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人文教育理念 推进学校教育公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立人文教育理念推进学校教育公平

实现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是教育的追求,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已经引起了世人广泛的关注。从宏观层面,实现教育公平是政府的责任;从微观层面,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应树立人文教育和教育公平的理念,优化教育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成长,积极推进学校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的含义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权利平等两个基本方面,我国“十五”计划有关教育指导思想中提出教育公平的概念。它渗透在教育领域的宏观和微观中的各个层面。一方面在现有社会条件下,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教育机会均等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谁能享受到这些教育资源,要有相应的选择机制。这是社会与学校的衔接问题,重点在于“选择机制”,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另一方面是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均能得到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虽然必定存在发展的差异,但是不应存在由于学生家庭背景、性别、民族和学校条件、教师态度等外部原因引起的个体差异。这是教育内部问题,是教育理念、

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问题,其意义比较宽泛。

学校教育公平现象透析

我国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努力把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作为自觉追求的目标之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教育公平已成为热问题之一。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性别差异、民族差异、阶层差异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国家重视。下面仅从学校教育这一微观层面来探析教育公平现象。

学校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当今社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校园内仍有教育不公平现象。突出表现有:一是“优秀生”享有特权。在传统观念和评价制度的评判下,教师认为听话、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被定为“优秀生”。“优秀生”在学校教育中往往受到特殊关注,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表现在:学校的奖励制度照顾优秀生多、学习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座位获得优选权、活动方面可以比其他学生获得部分自由支配权。二是“学困生”被冷遇。所谓“学困生”,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文化知识学习达不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行为不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心理健康程度较低,而且思想比较消极的学生。“学困生”在学校教育中一般受到冷遇。教师认为“学困生”没有教育价值,在他们身上花时间多而成效

低,对“学困生”的教育存在偏差。

影响学校教育公平的因素

一是教育理念方面的原因。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在培养出一批拔尖人才的同时,也造成了一批学困生;在一味追求升学率而重视少数尖子的同时,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在抓知识传授的同时,忽视了学生优良思想品德的养成;教学要求和方法的整齐划一,缺乏针对性,使大部分学生个性特长被忽视;对学生评价只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标准或唯一标准,学生用优异的学习成绩“一俊遮百丑”,而其他则是以成绩差以偏概全,看不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忽视学生个性特长。二是教学设施方面的原因。表现在少或缺实验室,实验经费紧缺等;图书、教学资料条件差,专用设备少且不配套。由于教学设施不足,学校就把有限的设施倾斜在努力学习的学生身上。

三是学生自身发展方面的原因。学生自身方面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主要有: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归因问题、学习方法、价值观影响。

四是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家庭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误区影响。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目前十分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部分家庭教育方法走进误区,重智轻德。往往有以下几方面影响:一是有问题便采取棍棒教育;二是家庭经济水平和家长文化素质影响,研究表明,家庭背景对

学业成绩个别差异影响程度比构成教育环境的各种因素的

影响要大得多;三是家庭残缺或不健康家庭教育的影响。此外,社会因素影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上往往片面地看重学习成绩,导致学校充分地利用优质资源造就成绩,形成学校教育中的教育不公平。

推进学校教育公平的探索与实践

值得注意的是:“机会平等并不等于把大家拉平。”“给每一个人平等的机会,并不是指名义上的平等。机会平等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个人的特点的。”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并不是绝对按同样的教育模式来对待学生,也不是要使每个学生都取得同样的学业成就,而是要充分了解并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的教育,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取得应有的学业成就。这也意味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天赋而因材施教。在我国现行教育中,重视使天赋优异的学生得到适当的教育机会,这无可厚非,但因此而严重忽视天赋较差的学生,则是不公平的,会使他们失去学业成功的机会。实现教育公平从微观层面讲是学校教育公平,它是教育内部问题,是教育理念、教育过程和教学方法问题。在实践中学生存在发展的个体差异,但是不应存在由于学生家庭背景,性别、民族、学校条件和教师态度等引起的个体差异。

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人文教育和教育公平的理念社会

需要多样化人才。基础教育不仅要培养出专门人才,而且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不仅使少数精英,而且使全体受教育者在现代化建设中都能发挥各自的作用。学校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因此,学校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现代化建设要求,自觉端正教育思想,主动转变教育观念,切实面向全体学生,致力于基本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和人文素质,有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有健壮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为终身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办学环境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物质保证,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外在因素。因此,改善办学条件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应着重抓好几方面工作:一是确定学校办学的设施标准,按照教育需要的财力,制定既符合长远教育需要又符合实际的规划。二是根据需要分期实施。三是重点进行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基本建成了校园局域网,实施“家校通”工程。四是注重教学设施的使用,充分发挥其功能,提高教学效益。建设优美校园环境,创设良好校园文化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校园物质环境是指学校的校舍和自然环境,优良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