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九年级《浮力》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浮力教案

初中物理浮力教案

初中物理浮力教案初中物理浮力教案初中物理浮力教案1 教学要求:1知道浮力的概念.2理解物体浮沉条件.3掌握浮力的本质、方向.4能正确运用浮力的本质、物体浮沉条件求浮力.教材的重点与难点:重点:〔1〕浮力的概念及其本质.〔2〕物体的浮沉条件.难点:正确运用“压力差”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求浮力.教学形式:实验、设问、讲解、练习教学时间:1课时.实物及实验器材:〔1〕投影仪一台,透明胶片数张.要求把板书、练习题课前写在胶片上,以减小课堂上书写时间.〔2〕演示弹簧秤一把.〔3〕500毫升烧杯三个,分别装400毫升的清水、饱和食盐水、酒精.〔4〕乒乓球2个,其中一个装细砂,用作悬浮演示.〔5〕边长为5cm的立方体红砖一块.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师:为什么船、木块能浮在水面上?生:船、木块受到水向上托的力.师:沉在水底的石块有没有受到水向上托的力?生:局部答复有,局部答复没有.老师演示课本图8—27实验,答复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这个“向上托的力”就是本节课所讲的浮力.二、讲授新课1.什么叫浮力?〔板书〕〔1〕先演示石块放在清水中,让学生知道石块受到水向上托的力.〔2〕然后把石块放在饱和的食盐水溶液里,说明石块也受到盐水向上托的力.〔3〕最后把石块放在酒精里,让学生进一步知道,石块放在酒精中时,同样也受到酒精向上托的力.师:从上述的实验,请同学们说出什么是浮力?生: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师:物体在空气里有没有受到向上托的力?氢气球脱手后为何会上升?生:物体在空气里同样受到向上托的力,所以氢气球脱手后会上升.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板书〕2、用实验引动学生第一、用弹簧秤和细线系着体积一样的规那么的铁块,不规那么的石块,干木块等,浸入水中后弹簧秤的示数减小;在水中游泳时感觉水有向上的托力等感性认识出发,逐个进展分析^p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浸在水中物体要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从而纠正“轻的物体在液体中总是上浮的,所以受到浮力的作用;重的物体在液体中总是下沉的,因此不受浮力作用”的错误观点.第二、通过演示规那么铁块和不规那么的石块随着浸入水中体积的增大,弹簧秤的增数减小──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当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后,深度增加时弹簧秤示数不变──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在任何深度的浮力都相等”这一本质联络,从而摒弃那种“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成正比”的错误认识.第三、通过观察铁块和石块浸入水中后弹簧秤示数减小一样这一现象,使学生初步认识:“体积一样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一样”这一本质联络,摒弃那种“浸没入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质量、密度、形状等有关”的错误认识.第四、通过观察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弹簧秤的示数为零的现象,使学生理解:漂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第五、在以上观察和实验的根底上,通过对教材P144“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上外表在液体下面h1米处,如图正方体上外表和下外表受到液体的压力是多大?方向怎样?”再加上“上下外表的压力差是多少?”的计算分析^p ,初步认识浮力等于“液体作用在物体上下外表压力差,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这一本质联络,从而摒弃那种只有物质在液体中上浮时才有浮力的错误认识.第六、通过演示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和上述计算所得到的浮力:F浮=水对物体上下外表的压力差=pg〔h1+L〕L2-pgh1L2=pgL3=pgV=pg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V排=V〕.从实验和推导两方面进一步认识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一本质联络,摒弃了那种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的模糊认识.由于气体具有同液体一样的性质,而气体的密度很小,气体对于体积不大的物体作用的浮力,通常小到难以觉察的程度,但热气球能载几吨重的物体上天,说明气体对浸没在它里面的物体也能产生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把上述由个别现象所得出的知识加以综合并进展抽象和概括就能得到“浮力”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在物理教学中,对感性材料进展科学抽象时,必须有意识地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这是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关键.初中物理浮力教案2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要点:第一,浮力;第二,物体的浮沉;第三,浮力产生的原因。

初三物理《浮力》教案

初三物理《浮力》教案

初三物理《浮力》教案(1)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的地位与作用浮力是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五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的研究是学生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的感性知识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压强、压力、二力平衡等知识来展开的,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为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而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因此本节知识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

2、内容结构和教材特点本节教材以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为主线,并结合一些生动形象的实验将浮力的概念、浮力的测量等知识逐层展开,最后通过探究实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体现了物理学科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

3、学情分析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在此过程中仍需一些感性认识为依托。

任教班级属农村中学,班上多数学生上进心很强,在学习本节知识以前对压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对浮力的感性认识,但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高度,而且缺乏一定探究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征,我在教学中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借助简单而生动的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4、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对本节的具体要求,以及针对初三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生对浮力知识在理性上认识不足的现实,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和技能:○1认识浮力及其方向○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过程和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2体验由“实践理论实践”的探究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3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协作精神。

5、重点和难点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科学《浮力》教学设计(优秀6篇)

科学《浮力》教学设计(优秀6篇)

科学《浮力》教学设计(优秀6篇)教学过程篇一一、感受浮力:1、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2、出示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板书:浮力。

3、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感受到水的浮力?4、出示教科书12面的浮力和重力示意图,讲解示意图的含义。

(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

)(设计说明: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浮力,是本课开始的基础。

教师要提供一些能浮的物品,让学生感受,为继续探索沉浮的秘密打下基础。

)二、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

浮力:1、讨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是多大呢?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2、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演示规范的测量方法,讲解注意的地方。

特别要讲清楚浮力的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3页的示意图,理解浮力等于重力加拉力的道理。

(未放入水前先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再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进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拉力的数值。

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3、学生测量泡沫塑料块浸人水中的浮力,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测量三种状况,分别把测量结果(拉力大小和排开的水量)记录在表格中。

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记录表(自重:牛顿)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拉力大小浮力大小排开的水量4、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得出:(板书)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三、测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1、教师出示三块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或者三块不同大小的木块,让学生预测:如果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或者木块,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吗?2、学生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独立自主完成测量,把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中,并分析浮力大小与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

浮力教案初中物理

浮力教案初中物理

浮力教案初中物理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方向、施力物体和浮力的单位。

(2)通过实验和探究,使学生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计算浮力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浮力的概念,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树立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浮力的概念及浮力的方向、施力物体和单位。

(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计算浮力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让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浮体的相关知识,如船舶等,进而引出浮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1)浮力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浮体受到的浮力,引导学生认识到液体对漂浮物体产生竖直向上的托力,称为浮力。

(2)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和探究,使学生了解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

(3)计算浮力的方法:介绍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计算浮力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浮力计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巩固所学内容。

4.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浮力的概念、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和计算浮力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浮力概念、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和计算浮力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

九年级物理教案 浮力9篇

九年级物理教案 浮力9篇

九年级物理教案浮力9篇浮力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浮力及其方向。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2.学习阿基米德善于观察思考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探究认识浮力,会测量浮力的大小。

2.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过程。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具】演示实验器材:氢气球、大烧杯、红毛线、演示小桌、水﹑准备一组与学生所用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便于学生上讲台演示实验方案)。

学生实验器材:石块、木块、曲别针、乒乓球、烧杯(100ml)、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空易拉罐、水槽、铁块、细线。

【教学设计】1.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领悟浮力,本节课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探究式教学法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

做好分组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

但对初中学生而言通过实验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难度较大,实验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要求较高,在实验中需要测量四个物理量(g、f 拉、g桶、g桶+排水),记录六个物理量(g、f拉、f浮、g桶、g桶+排水、g排),大部分学生对于这么多的物理量感到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再加之实验误差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于是在教学中采取将“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水中排开水的重力”两个物理量分开测量再汇总的方法,即通过探究得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f浮=g-f拉后,将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测出浸没在水中的石块、铁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作为反馈练习,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并保留表一中的实验数据。

当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不再重复测浸没在水中的石块、铁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重点进行收集和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二。

最后将表一和表二的实验数据综合到一起,即表三。

汇总全班的数据,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这样做大大简化了繁琐的实验步骤,将实验难点分散,效果较好,也节省了时间。

物理《浮力》教学设计教案

物理《浮力》教学设计教案

物理《浮力》教学设计教案篇1:初中物理浮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②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②经历探索浮力大小过程;③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式教学。

【教具学具】乒乓球、大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石块、铝块、铜块、橡皮泥、烧杯、软木塞、水、酒精、硫酸铜溶液。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播放录像。

(包含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鸭子、轮船漂在水面上;潜水艇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热气球载着重物飞上高空等) 同学们猜想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什么知识呢?学生活动:猜想包含的知识(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一个向上的力或提到“浮力”)。

大家提到了一个新词“浮力”。

“浮力”怎么有这么大的魔力,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研究。

(板书:第五节浮力)设计说明:通过播放生活中的浮力录像、教师设问的方式引入浮力,能够贴近学生的思维实际,使学生从生活中的浮力现象走向物理。

二、探求新知过渡语:针对浮力这种常见现象,你想知道哪些有关浮力知识呢?学生活动:展开想象,分组交流、讨论,各抒己见。

提出一系列问题:1.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2.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下沉物体是否受浮力?3.浮力大小等于什么?4.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5.物体的浮沉有条件吗?等。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板书。

下面我们先探究:什么是浮力,有无方向,方向向哪?探究一: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投影)教师演示:①出示一个很深的量筒,将一个乒乓球放进去。

问:谁有办法不把量筒倒过来,就能把乒乓球取出来?你为什么能想到这个办法呢?②左手拿一个乒乓球,松手,让学生注意观察它的运动状态;再把乒乓球放在右手手心上,松开左手时乒乓球还会下落吗?为什么?③展示加水后量筒中的乒乓球和手中的乒乓球,让学生进行对比。

《浮力》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一等奖3篇

《浮力》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一等奖3篇

《浮力》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6学习目标1.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会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会用浮沉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构建知识体系;灵活运用相关浮力知识解答生活中相关问题。

学习难点求浮力问题时阿基米德原理或浮沉条件的选用复习过程一、知识梳理请完成下面的填空1.阿基米德原理2.物体的浮沉条件(1)决定因素:物体浸在液体中,一般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___,一个是竖直向上的___,物体在液体中是上浮还是下沉,决定于二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2)对于实心物体,可以通过比较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浮沉(3)具体关系分析如下:3.浮力利用(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

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排水量:排水量=轮船和载满货物的总质量(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4:计算浮力方法有:(1)称量法:F浮=G-F,(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3)阿基米德原理:(4)平衡法:F浮=G物(适合漂浮、悬浮)浮力: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二、典型例题解答:【例1】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

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g=10N/g)。

求:(1)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2)物体的体积;(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提示】(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2)因物体浸没,所以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可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3)因物体悬浮,所以盐水的密度和物体的密度相同。

【例2】把重5N、密度为0.9×103g/3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状态(填“漂浮"、“悬浮”或“沉在水底"),物体所受的浮力是N,物体排开的水重是N(水的密度为1.0×103g/3)。

九年级物理教案 浮 力9篇

九年级物理教案 浮 力9篇

九年级物理教案浮力9篇浮力 11、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kg (与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无关)测量工具:天平(使用方法: ……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从大到小取;测量前调平衡用螺母,测量时调平衡用游码;万一物、码放反了,则物体的质量应将砝码减去游码…...)2、体积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应平视,即与液面相切)固体的体积:采用"溢杯法"3、密度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而改变。

公式: 单位:kg/m3或g/cm3 换算关系:1 g/cm3=1 103kg/m3测量方法(实验) (1)常规法:用天平测出质量,有量筒测出体积,利用公式得出密度(2)替代法(用于没有量筒的情况下):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测出相同体积的水的质量m,则 ,则该物体的密度为 ( =1 103kg/m3)。

其中,相同体积的水:液体用标记法;固体用溢杯法4、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流体所受的重力。

公式 (1) f浮= (2)浮力等于视重之差5、浮沉条件 (1)当浮力小于重力时下沉 (2) 当时下沉当浮力等于重力时悬浮当时悬浮当浮力大于重力时上浮直至漂浮当时上浮直至漂浮解题方法:利用公式和浮沉条件(受力分析),即漂浮和悬浮时有:g物=f浮例:将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放在水中,如图,则这三个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正确的是:( )a a球所受浮力最小 ab b球所受浮力最小 bc c球所受浮力最小d 三个球所受浮力一样大 c解:f浮= 而相同,且有v排a<v排b=v排c ,故有f浮a<f浮b=f浮c ,选a若将上题中的体积相同改成质量相同,则f浮a=f浮b>f浮c ,即选c浮力 2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浮力》教学设计(优秀6篇)

《浮力》教学设计(优秀6篇)

《浮力》教学设计〔优秀6篇〕科学《浮力》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设计:1、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浮力。

〔2〕知道物体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

〔3〕简单测量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

2、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定量观测、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开展的。

〔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浮力。

无论上浮的物体,还是下沉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简单的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以及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实验用具:小石子、水槽、塑料泡沫、石头、乒乓球、钉子、木块、钩码、测力计、笔、盆子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文彦博树洞取球故事,好吗?生:好!师:从前有个小孩名叫文彦博,有一次,他跟好朋友在玩皮球,当他们玩得起劲时,皮球掉进了旁边的树洞里。

小朋友都望着树洞兴叹:“唉!没有皮球可以玩了!真可惜!〞正当大家都手足无措时,文彦博镇定地说:“有方法了!〞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想了一个什么方法取到树洞里的球呢?生:给树洞灌水。

师:为什么给树洞灌水能把球救出来呢?生:因为水能把球浮起来!师:你们真聪明!今天,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有关浮力的现象。

〔出示板书:浮力〕二、科学实验,探究新知。

〔一〕活动一:判断物体在水中是浮还是沉。

师:浮力是阿基米德首先发现的,文彦博利用球能浮在水面上的原理取到了球,那么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测一下,我们桌面上的泡沫塑料、木块、钩码、乒乓球、钉子、石头。

如果把我们准备的6种材料放入水中,哪些能浮在水面上?哪些会沉下去呢?生1:泡沫塑料、木块都会浮起来。

生2:乒乓球也会浮起来。

生3:钩码、钉子、石头会沉下去。

师:大家都说了自己的猜测。

现在我们来亲自试一试,究竟我们的猜测与实验结果是否一致呢?请同学们把材料一个一个轻轻放入水中,一边做一边把实验结果填在表格一的“实验结果〞那一行里。

初中物理浮力教案(精选5篇)

初中物理浮力教案(精选5篇)

初中物理浮力教案(精选5篇)科学《浮力》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 能用实验的方法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能对物体的沉浮提出假设和猜想,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和猜想,了解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细致观察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用实验证明在水中浮着的下沉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难点:实验: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课前准备:盆、泡沫、木块、石块、小皮球、橡皮、钩码、弹簧秤、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多媒体出示:皮球掉进树洞里(图)师:一天,几个小朋友在大树下玩皮球,一不小心,皮球掉进一个树洞里。

洞又深口又小,小朋友们的手臂根本够不到皮球。

怎么办呢?同学们,你们有办法吗?2、学生汇报交流。

(生可能会说出往树洞里倒水,皮球会浮起来)3、设疑:皮球为什么会浮起来呢?它和什么有关?4、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5、学生质疑。

(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浮力,是不是所有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学习浮力有什么用……)今天,我们不可能解决同学们提出的所有的问题,那么今天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浮力。

二、实验活动(一)实验1:1、要求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大胆猜想,哪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哪些物体会沉下去,并把猜想的结果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注意:只猜想,不动手实验!实验一记录单学生汇报。

2、学生猜想并填写记录单。

(教师巡视)3、实验验证学生的猜想。

刚才同学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学生可能会说出,做个实验:把它们都放到水里,就知道了。

)4、学生实验并填写,老师巡视,学生汇报,师相应板书。

(二)实验2:1、质疑:为什么这些物体都会浮在水面上呢?(学生可能会说出:受到了水的浮力。

)师:那水的浮力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知一下。

2、出示实验要求:把泡沫等上浮地物体放在水上,用手向下按,仔细体会手的感觉,并进行小组内交流,填写实验记录单。

浮力的教案模板(精选5篇)

浮力的教案模板(精选5篇)

•••••••••••••••••浮力的教案浮力的教案模板(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浮力的教案模板(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浮力的教案1一、教材分析浮力这节内容分三学时,第一学时学习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第二学时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的应用,第三学时综合运用浮力、压强、密度等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但是物体的浮沉,在第一节课的实验教学中就加以渗透,第二节再从理论角度推理验证。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a)了解浮力(包括浮力的方向、施力物体、浮力的单位)b)了解阿基米德原理(包括原理的建立、适用范围、简单应用)技能目标:学会用弹簧秤测量浮力,体验研究阿基米德原理时运用的科学方法情感目标:结合阿基米德的故事和并进式学生实验,激发学生勇于探求科学真理的热情,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设计思路1、浮力知识的综合性很强。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在日常生活已经积累了很多对浮力的感性认识。

但是要把有关浮力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密度、压力、压强等重要知识;还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归纳等。

因此《浮力》的教学一直是初中教学的难点。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浮力的教学要求一降再降,但是在历届中考中,再简单的浮力题,得分率也相当低。

2、教学设计针对学生的特点今年我面对的学生物理基础非常薄弱,不了解物理学科的特点,没有建立起物理的思维模式,对物理学习存在为难情绪。

而物理教材又特别讲究知识体系、科学严谨,是一门很严肃的科学。

但是这种道貌岸然的面孔却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的现状也就迫使我们改进教学方法,灵活使用教材。

它古板,你想办法让它生动,它严肃,你想办法让它活泼。

以下两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初中物理浮力教案(优秀5篇)

初中物理浮力教案(优秀5篇)

初中物理浮力教案(优秀5篇)初中物理浮力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能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

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4.能认识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重难点重点: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运用实验和分析的方法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工具多媒体、板书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提出问题:1.船为什么能在海面上航行?2.救生圈、救生衣的作用是什么?板书: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

过渡语:看完了没有?二、先学(一)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49----P52内容,要求边看、边划、边记。

1.看课本p49图10.1-1回答,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2.根据图10.1-3总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看演示实验:测量铝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学会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浮力的大小。

4.看课本p51找出浮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与哪些因素无关?你能举例说明吗?(二)学生自学教材老师巡视,了解学情,掌控学生高效学习,时间到,问完成的请举手?过渡语:合上书,独立完成自我检测(三)自学检测反馈要求:6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目,要求书写认真、规范。

让四个小组的基础较差的同学到黑板完成,书写成绩和题目成绩记入小组量化,要求书写认真、规范。

1.鸭子能浮在水面上,用钢铁做的轮船也能浮在水面上,说明水对他们有力。

2.你游过泳吗?当你的身体浸入水中体积越大,你会感觉到水给你向上的托力某某这个水对你向上的托的力其实就是力。

再比如,我们从水中抬起一个石头要比在空气中抬起感觉要某某(“轻”或“重”),这些事例都说明,在水中要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某某力。

3.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它与重力方向。

4.如果用测力计测出铜块重为1N,将铜块没入水中,测力计的示数变为0.87N,铜块受到的浮力是。

5.浮力产生的原因是。

初中物理《浮力》教案精选

初中物理《浮力》教案精选

初中物理《浮力》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八章《浮力》的第一节,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浮力的方向、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探究以及浮力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概念、浮力的方向和阿基米德原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物体浮沉条件的探究和浮力的计算。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浮力的方向和阿基米德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器、实验器材(烧杯、弹簧测力计、石块、木块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轮船、橡皮艇等实际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浮力的概念和方向,用浮力演示器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浮力的存在和方向。

3.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5. 讲解浮力计算公式,并通过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方向、阿基米德原理。

2. 物体浮沉条件。

3. 浮力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浮力的概念、方向和阿基米德原理。

(3)计算题: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10N,完全浸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12N,求物体的体积。

答案:(1)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2)木块、乒乓球漂浮;石块、铁块沉入水底。

(3)物体的体积为1.2×10^3 m^3。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轮船、潜艇等。

2. 探究不同液体中的浮力大小是否相同。

3. 探讨物体在气体中的浮力现象,如热气球、飞艇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能力培养。

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3.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初中物理浮力教案(优秀9篇)

初中物理浮力教案(优秀9篇)

初中物理浮力教案(优秀9篇)初中物理浮力教案篇一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浮力》一课处于科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浮与沉》中的第五课。

前四课对初步认识了物体在水中的浮沉,为本科对浮力的认识与测量打下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通过《浮与沉》中物体在水中是浮还是沉、浮沉与什么因素有关、橡皮泥在水中的浮沉、造一艘小船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认识到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对定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做好了铺垫,并能促使学生探索浮力的大小。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说明本课将以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对浮力学习的兴趣。

通过问答引导学生自觉组织观察、实验、解决问题。

经多次多种实验,与学生一起总结实验得出的结果。

(四)技术准备实验材料:水槽、烧杯、量筒、测力计、小木块、泡沫块、小滑轮、细线演示材料:课件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在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通过实验测量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浮力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通过实验与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浮力的学习与实验测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浮力的存在,通过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水中所收到的浮力。

难点:理解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收到浮力,通过物体下沉的排水量分析物体下沉过程中浮力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出曹冲利用水中的浮力称象。

提问:什么是浮力?(二)学习新知1. 感受浮力把泡沫块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观察泡沫块在水中的位置,用手指轻轻地慢慢地往下压,感受水通过泡沫块传来的阻碍。

(小组学生轮流试验)学生回答:什么是浮力?(引导学生回答)总结:水阻止物体下沉的力是浮力。

2. 测量浮力的大小1)学生思考:怎样测量浮力的大小?(每个实验小组提供滑轮、水槽、测力计、量筒、细线等实验器材)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测量浮力。

2)总结学生给出的方法,与原设计的方法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测量实验。

初三物理:浮力原理及其教案

初三物理:浮力原理及其教案

初三物理:浮力原理及其教案。

一、浮力原理浮力原理,又称阿基米德定理,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的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方向垂直于物体所处的液面或气层。

浮力可以使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浮起、沉下或保持浮态平衡。

二、浮力原理的教学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应该掌握:(1)浮力的概念及大小计算方法;(2)浸入液体中的物体的浮力情况;(3)漂浮和沉没的条件和原因。

2.教学步骤(1)引入引入时可以用最近的新闻或事件,来引发学生对浮力原理的兴趣和好奇心,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应用。

(2)概念讲解先让学生了解浮力的概念和定义,通过具体实验或图片,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物体受到浮力的情况。

(3)浮力的计算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注意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计算能力,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4)漂浮和沉没让学生了解物体漂浮和沉没的条件和原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作用。

(5)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案例分析来拓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考能力。

(6)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作业来巩固学生的知识点,让学生在课后自主独立地掌握和应用知识。

三、浮力原理的教学策略1.活动策略可以通过实验、小组讨论、游戏等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信心。

2.演示策略在讲解浮力原理时,可以结合具体实例和演示来增强学生们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可以用漂浮和沉没的实验来演示浮力原理。

3.个性化辅导策略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和难点,采用个性化辅导措施,例如给学生讲解浮力原理的各个知识点时,可以给有些学生更多的讲解和辅导,以弥补他们在这个方面的不足。

4.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可以更好地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浮力原理等知识点。

四、总结浮力原理是初三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浮力和沉降的原因有着重要的作用。

初三物理最新教案-九年级物理浮力教案4

初三物理最新教案-九年级物理浮力教案4

第五节浮力(课时一)•观察与思考1、在水中的木块,轮船,鸭子等都能浮在水面,为什么?2、很轻的小铁块总是下沉到水底,而用钢铁制造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呢?3、我观察(发现、想到)了:•提出问题我想知道:1、浮力是怎样产生的?2、浮力的方向究竟向哪里?与那个力的方向恰好相反?3、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4、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由什么决定的?5、现实生活中浮力有那些应用?•科学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1、观看录像2、讨论:轮船、木块为什么能浮在水面?热气球为什么能浮在空中?浸在液体或者空气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竖直向的托力,这个力就叫做。

浮力的方向恰好跟力的方向相反。

3、思考:如图一个正方体浸没在水中1)水对圆柱体上表面压力是什么方向?2)水对圆柱体下表面压力是什么方向?3)这两个压力大小相等吗?为什么?4)前后、左右所受的压力和大小有什么关系?结论: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是由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产生的。

4、做做议议: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悬挂一个小石块,把石块浸入水中,比较前后两次测力计的读数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你是否想到了一种测量浮力的方法?测量浮力的方法5、探究一: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猜想:物体浸在液体中,总要排开一定重量的液体,浮力是否和排开的液体的重量有关呢?实验器材:烧杯2个,溢水杯一套,足够的水和盐水,弹簧测力计,重物A1)观察桌面的仪器,与课本(P91图13.5-3)对比,弄清楚应该如何使用;2)讨论并写出探究实验的步骤物体的重力G (N) 浸测数空力结论:桶和水的总重力G总(N)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浮(N)物体排开水的重力G(N)排F3)测出物体的浮力F和物体排开水的重力G,将有关数据填入表一,分析数据,写浮出结论。

排表一:练习与思考:1、弹簧测力计的钩上挂着一个重量为1N的钩码,当钩码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读数是0.87N,这个钩码受到的浮力是N。

2、一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前后左右四个侧面受到15N压力,上、下表面受到10N和20N的压力,则该正方体受到水的浮力是N,方向为。

初中九年级物理教案-浮力 精品

初中九年级物理教案-浮力 精品

《浮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沪教标准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第四节第一小节,是在学过质量、密度、力、二力平衡、液体内部压强的基础上,进行浮力的研究。

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教材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本节课的内容也是初中生走向社会的必备知识。

【学生分析】浮力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得到的一些结论是片面的。

针对学生的一些错误前概念,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寻找真理。

当然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总体来说比较差。

因此,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实验探究活动,运用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浮力的概念、方向、大小;2、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3、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对浮力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2、通过设计实验证明石块在水中也受到浮力3、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其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科学素养;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大量经验事实,认识浮力的存在;2.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决定浮力的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运用实验和分析的方法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实验探究法学法:观察体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教学用具】乒乓球石块雪碧弹簧测力计装有水的大烧杯装有浓盐水的大杯去底矿泉水瓶鸡蛋葡萄干等【教学特色】①教学设计中,新课引入形式新颖(动画片引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②教学实验形式多样化,有趣的演示实验以及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贯穿了“从生活中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教学过程】演示实验木块在水中受到浮力提出问题铁块在水中会沉底,铁块在水中受浮力吗?组织学生实验铁块在水中也受到浮力板书一、浮力:1. 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浮的力叫浮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回顾内容一:浮力的方向、大小测量。

1.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作用,
浮力的方向:。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块所受浮力:(称重法测浮力)
(1) (2)
(3)计算公式:F浮=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方法与步骤:
(1 )器材准备:小桶水溢水杯石块
(2)探究过程:①如图A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所受的重力G.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
小桶所受重力G,如图B所示。

把石块进入盛满液体的溢水杯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如图C所示,同时,收集石块所排开的液体,算出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 。

③如图
D所示,测出被排开的液体和小桶所受的重力G总,被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G排= ,
A B C D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①阿基米德原理内容: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其大小等于
回顾内容二:物体的浮沉条件
浮沉情况 上浮
下沉
漂浮
受力情况
F 浮> G
F 浮=G
力的示意图
②其表达式为:F 浮=。

③适应范围:适应于液体和气体。

{说明} (1)由公式F s =G 排=p 液§2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只与 有关。

与物体体积、物体形状、物体密度、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等无关。

__3
3
(2)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 G 排、F 浮一N,p 液----Kg/m
,g=10N/Kg V

---m
(3)注意V 排与V 物的区别
学以致用:
1、在空气中称石块重 14.7N ;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4.7N ,
求:(1)石块受到的浮力多大?(
2)石块的体积是多大?
2、 小军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测力计、塑料块、烧杯、小桶等 进行实验操作测量,如图 a 、b 、c 是其中的三个步骤示意图,还差一个步骤图
d ,才能完成探究 任务,则d 是测量 的。

设四个图中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
F !、F 2、F 3、F 4。


四个图中 两个图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以求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
,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排开液体的重力为
回顾内容三: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1、轮船 (1)用密度
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将它挖成
的,从
4、热气球:
(1)气球和飞艇充进气囊内的气体密度( )空气的密度。

(2) 气球和飞艇是因为受到空气浮力(
)重力而升空的。

(3) 靠改变自身体积从而改变受到的浮力来实现浮沉
小试身手
1、轮船从河里开到海里将( )
A .上浮一些
B.下沉一些 C •不下沉不上浮
D •无法判断
2 .潜水艇是靠改变进水多少,达到上浮和下沉目的的,该潜水艇从水面下 10m 处一直下潜
到100m 深的过程中,潜水艇受到水的压力将
,浮力将
总结四、计算浮力的方法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节课你收获了多少?
2、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
(1) 密度计是漂浮条件的应用,当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面上,
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面时所受的浮力 ____________ _ 。

(2)
根据排开的液体体积比较
的大小
F 浮
G 。

所以,同一支
3、潜水艇
因为潜水艇的外壳坚硬,体积无法改变,根据
力无法改变。


F 浮=p 液g V 排,所以潜水艇浸没时受到的浮
来实现浮沉
而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受到的
知识升华
如图用弹簧测力计吊着正方体金属块逐渐放入水中,图像反映了这个过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 化情况,①从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②求金属块浸没时受的浮力?③金属块的密度?(写出解
题思路和计算过程)
自我展示
1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个石块,把石块慢慢浸没入水中,在这个过程中 (1) 拉力F 与石块浸没的深度 h 的关系图像是( )
(2)
石块所受浮力F 浮与石块浸没的深度 h 的关系图像是( )
2、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 分析②③④可以说明金属块所受浮力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2)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金属块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密 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
酒精

10N
■i ■ ■ |
7N
■:
ROOml.
SOOm L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