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训练与指挥

合集下载

简单的合唱训练方法

简单的合唱训练方法

简单的合唱训练方法合唱(Choir)是一种由多个人声部组成的合奏形式,合唱训练方法的目的是为了让合唱团的成员能够完美地配合和协调彼此的声音,以创造出和谐、美妙的音乐效果。

以下是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合唱训练方法,供合唱团的指挥和成员参考。

1.声音控制:一个合唱团的声音质量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声音控制能力。

因此,合唱团的成员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音量,以确保声部之间的平衡和谐。

指挥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练习,如“光线渐强”,要求合唱团的成员逐渐增加音量,然后逐渐减小音量。

通过这种练习,合唱团的成员可以学会控制和调整自己的音量。

2.和声训练:和声是合唱表演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合唱团的成员需要学会快速而准确地听出和声的变化,并根据指挥的要求进行调整。

进行和声训练时,指挥可以尝试使用一些简单的旋律,然后要求合唱团的成员根据旋律进行和声的模仿。

通过反复训练,合唱团的成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声的要求,从而提高和声演唱的质量。

3.节奏训练:合唱团的成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节奏感,以确保所有声部能够准确地合拍。

指挥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节奏练习,如口哨练习、拍手练习等,以帮助合唱团的成员培养良好的节奏感。

另外,合唱团的成员还可以通过合唱团的演唱曲目进行节奏训练,比如在重复性较强的部分,指挥可以鼓励成员们一起拍手或者跺脚,以加强团队的整体感。

4.和声平衡:为了确保合唱团的各个声部能够协调合唱,指挥需要关注和声的平衡问题。

指挥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练习,如重复性的句子或小节的反复练习,让合唱团的成员学会听到自己所在声部和其他声部的相对位置,从而更好地控制和调整自己的音量和音色,以实现整体的和谐。

5.混声合唱:混声合唱指的是男女声部混合在一起进行合唱。

混声合唱既需要男声部的力量和稳定性,也需要女声部的柔美和灵活性。

为了确保混声合唱的和声效果,合唱团的成员需要学会相互倾听和互相适应。

指挥可以进行男女声部交错演唱的练习,让合唱团的成员在演唱过程中学会听到对方的声音,并在相应的位置进行调整和协调,使合唱团的声音更加和谐。

合唱指挥与训练讲义(定稿)

合唱指挥与训练讲义(定稿)

合唱指挥与训练郭祥一、指挥的基本知识1、指挥的职责指挥不仅是合唱团的领导者,更重要的是艺术上的组织者,他的职责是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将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体现在舞台上,鼓舞广大观众。

2、指挥的原则简单地讲,可用“省”、“准”、“美”三个字概括。

“省”是指指挥动作要省,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以动作大小适度为宜,既不能过分夸张,又不能无表现力,要注意速度、力度的对比,设计与语气吻合的动作【动作大小的依据必须要从作品的内容出发,有的时候,这个作品需要你轻的扣人心弦,甚至动作越小越好,用你的深度来表现它,有的时候,作品需要你激动人心,那么你就要做大的比较夸张的动作去表现它,关键的问题是:你的动作大与小不是在这里做样子,而是根据作品内容的思想感情的需要去进行设计你的动作。

一个好的指挥,他的动作完全是从乐曲的感情出发,是一种下意识的表现,而不是先摆样子,然后再来指挥,这就是“省”】。

“准”是指指挥的预示动作,各种起拍、收拍的打法,要干净准确【在节拍上,在力度上,速度上,手势下去的时候要准确,合唱是群体多声,不是独唱,独唱听着过门自己就可以进来,合唱要看指挥的一个点,点不清楚的话,不可能唱出水平,唱出质量,这属于“准”】。

“美”是指在表演艺术上的美观大方,因为指挥不同于导演,导演导完了戏,就可以下舞台看节目,指挥排练完了之后,还要带着队伍到舞台上来表演,另外一层意思,你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所以他的一切形体与指挥动作都要注意美观。

但是必须说明,姿势美与不美,关键要从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在感情出发,掌握好准确的指挥图示,使动作成为内心感情的自然表达,这样它的感染力就强。

否则先摆个架子,边指挥边想自己如何“帅”,用外在的手法去指挥,必然会产生图示紊乱,无章法,无层次,花架子的弊病,不会有好效果。

所以指挥的原则应该是“省”、“准”、“美”,这三个字是缺一不可。

3、指挥的条件一个初学指挥的应该具备两条件:一是节奏感;二是耳朵听音的敏感,通过准确的乐感和敏锐的听觉去鉴别排练中多声部、多层次的音准、节奏、力度、速度及作品的乐句、乐段、旋律的相互交织,音乐的发展变化,音乐的曲式结构、调性布局、音响层次对比及作品的风格、演唱、演奏合作方面的问题等等。

学习合唱与指挥心得体会

学习合唱与指挥心得体会

学习合唱与指挥心得体会学习合唱与指挥心得体会合唱是一种集体的歌唱形式,需要团体合作和默契,是一种连接心灵的方式。

而指挥则是合唱团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指挥者需要领导合唱团演唱的节奏、音高以及情感表达。

在合唱与指挥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合唱和指挥之间的密切联系,下面就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合唱的基础训练在合唱学习的初期,我和同学们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训练,包括音乐理论知识、嗓音训练、底子扎实是容易进行合唱创作和演唱高难度的作品。

在合唱表演中,每个人都是一份力量,没有弱点的团队是最强大的。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基础训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

二、个人与团队的平衡合唱团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注重自己的个人发展,同时又要与团队保持良好的平衡。

在合唱演唱的过程中,个人的声音和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过于张扬个性也会影响整体效果。

因此,在团队合作中,我们要注重相互协调、融洽的演唱氛围,同时注重自身品质素养和音乐表现力。

三、指挥的重要作用指挥者是合唱团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指挥者不仅仅负责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还要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

在指挥的带领下,合唱团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歌曲的演唱感觉,表达出合唱作品更加真实、生动的情感。

因此,指挥者除了需要具备高超的音乐才能之外,还需要有良好的情感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相互信赖和默契在合唱和指挥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信赖和默契时刻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合唱表演中,每个人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唱中,相信自己,相信团队,相信指挥,在岗位上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团队合作时,相互默契也是成功的关键。

我们应该相互配合,互相支持,全心全意地为团队的百分百发挥作出自己的贡献。

总结起来,在合唱与指挥学习过程中,始终要保持谦逊、专注、踏实的心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提高水平,不断地提升整个团队的实力,力争做到更高的境界。

这样,在合唱演出的舞台上,我们才能为观众呈现出一份最好的作品,展示我们的音乐才华和个人魅力。

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和合唱团训练技巧分析

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和合唱团训练技巧分析

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和合唱团训练技巧分析合唱指挥是一项艺术性和技术性相结合的工作,要求指挥者具备丰富的音乐知识和严谨的训练技巧。

在合唱团的日常训练中,合唱指挥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有扎实的音乐素养,更需要有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合唱团成员的关心与指导。

那么,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在合唱团的训练中,又应该如何运用技巧来有效提高团员的演唱水平呢?接下来,我们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1.音乐素养合唱指挥首先要求有扎实的音乐素养,包括对音乐的理论基础、音乐史和作品欣赏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对音乐有深厚的认识和理解,指挥者才能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合唱团将音乐完美地呈现给观众。

2.指挥技巧合唱指挥需要具备良好的指挥技巧,包括节奏的掌控、声部的平衡、音色的调配等方面的能力。

指挥者通过手势和眼神的指示,将团员的演唱融合为一体,形成统一的声音。

合唱指挥还需要懂得如何引导团员正确运用呼吸、发声等基本演唱技巧,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演唱水平。

3.团队管理能力合唱指挥作为合唱团的领导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管理能力。

这包括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激励能力等方面的素养。

指挥者需要与合唱团成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促进团队内部的和谐与团结,激励团员克服困难,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演唱中。

4.热爱与耐心合唱指挥需要对音乐怀有深厚的热爱和对团员充满耐心。

演唱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指挥者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团员不断进步。

指挥者需要激发团员对音乐的热情和信心,让他们在演唱中展现出最好的状态和表现。

二、合唱团训练技巧分析1.声部分组练习在合唱团的日常训练中,可以通过声部分组的方式进行演唱练习。

将高音、中音、低音等不同声部的团员分开排练,有针对性地进行声部的独立训练。

这样可以帮助团员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声部,提高其自身的演唱技巧和音色的锤炼,同时也能够让整个合唱团的声音更加平衡和和谐。

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和合唱团训练技巧分析

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和合唱团训练技巧分析

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和合唱团训练技巧分析合唱指挥是一项需要具备一定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巧的艺术。

一个优秀的合唱指挥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合唱指挥应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

他们应熟悉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符号、调式和音程等基本元素。

他们还应具备对声部编配和和声行进的理解,以便根据作品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声部分配和编排。

合唱指挥应具备修炼自己的音乐感知能力。

他们应有对音乐的敏感度,并能感知合唱团的整体音色、音质和音量的差异。

他们还应有辨别音准的能力,以便能够及时纠正合唱团中出现的音准问题。

合唱指挥应具备良好的演示和指导能力。

他们应能够以自身的歌唱技巧、姿态和肢体语言来示范合唱团的演唱要求。

他们还应能够针对合唱团中不同的声部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技巧上的问题,并形成整体的协调和统一。

合唱指挥应具备沟通和组织能力。

他们应能够与合唱团成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

他们还应能够有效地组织排练时间和安排歌曲演唱顺序,确保合唱团的排练进度和演出效果。

对于合唱团的训练技巧,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合唱指挥应通过激发团员们的兴趣和激情来培养他们的积极性。

可以选择一些饶有趣味性的合唱曲目,提供合适的编曲和歌词,以吸引团员们的参与。

通过丰富多样的排练方式和娱乐活动,激发团员们的兴趣和热情,增加他们对合唱的热爱。

合唱指挥应通过规范的声乐训练来提高团员们的歌唱技巧。

可以从基本的发声练习开始,帮助团员们感知和掌握自己的声音,培养正确的发声方法,提高音准和音质。

指挥还应对团员们的声部进行分组和训练,以解决声部之间的配合和平衡问题。

合唱指挥应培养团员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可以通过集体排练和演出,让团员们感受到合唱团整体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相互协作。

可以设置小组训练和合唱比赛,督促团员们积极参与和竞争,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

合唱指挥应注重音乐教育和文化熏陶。

可以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音乐作品,引导团员们通过音乐来感受和理解人生的意义。

合唱指挥的基本训练方法

合唱指挥的基本训练方法

合唱指挥的基本训练方法关于合唱指挥的基本训练方法合唱队里,声音是其次,重要的是看合唱指挥,指挥着千万匹骏马驰骋在广阔的草原上,音乐悠扬飘远。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合唱指挥的基本训练方法,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朗诵歌词:捕捉体味作品情感作曲家创作旋律都不是凭空想象的,旋律的起伏是根据歌词的抑扬顿挫来进行谱写的。

因此,首先也就要捕捉与体味作品的潜隐的情感,让学生能在指挥中充满激情而准确的演绎情感。

就此,我首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再根据朗诵的语调来处理强弱。

例如:“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的朗诵中,突出了“风、马、咆哮、咆哮”,演唱这几个字词时要强烈、铿锵有力些。

“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是人民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及对丰收的喜悦,因此要唱出欢快喜悦的心情,用轻快跳跃的方法轻声演唱。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展现了无数的抗战英雄们在广阔的丛林和青纱帐里神出鬼没地进行游击战的情景。

演唱“万山”和“轻纱”时要体现开阔、广阔的情景,可以用连贯的演唱方法。

这两句的其余部分可用铿锵有力的的方法轻声演唱来体现。

二、三“点”训练:体验感悟指挥技巧第一点:2/4拍子的指挥练习在实际指挥练习时,我把《黄河大合唱》中二拍子的“保卫黄河”引进课堂,并把指挥分为指挥线、拍点和反射线(以右手为例,左手为相反,往外为往身体的外侧)的结合。

如图:指挥图式自上往下往外打,把胸腹间横膈膜高度作一个假设平面,手掌打下至假设平面的运动轨迹为指挥线,手碰到假设平面形成的点为拍点,打到此平面手往上往外反弹至眉眼高度,手反弹的运动轨迹为指挥的反射线,到此完成了2拍子中第一拍;第二拍按照第一拍的线路返回,但是第一拍的反射线为第二拍的指挥线,第一拍的指挥线为第二拍的反射线。

注意练习时手的松紧结合,指挥线稍用力速度也稍慢点,而反射线放松让手臂形成自然的反弹,让手有放松的.机会,而不至于疲劳。

第二点:起拍练习起拍练习,我认为应包含预备、吸气、开始三部分。

秋里《合唱指挥与合唱训练》PDF电子书

秋里《合唱指挥与合唱训练》PDF电子书

团队协作和默契度培养
团队沟通
01
加强合唱队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彼此了解,提高团队协作
效率。
默契度训练
02
通过长期的排练和磨合,培养合唱队员之间的默契度和协作能
力。
团队精神培养
03
强调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激发合唱队员的团队精神和协作
意愿。
05
案例分析:成功合唱排 练实践分享
案例一:某大型活动开幕式表演
拍点与图式在指挥中的运用
拍点
拍点是指挥中用来表示节奏的基本单 位,通过手掌的上下运动来表示。指 挥应根据不同的节奏型和速度要求, 灵活运用拍点的力度和幅度。
图式
图式是指挥中用来表示音高、音长和 音色等要素的手势组合。不同的图式 对应不同的音乐元素,指挥应熟练掌 握各种图式的含义和运用方法。
双手协调性及表现力培养
探讨指挥如何与合唱团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和 合作关系,提高排练效率。
学员心得体会交流环节
学员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对合唱指挥与训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掌握了更多的实用技巧和方法。
部分学员分享了自己在指挥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在合唱排练中遇到的一些 问题和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学员们表示,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加强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合唱指挥与训练 水平。
角色塑造与情感表达
歌剧选段中常有不同角色的唱段,指挥者需引导合唱队员 根据角色特点调整音色和表现力,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并 表达情感。
戏剧性张力展现
歌剧选段通常具有戏剧性张力,指挥者需通过有力的手势 和表情来激发合唱队员的表现力,展现作品的戏剧性冲突 和高潮。
现代流行音乐元素融入
流行音乐元素识别
指挥者需对现代流行音乐元素有一定了解,如流行和声、节奏型 、编曲手法等,以便在合唱作品中恰当运用。

小学生合唱指挥训练知识

小学生合唱指挥训练知识

小学生合唱指挥训练知识小学生合唱指挥训练知识合唱训练及演唱是一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生理方面与日常生活习惯有显著不同的活动,因而劳动强度非常大,很容易产生疲劳。

掌握合唱训练的方法知识很重要!1、参加学生合唱指挥训练的学生基本条件1、有较好的外形条件和声音条件。

2、有较强的读谱能力和音乐节奏感。

3、有敏锐的听觉能力和良好的音乐感悟能力。

4、大胆活泼开朗的性格。

5、有较好的组织指挥能力和语言动作表达能力2、指挥的要求指挥基本姿势是两眼平视前方,收腹挺胸,自然大方美观稳重。

两脚分开,呈外八字,脚一前一后,不能跨得太开也不能并得太窄,差不多与两肩同宽,要保持身体的平稳。

指挥的动作应该准确、简洁、美观大方,易于被了解,富有表现力。

简单地讲,可用“省”“准”“美”三个字概括。

“省”是指指挥动作要节省,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设计指挥动作,动作大小要适度,既不能过分地夸张,又不能无表现力,要注意速度、力度的对比,注意作品的情感。

“准”是指指挥的预示动作,即各种起拍、收拍的打法,要求干净、准确。

“美”是指指挥在表演艺术上要美观大方。

面部表情要丰富,眼睛要能传神,善于运用眼神和面部表情来启发合唱队,协同一致地表达出作品内容,耳朵对音准要有很强的辨别能力,及时纠正演唱发音不准的情况。

指挥者的仪态都必须是端庄、高雅的。

做到这一点务请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合唱指挥的手臂不要伸得太长、举得太高,以免给合唱队造成不必要的“紧张”感。

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指挥者双手运动的上下范围最好在头顶到腰之间,一般不要长时间停留在较高或较低位置;初学时取略低于胸肋的位置,便于松弛地学习基本动作。

2、指挥者的胸不能佝、腰不能弯,尤其是整个身体不能“泄”。

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挺”(即有挺拔向上的感觉)、“正”(即身体不能歪,不可后仰,也不可前倾)、稳(即身体重心在两脚之间,一般不要只放在单脚上)。

当然,如果指挥歌曲需要,比如在指挥“弱”、“渐弱”或“突弱”的时候,指挥者适当地前倾一下身体也是可以的。

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和合唱团训练技巧分析

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和合唱团训练技巧分析

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和合唱团训练技巧分析一、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1、音乐素养高,乐曲水平要求高:合唱指挥必须具备深厚的音乐造诣,并懂得如何把这些知识和技术应用到指挥过程中。

2、指挥能力高:良好的指挥能力是合唱指挥的关键,包括基本的节拍、明确的艺术指导和体现音乐感觉的细节。

3、团队合作能力高:合唱指挥是一件团队合作的事情,要求指挥和合唱团在音乐上互相支持、互相理解。

4、心理素质高:合唱团练习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因素,比如排练时间不充足、难度大、表现不良等等,要求指挥具备良好的管理和忍耐能力。

5、吸收新思维的能力:合唱团训练需要不断推陈出新,需要指挥不断更新学习,吸收最新的思路。

6、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合唱指挥必须与合唱团密切互动、有效沟通,以达到团队良好地配合和表现目标。

二、合唱团训练技巧1、处理指挥姿势:合唱指挥姿势要求指挥必须端坐并伸展手臂,将手臂放在脚的正前方,小臂贴着手臂,手指轻轻后弯。

整个身体应松软,肩部紧贴垂直。

2、团队管理:合唱指挥应在训练中展示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整体性思想,分清任务,要求团队的每一个成员思想和行动上服从个体利益。

3、歌曲速度掌握:合唱指挥在训练中应掌握歌曲的速度,切合乐曲的风格,要求节奏准确,音乐节奏统一,加强合唱的整体性与统一性。

4、艺术指导:合唱指挥应当把握乐曲性质、风格,注重艺术指导,加强演唱的感情表达和台上的形象呈现。

5、技术、嗓音训练:感性思想、技术嗓音等训练是主要团队训练内容,是达到终点的基础。

合唱指挥是合唱团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指挥在训练中不断学习升级,乐曲掌握,团队管理和艺术指导要做到位。

以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给观众以最佳的听觉体验。

「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研究——指挥与合唱训练」

「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研究——指挥与合唱训练」

「高中音乐“歌唱”模块教学研究——指挥与合唱训练」高中音乐课程中的“歌唱”模块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个模块中,学生将学习指挥和合唱的基本技巧和知识。

指挥和合唱是音乐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通过培养学生的指挥和合唱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本文将对高中音乐“歌唱”模块的教学研究进行探讨。

首先,对于指挥的训练,教师可以从基本的节拍训练开始。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地打拍子,掌握不同节拍速度的要领。

教师可以通过手势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同节拍速度的感觉。

接下来,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使用手势来指挥,包括节拍手势、动态手势和表情手势等。

通过反复练习和示范,学生可以逐渐提高指挥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除了手势训练,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如何与合唱团进行有效的沟通。

指挥不仅仅是打拍子和挥动手臂,还包括与合唱团的互动和引导。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用眼神、微笑、头部动作等与合唱团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通过训练和练习,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出与合唱团的默契和配合能力。

在合唱训练方面,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参加合唱团的排练和演出。

通过参与合唱团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合唱的魅力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展良好的演唱技巧,包括声音的控制、发音的准确和合唱的配合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选择适当的曲目,帮助学生培养音乐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丰富和拓展“歌唱”模块的教学内容。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唱队形排练,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空间意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观摩音乐剧、歌剧等演出来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表演形式。

总之,高中音乐“歌唱”模块的教学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基本的指挥和合唱技巧的训练,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音乐表演能力的培养。

通过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提升音乐素养,并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舞台表现力。

浅谈如何进行童声合唱训练与指辉

浅谈如何进行童声合唱训练与指辉

浅谈如何进行童声合唱训练与指挥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课堂的改革,童声合唱的展开正在受到学生与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喜爱。

合唱与指挥作为一门音乐艺术教育的内容,它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发挥学生的丰富想像能力,能够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合唱指挥童声合唱训练合唱是一种表现力极为丰富的音乐形式,它不仅善于表现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同时还能将素质教育的要求始终贯穿其中,对学生素质的提升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会有很大的影响。

有人说,童声合唱是所有合唱中最接近天籁的。

孩子的声音美好而纯真,造就了这种演唱方式的独特魅力。

参加合唱队不仅仅是一个兴趣或一个特长,更关键的是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锻炼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

同时,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人自指导校合唱队以来,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归纳如下:一、对合唱队员的挑选合唱队员最好在同年级中挑选。

找出音色美,音准好,肺活量大,又有音乐天赋,兴趣较高、个头大小差不多的孩子参加,既有利于组织训练活动,又能使合唱队在训练过程中从分发挥学生的音乐特长,使合唱训练得以顺利开展。

二、要认真挑选曲目1 、要挑选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曲目在选择合唱作品时也应慎重,低年级学生的合唱作品的音域不宜过宽,一般以学生的自然音域为限,曲调较平稳,并要具有低年级儿童的特点;中、高年级在选择作品时,可视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风格各异,艺术水准比较高的合唱出作品。

这样既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又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修养。

2 、要联系当前的形势挑选曲目挑选歌唱祖国,歌唱童年生活,具有一定技巧性、思想性、教育意义的合唱歌曲。

三、合唱队中的人员比例合唱队中各声部人数必须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关系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效果的协调,平衡和音乐作品的表现。

学习合唱与指挥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学习合唱与指挥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学习合唱与指挥心得体会范文合唱与指挥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两个角色,他们共同合作,为观众呈现出美妙的音乐作品。

在我多年的学习与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合唱与指挥的重要性,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经验,撰写一个____字的范文,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合唱是一个集体的艺术形式,要想做好合唱,首先要有良好的团结意识和团队精神。

每个合唱成员都应该明白,只有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音乐作品的完美呈现。

在合唱排练中,我经常会强调团队合作和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互相帮助,才能使合唱团的演出更上一层楼。

其次,合唱要求成员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基本的音乐能力。

合唱不仅仅是简单地唱歌,还需要理解音乐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因此,合唱成员应该注重音乐的学习和积累。

平时,我会组织大家一起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提高大家的音乐素养。

同时,我也会鼓励大家参加一些音乐比赛和演出,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和舞台表现能力。

合唱排练中,我注重培养合唱成员的核心能力,包括音准、节奏感和和声协调能力。

为了提高音准,我会给合唱成员分发练唱音频,让大家在家里进行练习,提高自己的准确度。

为了培养节奏感,我会结合一些节奏训练,让合唱成员在排练中进行反复练习,提高他们的节奏感。

为了培养和声协调能力,我会进行一些合唱技巧的训练,让合唱成员能够配合和声的演唱。

除了音乐能力的培养,合唱成员还应该注重艺术修养的培养。

在排练中,我经常会与合唱成员讨论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情感表达。

我鼓励合唱成员去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音乐表现力。

我相信,只有在艺术修养的基础上进行音乐演唱,才能更好地传达音乐作品的意境和感情。

在指挥方面,我认为指挥是整个合唱团的灵魂,他要对整个合唱团的演出起到统一和指导的作用。

在指挥工作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首先,指挥在排练中起到了统一和协调的作用。

作为指挥,我要以身作则,示范正确的演唱方式和姿势。

音乐培训PPT课件合唱训练与指挥

音乐培训PPT课件合唱训练与指挥

2.缓起声
3.关于共鸣
声音的四个要素
① 气:“吸”与“吐”的连贯动作构成歌唱的动力之源。
(1)气柱抗 动力与阻力相对抗、形成能符合不同音乐表现要求的歌唱声音动力,如同弦乐演奏家右手运弓的功夫。 (2)声门对抗 声带挡气:发声前瞬间加大两片声带之间闭合的强度。
声音的四个要素
① 气:“吸”与“吐”的连贯动作构成歌唱的动力之源。
声音的四个要素
说明“声音贯通、音色统一”辨证关系的几个关键词:
① 唱强想弱:指歌唱状态和位置的保持。做到“强而不炸”; ④ 唱连想跳:强调每个音的清晰度;
② 唱弱想强:指歌唱时气息的支持。做到“弱而不虚”; ⑤ 唱高想低:保持低的状态唱高音,做到“高而不挤”;
③ 唱跳想连:强调音短意连的感觉;
⑥ 唱低想高:保持唱高音的状态唱低音,做到“低而不压”。
声音的四个要素
③ 字:强调注意声与字结合的练习,练习咬字的全过程:达到“字正”的要求。
咬字的原则横字竖咬(绝对的);竖字横咬(相对的);前韵母后咬(绝对的);后韵母前咬(相对的); 窄韵母宽咬(绝对的);宽韵母窄咬(相对的)。其基本规律为: i 元音本身具有“横、前、窄”之特点,故可适当做“竖、后、宽”咬字发音处理。 a 元音本身具有“横、前、宽”之特点,故可适当做“竖、后、窄”咬字发音处理。 e 元音本身具有“横、前、窄”之特点,故可适当做“竖、后、宽”咬字发音处理。 u 元音本身具有“竖、前、窄”之特点,故可适当做“横、后、宽”咬字发音处理。 o、u 元音本身具有“竖、后、窄”之特点,故可适当做“横、前、宽”咬字发音处理。
B、 P、 M、 F(白、本、跑、旁、满、买、发、分等)。
五音四呼
② 四呼
(1)开口呼(着力于喉) 凡是a、o、e或由它们分别开头的韵母都属于开口呼——A(妈)、O(波)、E(德)、AI(排)、EI(非)、AO

北京八中特级教师:李存《学生合唱的训练与指挥》

北京八中特级教师:李存《学生合唱的训练与指挥》
我和我的祖国
传统
黑鸭子
伴奏
八、合唱指挥的基本功
1、正确的姿势 上下台、站姿、手臂位置、手型 2、起拍、收拍 3、保持 4、分拍、合拍(速度、拍点位置准确) 5、身体整体动作的协调
《故乡的亲人》 《国歌》
《同一首歌》
《东方之珠》
《国际歌》
九、对指挥的要求
工作特性: 学生、年级的流动性 业余时间排练
音色 和谐的数量、强度决定音色 各个人——各声部——全体 形成一种均衡
教师对声乐的了解
音域 人自然生理结构决定的音域、以及经过科学 训练后的音域
吐字、咬字
声母、韵母、字腹、归韵、收声 声母:喉 舌 齿 牙 唇 g d z j b k t c q p h n l s (卷舌音zh chi shi ri) x m f
5
2 7
D
5
3 1
T
七、合唱指挥挥什么?
“没有低水平的队伍,只有低水平的指挥。”
第一步:准确表示节拍、节奏、起句、收句、 保持音、分拍、合拍。
《歌唱祖国》
第二步:挥出力度变化(突强、突弱、渐强、 渐弱……)
第三步:挥出速度的变化(突快、突慢、渐 快、渐慢、匀速)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四步:挥出不同声部的“进”、“出”和 歌曲当中的连音、顿音和断音等等。 第五步:把握作品结构、句法和风格,创造 性地挥出自己的个性特点。
吐字、咬字
韵母:四呼(单韵母、复韵母、三音韵母)
开口呼:着力于喉 阻音归韵 a、o、e、ai、ei、ao、au、eu、ang、eng、er、I 齐齿呼:着力于牙(包括介音+韵母的组合) i、ia、io、iao、iou、ian、iang、in、ing 撮口呼:着力于唇(包括介音+韵母的组合) ü、üe、 üan、 ün、iong 合口呼:着力于满口(包括介音+韵母的组合) u、ua、uo、uai、uei、uan、uang、ueng、ong

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和合唱团训练技巧分析

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和合唱团训练技巧分析

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和合唱团训练技巧分析合唱指挥是指挥家的一种专业领域,它不仅需要掌握音乐理论和技巧,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感知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以下是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和合唱团训练技巧的分析。

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1. 对音乐的敏感度:合唱指挥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能够准确地分辨音高、音色和音乐结构,从而能够熟练地指导合唱团成员的演唱。

2. 音乐理论和技巧:合唱指挥需要掌握音乐理论和技巧,包括音符的读写、乐谱的解读、节奏的掌握等,从而能够准确地传递演唱指导给合唱团成员。

3. 团队合作能力:合唱指挥需要与合唱团成员紧密合作,能够理解和满足不同成员的需求,同时能够统一团队的演唱风格和音乐表达。

4. 领导能力:合唱指挥需要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能够准确地传达自己的音乐意图给合唱团成员,并且能够激励和启发他们,使得整个团队能够合作愉快并且达到高水平的演唱。

5. 耐心和耐力:合唱指挥需要有耐心和耐力,因为合唱团的训练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需要不断地进行反复练习和调整,以达到最终的演唱效果。

合唱团训练技巧:1. 音准训练:音准是合唱团训练的基本技能,合唱指挥可以通过强调正确的音高和音准,以及不同声部之间的协调演唱,来提升合唱团的音准水平。

2. 合唱技巧训练:合唱团的演唱需要掌握各种不同的合唱技巧,包括呼吸控制、发声技巧、发音准确等。

合唱指挥可以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来提升合唱团成员的技巧水平。

3. 音乐表现力训练:合唱团的演唱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表现力,合唱指挥可以通过引导合唱团成员理解音乐的情感和表达方式,并且利用动作、面部表情等方式来提升音乐表现力。

4. 合唱团与指挥的默契训练:合唱团与指挥之间需要有良好的默契,合唱指挥可以通过训练合唱团成员对指挥的指示进行及时响应,并且通过指挥的身体语言和手势来实现与合唱团的默契。

5. 合唱团演唱的整体性训练:合唱团的演唱需要整体性的训练,合唱指挥可以通过练习团体和声的合奏,以及不同声部之间的分工合作,来提升合唱团演唱时的整体性和和谐性。

最新合唱排练技巧与指挥设计

最新合唱排练技巧与指挥设计

合唱排练技巧与指挥设计
四、合唱作品的选择(选材) 1、思想性:健康高雅,积极向上 2、艺术性:优美、动听,有特色 3、对比性: 题材:歌唱祖国、人民、家乡、自然美景、爱 情、亲情、友情;修身养德;讽刺风趣等 体裁:进行曲、抒情曲、颂歌、歌舞曲 风格:宗教、室内、歌剧、中国主旋 律、民歌、流行
合唱排练技巧与指挥设计
合唱排练技巧与指挥设计
三、中小学生合唱的声音训练 合唱讲究“合”,既是合作、共性。 合唱音响的基本要求 1、统一:呼吸、节奏、音准、音量、音色、咬 字吐字的统一。 2、和谐:音高的准确,声音的和谐,感情的融 合。 3、均衡:合唱中声部之间的关系:横向 均衡——音色统一,舒缓得当、张弛有度; 纵向均衡——声部间要主次分明、层次清晰。
合唱排练技巧与指挥设计
第二方面:关于合唱技巧的训练 1、培养学生的协作、合唱意识 (1)合唱团中没有我,只有我们 (2)学会倾听 (3)学会控制自己的声音 2、多声部预备练习 (1)在大小调音阶训练基础上,作三度音程叠 置练习。 (2)把大小调音阶重叠起来,就是大小三度音 程练习(大小三度的转位就是大小六度)。 (3)用排练歌曲中的片段作音准训练。
合唱排练技巧与指挥设计
7、咬字吐字的一般要求: (1)处理好韵头、韵腹、韵尾的关系——韵头短 、韵腹长、韵尾快,做到“字正腔圆”。 (2)不同歌曲的咬字、吐字技巧—— 8、关于练声曲的选用: (1)数量勿求多,少而精 (2)对每条练习要有明确的训练目的,不搞形式 主义。 9、练声方法:上行半音移调(让声音 和气息逐步适应和配合),下行半音、全音 或自由移调(即节约时间,又培养敏锐的听觉)。 (例:青春舞曲、跳跃的舞步)
合唱排练技巧与指挥设计
合唱指挥的主要工作职责
组织、训练、排练、演出

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和合唱团训练技巧分析

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和合唱团训练技巧分析

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和合唱团训练技巧分析合唱团是一种集体歌唱的方式。

指挥是合唱团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指挥的基本要求包括良好的音乐素质、精湛的指挥技术、高度的表现力以及富有感染力的演绎能力。

下面对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和合唱团训练技巧进行分析。

一、指挥的基本要求1.音乐素质音乐素质是指挥基本素质之一,包括音乐造诣深厚,熟悉音乐基本理论、和声论、曲式等;了解音乐历史发展,掌握各个时期的音乐特征和表现方法,具有较高的音乐鉴赏水平。

2.精湛的指挥技术在合唱指挥中,指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节奏掌握,音色控制,音高准确以及动作熟练、灵活等。

3.高度的表现力合唱指挥需要具有强烈的音乐情感表现力,即使是同一首歌曲,在不同的指挥下,表现出来的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

4.富有感染力的演绎能力指挥需要能够将内心所想传递给合唱团,使得合唱团能够像指挥一样理解音乐,并有效地传达给听众。

二、合唱团训练技巧1. 合唱团音乐基本功训练基本功是音乐训练的基础,包括发声、音乐理论、口型训练等。

音乐基本功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对于声乐技巧的提高,还对于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合唱团艺术表演训练合唱团表演训练包括舞台表现、形体出场、嗓音调节等,同时还需要进行团队协作训练。

艺术表演训练是提高合唱团素质的重要手段。

情感训练是合唱团训练的灵魂,与艺术表演相辅相成。

情感训练主要包括情感理解、情感表达和情感传递。

指挥需要与合唱团共同感受音乐情感,将音乐情感传递给合唱团,使得合唱团的表演更具感染力。

实践是合唱团训练的最终目的,通过实践,合唱团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在实践中,指挥需要适时地给出指引,合理地安排节奏和音调,使得合唱团能够更好地表演。

综上所述,合唱指挥需要具有音乐素质、精湛的指挥技术、高度的表现力以及富有感染力的演绎能力。

同时,合唱团训练需要重视音乐基本功训练、艺术表演训练、情感训练和实践训练,从而提高合唱团的表演水平和音乐素养。

合唱指挥的职责和要求

合唱指挥的职责和要求

合唱指挥的职责和要求合唱指挥的职责和要求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合唱都再熟识不过了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合唱指挥的职责和要求合唱,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合唱指挥的职责:1、组织指挥对合唱队浮负有全面的指导责任,包括教学安排的制定、实施或合唱队宗旨的确定,队员的选择,日常管理,训练和排练、演出等。

2、训练制定训练方案既要切合世纪,又应有肯定的超前性,训练应按部就班,方法要科学、有效,擅长启发,严格要求,不断提高集体的合唱水平,完备表达作品内容。

在课堂上,应使全部爱好、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融入到合唱的美感中。

3、排练包括曲目的选择,案头工作真不,排练安排的制定和实施,逐步达到预期目的。

4、演出使一系列工作的最终阶段,要尽一切可能把平常教学或排练所获得的艺术效果展示给听众,要关切全部可能影响演出效果的因素,使演出尽善尽美。

此外,指挥应当使高尚音乐的提倡者,通过自己的教学过演出,使优秀音乐深化人心。

指挥应具备的条件和要求:1、思想修养即全面的四性修养,饱满的工作热忱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使做指挥工作必不行少的。

2、艺术修养,正确的艺术观确定合唱队的艺术道路。

从曲目的选择到对作品的艺术处理,无一不体现指挥的艺术思想,内容要高尚、健康,有益于青少年成长,选择国内外合唱艺术精品,尤其要留意继承和要发扬民族音乐传统。

3、音乐修养,应当有全面、丰富的音乐学问和修养,才能指导合唱队不断进步和提高。

音乐修养主要包括:(1)敏锐的听音实力(尤其是和声听觉),包括节奏、音高、音色等。

(2)娴熟的合唱总谱阅读和音乐记忆实力。

(3)了解和驾驭声乐学问,有实践阅历。

(4 )学习驾驭钢琴的弹奏。

(5 )娴熟的指挥技能。

(6)驾驭作曲理论学问。

(7)驾驭音乐史论学问,考证作曲背景,作曲家作曲思想、风格等等。

(8)了解乐器法和配器法学问。

4、工作实力,指挥要擅长驾驭和调动合唱队员的艺术激情,统一在共同的艺术构思中,因此要有较强地组织工作实力,排练场上工作有序,课堂下亲切亲善,知人善教,才能建立起威信,提高工作效率。

大学生合唱与指挥教案模板

大学生合唱与指挥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合唱与指挥》授课对象:大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合唱水平。

2. 培养学生的指挥能力,使其能够胜任合唱团的指挥工作。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

4. 激发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培养其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一、合唱基础知识1. 合唱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 合唱的音域、音色、音量等基本概念3. 合唱的呼吸、发声、共鸣等技巧二、合唱指挥基本理论1. 指挥的定义、作用及基本要求2. 指挥的手势、拍号、图式等基本知识3. 指挥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处理技巧三、合唱排练与演出1. 合唱团的组建与分工2. 合唱排练的方法与技巧3. 合唱演出的准备与注意事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以一段合唱作品作为引入,让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

2. 介绍合唱与指挥课程的学习目标。

二、合唱基础知识教学1. 讲解合唱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 分析合唱的音域、音色、音量等基本概念。

3. 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合唱的呼吸、发声、共鸣等技巧。

三、合唱练习1.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让学生掌握合唱的基本技巧。

2. 对学生的合唱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合唱指挥基本理论教学1. 讲解指挥的定义、作用及基本要求。

2. 分析指挥的手势、拍号、图式等基本知识。

3. 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指挥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处理技巧。

二、合唱指挥实践1. 让学生尝试担任指挥,进行合唱排练。

2. 指导学生运用指挥技巧,提高合唱团的协调性。

三、合唱排练与演出1. 组织合唱团进行排练,准备演出。

2. 讲解合唱演出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教学评价:1. 通过合唱练习和指挥实践,评价学生在合唱与指挥方面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合唱团的演出,评价合唱团的协调性和整体表现。

教学资源:1. 合唱作品选集2. 指挥图谱3. 合唱与指挥教学视频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合唱排练技巧与指挥设计

合唱排练技巧与指挥设计

合唱排练技巧与指挥设计合唱是一种集体合作的表演形式,要达到良好的演出效果,需要合唱成员的配合和指挥的指导。

在合唱排练中,有一些技巧和指挥设计可以帮助合唱团达到最佳演出效果。

首先,合唱排练需要有合理的计划和时间安排。

指挥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排练计划,确定每次排练的具体内容和时间,以确保排练的目标可以顺利实现。

合唱团成员也需要提前准备课外时间,熟悉乐曲和练习歌词。

其次,在合唱排练中,音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指挥需要倾听每个成员的声音,确保整个合唱团的音准一致。

指挥可以使用一些技巧,如发声练习、调音练习等,帮助合唱团成员训练和提高音准。

此外,指挥还应该教导合唱团成员注意听众的反馈,确保音准与听众的感受相一致。

此外,合唱排练还需要注意声部的平衡和和谐。

指挥需要根据每个声部的声音特点和音量,合理安排每个声部的位置和强度。

合唱团成员需要学会倾听他们周围的声音,与其他声部保持一致,并通过调整声音的强度和音色来实现平衡和谐的效果。

此外,合唱排练还需要注意节奏和节拍的掌握。

指挥应该根据每个乐曲的特点和风格,确定合适的节奏和节拍,通过指挥动作和声音语调来引导合唱团成员掌握节奏。

合唱团成员需要学会准确听取指挥的指示,并保持统一的节奏感。

此外,合唱排练还需要注意发声和演唱技巧。

指挥可以通过一些技巧和练习(如喷泡糖、张嘴练习等)来帮助合唱团成员放松喉咙和颚骨,提高咬字的清晰度和音色的美感。

合唱团成员还可以参与一些声乐训练并学习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技巧。

最后,合唱排练还需要注意团队的凝聚力和表演力。

指挥应该鼓励合唱团成员互相帮助和支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合唱团成员需要相互尊重和信任,共同努力实现良好的演出效果。

指挥可以通过一些团队建设和冰球swd活动来增强合唱团的凝聚力。

同时,指挥也需要帮助合唱团成员理解并表达乐曲的情感,通过合适的表演技巧来传达乐曲的意义和内涵。

总之,合唱排练技巧和指挥设计在合唱表演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的计划和时间安排、注意音准、声部平衡、节奏和节拍的掌握、发声和演唱技巧的训练以及团队的凝聚力和表演力的培养,合唱团能够实现最佳的演出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人辰韵:en、in、un 例《我亲爱的》、《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等。
C、江阳韵:ang、iang、uang 例《小河淌水》、《小白杨》等。 D 、 中 东 韵 : eng 、 ien 、 ueng 、 ong 、 zong 、 例 《 草 原 之 夜 》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
(1)、五音
△呼吸时,口型及上仍做继续歌唱状态.
△吸好气再进入时,不再唱字头,只唱字尾(包括渐强 和减弱的进行).
(2)、长乐句、乐段中的循环呼吸 常规气口与特殊气口(破句式呼吸)相结合。(见谱例)
亦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声部呼吸。 亦可将合唱团员分成A、B、C等若干组,分别演唱固定性的 气口,以保证乐句、乐段的完整性。(见上例) (3)、呼吸的训练方法: 用整体呼吸法训练循环呼吸技巧(哼鸣、唱字等)。 把长乐句、乐段分成若干气口,让团员自由选择呼吸点,一 旦选定就不可再变化。
i 元音,本身具有“横、前、窄”之特点,故可适当做“竖、后、 宽”咬字发音处理。
a 元音,本身具有“横、前、宽”之特点,故可适当做“竖、后、 窄”咬字发音处理。
e 元音,本身具有“横、前、窄”之特点,故可适当做“竖、后、 宽”咬字发音处理。
u 元音,本身具有“竖、前、窄”之特点,故可适当做“横、后、 宽”咬字发音处理。
强调每个音的清晰度;唱高想低:保持低的状态唱高音,做到“高而不挤”; 唱
(3)字:强调注意声与字结合的练习,练习咬字的全过程:达到“字正” 的要求。
咬字的原则横字竖咬(绝对的);竖字横咬(相对的);前韵母后咬 (绝对的);后韵母前咬(相对的);窄韵母宽咬(绝对的);宽韵母 窄咬(相对的)。其基本规律为:
3、合唱的均衡训练(一般均衡与特殊均衡)。
(1)克服人声的音量常违反自然音响规律的现象(自然音 响音越低音量越大,音越高音量越弱,而人声往往唱高音时 用气大,反而使高音的音量大。应有意识的予以克服之)。
(2)也应善于适当运用人声的音量特点去恰当的表现作品。
1、激起声:
(作好音高、音量、音色及各个发声器官的充分准备,发出准确、 干净、有力、有弹性、音头明显的声音,侧重于声母和韵母。其中 最重要的是“状态”,可以“柱式和声练声曲”练习)。
B、发花韵:a、ia、ua 例《党啊、亲爱的妈妈》、《我为祖国 献石油》等。
C、乜斜韵:e、ie、ve、例《塞北的雪》等。
D、姑苏韵为:u、例《故乡的小路》、《红杉树》等。
E、一七韵:i 、v、例《中国的土地》等。
需要归韵的韵母(i、u、o作韵尾)为:
A、怀来韵:ai、uai、例《珊瑚颂》、《血染的风彩》等。
1、声部内的声音融合:
(1)、合唱团员主动的声音融合意识的建立是首先要做的。 (2)、气息运用及发声器官的相对一致性要贯穿训练的始终。 (3)、强化声音表情一致性的训练。 (4)、建立正确的、符合合唱艺术要求的声音概念。
2、声部之间的声音融合
各个音区声音概念的建立工作十分重要。 混声合唱各声部的共有音区(见谱例): 高声部延续音区(女高音声部“S”); 低声部延续音区(男低音声部“B”);
o、u 元音本身具有“竖、后、窄”之特点,故可适当做“横、前、 宽”咬字发音处理。
(4)腔:主要强调对字尾的保持,恰当地运用“混合 韵”。字正腔圆的标准:“口拢、鼻空、气通、声 松”。
★混合韵唱法——所有需要归韵的字均用不归韵的方法演唱。
不归韵的韵母为:
A、梭波韵:e、o、uo 例《三套车》、《我和我的祖国》、 《高高太子山》等。
(1)、团头音(团尾音):用于坚定有力的进行曲或歌曲片段。 具体方法:作好一定的歌唱状态,用小腹用力而有弹性的气息唱出 带有团状音头的声音,收音时用小腹弹气收住。如:《伏尔加船夫 曲》、《团结就是力量》等。
(2)、平头音(平尾音):用于声部均衡的立体性合唱作品或乐 段。特点为音头与音身直至音尾均保持同样的气息与状态。如: 《送别》、《茉莉花》等。
合唱团的低音往往使用小密度波动音,高音往往使用大密度波动 音。
13、伴奏与音准:(钢琴或乐队)纯律、五度相生律、十二平均 律(转调前转入)。
1、 培养团员良好的音准感觉:
(1)、使其了解各种旋律音程的表现特征,并对之感兴趣。
大音程:大三度、大六度——唱“宽”,以表达“明亮、豁达、幸 福”等基本调性色彩本质;大二度——具有“迈出果断而从容的一 步”的感觉。
腰腹部对抗:吸气后要四周立即绷紧,横膈膜人为的向下坠压产 生阻力,并与丹田人为地向里弹动的动力之间产生对抗。
“气柱抗”能力可通过“平稳运气”练习(如前吐、停,和“弹 跳气息”练习逐步获得。
(2)声:在良好的吸、吐气基础上求得圆润、美好的 声音。
①、训练高位置的声音
②、真声与假声相结合
童声以中、低音区以真声为主,参以少量的假声。中高音区真 声逐渐减少,假声逐渐增多,直到全部假声为止。
撮口呼(着力于唇):凡V或由V开头的韵母都属于撮口呼—— V(女)、VE(月)、VAN(远)、VN(云)、IONG(胸)等。
合口呼(着力于满口):凡u或由u开头的韵母都属于合口呼— —U(不、湖)、UA(跨、话)、UO(多、说)、UAI(快、坏、 外)、UEI(推、会)、UAN(团、换、宽)、UEN(吞、村、 问)、UANG(光、望)、UENG(翁、横)、0NG(东、公、中) 等。
9、声音位置与音准:位置低音容易偏低。
10、换声区与音准:换声区的音准控制有一定难度(中音在降E, 高音在降B),可用轻声或半声来练习。
11、咬、吐字与音准:难咬的字练习时可以母音为主。
12、波动音与音准:波动音是美化声音,为乐思服务的一种手段。 但运用要恰当。童声合唱不必太多地追求波动音的演唱效果。混 声、女声、男声合唱也应有控制的使用。也可以根据不同民族音 乐风格来取舍。朝鲜族善于使用迟到颤音,西藏善于使用直声或 波动音,或两者有机的结合。新疆善于使用快频率颤音。
(1)、喉音字:G、 K、 H(国、古、可、哭、河、嘿等); (2)、舌音字:D、 T、 N、 L(多、地、太、他、捺 努、里、 泪等); (3)、齿音字:ZH、 CH、 SH、 R(之、摘、吹、柴、是、晒、 谁、扔、瑞等); (4)、牙音字:Z、 C、 S、 J、 Q、 X(最、在、擦、脆、洒、 岁、急、句、去、起、西、新等); (5)、唇音字:B、 P、 M、 F(白、本、跑、旁、满、买、发、 分等)。
每个声区:约五——六度(各声部)。 训练程序:先练中音区,然后逐步向高、低两侧扩展
1、整体呼吸(既常规性呼吸):四种基本呼吸法— —“快吸快呼”、“慢吸慢呼”、“慢吸快呼”、 “快吸慢呼”。
2、声部性呼吸(常用于复调性合唱作品)。
3、循环呼吸:
(1)、长音中的循环呼吸
△在演唱中气息用完后,缓收,以无音头音形式再进入 (图示).
合唱训练与指挥
一、合唱的声音训练 二、合唱的呼吸训练 三、合唱的音准训练 四、歌曲的艺术处理与表现
(案头工作的重要性)
五、指挥及指挥动作的设计
(一)、声音训练的基础
1、声音的四个要素
2、五音四呼
(二)、声音融合训练
1、声部内的声音融合 2、声部之间的声音融合 3、合唱的均衡训练(一般均衡与特殊均衡)
B、灰堆韵:ei、ui、例舒伯特《摇篮曲》等。
C、遥条韵:ao、iao 例《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
D、油求韵:ou、iu 例《妹妹找哥泪花流》、《小背篓》等。
鼻音归韵的韵母(n、ng 作韵尾)为:
A、前言韵:an、ian、uan、van 例《刘胡兰》“放心吧别牵挂,句 句话儿记心间”、《啊、牡丹》等。
(2)、四呼
开口呼(着力于喉):凡是a、o、e或由它们分别开头的韵母都 属于开口呼——A(妈)、O(波)、E(德)、AI(排)、EI (非)、AO(毛)、OU(楼)、AN(山)、EN(门)、ANG (放)、ER(而)等。
齐齿呼(着力于牙齿):凡是i或由i开头的韵母都属于齐齿呼— —I(米)、IA(家)、IE(爹)、IAO(小)、IOU(求)、IAN (天)、IN(进)、IANG(将)、ING(听)等。
3、音区与音准:正常音区音准容易保证,极端音区音准不易保 证。训练方法:后者可采用提高八度或降低八度的办法练习; 亦可采用移调练习的方法。
4、旋律线与音准:水平式旋律线(直线性)略难控制。上行旋 律线容易偏高。下行旋律线容易偏低。
5、和声与音准:包括两个方面:旋律音准与和声音准。
力度型和声音容易偏高,色彩性和声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强 调和声中变化音的倾向性,二是注意其他和弦音不受变化音的 影响而改变音高。

2、缓起声:(先气后声,声由气渐托出,轻字头,咬字的 全过程,侧重于韵母。最重要的仍是“状态”的把握。同时 注意唇音字应先哼后唱:M、B、P、等)。
(1)、圆头音(圆尾音):用于抒情的合唱作品和乐段。 缓起、缓收。
(2)、无音头音:用于衬托性声部的长音等乐段。特点为: 先出气,后发声。
3、关于共鸣: 高音区:头声为主; 中音区:口、鼻腔为主; 低 音区:胸腔为主。
6、调式与音准:不同调式的音级都有一定的倾向要求。七声音阶 中的大调式强调主、属、下属音的支柱性,其他音级对其有不同程 度的倾向性(包括小调式)。
7、作品与音准:情绪低的作品音容易偏低,情绪热烈的作品音容 易偏高。
8、呼吸与音准:吸气过多音容易偏低,吸气浅音容易偏高(吸气 多与吸气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音准的训练
1、培养团员良好的音准感觉 2、具体训练的步骤
1、节奏与音准:演唱速度快,音易偏高,速度慢,音易偏低 (速度快的作品应从慢练开始,速度慢的作品应从快练开始, 然后复原。另外,节奏松的作品音容易偏低)。
2、力度与音准:弱、渐弱时,音容易偏低。强、渐强时,音容 易偏高。训练方法:待音准后,再强调力度。
说明“气与声”辨证关系的几个关键词: 气声协调:由于演唱时声音高低强弱各有不同,气与声的协调状态随之各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