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学良传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张学良传》有感
张学良这个名字,相信无论哪个中国人都是耳熟能详的。他生平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西安事变中逼迫蒋介石同意抗日,以及后来被蒋介石囚禁大半生这两件事。
《张学良传》从张学良的少年时代讲起,还写了一些张学良父亲张作霖的事迹,以此来对比衬托出张学良性格的形成还有其信念中与其父亲、还有生长环境不尽相符的地方。而从这些事迹的描写中,我也发现了许多从前我认识错误的地方。这本传记第一个打破我原本观念的地方便是对张作霖的解读。我曾经以为所谓军阀就都是那种割据一方、横行霸道、以势逼人的人,但我却在书中看到:张作霖原本家境贫寒,他是自己白手起家、顽强奋斗才有了后来的地位,也是个值得我们敬佩的人。虽然他不乏专制、贪婪的一面,但她富有谋略,胆大而且还能够任用贤能,的确是当得一方军阀的位置。对于他,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写到的这样一件事:张作霖下令午夜后任何人不许进出。他自己有一天也被卫兵拦在了门外,并且这个卫兵还说“就算是大帅来了也不能进去”。张作霖很赏惜这个卫兵执行命令的严格认真,不仅不生气,还把他提拔成监狱所长,并就他不识字这一点给他配了两个识字的副官。从这,我看到了张作霖豁达大方一面。
但是在《张学良传》中写道:张学良并没有在这样一位父亲的影响下继承军阀的道路。张学良受中西两方的教育,逐渐成为了一个既有中方谦逊温文的性格,又兼具西方开阔视野的人。他热衷于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常常为之不停奔走以筹集赡款。张学良是个反帝爱国的积极分子,可是他身上也依然有少量封建迷信的成分存在着;同时,张学良也并不接受三民主义之类抑或信义和平直流的说法与空谈。
皇姑屯事件后,年仅二十七岁的张学良接任了东三省总司令的位置。虽然年纪尚轻,还经受着父亲去世的打击,张学良还依然能够顶着不容乐观的局势,沉着冷静地稳定了军心,没有被愤怒迷住了眼睛。这反映了张学良心性沉稳,在危急之中能以大局为重,而且手段还十分高明。他继任后的一系列作为造成的影响远不止稳定了东三省的局势这么不值一提,这些措施还促进了中国渐渐走向统一,史称“东北易帜”。
张学良是个坚守自己立场的不折不扣的爱国者。“东北易帜”时期,他面对来访的日本试着坚决表明了自己是个中国人,对日本,也对治下人民说出自己绝不做侵辱祖国主权的事的话。他坚持与南京政府合并,不理会其余名声狼藉的军阀的想要;而在“西安事变”中,他敢于冒犯当时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不惜采取激烈的手段,逼迫蒋介石,也算是自作主张同意了联合共产党先一同抗日。他对祖国的热爱,促使他不顾别人的反对还有自身的安危做出了这一件又一件保家卫国,顽强抵抗外国势力的事。尽管两件事最后结果不尽相同,但都
无一例外体现了张学良对祖国的一腔热血以及一片真心。
尽管立场坚定,但张学良性格中重情的部分使得他在做某些决定时犹豫不决,导致最终他半生凄凉。早在“东北易帜”时候,张学良这种性格便有所体现。当时许多人向张学良劝杀嚣张且权重的杨宇霆、常荫槐,可是张学良一直十分犹豫,最后他竟是抛了多次铜板来决定是否该杀他们,当看到无论怎样结果都一样是杀了他们时,张学良才勉强下定了决心;而造成张学良半生监禁的,也是他的“重情”。“西安事变”后,众人就蒋介石的处置问题争论不休,而张学良却很快就把蒋介石放了出来。可想而知,蒋介石当然没有放过张学良,于是便把他囚禁了,到死也没释放。
从书中看到的,张学良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很是出名:那便是他爱玩。他经常出现在许多公众、社交场合,并且极其喜爱跳舞。而且若不是他那么爱玩,恐怕他与赵四小姐也不会认识了。他是民国时期有名的才子与贵公子,不仅身世煊赫,还长得英伟帅气。张学良在上流社会之中“爱玩”的名声几乎与他其余方面一样出名。
《张学良传》带我走进了一片新的世界,或许作者写的内容里有添加他自己的联想,但我从书中的字里行间看到了张学良的家庭、看到了他为自己事业,为祖国统一大业所做的贡献,还有他的牺牲。我感悟到了他的精神,感动于他为国家而奋斗而努力,也羡慕他在生活中是多么博学、耀眼。我希望能有更多人也来读一下这本书,更了解张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