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防治安全小常识(通用版)
马蜂窝怎么处理最安全
马蜂窝怎么处理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连窝端。
把脸身上都捂严实,拿一个长棍,把蜂窝弄下来。
装进大的塑料代子里面,拿到安全地方烧掉。
把原来蜂窝的地方喷些杀虫剂。
防止还有残留。
这样就可以安全去除蜂窝。
1.马蜂,学名“胡蜂”,又称为“蚂蜂”或“黄蜂”。
体大身长毒性也大,除蜜蜂类及蚂蚁类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虫。
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
属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马蜂通常用浸软的似纸浆般的木浆造巢,食取动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2.控制方法:(1)药物熏杀:要在小巢期或摘除小巢销毁或用布条、毛巾沾上农药挂在小巢上熏杀。
(2)适时摘巢:先用杀虫剂喷射蜂巢出口和巢外蜂群,随后用编织袋套住蜂巢快速扎紧袋口,然后摘除蜂巢,蜂巢连袋投入水中或浇上汽油用火烧掉。
摘巢时间应在晚上或雨天进行。
(3)用高压水枪除蜂、或者火攻。
建在高处人员难以达到的蜂巢,用高压水枪瞄准蜂巢喷射,(4)焚毁蜂群:深秋季节,当气温降低至15度时胡蜂就开始离巢,迁居至石洞、草堆等比较温暖处去避寒,常数百只聚拢抱成一团,抵御寒冷。
发现蜂群可用火焚烧。
(5)引诱捕杀:胡蜂有造巢取水的特点,于蜂取水的地方,可人工挖掘水坑或放置盛水器皿,加入农药,当胡蜂吸水时即会中毒死亡。
同时要注意人畜饮水安全。
(6)尸体捕杀:胡蜂不但喜食蜜蜂,也咬食同类的尸体,利用这一习性,在它扑食尸体时,用木拍消灭。
拍打时一定要对准,否则大胡蜂一拍不中就会反冲蛰人。
(7)携药毒杀:捕到胡蜂后,放入100~150毫升的瓶内,瓶内预置“毁巢灵”粉剂,借胡蜂挣脱振翅的气流,自动将药粉均匀地敷散到蜂体各部分,打开瓶盖放蜂回巢,即可很快污染全巢,达到毁除蜂巢的目的。
2.8、防范法:春季至夏季在胡蜂造巢取材的牛粪中喷洒农药。
毒蜂蛰伤防治知识宣传要点
毒蜂蛰伤防治知识宣传要点
1、在日常生活和野外活动中,应注意蜂蛰伤的个人防护,如穿长袖衣裤、戴面罩等。
2、不可乱捅马蜂窝或激惹蜂群,不要主动攻击马蜂,接触花草和树木时,要预先查看,发现蜂巢,要悄然走开,避免“打草惊蛇”,也不要猛跑,一面惊扰蜂群,引起尾追。
3、上山等野外活动时最好不要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因马蜂喜欢颜色鲜明且具有芳香味的花卉植物,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常常会吸引马蜂到人们的身体周围,很容易遭到攻击。
女士们野外活动时最好不洒香水,不使用含有芳香味的洗发精或除汗剂,以避免马蜂的攻击。
4、很多人都是无意间被马蜂蛰伤的,而且都是暴露部分被攻击了,所以经过蜂巢下时尽量保持冷静,不要惊动它们,更不要跑,万一遭遇蜂群攻击,要立刻就地蹲下,用衣服护住身体的暴露部分,特别用衣服护住头部(马蜂喜欢攻击人的头部)。
5、被蜇伤后可以用肥皂水等先清洗伤口,将蜂刺用镊子取出来,然后以最短的时间到附近的医院进行基本救治。
病情严重的,要赶紧送往具备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血浆置换等医疗条件的医院。
胡蜂防治告家长书
《马蜂防治安全知识》各位家长:近期在我省多处山区发生马蜂蜇人致人死亡事件,我校现印发马蜂防治安全知识,希望各位家长高度重视,认真领会,近期做好学生的接送,教育学生上学途中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马蜂又称为“胡蜂”、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毒针,在遇到攻击或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马蜂的毒素分溶血毒和神经毒2类,可引起人肝、肾等脏器的功能衰竭,特别是蜇到人血管上有生命之忧,过敏体质的人危险。
马蜂毒刺上无毒腺盖,可对人发动多次袭击或蜇人。
中毒表现:马蜂螫后受螫皮肤立刻红肿、疼痛;眼睛被螫时疼痛剧烈,可以发生角膜溃疡。
严重者可有全身水肿、少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或致人死亡。
马蜂袭人的原因:被马蜂蛰中的人中绝大多数是主动攻击蜂巢时遭到报复;使用化妆品和饮酒的人易受到马蜂的攻击。
马蜂的预防:注意不要惊扰马蜂,出门带帽子;不应在空旷地方摆放没有掩盖的糖类食物及饮品,以免马蜂集结;出行前不要饮酒、使用化妆品。
马蜂是色盲,零星几只蜂在身边飞舞骚扰时不必理会;蜂停落在头上、肩上时,轻轻抖落即可,不要拍打。
被蜂群攻击,应尽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可蹲伏不动,不要迅速奔跑,更不要反复扑打。
野外作业时应避免惊扰蜂巢。
紧急处理:中毒要立即检查蜇伤处,挤出毒液,涂抹食醋中和毒液,还可涂皮炎平、南通蛇药、七叶一枝花、半边莲、紫花地丁捣烂外敷,重伤可用0.1%肾上腺素0.5ml 皮下注射或息斯敏等抗过敏药物;局部剧痛者,可用0.1%利多卡因或0.5%—1%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重症在伤口近心端扎止血带,每隔15分钟放松一次,结扎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尽快到医院就诊。
高川镇中心学校二〇一三年十月十二日。
马蜂窝怎么处理最安全
马蜂窝怎么处理最安全
碰到马蜂这些不速之客,我们该如何进行应对。
如果发现马蜂窝距离人群太近,最好联系消防,将其彻底清除。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马蜂窝都应该被捣。
马蜂对城市的生态平衡有一定的作用。
一些筑在树木上等离居住区较远的蜂巢,可以允许它的存在。
如果被蜇怎么办?
专家建议,最好赶快就医。
马蜂主要攻击方法是利用其产卵器,排泄出带有组胺、呈碱性的毒液。
由于马蜂视觉钝化,对于静止的东西不敏感,所以遭遇到马蜂的时候,要静止不动。
此外,马蜂对于黄绿色、红色不敏感。
当发现的马蜂窝较小的时候,可以直接摘掉。
因为小的马蜂窝马蜂数量只有几只。
当遇到大的马蜂窝的时候,就要请专门人员摘除。
被马蜂蜇了,会刺激到人的肌肉和神经。
产生的毒素会使肌肉红肿、麻痹;严重的会出现昏迷的症状。
成年人被1至2个马蜂蜇没关系,要及时拿醋酸性的东西涂抹,但被蜇到特殊部位,比如眼睛要及时就诊。
小孩由于抵抗力弱,被马蜂蜇后要立即就诊。
遇到马蜂如何避免被围攻?被蛰时如何保护自己?
遇到马蜂如何避免被围攻?被蛰时如何保护自己?导读:本文是关于生活中常识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在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贵州贵阳的一位姓曹的男士的妻子和女儿双双毙命,而曹师傅自己也一直陷入昏迷当中,造成这种伤害的元凶不是人,而是一群马蜂,中秋节前曹师傅一家三口在摘板栗,结果被一群马蜂围攻,导致了这这场悲剧的出现。
近几年被马蜂围攻或者蛰伤的情况有很多,那么在我们外出遇到马蜂的时候,到底该如何避免被马蜂围攻呢?一旦被马蜂蛰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将伤害降到最低呢?一起来这篇指南看一下吧。
避免被马蜂攻击的方法:遇到马蜂不要捕捉并追赶在走路或者外出亦或是在家里的时候,发现有几只马蜂飞过来,千万不要找东西追着打这些马蜂,更不要跟在马蜂身后追赶,这样的动作很有可能会为你找来灾祸。
马蜂是群居的,几只马蜂出现在你面前,可能在不远处就会有很多的马蜂“隐藏”着,一旦这一只马蜂发出“求救”信号,引来更多马蜂的话,你的麻烦可就大了。
所以说,绝对不要轻易的的捕捉或者追赶马蜂,不管是家里还是外边。
单独一只马蜂围着你转的时候保持安静马蜂几乎不会主动的攻击人类,只有在马蜂感觉到了受惊或者是受到威胁的时候,才会群起而攻之。
比如说在路上走路的时候,突然一只马蜂出现并且跟着你,这只马蜂被称之为巡逻蜂,说白了人家是出来巡逻的,查看是不是有敌情之类,你立刻对人家挥舞衣服或者其他物品打它,那么你就是马蜂眼中的“敌情”,人家能不群起而攻之?所以说,外出的时候一只巡逻蜂跟着你转,保持安静暂时不动,等马蜂飞走之后你要快速的离开此地。
绝对不要捅马蜂窝这是被马蜂蛰伤的一个重要原因,看见马蜂窝不但不躲开,还要想办法捅一捅,你把人家马蜂的窝都给捅了,让马蜂无家可归,人家不蛰你蛰谁?不过啊为了好玩,或者是找找马蜂窝里有没有蜂蜜之类而且捅马蜂窝,这是避免被马蜂围攻的最好方法。
被马蜂攻击后的自保方式:立刻蹲下身用衣服护住自己千万别想着被一群马蜂围攻的时候你能够快速逃跑,马蜂有翅膀会飞,难道比你两条腿飞的慢吗?如果不幸遭遇了马蜂的攻击,立刻用衣服包住自己的身体蹲在地上,尽可能让自己的身体缩进衣服里面去,对于一动不动的物体,马蜂的兴趣不是很浓厚,所以你应该能够逃过这一劫的。
关于马蜂防治安全教育
关于马蜂防治安全教育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马蜂防治安全教育2—3班肖鸣华马蜂又称为“胡蜂”、“蚂蜂”或“马蜂”,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
属膜翅目之马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一般气温在12~13℃时,马蜂出蛰活动,16~18℃时开始筑巢,秋后气温降至6~10℃时越冬。
春季中午气温高时活动最勤,夏季中午炎热,常暂停活动。
晚间归巢不动。
有喜光习性。
风力在3级以上时停止活动。
相对温度在60~70%时最适于活动,雨天停止外出。
马蜂嗜食甜性物质。
在500米范围内,马蜂可明确辨认方向,顺利返巢,超过500米则常迷途忘返。
毒素和螫针:马蜂的毒素分溶血毒和神经毒2类,可引起人肝、肾等脏器的功能衰竭,特别是蜇到人血管上有生命之忧,过敏体质的人危险。
马蜂毒刺上无毒腺盖,可对人发动多次袭击或蜇人。
中毒表现:马蜂螫后受螫皮肤立刻红肿、疼痛,甚至出现瘀点和皮肤坏死;眼睛被螫时疼痛剧烈,流泪,红肿,可以发生角膜溃疡。
全身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血压升高等,以上症状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消失;严重者可有嗜睡、全身水肿、少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
部分对蜂毒过敏者可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马蜂袭人的原因1.气候:由于气候变暖,特别是冬季平均温度升高,使越冬马蜂数量增加。
安康境内目前大约有12-15万个蜂巢(平均每县区约2万个)。
2.生态:林地面积的增加,昆虫种群数量增加,为马蜂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同时营造的大面积的经济林如柿子、梨、杏等,为马蜂取水提供了便利;马蜂喜食蜜源性食物,数据显示,油菜推广率最高的紫阳县受马蜂危害最为严重,4年来有344人被螫伤,10人死亡。
3.人为伤亡:人中绝大多数是主动攻击蜂巢时遭到报复;使用的化妆品中有与马蜂信息素近似的成分;饮酒的人易受到马蜂的攻击。
物业小区马蜂窝温馨提示
物业小区马蜂窝温馨提示尊敬的小区业主:近日,小区内发现了多处马蜂窝,为了保障小区居民的安全,我们特别提醒大家在处理马蜂窝时要注意安全,以下是关于马蜂窝的温馨提示:一、认识马蜂马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它们通常生活在树洞、地下或者屋檐等地方。
马蜂在巢穴外围筑成一层蜂窝,里面装有数十到数百只蜜蜂。
马蜂的刺非常锋利,一旦激怒,就会围攻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二、发现马蜂窝怎么办1. 发现马蜂窝后,切勿用手直接触碰或尝试驱赶马蜂,这样会招惹马蜂袭击;2. 如果马蜂窝在高空或者难以触及的地方,不要私自操作,应该联系专业的驱蜂公司处理。
三、自行处理马蜂窝的方法如果您发现马蜂窝位置较低,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进行处理:1. 夜间处理:马蜂是夜晚休息的,所以可以选择在夜间处理马蜂窝。
使用马蜂喷剂,有防护装备的情况下,尽量靠近马蜂窝,均匀地喷洒马蜂喷剂,等待马蜂不再活动。
2. 使用冷冻剂:冷冻剂可以将马蜂窝内的马蜂冻死,等待数小时后再进行清理工作。
3. 戴防护装备:在清理马蜂窝时,务必戴好防护面罩、手套等装备,以防止马蜂袭击。
四、防范措施1. 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小区内的垃圾,避免食物残渣或者垃圾吸引马蜂;2. 定期检查:小区环境整洁干净,定期检查所有可能藏匿马蜂的地方,一旦发现马蜂窝,及时采取措施处理;3. 加强宣传:通过小区公告、微信群等方式,加强马蜂窝温馨提示的宣传,提高居民对马蜂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五、紧急联系方式如果您在处理马蜂窝过程中有任何意外情况发生,或者马蜂太过猖狂无法处理,请立即联系小区物业或者相关驱蜂公司,寻求帮助。
最后,希望大家在小区生活中保持谨慎的态度,遇到马蜂窝的情况不要慌张,保持冷静,并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处理。
希望小区的居民都能够快乐安全地生活在美好的小区环境中。
祝愿大家平安健康!小区物业公司时间:2023年10月20日。
马蜂窝怎么处理最安全
马蜂窝怎么处理最安全
1、药物熏杀:春季是马蜂建巢活动的重要时期,这时只有少量越冬蜂(每1只蜂建1巢),蜂巢也还较小,可以在小巢期或摘除小巢销毁或用布条、毛巾沾上农药挂在小巢上熏杀。
2、适时摘巢:先用杀虫剂喷射蜂巢出口和巢外蜂群,随后用编织袋套住蜂巢快速扎紧袋口,然后摘除蜂巢,连袋投入水中或浇上汽油用火烧掉,摘巢时间应在晚上或雨天进行。
3、高压水枪:建在高处人员难以达到的蜂巢用高压水枪瞄准蜂巢喷射,将蜂巢打碎。
也可在长竹竿一端扎上浸过燃油的废旧棉花,点燃后伸到蜂巢边烧毁蜂巢。
4、焚毁蜂群:深秋季节当气温降低至15度时马蜂就开始离巢,迁居至石洞、草堆等比较温暖处去避寒,常数百只聚拢抱成一团抵御寒冷,发现蜂群可用火焚烧。
5、取水毒杀:马蜂有造巢取水的特点,于蜂取水的地方可人工挖掘水坑或放置盛水器皿加入农药,当马蜂吸水时即会中毒死亡,但同时要注意人畜饮水安全。
6、尸体诱杀:马蜂不但喜食蜜蜂,也咬食同类的尸体,利用这一习性,在扑食尸体时用木拍消灭。
拍打时一定要对准,否则大马蜂一拍不中就会反冲蛰人。
马蜂防治安全小常识
马蜂防治安全小常识马蜂是一种具有攻击性的昆虫,它们的叮咬一般会引起人类的疼痛和不适。
有时候,当人们触碰到马蜂巢穴或者威胁到它们的领地时,它们可能会对人类采取攻击措施,这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安全隐患。
因此,了解马蜂防治的安全小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你应该了解的马蜂防治安全小常识:1. 远离马蜂巢穴:为了避免被马蜂叮咬,最重要的是远离它们的巢穴。
这意味着不要在它们的巢穴附近游玩或者做其他活动。
如果你发现马蜂的巢穴在你生活或者工作的地方,最好立即采取行动移除巢穴。
2. 注意个人卫生:马蜂喜欢被甜食和肉类气味所吸引,因此,为了避免马蜂的注意,应该保持个人卫生。
在户外活动期间,避免穿着发散和亮色的衣物,因为这些衣物会吸引马蜂。
此外,保持身体干净,并避免使用带有甜味的化妆品和香水。
3. 不要扰乱马蜂巢穴:马蜂是非常重视它们的领地的,一旦感到威胁,它们就会采取攻击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巢穴。
因此,为了自己的安全,不要扰乱或者试图摧毁马蜂的巢穴。
4. 使用安全的马蜂防治方法:如果你发现马蜂巢穴在你生活或者工作的区域,最好联系专业的马蜂防治服务来处理这个问题。
他们有经验和专业的技巧来安全地移除马蜂巢穴,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防止马蜂的再次出现。
5. 不要试图自行处理马蜂巢穴:尽管可能有一些自行处理马蜂巢穴的方法,但这是非常危险的。
马蜂防治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巧,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因此,如果你发现马蜂巢穴,请务必立即寻求专业的帮助。
6. 注意马蜂的行为和飞行轨迹:马蜂一般都是在白天活动,它们的飞行速度非常快而且具有攻击性。
因此,如果你发现有马蜂在你周围飞来飞去,最好保持冷静并远离它们的飞行轨迹。
7. 穿戴适当的保护装备:如果你不得不处理马蜂巢穴,确保要穿戴适当的保护装备,如长袖衣物、长裤、手套、帽子和面罩等。
这些装备可以帮助你保护自己免受马蜂的叮咬。
8. 学习紧急情况处理措施:如果你不幸被马蜂叮咬,要学习正确的紧急情况处理措施。
防蜂常识
防蜂常识一、临床表现人被蜇伤后,主要是蜇刺部位红斑、肿胀、局部剧痛、灼热、红肿或水疱血疱、瘀血形成和渗出,一般无全身症状。
眼睛被蜇时疼痛剧烈,流泪,红肿,可以发生角膜溃疡。
被群蜂或毒力较大的黄蜂蜇伤后,可引起大面积肿胀,偶可坏死,伤口不出血,但很快就化脓,症状较重,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恶寒、发热、烦躁、嗜睡、痉挛及晕厥等。
二、现场处理(一)被蜜蜂蜇伤后,要仔细检查伤口,若尾刺尚在伤口内,可见皮肤上有一小黑点。
可用镊子、针尖挑出,在野外无法找到针或镊子时,可用嘴将刺在伤口上的尾刺吸出,不可挤压伤口以免毒液扩散,也不能用红药水、碘酒之类药物涂擦患部,这样只会加重患部的肿胀。
(二)因蜜蜂的毒液呈酸性,所以可用肥皂水、小苏打水、或淡氨水等碱性溶液洗涤涂擦伤口中和毒液。
也可用生茄子切开涂擦患部以消肿止痛。
伤口肿胀较重者,可用冷毛巾湿敷伤口。
若被黄蜂蜇伤,因其毒液呈碱性,所以用若酸性液体中和,如食醋、人乳涂擦患部可止痛消痒。
立即用食醋等弱酸性液体洗敷被蜇处,伤口近心端结扎止血带,每隔15分钟放松一次,结扎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尽快到医院就诊。
(三)也可用身边的中草药食物:1、马齿苋、夏枯草、野菊花叶等,任选一种捣烂,敷患处可止痛。
2、用刀削梨1片,来回反复搽伤处,大约半小时疼痛即可消失。
3、立即用浓盐水洗患处,可止痛、消肿、去毒。
4、直接用冷水浸洗止痛。
5、葱头、大蒜适量。
用法:先用水洗净,然后切成片,反复磨擦伤处。
6、韭菜30克洗净,捣烂,外敷伤处。
7、生姜洗净,捣烂,外敷伤处。
8、鲜蒲公英或野菊花适量,洗净,捣烂,外敷伤处。
9、老黄瓜适量,洗净,捣烂,外敷伤处。
10、在蜇咬处涂抹牙膏,可消除红肿现象。
(四)若有过敏反应者,轻者可口服息斯敏、扑尔敏等抗过敏药,有神志障碍、呼吸困难或血尿的重症病人,应尽快送医院治疗。
万一伤者发生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医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伤者的呼吸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急救处理。
野外巡线杀手马蜂的应对
马蜂的应对一、马蜂科普马蜂又称为“胡蜂”、“蚂蜂”或“黄蜂”,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
属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二、如何安全捅马蜂窝1、一定要在夜间操作。
2、一定要先予熏杀,具体方法可以因地制宜选用,可以用火烧,也可以喷杀虫药。
火烧,喷药都要特别注意安全。
3、操作要快。
最后一定要彻底烧毁、消灭。
4、操作人员要戴安全帽、带绝缘手套,围好脖子,带面罩,以防万一。
安全是生命的基石,安全是欢乐的海洋。
1三、被蛰后的处理被蜇后,要快速逃离蜂巢,但是,逃到安全距离外后,要注意观察一下马蜂的形态特征,以便将来求医时医生能迅速判断出毒蜂的种类,好针对性地用药解毒。
如果无法看清马蜂的个体,也可以观察一下蜂巢特征,以便医生猜测可能的毒蜂种类。
多数马蜂蜇人后,不会把刺留在人身上,但也有少部分马蜂会留刺,因此,被蜇伤后要首先检查伤口处是否有毒刺残留。
如果有蜂针残留,要尽快取出。
一般用手也能拔出来,如果用手拔不出来,也可以就近找带刺植物,折一根刺下来把蜂针挑出来,或者用胶布粘、小镊子夹,用真跳出来等方法。
之后,要立马将伤口消毒。
(1)可在伤口周围涂南通蛇药或在下列草药中任选一种捣烂外敷,如紫花地丁、半边莲、七叶一枝花、蒲公英等。
(2)可以尝试用蜂蜜,涂上蜂蜜,非常的有效,涂上后1分钟以内就可以止痛,很快就能消肿。
(3)其次还可以用常见的酒精或者白酒进行消毒处理,如果不严重涂抹酒精会减缓病情,如果马蜂比较毒,或者身体感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不要小看,马蜂,蝎子这一类的攻击性和毒性。
2作业多一点认真,安全少一点隐患。
马蜂防治安全小常识(三篇)
马蜂防治安全小常识马蜂又称为胡蜂、蚂蜂或马蜂,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
属膜翅目之马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一般气温在12~13℃时,马蜂出蛰活动,16~18℃时开始筑巢,秋后气温降至6~10℃时越冬。
春季中午气温高时活动最勤,夏季中午炎热,常暂停活动。
晚间归巢不动。
有喜光习性。
风力在3级以上时停止活动。
相对温度在60~70%时最适于活动,雨天停止外出。
马蜂嗜食甜性物质。
在500米范围内,马蜂可明确辨认方向,顺利返巢,超过500米则常迷途忘返。
毒素和螫针:马蜂的毒素分溶血毒和神经毒2类,可引起人肝、肾等脏器的功能衰竭,特别是蜇到人血管上有生命之忧,过敏体质的人危险。
马蜂毒刺上无毒腺盖,可对人发动多次袭击或蜇人。
中毒表现:马蜂螫后受螫皮肤立刻红肿、疼痛,甚至出现瘀点和皮肤坏死;眼睛被螫时疼痛剧烈,流泪,红肿,可以发生角膜溃疡。
全身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血压升高等,以上症状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消失;严重者可有嗜睡、全身水肿、少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
部分对蜂毒过敏者可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马蜂袭人的原因1.气候:由于气候变暖,特别是冬季平均温度升高,使越冬马蜂数量增加。
安康境内目前大约有12-15万个蜂巢(平均每县区约2万个)。
2.生态:林地面积的增加,昆虫种群数量增加,为马蜂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同时营造的大面积的经济林如柿子、梨、杏等,为马蜂取水提供了便利;马蜂喜食蜜源性食物,数据显示,油菜推广率最高的紫阳县受马蜂危害最为严重,4年来有344人被螫伤,10人死亡。
3.人为伤亡:人中绝大多数是主动攻击蜂巢时遭到报复;使用的化妆品中有与马蜂信息素近似的成分;饮酒的人易受到马蜂的攻击。
控制方法1.药物熏杀春季是马蜂开始建巢活动的重要时期,要重视抓住这时只有少量越冬蜂(每1只蜂建1巢)、葫芦包还较小的有利时机,在城镇周围、道路两端、游憩林区、登山路径等区域进行普查,及时发现建巢活动,要在小巢期或摘除小巢销毁或用布条、毛巾沾上农药挂在小巢上熏杀。
幼儿园马蜂防治安全教育(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夏天的来临,各种昆虫也开始活跃起来。
其中,马蜂作为一种常见的昆虫,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尤其是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由于他们的好奇心强,很容易被马蜂蜇伤。
因此,为了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本文将针对幼儿园马蜂防治进行安全教育。
二、马蜂的特点及危害1. 马蜂的特点马蜂,又称黄蜂、野蜂等,属于膜翅目,蜂科。
马蜂体型较大,体长一般在1.5-3厘米之间。
它们的颜色多样,有黄色、黑色、棕色等。
马蜂的触角呈膝状,腹部细长,足部较长。
马蜂喜欢在树木、墙角、草丛等地方筑巢,巢穴呈球状或半球状。
2. 马蜂的危害马蜂具有强烈的攻击性,一旦被激怒,会群起攻击。
当人被马蜂蜇伤后,会出现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休克等。
对于幼儿来说,由于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三、幼儿园马蜂防治安全教育措施1. 提高幼儿对马蜂的认识(1)教师应向幼儿介绍马蜂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等,使幼儿了解马蜂的基本情况。
(2)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幼儿直观地认识马蜂,提高他们的警惕性。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1)教育幼儿不要靠近马蜂窝,避免触碰马蜂。
(2)教导幼儿在遇到马蜂时,要保持冷静,迅速离开现场。
(3)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躲避马蜂的方法,如蹲下、弯腰、遮挡等。
3. 加强幼儿园环境管理(1)定期检查幼儿园内的植物,清除马蜂窝,避免马蜂在幼儿园内筑巢。
(2)在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区域,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幼儿注意马蜂。
(3)加强幼儿园的绿化带管理,及时修剪树枝,避免马蜂在树洞等地方筑巢。
4. 做好应急处置工作(1)制定马蜂蜇伤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
(2)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如抗过敏药物、消毒剂等。
(3)对幼儿园教职工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总结马蜂作为一种常见的昆虫,对幼儿园幼儿的人身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幼儿园应加强马蜂防治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幼儿园环境管理,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
物业关于马蜂窝的温馨提示
物业关于马蜂窝的温馨提示尊敬的业主们:俗话说得好,“春暖花开,蜂飞蝶舞”,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春风拂面,万物复苏。
可是,作为物业管理方,我们也要提醒大家,春天也是马蜂孳生的季节,尤其是马蜂窝,它们常常在居民家中或者社区内出没,对居民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为了保障广大业主的生活安全以及社区环境整洁,我们特此发出马蜂窝的温馨提示,希望大家引起重视,共同做好防范工作。
一、认识马蜂窝马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以群居生活方式为特征。
它们喜欢在树洞、土坑、屋檐、阁楼等处筑巢,通常在春季开始活动。
马蜂的窝一般呈灰褐色,很容易与蜜蜂窝混淆,但是马蜂的窝比较闷,表面比较粗糙。
马蜂窝里面有很多的幼虫,而且马蜂蛰人的话,蜇的痛苦感远远超过蜜蜂。
二、危害与防范1. 危害:马蜂的蜇痛非常剧烈,对人体的刺激非常大,对过敏体质的人群更是极为危险。
尤其是在马蜂窝受到干扰、激化或者攻击时,马蜂更是会集体发动攻击,对居民们的生活安全造成威胁。
2. 防范:业主们在发现马蜂窝时,切忌自行处理,应当及时报警并联系专业的驱蜂公司处理。
同时,也要加强卫生管理,尽量减少生活垃圾的堆放和露天的食物残留,以避免吸引马蜂。
三、处理方法与注意事项1. 马蜂窝处理:一旦发现马蜂窝,业主们不要贸然处理。
应立即联系物业或者相关部门,寻求专业的驱蜂公司进行处理。
专业的驱蜂公司会使用安全的灭蜂剂或者具备专业技术的方法进行处理,保障马蜂窝的彻底清除。
2. 注意事项:业主们在外出活动时,要尽量避免穿着鲜艳的颜色,避免使用过多的香水。
一旦发现马蜂的活动迹象,尽量保持镇定,缓慢地、不慌不忙地远离马蜂的活动范围。
如果被蜇,应立即就医,同时及时清除蜇部周围的蜂毒,并采取其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物业的责任作为物业管理方,我们将切实履行好以下职责:1.定期巡查社区内可能存在的马蜂窝地点,及时发现并上报处理。
2.安排专业的驱蜂公司进行马蜂窝的处理,确保业主们的生活安全。
3.加强社区内的卫生管理,减少生活垃圾的堆放,为马蜂创造不利的生存环境。
关于小区防范马蜂温馨提示
关于小区防范马蜂温馨提示
小区防范马蜂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马蜂的蜇伤可能对居民造成严重的伤害。
以下是一些关于小区防范马蜂的温馨提示:
首先,小区管理方可以考虑定期对小区内潜在的马蜂巢进行检查和清除。
这包括对植物丛、垃圾堆和建筑物等可能成为马蜂巢的地方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清除马蜂巢。
其次,居民在发现马蜂巢时,应立即向小区管理部门报告,切勿私自处理。
因为马蜂在受到威胁时会攻击,私自处理可能导致马蜂袭击事件的发生。
另外,小区可以在公共区域设置一些驱赶马蜂的装置,比如驱蚊灯、驱蚊剂等,以减少马蜂的出现。
此外,小区居民也可以注意自身行为,避免穿着鲜艳的衣物、使用香水等会引来马蜂的行为,尤其是在花草丛生的地方。
最后,小区可以开展一些关于马蜂防范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居民的防范意识和知识,让大家都能够更好地防范马蜂的侵扰。
综上所述,小区防范马蜂需要小区管理方和居民共同努力,定期巡查清除马蜂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从而有效预防马蜂的侵扰,确保小区居民的生活安全。
物业除马蜂的温馨提示
物业除马蜂的温馨提示尊敬的业主:近期我们发现小区内出现了一些马蜂的活动迹象,可能会给居民们带来困扰。
因此,我们特地撰写这篇温馨提示,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有效地控制和解决这一问题。
马蜂是一种具有攻击性的昆虫,它们的蜇人能力相当强大,而且一旦受到威胁,就会发动集体攻击,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马蜂的存在,并采取行动来消灭它们。
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并加以落实。
首先,我们要保持清洁。
马蜂喜欢在垃圾堆或者杂物堆中筑巢,因此,大家要保持小区环境的整洁,不要让垃圾或杂物堆积,从而减少马蜂的滋生地。
此外,尽量不要在户外乱放食物,尤其是易腐烂的果皮、蔬菜残渣等,这些都容易吸引马蜂群集。
其次,要及时修缮。
小区内的建筑物或者设施,如果有破损或者漏水现象,都会成为马蜂筑巢的理想地点。
因此,我们要及时修缮漏水的水管、破损的墙壁,尽量减少马蜂的滋生空间。
若发现有马蜂的筑巢或活动迹象,也要及时向物业报告,以便物业能够及时处理。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防护措施。
在户外活动时,尤其是在花园、草坪等地方,要注意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避免直接接触到马蜂。
此外,一些防护装备,如帽子、手套等,也可以在户外活动时使用,以减少受到马蜂袭击的可能性。
最后,要进行马蜂的清除处理。
如果发现了马蜂的筑巢或者活动迹象,一定要及时联系专业的杀虫公司,进行马蜂的清除处理。
这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因此一定要由专业人士来进行,切不可私自进行处理,以免引发危险。
同时,在杀虫公司进行处理时,要提前通知小区内的居民,避免造成其他不必要的麻烦。
总之,对于马蜂的存在,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和解决这一问题。
希望大家都能够积极配合,共同为小区的环境卫生和居民的安全健康而努力。
特此温馨提示。
物业管理处敬上。
远离马蜂窝(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金环胡蜂:其身体的长 度可达40毫米左右,被 认定为世界上体长最长 的胡蜂。其毒液也比较 强
黑尾胡蜂:黑尾胡蜂一 般体长在24-36毫米之 间,属于中等体长。 其毒性较强.
黄腰胡蜂:黄腰胡蜂的 体长约为20毫米。毒液 毒性低于金环胡蜂.
黑盾胡蜂:黑盾胡蜂的 体长大约为21毫米,是 马蜂中体型较大的一种 马蜂。毒性一般。
黄边胡蜂:欧洲地区最大 的胡蜂。黄边胡蜂体长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24-28毫米,其头部除额 部颜色较深之外其余全呈 桔黄色。毒性较弱
洞夜胡蜂:洞夜胡蜂雄蜂 体长约为28~35毫米;雌 蜂体长约为29~38毫米。 毒液是胡蜂之中最强的.
主 题 教 育班会
夏秋季是马蜂活动较多的季节,马蜂 多分布在野外植物茂盛的区域,到郊 外游玩或去野外工作,都很有可能遇
到马蜂窝。
案例一 贵阳红旗村曹师傅家三人摘野板 栗时,几百个马蜂追着他一家人 不放,曹师傅的妻子和孩子已经 死亡,他本人正在急救中,家里 两岁的儿子正盼着父亲醒来。
案例二 李峰是一名保安,前段时间他到自家田地修剪树枝 时遭一群马蜂袭击,“最初是一只,后来是一群。” 李峰回忆,当时听到耳边“嗡嗡”的声音,全身又 麻又疼,马蜂怎么都赶不走。后来他满地打滚,马 蜂才慢慢离开。李峰很快被送到了当地医院,最后, 医务人员把李峰从死亡边缘抢救了回来。
(2)清洗:一旦被蜂蜇了,要用温水、肥皂水或 者盐水、糖水清洗伤口,没有水时,新鲜的尿也可 以。如果伤口处有残留的蜇刺,应立即拔掉。
(3)涂药:万花油、红花油、绿药膏等都可。将 生姜、大蒜、马齿苋(一种野菜)等捣烂、嚼烂涂在 伤口处也行。
马蜂防治安全小常识
马蜂防治安全小常识马蜂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它们具有强烈的攻击性,一旦受到威胁,就会主动攻击人类。
因此,马蜂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如公园、学校、工地等。
以下是一些马蜂防治的安全小常识,以便人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安全。
1. 了解马蜂的习性:马蜂一般在春夏季活动频繁,它们常常扎在人类活动的地方,如花园、果树、垃圾桶等。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马蜂的生活习性,避免在它们活动的区域停留或扰动它们。
2. 注意食物和垃圾的处理:马蜂对食物和垃圾特别感兴趣,因此,我们要及时清理食物残渣和垃圾,尽量避免吸引马蜂。
在野餐或露天活动时,尽量将食物保持密封,避免马蜂的接触。
3. 注意穿戴适当的服装:在马蜂活动频繁的地方,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服装,尽量避免暴露皮肤。
长袖衣服、长裤以及戴帽子能够很好地保护我们免受马蜂的攻击。
此外,浅色服装也比深色服装更不容易吸引马蜂的注意。
4. 不要拍打或激怒马蜂:遇到马蜂时,不要拍打它们或试图激怒它们。
这只会引起它们的攻击本能。
如果马蜂靠近身边,应该保持冷静,并尽量迅速离开马蜂活跃的区域。
5. 寻找室内避难所:如果在户外被马蜂攻击,应该尽量寻找室内或避难所。
门窗、车辆等都可以作为避难所,在那里我们能够迅速避开马蜂的攻击。
6. 在马蜂出没地区时保持警惕:在进入马蜂活动频繁的地区时,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并且观察周围的环境。
如果发现马蜂的巢穴或者马蜂正在活动,应该迅速离开该地区,以免被其攻击。
7. 马蜂巢穴的处理:如果发现马蜂巢穴,我们应该保持距离,切勿亲自处理。
马蜂巢穴的处理应该由专业的防治单位进行。
如果必须处理,也应该采取合适的装备,如防护服、面罩等。
8. 使用驱赶剂:市场上有各种驱赶剂,可以有效地驱赶马蜂。
但是,使用驱赶剂时,我们应注意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以免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9. 马蜂蜇伤的应急处理:如果不幸被马蜂蜇伤,应尽快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首先,尽量避免用手挤压伤口,以免毒液更容易进入体内。
马蜂窝怎么处理最安全
马蜂窝怎么处理最安全
硫磺烟熏也是消灭马蜂的大杀器。
找个铁盆之类的广口容器,最好找来块状硫磺以保证冒烟时间,一些不纯净的硫磺不容易点着,可以浇点汽油助燃,用毛巾或是口罩捂住口鼻,屏住呼吸,在离蜂巢比较远处点燃硫磺,然后用竹竿等把铁盆迅速推到蜂巢底下,人马上逃到远处,等硫磺烟雾散尽,就可以把马蜂窝捅下来了。
硫磺燃烧后产生的烟雾有毒有腐蚀性,不建议在室内使用。
可以多人同时设置多个火盆
1.处理阳台上的马蜂窝,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安全和避免马蜂飞到窗户里来。
这两点是重中之重啊。
当然,也要防止马蜂误飞入其他人家。
可以提前跟左领右舍打好招呼的。
2.首先,请准备好杀虫气和手套。
将塑胶手套带好,以保护好自己的双手。
3. 打开窗户,务必保证关紧纱窗,以防止马蜂飞进屋里。
这一步主要就是先用杀虫剂喷马蜂窝,把马蜂熏走,所以纱窗一定要关紧,这样马蜂就只能飞走了,多喷一会。
4.当马蜂全部飞走后,请确保是全部飞走了。
请用带着橡胶手套的手,或者直接再拿根棍子将马蜂窝桶掉。
同时,一定要随时观看着四
周情况,以防有马蜂飞回来时,及时的用杀虫剂喷它们。
(因为作者的马蜂窝已经处理掉了,所用图片为示意图片,如果是配图中这种位置的请找专业人士处理,楼主所设计情况还是常在阳台护栏上那种,可以隔着纱窗喷杀虫剂。
)。
安全防蜂知识
一、认识有毒蜂种
胡蜂,俗称马蜂、黄蜂, 胡蜂身体多呈黑、黄、棕三色 相间,有的也呈单一体色。胡 蜂为群居杂食性昆虫,食性广, 最嗜食甜性物质。雌胡蜂腹部 6节,末端有由产卵器形成的 螫针,上连毒囊,毒液便由此 分泌,毒性较强。蜂毒肽的含 量很高,约占干蜂毒的50%, 正是这一成分成为了患者致病 致死的罪魁祸首。
•
1、穿着鲜艳,例如:红、黄、橙色。这几种颜色,
与花的颜色类似,且在移动时会与附近的地物产生强烈
对比的色差,故而吸引蜂等昆虫的注意。
•
2、人类在行走时,无意的拨开草叶、树枝,这些
枝叶的晃动,会吸引各种胡蜂群的巡逻群注意,进而趋
前探一究竟。倘若前行的人,用手或树枝在空中挥舞,
在巡逻蜂看来却是威胁与攻击的动作,一但拍下了前来
一、认识有毒蜂种
牛角蜂是一种体型巨大的 有毒蜂类,头黄色,胸棕黑色, 有绒毛,腹黄黑相间,腹呈椭 圆形,跟一般的蜜蜂区别不大, 只是比一般的蜜蜂大且有毒性, 有的地方称为大黄蜂,大毒蜂。 身长可以超过3厘米以上,因 为头上的触角貌似牛角而得名, 受到人畜惊吓时常常群起攻击, 毒性足以致命!
二、易招至胡蜂袭击的情况
举在头顶上挥舞、吸引蜂群,然后将衣物往其他方向拋出,
以便诱导蜂群离开。 然后再做清除毒针、医疗的处理。防
虫网、烟雾、喷剂....等等方式,只是暂时阻绝与混淆费洛
蒙的气味,并不能完全保住生命安全。
四、被蜂蜇后的一般处理原则
•
1、被蜂蜇伤后,其毒针会留在皮肤内,必须用消毒针
将叮在肉内的断刺剔出,然后用力掐住被蜇伤的部位,用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春季与秋季是各类蜂群繁殖与迁巢的季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fety issues are often overlooked and replaced by fluke, so you need to learn safety knowledge frequently to remind yourself of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马蜂防治安全小常识(通用版)
马蜂防治安全小常识(通用版)导语:不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所以需要经常学习安全知识来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马蜂又称为“胡蜂”、“蚂蜂”或“马蜂”,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
属膜翅目之马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一般气温在12~13℃时,马蜂出蛰活动,16~18℃时开始筑巢,秋后气温降至6~10℃时越冬。
春季中午气温高时活动最勤,夏季中午炎热,常暂停活动。
晚间归巢不动。
有喜光习性。
风力在3级以上时停止活动。
相对温度在60~70%时最适于活动,雨天停止外出。
马蜂嗜食甜性物质。
在500米范围内,马蜂可明确辨认方向,顺利返巢,超过500米则常迷途忘返。
毒素和螫针:马蜂的毒素分溶血毒和神经毒2类,可引起人肝、肾等脏器的功能衰竭,特别是蜇到人血管上有生命之忧,过敏体质的人危险。
马蜂毒刺上无毒腺盖,可对人发动多次袭击或蜇人。
中毒表现:马蜂螫后受螫皮肤立刻红肿、疼痛,甚至出现瘀点和
皮肤坏死;眼睛被螫时疼痛剧烈,流泪,红肿,可以发生角膜溃疡。
全身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血压升高等,以上症状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消失;严重者可有嗜睡、全身水肿、少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
部分对蜂毒过敏者可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马蜂袭人的原因
1.气候:由于气候变暖,特别是冬季平均温度升高,使越冬马蜂数量增加。
安康境内目前大约有12-15万个蜂巢(平均每县区约2万个)。
2.生态:林地面积的增加,昆虫种群数量增加,为马蜂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同时营造的大面积的经济林如柿子、梨、杏等,为马蜂取水提供了便利;马蜂喜食蜜源性食物,数据显示,油菜推广率最高的紫阳县受马蜂危害最为严重,4年来有344人被螫伤,10人死亡。
3.人为伤亡:人中绝大多数是主动攻击蜂巢时遭到报复;使用的化妆品中有与马蜂信息素近似的成分;饮酒的人易受到马蜂的攻击。
控制方法
1.药物熏杀春季是马蜂开始建巢活动的重要时期,要重视抓住这时只有少量越冬蜂(每1只蜂建1巢)、“葫芦包”还较小的有利时
机,在城镇周围、道路两端、游憩林区、登山路径等区域进行普查,及时发现建巢活动,要在小巢期或摘除小巢销毁或用布条、毛巾沾上农药挂在小巢上熏杀。
2.适时摘巢先用杀虫剂射喷蜂巢出口和巢外蜂群,随后用编织袋套住蜂巢快速扎紧袋口,然后摘除蜂巢,蜂巢连袋投入水中或浇上汽油用火烧掉。
摘巢时间应在晚上或雨天进行。
3.用高压水枪除蜂、火攻建在高处人员难以达到的蜂巢,用高压水枪瞄准蜂巢猛喷,将蜂巢打碎。
也可在长竹竿一端扎上浸过燃油的废旧棉花,点燃后伸到蜂巢边烧毁蜂巢。
事先需疏散周围群众,注意防火。
4.焚毁蜂群深秋季节,当气温降低至15度时马蜂就开始离巢,迁居至石洞、草堆等比较温暖处去避寒,常数百只聚拢抱成一团,抵御寒冷。
发现蜂群可用火焚烧。
5.引诱捕杀马蜂有造巢取水的特点,于蜂取水的地方,可人工挖掘水坑或放置盛水器皿,加入农药,当马蜂吸水时即会中毒死亡。
同时要注意人畜饮水安全。
6.尸体捕杀马蜂不但喜食蜜蜂,也咬食同类的尸体,利用这一习性,在它扑食尸体时,用木拍消灭。
拍打时一定要对准,否则大马蜂
一拍不中就会反冲蛰人。
7.携药毒杀大马蜂笨拙,可用小纱网拍轻轻按住,然后用镊子将它夹住,将毒性较强的农药糖液涂在马蜂的胸部和腹部,再把它们放走。
这些马蜂回巢后,其它马蜂就会来舔食其身上的有毒糖液,致使全巢中毒。
使用福建农业大学研制的“毁巢灵”,通过“自动敷药法”进行防治,效果显著。
捕到马蜂后,放入100~150毫升的瓶内,瓶内预置“毁巢灵”粉剂,借马蜂挣脱振翅的气流,自动将药粉均匀地敷散到蜂体各部分,打开瓶盖放蜂回巢,即可很快污染全巢,达到毁除蜂巢的目的。
8.防范法:春季至夏季在马蜂造巢取材的牛粪中喷洒农药。
马蜂的预防:
①注意不要惊扰马蜂,出门带帽子。
②庭院要经常修剪树木,翻松土壤,减少马蜂筑巢的机会,房前屋后避免栽种多汁植物,减少马蜂进入宅院的机会。
③不要在村庄附近养蜜蜂。
④不应在空旷地方摆放没有掩盖的糖类食物及饮品,以免马蜂集结。
⑤化妆品内含的化学合成物质和气味往往模仿天然花香,容易招蜂,出行前不要饮酒、使用化妆品。
⑥马蜂是色盲,零星几只蜂在身边飞舞骚扰时不必理会;蜂停落在头上、肩上时,轻轻抖落即可,不要拍打。
⑦被蜂群攻击,
应尽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可蹲伏不动,不要迅速奔跑,更不要反复扑打。
⑧野外作业时应观察周边环境,避免惊扰蜂巢,在马蜂分布密集区作业要穿深色长衣裤防护。
⑨野外调查时如遇见单飞的马蜂在周围盘旋,表示你已接近它的警戒范围,绝不要挥赶或骚扰它,也不要距离很近观察马蜂,要尽快离开,以免它发出讯息招来群蜂攻击。
⑩在人类活动区附近发现马蜂巢穴,没有完善的防护装备切勿自行摘巢,报告消防部门处理。
野外作业人员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蛇药、息斯敏等)。
紧急处理:
马蜂腹部毒针刺入皮肤即注入毒液。
中毒后引起局部组织坏死,过敏性体质的人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肝功能衰竭。
若是马蜂蜇伤,要立即检查蜇伤处,挤出毒液,涂抹食醋中和毒液,还可涂皮炎平、南通蛇药、七叶一枝花、半边莲、紫花地丁捣烂外敷,重伤可用0.1%肾上腺素0.5ml皮下注射或息斯敏等抗过敏药物;局部剧痛者,可用0.1%利多卡因或0.5%-1%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重症在伤口近心端扎止血带,每隔15分钟放松一次,结扎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尽快到医院就诊。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