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合集下载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完整版)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完整版)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一、‎课题研究论证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1)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几‎来突出的社会问题‎。

这些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出外打工,‎他们多数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块‎生活,有的寄养在‎亲戚家里,这些监‎护人只能给孩子生‎活上的照顾。

无法‎像父母那样给他们‎以温暖、约束、管‎理,大多数学生成‎绩下降,出入网吧‎,行为习惯差,有‎的还走上犯罪道路‎。

(‎2)隔代教育‎问题是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①‎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和行为习惯差的‎问题。

呼吁社会、‎学校、家庭给他们‎温暖,联络他们的‎父母、监护人给他‎们爱,给他们温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生活‎充满阳光。

‎②解决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差的问题‎,督促他们学习。

‎在校期间督促留守‎儿童的学习,校外‎和监督人联络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使他们热爱学习,‎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快乐的学生‎。

(二)‎课题在国内外研究‎领域的现状。

国‎家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国家给留守儿‎童关爱,研究了‎留守儿童问题。

‎社会、学校、家庭‎建立了留守儿童联‎络网。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会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问题会越来‎越大,本课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助‎于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

本课题‎的研究可以积累一‎些留守儿童的教育‎的经验,为未成年‎人的研究提供一些‎素材、案例。

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报告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外出务工,将儿童留在农村的现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本报告旨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心理上容易感到孤独、失落。

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陪伴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而留守儿童没有足够的机会享受这种关怀。

其次,日常生活、学习和成长环境较为恶劣。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留守儿童的居住条件差,饮水、饮食、卫生等问题日常生活令人担忧。

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匮乏,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学习成果。

再次,安全问题成为了农村留守儿童的难题。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照顾,留守儿童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

他们的家庭监护人往往是年迈的祖辈,缺乏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留守儿童的居住和生活条件,确保他们的生活质量。

其次,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提升乡村教师的素质,增加农村教育资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机会,使留守儿童能够享受优质的教育。

再次,加强社会组织和公共机构的关注和介入。

政府、学校、志愿者组织、社区等应合作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提供心理辅导、情感交流和帮助带养等支持。

最后,加强法律保护和监管。

加大对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法律保护力度,加强对留守儿童状况的监管和评估,确保他们的权益不受侵害。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当今社会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社会关怀和法律保护,可以有效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和心理健康,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3000字(精选5篇)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3000字(精选5篇)

在现在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农村留守⼉童问题调研报告3000字(精选5篇),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村留守⼉童问题调研报告1 1、调研时间 xx年7⽉23⽇——xx年7⽉25⽇ 2、样本选取 抽取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齐伯乡的4个村的⼉童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20份,有效收回率92%,在调研过程中,以匿名的形式实施调查,并分层随机抽取50名⼉童进⾏了个别访谈。

齐伯乡位于平坝县西北部,东接清镇市犁倭乡,南接⼗字乡,西接乐平乡,北连织⾦县,全乡总⾯积80.74平⽅公⾥,下辖17个⾏政村,其中省级⼀类贫困村⼗个,⼆类贫困村3个,全乡总⼈⼝1.8万⼈,⼤概有5千⼈外出打⼯。

乡民知识⽂化相对偏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并且外出打⼯的情况⼗分普遍,导致滞留在家的⼉童达到⼤约1200⼈。

3、调研过程和⽅法 齐伯乡地处偏远(据县城28公⾥),⼭势起伏较⼤(南⾼北低),地势险要,平坝县最⾼和最低的地⽅都在齐伯乡。

为了全⾯了解齐伯乡留守⼉童的现况,我们在乡团委的帮助下对齐伯乡的齐伯村、下寨村、跑马村、格⽀村四个村进⾏抽样调研。

为了更多的收集信息,我们采取徒步的⽅式到达⽬的地。

在调研地点,深⼊到每户农家,对农村留守⼉童采取问卷调查及对⼉童和监护⼈访谈的形式来了解⼉童的现状。

4、调研结果及分析 结合此次调查,现将调查的有关情况统计总体状况如下: 4.1⽣活状况 了解留守⼉童的⽣活状况,是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的基本保障。

调查结果显⽰:⼤部分的留守⼉童跟随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住在⼀起,其余⼀部分跟其他亲戚住在⼀起,还有极⼩部分⾃⼰单独住。

留守⼉童监护⼈的主要责任是照顾他们的⽇常⽣活和监督他们的学习,但能给留守童辅导作业和在思想上进⾏教育的监护⼈很少。

调查结果显⽰:只有5%左右的监护⼈能够辅导⼉童做业和进⾏思想上的教育,60%的留守⼉童会⾃⼰做饭,洗⾐服,独⽴⽣活,40%的⽗母会经常打电话回来和孩⼦通话。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福泉市2013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报告课题名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负责人:孟信炎联系:所属单位:福泉市第四中学研究起止时间:2014年04月—2015年10月最终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及与课题相关的论文福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领导小组2015年3月修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以福泉四中高中留守少年为例课题负责人:孟信炎执笔【摘要】留守儿童是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然而目前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不容乐观。

普遍存在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的学习问题,缺乏温暖家庭带来的心理问题以及缺乏亲情交流带来的思想行为偏差问题。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谈话等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学习教育和心理等问题的成因做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加大教育法律宣传、建立“寄宿制”学校,发挥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留守儿童;福泉四中;教育问题。

引言在我国快速的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

最近30年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到2000年人口普查时,全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超过1亿。

流动人口主要是从农村到城市流动的青壮年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左右。

由此在很多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普遍出现了人口结构的“386199”现象,也就是“留守儿童”问题。

目前,在与留守家庭有关的诸多问题中,“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儿童时期是人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活环境不稳定,缺乏父母亲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数量的继续攀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

总体来看,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深层矛盾和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课题论证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课题论证报告

课题研究的阶段划分
1.准备阶段:确定课题,搜集有关课题的文献资 料、书籍等。 阶段负责人:田民 裴玉玲 2.实施阶段:进行文献研究;讨论制定课题研究 方案,提交方案并进行论证,并进一步修改、 完善方案。 阶段负责人:全体小组成员 3.总结阶段:课题总结; 整理成果;撰写研究 报告,论文。 阶段负责人:何玉红 侯莉 曾丹
预期成果
(1)《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对策》 的课题论证报告 (2)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 对策》方面的论文
参考文献
1.《留守儿童的教育及管理》张云峰,中小学电教2011.1
2.《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李振刚、杨继 仁,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1 3.《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探究》叶松, 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一期 4.《农民工子女教育救助对策研究》温宏,苏州大学 2007 年 5.杨静慧《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与对策》安徽行 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课题的核心概念的界定
(二)教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课题重点调查留守学生目前在学校的各种表现, 及在教育中确实存在的种种问题,探究指导留 守学生如何生活、如何学习,如何养成良好的 行为习惯,如何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等方面的多种途径和操作性强的有效策略,以 及挖掘留守学生成长方式中的新之处
1.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提倡爱心教育。 2.关注了教育对象中的特殊群体,体现了 以人为本的理念 3.以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宗旨,尊重儿 童的主体性,构建 “博爱”的学校教育 文化 4.通过调查研究,创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教 育途径和教育方法
研究的可行性
1.首先,我们小组拥有教育界实力雄厚的指导老 师指路引航,这样能够快速进入研究状态及得 到有效指引。 2.研究制度健全、切实有效。我们小组实行明确 分工合作制,各司其职。定时、定点交流整理 意见。效率高、效果好。 3.地区优势、成员优势。我们所处的位置是重庆 西南偏远山区,这里有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小 组成员大多都有留守儿童的亲身经历,对留守 儿童的各种问题感同身受,更能设身处地的看 问题,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精选15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精选15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精选15篇)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1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数量不断增多,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相关问题,提高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探索有效解决留守妇女儿童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逐步建立健全留守妇女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营造共同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社会氛围,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优化留守妇女的生存发展环境及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环境。

__区妇联深入笔架山乡、新市渡镇、会龙山街道、牌口乡、__桥镇等单位,通过发放情况统计表、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对这几个乡镇街道的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现状及如何建立关爱服务体系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现状汇报如下:__区位于__偏北,总面积1278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5个街道和__工业园,总人口85.77万,其中女性40.2万人,占46.87%。

全区现有17个乡镇(街道、工业园)目前,我区共有人口85.77万人,妇女40.2万人,占总人口的48.84%,其中留守农村妇女31320人,留守妇女占妇女总数的7.8%;0-18岁儿童共159178人,其中留守儿童5648人,占儿童总数的3.5%。

1、从年龄特征看,以中青年妇女为主。

2、从文化程度看,以初高中水平为主。

留守妇女大多文化偏低,小学文化程度1970人,17.4%;初、高中文化程度8965人,占79.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只有385人,约占3.3%。

3、从分布地域看,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村。

如__桥镇共28个村,__寺村,留守妇女为1326人,占全镇留守妇女人数的11.8%;沛林村1405人,占12.4%.4、从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看,以低技术含量劳动为主。

《2024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范文

《2024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范文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许多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找工作机会。

然而,这一进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离异等原因而被迫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

这一群体的数量庞大,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状况引人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1. 数量与分布据统计,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已达到数千万人,主要分布在贫困地区和偏远农村。

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资源匮乏,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导致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相对恶劣。

2. 生活和学习状况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令人担忧。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往往缺乏家庭关爱和照顾,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在学习方面,由于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落后,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许多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缺乏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1. 经济发展与城乡差距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差距过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找工作机会,导致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留守儿童在农村生活和学习。

2. 家庭教育缺失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离异,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影响1. 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往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自卑、孤独、焦虑等。

这些问题对他们的个人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他们在学业、生活和社交方面遇到困难。

2. 对社会的影响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青少年犯罪、辍学等。

此外,留守儿童问题的存在也制约了国家教育公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通用5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通用5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通用5篇)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通用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篇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

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

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29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成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

因此,留守儿童问题虽然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留守儿童问题仍然是当今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就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笔者在仪征市马集镇方营村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并对留守儿童问题谈一些初浅的看法。

一、基本情况方营村位于马集镇北首,共有20个村民小组。

常住户540户,现有人口1950人。

土地面积2684亩,其中花园800亩。

现有机械加工、玩具、生态园等企业8家。

三业总产值2500万元,人均纯收入9611元。

我村大部分群众迫于生计挤进了打工队伍中去,成为打工一族,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

据调查,全村有留守儿童43人,其中在校小学生中就有18位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41.9%,老人监护的有35人,占81.4%,寄养他人的有2人,占4.7%。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1、留守儿童成绩欠佳。

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其中17%的小学生成绩较差,4%的小学生成绩很差;留守儿童中有1%的人上学经常迟到,有时迟到的高达27%,11%的留守儿童有过逃学的经历。

分析原因,一是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部分农民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大,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

二是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

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隔代监护,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4篇_调研报告_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4篇_调研报告_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4篇近年来,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谋求发展。

在这些进城务工人员中,有相当数量的是有孩子的父母,由于经济、教育、家庭等多方面原因,他们将子女留在农村,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庞大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儿童时期是人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活环境不稳定,缺乏父母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为较为全面地了解全市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和发展现状,我们利用开展大调研的实际,对高密市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了此份报告。

一、调研基本情况说明为便于数据的统计和梳理,此次调研中,我们将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为确保调研数据和相关分析的准确定,调研过程中,我们随机选取了高密市不同镇街的200名留守儿童(男孩109名,女孩91名),并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了解、家庭走访多种方式,深入了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从社会、家庭、个人等层面探究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调研过程中,我们重点摸清了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情况、打工地域、回家频率,留守儿童抚养、安全保护、学习教育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数据,并进行了深入客观的分析,通过分析,我们感到,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和发展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亲情缺失的问题。

在作为调查样本的200名留守儿童中,超过半数的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或者不能和父母同时生活在一起。

37%留守儿童的父母同时在外打工,51%的父亲单独在外打工,25%的父母连续外出打工时间在2年以上。

15%的留守儿童父母并不是在潍坊本地打工,部分离开潍坊市,前往济南、青岛、烟台等地,有的甚至在外省打工,由于离家较远,回家不方便,进一步加剧了亲情缺失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长期在农村家中自理,与父母分居的儿童。

由于长期分离,留守儿童面临着心理、教育和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留守儿童通常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无人照料和看管的时间较长。

其次,留守儿童生活条件较差,可能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洁净水源,并且住房环境不佳。

再次,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影响其学习和发展。

最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容易受到影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力度,通过加强农村教育和医疗设施建设,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

其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增加亲子交流时间。

此外,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援助力度,通过捐助、义教等方式,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和学习环境。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需要社会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只有通过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条件,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与实验成果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与实验成果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验针对学校留守儿童缺乏亲情呵护,在家庭教育方面出现严重断层或缺位,导致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习惯表现差的客观现实开展研究,我从学校管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四个方面入手,通过两年的研究和教育实践,对培养留守儿童良好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研究过程中总结出了加强留守儿童养成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一、本研究主要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习惯教育的现实问题1、在新的形势下,探索出教育学生的新方法、新途径。

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抛弃传统的育人方法,变单一的说教式、挖苦式、孤立式、侮辱式、放弃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用启发式、情感式、鼓励式,平等交流等方式去教育学生,让学生人人成材。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2、构建新的学生评价体系。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挥,彻底屏弃应试教育模式下的以成绩论英雄,以考分定胜败,考分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的评价模式。

3、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师生同学之间关系融洽,彼此信任,情同一家。

(2)创设愉快的生活环境,优化生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之健康成长。

(3)创设友爱的人际关系环境,进行爱的教育,提倡爱的奉献。

(4)创设清洁美丽的校园环境,校舍净化、绿化、美化,有礼貌,守纪律,视校园为我家。

4、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自理能力,具有创新精神。

因此,抓好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们对留守学生的现状概括为“六失现象”:学业失教;心理失衡;行为失范;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安全失保。

具体表现在1、“留守学生”比例大全校“留守学生”475人,其中,“留守儿童少年”中单亲外出的占79.6%,双亲外出的占30.2%。

2、“留守学生”隔代教育现象凸现双亲外出的“留守学生”中,由祖辈监护的占21.71%,由亲友监护的占8.29%,无人监护的占0.2%。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7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7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7篇调研报告是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调研报告是调研工作的文字证明,是落实一项项目的文字参考,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篇1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其中一部分群体赴韩务工,一部分涌入经济发达城市,而他们的子女大多留给了祖父母、兄弟姐妹和亲戚照顾,从而形成了一支特殊的留守儿童队伍。

大部分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正常的爱护、教育和关怀,有的从小就染上了诸多不良社会习气,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其教育问题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目前,我市有中小学校共计28所,农村中小学14所;其中汉校有6所、朝校有4所、民族联校有4所。

从留守儿童分布情况看,汉族学校留守儿童占全校学生总数的8.6%~68%之间;朝鲜族学校留守儿童占全校学生总数的72%~90%之间;民族联校留守儿童基本是朝鲜族学生。

从图表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市农村留守儿童比例比较高,有的学校留守儿童比例接近极化,尤其是朝鲜族学校留守儿童所占比更为突出,民族联校和汉校的留守儿童也多是朝鲜族学生。

(一)学习教育不系统。

外出务工父母常年在外,一周或一个月才能与孩子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联系一次,有的甚至好几年不回家。

这种父爱、母爱的严重缺位,不利于引导、教育和监督子女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更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部分监护家庭只注重孩子的物质生活,而忽视孩子的学习,尤其是忽视了对孩子人格的培养。

(二)人格发展不健全。

由于爷爷、奶奶等隔代监护者,对孩子溺爱、放纵,留守儿童的生活几乎处于无限制状态,缺乏正常、积极的教育和引导。

而且由于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与父母进行沟通和感情培养,长此以往,大多数留守儿童会变得感情冷漠,容易形成内向、自卑、孤僻等性格特征。

可以说,父母外出打工的时间越长,留守儿童的性格变化就越大;儿童年龄越小,变化就会越快。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范文三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范文三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范文三篇结合这次调查,现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近况、成因及对策,题出如下调查意见.一基本概况我们实习的地方是相对较贫困的农村地区.这个地方生活条比较坚苦,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的生活水泙不高,很多人为了改变这中现像,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年轻人纷纷外出到沿海发达地方打工.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类型!年轻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和亲戚来照看!这正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来原!我所教的班有96个学生,其中就有30多个孩子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里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安时完成、有姑獨感和失落感的倾向,不愿与其他同鞋和小朋友交流、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提及源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现像.根剧留守儿童家庭状态,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领等诸多茵素的影响,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仰天长叹,只管吃的放纵型.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这些人群年佬、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他们由于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种一大家人的田地、喂养猪牛等,他们天天忙于农活,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了.他们单单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特别到了农忙季节,连吃饭都顾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饭或埃饿.许多孩子还承担起家里所有家务事,有时,连几岁地孩子也得下地干活儿.至于如何培育孩子,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义,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关心学习更无从谈起.对于孩子心理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槪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其实,这一现像在留守儿童家庭里普遍存在.他们的父母忙于挣钱,自己和祖父母忙于农活、家务,对自己的培育、成长都无人关心,使自己本应得到温暖、关爱的童年变为早熟的大人.(2)隔代培育,只顾给的溺爱型.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着.由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更痛心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说说而已.如此,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伐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于是孩子受家里人的宠爱,家庭培育的坚巨性由此加大.宠坏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经常对人无礼貌,喜欢无中生有,学习懒散.(3)寄居他家,无法管的放纵型.农村留守儿童中,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养在亲戚家或朋友中的.被寄居的孩子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因为他们毕竟不是和自己的亲人一起生活起居.他们中有一般人总感觉在亲戚家里毕竟没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束手束脚的,看起来胆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离去了亲戚,就像老鼠离去了猫,他们就无法无天了.也有少许孩子胆子很大,亲戚根本管不住,有的可以跟亲戚顶撞,亲戚梢微说重了,就怀恨在心或是逃离出走,使得亲戚无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仅能放任自流了.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各级党委的领导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努厉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我们必须全体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发展农村经济,题高农村人口素质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新农村建设可以说是热火朝天,农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很多新农村建设的示饭村、示饭片都是在基础较好的地方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的新型政绩工程,真正基础差经济落后的地方却无人问津,可以说是从未盼到过高级领导的现场办公,至使新型落后地区在产生,新的不和谐在变成,至使种地方的农民不得不继续捅过进城打工的途径来维系家庭的生存,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群体和留守儿童问题有增无减.因此,落实党的加快新农村建设任务,我们应该坚持全体发展观,不仅锦上添花,而且济困解危不仅注重羞道路建楼房,而且重视办好培育题高人口素质;不仅发展经济题高收入,而且关注民本民生优化社会环境.总之,正是要建设全体和谐的新农村,结果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的目的.。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4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4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4篇在生活、教育上的问题从调查的儿童中来看,由于临时监护人的年纪一般比拟大,缺少精力和耐心管教孩子加上他们还要忙于地里的农活,无暇照顾孩子们。

大局部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对学校作业的态度和生活起居安排上。

占44.1%的孩子对待学校作业的态度是草草应付得过且过,有46.7%的孩子看电视没有节制。

另外,在调研中我发现一个令人心忧的现象,局部留守儿童拜金现象极为严重,帮家里干活之前,要先讲好价钱才会去干活,让人痛心。

〔二〕、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太少大局部留守儿童表示老师很少找自己谈话,43%的留守儿童说老师根本没有找他们谈过话,而且都很害怕老师,也不希望老师找自己谈话。

虽然带有儿童的心理,但是从这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工作还确实很不到位,仅有29.8%的留守儿童表示愿意和老师谈谈心里话。

〔三〕、学习压力大通过调查,63%的留守儿童感到学习压力大,24%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差,也有一些表示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识,不能辅导学习,想学好没有条件。

一些孩子告诉我,由于学习成绩差,就害怕爸爸妈妈会问起,而自己的家庭条件差,很多同学看不起等,这就形成很大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人及时为他疏导,就有可能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二、我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一〕、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首先是年龄,因为他们大多都在十五岁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开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出生才几个月或一周岁后,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别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导致心理失衡。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十分想念父母的占71.8%,有79.5%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5.1%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15.4%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

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消极情绪,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课题研究论证研究学校:盘县坪地彝族乡官营小学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自2012年9月,我因工作需要调到盘县坪地彝族乡官营小学工作。

我校处在贵州省与云南省交界的农村地区,学生父母外出打工较多,留守儿童占本校学生比例50%左右。

他们几乎一年中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10次,大部分时间就住在学校里,学生住校,我们也住校,工作几乎是“白加黑”、“5加2”。

第一次走进这里,我被这个校园深深震撼了,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幢幢散发着青春气息的教学楼,还有那恬淡的色彩,我跳动不安的心在瞬间平静了下来,我知道,这座美丽的校园会属于我们,它会给予这里的每一个人,一片绚丽的天空,从那一刻起,我便把它,这所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学校放在了心的最深处,因为它是我心灵的港湾。

这里有很多离开父母的孩子,我们在这里就如同他们的父母一样保护着他们,精心的呵护着他们。

我们在校园里每天都见到那么多的学生,他们大多是10岁左右的学生,在他们的心目中多么希望老师就像家中的爸爸妈妈一样,把他们也当作自己的“宝贝”,当然你不必亲口说:“亲爱的宝贝”,但只要你能从内心深处把这些学生当作自己的宝贝,也许你的一个“亲亲我的宝贝”的动作是最有力的无声的语言告诉小学生:你是老师的宝贝,你要听老师的话,认真学习。

在一个被爱包围的环境里,小学生们会觉得学校就像在“天堂”里一样,一个想把“小学生”变成“宝贝”的老师,那他就是宝贝们心目中的“天使”。

你愿意做小学生们心目中的天使吗?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小学生就是我们的宝贝,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就是爱的表现,对小学生就应该“以爱动其心”,“宝贝”二字是在心中。

我记得在一次体育活动中,一个小学生不小心摔倒了,我发现他用湿润的眼睛看着我,他要表达的意思简单而明了——老师我摔倒了,我痛,我需要你的帮助。

我迅速走过去,轻轻抱起他,先检查一下确定并无大碍之后,抱着他,一边抚摸他的头,一边说:“好孩子不要哭了,要勇敢一点哦”!没想到他立刻停止了哭声,并看着我,好像在说:老师我不哭,我是个好孩子。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正文】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

留守儿童作为特殊群体,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境。

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状况,为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

1.2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分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主要问题和原因,并探讨相关政策和措施,以提供对策建议。

第二章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2.1 人口统计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我国农村地区约有%的儿童被定义为留守儿童。

2.2 家庭结构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主要以外出务工父母和留守家庭为主,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照顾。

2.3 教育状况由于留守儿童缺乏家庭关爱和监督,其教育状况普遍较差,学习成绩低于同龄非留守儿童。

2.4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容易出现社交能力不足、孤独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第三章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与原因3.1 健康问题留守儿童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规律,容易导致身体健康问题的发生。

3.1 教育问题由于缺少家庭教育的引导和监督,留守儿童在学业上面临诸多困难。

3.3 心理问题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呈上升趋势。

3.4 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不足,容易受到欺负或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第四章对策与建议4.1 角色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和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心理支持资源。

4.2 学校角色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教育支持,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

4.3 家庭角色留守儿童的家庭应重视家庭教育,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和关爱,尽量减少外出务工时间。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统计数据报表、政策文献、调研问卷等详见附件部分。

【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法律,主要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调研报告(通用7篇)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调研报告(通用7篇)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调研报告(通用7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调研报告通用篇1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消失了大规模的人口流淌。

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目前年流淌人口已逾1.2亿,且呈连续增长的趋势。

在流淌人口大军中,伴同父母一起流淌且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少年约有300万人数,“留守儿童”则远远超出这个数字。

据__省的一项调查统计,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中,“留守儿童”的比例已达到在校生的1/4,而且有着扩大化和低龄化的趋势。

在张家界市经济发展较快地区武陵源区,20__年春季,全区中小学生8327人,“留守儿童”6__人,占7%左右。

20__年春季,全区中小学生8301人,“留守儿童”665人,占8%左右。

武陵源区第二中学20__年春季,学生1413人,“留守儿童”148人,占22%左右。

可见,在我国广阔农村,“留守儿童”占有不小比例,且在不断增长。

由于“留守儿童”特别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从理论上看,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其核心是社会结构的转型,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是这一结构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别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到家庭结构、社会发展、社会制度、人口素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需要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

从现实上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1、监护现状堪忧以武陵源为例,目前“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

只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对“留守儿童”采用这种监护的方式比较多。

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

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

由于自然的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目录一、内容综述 (2)(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二)研究目的与问题 (4)(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四)报告结构安排 (5)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6)(一)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 (7)(二)家庭教育内容的变化 (8)(三)家庭教育方式的调整 (10)(四)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11)(五)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12)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3)(一)教育资源匮乏 (14)(二)教育方法不当 (15)(三)亲子沟通障碍 (16)(四)家庭教育监管缺失 (18)(五)家庭教育指导不足 (19)四、改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建议 (20)(一)加大教育资源投入 (21)(二)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 (23)(三)加强亲子沟通与交流 (24)(四)完善家庭教育监管机制 (25)(五)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水平 (26)(六)构建家庭教育支持体系 (27)五、结论与展望 (28)(一)主要研究发现总结 (30)(二)对政策与实践的启示 (31)(三)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32)(四)案例分析 (33)(五)实践意义与价值 (35)一、内容综述本研究报告旨在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主要依赖于隔代监护或亲友托管,这种监护模式往往导致亲子关系的疏离,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引导。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自卑、孤独、焦虑等,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干预。

农村家庭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许多农村家庭缺乏教育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未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部分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倾斜,农村留守儿童难以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机会。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还存在一些法律法规上的空白和执行困境。

《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pptx

《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课题研究论证报告.pptx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 页 3 共 留守儿童的研究”,唤起更多人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 关注,通过对他们的关注与关心让他们与其他同学一样从小接受良好的教 育。
2、通过“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有利于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 辅导,探索留守儿童这一特定社会群体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和人生观,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第 页 1 共 12 页
学海无 涯
认真学习。 在一个被爱包围的环境里,小学生们会觉得学校就像在“天堂”里
一 样,一个想把“小学生”变成“宝贝”的老师,那他就是宝贝们心目 中的 “天使”。你愿意做小学生们心目中的天使吗?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小学生就是我们的宝贝,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 就是爱的表现,对小学生就应该“以爱动其心”,“宝贝”二字是在心中。 我记得在一次体育活动中,一个小学生不小心摔倒了,我发现他用湿润的 眼睛看着我,他要表达的意思简单而明了——老师我摔倒了,我痛,我需 要你的帮助。我迅速走过去,轻轻抱起他,先检查一下确定并无大碍之后, 抱着他,一边抚摸他的头,一边说:“好孩子不要哭了,要勇敢一点哦”! 没想到他立刻停止了哭声,并看着我,好像在说:老师我不哭,我是个好 孩子。我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点头,并再次摸了一下他的头,就笑着去玩了。
第 页 2 共 12 页
学海无 涯
“留守儿童”现象将会也必然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据有关 统计数字表明:城镇学校“留守儿童”约占学校总人数 30%,农村学校 “留守儿童”约占学校总人数的 40%。而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 国仅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就近 2000 万人,而且还有增长趋势。“留守 儿童”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 造成了这些“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尤其是家庭 教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和缺位,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偏离正常轨 道:一些儿童内心产生严重自卑感,性格孤僻,行为懒散,我行我素;一 些儿童因心灵空虚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迷上电子游戏、赌博;有的 甚至拉帮结派,打架斗殴,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由此可见,“留 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特殊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关注的现实问题。关注 留守儿童是学校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需要。留守儿童身上明显存在的监护 权缺失、安全无保障、情感缺乏、性格缺损、道德教育出现真空等问题, 已严重影响学校全面育人目标的达成。关注留守儿童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需要。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曾 指出: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和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依然严峻。从负面 看,父母外出务工使家庭教育缺位,对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生理、心 理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它最终会演变成 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种现象会影响农村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发展,进 而影响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课题研究论证研究学校:盘县坪地彝族乡官营小学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自2012年9月,我因工作需要调到盘县坪地彝族乡官营小学工作。

我校处在贵州省与云南省交界的农村地区,学生父母外出打工较多,留守儿童占本校学生比例50%左右。

他们几乎一年中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10次,大部分时间就住在学校里,学生住校,我们也住校,工作几乎是“白加黑”、“5加2”。

第一次走进这里,我被这个校园深深震撼了,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幢幢散发着青春气息的教学楼,还有那恬淡的色彩, 我跳动不安的心在瞬间平静了下来,我知道,这座美丽的校园会属于我们, 它会给予这里的每一个人,一片绚丽的天空,从那一刻起,我便把它,这所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学校放在了心的最深处,因为它是我心灵的港湾。

这里有很多离开父母的孩子,我们在这里就如同他们的父母一样保护着他们,精心的呵护着他们。

我们在校园里每天都见到那么多的学生,他们大多是10岁左右的学生,在他们的心目中多么希望老师就像家中的爸爸妈妈一样,把他们也当作自己的“宝贝”,当然你不必亲口说:“亲爱的宝贝”,但只要你能从内心深处把这些学生当作自己的宝贝,也许你的一个“亲亲我的宝贝”的动作是最有力的无声的语言告诉小学生:你是老师的宝贝,你要听老师的话, 认真学习。

在一个被爱包围的环境里,小学生们会觉得学校就像在“天堂”里一样,一个想把“小学生”变成“宝贝”的老师,那他就是宝贝们心目中的“天使”。

你愿意做小学生们心目中的天使吗?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小学生就是我们的宝贝,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 就是爱的表现,对小学生就应该“以爱动其心”,“宝贝”二字是在心中。

我记得在一次体育活动中,一个小学生不小心摔倒了,我发现他用湿润的眼睛看着我,他要表达的意思简单而明了一一老师我摔倒了,我痛,我需要你的帮助。

我迅速走过去,轻轻抱起他,先检查一下确定并无大碍之后, 抱着他,一边抚摸他的头,一边说:“好孩子不要哭了,要勇敢一点哦” !没想到他立刻停止了哭声,并看着我,好像在说:老师我不哭,我是个好孩子。

我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点头,并再次摸了一下他的头,就笑着去玩了。

农村劳动力转移,留守儿童增多,教育面临新问题。

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相当突出,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求生存图温饱, 求致富图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已成为他们供子女读书的重要经济来源。

这样一来,社会上形成了一群享受不到父母关爱,感受不到家庭温暖的特殊群体一一留守儿童。

据调查,坪地乡官营村片区在校留守儿童占其学生总数的50%左右,且根据目前的形势,其比例将会逐年增加。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不少人心理异常,染上不良习气,误入歧途, 因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社会课题。

“留守儿童”现象将会也必然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

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城镇学校“留守儿童”约占学校总人数30%,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约占学校总人数的40%。

而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仅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就近2000万人,而且还有增长趋势。

“留守儿童”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和缺位,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偏离正常轨道:一些儿童内心产生严重自卑感,性格孤僻,行为懒散,我行我素;些儿童因心灵空虚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迷上电子游戏、赌博;有的甚至拉帮结派,打架斗殴,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

由此可见,“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特殊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关注的现实问题。

关注留守儿童是学校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需要。

留守儿童身上明显存在的监护权缺失、安全无保障、情感缺乏、性格缺损、道德教育出现真空等问题, 已严重影响学校全面育人目标的达成。

关注留守儿童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曾指出: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和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依然严峻。

从负面看,父母外出务工使家庭教育缺位,对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生理、心理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它最终会演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种现象会影响农村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发展,进而影响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1、通过“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唤起更多人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关注,通过对他们的关注与关心让他们与其他同学一样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

2、通过“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有利于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探索留守儿童这一特定社会群体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3、通过“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让学校、让广大教师都来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耐心地对待“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的差异现象, 让他们都参与到“留守儿童”的研究之中。

时刻思考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基于共生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在学校,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 的心理、思想、学习等方面加以引导、梳理、教育,促使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实现教育目标,构建和谐校园。

在家里,使家庭更加和睦、幸福,促进农村家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家庭。

在社会,对促进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现状:农村留守儿童的这一特殊群体的问题与社会转型期少年儿童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区别开来,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分析留守儿童长远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趋势,探索有效推进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方法和手段, 为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

首先,在农村社区教育基础薄弱而留守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形下, 学校教育无疑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这对本来就步履维艰的农村学校教育而言,更是压上了一块大石头。

师资素质、教育经费、办学条件等许多方面的落后,已经使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明显分化。

对大量的留守子女如果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关爱,这部分学生势必要拉农村教育的后腿。

而硬要承担这份责任,又会给农村教育背上新的包袱。

于是,不管不行,管又不能,左右为难,怎么办?其次,关于寄宿制建设的考虑。

针对留守子女家庭教育缺失,其监护人难以较好地履行监护责任的问题,不少地区试图通过让留守儿童在学校住宿的办法进行解决,确实情况有些好转,然而在国家教育经费投资管理体制没有根本转变和专项基金不到位的条件下,究竟有几所学校,几个地区能普遍性地实行留守儿童的寄宿制?寄宿就要建宿舍,就要配备相应的生活老师,就要有相应的食堂等设施,经费从哪儿来?恐怕大面积地推广是不行的。

资本就是要利润的,若不是穷,谁出去打工?留守子女家庭短期内恐怕支撑不起这个市场。

最后,可以肯定农村孩子中留守儿童的比例将越来越大,因而留守儿童问题给学校教育带来的压力将会不断增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队伍只会扩大,不会缩小。

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必将是曲折而艰辛的,农民工及其家庭不可能在较短的时期内都能实现在城镇的定居。

所以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与孩子长期分居两地的情形在中国社会将会长期存在。

相应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是个现实的问题,而且在将来也将越来越成为问题。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势在必行,具有现实意义。

近几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大关注,并得到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教育部基教育司与2004年5月31日组织召开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研讨会之后,中央教科所专家群体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展开了专题研究,山西、浙江、四川等省对留守儿童也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研究,但就其研究现象看,农村留守儿童对社会发展形成了何种破坏性,其心理特点有哪些共性,如何保证其心理健康等都没有一个科学的论证。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是指在体力和智力上各自充分和自由发展的人,认为具有主动性、自主性、社会性及高度的创造性等基本属性。

并指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可是,一个只有具有健康的心理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而关注具有特殊背景的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就显得特别迫切。

2、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进一步从时间、空间和发展趋势上明确了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这就要求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特别要关注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而留守儿童因其背景的特殊性更要受到重视和关爱三、课题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 通过调查研究,为课题提供事实依据。

2、文献研究法: 探索整理市内外研究资料,为课题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3、个案研究法: 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跟踪研究,揭示规律性的东西。

4、经验总结法: 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完善措施。

5、检测比较法: 将留守儿童现状与实施研究采取对策后的状况进行检测对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阶段评价、实验分析、总结归纳。

四、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通过研究,形成有效的实际经验,有针对性的加强留守儿童心理教育,补偿心理关爱,让本校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2、通过研究,形成相关的研究资料、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及个案集等。

课题组成员具体负责成果形式分工如下表:五、研究的条件、1、物质条件:我校收集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资料,并通过校园网络让更多的教师能够查阅大量的与课题相关的资源。

学校重视机构健全,能保证研究经费落到实处。

2、研究基础(1)我校处在贵州省与云南省交界的农村地区,学生父母外出打工较多,留守儿童占本校学生比例50%左右。

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我校教师都是来自各乡镇的优秀教师,他们本身就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为本课题的研究创造的良好的条件。

(3)在此课题研究之前,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与对策研究情况,为本课题研究找下了良好的基础。

3、研究力量本课题是根据当前农村留守儿童众多的具体情况提出的。

课题组成员由校级领导、部分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组成,其中不乏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组织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富有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的学校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等领域的骨干。

人员条件是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保证。

从参与课题的人员结构看,本课题具备很好的人员条件。

课题主持人及核心组成员均从事管理工作已经有多年,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丰富的课题研究工作经验,其他人员多为学校各年级的班主任、有教学经验的学科教师,长期在中小学一线工作,他们构成了课题研究具体实施队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