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蒙印迹法检测ANA抗核抗体 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抗ANA自身抗体的检测(欧蒙斑点法)

一、实验目的及原理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是一组针对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ANA阳性提示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症、全身性硬皮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根据细胞内各分子的理化特性和分布部位,ANA可分为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非组蛋白抗体、抗核仁抗体和抗其他细胞成分抗体。

在本实验中,抗核抗体谱(IgG)检测试剂盒(欧蒙印迹法)的检测模条上平行包被了高度纯化的自身抗原。用于体外定性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抗nRNP/Sm、Sm、SS-A(天然SS-A和Ro-52)、SS-B、Scl-70、PM-Scl、Jo-1)CENPB、PCNA、dsDNA、核小体、组蛋白、核糖体P蛋白和AMAM2共14种不同抗原IgG 类抗体。

欧蒙印迹法的实验原理如下:样本血清与包被抗原的检测膜条温育,如果标本为阳性血清,则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将与膜条相应位点上的自身抗原特异性结合。洗膜后添加碱性磷酸酶(AP)标记的羊抗人IgG(二抗),将与结合在膜条相应抗原位点上的自身抗体(一抗)结合,形成抗原-1st Ab-2nd Ab复合物。最后,加入酶底物NBT/BCIP(四唑硝基苯胺兰/5-溴-4-氯啶-磷酸盐)显色,阳性血清在对应膜条抗原条带处原位可形成蓝紫色的化合物沉淀。

二、实验材料

1.包被抗原的检测膜条

2.nRNP/Sm、Sm、SS-A、SS-B、Scl-70、PMScl、Jo-1、CENP B、PCNA 、dsDNA、

核小体、组蛋白、核糖体P蛋白

3.阳性对照:人IgG,100 倍浓缩,1x0.02ml

4.酶结合物: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羊抗人IgG,10倍浓缩,1x3ml

5.样本缓冲液,直接使用,1x100ml

6.清洗缓冲液,10 倍浓缩,1x 50ml

7.底物液:NBT/BCIP(四唑硝基苯胺兰/5-溴-4-氯啶-3-吲哚-磷酸盐),直接使用,

1×30ml

8.温育盘2x8槽

三、实验步骤

(一)预处理

●试剂盒平衡至室温30分钟后使用,取出膜条。

●清洗缓冲液,10倍稀释:30mL 清洗缓冲液+270mL DW,50ml/支分装。

●血清样本,使用前101X稀释:No.1666血清210uL +21mL 样本缓冲液→

10mL/支,分装2支;按排一组作阳性对照:0.02ml 阳性对照+2ml 样本缓冲液。

●AKP-羊抗人IgG,使用前10倍稀释:AKP-羊抗人IgG 2.1 mL + 18.9mL样本缓

冲液→10mL/支,分装2支。

(二)正式处理

1.预处理5min

用镊子取出膜条,数字面朝上放入温育槽中,每槽中加入1.5ml 样本缓冲液;

常温摇床震荡5min。

2.抗原和血清(1st抗体)温育30min

枪头吸去槽内液体,在温育槽中分别加入1.5ml 已稀释血清,常温,摇床震荡30min。

3.清洗15min

用枪头吸去槽内液体,在摇摆摇床上用1.5ml 清洗缓冲液清洗膜条3次,每次5 min。

4.加10X稀释的酶结合物(二抗),抗原-抗体-羊抗人IgG(二抗)温育30min

吸去槽内液体,在槽内分别加入1.5 ml 酶结合物。常温摇床震荡30min。

5.清洗15min

用枪头吸去槽内液体,在摇摇床上用1.5ml 清洗缓冲液清洗膜条3次,每次

5 分钟。

6.加底物溶液,反应10min

吸去槽内液体,在槽内分别加入1.5 ml 底物液。常温,摇床震荡10min。7.蒸馏水终止反应

吸去槽内液体,用蒸馏水清洗3 次,1.5ml/次,1/次。风干15 min。

(三)判读结果

●膜条干后,肉眼观察条带颜色强度;对照膜条上包被抗原位置,决定阳性抗

体的种类。

●质控带出现强的颜色反应说明实验操作正确。膜条包被抗原的位置上出现的

白色条带应判为阴性;阳性反应在抗原包被区呈兰色或紫色条带。

●抗原带着色与质控带强度相同为强阳性、中到较强为阳性、非常弱为可疑、

无色为阴性。

四、实验结果

第8组条带如图1所示(从左至右数第一列)。结果判读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1. 本次实验膜条条带图2. 结果示意图

根据结果示意图,本次实验在质控带上出现了深紫色条带,位于从上往下数的第一区域,说明实验操作正确。

本组膜条上出现强阳性的条带有三条,分别位于从上往下数的第二区域(1条)和第九区域(2条),条带呈深紫色。对照结果示意图,说明本实验所用患者血清的抗SS-A、抗Ro-52以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为强阳性。

膜条上出现弱阳性的条带有一条,位于从上往下数的第八区域,条带呈淡蓝色。对应结果示意图,可知本实验所用患者血清的抗SS-B抗体为弱阳性。

另外,膜条从上往下数第四区域出现一条白色条带,所对应检测的抗体为抗dsDNA抗体。根据结果判读原则,应判为阴性。

五、分析与讨论

(一)实验结果分析

由上述结果判读发现,本实验所用患者血清的抗SS-A、抗Ro-52以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为强阳性,抗SS-B抗体为弱阳性。

SS-A抗原属于小核糖核酸蛋白,参与mRNA转变为有翻译活性分子。抗SS-A 抗体常见于干燥综合症、(阳性率40%-80%)、系统性红斑狼疮(30%-40%)、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0-20%)。抗Ro-52是抗SS-A抗体的其中一类(抗SS-A包括抗Ro52和抗Ro60两种自身抗体),常见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抗Ro-52如果阳性则提示复发或者优先于其它指标预警,起到预防提示作用。SS-B抗原是细胞核中作为RNA多聚酶III的辅蛋白,研究表明SS-B抗原决定簇是SS-A抗原的一部分,故SS-B抗体常伴随SS-A抗体一起出现。抗SS-B抗体几乎仅见于干燥综合症(阳性率40%-80%)和系统性红斑狼疮(10%-20%)的女性患者中。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RPA),则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SLE的活动性与ARPA 的效价不具有相关性,对于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肾炎或肝炎的SLE患者,ARPA 的阳性率与整个SLE人群基本相同。

因此,根据不同抗核抗体所提示的疾病,以及该患者的抗核抗体谱,初步推断该患者患有自身免疫疾病,并且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若要明确诊断SLE,除了抗核抗体检测之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皮肤狼疮、口鼻咽部溃疡),是否有肾脏、神经病变,是否有外周白细胞或淋巴细胞减少等信息,来进一步判断。在美国风湿协会(ACR)提出的SLE分类标准中,需同时根据临床分类标准和免疫学标准作出诊断。

(二)关于实验操作及结果判读的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