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沧浪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亭上刻有名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明道堂为清同治十二 年巡抚张树声所创,袭苏 舜钦《沧浪亭记》中语 “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之意而名。“明道堂”为 全园最大的主体建筑,座 落在园正中主轴线上,面 阔高大三宽间敞,,庄严肃穆,堂内陈设清代红木家具,华丽庄重,四周廊屋
与戏台连为一体(戏台民国间毁)。明清两代,此处为文人讲学之 所。
沧浪亭玩法
“沧浪胜迹” 石碑坊原立于沧浪 亭门前,三门四柱, 檐角飞翘,显得古 朴、庄严。是苏州 唯一树有石牌坊的 古典园林,现移至 人民路口。
面水轩 临
水建筑名“面 水轩”,四面 厅形式,落地 长窗为墙。取 唐杜甫《怀锦 水居止》诗: “万里桥西宅, 百潭花北庄。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句意而名。窗下波 光荡漾,游鱼戏水,景色宜人。
看山楼一瞥
看山楼飞檐翘角,结构精巧,外 形美观。登楼可俯视南院、农田 林舍,远则可眺望城外,西南方 七子、灵岩、天平诸山峰。
翠玲珑 在沧浪亭五百名贤祠南,
是几间平面曲折布置的小馆。取 苏舜钦诗意“秋色入林红黯淡, 日光穿竹翠玲珑”为名。建筑以 竹为主题,盖因沧浪亭是苏州园 林中种竹最早、品种最多者,现 存有近二十个品种的竹子,如答 竹、苦竹、慈孝竹、毛环竹、湘 妃竹、水竹、青秤竹、哺鸡竹、 “黄金嵌碧玉”竹和“碧玉嵌黄 金”竹。小馆长窗近地,窗外芭 蕉掩映,竹影移墙,清风乍来, 文人雅士筋咏作画的佳处。室内桌万椅竿均摇刻曳竹,节是图案,并有对联一 副曰:“风重类长笛,流水当鸣琴”,点明了所处环境的优雅宁 静。
沧浪亭的造园巧于
因借,精在休宜,园外借 葑溪清流形成水迎客的独 特风貌,园内古木参天, 山幽林茂野趣十足,建筑 造型别致,环山而造,复 廊依山傍水,堂轩简朴无 华,园内一百零八个漏窗 图案精美生动,精巧变化 无一雷同,为园中一胜。 在众多的古典园林中,沧 浪亭以城市山林的风格独 树一帜。
沧浪亭面积约16.5亩,是苏州古典大型园林之一,具有宋代造 园风格,是写意山水园的范例
御碑亭在沧浪亭园内主景山西 侧,为四角方亭,南北均与曲廊相连; 东面缘石级而下,可达假山石壁之侧 的池,池水清澈,池旁有俞抛篆书石 刻“流玉”。亭内有康熙御书对联 “膏雨足时农户喜,昙花明处长官 清”。御碑题曰:“曾记临吴十二 年,文风人杰并堪传。予怀常念穷 黎困,勉而勤管官吏贤。”诗碑两 边置楹联,联曰:“膏雨足时农户 喜,县花明处长官清”。诗、联均 系康熙南巡时(公元1720年)书赠 江礼苏 ,巡吴抚存吴礼存得诗联,镌石立碑,宣扬皇上德意。由御碑亭东望,土 石假山似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意,满目苍翠、石亭隐约,深得 幽远之趣。
明道堂内
沧浪亭园内沿水 布置复廊,使一湾清 流与假山远峰透过廊 牖而映照交融,特具 苍古自然之美。园中 四时景观俱有佳致: 春坐翠玲珑馆赏竹, 夏卧藕花小榭观荷,
秋居清香馆闻桂,冬至闻妙香室探梅.又有假山、花墙和 碑石三胜。
复廊
闻妙香室
苏州园林的建筑意象多与诗文 有关。在古代,文人视香为人格之美, 杜甫有诗:“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 香”。沧浪亭有闻妙香室,乃小书房, 周围多种宋梅,正是读书佳处。孙聊 奎《诗品臆说》中也有:“静则心清, 心清闻妙香,素处以默,妙己裕矣。 以心之妙,触景之妙;此时之妙,乃 妙不可言。”
沧浪亭的
特点是,面水而
筑,以山为主。
沧
大有“未主园
浪
林先成景,一泓
亭
清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门前”
特
之感。陋水相
点
望,廊阁隐现,古
木参天。
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所谓自然,一是不矫揉
造作,不亡加雕饰,不露斧凿痕迹;二是表现得法,力求山水相宜,宛如自然风景。沧浪亭 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门北向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环园南去清晨夕暮, 烟水弥漫,极富山岛水乡诗意。而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土石相间的假山, 山上古木新枝,生机勃勃,翠竹摇影于其间,藤蔓垂挂于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建筑亦 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但山无水则缺媚,水无山则少刚,遂沿池筑一复廊,蜿蜒曲折, 既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不使孤单,又可通过复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的漏窗两面观景, 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地融为一体,此可谓借景的典范。
五百名贤祠 在沧浪亭土石山南面,是面阔五间小院,正
厅三间。北面与之平行建有清香馆,仅相隔数步,中间留出夹 弄,祠馆有门相通,其布局方式非常独特。道光七年(1827) 梁章柜重修沦浪亭时,巡抚陶澎集吴郡名贤画像五百余人,钩 摹刻石,建名贤祠于隙地,咸丰年间被毁;同治十二年(1873) 得以重建。其南面是落地长窗,裙板刻如意花纹,内部三面粉 墙上,嵌有549幅历代人物平雕石刻像,为清代名家顾湘舟所 刻,每五幅刻于一方石上,每幅还刻有传赞
宽敞,连走路的地面都是软乎乎、滑溜溜的。可是,这么惬意的日子,王周士反而过 不惯。他觉得关在皇宫里弹唱,就像一只身陷金丝笼的百灵鸟,唱不出新歌,伸不开 翅膀。所以,他找机会借口生病,禀明皇上,又回到了苏州。这正应了王周士说 过 的话:“我们唱书,总想把书唱好,该怎样总是怎样呀!”
不仅是苏州的说书,沧浪亭更是以自己的特色吸引了乾隆皇帝。人微言轻宋代 园林艺术的代表,沧浪亭以清幽古朴见长。在造园艺术上,不落凡响,别具一格。
翠玲珑一景
仰之亭 在 沧浪亭内五百名 贤祠院前西侧, 为六角半亭,前 后皆有廊与翠玲 珑和五百名贤祠 相连。亭始建于 清同治年间,名 取《 诗经》 “高山仰止,景 行行止”。亭中 间嵌有文徽明画 像石刻,简古有 神,乾隆帝为之
题诗一首。西廊壁上有 金天翩《 沧浪亭诗》 书条石,南廊上嵌陶澎 记《 沧浪五老图咏》 、 《七友图》 、《 沧浪 亭小坐图》 等石刻, 生动传神,均出于当时 苏州名匠之手,是记载 清代士大夫在沧浪亭活 动的形象资料。
看山楼 在沧浪亭园之最南端,
为三层建筑物,楼名取自卢集 诗句“有客归谋酒,无言卧看 山”。其底层石屋二间,名为 “印心石屋”,横额石刻由道 光皇帝御书;屋内置石凳,是 暑处夏 。纳石凉屋之前佳砌有假山,围成小院,洞门上“圆灵证盟”题额,乃 林则徐所书。登临洞屋之上,但见飞檐翘角,结构精巧;二层卷 棚顶叠落有致,造型美观;近俯南园,平畴美池,屋舍俨然;远 眺城外,西南诸峰似隐约槛前;返身回望沧浪亭,则茂林幽竹, 恍如置身深山丛林之中。此楼筑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 ) ,因建 明道堂、五百名贤祠后,西南视野被挡,乃筑此楼以为补救,可 见当时造园者用心之良苦。
沧浪亭地处城南三
元坊,在现存苏州园林 中,历史最为悠久。全 园布局,自然和谐,堪 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 的佳作。与狮子林、拙 政园、留园列为苏州宋、 元、明、清四大园林。
苏江 州南 陈园 园 从林 林 周甲 甲 江天 南下
沧浪亭简介: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是苏州 历史最悠久的古典园林,始建于北 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称 “沧浪亭”。沧浪亭在苏州现存古 典园林中历史最悠久,与狮子林、 拙政园、留园列为苏州宋、元、明 清四大园林。
兰花别称“花中君子”,清逸高 雅的香气又有“王者之香”的美誉。 沧浪亭植兰历史已有数十个春秋,每 年春天办兰花展也已有十年的历史。 沧浪亭的兰花圃中现已有约200盆兰 花,数10个品种,其中以蔡仙素、集 圆、汪字、龙字、宋梅、小打梅等较 为名贵。
“瑶华境界”座落在 “明道堂”南,庭院相隔, 轩三间,素雅质朴,“瑶 华”,传说中的仙花,色白 似玉,香味浓郁,见之则长 寿。轩南窗外丛竹掩映,轩 北院内植玉兰、柏树,原为 园主会客之所。看山楼“印 心石屋”上方筑楼,名“看 翘角,结构精巧,外形美观。登山楼可”俯,视飞南檐院、农田林 舍,远则可眺望城外,西南方七子、灵岩、天平诸山峰。
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诗人苏舜钦在河边建筑一亭,苏子美 借《沧浪之歌》中超脱世俗名利的清高意境,取名曰沧浪亭,苏舜 钦“时榜小舟,幅巾以往”在此清幽宁静的山水氛围中他感到“迹 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因此留下千古名篇《沧浪亭记》。
南宋绍兴初年,沧浪亭为抗金名将韩世忠所得,改名“韩园”。 清康熙年间,巡抚宋荦重建沧浪亭,并将明朝文征明隶书“沧浪亭” 三字作为匾额。一九六三年沧浪亭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面水轩内
“观鱼处” 是一座取庄惠濠 梁问答和庄子濮 水钓鱼之意而名, 突出河面且三面 临水的方亭。在 亭中凭栏而坐, 园内外,河光山色,罗列眼前,观鱼赏 景,闲雅 超脱,令人陶醉。
沧浪亭立 于园土山东部, 高踞丘巅,飞 檐凌空,取 《孟子》和 《楚辞》“沧 浪之水清兮可 以濯我缨,沧 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句意而名,当年园主苏舜钦常于此会友呤诗。
到了沧浪亭,乾隆皇帝正等得不耐烦,要他马上开书。王周士不动声色,慢吞吞地说: “万岁坐在明烛边上,难道不知道四周一片漆黑?小人在黑暗里弹唱动作,万岁如何看 见?”
乾隆听了,虽觉得话里带刺,但也有几分道理。只好面带尴尬,命左右赐王周士明烛一根, 好令他快快开书。王周士手捧三弦,站立在那里,仍旧怕不响。皇上不禁生起气来,问 “何故还不开书?”王周士不卑不亢:“启禀万岁,小人说书虽是小道,但只能坐下,立 着不能说书!”
乾隆没听过苏州说书,不知道有这样的规矩。虎起了面孔,粗声粗气地说道:“赐座!” 内侍马上去搬座位,心里却犯嘀咕:皇帝面前一等大官,也不敢坐着说话。眼前这个说书 的,居然讨到了金凳,心里着实不服气。。
王周士可不顾这些,大模大样地坐下来。把
三弦一拔,“叮叮铛铛”的声音,既像百鸟朝凤, 又像金 鼓齐鸣。乾隆听得是眉开眼笑。王周士 最拿手的是《白蛇传》。于是就挑了最精彩的一 个片断说起来。说到端午节白娘娘怎样误吃雄黄 酒,怎样现出了原形吓死许仙,真是讲得绘声绘 色,活灵活现。乾隆听得津津有味,点头晃脑, 脱口喊出“好”字。
祠北清香馆,有漏窗粉墙之院落,植桂花数株;室内门 窗装修颇为精制,树根制成的陈设家俱,作飞禽走兽状,造 型颇特别。
“清香馆”是品赏桂花佳
处,取李商隐“殷勤莫使清香 透,牢合金鱼锁桂丛”诗句而 名。与“五百名贤祠”一墙之 隔,南北而筑,面阔五间,为 园中大型建筑之一。馆南庭院 呈半圆形,与别处不同,粉墙 饰以花窗,院中桂树数株,苍 老古朴,已逾百年。秋天丹桂 吐蕊,清香满溢。馆内陈列一 套为根 清雕末家之具 物,系用福建榕树根精制,采其天然造型形有飞 禽走兽图案,龙凤呈祥形态。
乾隆皇帝南巡,路过苏州,住在沧浪 亭。有一天,皇帝吃完晚饭,觉得寂寞无 聊,便想寻个消遣。他听说苏州的说书很 有名气,唱得动听,说得入情,有声有色, 非常有趣,于是,传下旨意,要听说书。
苏州城内有个说书的名角叫王周士,名气 响彻江浙。苏州知府亲自去请王周士,还 特别关照他,在皇上面前,多为他美言几 句。
王周士字正腔圆,越说精神越足,一直说到 白娘娘盗仙草,回到苏州,救活了许仙,方才落 回。王周士把三弦一放,讲一声“明日请早”! 这种好书,乾隆哪肯罢休。他连连摆手,“寡人 兴致正浓,岂能扫兴?”内侍上前禀报:“皇上, 已 是五更天了。”乾隆不得已,吩咐内待,将
王周士留在沧浪亭。乾隆皇帝听书听得如醉 如痴,神魂颠倒,一天也不能断,成了一 道地的书迷。后来,他要回京,这样的好书个又舍不下,就命王周士随驾进京,外加赐 七品冠戴。 王周士到了紫禁城,住在皇宫里,真所谓平步青云。吃的顺口,穿的舒坦,住的
沧浪亭视频
沧
浪 沧浪亭,面水轩,复廊,
亭 主 要
钓鱼台,明道堂,翠玲珑, 看山楼,五百名贤祠,
景 闻妙香室,仰止亭,御碑亭
点
沧浪胜迹坊—> 大门 —> 面水轩 —> 观鱼 处 —> 沧浪亭 —> 明道堂 —> 瑶华境 界 —> 看山楼—> 翠玲珑—> 仰止亭—> 五百名贤祠 —> 清香馆 —> 御碑亭
四句并姓名职衔,刻像 尚能看出各位名贤的相 貌。所刻为春秋至清代 2500年间与苏州历史 有关的人物,大体分政 治、文学、忠节、礼义、 循吏、经学、隐士、军 事、理学、水利、医学、 历算十二个类别,既有 吴籍人氏,也有来苏州 任职或居住的名人。代
表人物有伍子胥、董仲舒、李白、白居易、范仲淹、苏东坡、 苏子美、韩世忠、文天祥、唐寅、文征明、林则徐。祠内还 有“作之师”额,语出《论语》,月洞门上嵌砖刻“折矩”, 取自《礼记》“周旋中规,折旋中矩”,皆表景仰之意。
明道堂为清同治十二 年巡抚张树声所创,袭苏 舜钦《沧浪亭记》中语 “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之意而名。“明道堂”为 全园最大的主体建筑,座 落在园正中主轴线上,面 阔高大三宽间敞,,庄严肃穆,堂内陈设清代红木家具,华丽庄重,四周廊屋
与戏台连为一体(戏台民国间毁)。明清两代,此处为文人讲学之 所。
沧浪亭玩法
“沧浪胜迹” 石碑坊原立于沧浪 亭门前,三门四柱, 檐角飞翘,显得古 朴、庄严。是苏州 唯一树有石牌坊的 古典园林,现移至 人民路口。
面水轩 临
水建筑名“面 水轩”,四面 厅形式,落地 长窗为墙。取 唐杜甫《怀锦 水居止》诗: “万里桥西宅, 百潭花北庄。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句意而名。窗下波 光荡漾,游鱼戏水,景色宜人。
看山楼一瞥
看山楼飞檐翘角,结构精巧,外 形美观。登楼可俯视南院、农田 林舍,远则可眺望城外,西南方 七子、灵岩、天平诸山峰。
翠玲珑 在沧浪亭五百名贤祠南,
是几间平面曲折布置的小馆。取 苏舜钦诗意“秋色入林红黯淡, 日光穿竹翠玲珑”为名。建筑以 竹为主题,盖因沧浪亭是苏州园 林中种竹最早、品种最多者,现 存有近二十个品种的竹子,如答 竹、苦竹、慈孝竹、毛环竹、湘 妃竹、水竹、青秤竹、哺鸡竹、 “黄金嵌碧玉”竹和“碧玉嵌黄 金”竹。小馆长窗近地,窗外芭 蕉掩映,竹影移墙,清风乍来, 文人雅士筋咏作画的佳处。室内桌万椅竿均摇刻曳竹,节是图案,并有对联一 副曰:“风重类长笛,流水当鸣琴”,点明了所处环境的优雅宁 静。
沧浪亭的造园巧于
因借,精在休宜,园外借 葑溪清流形成水迎客的独 特风貌,园内古木参天, 山幽林茂野趣十足,建筑 造型别致,环山而造,复 廊依山傍水,堂轩简朴无 华,园内一百零八个漏窗 图案精美生动,精巧变化 无一雷同,为园中一胜。 在众多的古典园林中,沧 浪亭以城市山林的风格独 树一帜。
沧浪亭面积约16.5亩,是苏州古典大型园林之一,具有宋代造 园风格,是写意山水园的范例
御碑亭在沧浪亭园内主景山西 侧,为四角方亭,南北均与曲廊相连; 东面缘石级而下,可达假山石壁之侧 的池,池水清澈,池旁有俞抛篆书石 刻“流玉”。亭内有康熙御书对联 “膏雨足时农户喜,昙花明处长官 清”。御碑题曰:“曾记临吴十二 年,文风人杰并堪传。予怀常念穷 黎困,勉而勤管官吏贤。”诗碑两 边置楹联,联曰:“膏雨足时农户 喜,县花明处长官清”。诗、联均 系康熙南巡时(公元1720年)书赠 江礼苏 ,巡吴抚存吴礼存得诗联,镌石立碑,宣扬皇上德意。由御碑亭东望,土 石假山似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意,满目苍翠、石亭隐约,深得 幽远之趣。
明道堂内
沧浪亭园内沿水 布置复廊,使一湾清 流与假山远峰透过廊 牖而映照交融,特具 苍古自然之美。园中 四时景观俱有佳致: 春坐翠玲珑馆赏竹, 夏卧藕花小榭观荷,
秋居清香馆闻桂,冬至闻妙香室探梅.又有假山、花墙和 碑石三胜。
复廊
闻妙香室
苏州园林的建筑意象多与诗文 有关。在古代,文人视香为人格之美, 杜甫有诗:“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 香”。沧浪亭有闻妙香室,乃小书房, 周围多种宋梅,正是读书佳处。孙聊 奎《诗品臆说》中也有:“静则心清, 心清闻妙香,素处以默,妙己裕矣。 以心之妙,触景之妙;此时之妙,乃 妙不可言。”
沧浪亭的
特点是,面水而
筑,以山为主。
沧
大有“未主园
浪
林先成景,一泓
亭
清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门前”
特
之感。陋水相
点
望,廊阁隐现,古
木参天。
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所谓自然,一是不矫揉
造作,不亡加雕饰,不露斧凿痕迹;二是表现得法,力求山水相宜,宛如自然风景。沧浪亭 园外景色因水而起,园门北向而开,前有一道石桥,一湾池水由西向东,环园南去清晨夕暮, 烟水弥漫,极富山岛水乡诗意。而园内布局以山为主,入门即见黄石为主,土石相间的假山, 山上古木新枝,生机勃勃,翠竹摇影于其间,藤蔓垂挂于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建筑亦 大多环山,并以长廊相接。但山无水则缺媚,水无山则少刚,遂沿池筑一复廊,蜿蜒曲折, 既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不使孤单,又可通过复廊上一百余图案各异的漏窗两面观景, 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地融为一体,此可谓借景的典范。
五百名贤祠 在沧浪亭土石山南面,是面阔五间小院,正
厅三间。北面与之平行建有清香馆,仅相隔数步,中间留出夹 弄,祠馆有门相通,其布局方式非常独特。道光七年(1827) 梁章柜重修沦浪亭时,巡抚陶澎集吴郡名贤画像五百余人,钩 摹刻石,建名贤祠于隙地,咸丰年间被毁;同治十二年(1873) 得以重建。其南面是落地长窗,裙板刻如意花纹,内部三面粉 墙上,嵌有549幅历代人物平雕石刻像,为清代名家顾湘舟所 刻,每五幅刻于一方石上,每幅还刻有传赞
宽敞,连走路的地面都是软乎乎、滑溜溜的。可是,这么惬意的日子,王周士反而过 不惯。他觉得关在皇宫里弹唱,就像一只身陷金丝笼的百灵鸟,唱不出新歌,伸不开 翅膀。所以,他找机会借口生病,禀明皇上,又回到了苏州。这正应了王周士说 过 的话:“我们唱书,总想把书唱好,该怎样总是怎样呀!”
不仅是苏州的说书,沧浪亭更是以自己的特色吸引了乾隆皇帝。人微言轻宋代 园林艺术的代表,沧浪亭以清幽古朴见长。在造园艺术上,不落凡响,别具一格。
翠玲珑一景
仰之亭 在 沧浪亭内五百名 贤祠院前西侧, 为六角半亭,前 后皆有廊与翠玲 珑和五百名贤祠 相连。亭始建于 清同治年间,名 取《 诗经》 “高山仰止,景 行行止”。亭中 间嵌有文徽明画 像石刻,简古有 神,乾隆帝为之
题诗一首。西廊壁上有 金天翩《 沧浪亭诗》 书条石,南廊上嵌陶澎 记《 沧浪五老图咏》 、 《七友图》 、《 沧浪 亭小坐图》 等石刻, 生动传神,均出于当时 苏州名匠之手,是记载 清代士大夫在沧浪亭活 动的形象资料。
看山楼 在沧浪亭园之最南端,
为三层建筑物,楼名取自卢集 诗句“有客归谋酒,无言卧看 山”。其底层石屋二间,名为 “印心石屋”,横额石刻由道 光皇帝御书;屋内置石凳,是 暑处夏 。纳石凉屋之前佳砌有假山,围成小院,洞门上“圆灵证盟”题额,乃 林则徐所书。登临洞屋之上,但见飞檐翘角,结构精巧;二层卷 棚顶叠落有致,造型美观;近俯南园,平畴美池,屋舍俨然;远 眺城外,西南诸峰似隐约槛前;返身回望沧浪亭,则茂林幽竹, 恍如置身深山丛林之中。此楼筑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 ) ,因建 明道堂、五百名贤祠后,西南视野被挡,乃筑此楼以为补救,可 见当时造园者用心之良苦。
沧浪亭地处城南三
元坊,在现存苏州园林 中,历史最为悠久。全 园布局,自然和谐,堪 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 的佳作。与狮子林、拙 政园、留园列为苏州宋、 元、明、清四大园林。
苏江 州南 陈园 园 从林 林 周甲 甲 江天 南下
沧浪亭简介: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是苏州 历史最悠久的古典园林,始建于北 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称 “沧浪亭”。沧浪亭在苏州现存古 典园林中历史最悠久,与狮子林、 拙政园、留园列为苏州宋、元、明 清四大园林。
兰花别称“花中君子”,清逸高 雅的香气又有“王者之香”的美誉。 沧浪亭植兰历史已有数十个春秋,每 年春天办兰花展也已有十年的历史。 沧浪亭的兰花圃中现已有约200盆兰 花,数10个品种,其中以蔡仙素、集 圆、汪字、龙字、宋梅、小打梅等较 为名贵。
“瑶华境界”座落在 “明道堂”南,庭院相隔, 轩三间,素雅质朴,“瑶 华”,传说中的仙花,色白 似玉,香味浓郁,见之则长 寿。轩南窗外丛竹掩映,轩 北院内植玉兰、柏树,原为 园主会客之所。看山楼“印 心石屋”上方筑楼,名“看 翘角,结构精巧,外形美观。登山楼可”俯,视飞南檐院、农田林 舍,远则可眺望城外,西南方七子、灵岩、天平诸山峰。
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诗人苏舜钦在河边建筑一亭,苏子美 借《沧浪之歌》中超脱世俗名利的清高意境,取名曰沧浪亭,苏舜 钦“时榜小舟,幅巾以往”在此清幽宁静的山水氛围中他感到“迹 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因此留下千古名篇《沧浪亭记》。
南宋绍兴初年,沧浪亭为抗金名将韩世忠所得,改名“韩园”。 清康熙年间,巡抚宋荦重建沧浪亭,并将明朝文征明隶书“沧浪亭” 三字作为匾额。一九六三年沧浪亭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面水轩内
“观鱼处” 是一座取庄惠濠 梁问答和庄子濮 水钓鱼之意而名, 突出河面且三面 临水的方亭。在 亭中凭栏而坐, 园内外,河光山色,罗列眼前,观鱼赏 景,闲雅 超脱,令人陶醉。
沧浪亭立 于园土山东部, 高踞丘巅,飞 檐凌空,取 《孟子》和 《楚辞》“沧 浪之水清兮可 以濯我缨,沧 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句意而名,当年园主苏舜钦常于此会友呤诗。
到了沧浪亭,乾隆皇帝正等得不耐烦,要他马上开书。王周士不动声色,慢吞吞地说: “万岁坐在明烛边上,难道不知道四周一片漆黑?小人在黑暗里弹唱动作,万岁如何看 见?”
乾隆听了,虽觉得话里带刺,但也有几分道理。只好面带尴尬,命左右赐王周士明烛一根, 好令他快快开书。王周士手捧三弦,站立在那里,仍旧怕不响。皇上不禁生起气来,问 “何故还不开书?”王周士不卑不亢:“启禀万岁,小人说书虽是小道,但只能坐下,立 着不能说书!”
乾隆没听过苏州说书,不知道有这样的规矩。虎起了面孔,粗声粗气地说道:“赐座!” 内侍马上去搬座位,心里却犯嘀咕:皇帝面前一等大官,也不敢坐着说话。眼前这个说书 的,居然讨到了金凳,心里着实不服气。。
王周士可不顾这些,大模大样地坐下来。把
三弦一拔,“叮叮铛铛”的声音,既像百鸟朝凤, 又像金 鼓齐鸣。乾隆听得是眉开眼笑。王周士 最拿手的是《白蛇传》。于是就挑了最精彩的一 个片断说起来。说到端午节白娘娘怎样误吃雄黄 酒,怎样现出了原形吓死许仙,真是讲得绘声绘 色,活灵活现。乾隆听得津津有味,点头晃脑, 脱口喊出“好”字。
祠北清香馆,有漏窗粉墙之院落,植桂花数株;室内门 窗装修颇为精制,树根制成的陈设家俱,作飞禽走兽状,造 型颇特别。
“清香馆”是品赏桂花佳
处,取李商隐“殷勤莫使清香 透,牢合金鱼锁桂丛”诗句而 名。与“五百名贤祠”一墙之 隔,南北而筑,面阔五间,为 园中大型建筑之一。馆南庭院 呈半圆形,与别处不同,粉墙 饰以花窗,院中桂树数株,苍 老古朴,已逾百年。秋天丹桂 吐蕊,清香满溢。馆内陈列一 套为根 清雕末家之具 物,系用福建榕树根精制,采其天然造型形有飞 禽走兽图案,龙凤呈祥形态。
乾隆皇帝南巡,路过苏州,住在沧浪 亭。有一天,皇帝吃完晚饭,觉得寂寞无 聊,便想寻个消遣。他听说苏州的说书很 有名气,唱得动听,说得入情,有声有色, 非常有趣,于是,传下旨意,要听说书。
苏州城内有个说书的名角叫王周士,名气 响彻江浙。苏州知府亲自去请王周士,还 特别关照他,在皇上面前,多为他美言几 句。
王周士字正腔圆,越说精神越足,一直说到 白娘娘盗仙草,回到苏州,救活了许仙,方才落 回。王周士把三弦一放,讲一声“明日请早”! 这种好书,乾隆哪肯罢休。他连连摆手,“寡人 兴致正浓,岂能扫兴?”内侍上前禀报:“皇上, 已 是五更天了。”乾隆不得已,吩咐内待,将
王周士留在沧浪亭。乾隆皇帝听书听得如醉 如痴,神魂颠倒,一天也不能断,成了一 道地的书迷。后来,他要回京,这样的好书个又舍不下,就命王周士随驾进京,外加赐 七品冠戴。 王周士到了紫禁城,住在皇宫里,真所谓平步青云。吃的顺口,穿的舒坦,住的
沧浪亭视频
沧
浪 沧浪亭,面水轩,复廊,
亭 主 要
钓鱼台,明道堂,翠玲珑, 看山楼,五百名贤祠,
景 闻妙香室,仰止亭,御碑亭
点
沧浪胜迹坊—> 大门 —> 面水轩 —> 观鱼 处 —> 沧浪亭 —> 明道堂 —> 瑶华境 界 —> 看山楼—> 翠玲珑—> 仰止亭—> 五百名贤祠 —> 清香馆 —> 御碑亭
四句并姓名职衔,刻像 尚能看出各位名贤的相 貌。所刻为春秋至清代 2500年间与苏州历史 有关的人物,大体分政 治、文学、忠节、礼义、 循吏、经学、隐士、军 事、理学、水利、医学、 历算十二个类别,既有 吴籍人氏,也有来苏州 任职或居住的名人。代
表人物有伍子胥、董仲舒、李白、白居易、范仲淹、苏东坡、 苏子美、韩世忠、文天祥、唐寅、文征明、林则徐。祠内还 有“作之师”额,语出《论语》,月洞门上嵌砖刻“折矩”, 取自《礼记》“周旋中规,折旋中矩”,皆表景仰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