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析反演实习内容
地球物理反演与层析成像-结业论文与程序设计
地球物理反演与层析成像结业论文及地震走时层析成像程序姓名:学号:班级:地球物理学*班[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
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
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概述地学层析成像是用医学X射线CT的理论详细调查地下物性参数分布状况的物探技术。
分为地震层析成像、电磁波层析成像和电阻率层析成像。
地震层析成像就是用地震数据来反演地下结构的物质属性,并逐层剖析绘制其图像的技术。
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地球内部的精细结构和局部不均匀性。
相对来说,地震层析成像较其他两种方法应用更加广泛,这是因为地震波的速度与岩石性质有比较稳定的相关性,地震波衰减程度比电磁波小,且电磁波速度快,不易测量。
地震层析成像按研究区域的尺度可分为全球层析成像、区域层析成像、局部层析成像:按所用资料的来源可分为天然地震层析成像(大尺度深部横向不均匀性研究)、人工地震测深(主要研究浅部界面分布)。
按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一般分为基于射线方程的层析成像和基于波动方程的层析成像。
前者按射线追踪时所用的地震波资料的不同又可分为体波(反射波、折射波)和面波层析成像:按反演的物性参数区分,可分为利用地震波走时反演地震波速度的波速层析成像以及利用地震波振幅衰减反演地震波衰减系数的层析成像。
基于射线理论,地震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由于走时具有较高信噪比、无论是柱面波还是球面波走时的规律都相同等优点,相对来说发展较早,技术方法比较成熟,是目前地震层析成像的主要方法。
但是射线理论只适用于波速在一个波长范围内变化很小的场合,是波动方程的高频近似,因此它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基于波动方程的层析成像方法由于需要超大规模的三维数值计算,目前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但波动方程包含了地震波场的全部信息,比仅利用走时资料的射线追踪层析成像更能客观地反映地下结构的信息,因此是未来地震层析成像的主要发展方向。
层析成像技术能以图像的方式直观清晰地显示地下物质结构的属性,所以这种方法一产生就受到了极大关注,被广泛应用于内部地球物理和地球动力学、能源勘探开发、工程和灾害地质、金属矿勘探等领域。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篇一:柱层析实验报告柱层析分离色素一、【实验目的】1.了解柱层析的分类,掌握各种柱层析的原理。
2.熟练掌握吸附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叶绿体色素是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主要有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
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是对其认识和了解的前提。
利用叶绿体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可用95%乙醇或无水乙醇提取。
分离色素的方法有多种,如纸层析、柱层析等。
柱层析法是色谱法中的一种,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对固定相的吸附能力,以及对洗脱剂(即移动相)的溶解度不同将各组分分离。
常用的柱色谱有吸附色柱谱和分配柱色谱两类。
吸附柱色谱通常是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积很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物质或粉状固体作为吸附剂(如氧化铝或硅胶),当混合物的溶液流经吸附柱时,就被吸附在柱的上端,然后从柱顶加入溶剂(洗脱剂)洗脱。
由于不同化合物在吸附柱上的吸附能力不同,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同,因此各组分随溶剂以不同速度下移,形成色带。
继续用溶剂洗脱,吸附能力最弱的组分就随溶剂首先流出,整个层析过程进行反复的吸附-解析-再吸附-再解吸。
用柱层析法可以分别收集各组分,并逐个鉴定。
本实验是把三氧化二铝填入玻璃管中(压成柱状)作为吸附剂,将叶绿体色素的石油醚提取液倾于吸附柱上,色素即被吸附。
由于色素的种类不同,被吸附的强弱不同,就在吸附柱上排列成为不同的色层,再利用吸附剂在不同溶剂中有不同的吸附力,用不同的溶剂进行洗脱,从而达到叶绿体主要的4种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分离。
三、【实验材料】原料:新鲜的菠菜叶试剂:1.无水乙醇或95%乙醇 5.三氧化二铝2.石英砂6.饱和氯化钠溶液3.丙酮7.水硫酸钠4.石油醚(60-90℃)8洗脱液:丙酮:石油醚=1:9 器材:层析柱(1×30cm),研钵,蒸馏装置,脱脂棉,天平,烧杯,过滤漏斗,玻璃棒,锥形瓶,分液漏斗,试管,铁架台四、【实验操作】1.色素的提取:20克菠菜,加少许石英砂,再加20毫升无水乙醇研磨成浆,脱脂棉过滤,保存滤液,滤渣再用无水乙醇提取一次,合并滤液,滤渣再加入30毫升石油醚提取一次,过滤,合并滤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再加入40毫升饱和氯化钠溶液震荡,弃去下层溶液,再分别加入20毫升水震荡洗涤几次,直至下层无色,保留上层溶液,转移至三角瓶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5分钟,备用.2.样品的浓缩:将提取液放入蒸馏烧瓶中,蒸除多余的石油醚,至剩余液体5-8毫升左右,以备加样使用。
离子交换层析实验报告
离子交换层析实验报告离子交换层析实验报告引言:离子交换层析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离子交换层析技术,研究不同离子在固定相上的吸附行为,并探讨离子交换层析的应用潜力。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离子交换树脂、不同离子溶液、蒸馏水。
仪器:离子交换层析柱、分光光度计。
方法:1. 准备不同离子溶液,浓度分别为10 mM。
2. 将离子交换树脂装入层析柱中,并用蒸馏水洗涤至平衡。
3. 将不同离子溶液分别加入层析柱,收集洗脱液。
4.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洗脱液中离子的浓度。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不同离子在离子交换层析柱上的吸附行为存在一定差异。
以Na+、K+、Ca2+、Mg2+为例,我们发现Na+和K+的吸附量较小,洗脱较快,而Ca2+和Mg2+的吸附量较大,洗脱较慢。
这是因为离子交换树脂中的功能基团与离子之间的亲和性不同所致。
进一步分析发现,离子交换层析技术在水处理、食品加工、药物制备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潜力。
例如,在水处理中,离子交换层析可用于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害物质,提高水质;在食品加工中,离子交换层析可用于去除食品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提高食品质量;在药物制备中,离子交换层析可用于纯化和分离药物成分,提高药物的纯度和效果。
此外,离子交换层析还可以与其他分离技术相结合,形成多重分离系统,提高分离效率。
例如,离子交换层析与凝胶过滤、逆流色谱等技术的结合,可实现对复杂混合物的高效分离。
结论:离子交换层析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离子在离子交换层析柱上的吸附行为,以及离子交换层析技术的应用潜力。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离子交换层析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更多可能性。
氨基酸薄层层析实验报告doc
氨基酸薄层层析实验报告篇一:生物化学实验-氨基酸分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第一部分(预习报告内容):①实验原理、②实验材料(包括实验样品、主要试剂、主要仪器与器材)、③实验步骤(包括实验流程、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评分(满分30分):XX】一、预习报告? 实验原理:根据固定相基质的形式,层析可分为纸层析、薄层层析和柱层析。
薄层层析是在玻璃或塑料等光滑表面铺一层很薄的基质进行层析。
薄层层析(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是将吸附剂均匀地在玻璃板上铺成薄层(固定相),再把样品点在薄层板一端,再把板的这端浸入适当的溶剂(流动相)在薄层板上扩展。
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的反复进行,而将样品各组份分离出来。
本次实验:? 具体原理:当流动相在固定相上流动时,由于吸附剂对不同氨基酸的吸附力不一样,不同氨基酸在展开溶剂中的溶解度不一样,点在薄板上的混合氨基酸样品随着展开剂的移动速率也不同,因而可以彼此分开。
? 吸附剂(固定相):硅胶(C.P.)。
为使制成的薄层板不易松散,加入5%羟甲基纤维素钠(CMCNa)作黏合剂。
? 展开剂:正丁醇、冰醋酸和蒸馏水的混合液(80:10:10,V/V/V)。
? 展层-显色剂:按照10:1比例(V/V)混匀的展开剂和0.1%茚三酮溶液。
? 活化(activation):在一定温度下,对吸附剂硅胶加热去除水分。
可使硅胶的活性提高,吸附能力加强。
? 氨基酸与茚三酮的显色反应:茚三酮水化后生成的水合茚三酮在加热时被还原,此产物与氨基酸加热分解产生的氨结合,以及另一分子水合茚三酮缩合生成紫红色化合物而使氨基酸斑点显色。
? Rf值:Rf?斑点中心到样品原点的距离对应溶剂前沿到样品原点的距离由于物质在一定溶剂中的分配系数是一定的,故移动速率(Rf值)也是恒定的,因此可以根据Rf值来鉴定被分离的物质。
?实验材料:? 样品:1、0.01mol/L丙氨酸;2、 0.01mol/L精氨酸;3、0.01mol/L甘氨酸;4、混合氨基酸溶液。
《地球物理反演与层析成像》实验报告_201205050112-张三
本科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地球物理反演与层析成像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专业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程先琼实验地点实验成绩二〇-四年十二月二〇一五年一月填写说明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3、格式要求: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
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题目(二号黑体居中);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实验一射线追踪-建立观测系统一、实验原理二、程序源代码三、结果图四、本次实习体会实验二~五射线追踪-向前处理一、实验原理二、程序源代码三、结果图四、本次实习体会实验六射线追踪-向后处理一、实验原理二、程序源代码三、结果图四、本次实习体会实验七~八反演方法一、实验原理二、程序源代码三、结果图四、本次实习体会。
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
大速度梯度射线追踪三维算法,这种方法根据费马原理 (Fermat’s Principle),在炮点和检波点之间通过计算最小的 旅行时间,找到两点之间的射线路径,而不是严格地验证Snell 定律。这种算法的优点是它的计算效率比较高,可以避免内插。 这种算法不要求有岩性边界或水平连续层面
层析反演静校正原理
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2)
如果低速层下面的沉积层较厚,而且速度 垂直梯度变化较大,应当采用回折波的非
线性初至波代替线性首波
试验已经证明:回折波速度估算是一种较 好的方法,该方法能够较好地估算影响构 造成像的静校正低频分量
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开发及应用
提
♣问题的提出
纲
♣层析反演静校正原理 ♣层析反演静校正实现
反演古河道实例(长庆苏里格庙地区) 1)该工区地表高程变化不大在1330米左右 2)反演后其速度、延迟时间、模型底界、低降速 带厚度均有相应的变化 3)通过立体图示清楚地看到古河道体的存在 4)去掉了长波长静校正的影响
不同系统EGRM算法迭加剖面对比
应用高程静校正
应用层析静校正
印 尼 三 维 迭 加 剖 面 对 比
应用高程静校正
应用层析静校正
1000ms
1000ms
2000ms
2000ms
长庆苏里格庙三维应用不同静校正后迭加剖面对比
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开发及应用
提
♣问题的提出
纲
♣层析反演静校正原理 ♣层析反演静校正实现
层析反演静校正主要技术参数试验
初始速度模型参数
注:表层速度指的是地表的起始速度 速度梯度因子指的是随深度增加1米,速度的增加值
地表速度300米,梯度是8
纸层析的实验报告文档
2020纸层析的实验报告文档Contract Template纸层析的实验报告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
体会指的是接触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篇一: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实验报告前言纸层析法纸层析法又称纸色谱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分离技术。
本世纪初俄国植物学家M.Tswett发现并使用这一技术证明了植物的叶子中不仅有叶绿素还含有其它色素。
现在层析法已成为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其它学科领域有效的分离分析工具之一。
它是一种以纸为载体的色谱法。
固定相一般为纸纤维上吸附的水分,流动相为不与水相溶的有机溶剂;也可使纸吸留其他物质作为固定相,如缓冲液,甲酰胺等。
将试样点在纸条的一端,然后在密闭的槽中用适宜溶剂进行展开。
当组分移动一定距离后,各组分移动距离不同,最后形成互相分离的斑点。
将纸取出,待溶剂挥发后,用显色剂或其他适宜方法确定斑点位置。
根据组分移动距离(Rf值)与已知样比较,进行定性。
用斑点扫描仪或将组分点取下,以溶剂溶出组分,用适宜方法定量(如光度法、比色法等)。
纸层析法(paperchromatography)是生物化学上分离、鉴定氨基酸混合物的常用技术,可用于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也是定性或定量测定多肽、核酸碱基、糖、有机酸、维生素、抗菌素等物质的一种分离分析工具。
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其中滤纸纤维素上吸附的水是固定相,展层用的有机溶溶剂是流动相。
在环境分析测试中,有时用纸层析法分离试样组分,它用于一些精度不高的分析,如3,4-苯并芘。
但不如GC、HPLC应用普遍。
在做叶绿体色素分离时用到,将叶片碾碎,浸出绿色液体,将液体与层析液(石油醚)混合,将滤纸一段进入混合液体,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上留下4条色素带。
离子交换层析实验报告
离子交换层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原理2、学习离子交换层析分离蛋白质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学习蔗糖酶活性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验内容和原理:1、离子交换层析由于蔗糖酶的pi偏酸性,所以在 ph7.3缓冲液的环境中,粗分离纯化样品蔗糖酶带负电荷,因此我们用阴离子交换剂可以先与蔗糖酶样品可逆交换吸附,然后通过用盐离子强度逐渐提高的洗脱液,使蔗糖酶和其他杂蛋白质的电荷被中和,与离子交换剂的亲和力降低,把不同的蛋白质按所带电荷的强弱逐一被洗脱下来,从而达到分离蔗糖酶的目的。
2、酶活力检测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1、实验材料蔗糖酶粗分离纯化(溶解即为样品ⅲ>2、实验试剂(1)deae-sepharose fast flow(220mmol/l tris-hcl ph7.3 缓冲液(3)20mmol/l tris-hc1 (1mo1/l nac1) ph7.3缓冲液(4)0.2mo1/l乙酸缓冲液,ph4.5(55%蔗糖溶液(6)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3、实验仪器(1)高速冷冻离心机(2)层析柱(1.0×20cm (1支/组>(3)aktatm start(1套/组)(4)部分收集器及收集试管(4ml/管)(1台/组)(5)—20℃冰箱〈保存样品用)(6)微量移液枪200ul、1000ul(7)1.5ml离心管〔留样品ⅲ和样品ⅳ用(8)7ml离心管(留样品ⅳ用)(9)恒温水浴(50℃、100℃)(10)试管、移液管、试管架等实验方法和步骤:1、仪器连接(1〉接通各仪器电源,将a,b泵头分别放置a,b两个溶液瓶中。
注意b为含nacl溶液。
(2)点击电脑桌面上unicorn软件图标,打开软件。
选择system control ,点击ok,进入操作界面。
点击connect(3)在操作界面的工具栏,点击mannual run。
出现flowrate 窗口,调节flowrate为1ml/min,确定。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试验报告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对地下结构进行成像分析,找出异常地质体,并初步判断其性质。
通过此实验,了解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三、实验装置1.地震仪:用于记录地震波信号。
2.地震源:用于产生地震波信号。
3.接收器阵列:用于接收地震波信号。
4.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地震波信号。
5.计算机:用于处理地震数据和进行成像分析。
四、实验步骤1.地震数据采集:将地震仪、地震源和接收器阵列布置在地表上。
地震源向地下发送地震波信号,接收器阵列接收地震波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数据采集系统。
2.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地震波信号经数据采集系统传输至计算机,在计算机上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时域滤波、频域滤波、去除噪声等。
3.数据反演:通过反演算法,根据地震波信号的振幅、速度和入射角等参数,计算地下结构的像。
4.成像分析:根据反演结果,对地下结构进行分析和解释。
找出可能存在的异常地质体,并初步判断其性质,如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等。
五、实验结果通过对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反演,得到了地下结构的成像结果。
在成像结果中,我们观察到了一处异常地质体,其形状呈现规则的圆柱状,直径约为10米,深度约为50米。
根据地质情况,我们初步判断该异常地质体可能是地下水资源。
六、实验结论通过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对地下结构进行成像分析,我们成功地找出了一处异常地质体,并初步判断其性质为地下水资源。
这表明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在地质勘探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地震层析成像方法进行地下结构成像分析,提高了我们对地下结构的认识。
同时,也发现了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前景。
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应进一步改进地震层析成像方法,提高成像效果,为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07-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
层析反演静校正原理
层析成像的分类
1、根据地震勘探中的方法,分为地表反射(折射) 层析成像、井间层析成像、 VSP 层析成像和反向 VSP层析成像; 2、根据所利用数据类型分为反射层析、透射层析 和折射层析等; 3、根据所利用的地震剖面上的属性的不同可分为 走时层析、振幅层析和波形层析; 4、根据层析成像方法所利用的理论基础,基本可 分为以射线理论和波动理论为基础的绕射层析。
层析反演存在的问题
层析反演静校正 戈壁
初至折射静校正
层析反演存在的问题
1、目前的层析反演静校正应用软件是基于回折波 射线追踪原理开发的,对于层状介质或波场比较 复杂的山地适应性较差。 2、由于大炮采集的道距相对较大,近地表介质的 射线条数很少甚至没有,所以对靠近地表的模型 参数(速度)求取不准,导致静校正误差较大。 3、对于边界的处理还存在一定缺陷,但这是由于 射线较少造成的。
层析反演静校正实现
对模型反演结果的分析:
1、从模型反演的收敛程度分析,看所反演的模型 是否达到要求。一般情况下两次迭代之间速度变 化小于5%。
层析反演静校正实现
对模型反演结果的分析:
2 、从速度变 化规律上分 析。通过与 其他资料对 比分析看速 度变化是否 符合地质规 律,从而判 断反演模型 的可靠性。
层析反演静校正原理
层析静校正软件产品情况
1、美国劳雷公司的产品 2、美国I/O(绿山)公司的产品 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产品
4、中国成都理工大学的研究成果
5、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技术发展中心研究成果
. . . . . .
层析反演静校正原理
初始速度模型
射线追踪求旅行时 拾取初 至时间 求剩余时差 层析反演速度扰动 (SIRT) 修改速度模型
蛋白纯化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蛋白纯化技术在生物制药、食品安全、疾病诊断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我们选择了蛋白纯化实习,深入了解蛋白纯化的原理、方法和设备,并实际操作进行蛋白纯化实验。
二、实习内容1. 蛋白纯化原理蛋白纯化是利用蛋白质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电荷、分子大小、亲和力等性质差异,通过层析、离心、电泳等手段将蛋白质从复杂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2. 蛋白纯化方法(1)层析法:根据蛋白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实现蛋白质的分离。
常用的层析方法有凝胶过滤、离子交换、亲和层析等。
(2)离心法:根据蛋白质的密度差异,通过离心力将蛋白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3)电泳法:根据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差异,实现蛋白质的分离。
3. 蛋白纯化设备(1)层析柱:用于进行层析实验,包括凝胶过滤、离子交换、亲和层析等。
(2)离心机:用于进行离心实验,分离蛋白质。
(3)电泳仪:用于进行电泳实验,分离蛋白质。
三、实习过程1. 准备实验材料:包括蛋白质样品、缓冲液、层析柱、离心机、电泳仪等。
2. 实验操作:(1)凝胶过滤:将蛋白质样品加入层析柱,用缓冲液进行洗脱,收集蛋白质洗脱峰。
(2)离子交换:将蛋白质样品加入层析柱,用不同pH值的缓冲液进行洗脱,收集蛋白质洗脱峰。
(3)亲和层析:将蛋白质样品加入亲和层析柱,用洗脱液进行洗脱,收集蛋白质洗脱峰。
(4)离心:将蛋白质样品加入离心管,进行离心分离。
(5)电泳:将蛋白质样品加入电泳槽,进行电泳分离。
3. 数据分析:通过紫外检测、比色法等方法,对纯化后的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蛋白纯化实习,我们掌握了蛋白纯化的原理、方法和设备,并实际操作进行了蛋白纯化实验。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纯化方法、优化实验条件,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判断。
此次实习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五、实习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薄层析实验报告
薄层析实验报告薄层析实验报告引言:薄层析(TL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化学、生化分析和有机合成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薄层析技术,对给定的混合物进行成分分离和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薄层析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并掌握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实验目的:1. 了解薄层析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2. 掌握薄层析技术在混合物分离和分析中的应用;3. 学会观察和分析薄层析结果,对样品成分进行鉴定。
实验材料和仪器:1. 薄层析板2. 混合物样品3. 比色池4. 吸附剂5.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实验步骤:1. 准备薄层析板:取适量的吸附剂,均匀地涂布在薄层析板上,然后将其放入比色池中。
2. 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制备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3. 样品上样:用微量注射器将样品溶液滴于薄层析板上,注意要均匀地滴于吸附剂上。
4. 开展薄层析:将薄层析板放入比色池中,加入适量的移动相,使其渗透到吸附剂上。
然后,将比色池盖上,使其保持湿润环境,避免溶剂的挥发。
5. 薄层析结果观察:等待一段时间后,取出薄层析板,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各个斑点进行测量和记录。
6. 结果分析:根据测量结果,通过比较各个斑点的颜色、Rf值等参数,对样品中的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观察到薄层析板上出现了多个斑点。
每个斑点代表着样品中的一个成分,通过比较它们的Rf值和颜色,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样品中的成分。
同时,通过与已知物质进行对比,可以进一步确定样品中的物质。
在实验中,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吸附剂和移动相的性质,来改变薄层析的分离效果。
例如,如果我们希望增加分离效果,可以选择更具选择性的吸附剂和移动相;如果需要加快分离速度,可以选择更适宜的吸附剂和移动相。
这些调节参数的方法和效果,需要在实验中不断尝试和总结。
薄层析技术的优点在于其简单、快速和经济。
相比于其他分析方法,薄层析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和设备,操作步骤也相对简单。
成都理工大学层析成像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地球物理层析成像 地球物理学院 勘查技术与工程
曹俊兴 5417
二〇一五 年 三 月,收获了很多专业知识,比如 学会了利用层析成像的手段反演出地下地质体的异常,同时也学会 学 了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解决不同的地质问题。程序语言作为一种工 生 具一方面起到了辅助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学会了一种思维方式, 实 如何设计程序,如何用程序解决我们的复杂问题。在今后的学习工 验 作当中,进一步拓宽思路,勇于创新,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 心 得 2015 年 4 月 28 日 学 生 ( 签 名 ) :
xl[i][j]=(y_js[j]-y_jf[i])/(45-0);//斜率 printf("%f\n",xl[i][j]); } } for(i=0;i<12;i++) { b[i]=1.5+i*3;//每条射线截距 } //以上在求射线的斜率和射线在纵轴上的截距 // double ft_t=0.0; //每一格的时间; double fl[12][12][12][9]; //每一格射线的长度; double Time[12][12]; //每条射线的时间; double X0,Y0; //第一个点坐标; double X1,Y1; //第二个点坐标; double x_0,x_1,y_0,y_1; //判定的 x,y; double x0,x1,y0,y1; //小格的边界; FILE *fp_ds; fp_ds=fopen("每一小格的距离.dat","w"); for(i=0;i<12;i++) { for(j=0;j<12;j++) { Time[i][j]=0.0; for(n=0;n<12;n++) { for(m=0;m<9;m++) { fl[i][j][n][m]=0; x0=5*m; x1=x0+5; y0=3*n; y1=y0+3; y_0=xl[i][j]*x0+b[i]; if(y_0<=y1&&y_0>=y0) { X0=x0; Y0=y_0; y_1=xl[i][j]*x1+b[i]; if((y_1<=y1)&&(y_1>=y0)) { Y1=y_1; X1=x1; } else
薄层层析实验报告
薄层层析实验报告薄层层析实验报告引言:薄层层析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鉴定化合物的方法。
本实验旨在通过薄层层析技术对某种混合物进行分离和鉴定,并探讨薄层层析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薄层层析板、溶剂、混合物样品、色谱柱、显色剂等。
2. 实验步骤:a. 准备薄层层析板:将薄层层析板放入比色皿中,加入适量的溶剂,使其浸泡20分钟。
b. 样品制备:将混合物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制备成所需浓度的溶液。
c. 层析操作:将薄层层析板取出,用吸管或微量注射器将样品溶液均匀地点于薄层层析板上。
d. 开始层析:将薄层层析板放入层析槽中,加入适量的溶剂,使其浸泡至适当高度,避免溶剂液面超过样品点的位置。
e. 层析结束:当溶剂前端移动至薄层层析板上端时,取出薄层层析板,将其晾干。
f. 显色:将晾干的薄层层析板放入比色皿中,加入显色剂,使其均匀地浸泡于显色剂中。
g. 鉴定:观察显色后的薄层层析板,根据色带的位置和颜色进行鉴定。
实验结果:通过薄层层析实验,我们成功地分离了混合物样品,并获得了明确的色带。
根据色带的位置和颜色,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出混合物中的化合物成分。
讨论:1. 薄层层析原理:薄层层析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固定相是薄层层析板上的吸附剂,而流动相则是溶剂。
在层析过程中,样品中的化合物会根据其亲疏水性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分配,从而实现分离。
2. 薄层层析的应用:薄层层析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药物分析、食品检测等领域。
它具有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
3.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薄层层析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薄层层析板的处理:薄层层析板应事先处理好,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杂质和污染物。
b. 样品的选择和制备:样品的选择和制备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
应选择适当的样品,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制备。
c. 溶剂的选择:溶剂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的性质和需求进行,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柱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分离色素一、【实验目的】1.了解柱层析的分类,掌握各种柱层析的原理。
2.熟练掌握吸附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叶绿体色素是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主要有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
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是对其认识和了解的前提。
利用叶绿体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可用95%乙醇或无水乙醇提取。
分离色素的方法有多种,如纸层析、柱层析等。
柱层析法是色谱法中的一种,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对固定相的吸附能力,以及对洗脱剂(即移动相)的溶解度不同将各组分分离。
常用的柱色谱有吸附色柱谱和分配柱色谱两类。
吸附柱色谱通常是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积很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物质或粉状固体作为吸附剂(如氧化铝或硅胶),当混合物的溶液流经吸附柱时,就被吸附在柱的上端,然后从柱顶加入溶剂(洗脱剂)洗脱。
由于不同化合物在吸附柱上的吸附能力不同,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同,因此各组分随溶剂以不同速度下移,形成色带。
继续用溶剂洗脱,吸附能力最弱的组分就随溶剂首先流出,整个层析过程进行反复的吸附-解析-再吸附-再解吸。
用柱层析法可以分别收集各组分,并逐个鉴定。
本实验是把三氧化二铝填入玻璃管中(压成柱状)作为吸附剂,将叶绿体色素的石油醚提取液倾于吸附柱上,色素即被吸附。
由于色素的种类不同,被吸附的强弱不同,就在吸附柱上排列成为不同的色层,再利用吸附剂在不同溶剂中有不同的吸附力,用不同的溶剂进行洗脱,从而达到叶绿体主要的4种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分离。
三、【实验材料】原料:新鲜的菠菜叶试剂:1.无水乙醇或95%乙醇 5.三氧化二铝2.石英砂 6.饱和氯化钠溶液3.丙酮 7.水硫酸钠4.石油醚(60-90℃) 8洗脱液:丙酮:石油醚=1:9 器材:层析柱(1×30cm),研钵,蒸馏装置,脱脂棉,天平,烧杯,过滤漏斗,玻璃棒,锥形瓶,分液漏斗,试管,铁架台四、【实验操作】1.色素的提取:20克菠菜,加少许石英砂,再加20毫升无水乙醇研磨成浆,脱脂棉过滤,保存滤液,滤渣再用无水乙醇提取一次,合并滤液,滤渣再加入30毫升石油醚提取一次,过滤,合并滤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再加入40毫升饱和氯化钠溶液震荡,弃去下层溶液,再分别加入20毫升水震荡洗涤几次,直至下层无色,保留上层溶液,转移至三角瓶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5分钟,备用. 2.样品的浓缩:将提取液放入蒸馏烧瓶中,蒸除多余的石油醚,至剩余液体5-8毫升左右,以备加样使用。
生物化学实验-层析实验
2.2 实验方法
2.2.1 层析滤纸的准备
取一张层析滤纸放在普通滤纸上,手拿滤纸两边缘。用铅笔在层析滤纸上距离一端 1.5厘米处画线,并标记出点样位置。点样点之间一定要均匀分布。
现在我们举逆流分溶或逆流分配(countercurrent distribtion)的方 法作为分配层析原理的说明。此方法的基本原理如图1-6示。
取一系列管(称为分溶管),向第1号管加入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A为 上相,B为下相。然后加入物质Y(KD=1)和物质Z(KD=3)的混合物(假 设总量各为64份),各组分物质按其自身特有的分配系数在上下相中进 行分配。达平衡后,将上相转移到第2号管内,其中含有相同体积的新 下相。从第1号管转移来的样品将在第2号管的上下相中再分配。与此同 时,向第1号管内加入新的上相,这里也将发生样品的再分配。这样完 成了第1次转移。转移n次后,某一物质在(n+1)个管中分布的分数含 量是(p+q)n=1展开式相应项的值。这里,p和q分别为某一物质在上相 和下相中的组分含量,即p+q=1。
因此就彼此分开,分布在滤纸的不同区域。当用茚三酮溶液显色时,得 到一个双向纸层析谱(如图1-9)。如果混合物中所含的氨基酸种类较少,
并且其Rf值彼此相差较大,则在一个溶剂系统中进行单向层析即可。
图1-9 氨基酸的双向纸层析图谱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仪器 ⑴ 层析缸或玻璃钟罩和平板玻璃(20cm×20cm);⑵ 层析滤纸和普通滤纸; ⑶ 电吹风机;⑷ 烘箱; ⑸ 喷雾器; ⑹ 毛细管、培养、皿镊子。 2.1.2 试剂 ⑴ 氨基酸标准液(2mg/mL):称取亮氨酸(Lue)、谷氨酸(Glu)、缬氨酸 (Val)、脯氨酸(Pro)各1mg,分别溶于0.5mL0.01mol/L的HCl溶液中,保存于冰 箱中。 ⑵ 氨基酸混合液(2mg/mL):称取上述氨基酸各1mg溶于0.5mL0.01mol/L的HCl溶 液中,保存于冰箱中。 ⑶ 展层剂:水饱和酚溶液。 ⑷ 显色剂:0.3%茚三酮丙酮溶液,避光保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SVD 方法求解方程组 (来自:geophysical inversion_book.pdf )
⎪⎪⎭⎫ ⎝⎛=⎪⎪⎪⎭
⎫ ⎝⎛⎥⎦⎤⎢⎣⎡11321100011m m m SVD 求解结果:⎥⎥⎥⎥⎥⎥⎥⎥⎦
⎤⎢⎢⎢⎢⎢⎢⎢⎢⎣⎡=10021021 A
2.最速下降法
1.滤波反投影重建方法
2.Fourier 重建方法
3.代数重建方法
4.共轭梯度方法(来自:geophysical inversion_book.pdf---p164、数值分析与实验(薛毅-2006,p102))
5.投影方法-跨孔地震层析成像研究_硕士论文
6. SVD 方法
7.射线追踪
1. Matlab 初识与概述
2.Radon 变换
计算下列函数的radon 变换结果:
⎩⎨⎧≤≤=其他 01,0 1),(y x y x f
3.Radon 逆变换
对1进行Radon 逆变换
4.射线追踪(跨孔地震层析成像研究_硕士论文)
模型1为一三层模型,范围100m ×100m 。
该模型含有三个水平层,上下两个层速度为3000m/s ,中间为一高速层,速度为4500m /s ,高速层厚度范围是50~60m 。
激发点有19个,坐标依次为是E l (0,5)、E 2(0,10)、E 3(0,15),…,E 10(0,95)接收点有21个,坐标分别为R l (100,0)、R 2 (100,5)、R 3(100,10),…,R 21(100,100)。
将此模型网格化为10×10个单元格.根据LTI 法先求出10×21条射线的旅行时。
5.滤波反投影重建方法
第一步:利用matlab 里的phantom 变换生成头模型;
phantom 功能:
产生一个头部幻影图像.
语法:
P = phantom(def,n)
P = phantom(E,n)
[P,E] = phantom(...)
举例
P = phantom('Modified Shepp-Logan',200);
imshow(P)
相关命令:
radon, iradon
第二步:利用randon 函数生成0o 到180o 19个方向上的投影数据;
第三步:编写radon 逆变换程序。
6.Fourier 重建方法
7.代数重建方法
实验题:CT 图像的代数重建问题(线性方程组的应用)
X 射线透视可以得到3维对象在2维平面上的投影,CT 则通过不同角度的X 射线得到3维对象的多个2维投影,并以此重建对象内部的3维图像。
代数重建方法就是从这些2维投影出发,通过求解超定线性方程组,获得对象内部3维图像的方法。
这里我们考虑一个更简单的模型,从2维图像的1维投影重建原先的2维图像。
一个长方形图像可以用一个横竖均匀划分的离散网格来覆盖,每个网格对应一个像素,它是该网格上各点像素的均值。
这样一个图像就可以用一个矩阵表示,其元素就是图像在一点的灰度值(黑白图像)。
下面我们以33 图像为例来说明。
每个网格中的数字代表其灰度值,范围在]1,0[内,记0表示白,1表示黑,0.5为中间的灰色,沿某个方向的投影就将该方向上的灰度值相加(见上图所示)。
如果我们不知道网格中的数值,只知道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投影。
设网格按第1列、第2列、第3列的顺序排列,为了确定网格中的灰度值,可以建立线性方程组:
1 1
1.5 1 1 0
⎪⎪⎪⎪⎪⎪⎪⎪⎭
⎫ ⎝⎛=⎪⎪⎪⎪⎪⎪⎪⎪⎭⎫ ⎝⎛5.1115.15.05.1100100100010010010001001001111000000000111000
000000111X 显然该方程组的解是不唯一的,为了重建图像,必须增加投影数量。
如我们增加从右上到左下的投影,则方程组将增加5个方程,成为超定方程组。
考虑到测量误差,可以将超定方程组的近似解作为重建的图像数据。
问题:给定一个33⨯图像的2个投影,沿左上到右下,投影数据依次为0.8,1.2,1.7,0.2,0.3;从右上到左下的投影数据为0.6,0.2,1.6,1.2,0.6。
求:建立可以确定网格数据的线性方程组,并用MATLAB 求解;
8.共轭梯度方法
用共轭梯度发求解下列方程组:
⎪⎩
⎪⎨⎧-=-+=-+=++53.048.104.368.203.130.193.048.105.053.448.151.2321321321x x x x x x x x x
9.投影方法 (LSQR 方法)(跨孔地震层析成像研究_硕士论文)
模型1为一三层模型,范围100m ×100m 。
该模型含有三个水平层,上下两个层速度为3000m/s ,中间为一高速层,速度为4500m /s ,高速层厚度范围是50~60m 。
激发点有19个,坐标依次为是E l (0,5)、E 2(0,10)、E 3(0,15),…,E 10(0,95)接收点有21个,坐标分别为R l (100,0)、R 2 (100,5)、R 3(100,10),…,R 21(100,100)。
将此模型网格化为10×10个单元格.根据LTI 法先求出10×21条射线的旅行时.构成求解方程min||Ax-b||2时b 时间向量,初始速度向量x (0)=3000m/s 。
通过反复调用射线追踪程序与反演算法给定选代误差5m/s ,迭代13次程序停止。
反演速度平面图如图5.4和反演速度三维图5.5。
10. SVD 方法
SVD 方法求解方程组 (来自:geophysical inversion_book.pdf )
⎪⎪⎭⎫ ⎝⎛=⎪⎪⎪⎭⎫ ⎝⎛⎥⎦⎤⎢⎣⎡113
21100011m m m SVD 求解结果:⎥⎥⎥⎥⎥⎥⎥⎥⎦⎤⎢⎢⎢⎢⎢⎢
⎢⎢⎣⎡=10021
02
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