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地形图技术总结讲解
测绘地形图图技术总结(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1:500地形测绘技术总结编写单位(盖章):编写人:年月日审核意见:审核人:年月日目录1 概述 (1)1.1 任务来源及目的 (1)1.2 工作量 (1)1.3 任务的安排及完成情况 (1)1.3.1 任务的安排 (1)1.3.2 任务完成情况 (2)1.4 测区概况和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2)1.4.1 测区概况 (2)1.4.2 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2)2 技术设计执行情况 (3)2.1 技术依据 (3)2.2 技术执行情况 (3)2.2.1 坐标系和高程基准 (3)2.2.2 成图比例尺及地形图分幅 (4)2.2.3 时间系统 (4)2.2.4 主要精度指标 (4)2.3 图根控制测量 (4)2.4 1:500地形图的测绘 (5)2.4.1 基本要求 (5)2.4.2 地物、地貌的测绘方法 (5)2.4.3 地形图的编辑 (7)2.5 质量保证措施执行情况 (8)2.6 经验教训及建议 (10)2.6.1 经验教训 (10)2.6.2 建议 (10)3 成果质量说明与评价 (10)4 上交测绘成果及资料清单 (11)....1:500地形测绘技术总结1 概述1.1 任务来源及目的为适应…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准确地为城区的规划、税收及土地整理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受……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委托,特作如下总结。
1.2 工作量1、布设了GNSS一级控制网点4点;2、施测了GNSS-RTK图根点119点;3、完成1:500全野外数字化测图3.5㎞2。
1.3 任务的安排及完成情况1.3.1 任务的安排1、项目参与人员情况(见表1-1)表1-1表1-2表1-31.3.2 任务完成情况按合同要求,本项目于2013年6月10日进场,30天内完成了所有内外业及检查工作,并向业主提交了合格的测绘成果。
1.4 测区概况和已有资料利用情况1.4.1 测区概况本测区地理位置为东经…°30′44″~107°31′46″,北纬…°09′20″~31°11′38″,直线距离从北到南约4公里,从东到西约1.6公里。
测绘技术中的地形图解读方法与技巧

测绘技术中的地形图解读方法与技巧地形图是一种用于描绘地球表面地形特征的地图。
它可以为工程、农牧业、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有关地形的详细信息。
然而,对于不熟悉地形图解读方法与技巧的人来说,理解地形图可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地形图解读方法与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形图。
首先,了解地形图的基本要素是解读地形图的第一步。
地形图通常包括等高线、水系、地貌特征等元素。
等高线是地形图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们代表了地表的高程。
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越近,表示地形变化越剧烈。
通过观察等高线的分布和形状,我们可以推断出地形的起伏和坡度。
水系是指地图上标示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它们与地形的联系紧密。
通过观察水系的走向和位置,我们可以了解水流的路径和地势变化。
地貌特征包括山脉、峡谷、沙丘等,它们代表了地形的形态。
通过观察地貌特征的分布和形状,我们可以推断出地形的类型和演化过程。
其次,了解地形图的比例尺是进行地形图解读的必要条件。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通过比例尺,我们可以将地图上的距离转化为实际距离,从而更好地理解地形图。
在解读地形图时,我们可以使用比例尺来测量地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地图上某一区域的面积等。
当解读地形图时,我们应该始终注意比例尺的存在,并加以利用。
此外,学习使用地形图上的符号和注记也是进行地形图解读的重要技巧之一。
地形图上的符号表示了不同地貌特征和地物的特点。
例如,山脉通常用三角形符号表示,而湖泊则用圆形符号表示。
通过了解这些符号的含义,我们可以准确地识别地图上的地貌特征和地物。
注记则提供了地图上各种要素的详细信息。
通过阅读注记,我们可以了解地图上的建筑物、道路、村庄等地物的名称和性质。
因此,学习使用地形图上的符号和注记对于进行地形图解读至关重要。
最后,了解地形图解读中的常见问题是提高地形图解读技巧的关键所在。
在进行地形图解读时,我们经常会面临诸如高程计算、地形分析、地貌识别等问题。
地形图的绘制与解读方法详解

地形图的绘制与解读方法详解地形图是一种通过图形、符号和色彩等方式表达地表地形特征的地图类型。
它不仅可以用于地理学、地质学等科学领域的研究,还可以帮助军事规划、工程设计等实际应用。
绘制地形图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则,并且解读地形图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知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形图的绘制与解读方法。
一、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地形图的绘制分为地形特征描绘和地势高程表示两个方面。
1. 地形特征描绘地形特征是指地表上的各种地貌、地物等特点。
在绘制地形图时,要准确描绘这些地形特征。
具体的方法包括:(1)观察地形:实地调查是绘制地形图的基础。
通过实地观察,了解地表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准确描绘地形特征。
(2)使用影像资料:现代技术使我们可以使用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等影像资料来获取地表的信息。
这些影像资料可以为地形图的绘制提供重要参考。
(3)制作底图:在绘制地形图之前,需要制作好底图。
底图可以包括地理坐标、道路、河流、湖泊等基本地理要素,为描绘地形特征提供基础。
2. 地势高程表示地势高程是地形图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它可以通过等高线、色斑图、阴影图等方式表示。
不同的表示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1)等高线:等高线是指连接等高点的曲线。
通过绘制等高线,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地表的高低变化。
等高线的间距决定了地形图的精度,一般而言,山地地形图的等高线间距要比平原地形图更小。
(2)色斑图:通过将地形图分成不同颜色的区域,可以更清晰地反映地表的高低特征,尤其适用于平坦地区。
一般而言,较低地势的区域使用较浅的颜色,而较高地势的区域使用较深的颜色。
(3)阴影图:利用光照效果,通过给地表添加阴影,可以更直观地表现地形的起伏和倾斜情况。
阴影图可以用于探测地表的山脊、沟壑等特征。
二、地形图的解读方法解读地形图是指通过观察和分析地形图上的符号、色彩和图案等信息,了解地貌特征、水系系统、高低变化等地表地形情况。
地形图的解读需要综合运用地理学、地质学等学科的知识,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解读方法:1. 观察等高线和等高点通过观察等高线的分布、间隔、形状和等高点的位置,可以判断地表的平缓程度、地势的起伏情况以及地表的地貌特征。
熟练掌握地形图的使用技巧

熟练掌握地形图的使用技巧地形图是一种能够直观反映地球表面地貌特征的图件。
它通过不同的符号和色彩来表示地球表面的高程和地形特征,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地质构造、山川河流、植被分布和人类活动等。
掌握地形图的使用技巧对于地理学习、自然灾害预防和旅行探险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从准备工作、符号解读、高程判断和地形特征四个方面介绍地形图的使用技巧。
首先是准备工作。
在使用地形图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地形图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构成。
地形图一般包括高程线、等高线间隔、符号、图例和比例尺等内容。
了解这些基本要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形图。
此外,还应该熟悉地图上的常用符号和色彩,比如山地、低地、河流、湖泊、道路等的符号表示方法,以及色彩表示不同高程的规律,这样在阅读地形图时就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地形特征。
其次是符号解读。
地形图上的符号是表示地球表面特征的重要方法,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不同符号的含义。
比如,圆形表示山顶,三角形表示山脊,水平线表示平原,垂直线表示陡坡等。
理解这些符号的含义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判断地势高低和地形特征。
此外,地形图中还会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地貌和地质特征,比如绿色表示低地、森林和植被茂盛的地区,蓝色表示水域等。
通过仔细观察这些符号和颜色的组合,我们就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地形图所表达的信息。
第三是高程判断。
地形图上的高程是指地球表面上某一点与参考水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高程是地形图上最重要的信息之一,也是我们了解地区地势特征的关键。
在地形图上,高程一般用等高线来表示,等高线是连接地球上同一高程点的线。
通过观察等高线的间隔和走向,我们可以判断该地区的地势高低、起伏和地形特征。
间隔越小,表示地势变化越陡峭;间隔越大,表示地势变化越平缓。
等高线的走向也能够反映地势特征,如平行等高线表示平原或山脊,环形等高线表示山顶或山谷等。
因此,通过仔细观察和解读等高线的间隔和走向,我们就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地势高低和地形特征。
地形图的读图技巧

地形图的读图技巧地形图是地图的一种,用来展示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森林等。
地形图的读图技巧对于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地形图的读图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形图。
一、地形图的符号解读地形图上使用了各种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地形特征,例如等高线、河流、湖泊等。
在阅读地形图时,首先要学会解读这些符号的含义。
比如,等高线表示地形的高度,等高线间的距离表示高度的变化,密集的等高线表示陡峭的地形,稀疏的等高线表示平缓的地形。
河流和湖泊的符号也有各自的含义,需要仔细辨认。
二、地形图的比例尺应用地形图上通常会标注比例尺,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通过比例尺,可以计算地图上的距离,帮助我们了解地图上各地形特征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
在使用地形图时,要根据比例尺进行距离的测量和计算,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地图上的信息。
三、地形图的方位标识理解地形图上通常会标注方位标识,包括正北方向、东南西北等。
通过方位标识,可以确定地图的朝向和方位,帮助我们准确地定位和导航。
在阅读地形图时,要注意方位标识的位置和方向,以便正确理解地图上的地形特征和地理位置。
四、地形图的图例应用地形图上通常会附带图例,用来解释地图上使用的符号和颜色的含义。
在阅读地形图时,要仔细阅读图例,了解各种符号和颜色的对应关系,以便准确理解地图上的信息。
图例是解读地形图的重要工具,应该充分利用和理解。
五、地形图的高程解读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可以反映地形的高程变化,通过等高线的密集程度和间距,可以判断地形的陡峭程度和高低起伏。
在阅读地形图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分布和走势,结合地形特征进行高程的解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图上的地形和地貌。
六、地形图的地貌特征分析地形图上展示了丰富的地貌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森林等。
通过分析地形图上的地貌特征,可以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特点,帮助我们认识地球的自然环境。
在阅读地形图时,要结合地貌特征进行分析和推断,深入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
地形图测绘注意要点和基本知识120409讲解

地形图测绘注意要点和基本知识按一定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图,通称地图。
按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及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是综合反映地面上物体和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内容包括各种自地理要素(例如水系、地貌、植被等)和社会经济要素(例如居民点、行政区划及交通线路等),但不突出表示其中的某一种要素。
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中的某一种或几种要素的地图,如地籍图、地质图和旅游图等。
本章主要介绍地形图,它是普通地图的一种。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第一节地形图的比例尺地形图上任意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
一、比例尺的种类1.数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一般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
设图上某一直线的长度为d,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长度为D,则图的比例尺为式中M为比例尺分母。
当图上1cm代表地面上水平长度10m(即1000cm)时尺就是。
由此可见,分母1000就是将实地水平长度缩绘在图上的倍数。
比例尺的大小是以比例尺的比值来衡量的,分数值越大(分母M越小),比例尺越大。
为了满足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测绘和编制了各种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
通常称1:1000000、1:500000、1:200000为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000、1:50000和1:25000为中比例尺地形图;1:10000、1:5000、1:2000、1:1000和1:500为大比例尺地形图。
建筑类各专业通常使用大比例尺地形图。
按照地形图图式规定,比例尺书写在图幅下方正中处,2.图示比例尺为了用图方便,以及减弱由于图纸伸缩而引起的误差,在绘制地形图时,常在图上绘制图示比例尺。
1:1000的图示比例尺,绘制时先在图上绘两条平行线,再把它分成若干相等的线段,称为比例尺的基本单位,—般为2cm;将左端的一段基本单位又分成十等分,每等分的长度相当于实地2m。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总结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总结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是XX最新发布的《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篇一:.....1:500地形测绘技术总结密级:编号:....1:500地形测绘技术总结????.年07月2013....1:500地形测绘技术总结编写单位(盖章):编写人:年月日审核意见:审核人:年月日目录1概述................................................................. . (1)任务来源及目的................................................................. . (1)工作量................................................................. ..................................................................... ...........1任务的安排及完成情况................................................................. ....................................................1任务的安排................................................................. . (1)任务完成情况................................................................. (2)测区概况和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2测区概况...................................................................2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 (2)2技术设计执行情况................................................................. . (3)技术依据................................................................. ..................................................................... .......3技术执行情况................................................................. .................................................................... 3坐标系和高程基准................................................................. .......................................................3成图比例尺及地形图分幅................................................................. ...........................................3时间系统................................................................. ..................................................................... ..4主要精度指 (4)图根控制测量................................................................. .................................................................... 41:500地形图的测绘................................................................. . (5)基本要求................................................................. ..................................................................... ..5地物、地貌的测绘方法................................................................. ...............................................5地形图的编辑................................................................. (7)质量保证措施执行情况................................................................. ....................................................8经验教训及建议.................................................................经验教训................................................................. ..................................................................... ..9建议................................................................. ..................................................................... . (9)3成果质量说明与评价................................................................. ...............9 4上交测绘成果及资料清单................................................................. .. (10)....1:500地形测绘技术总结1概述任务来源及目的为适应?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准确地为城区的规划、税收及土地整理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受??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委托,??(以下简称“我?.”)承担....1:500地形测绘项目。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及绘制技巧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及测绘技巧地形测量的任务是测绘地形图。
地形图测绘是以测量控制点为依据,按以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将地物和地貌测定在图之上,并用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绘制成图。
一、地形图和比例尺1.地形图、平面图、地图地形图:通过实地测量,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图纸上的平面图形,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示地貌形态。
平面图:只表示平面位置,不反映地貌形态地图:将地球上的若干自然、社会、经济等若干现象,按一定的数学法则采用综合原则绘成的图。
我们测量当然主要是研究地形图,它地球表面实际情况的客观反映,各项建设和国防工程建设都需要首先在地形图上进行规划、设计。
2.比例尺(1).比例尺:图上任一线段d 与地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D 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显然有M D d 1=(2).比例尺种类:a .数字比例尺:直接用数字表示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式来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即式中M 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数。
M 愈小,比例尺愈大,图上表示的地物地貌愈详尽。
通常把1:500,1:1 000,1:2 000,1:5 000的比例尺称为大比例尺,1:10 000,1:25 000,1:50 000,1:100 000的称为中比例尺,小于1:100 000的称为小比例尺;b .图式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c .工具比例尺:分划板、三棱尺。
(3).比例尺精度a .定义:人眼正常的分辨能力,在图上辨认的长度通常认为0.1 mm ,它在地上表示的水平距离M ⨯mm 1.0,称为比例尺精度。
b .意义与作用:○1.比例尺精度与比例尺大小的关系:比例尺精度越高,比例尺就越大,利用比例尺精度,根据比例尺可以推算出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度。
例如,1:1 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0.1 m ,测图时量距的精度只需0.1m ,小于0.1 m 的距离在图上表示不出来。
第7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讲解

第7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讲解地形图是一种用于显示地面高程信息的特殊地图。
它通常使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
地形图不仅可以用于户外探险和环境监测,还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制作数字地图的基础。
以下是地形图的基本知识讲解。
1. 地形图的制作地形图制作的第一步是进行大地测量。
这包括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如全站仪和GPS接收器,收集地面高程数据。
然后,数据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处理,以生成用于表示地形的等高线。
2. 地形图的等高线等高线是地形图的主要特征之一。
等高线是连接地面上相同高度点的线条。
它们通常按照等高距间隔绘制,这意味着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海拔高度差为常数。
在地形图上,等高线的间距越小,地形的细节越丰富,图像就越精细。
3. 地形图的色彩与斜度阴影地形图在传达地形信息的同时,通常还会使用色彩和斜度阴影来增强其可视化效果。
色彩通常用于表示地面上不同区域的高度差。
斜度阴影则通过在等高线下方绘制黑色阴影来传达地面的坡度。
4. 地形图的用途地形图广泛用于户外探险和环境监测,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制作数字地图的基础。
在户外探险中,地形图有助于规划路线和决定最佳的登山路线。
在环境监测中,地形图可以用于监测土地侵蚀和洪水等自然灾害。
在GIS中,地形图可以作为底图来支持其他数据的可视化和空间分析。
5. 等高线的基本特征等高线是地形图的核心元素,因此了解等高线的基本特征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等高线的基本特征:•等高线按照等高距离分为多层,每层之间的高度差相同。
•等高线不会相互交叉,因为如果交叉,则会表示同一点有两个不同的高度,这是不可能的。
•等高线形状可以表示地形特征,如山脊,沟谷,山顶等。
•等高线越靠近一组紧密排列的等高线,地形越陡峭。
6. 等高线的阅读方法当读取等高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等高线间距越小,地形越陡峭。
•多个等高线重叠在一起时,意味着一段非常陡峭的地形区域,例如悬崖或陡坡。
•当等高线从一个区域向下延伸时,表示地形处于下坡位置。
地形图的读图技巧

地形图的读图技巧地形图是地图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主要用来展示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森林等。
地形图的读图技巧对于理解地球地形、地势起伏、地貌特征等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地形图的读图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形图。
一、地形图的符号解读地形图上的符号是表示地形特征的重要标识,了解这些符号的含义对于正确理解地形图至关重要。
常见的地形图符号包括山脉、河流、湖泊、道路、铁路、城市等。
通过地图图例或者说明,可以了解每个符号所代表的地形特征,从而准确地解读地形图。
二、地形图的等高线分析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是表示地形高度的重要元素,通过等高线的密集程度、间隔距离等信息可以判断地形的陡峭程度、高低起伏等情况。
等高线的闭合区域表示山峰或者山谷,等高线的间隔越近表示地形的变化越陡峭,通过分析等高线的走势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形图上的地形特征。
三、地形图的色彩运用地形图上的色彩也是表示地形特征的重要方式,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地形特征。
比如绿色表示森林、蓝色表示水域、棕色表示山地等。
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直观地了解地图上的地形分布情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形图。
四、地形图的比例尺测量地形图上的比例尺是表示地图比例的重要标识,通过比例尺可以计算地图上距离的实际长度。
在读取地形图时,可以根据比例尺的信息来准确测量地图上各个地点之间的距禀,帮助读者更好地规划路线或者了解地理位置关系。
五、地形图的方位标识地形图上的方位标识是表示地图方向的重要指示,通过方位标识可以确定地图的正北方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图上的地形分布情况。
在使用地形图时,要注意方位标识的位置,确保地图的朝向正确,避免产生误解。
六、地形图的综合分析在阅读地形图时,要综合运用以上各种技巧,结合符号解读、等高线分析、色彩运用、比例尺测量、方位标识等信息,全面理解地形图上的地形特征。
通过综合分析,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地形图所表达的地形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地球地形、地势起伏等情况。
测量学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培训讲义PPT(讲解)

等高线并注记高程(0.3mm) 间曲线 — 为了较好地表示局部地区地形的细部,
以等高距的一半用长虚线加绘的等高 线(0.15mm) 辅助曲线 — 为了更好地表示局部地区地形的细部, 以任意高程用短虚线加绘的等高线(0.15mm)
1:1000
4 、投影方式 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
东村
西保村 仙台镇南
投影方803式厂 :正第投三小学影方式热电厂
钢厂
北宋村 小庙村
10.0-21.0
密级
坐21.标0 系统:指该幅图是采用的坐标系统22.0
10.8
10.8
高程系统:指该幅图是采用的高程基准
测 绘 机 关 全 称 10.0
21.0
1988年5月 测图。
J-50-1
1:5万
A,B,C,D
J-50-1-A
1:1万
(1),(2),┉,(64)
J-50-1-(1)
1:2.5万
1,2,3,4
J-50-1-A-1 1:5千
a,b,c,d
J-50-1-(1)-a
(二)矩形分幅与编号
图幅为矩形: 50cm × 50cm,40cm× 50cm
或 40cm × 40cm
测绘边界,用地类界符号表示范围,加植被符 号和说明。
地类界与道路、河流、栏栅等重合时不绘地类界, 与境界线、高压线等重合应移位绘地类界。
行树两端实测,中间配置。
(二)、地貌特征点的选择 地貌特征点:方向变化和坡度变化的位置
山脊 山谷
公路
六、经纬仪测图一个测站点的工作
东村
803厂 钢厂
地形图的读图技巧

地形图的读图技巧地形图是地理学和相关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地图类型,用于表达地形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城市及道路等。
这类地图不仅能帮助人们了解某一地区的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更是户外活动、地质勘探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掌握地形图的读图技巧,将会使我们在野外行走、科学探测和城市规划等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一、理解地形图的基本元素在开始阅读地形图之前,首先要了解其基本元素。
一般来说,地形图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符号:地图上用来表示不同地物的图例,包括点、线、面符号,例如山峰用三角形表示,河流用蓝色曲线表示等。
这些符号需参考地图的图例说明。
比例尺:显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通常以数字或分数表示。
例如1:100000表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000厘米(或1千米)。
了解比例尺能够帮助我们计算实际距离。
等高线:表现地面的高程变化,是地形图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可以反映地势的陡峭程度,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
方位:通常情况下,地图上会标注北方指向。
在野外行走时掌握方位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迷失方向。
地物标注:包括城镇、道路、桥梁、公共设施等信息,通常会采用特定符号或文字标识,用于帮助使用者识别和定位。
二、使用等高线判断地形特征掌握如何解读等高线是有效利用地形图的一项重要能力。
通过观察等高线,我们可以快速获得地形起伏情况的信息。
判断坡度:等高线密集:两个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较小,这样的区域坡度陡峭。
等高线稀疏:两个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较大,说明此处坡度平缓。
识别山峰与山谷:山峰:在地图上通常呈现为由多个等高线环绕而成的小圈,中心点是该山峰最高点。
山谷:常表现为一系列幅度逐渐减小的等高线,在相邻两个高程圈之间往往有较低的点(即谷底)。
判断河流走向:河流流动方向与等高线交叉时是呈现“V”字型,V字顶部指向水源(上游),而V字底部则指向河口(下游)。
三、识别地物与环境特征除了掌握基本元素和等高线知识外,我们还需要通过地图上的符号和标注来理解周边环境和可直接观察到的地物。
地理地形图解读方法总结

地理地形图解读方法总结地理地形图是用来展示地球表面地貌特征和地势高低变化的重要工具。
正确的解读地形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球的地貌形成过程和地理环境特点。
以下是一些地理地形图解读的方法总结:1. 高低变化的理解地理地形图中的等高线可以显示地形的高低变化。
通过分析这些等高线的间距和密度,我们可以判断地形的陡峭程度和起伏程度。
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地形的变化越剧烈;等高线的间距越大,表示地形的变化越缓和。
了解这些变化对于解读地质地貌非常重要。
2. 水系和河流的分析地理地形图中还会显示水系和河流的信息。
通过观察河流的走向和密度,我们可以判断地势的起伏和水流的通道。
河流的汇合和分支点也会反映地形的特点。
通过分析水系和河流,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的水文循环和地理分布。
3. 行政区划和土地利用地理地形图还会显示行政区划和土地利用的信息。
通过观察不同区域的颜色和标记,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城市分布、农田分布和自然保护区的位置。
这对于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区域规划非常重要。
4. 制图符号和图例的理解在解读地理地形图时,我们需要熟悉一些常见的制图符号和图例。
制图符号可以表示不同地貌特征、水文特征和人文特征。
图例会解释这些制图符号的具体含义。
只有了解这些符号和图例,我们才能准确地解读地图上的信息。
5. 地形与地球的关系最后,在解读地理地形图时,我们需要将地形的变化和地球的其他要素联系起来。
地形和气候、植被、岩性以及地震活动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地形与地球其他要素的关系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地球的地理特征。
综上所述,通过正确地解读地理地形图,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地形特征和地理环境,从而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变化和发展。
参考资料:。
浅谈山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

浅谈山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摘要】一般来说大比例制图通常用于工程技术,城市建设以及军事领域,山区地势绘图中很少采用这种绘图方式,由于山区多崇山峻岭,地势复杂,在绘制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许多的问题,无法像平地绘图那样方便。
因此对于绘图工具的选择,以及绘制方式就显得格外重要。
文章以某山区的大比例地形图测绘为例,简单的介绍其测绘方式,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山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不断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绘制地形图方面得到很大的支持,以往绘制地形图中所发现的问题也逐渐得到解决。
但这只是对于绘制一般的地形图而言,在绘制山区地形图时依然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对山区进采用大比例尺方法绘制的时候,将会遇到更多的难题,因此对于技术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必须采用合适的方法来完成山区地形图的绘制。
1山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方法1.1采用全站绘测从当前全站仪测绘方法的应用来看,主要包括三种具体测绘方式。
首先,全站仪与笔记本电脑相结合,借助通讯线直接与全站仪通讯录、记录数据,实时成图。
这种测绘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将获取到的信息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在绘制者眼前,而且获取的信息更加全面精准。
但是山区的地势比较险要,交通不是非常便利,因此这种方式最大的弊病就在于难以携带;其次,全站仪与电子手薄连接。
全站仪在采集到数据信息之后,直接传给电子手簿,在野外就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属性操作,对相关地物进行及时地处理。
这种测绘方式的优势在于PDA可以清晰的将所测点显示出来,测绘者看起来更加方便,同时跑尺员可以提前对路线以及地形进行了解,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效率低下,无法提升外业观测的效率,因此现如今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将这种测绘方式淘汰。
最后,直接利用全站仪内存模式。
这种测绘方式在测绘过程当中不需要连接其他测绘工具与全站仪,全站仪自动分析所获取的信息,通过采集点绘制出草图,然后将测点传入到计算机中的制图软件当中,依据草图进行绘制。
地形测绘工作总结地形测绘技术总结

地形测绘工作总结地形测绘技术总结:地形测量技术总结报告地形测量技术总结报告为期三周的地形图测量实习已经结束了,作为水利工程系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
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比如地形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和制图学。
我们所学的工程测量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知道了团队精神是如此的重要,无论是少了中间的哪一环都无法完成任务,任何一个步骤、环节,都少不了,也出不得错,一步错步步错,因此,测量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团队的合作。
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而且要分工明确,工作也可以交换来做,还需要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现在正值夏天,炎热的天气、刺眼的阳光,不但影响着仪器的读数还考验着我们小组人员的耐力。
但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我们保持平静的心态来寻找合适的机会,用坚强的意志接受阳光的考验。
在检验所测数据的时候,做到发现错误立即解决,对读数结果超限的时候立即返工,我们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同时还发现测量工作一般都在规定的记录表格上如实地反映出测、算过程和结果,表格中有计算校核。
外业测量结束后,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限差允许的范围内,即按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进行调整,若超过限差,必须重测,直到合格为止。
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测量之初我还有点担心自己不会测,测不好,担心自己不能按时的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的团结、默契,克服了测量中的种种问题,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
1、在测量实习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比如:立水准尺时,水准尺除立直外,还应选在重要的地方。
2、在用水准仪和经纬仪测量的过程当中,有的过程出现了大的误差,经过我们的重新测量计算,误差范围也减小到了可以允许的范围里。
3、还有就是计算问题,计算必须认真完成,一是初步的计算,一二是检验,不过,在此过程当中也还是出现了计算错误的问题,我们在不断的重复检验之中算出了正确的数值,尽量让误差减少到了最少。
如何进行山区地形测绘与地形分析

如何进行山区地形测绘与地形分析山区地形测绘与地形分析是地理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于山区开发利用、自然灾害防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数据获取、测绘技术、地形分析等多个角度,介绍如何进行山区地形测绘与地形分析。
一、数据获取首先,进行山区地形测绘与地形分析的第一步是获取相关的数据。
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地面测量和摄影测量来获取地形数据,但这种方法耗时耗力,并且效果有限。
现代的测绘技术提供了更加高效和准确的数据获取途径,例如航空遥感、卫星遥感、激光雷达等。
航空遥感是利用载有光学、红外、激光等传感器的航空器进行地面观测和数据获取的技术手段。
通过航空遥感,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形数据,准确度较高。
卫星遥感是利用人造卫星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手段,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形数据,但分辨率相对较低。
激光雷达则是利用激光束扫描地面,通过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来获取地形数据,其测量精度非常高。
二、测绘技术得到地形数据后,需要借助一些测绘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其中,地面控制点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地面控制点是指通过实地测量和摄影测量确定的具有坐标信息的点,用于校正测绘数据。
通过地面控制点的建立,可以提高地形数据的准确性。
在地形测绘中,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的建立也是必不可少的。
DEM以数字化的方式将地表的高程信息存储起来。
DEM可以通过插值方法从获取的地形数据中建立起来,是进行地形分析的基础。
另外,地形剖面图和地形图是进行地形分析的重要手段。
地形剖面图是以剖面的形式展示地形起伏情况的图表,可以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来研究地形的变化规律。
地形图则是以等高线和地形符号等方式绘制的地面高程的专题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地形的起伏情况。
三、地形分析有了相关的数据和测绘技术支持,我们就可以进行山区地形的分析了。
地形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包括地形起伏分析、地势特征分析、流域分析等。
地形起伏分析是通过等高线图进行的,主要用来显示地形的起伏情况。
地形图基本知识(非常实用)

将地图上,将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等高线。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叫等高距。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如山峰、丘顶等);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如盆地、洼地等)。
等高线是曲线状时,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
数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相交一处时,该处的地形部位为陡崖,并在图上绘有陡崖图例。
由一对表示山谷与一对表示山脊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部位为鞍部。
等高线密集处,表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表示缓坡。
等高线图的判读1、数值大小:平原:海拔200米以下;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2、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
3、形状特征: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
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
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
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地形剖面图1、画法:从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各点海拔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
2、注意点:①剖面线连续多次经过同一条等高线时,多取几点;②剖面线经过河流时,应画出河床。
三、实际运用:(1)选“点”设计: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铝集团山西交口兴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赤泥堆场及输泥管线地形测量
总
结
报
告
山西冶金岩土工程勘察总公司
二○一四年十一月
中铝集团山西交口兴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赤泥堆场及输泥管线地形测量
编写单位:山西冶金岩土工程勘察总公司
编写人:
年月日
审核意见:
审核人:
年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述 (1)
二、作业技术依据 (2)
三、仪器设备与人员组织
四、平面控制测量及高程系统 (2)
五、1:1000地形测图 (7)
六、成果检查 (8)
七、质量评定
八、经验教训和改进意见
七、成果提交
附录
1 GPS控制点网图 (7)
3 控制点成果表 (9)
一、工程概述
1.1 作业目的
受中铝集团山西交口兴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于2014年11月承担并完成了中铝集团山西交口兴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赤泥堆场及输泥管线1:1000地形图测绘任务。
1.2 工作区概况
测区位于交口县温泉乡镇西侧,行政区划属交口县温泉乡所辖,测区东临中铝集团山西交口兴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靠道尔铝业公司。
测区为天然山区,地形较为复杂,植被茂盛,有零星旱地及人工种植散树,测绘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
1.3 测区已有资料及利用
由甲方提供两个D级控制点,为1954北京坐标系成果,中央子午线为111°,高程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后,作为本次控制测量起算点。
1.4 完成工作量
1、E级GPS点 4个;
2、1:1000地形图测绘0.5km2(750亩)。
二、作业技术依据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2、《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95;
3、技术设计书。
三、仪器设备与人员组织
3.1仪器设备
为确保如期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使用的测量仪器及配套设备均已经过严格的检验,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规范和设计的要求。
具体仪器设备如下表3。
表2 仪器设备配置明细表
3.2人员安排
本次地形图测量作业项目按1个作业组计划,选用本作业单位技术牢靠,长期从事测绘工作的优秀人员,作业组共由6人组成,其中负责人1名,观测、记录、数据采集、内业计算人员4名,检查人员1名。
四、平面控制测量及高程系统
平面控制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作业,平面坐标系为1954北京坐标系,高斯投影3°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1°。
高程系统采用GPS静态观测拟合高程。
3.1 控制网的布设
利用甲方提供D级控制点2个。
全网由6个点组成,编号为G2 、G4、K1、K2、K3、K4,详见控制点分布图。
3.2 选点、埋石
4个E级点均选在测区方便作业范围内,选至赤泥堆场两侧分水岭土包上,且两两通视,能有效对测区进行控制。
3.3 观测
E级GPS网使用四台中海达V30型静态GPS接收机,仪器平面精度5mm+1ppm,高程精度10mm+1ppm。
作业时以二调点E26、C级点荫营为起算点。
作业中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仪器安置要求:
(1)仪器对中精度≤3mm;
(2)天线的圆水准气泡始终居中。
3.4 基线向量解算和检验
3.4.1同步环
3.4.2基线总结相对误差最大值
绝对误差最大值
3.5 E级网平差计算
3.5.1平差参数
迭代次数:2
网的参考因子: 2.3800
x向平移: -28.4359米y向平移: -43.5575米比例: 2.3304ppm 旋转: 0.0851秒
3.5.2平面距离平差值
基线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3.5.3平面坐标
最弱点平面中误差
3.5.4高程拟合
3.5.5平差总结
最终平面距离平差值
基线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最终坐标平差值
最弱点平面中误差
表3 E级控制点成果表
五、1:1000地形测图
数字化地形图测量采用全野外数字采集,使用中海达V30型RTK进行采集。
在空地上架设RTK基站,移动站分别在另外两个已知点上求得两坐标系转换的四参数,然后进行碎部点的采集。
碎部点采集时要求移动站为固定解,且停留5秒以上的时间,方可记录该点坐标。
对于灌木密集区域,采取架设全站仪免棱镜模式采集坐标。
测图中测站点对点误差不大于图上0.05mm,移动站立尺密度适当,地形草图绘制正确,作业方法、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内业整理使用南方CASS7.0成图软件进行,数字化制图时采用全屏编辑,地形符号绘制符合规范要求,地物、地貌、数据属性与国家标准统一,基本等高距为1米。
六、成果检查
6.1 GPS平面控制检查
全区平面控制测量共施测E级GPS平面控制点4个。
GPS控制点布设后,对点位布设、埋设情况、通视状况进行了100%检查,确保布设合理、通视良好。
GPS控制测量检查采用中海达V30型(1+3)GPS,重复检查观测4个GPS点。
检查结果如下:
七、质量评价
GPS平面控制测量检查采用了不同的仪器、不同的作业方法,但两次观测成果吻合,平均点位中误差Mcs=±0.024m,说明本区首级控制GPS成果质量可靠;1:1000地形图使用中海达V30型RTK模式采集数据,南方CASS7.0绘图软件编制地形图,作业中严格执行规范,图上符号运用正确,地物地貌反应准确,地形图经自检后提交,可满足设计单位使用。
八、经验教训和改进意见
九、提交成果
1、1:1000地形图一式5 份;
2、数字化光盘一式5张;
3、地形图测量技术-总结一式3份。
山西省阳泉市恒大住宅楼测量技术总结附录1
GPS控制点网图
附录2
控制点成果表
(1954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1°″,1985黄海高程系)
制表:岳晓龙填表:常利校对: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