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一、温度与水的变化。
1. 温度。
-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 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部。
-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
- 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相平。
2. 水的三态变化。
- 水的固态——冰。
- 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会结成冰。
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 冰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 水的液态——水。
- 水在常温下是液态,具有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 水的气态——水蒸气。
-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水都能蒸发。
- 蒸发的快慢与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就越快。
- 水的三态循环。
- 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存在状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 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云,云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会落下来形成雨;如果温度很低,水蒸气会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形成雪。
当冰受热融化时又变成水。
二、水的沸腾。
1. 沸腾现象。
- 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发生沸腾现象。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 水沸腾时的特点:- 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 水中会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2. 实验探究水的沸腾。
-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有: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等。
- 实验步骤:- 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实验装置。
-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始温度。
- 点燃酒精灯,对水进行加热,每隔一定时间(如1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小学科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3.1仰望天空1.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大小,我们可以做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手拿圆纸筒观察的同学模拟地球上人的观察视角;手拿小圆片的同学模拟月球; 手举大圆片的同学模拟太阳;2.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差不多大是因为:太阳离我们(地球)的距离比月球离我们(地球)的距离远得多。
1.太阳是地球的光源,为我们送来光和热。
2.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原理是利用一天中同一物体在不同时刻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来计时。
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4.一天中正午的影子最短,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由长到短再到长(长→短→长)5.太阳东升西落,一天中太阳的方向是(东→南→西),影子的方向是(西→北→东)。
6.同一时间,阳光下不同物体影子方向相同,大小不同。
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影子的方向不同。
3.3影子的秘密1.光被不透明物体挡住时,就形成了遮挡物的影子。
光源、遮挡物和屏是影子产生的条件,且遮挡物要在中间。
在模拟阳光下物体影子时,手电筒模拟的是太阳。
光源是指自己能发光的物体。
如:点燃的蜡烛、太阳、萤火虫、亮着的点灯等。
2.光源和遮挡物的变化会导致影子的变化。
影子的变化包括方向、大小和长短的变化。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3.影子的大小与光源和遮挡物之间的距离有关。
光源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越近,影子越大;光源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越远,影子越小。
4.影子的长短与光源所照射物体的角度有关。
光源直射遮挡物时,影子短;光源斜射遮挡物时,影子长。
如:某路人,先朝路灯走来,再离路灯远去,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
5.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遮挡物云,它变化多端。
6.我国的传统文化皮影戏就是利用影子来进行创作的。
3.4月相变化的规律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变化与恒常- 什么是物体的属性?- 物体的哪些属性可以改变,哪些不能改变?- 什么是物体的状态?- 物体的状态可以如何改变?第二章力及其作用- 什么是力?- 力的作用有哪些?- 如何感受力的作用?- 怎样运用力?第三章磁力- 什么是磁性?- 什么是磁铁?- 磁铁有哪些性质?- 磁铁的使用有哪些规律?第四章光的传播- 光是什么?- 光的传播有哪些特点?- 怎样利用阳光观察物体?- 怎样利用光源做实验?第五章神奇的电- 什么是电?- 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 什么是电流?- 应该注意哪些电的安全问题?第六章植物的生长- 植物生长的特点有哪些?- 植物的哪些部位可以进行观察?- 植物的哪些要素对生长影响较大?- 如何使植物生长得更好?第七章动物的生长- 动物有哪些生长特点?- 哪些动物有生命周期?- 动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动物的哪些器官是重要的?第八章季节和天气- 我们有几季?- 不同季节有哪些不同的天气?- 如何观测天气?- 如何保护环境?第九章化学小实验- 实验室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常见的实验器材有哪些?- 如何制作实验?第十章身边的机械- 什么是机械?- 常见的机械有哪些?- 如何制作简单机械?- 如何维护机械?总结本册科学书是按照小学三年级课标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变化与恒常、力及其作用、磁力、光的传播、神奇的电、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长、季节和天气、化学小实验和身边的机械等多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身边的世界,提高科学素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册教学提纲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整理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A. 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
——选种B. 种子埋的深度约为1厘米。
C.要浇适量的水。
4.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 书本第8 页,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防止水分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去。
试管中水面降低了,说明水分被根吸收了。
6. 根的作用: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7. 凤仙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组成。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是提供营养,植物的长出的第一对叶子称为子叶(也就是种子里面的子叶),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一样。
8. 凤仙花的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
以后长出来的叶子称为真叶,真叶是凤仙花真正的叶子,椭圆行,边缘锯齿状,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
9. 植物叶子平展的,而且交叉生长,是为了能利用到更多的阳光。
10. 叶的作用:绿叶和茎中的叶绿体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光合作用。
也是密封玻璃罩中的小老鼠没有被憋死的原因。
光合作用的水大部分是由根吸收的。
二氧化碳是叶吸收的。
11. 茎的作用:A.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B.运输水分和养料运输方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12. 茎的高度变化图:画点线图,先找点,再连线。
凤仙花越长越高了。
13. 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茎上。
花大部分为红色,有些淡粉(接近白色)。
14. 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 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三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
1.天气和气候:学生需要了解天气的定义、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同
时,他们需要了解气候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2.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学生需要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的萌发、生
长、开花、结果等。
同时,他们需要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动物的生命周期:学生需要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卵的孵化、幼虫的
生长发育、蛹的变形、成虫的成熟等。
4.地球的构造和运动:学生需要了解地球的构造、地壳运动、火山和地震等
地球运动现象。
5.水循环:学生需要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雨、径流等。
6.太阳和月亮:学生需要了解太阳和月亮的基本知识,包括它们的运动规律、
特征等。
7.人的身体:学生需要了解人的身体构造和功能,包括骨骼、肌肉、器官等。
8.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学生需要了解物质的性质,如固体、液体、气体等,
以及物质的变化规律,如化学反应等。
9.力和运动:学生需要了解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以及物体的运动规
律,如牛顿运动定律等。
10.能量转换:学生需要了解能量转换的概念和规律,如电能、热能、光能等
之间的转换。
这些知识点是三年级科学下册的重要内容,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在考试中,这些知识点通常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年级科学下册全书知识点必考点总结
第一单元常见材料1、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
2、有的材料可以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如石油、木头、棉花、沙、丝、土等,它们被称为(天然材料)。
3、我们穿的衣服是用(布)制成的。
4、像玻璃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5、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
塑料还可以代替钢铁做(建筑材料)。
6、塑料具有(加工容易)、(不怕水)、(不易变形)、(不生锈)等优点。
7、我们身边用塑料制成的物品有(水桶)、(尺子)、(自动笔)、(计算器)、(饮料瓶)、(电话机)等。
8、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合金),具有优良的性能,如(铝合金)、(钛合金)等应用于日常生活及航天等领域。
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会制造出更多的(新材料)。
10、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晶粒微小、强度却很高的(纳米材料)。
11、一种复合玻璃、强度很大,子弹都穿不透,用于(军事)、(国防)等领域。
12、人们随意抛弃在自然界中的废旧塑料包装制品,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坪、街头、水面、农田及住地周围等处的这种随处可见的污染环境现象,称为(白色污染)。
13、哪些属于白色污染?请写一写减少“白色污染”的建议:(答:人们随意抛弃在自然界中的废旧塑料包装制品,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坪、街头、水面、农田及住地周围等处的这种随处可见的污染环境现象,称为白色污染。
减少白色污染的建议:①减少使用塑料袋,②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③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14、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不足?(答: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
但塑料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15、一只手戴塑料手套,另一只手戴棉布手套,两只手感觉一样吗?(答:不一样。
塑料手套不透气,手掌湿润;棉布手套透气,手掌干燥。
)16、什么叫人造材料?人造材料可以完全取代天然材料吗?为什么?(答:像玻璃、塑料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该单元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 声音的传播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固体或液体的传播介质传递给我们的听觉器官。
- 声音的传播需要媒介,没有媒介声音无法传播。
-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障碍物的阻碍,会发生折射、反射和吸收等现象。
2. 声音的特点
- 声音有高低、强弱和长短之分,称为音高、音量和音长。
- 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音调和音色。
- 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有关,不同介质中的声音传播速度不同。
3. 声音的利用
- 人们可以利用声音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如语言、音乐等。
- 声音也可以用于测距、报警、通讯等方面。
- 特殊的声音利用,如超声波、声纳等在医疗和科学研究中有
广泛应用。
以上是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的主要内容概述,希望能对学
生理解和掌握声音的传播和利用有所帮助。
相关的教学资料和练题可以参考教材和课堂讲义。
祝研究顺利!
资料来源: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第三单元。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一二三单元)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整理第一单元1. (推)和(拉)都会产生力,(推力)和(拉力)都会使物体运动起来。
推力和拉力都有(大小)和(方向)。
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受力的方向(一致),但是,穿着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却会使他(后退)。
2. 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施加(推力)或(拉力)。
3. 小车越重,下滑速度越(快),冲出去越(远),小车越轻,下滑速度越(慢),冲出去越(近)。
由此可见,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推力或拉力)有关,(推力或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速度(越快)。
4. 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体运动需要用到拉力的有(开门)(开抽屉)(拔河)(开易拉罐)5. 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
6. 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在冰面滑行,摩擦力(小),在水泥地面滑行,摩擦力(大)。
说明两个物体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两个物体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摩擦力也有(大小)和(方向)。
7. 往公路上撒沙子,雪地上撒煤渣、在车轮上缠铁链、鞋底上的花纹都是(增加摩擦力),而轴承上上加润滑油、在衣服拉链上涂石蜡、滑冰运动员的冰刀是(减小摩擦力),8. 拖着旅行箱前进时,旅行箱与地面接触部分就会产生(摩擦力)。
9. 被拉动的物体(重),摩擦力大;被拉动的物体(轻),摩擦力小。
10. 自然界不仅推力和拉力,还有(磁力、摩擦力、浮力、弹力、风力)等不同形式的力。
11.杠杆尺左右距离一样长,钩码挂得(一样多),平衡;杠杆尺左右钩码挂得一样多,距离(一样长),平衡。
12. 杂技中的走钢丝,演员手中的杠子起(平衡作用)。
13. 天平是人们根据(杠杆)的平衡原理制成的,主要由(托盘)、(指针)、(游码)、(底座)以及(砝码)和(镊子)等附属部件构成。
14.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称量物品时,左盘放(物品),右盘放(砝码),取用砝码时,不能用手直接拿,必须要用 (小镊子)夹取。
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2、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4、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周围的土壤上浇水;5、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6、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7、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8、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叶都是平展的,且在植株上是交叉生长的,这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9、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叫做,光合作用10、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11、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匍匐茎 ;12、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13、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14、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为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15、植物生长会发育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所有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到衰老直至死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大约是56天;2、鸡、鸭、青蛙、乌龟等动物都产卵;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3、观察蚕: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 5毫米;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有黄色的卵,那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仔细观察,在空卵壳上还会发现有小孔;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好;如需要空气、需要食物、需要一定的温度等;养蚕的盒盖上要扎小孔,给蚕提供空气;养蚕适宜的温度是室温;4、小蚕爱吃桑叶,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鸡毛或毛笔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刚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幼虫;5、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宝宝一生共蜕皮 4次;蚕的一生共蜕皮 6 次6、在蚕要吐丝前,它不怎么吃叶子,且身体开始发黄发亮;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7、蚕蛹经过10天-15天,会变成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每只雌蛾大约产300-500粒卵;8、蚕的一生经历了卵、蚕、蛹和蚕蛾四种形态;9、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蚕蛾的头上长着1对触角,胸部长着2对翅、3对足;像蚕蛾这样的小动物我们称它为昆虫我还知道蚂蚁、蜜蜂、螳螂、蚊子、蝴蝶、苍蝇、蜻蜓等都昆虫;10、刚出生的蚕宝宝像黑色的小蚂蚁,所以称它为蚁蚕;11、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称为变态;变态是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现象;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称为完全变态;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的称为不完全变态;12、动物:卵生:从卵孵化而来;如鸡、蝴蝶、鸟、蜻蜓、鱼……胎生:由母亲直接生下来;如山羊、狗、熊猫……变态:幼年期与成年期差别太大;如蜻蜓、蝴蝶、蟾蜍……不变态:幼年期与成年期差别不大;如鸡、山羊、熊猫、鱼……13、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名称生命周期生命周期的时间鸡卵—>雏鸡—>成鸡约14年蝴蝶卵—>幼虫—>蛹—>成虫约20年蜻蜓卵—>幼虫—>成虫约1年山羊小羊—>成羊约15年鱼卵—>幼鱼—>成年鱼约50年14、人的周期:15岁以前都叫儿童其中不满1岁的为婴儿,12岁一15岁的为少年16岁一35岁为青年35岁一60岁为中年60岁以后为老年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3、温度计主要有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组成;刻度0℃ 37℃ -5℃ -10℃,会读、会写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零下8摄氏度,可以用-8℃表示;4、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热量减少;温度上升,热量增加;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5、测量水温的方法: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②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③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6、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水变成冰,叫做凝固;冰变成水,叫做融化;7、冰与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冰和水的共同点:无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冰和水的不同点:冰有固定形状水没有固定形状;冰不会流动水会流动;冰是固体水是液体;8、让冰融化速度快的方法有:加热、在太阳下晒、用手捂9、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做凝固;加热、吹风能加快蒸发; 水蒸气变成冰,叫做凝华;冰变成水蒸气,叫做升华;10、水在自然界中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温度有关;水的三种状水的形态变化的过程变化的条件霜水蒸气气体−−→小冰晶固体温度降到0℃以下11答: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凝结成了小水滴;12、如果在冰中加入大量的盐,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答:冰中放盐后温度会迅速降低,大约在-7℃左右;13、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海洋里的水却总也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也一直流不完,这是什么原因答:江河湖海里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变成大量的水蒸气蒸发到空中,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是云,云随风飘动,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雨或雪,雨水汇成小溪,流入江河湖海;14、气温计可以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测量体温用体温计,体温计的量程范围是35℃~42℃;15、体温计用的时候为什么要甩几下答:把玻璃管中的水银甩到玻璃泡中;第四单元磁铁1、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常见的有环形磁铁、圆饼形磁铁、条形磁铁、方块形磁铁和马蹄形磁铁等;2、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如磁铁能吸铁,被广泛地利用在许多方面:冰箱门的封条、门吸、悬浮式列车、铅笔盒、皮包、指南针、电话、扬声器等;3、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4、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共同特点:大都是用铁制成的,有些可以是镍、钴等制成的;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共同特点:都不是用铁制成的;5、磁铁隔着一些物体水、纸、木板、衣服等也能吸铁;6、把小钢珠放在磁铁的中间,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小钢珠总向磁铁的一端滚动;7、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并且不管是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两个磁极;一块磁铁断成两半,每小块都有两个磁极;8、两个磁极接近,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9、一个能够自由移动的磁铁,静止时,磁铁的一端总是指向南方,是南极,用S表示;另一端总是指向北方,是北极 ,用N表示;10、各种形状的磁铁都有南、北极,并且当磁铁断成几节后,每一节都有两个极:南极和北极;11、磁铁总会指向南北方向,因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体;12、两个或多个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把磁铁吸合在一起磁力变大,但不是成倍增大,吸合的磁铁越多,磁力越大;把相互排斥的磁铁捆绑在一起,磁力会变小;13、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人们用磁石制成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它的勺柄指向南方;14、900多年前,人们把铁片和钢针磁化,制作出了指南鱼和水浮式指南针;15、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16、做磁针可以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做20-30次;17、检测磁针南北极或检测未知的条形磁铁的方法有:1 用指南针2 悬挂法3 用已知南北极的磁铁18、磁铁的性质:①可以吸铁;②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有时吸引,有时排斥;③可以指南北方向;19、条形磁铁两端两极磁力最大,中间磁力最小;从两极到中间,磁力逐渐减弱;20、有两条大小、形状相同的棒子,其中一条是铁棒,另一条是磁铁;只用这两个物体,怎么判断哪块是磁铁答:任意拿起一条棒子,用棒子的一端去吸另一个物体的中间,如果能吸住,手里的是磁铁;如果吸不住,手里的是铁棒;21、指南针的构造:盒子、磁针、支架、方位盘八个方向;八个方向为:N-北、S-南、W-西、E-东;NE-东北、SE-东南、NW-西北、SW-西南;22、指南针的使用方法:①把指南针盒子平放,让磁针自由转动;②待磁针停止转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潘的S、W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③对照方位盘,确定各个方向;。
三年级下册科学一三单元的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下册科学一三单元的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1.绿色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2.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3.不同的植物种子,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各不相同。
4.播种凤仙花的四个步骤: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5.凤仙花的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
以后长出来的叶子称为真叶,真叶是凤仙花真正的叶子,椭圆形,边缘锯齿状,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
6.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过程叫做选种。
7.种植物是一项长期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8.种子的萌发先长出根,再长出茎和叶,植物的根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9.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具有固定的作用(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0.在研究根吸收水分的试验中,在试管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主要是为了防止试管中的水分蒸发和做记号。
11.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这些养料是植物的绿叶依靠阳光提供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制成的。
11.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放出氧气。
这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氧气12.植物的叶在茎上交叉生长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植物上有节,是植物最本质的特征。
13.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14.茎的形状:圆形(大多植物)、方形(蚕豆植物)、扁形(仙人掌)15.茎的种类:直立茎(凤仙花)、匍匐茎(南瓜、红薯)、攀缘茎(葡萄)、缠绕茎(牵牛花)16.证明水是如何运输的实验步骤:(芹菜红墨水实验--茎如何运输)(1)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将装有芹菜的烧杯放在阳光下照射。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一、填空: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种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到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种子的内部构造相同,都有胚根和胚芽。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5.种凤仙花的方法:①选种。
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②放土。
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
③下种。
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盖上。
④浇水。
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6.种植植物是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7.种子萌发先生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8.根的作用: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9.茎的作用:植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0.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养料。
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1.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公式为: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绿叶(叶绿体)12.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13.凤仙花果实由雌蕊发育面来,果实白色茸毛,纺锤形(椭圆形),绿色,成熟后变成黄褐色,里面一般有十几粒种子。
种子球形,黑色,细小。
14.凤仙花从播种到种子成熟约为89天。
15.凤仙花又叫指甲花、芨芨草、急性子,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
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一.温度和温度计1-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1-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1-3、度计主要是由玻璃管、玻璃泡、刻度、液柱组成的。
1-4、体35℃--42℃之间。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
一般情况下,人体对于超过(45℃)的水温就会感觉到烫。
对低于(20℃)的水温就会感觉凉或冷。
1-5、一般情况下,水烧开沸腾的温度是(100℃)左右。
二.测量水的温度2-1、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2-2、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是:水温越高,降温下降得越快。
自来水的温度与周围空气的温度相同,所以,水温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水的温度不会无限下降,当温度下降到与周围空气的温度时,就不再下降了。
2-3、温度计使用的注意事项: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②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但不要碰到杯底与杯壁;③液柱不再升降时读数;④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⑤注意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出水面。
三.水结冰了3-1、冰与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画成维恩图)相同点: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体。
不同点:冰固体、有固定的形状、不会流动、坚硬、温度低、很光滑、易融化、冰块会浮在水上面。
水液体、无固定的形状、会流动、柔软。
时,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固态。
是温度的变化(下降)使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3-3、在水结冰实验时,往碎冰里加食盐的目的是:食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四.冰融化了4-1、冰块融化实验表明: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到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长时间保持在0℃不变。
紧靠烧杯外侧的空气温度下降了。
4-2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4-3、加快冰融化的方法有: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放在阳光下晒、用手捂热、放在通风处。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资料(整理好的)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资料(整理好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资料第一单元:动物和植物- 动物特征:有的有毛发,有的有羽毛,有的有鳞片,有的没有腿等。
- 动物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
- 植物特点:有的有根、茎、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可以生长繁殖等。
第二单元:生活物质与能源- 生活物质:空气、水、土壤、光、能量等。
- 水的性质:无色无味,可溶解物质,可以变成固态、液态和气态。
- 空气的特点:透明无色,可以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等。
- 光的传播:光沿直线传播,光可以被反射、折射等。
第三单元:生物与生物的关系- 食物链:植物是一级消费者,食草动物是二级消费者,肉食动物是三级消费者等。
- 相互依赖:生物之间存在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依存,保持生态平衡。
- 环保意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共同创建美丽的家园。
第四单元: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三态可以相互转化。
-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着物质的颜色、气味、温度等发生明显变化。
- 溶液的制备:溶质可以在溶剂中溶解,形成溶液。
第五单元:力与运动- 力的种类:推力、拉力、摩擦力、浮力、重力等。
- 运动的方式: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等。
- 力的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形状、方向等。
- 安全意识:运动中要保持安全,注意力的使用和紧急情况的应对。
第六单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 节约资源:合理使用水、电、纸张等资源,降低浪费。
- 环境保护:减少垃圾、回收利用,保持环境清洁等。
第七单元:天气和季节- 四季变化:春、夏、秋、冬的不同特点和气候变化。
- 天气变化: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 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天气的变化会对人们的穿着、饮食、外出活动等产生影响。
第八单元:太阳系和月亮- 太阳系的特点:太阳系由太阳、八大行星和一些卫星组成。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它可以发育成一棵新的植物。
2、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3、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XXX太阳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6、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植物通过叶子里所含的叶绿体,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氧气和养料。
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光合作用文字公式是:二氧化碳+水---阳光-→气+养料7、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8、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件。
9、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10、风仙花最早的两片叶子是由XXX发育而来,所以长出的第一对XXX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来个果实,每个果实可以有十七八粒种子。
11、1771年,英国科学家XXX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氛围。
12、叶子上气孔的感化: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接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蒸发水分都是通过气孔进行。
13、凤仙花的花由花萼、花瓣、雌蕊和雄蕊等部分组成。
花中的子房以后能长成果实。
14、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15、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这是茎最基本质的特征。
在看不到节时,可以根据(什么地方长叶子)来确定节的位置,因为叶是生长在(节)上的。
新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第一课土壤里有什么1.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空气、和水分等物质的混合物,是植物生长的乐园,因为它能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
2.把土壤放入水中时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3.加热土壤,我们观察到土壤的颜色变浅并且有白汽冒出,说明土壤中有水分;继续加热,会有烟冒出,并闻到糊臭味,说明土壤里有腐殖质。
4.土壤是地球上大部分生命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是地球陆地生命的营养库。
第二课比较不同的土壤1.土壤按质地分,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种类型。
2.沙质土是由大量的沙粒和少量的黏粒混合而成,特点是: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好;易干旱,养分易流失。
适合西瓜、仙人掌、花生、土豆等生长。
3.黏质土黏粒含量多、沙粒含量少,特点是: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性能好,通气、透水性能差。
适合水稻、芦苇等植物生长。
4.壤土的沙粒和黏粒含量介于沙质土和黏质土之间,富含腐殖质,特点是: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保水、保肥。
大部分植物都适合生长在壤土中。
第三课岩石与矿物1.介绍岩石应该从岩石的颜色、光泽、花纹、条痕、软硬、组成颗粒等方面的进行。
2.花岗岩的主要特征:颜色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或灰白色,颗粒较粗,很坚硬。
3.砾岩的主要特征:多为白色、灰色或黄褐色,颗粒明显且粗细均匀,坚硬。
4.页岩的主要特征:有灰色、黄色、黑色等各种颜色,颗粒较细,薄片状,较软。
5.石灰岩的主要特征:多为白色、灰色或黑灰色,颗粒细,呈致密块状,硬度不大。
6.大理岩的主要特征:纯白色或有花纹,颗粒较粗,晶莹润泽,较软,容易雕刻。
7.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能够提取有价值矿物的岩石称为矿石。
从矿石中可以提炼出金属和非金属。
第四课播种发芽1.凤仙花种子的特征:小颗粒,呈球形,直径1到3毫米,棕褐色。
2.播种凤仙花的方法:①挑选颗粒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②选一个合适的花盆,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册
⼈教版⼩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册⼈教版⼩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册1. 绿⾊开花植物⼏乎都是从种⼦开始它们的新⽣命.有些植物可以⽤根、茎、叶来繁殖.2. 不同植物的种⼦.它们的形状、⼤⼩、颜⾊各不相同.3. 播种凤仙花的⽅法: A.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选种B.种⼦埋的深度约为1厘⽶.C.要浇适量的⽔.4. 种⼦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长.根的⽣长速度较快.5. 书本第8页.研究根的作⽤实验中.在⽔⾯上滴些植物油是防⽌⽔分不会蒸发到空⽓中去.试管中⽔⾯降低了.说明⽔分被根吸收了.6. 根的作⽤:A.吸收⼟壤中的⽔分和矿物质. B.将植物固定在⼟壤中.(所以把植物从⼟壤中拔出很难)7. 凤仙花是双⼦叶植物.它的种⼦由种⽪和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根、胚芽和⼦叶组成. 在种⼦萌发过程中.⼦叶的作⽤是提供营养.植物的长出的第⼀对叶⼦称为⼦叶(也就是种⼦⾥⾯的⼦叶).⼦叶和以后长出的叶⼦是不⼀样.8. 凤仙花的⼦叶淡绿⾊.椭圆形.表⾯光滑、⽆明显叶脉.以后长出来的叶⼦称为真叶. 真叶是凤仙花真正的叶⼦.椭圆⾏.边缘锯齿状.淡绿⾊.有明显的叶脉.9. 植物叶⼦平展的.⽽且交叉⽣长.是为了能利⽤到更多的阳光.10. 叶的作⽤:绿叶和茎中的叶绿体能利⽤光把⼆氧化碳和⽔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这就是光合作⽤.也是密封玻璃罩中的⼩⽼⿏没有被憋死的原因.光合作⽤的⽔⼤部分是由根吸收的.⼆氧化碳是叶吸收的.11. 茎的作⽤:A.⽀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B.运输⽔分和养料运输⽅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12. 茎的⾼度变化图:画点线图.先找点.再连线. 凤仙花越长越⾼了.13. 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茎上.花⼤部分为红⾊.有些淡粉(接近⽩⾊).14. 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15. 凤仙花的⽣长需要阳光、⼟壤、适宜的⽔分和温度.16. 挑开⼀朵变⼲的凤仙花.可以看到果实.凤仙花的果实是纺锤形的.凤仙花的果实成熟后种⼦会弹出来.17. 凤仙花开花后植物还会长⾼⼀点点.不明显.果实成熟后.植物不会长⾼了.18. 凤仙花主要⽣长过程:种⼦——发芽——⽣长——开花——结果——种⼦19. ⼀般⼀株凤仙花可以长20个左右的果实.每个果实⾥可以有17、18个种⼦.也就是⼀粒种⼦繁殖出了⼏百粒种⼦.凤仙花种族就这样延续壮⼤.20. 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看不到节时.可以根据什么地⽅长叶来确定节的位置.因为叶是长在节上的.21. 茎的不同形态:直⽴茎:凤仙花.⽵⼦.杨树.蚕⾖……缠绕茎:牵⽜花……攀缘茎:葡萄.爬⼭虎.豌⾖……匍匐茎:南⽠.番薯……(攀缘茎上最明显的特点是有卷须)22. 光合作⽤的⽅程式:植物的叶⽚就是⼀个绿⾊加⼯⼚.下图是植物光合作⽤的过程.23. 凤仙花的结构包括花瓣.雄蕊.雌蕊和花萼四个组成部分.具备这四种结构的花称为完全花.24. 凤仙花各部分(特别是根p8、叶p11、茎p13的作⽤及实验步骤)重点复习.书上有详细说明.【实验设计】实验⼀:研究根的作⽤. 实验材料:⼀棵带根的植物、试管、⽔、植物油实验步骤: 1.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的⽔中;2.在⽔⾯上滴些植物油.防⽌⽔蒸发.并在⽔⾯处做好记号.3.观察试管中⽔量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试管中的⽔⾯下降了.实验结论:根能吸收⽔分和矿物质.实验⼆:研究茎的运输作⽤实验材料:⼀段新鲜的芹菜、烧杯、红⾊的⽔实验步骤: 1.将芹菜的茎浸⼊烧杯⾥的红⾊的⽔中;2.观察芹菜的变化; 3.将芹菜的茎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实验现象:芹菜的茎和叶慢慢变红了.横切⾯上有明显的红点.实验结论:茎能运输⽔分和养分.第⼆单元《动物的⽣命周期》知识点整理1. 蚕的⽣命是从蚕卵开始的.蚕卵是有⽣命的.蚕卵是扁圆形的.⽐芝⿇稍微⼩点.蚕卵的颜⾊变化:淡黄⾊—玫瑰红⾊—紫⿊⾊—⽩⾊.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是紫⿊⾊的.孵化后蚕卵的颜⾊变成⽩⾊.2.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在放蚕卵的盒⼦上要扎写⼩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3.养蚕⼩窍门:①⼩蚕爱吃桑叶.它⼀出卵就要及时⽤⽑笔或⽻⽑轻轻的把它刷到桑叶上. ②桑叶要新鲜并保持⼲燥.切成碎⽚或条.③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蚕“房间”的清洁. ④把⼩蚕放在通风的地⽅.不要在养蚕的房间⾥喷洒杀⾍剂.4. 蚕⽣长到⼀定阶段会长出新⽪.换下旧⽪.这叫(蜕⽪).从蚁蚕到蚕吐丝经过4次蜕⽪.蚕茧⾥⾯还有两层⽪.所以蚕的⼀⽣⼀共蜕6次⽪.5. 我们可以⽤(拍照)、(画图)、(写观察⽇记)、(制作标本)等⽅式记录蚕的⽣长变化.6.刚从蚕卵⾥孵出来的蚕我们称为是蚁蚕.⽤⾁眼看.蚁蚕的⾝体颜⾊是褐⾊的.极细⼩.且⼤阔细⽑.样⼦有点像蚂蚁;⽤放⼤镜观察.蚁蚕的脑袋⼤.⾝⼦⼩.⾝上有⽑.7. 蚕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阶段.蚕是蚕的⽣命周期中的幼⾍.蚕蛾是蚕的成⾍.所以蚕的⼀⽣为:卵—幼⾍—蛹—成⾍.然后从卵开始⼜产⽣⼀个新的循环.8. 蚕宝宝的外形特征:形态是圆筒形的.⾝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两侧各分布着6只⿊褐⾊的单眼.下⽅具咀嚼式⼝器.下唇中间有1个⼩孔.为吐丝孔.胸部三对⾜.能协助⼝器把持桑叶.腹部五对⾜.帮助⾝体运动.后端的背侧有⼀个突起.称尾⾓.⾝体两侧有⼩⿊点是蚕的呼吸器官(⽓门).蜕⽪之前.蚕不吃⾷物.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样.这样的现象叫做“眠”.9.影响蚕的⽣命和变化的因素:⾷物、温度、湿度、有害⽓体、疾病、光照等.10.蚕不吃东西.⾝体发黄发亮是因为(蚕要吐丝了).吐丝前.为它搭个(⼩架⼦).或⽤纸做些(⼩房⼦).以便它在那⾥(结茧).11.观察蚕吐丝的情况(1)吐丝前的蚕:不再吃桑叶了.躯体发黄、发亮、变透明(2)吐丝后的蚕:⾝体变⼩.潜伏在内(3)蚕怎样吐丝:⾝体运动.头来回晃动(4)其他发现:花费长时间寻找适合做茧的地⽅12.蚕蛹的体形粗短.⾝体呈纺锤形.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很⼩.长有⿊⾊的复眼.眼睛下⾯有⼀对触⾓的原始体.胸部长有胸⾜.腹⾜、尾⾜消失.胸部、腹部都有环节.胸部背⾯有⼀盾⽚.从盾⽚⽣出两对翅.⿎⿎的腹部长有9个环节.从第2个-7个腹节两侧都有发达的⽓门.体⾊呈黄褐⾊.13.蚕茧:⽩⾊、椭圆形、⽐⼤拇指粗⼀些.蚕茧⼤约重5克.去掉蛹⼤约重1克.14.抽丝要把茧放在热⽔中浸泡⼀下.养蚕、抽丝织成丝绸是中国的伟⼤发明之⼀.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民就开始养蚕.织布.15. 蚕蛾全⾝披着⽩⾊鳞⽑.⾝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着眼睛和⼀对触⾓.⼝器退化.胸部长着两对翅和三对⾜.由于两对翅较⼩.已失去飞翔能⼒.腹部已⽆腹⾜.末端体节演化为外⽣殖器.16. 雌蛾和雄蛾的区别:雌蛾体⼤.触⾓灰⾊.腹部肥⼤.翅短⼩.爬⾏慢;雄蛾体⼩.触⾓⿊⾊.腹部狭长.翅⼤.爬⾏较快.翅振动飞快.腹部后端稍突起.翅稍举起.17.蚕的⼀⽣18.蚕蛾是昆⾍吗?答:蚕蛾的⾝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1对触⾓.胸部有3对⾜.所以蚕蛾是昆⾍.19.蚕蛾有⼀对(⽻状)的触⾓.⼀只雌蛾⼤约产400——500粒卵.20. 蚕⼀⽣经历出⽣、⽣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过程称为蚕的⽣命周期.其中蚁蚕是蚕的⽣命周期的开始.蚕的⽣命周期⼤约56天. 21. 蚕的⽣命周期图22.昆⾍的特征: ⾝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对触⾓.胸部有三对⾜.23. 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很不相同.从⼀种形态变成了另外⼀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然界中不少动物的⼀⽣要经过变态. 常见的昆⾍中.蜜蜂、蚂蚁、苍蝇、蚊⼦、跳蚤、蝴蝶、蛾⼦、甲⾍、蝗⾍、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蚜⾍、虱⼦等都属于变态的.还有青蛙和蟾蜍也属于变态的.不变态动物有:鸡、⼭⽺、熊猫、鱼、⼈等.24. ⾃然界中的动物都有⽣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不同动物在⽣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25. ⼈也要经历出⽣⽣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和动物⼀样也具有⽣命周期.从出⽣到现在.我们的⾝体发⽣了很多的变化.今后还将发⽣变化.⼈在⽣命的不同年龄阶段.⾝体的特点各不相同.26. ⼈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活环境有关.⼈和动物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死亡⽽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27.在⼈⼀⽣中.有两个时期长得最快:出⽣前后和青春发育期.28.脑的⽣长在(第⼀个⽣长发育期)最快.29.⽛齿⽣长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乳⽛阶段、混合⽛阶段、恒⽛阶段.⼈有两副⽛齿.⼀副乳⽛.⼀副恒⽛.恒⽛长出后终⽣不换.30.卵⽣动物有:蝴蝶、蜻蜓、鸡、蟾蜍、青蛙等;胎⽣动物有:⼭⽺、熊猫、猪、⽜等.31.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32.合理的膳⾷、⾜够的营养、充⾜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是保证我们正常⽣长的重要条件.33.⽐较三代⼈的⾝体特点⾝体变化的主要特点三单元《温度与⽔的变化》知识点整理1.①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摄⽒度(℃)来表⽰.②物体的温度可以⽤温度计测量.③常⽤液体温度计是利⽤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④不同的温度计适⽤于不同的测量情况.2.①对⼀个物体来说.物体温度下降,热量减少;物体温度上升.热量增加.②测量⽔温的⽅法:(1)⼿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的下端浸⼊⽔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3.①当环境温度低于0℃.⽔的温度下降到0℃.⽔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了固态. ②⽔在结冰过程中.热量减少.③⽔的沸腾温度是100℃4. ①当环境温度⾼于0℃ .冰的温度升⾄ 0℃时开始融化.②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不变) .直⾄完全融化成⽔.③冰在融化过程中.热量增加.④实验时.在碎冰中加⼊⾷盐.是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5. (看不见的)⽔蒸⽓遇冷会凝结成(看的见的)⽔.6. ①⽔变成⽔蒸⽓的过程叫蒸发 .⽔蒸⽓变成⽔的过程叫凝结 .②加热、风吹等能加快⽔的蒸发.③⽔变成冰的过程叫凝固.需要的条件是受冷(温度低于0℃)④冰变成⽔的过程叫融化.需要的条件是受热(温度⾼于0℃)7. 装着冰块的玻璃杯外币会出现很多⼩⽔珠.是因为空⽓中的⽔蒸⽓遇到了冰冷的玻璃杯⽽凝结成了⼩⽔珠.8. 空⽓中充满了⽔蒸⽓.由于⽔蒸⽓的微粒太⼩.我们⽆法看见.9. ①⽔在⾃然界有各种形态——云、雾、⾬、露、霜、雪、冰、⽔蒸⽓……即⽔在⾃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态存在.②⽔在⾃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10. 温度计的读法和写法:零下6℃可以写成-6℃ -6℃读为零下6摄⽒度25摄⽒度可以写成25℃ 25℃读为25摄⽒度11. 常⽤的温度计12. 温度计的构造13.温度计的刻度和正确读法14.冰与⽔的维恩图15.常见的六种⽔的形态的转化16.第四单元《磁铁》知识点整理1. 磁铁的形状有条形、圆形、环形、马蹄形、槽型等.2. 磁铁不⼀定是铁做的.3. 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4. 磁铁隔着⼀些物体也能吸铁.5. 磁铁上磁⼒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6. 任何磁铁都有南、北两极.磁铁摔成两段后.每段仍有两个磁极.7. ⼀般情况下.⼀块磁铁的磁⼒⼤⼩是固定的.不同磁铁的磁⼒⼤⼩是不同的.8. 指南针由磁针、⽅位盘、⽀架三部分组成.9. 磁铁能指南北⽅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表⽰;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表⽰.10. 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作⽤是相互的.11. 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起.磁⼒变⼤;两个磁铁排斥结合在⼀起.磁⼒会变⼩.12. 指南针是利⽤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向的仪器.指南针上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个⽅向.13. 指南针的使⽤⽅法见书本P7714. 钢针⽤磁铁的磁极沿⼀个⽅向摩擦可以变成磁铁.——磁化15. ⽣活中⽤到磁铁的地⽅:门吸、塑料铅笔盒、喇叭(扬声器)、冰箱密封条、⽿机……16. 中国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它的勺柄是南极;后来⼜做成了指南鱼和⽔浮式指南针17. 如何判断⼀块磁铁的南北极?⽅法⼀:⽤细绳捆在中间悬挂起来.让它⾃由转动.静⽌下来.指南的⼀头就是南极.指北的⼀头就是北极.⽅法⼆:放到泡沫上.让它在⽔⾯上它⾃由转动.静⽌下来.指南的⼀头就是南极.指北的⼀头就是北极.⽅法三:⽤⼀块已知南北极的磁铁(或指南针)去试.能被南极吸引的那头是北极.能被北极吸引的那头是南极.18. 两块外形⼀样的⾦属条.⼀块磁铁.⼀块是铁.不借助其他物品.你能分辨哪块是磁铁.哪块是铁?⽤⼄的⼀头去吸甲的中间.如果能吸住.那么⼄是磁铁.甲是铁;如果吸不住.那么甲是磁铁.⼄是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表示
2、要比较准确的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进行测量。
3、当水的温度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4、加快冰融化的方法:①放在阳光下晒、②用手捂③加热
5、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蒸发发生在任何条件下,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不吸热也不放热,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用眼睛无法看到。
6、水在自然界中同时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式存在,这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化
7、对于一种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热量增加
8、测量水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4)在液拄不在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得水。
9、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物体温度的
10、零下温度自0℃起逐渐增大,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11、使用温度计前要搞清楚:1这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即温度计的单位是摄氏度吗?2温度计上的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3它能测量的最高温的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
12、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是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
13、`冰的特点有无色、无味、透明,有固定形状。
14、加热、通风、扩大蒸发面积可以加快蒸发。
15、在相同条件下,各种液体蒸发的快慢不一样。
16、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冷却变成看得见的小水珠的过程叫做凝结。
17、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形成云、雾、雨、露等常见的自然现象。
18、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气化现象。
19、云水蒸气遇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
雾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漂浮在低空露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漂浮在高空霜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雪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的冰晶20、摄氏温度及(1742年瑞典)阿尔伯特
华氏温度及(1714年德国)华伦海特
体温计(1742年后英国)伽利略
第一支温度计(1593年意大利)摄尔休斯
21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
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温度不会马上变化。
22水和冰的比较
冰水
固体,不会无色液体,会流动,
流动,有固定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
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