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通用版解析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通用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33a17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b.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1(满分100分)一、基础与运用(本题包括1-9题,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确凿.(záo)秕.谷(bǐ) 攒.成(cuán) 博学笃.志(dǔ)B.啄.食(zhuó) 盔.甲(kuī)蝉蜕.(duì) 风流倜傥.(tǎng)C.搓.捻(cuō) 惭.愧(cán) 绅.士(shēn) 混.为一谈(hǔn)D.宿儒.(rǔ) 书塾.(shú) 怪哉.(zāi)花团锦簇.(cù)【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A选项全部正确;B选项“蜕”应读duì;C选项“混”应读hùn;D选项“儒”应读rú。
故选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轻捷臃肿绽开戎尺B.质朴徜若鉴赏和蔼C.感概企盼云宵淋漓D.恭敬消释渊博绣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字形。
A选项“戎尺”应写作“戒尺”;B选项“徜若”应写作“倘若”;C选项“感概”应写作“感慨”,“云宵”应写作“云霄”;D选项全部正确。
故选D。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对于有些重要的文章,他总是不求甚解....,反复仔细地阅读。
B.一场大雪过后,平日热闹闹的大街,也成了人迹罕至....的地方。
C.建筑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好一派热闹的场面。
D.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
眼前这个青花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真是美不胜收....。
【答案】C【解析】考查词义的理解。
A.使用错误,不求甚解:只领会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过分追究。
现多含贬义,形容用心不专。
B.使用错误,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C.使用正确,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D.使用错误,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a74ed9bcd126fff6050b26.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1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陌.生(mò)宿.儒(sù)秕.谷(bǐ)暂.时(zàn)B、确凿.(záo)绽.开(dìng)惭愧.(kuì)赠.送(zēng)C、自卑.(bēi)浸.满(qìng)弹.簧(dàn)尴尬.(gà)D、蝉蜕.(duì)搓捻.(niǎn)唾.沫(cuí)贪婪.(lá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饥肠辘辘花团锦簇恍然大悟截然不同B、人声顶沸煞有介事顷盆大雨若无其事C、众目睽睽悔恨莫及浑为一谈人迹罕致D、废寝忘食感概万分全神惯注疲倦不堪3、回顾课文结合语境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
B、他是渊博的宿儒..,这些知识不至于不知道。
宿儒:书念得多的老学者。
C、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
贪婪:贪得无厌。
D、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词语。
不求甚解: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4、下列几组句子中表意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这能全怪我吗?这能怪我吗?B、四年租金为三万元。
四年租金各为三万元。
C、你的判断难道会准确吗?你的判断不会准确的。
D、我们永远不会成功。
我们难免会失败。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D、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眼前。
6、下列句子只采用一种修辞方法的一项是()(2分)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eb20f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68.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题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盔.甲(kuī) 确凿.(zuó) 人迹罕.至(hǎn)B.感慨.(kǎi) 褪.色(tuì) 混.为一谈(hǔn)C.搓捻.(rěn) 蝉蜕.(tuì) 人声鼎.沸(dǐnɡ)D.菜畦.(qí) 绽.开(zhàn) 小心翼.翼(yì)【解析】A.zuó—záo;B.hǔn—hùn;C.rěn—niǎn。
2.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3分)A.倜党..:洒脱;不拘束。
恍然大悟.:醒悟。
美不胜.收:多。
B.觅.食:吃。
悔恨莫.及:不。
花团绵簇.:丛集、聚集。
C.收敛.:收拢。
人声鼎沸.:水开。
不求甚解.:理解。
D.宿儒: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
人迹.罕至:事迹。
浑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解析】A.党—傥,胜:完、尽;B.觅:寻找,绵—锦;D.迹:足迹,脚印,浑—混。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3分)A.随着天气变暖,空气湿度增大,各种病菌也油然而生....。
B.先生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C.他每天东奔西走,忙得不亦乐乎....。
D.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本人愿意洗耳恭...听.。
【解析】A项中“油然而生”是形容一种情绪在心里出现,不能与“病菌”搭配。
4.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担心”“可以”“里头”“上来”(分析:这几个词语依次是动词、动词、名词、动词) B.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
(删去“大约”或者“左右”)C.在那壮美的青藏高原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删去“在”和“上”)D.作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要养成并且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56941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f.png)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我们作为学生,应该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出什么样的准备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本大题共1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绵(mián)密宽敞(chǎng) 贮(chǔ)藏雾霭(ǎi)B.贬(biǎn)值磅(páng)礴水藻(zǎo) 救济(jì)C.匍匐(fú) 摇曳(yè) 澹(shàn)澹凛冽(liè)D.应和(hé) 梦寐(mèi) 湖泊(pō) 蒌(lóu)蒿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轻飞曼舞春花秋月目不转睛偌大B.呼朋引伴星汉灿烂花枝招展孤形C.责无旁贷津津乐道枯藤老树撩起D.秋风萧瑟山岛竦峙草长莺飞锥形3.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种感觉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引用)B.天色渐黑,我突然发现不远处好像闪过一个人影。
(比喻)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D.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拟人)4.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不经意间悄然而出的情态,也表现出作者的惊喜之情。
“钻”则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一个“卧”字,形象地表现出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济南冬天的暖和闲适相协调。
C.“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中的“饱食”一词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也反映出收获者愉快的心情。
D.“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意思是小巧而清秀。
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①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过关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过关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d3e939dd36a32d73758181.png)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过关检测题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4分)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枯涸.()栖.()息 liáo ()亮 zhù()蓄chãnɡ()清肥shuò()清liâ()酝 niànɡ()2.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
()(2分)A、唱着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B、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你这样做是无济于事的。
C、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别上你的校徽。
D、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路转溪头忽见。
3.下列解词有误的一组是()(2分)A、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玄奥:玄秘深奥。
B、清洌:水清。
唱和:指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C、寥阔:高远空旷。
舒活:舒展、灵活。
D、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
4.下面句子的朗读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蚂蚁,我的小弟弟,茫茫天地间,我们有缘分,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用亲切的语气,读出我对蚂蚁的怜爱之情。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表示语气节奏的停顿。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表示重读的字。
)D、山那边的山啊(升调),铁青着脸(降调),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降调)。
5.找出与课文的句子完全相同的一项()(2分)A、山朗润起来了,水也涨起来了,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
B、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C、原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就年。
6.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4分)⑴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⑵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
()⑶世界都是雨,惟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却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⑷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04c0e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2.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部分5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完成1-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酝酿. liáng 黄晕. yùn 发髻. jì栀.子zhīB、唱和. hé肥硕. shuò鳊.鱼 biān 乌桕.jiùC、寥.阔liáo 枯涸.gù清洌.liè梦寐.mèiD、澹澹.dàn 耸.峙sǒng 栖.息qī禅.心chá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获益非浅绞尽脑汁愚蠢窒息B、小心翼翼随声附合祈祷显耀C、蜂围蝶阵多姿多彩酝酿抖擞D、毕恭毕敬黯然飘渺恣情弛骋3、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指果实又大又饱满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高高地挺立C、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指声音响亮明朗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姿态优美4、选出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拟人、排比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比喻D、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拟人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天选自预言;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B、夏感选自梁衡的梁衡文集;文章写了夏天的紧张、热烈和急促;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C、马致远;元大都人;着名诗人;他的天净沙秋思写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着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6、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小宁在语文课上答错了一个问题;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B.班长李华学习好;品德好;在班上德高望重..C.韩日世界杯上;中国足球队以0比2不敌哥斯达黎加队;大家对此津津乐道..D.“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邻居家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7、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D.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这位发言人▁▁▁▁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2尽管这只是一次▁▁▁▁;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开通了..3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日本年青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A、庄重演练引导B、郑重演示引导C、庄重演示导致D、郑重演练导致9、下列古诗句中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10、读下面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什么一位着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那个批评家蛮横地说:“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A、表现了诗人宽宏大量B、表现了诗人高雅风度C、表现了诗人反击艺术D、表现了诗人自命清高二、阅读理解完成11-25题;每题2分;共30分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11-15题;每题2分..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着..11、阅读语段;联系全文;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着名作家、散文家;代表作有背影雪朝欧游杂记等..B、作者围绕“春”依次写了盼春、绘春、赞春;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对美的追求和对光明的向往..C、第一语段是春风图;写出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D、第二语段是春雨图;写出了春雨贵如油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12、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有误的一项是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引用、比喻B、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拟人C、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排比、比喻D、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比喻13、如果将第1自然段划分层次;正确的划分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14、文中括号里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 3分A.混脑罩静默 B.夹恼盖沉默C.混恼笼静默 D.混恼飘静默1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中的第①句从人的嗅觉出发;写出了春风温柔温暖的特点..B、第一段中的第③句从人的听觉出发;写出了春天里鸟鸣的宛转和笛声的嘹亮..C、“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依次写了春雨的亮、细、密的特点..D、“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这句话刻画出雨中的树叶和小草青翠、浓绿的特点..“逼”极写了小草的青翠;以一个动词达到了形容词达不到的效果..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6-20题;每题2分..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6、给这段话选一个标题..A.雪后的景色 B.冬天群山美 C.雪后图 D.雪后山更美17、.文段开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究竟“妙”在哪里选出正确的一项A、小雪可以给小山穿上“花衣”B、小雪可以给蓝天“镶银边”..C、小雪可以把小山衬托得更加美丽..D、小雪可以反射出小山的各种色彩..18、本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19、本文写景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事件先后 D、景物主次2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本段文字选自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着名作家;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B、作者围绕“妙”字;描述了小雪使矮松越发青黑;给蓝天镶上银边;给山穿上花衣;薄雪还会露出点粉色这四个方面的景色..C、文中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一句中的“白”指积雪;“暗黄”指的是草;而“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然之景的美丽..D、本段文字作者主要描述了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三读下面古诗;回答21-25题;每题2分..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B、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白居易;字乐天;宋代诗人;着有白氏长庆集..C、观沧海一诗选自乐府诗集;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表达了作者宽广的胸怀和一统江山的雄心壮志..D、钱塘湖春行通过对初春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初春的喜爱之情..22、阅读观沧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点明了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并以“观”字统领全文..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写的实景;静动结合;写出了岛上的数目繁多、百草丰美和波涛汹涌的海面..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实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者借助奇伟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和自己的宽广胸怀、伟大抱负..23、阅读钱塘湖春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24、下面选项中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5、对两首诗歌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写出了作者在观沧海之后的欣喜与喜悦之情..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中“竦峙”意为“水波荡漾的样子”..C、“早莺”“新燕”“渐”“浅草”等词语都可以告诉我们作者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色..D、“水面初平云脚低”中“云脚低”是因为初春的时候云彩靠近地面;所以看着很低..第Ⅱ卷三、诗词默写:5分26、天净沙秋思中集中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悲哀地诗句是: ; ..27、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28、 ;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唐夜雨寄北四、课外阅读理解阅读文章;完成30-34题;共15分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①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老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②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张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的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第一抹春色..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③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和了..桌缝里;有一二截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花朵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水彩;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使用小手指将它们拾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教室里;被映上了暖暖的春意..④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百娇千艳;绚丽多姿..学生的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来;演示着春天的进程..一到春天;孩子们翻山越岭来学校;路上只要一弯腰;便能采一把在手里..这些山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穿着哥哥姐姐肥大的旧衣裤;他们吹着柳笛;摇着野花到了学校;便把花插在课桌上..有的孩子;还用细线把花枝绑在铅笔上..花枝轻抚小脸;让人想不清;是花枝染红了小脸;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⑤有一天;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进教室;看见我放着教科书的课桌上;循着纵横的缝隙;长满了青草、绿叶、小花..那课桌;仿佛是从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我打开教科书;书页里也夹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那一笑;已使师生的心沟通了..这一节课;学生始终情绪高昂..下课后;我拿起一枝开着淡紫色花朵的葛条;嗅了嗅;对学生说:“真是春天了;连咱们的课桌也都开花了”学生大笑;欢呼起来..这时候;一个调皮的男孩;指着一个女孩子说:“老师;她也开花了”我看;可不;她的小辫子上;簪了一枝粉红的野花..学生们又是一阵击掌大笑..⑥在这开花的课桌间踱步;听着学生们那晴朗的笑声;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春天从孩子们的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句子: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30、文章开头描写户外初春的景色的作用是什么 3分31、根据语境;选出恰当的词填在下列句中括号内..备选词:萌动涌动蔓延洋溢 2分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和了..32、从②③④小节中各找出一句具体描写花草的句子;放在一起反映出春意由淡入浓的变化..3分第②小节:第③小节:第④小节:33、概括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教室里插遍鲜花的描述;反映了孩子们▁▁▁▁▁▁▁▁▁▁▁ ;赞颂了师生之间▁▁▁▁▁▁▁▁▁▁▁▁▁▁▁▁;进而指出了孩子就是最美的春光..4分34、第②小节中;男孩“仰脸望着我;笑了”;男孩的笑的原因是什么 3分五、作文50分35、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使我们流连忘返;文学作品中的精彩世界令我们心驰神往..家乡的风土人情;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感悟;课余的琴棋书画;无穷的生活乐趣值得回味..探究;给我们带来发现的惊喜;合作;使我们得到收获的愉悦……花季如诗;生活如画.诗情画意;令人陶醉..请以“陶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不少于600字..。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卷(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卷(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4d694683d049649a66581a.png)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翩.然(piān)龟.裂(jūn)农谚.(yán)销声匿.迹(nì)B.劫.难(jié)蟾.蜍(chán)褶.皱(zhě)风雪载.途(zài)C.缄.默(jiǎn)狩.猎(shòu)山麓.(lù)海枯石烂.(làn)D.赌.注(dǔ)砂砾.(lì)腐蚀.(shí)鸟臀.目(dià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闲遐耐人寻味精疲力竭扬扬得意B.凛冽五脏六腑精打细算勇往直前C.遗孀姗姗来迟千钧重负小心冀冀D.严瑾天涯海角心有灵犀海市蜃楼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玉龙雪山扑朔迷离....的天气,登山队员们进退两难。
B.苏州园林在设计上处处别有用心....,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C.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D.张璐同学在“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18年6月启动以来,全国各地工会、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职工广泛参与、积极响应。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D.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74e232f12d2af90242e6c2.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完成1-10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酝酿.﴾ liáng﴿黄晕.﴾yùn ﴿发髻.﴾jì﴿栀.子﴾ zhī﴿B、唱和.﴾hé﴿肥硕.﴾shuò﴿鳊.鱼﴾biān)乌桕.(jiù)C、寥.阔(liáo) 枯涸.(gù) 清洌.(liè) 梦寐.(mèi)D、澹澹..(dàn)耸.峙(sǒng) 栖.息(qī) 禅.心(chá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获益非浅绞尽脑汁愚蠢窒息B、小心翼翼随声附合祈祷显耀C、蜂围蝶阵多姿多彩酝酿抖擞D、毕恭毕敬黯然飘渺恣情弛骋3、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天》选自《预言》,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B、《夏感》选自梁衡的《梁衡文集》,文章写了夏天的紧张、热烈和急促,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C、马致远,元大都人,著名诗人,他的《天净沙秋思》写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小宁在语文课上答错了一个问题,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B.班长李华学习好,品德好,在班上德高望重....。
C.韩日世界杯上,中国足球队以0比2不敌哥斯达黎加队,大家对此津津乐道....。
D.“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邻居家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
5、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
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
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D.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8eb58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f.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语文学不好不可以成就大业。
学好语文可能成为作家、歌唱家、自然科学家、帝王将相。
接下来我们一同来看看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一、累积与运用(30 分 )1、注拼音、写汉字(8 分)家 ju àn( ) sh ( ù)守 hé( )家聚会 qi óng( ) 楼玉宇撺掇 () 佞臣() 邪魔鬼祟 () 泅水()2、下边这段文字中两处划线句有语病,请逐个进行改正 ( 可以调整语序,能够增添、删除或改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4 分 )我国有广阔的陆地领土,①还有大概 300 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领土,我国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
② 要不要保护我们的蓝色领土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几年来,人们在讨论蓝色领土的时候对南海问题投以高度关注的眼光。
改正一:改正二:3、默写。
(8 分 )(1)希望人长远,。
(2)四周湖山归眼底,。
(3)青山有幸埋忠骨,。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5),后天下之乐而乐。
(6)青天有月来几时,。
(7)《水调歌头》一诗中,作者踊跃处世态度战胜悲观遁世态度诗句是:,。
4、请你依据所学春联的知识,修改下边句子,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2 分)待改正的句子:内心恰似海洋,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别人上联:世事如棋,让一步博得自我。
下联:5、古诗赏析 (8 分 ) 《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晚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解说:十五夜:秋思:(2 分 )(2)诗的前两句写出望月之景,有何作用?(3 分)(3)诗的后两句是咏月怀人的名句,为后代所称道,试赏析其妙处。
(3 分 )二、阅读理解(70 分 )(一)阅读《社戏》片段,回答6-10 题:(22 分)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仿佛伸展到说不出的大。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6c405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5.png)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酝酿.?liáng?黄晕.?yùn?发髻.?jì?栀.子?zhī?B.唱和.?hé?肥硕.?shuò?鳊.鱼?biān?乌桕.?jiù?C.寥.阔?liáo?枯涸.?gù?清洌.?liè?梦寐.?mèi?D.澹澹..?dàn?耸.峙?sǒng?栖.息?qī?禅.心?chán?2.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作品风格豪迈悲壮,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大诗人,留有《白氏长庆集》。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诗风婉约,如代表作《观沧海》。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3.下面没有使用对偶的一句是()(3分)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3分)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
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
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D.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
5.诗词默写:(4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
(3)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6.在下列括号中填成语,表示前后两个字之间的变化关系。
(2分)例如:念→(有口无心)→含百→()→弼忡→()→性7.说出下面的对联中所隐含的年龄:(2分)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03033baf1ffc4ffe47ac8e.png)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诗文默写。
(1)树木丛生,______。
______,洪波涌起。
(2)《次北固山下》中的颈联:______,______。
(3)《观沧海》中体现了作者有气吞山河、一统天下之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解析】(1)百草丰茂秋风萧瑟(重点字:萧瑟)(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重点字:星汉)(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重点字:夜郎)本题为名篇名句默写,要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应该熟记大纲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默写中注意不能添字、漏字、错字,顺序颠倒等现象.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2.下列加点的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绽开( zhàn )搓捻(niē)疲倦( pí)小心翼翼( jì)B. 惭愧( kuì)觅食( mì)繁衍(yǎn)花团锦簇(cù )C. 预兆( zhào)迁徙(xǐ)企盼(qǐ)落英缤纷(bīng)D. 穿梭(sōu)煎熬(áo )冥思(míng)不可名状(míng)【答案】B【解析】A.“搓”读作“cuō”;“翼”读作“yì”;B.正确;C.“缤”读作“bīn”;D.“梭”读作“suō”.答案:B本题考查字音与字形.要熟记拼写规则,形似字,误读字、生僻字更要注意.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3.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B.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C.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D.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答案】B【解析】A.“图画,照片,”后面的逗号改为顿号;B.正确;C.“惟恐宝藏丢失”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D.引号外面的叹号移到里面.答案:B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引号、书名号、省略号、顿号是考试的重点.顿号的用法和作用: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2.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顿号不能和“和““或“同用)3.较长的并列成份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4.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5.同一层次的并列,前几个之间点顿号,后两个之间一般用“和“,顺序不能变.6.并列的短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4.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又找到一条通往山顶的捷径了,真是绝处逢生啊!B. 张辉是我们班的班长,在班里德高望重C. 颁奖典礼上,女士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D. 他善于玩把戏,举世无双,除了他师傅,没人能比得上他【答案】C【解析】A.使用有误,绝处逢生:绝处:死路.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句中指的找到捷径不是处在危险中,所以该成语使用不当.B.使用有误,道高望重:犹言德高望重.该成语形容学生不恰当.C.使用正确,花枝招展: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D.使用有误,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玩把戏登不上大雅之堂,所以该成语形容它不恰当.故选:C.此题考查成语的使用,首先学生要理解成语的意思,其次有些成语还要知道由哪些典故、文章演变流传而来,再次要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做好本题,还要多加练习,并总结意思相近的成语的异同,特别是使用的语言环境的异同.5.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B. 冬天的济南,是一个温暖、响晴的季节.C.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上学语文.D. 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答案】C【解析】A.搭配不当,“精神和品质”不是“榜样”,删去“榜样”;B.搭配不当,“济南”不是“季节”,改为“济南的冬天”;C.表述正确;D.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令”.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和修改,掌握常见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前后矛盾、表意不明、语义赘余等.注意仔细阅读原句,凭语感找出病因,看语句是否通顺,前后是否搭配,语序是否合理等,然后修改.如果凭语感找不出来,可以压缩句子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6.修改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53425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b.png)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下列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酝酿、亮黄晕、晕发髻、枳子B。
唱和、河肥硕、说鳊鱼、边乌桕C。
寥阔、寥枯涸、清洌、梦寐D。
澹澹、耸峙、栖息禅心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小心翼翼、随声附和、祈祷、显耀3.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XXX,字XXX,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B。
班长XXX研究好,品德好,在班上德高望重。
5.诗词默写:1) 《观沧海》中作者用比喻的写法表现自己伟大抱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 《天净沙秋思》中集中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悲哀地诗句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3)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 龙标过五溪,随风直到夜郎西。
5)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6.阅读《观沧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者借助XXX的想象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和自己的宽广胸怀、伟大抱负。
7、阅读《钱塘湖春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8、下面选项中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9、对《观沧海》《钱塘湖春行》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早莺”“新燕”“渐”“浅草”等词语都可以告诉我们作者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色。
10填写下面的表格,理清课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节):描写春天的宏观特征,如大地苏醒,春意盎然。
第二部分(第2-7节):从草报春、花争春、XXX、雨润春、人迎春等方面,具体描绘春天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8—10节):描写桃树、杏树、梨树开花的情景,以及野花、蜜蜂和蝴蝶的活动。
11、选出对这段话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意图,主要是抓住花、蜜蜂和蝴蝶的特点写的。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a50090453610661fd9f443.png)
第三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运用(3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感慨.(kǎi)踱.步(dù)煞.有介事(shà)B.桑椹.(shèn)撅.着(juē)踉踉跄.跄(qiàng)C.斑蝥.(máo)搓捻.(niǎn)混.为一谈(hún)D.譬.如(bì)枉.然(wǎng)花团锦簇.(cù)2.(3分)下列词语的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贪婪尴尬截然不同恍然大悟B.譬如遗撼停滞不前人声鼎沸C.搓捻威慑小心翼翼人迹罕至D.羞惭须臾花团锦簇众目睽睽3.(3分)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将一门技术掌握到________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________远不限于此。
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________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________,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A.尽善尽美内容脱颖而出境界B.融会贯通内涵更胜一筹情境C.炉火纯青内涵出类拔萃境界D.出神入化内容遥遥领先情境4.(3分)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又是一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随州日报》社的记者、编辑们简直忙坏了。
B.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等各家学说。
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5.(3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B.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七年级(上)语第三单元测试班级:姓名:学号:一、语知识的积累运用(29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
(8分)应和()肥硕()枯涸()栖息()Zhù蓄()酝niàng()匍fú()梦èi( )2. 按要求填空(12分)(1)商女不知亡国恨,。
(2),却话巴山夜雨时。
(3),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4)草野在蟋蟀声中更辽阔了,。
(5)《天净沙•秋思》画龙点睛地将景中之意达到高潮的句子是____ ____,____(6)《次北固山下》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7)《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早春特色的诗句是___ ___,_____ _________(8)古诗中有许多描写夏天的诗句,请写出两句。
___ ___,_____ _________3.下边的病句是从书报上摘录的,请在原句上加以修改。
(4分)①中国人民是赞同成立联合国的首批国家之一。
(1995年9月5日《人民日报》)②晋公当上了晋国国君后,发展生产,整顿政治,训练军队,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史》第 19页)4、仿照划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
(3分)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但是。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5、读下面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什么()(2分)一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
那个批评家蛮横地说:“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
”A、表现了诗人宽宏大量B、表现了诗人高雅风度C、表现了诗人反击艺术D、表现了诗人自命清高二古诗阅读(22分)(一)观沧海(10分)曹操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东临竭石,以观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诗所描写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7.这首诗的前两句交代了登临的地点和目的。
登临的地点是,目的是,其中字统领全诗。
(3分)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的“其中”指的是;这几句诗表现了诗人(感情、抱负等)。
(3分)9.古代许多诗人,常常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或伟大抱负,如本诗。
请你根据你知道的古诗词,写出两句能表现作者雄心壮志的诗句。
(2分)(二)孙叔敖纳言(12分)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吊。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日:“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曰:“位已高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1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5分)(1)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 )之 (2)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 )之(3) 有一老父衣( )粗衣,冠( )白冠 (4) 使臣受吏民之垢( )11.翻译句子。
(2分)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12.阅读全,简要概括孙叔敖采纳了老父哪三条谏言。
(3分)(1)(2)(3)13.你认为孙叔敖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三、现代阅读(49分)(一)(25分)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层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白,一道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照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上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又那么宽敞,①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了。
②天儿越睛,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漫漫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的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4.该语段的作者是__________,原名 ________,字________,人。
(4分)15.第一段字是围绕中的哪个字描写的?又是从哪四个方面具体加以描述的?(5分)16.有人认为第一段字是按空间顺序写的,也有人认为是时间顺序写的雪,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4分)17.中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一句中的“白”指,“暗黄”指。
(2分)18.划线句①②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请选一句,说说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3分)我选第句,19.“蓝水晶”这一比喻新颖传神,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分)20.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二)怀念一种声音(9分)①有一种声音,让中年画家越越怀念了。
这种声音非常奇妙,有颜色,有形状,有温度,还有杂含此中的情感故事。
但现在再也听不到了,②他知道这种声音只存在于古城的一条小巷,只存在于他家几代居住的那个小院、那座老屋。
院子里有一棵梅子树,有两棵梧桐树,有缸荷花,还有几畦作观赏用的韭菜。
老屋为两层,砖木结构,上下呈现出一种古铜的色调。
③这种声音叫雨声。
一下雨,他爹总会站在老屋的台阶上,听着一院子的雨声,如醉如痴,然后把少不更事的他叫到身边,告诉他许多古人关于雨的诗句:“夜雨剪春韭”“梅子黄时雨”“梧桐叶上三更雨”“留得残荷听雨声”……他听不懂,但他看懂了雨声被花叶染就的绚丽颜色。
④然后,他们回到厅堂里坐下,爹说:“你听——”这两个字在无数次重复后,他的耳朵变得灵敏了: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打在木晒楼的雨点,声音细腻而光洁;但前厅堂雕花檐板上的雨声,恰恰相反,浑厚而古朴;响在麻石台阶上雨声,沉着而充满力度。
⑤古城有句俗语:“落雨天,留客天。
”他记得一下雨,家里就会有客人不期而至,都是他爹的挚友。
雨是请柬吗?雨声中,他们谈天道、人道、医道、艺道;或者下围棋,落子声与雨声交错而响;或者拉起京胡,唱他们所熟悉的京戏名段,音符从雨的缝隙里穿过去,居然没有濡湿……他坐在一边,看着,听着,如梦如幻。
⑥雨声中,他长大了,成家了,做父亲了……小巷、老屋和雨,成了他生命最奇诡的底色。
下雨的日子,他也向他的儿子讲那些古人关于雨的诗句,他的画室也总会有好友联袂而至。
⑦突然有一天,这一片地皮划拨给了房地产商,他携家人怅然搬进了世纪花园。
小巷没有了,老屋没有了,记忆中雨的声音,没有了!巨大的规整的水泥匣子,嵌着一个个用混凝土、玻璃和钢铁构筑的巢。
雨声呈现出呆板的灰色,节奏沉闷而压抑。
这不是他感觉过的雨声!每逢下雨的日子,他会觉得格外无聊。
他如一匹落入陷阱的豹子,孤立无助。
⑧他决定,请些工匠,在露台上做一个屋顶,盖上小青瓦,嵌上玻璃瓦。
他希望找回那声音。
露台的屋顶很快就做好了。
他还置办了一个瓷圆桌、四个鼓形瓷凳、一个烧木炭的红泥火炉、一个烧水的青陶提梁壶。
下雨的时候,他坐在这里烹茶,沏茶,静静地听雨。
露台的前方是开敞的,他一抬头便看见一栋栋的高楼,整齐地排列着;所有的窗口都装着锃亮的防盗窗,窗口的后面都垂下厚厚的窗帘……这样的背景,绝对不会生发一种古典的声音!他明白了,在未的日子里,他将永恒地怀念一种雨的声音。
⑨又是一个下雨的日子。
他蓦地离开露台,急急走进画室,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摘自《百花园》2008年1月,有删改)21.第⑥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3分)22.小说结尾“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分)23.小说在多个方面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从中选择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3分)(三)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15分)①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老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
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
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
②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张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的扎着。
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
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
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第一抹春色。
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③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和()了。
桌缝里,有一二截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
花朵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
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的春天的水彩,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使用小手指将它们拾起,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教室里,被映上了暖暖的春意。
④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百娇千艳,绚丽多姿。
学生的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演示着春天的进程。
一到春天,孩子们翻山越岭学校,路上只要一弯腰,便能采一把在手里。
这些山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穿着哥哥姐姐肥大的旧衣裤,他们吹着柳笛,摇着野花到了学校,便把花插在课桌上。
有的孩子,还用细线把花枝绑在铅笔上。
花枝轻抚小脸,让人想不清,是花枝染红了小脸,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
⑤有一天,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进教室,看见我放着教科书的课桌上,循着纵横的缝隙,长满了青草、绿叶、小花。
那课桌,仿佛是从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
我打开教科书,书页里也夹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
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
那一笑,已使师生的心沟通了。
这一节课,学生始终情绪高昂。
下课后,我拿起一枝开着淡紫色花朵的葛条,嗅了嗅,对学生说:“真是春天了,连咱们的课桌也都开花了!”学生大笑,欢呼起。
这时候,一个调皮的男孩,指着一个女孩子说:“老师,她也开花了!”我看,可不,她的小辫子上,簪了一枝粉红的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