式,目前有两种:视频驱动(Video)及直接驱动(D.C)两种,因为直驱方式还得加个小电路,有些廉价机干脆就拿掉了,赌你花不起钱买DC自动光圈镜头.视频输出:标准是1 Vpp,也就是1伏特(峰值对峰值),标都是这样标,但常有厂家为求看起来”亮”一点,故意增加讯问号强度,在接DVR及配线时会引起一些困扰.消耗功率:一般机子在12V 时,大致都在90-130毫安之间电源:分12VDC, 24V AC, 220V AC三种,通常24V AC还兼容12VDC。

专业级摄像机和广播级摄像机的区别

专业级摄像机和广播级摄像机的区别

专业级摄像机和广播级摄像机的区别搞清专业级和广播级的界线最近看到不少人把什么180A和190P之类打着专业广播级”的头衔,我想有必要搞清这个问题,有何错误,请前辈指出!(一)模拟机时代一.民用级:(1)240~260线级别。

主要格式:VHS (家用录象设备),VHS-C(家用摄象设备),VIDE0-8还有就是SONY 曾经在家用录象机大战中大败的BETA-ED标准输入输出:AVCOMPOSIT(视频复合)(2)400 线xx 模拟级别。

主要格式:S-VHS(家用录象设备),S-VHS-C(家用摄象设备),HI-8。

标准输入输出:Y/C分量(即S-VIDEO这期间使用S-VHS-C HI-8,甚至是VHS VHS-C VIDEO-8的3CCD肩扛机,便是民用级的旗舰高档机而非专业机。

二.广播级:最著名的SONY的BETACAMS P水平解像度500线以上。

标准输入输出:模拟分量RGB二)数字机时代一.民用级:(1)440 线~500线级别:主要格式DIGITAL8(D8)。

标准输入输出:数字复合(1394)(2)500~540线级别:MINIDV 是最主要的格式了。

标准输入输出:数字复合(1394)单CCD尺寸在英寸的为中低端。

包括松下伪专业肩扛机MD9000。

英寸3CCD机为xx高端。

典型型号:,松下MX350/AG-EZ80,GS400。

英寸3CCD的为高端旗舰,俗称民用级的专业机。

如松下AG-DVC100A/180A SONY的,佳能XL1/XL2等。

但是也有几个英寸3CCD型号可以勉强算作这个级别的,如松下AG-DVC33MC AG-DVC63MC AG-DVC15MC佳能XM2。

它们和上一个档次的区别可能仅在于机器用料,镜头尺寸和质量,麦克风质量等因素上。

另外,SONY的DVCAM系列的几个低端型号,如DSR- PDX10P、150P、190P 也是这个级别。

(3)其它500线级别:DVD刻录形式,还有SONY自己开发的MICROMV格式。

如何识别监控摄像头的分类

如何识别监控摄像头的分类

如何识别监控摄像头的分类
一、依摄像机分辨率划分
(1)影像像素在25万像素(pixel)左右、彩色分辨率为330线、黑白分辨率400线左右的低档型。

(2)影像像素在25万~38万之间、彩色分辨率为420线、黑白分辨率在500线上下的中档型
(3)影像在38万点以上、彩色分辨率大于或等于480线、黑白分辨率,600线以上的高分辨率。

二、依成像色彩划分
(1)彩色摄像机:适用于景物细部辨别,如辨别衣着或景物的颜色。

因有颜色而使信息量增大,信息量一般认为是黑白摄像机的10倍。

(2)黑白摄像机:是用于光线不足地区及夜间无法安装照明设备的地区,在仅监视景物的位置或移动时,可选用分辨率通常高于彩色摄像机的黑白摄像机。

三、按摄像元件的CCD靶面的大小划分
(1)1in靶面尺寸为宽12.7mmX高9.6mm,对角线16mm
(2)2/3in靶面尺寸为宽8.8mmX高6.6mm,对角线11mm
(3)1/2in靶面尺寸为宽6.4mmX高4.8mm,对角线8mm
(4)1/3in靶面尺寸为宽4.8mmX高3.6mm,对角线6mm
(5)1/4in靶面尺寸为宽3.2mmX高2.4mm,对角线4mm
(6)1/5in正在开发之中,尚未推出正式产品
四、依摄像机灵敏度划分
(1)普通型:正常工作所需照度为1~3 LUX(勒克斯)
(2)月光型:正常工作所需照度为0.1 LUX左右
(3)星光型:正常工作所需照度为0.01 LUX以下
(4)红外照明型:原则上可以为零照度,采用红外光源成像。

摄像机的种类及主要性能

摄像机的种类及主要性能

摄像机的种类及主要性能、特点摄像机的种类及主要性能、特点★一、摄像机的种类(各种摄像机自从1953年美国采用NTSC制开始,彩色电视广播以来,广播电视设备迅速发展,不断更新换代,摄像机的质量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用途了越来越广泛,种类越来越多,组成了一个摄像机的大家族。

我们可以按不同的方法来分类:1.按质量档级分类:(1) 广播级摄像机:广播级摄像机一般用于电视台和节目制作中心,其质量要求较高,如清晰度700-800线,信噪比60dB以上,从镜头到摄像器件,电路等都是优等的,当然其价格相当惊人,一般在10万元以上,如BVP-70P,DV-700P 等。

(2) 业务级摄像机:业务级摄像机一般常用于教育部门的电化教育及工业监视等系统中。

其性能指标也比较优良,开始采用单管(如DXC-1640),双管(DXC-1800),现在多为三管(DXC-M3A)或三片CCD(如DXC-3000P,DXC-6000P,DXC-M7,DXC-537)价格相对较低,教育部门能承受,一般在10万元以下。

(3) 家用级摄像机:这个档级的摄像机种类繁多,主要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多,使用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一般在1万元左右。

其质量等级比不上广播级或业务级,多为单片CCD摄录一体机。

在教学中也常使用此档级的摄象机制作节目或开展微格教学等。

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到四种记录格式:VHS-C NV-G200 NV-G300①VHS S-VHS M8000 M9000S-VHS-C NV-S700VHS(VIDEO HOME SYSTEM)是1976年由日本JVC公司等联合发表的。

代表机型有M5,M7,M1000,M3000等。

1982年又发表了VHS-C型摄录一体机,由于所用录象带体积减小,使得设想摄象机整体体积减小,更便于旅游携带。

1987年发表S-VHS型高带摄录一体机,清晰度达400线。

随后还发表了S-VHS-C摄录一体机,即小型高带摄录一体机。

监控摄像头200万300万400万像素啥区别?红外灯多少有啥区别?

监控摄像头200万300万400万像素啥区别?红外灯多少有啥区别?

监控摄像头200万300万400万像素啥区别?红外灯多少有
啥区别?
摄像头像素200万、300万、400万有什么区别?
摄像头红外灯1顆、2顆、4顆有什么区别?答案在此:
普通枪机摄像头
一、我们先看下像素问题,理论上像素越高越清晰。

但是摄像头像素高了,录像机也得高才能匹配。

从肉眼看来,200-300-400万像素基本看不出来。

为什么呢?因为很多录像机是1080p的,200万像素以上都支持1080p。

所以摄像头像素再高,录像机这里解码跟不上,照样不行。

比如,有人用支持4k的录像机,用了1080p的摄像头,结果就是浪费!用400万的摄像头,甚至800万的头,录像机用了支持1080p200万的,同样浪费资源。

普通半球监控头
二、再看下红外灯效果。

红外灯就是照射物体能反射回摄像头镜头的反光,光约多,理论上红外效果越清晰,同时图像也越白。

所以一颗基本是红外15米距离,两颗红外30米,四颗红外50米。

你们不要理想的认为理论值就是看到的距离,这只不过是实验室测试结果,包括天气状况,空气质量,旁边辅助光源情况对图像质量影响很大。

所以,如果效果想出来4顆红外灯比较受欢迎。

高档半球监控头
总结:一个200万4顆红外灯的摄像头效果比400万一颗红外灯的效果要好很多。

像素达到200万以后,再大对图像质量影响可以忽略!。

如何划分单反档次

如何划分单反档次

如何划分单反档次
单反相机大家最为熟悉的了,现在很多人的手机都有一到两款单反相机,单反相机属于高端专业级数码相机,其实单反相机也有很多档次,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单反相机如何划分档次的。

单反相机可以按照使用群体的不同可以划分,一般的我们都是按照传统的单反档次划分方法,可分为专业级、准专业级、高级入门级、入门级四类。

一般来说,专业级单反的特点在于密封的金属机身或者特种复合材料机身,而入门级的单反相机是适合摄影初学者使用的,具有操作简单,并且轻质的特点,机身一般是采用塑料材质。

单反相机还可以用一些数码产品的词来划分,比如低端、中端、高端和旗舰等等。

以数码时代比较常用的叫法,专业级可称作旗舰,准专业级可称作高档,高级入门级可称作中档。

我们知道单反相机是有画幅之分的,也就是感光元件面积的大小,我们可以根据单反相机的画幅来划分的话就是全画幅单反相机和半画幅单反相机,而一般的全画幅单反相机都属于高端单反相机,而半画幅单反相机就属于中端或低端单反相机。

单反相机总的来说就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来划分的,比如专业的摄影师就用的是专业单反相机,而作为一个摄影小白来说就选择入门级单反相机。

单反训练营
单反相机
单反品牌
微单相机
微单品牌
单反摄影
摄影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创作制作的一般流程:1.选题、2.文字稿本、3.分镜头稿本、4.拍摄、收集素材;视频采集、5.编辑配音、6.输出影视作品
数码摄像机大致可以分为广播级摄像机、专业级摄像机、家用DV摄像机三种
广播级摄像机:主要应用于广播电视领域,图像质量高,性能全面,但价格较高,体积也比较大,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它们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演播室用摄像机。

演播室用摄像机工作于有利于摄像机工作的条件下,如照明强度、色温等适度。

为了提高性能指标,通常采用尺寸较大的摄像器件。

因此,它们的清晰度最高,信噪比最大,图像质量最好。

当然,体积也大,价格也不是一般人能接受得了的。

二是新闻采访(ENG)摄像机,由于这种摄像机的工作环境特殊,这类机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对非标准照明情况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恶劣环境中(如工作温度大范围的变化)具有比较高的安全稳定性,具有调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操控灵活、携带方便等特点,其图像质量比演播室用摄像机稍低,价格也相对便宜些。

三是现场节目制作(EFP)摄像机,EFP摄像机工作条件介于上述两种摄像机之间,性能指标也兼顾到这两个方面。

它们的图像质量与演播室用摄像机相近,但体积小一些,能满足轻便型现场节目制作的需要。

近几年来,摄像机朝着高质量、固体化、小型化、自动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以上三种广播用摄像机之间已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如日本SONY公司的BVP—70P型EFP摄像机,无论是在便携式还是演播室设备中,都代表了现代摄像机的技术水平。

广播级摄像机的水平分辨率一般在700线以上,价格一般在几万到几十万(人民币)之间。

专业级摄像机(DVCAM):
如何区分广播级摄像机和专业级摄像机呢?现在几乎所有摄像机的光靶都是用的CCD,但是其中BETACAM机头所使用CCD全是2/3英寸(对角线长度),DVCAM绝大多数使用1/2英寸,首先面积相差不小,即使同是2/3英寸,由于电荷“帧”“场”专业方式不同,实际光靶的受光面积也相差很大,飞利浦公司CCD采用的FIT技术其光靶寿光米阿尼要比采用FT技术的日本“池上”、“SONY”等摄像机打很多,不言而喻,受光面积大意味着优良的“低照”指标。

DVCAM绝大多数是IT方式,光靶的有效利用面积更低,并
且IT的残余电荷比较大,摄像头的信噪比也就将不下去了,对高亮信号(如强光源)易产生所谓“污斑”(垂直凉条),所以广播级摄像机都不采用IT模式,另外,光靶的“亮度宽容度”是决定拍摄时所摄取信息量最重要的指标,飞利浦是电视宽容度的2倍,“池上”及“SONY”的摄像机最好的只能达到3倍。

而DVCAM就只有1倍。

拍摄同样画面摄取的信息量DVCAM要少很多,所以DVCAM拍摄的画面没有广播级机器那么“透”。

家用DV摄像机:
DV是DigitalVideo的缩写。

译成中文就是“数字视频”的意思,它是由SONY、松下、JVC、夏普、东芝、佳能等多家著名家电厂商联合制定的一种数码视频格式。

然而,在绝大多数场合,DV则是代表数码摄像机。

和一般的模拟摄像机相比,
DV有如下一些特点。

清晰度高:水平清晰度可以达到500——540线。

色彩更加纯正:其色度和亮度信号差不多是模拟机的6倍。

无损复制:DV磁带上记录的信号可以无数次的转录,影星质量不会下降。

体积小重量轻:一般DV机器的大小只有500克左右。

但是和专业级摄像机相比,DV机器的CCD芯片远不到1/3大小。

所以其成像质量不如专业机。

但是低廉的价格和小巧的体积使得其可以快速普及到千家万户。

判断数码摄像设备是否专业主要是要看其关键部件——CCD,而不是单凭其大小或者是否电视专用活着是否肩扛来判断。

CCD是英文Charge Coupled Device 即电耦合器件的缩写。

CCD在摄像机里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部件,是数码摄像产品的“心脏”,其数量及大小将直接影响到摄像机的性能,常用CCD的成像尺寸有“1/2、1/3”等,尺寸越小的摄像机提及可以做的更小些,和单CCD相比,3CCD拍摄出来得图像从彩色还原上要比单CCD来的自然,亮度以及清晰度也比单CCD要好。

说到CCD的尺寸,其实就是说感光器件的面积大小,感光器件的面积越大,感光性能越好,感光性能越好,信噪比就越高,成像质量就越高。

所以“1/2”CCD摄像机的价格要比“1/3”CCD的贵很多。

真正专业机的标准配置有3片CCD且每片尺寸大小1/2。

其他采用小于1/2大小的CCD 摄像机,不论是单CCD还是3CCD都属于名用级别,或者家用级。

至于机头的大小,并不是判断是否专业机的重要指标,而且机头也不是越大越好。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专业机的体重都不是很大,相反,采用非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机器,由于成像系统需要,加上带仓和镜头的原因,都是重机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