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公示说明

合集下载

云台山旅游规划案例文本

云台山旅游规划案例文本

云台山旅游区规划案例10级旅游管理,樊冬平景区简介云台山位于河南省距省会郑州西北70公里的焦作市修武县境内,以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云台山水“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国家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狝猴自然保护区七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景区面积190平方公里,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峰林峡等十一大景点,还有亚洲落差(314米)最大的瀑布云台瀑布。

1、规划的背景及意义1.1背景:云台山景区生态环境规划的目标是保护云台山地质地貌景观,恢复云台山原始的生态环境, 同时也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县域旅游的品位,围绕把景区建设得更好的目标,修武县委、县政府于2002年11月底聘请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派出专家组,前来对云台山与青龙峡进行实地考察,要求在全面整合两大景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为景区的下步发展编制一部完整、科学、合理的详细规划方案。

1.2意义: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是提升旅游景区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打造世界地质公园的必要方式。

2、云台山旅游景区的SWOT云台山的机遇与挑战:3.1自然资源:云台山以山称奇,以水叫绝,因峰冠雄,因峡显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

春来冰消雪融,万物复苏,小溪流水,山花烂漫;夏日郁郁葱葱的原始次生林,丰富独特的飞瀑流泉,造就了云台山奇特壮美,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观;秋季来临,层林尽染,红叶似火,登高山之颠,观云台之秋色,插茱萸、赏红叶,遥寄情怀;冬季到来,大自然又把云台山妆扮的银装素裹,冰清玉洁,但见群山莽莽苍苍,雄浑奇劲。

景区内有单级落差314米的亚洲第一高瀑——云台天瀑;有被誉为华夏第一奇峡的红石峡;有华夏第一秀水之称的潭瀑峡;有唐代大诗人王维写下千古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峰;有融山的隽秀、水的神韵为一体,被赞为“人间天上一湖水,万千景象在其中”的云台天池—峰林峡;有生态旅游最佳去处“云台第一大峡谷”——青龙峡等精品景点。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函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函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云台⼭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函⽂号:建城函[2016]24号颁布⽇期:2016-01-29执⾏⽇期:2016-01-29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江苏省⼈民政府:你省关于审批云台⼭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请⽰收悉。

经国务院同意,现函复如下:⼀、原则同意《云台⼭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云台⼭风景名胜区⾯积为167.38平⽅公⾥,核⼼景区⾯积为50.64平⽅公⾥。

⾃规划批准之⽇起1年内,应完成风景名胜区和核⼼景区范围的标界⽴桩,建⽴健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徽志。

⼆、要认真落实《风景名胜区条例》及《总体规划》确定的分级分类保护要求,按照划定的⼀级、⼆级、三级保护区范围,严格执⾏相应保护措施、建设控制要求和环境保护标准。

严格保护风景名胜区内的花岗岩⼭体、基岩海岸、礁⽯沙滩、⽂物古迹等资源,特别要加强对⾃然⼭海景观、摩崖⽯刻造像等特⾊景观资源的保护管理,维护风景名胜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风景名胜区内严禁开⼭采⽯、滥伐林⽊、污染⽔体、损毁⽂物古迹等⾏为。

要限期改造、搬迁或拆除影响景观环境的建筑设施,恢复⾃然环境和景观风貌。

要尽快完善环境卫⽣、污⽔处理、防灾减灾等保护性基础设施。

三、要按照《总体规划》要求,严格控制利⽤强度。

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抓紧编制报批详细规划,引导和控制各类建设活动。

禁⽌超容量接纳游客,风景名胜区⽇合理游客容量控制在2.35万⼈次以内、⽇极限游客容量控制在8万⼈次以内。

严格控制景区内旅游服务设施数量、⽤地和建筑规模,接待床位总数控制在4700张以内。

做好规划设计,做到建筑风格与景区环境相协调。

加强海岸地带设施建设的规划管理与景观风貌控制,退让海岸⾜够距离。

要做好城乡规划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协调衔接,控制居住区规模,优化风景名胜区周边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地布局,妥善处理重⼤项⽬布局、城乡建设、居民⽣产⽣活与景区资源保护利⽤的关系。

云台山策划书

云台山策划书

云台山策划书第1篇:云台山我的居住地焦作云台山旅游区生态破坏问题以及几点建议摘要:目前,旅游区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生态破坏现象,严重影响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区建设中亟待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以云台山旅游区为例,总结了旅游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破坏问题,并运用景观生态学、旅游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提出缓解办法和措施建议。

关键词:云台山旅游区生态问题景观生态学问题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的修武县境内,以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国家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等七个国家级称号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云台山景区以全国第三、世界第五的名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焦作云台山的山水美景已深得广大游客的认可。

然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保护意识和生态思想,偏重于旅游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对景观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使旅游区的景观功能发生错位,美学价值下降,最终使生态旅游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潜力,成为开发过程中亟待重视的问题。

【1】一、云台山旅游区存在生态破坏问题以及原因。

(一)盲目开发,破坏自然环境原因:由于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开发。

对旅游资源重开发轻保护或只顾开发,不管保护,造成了许多不可再生的自然景观资源的损坏与浪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植被的破坏。

云台山旅游区在建筑宾馆和其他设施时,大片砍伐森林,造成严重损失。

云台山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共占绿地30 hm 左右,砍伐树木千余株;为了修建索道,在海拔2 800~3 000千米的银杏林中砍伐出一条10千米多宽、1千米多长的走廊,不仅大量上百年的银杏毁于一旦,而且林下的喜阴灌木、草本植物也遭破坏。

(2)地形的破坏。

为发展旅游业,近年来在云台山旅游区附近开凿了一条登山栈道,用水泥、钢桩和铁网代替了原来的自然生境,栈道不仅破坏了雄伟的地貌景观,不文明的旅游活动也使当地的水源区遭受污染,增大了对保护区核心区的生态胁迫。

某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说明书

某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地方社会经济状况某景区(以下简称景区)所属的泽州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东与陵川县相邻,西与阳城县、沁水县接壤,南与豫北平原的济源、沁阳、博爱、焦作交界,北连高平市。

是“晋豫之咽喉、山西南大门”,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

全县辖10镇16乡,639个行政村,1204个自然村,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人。

主要民族为汉族、回族。

除此之外,还有为数不多的蒙、满、朝鲜、布依、苗、白、土、壮等民族。

早在20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泽州就有先民集居。

3500多年前的夏末,夏桀王曾迁都于高都的垂棘山。

春秋战国后期,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这里为高都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始设晋城县。

新中国成立后至1983年,晋城县先后归山西省长治专区、晋东南专区管辖。

1983年,晋城县改为县级市。

1985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县级晋城市划分为城郊两区。

从原县级晋城市的30个乡(镇)中划出26个乡(镇)组成晋城市郊区,归新建的晋城市管辖。

1996年8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城市郊区撤区设为泽州县。

泽州县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地质储量44亿吨,铁矿储量5亿吨,铝土矿储量在1亿吨以上,大理石储量300万吨。

林牧资源相对丰富,有各类果树7.2万株,果园面积1508公顷,林地面积74.5万亩,森林覆盖率20.6%。

牧坡草地14.81万亩。

泽州全县有耕地72万亩,土壤多为碳酸盐褐土,自然肥力较高。

主要产业有:种植、养殖、林果业等。

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谷子、豆类、红果、苹果、黄梨、核桃、花椒、猪牛羊肉、鸡蛋、蜂蜜等。

泽州是全国8大红果生产基地之一。

泽州主要产业有煤炭、冶炼、铸造、机械、化工、建材等,为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生铁产量居全省之首。

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15.85亿元,同比增长10.1%;财政总收入20.76亿元,同比增长20.2%;一般预算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26.53%;农民人均纯收入5517元,同比增长9.03%。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详细规划说明书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详细规划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背景综述 (1)第二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解读 (6)第三章现状问题与规划重点 (13)第四章规划依据、范围、指导思想、原则与期限 (14)第五章风景资源评价 (17)第六章规划目标与结构 (23)第七章游人容量与发展规模预测 (26)第八章风景保护培育规划 (28)第九章植物景观规划 (34)第十章风景游赏规划 (43)第十一章典型景观规划 (61)第十二章道路交通规划 (64)第十三章游览设施规划 (70)第十四章给排水工程规划 (74)第十五章电力电信燃气工程规划 (77)第十六章环卫与综合防灾规划 (80)第十七章居民社会调控与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84)第十八章土地利用与建设控制规划 (86)第十九章周边地区规划衔接与规划控制 (90)第二十章分期发展规划 (97)第二十一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投资估算 (101)第二十二章规划实施建议 (108)第一章背景综述一、项目背景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标志着被纳入国家层面的战略重点。

2008年6月10日,大河西先导区应运而生,成为两型示范先行先试区。

把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国际文化名城和推进城市国际化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

建设桃花岭景区,既是一项旅游工程,也是一项生态文化工程,更是一项城市生态形象工程,其将有力促进国际化旅游城市和国际文化名城的建设,其将与风景名胜区其它景区一起成为国际化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区。

提质改造工程是大河西先导区建设两型社会的核心项目,桃花岭景区作为提质改造工程的一部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生态资源和风景名胜区保护的需要,也是服务于周边城市功能片区的需要。

桃花岭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的八大景区之一,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要求桃花岭景区以郊野游览、生态观光、徒步登山、假日休闲为主要活动内容,为市本地居民和周边城市提供生态游览和郊野观光等活动,丰富、完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活动功能。

云台山智慧景区建设整体方案

云台山智慧景区建设整体方案

云台山智慧景区建设整体方案云台山智慧景区建设整体方案背景介绍:云台山是中国南方地区著名的五大名山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山”的美誉。

作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示范区,云台山已经成为了文化旅游的热门胜地。

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特提出云台山智慧景区建设整体方案。

一、智慧景区建设目标:1. 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度,优化旅游服务品质;2. 构建先进的智慧化景区管理和运营系统,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3. 推动云台山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景区整体运营效益;4. 构建独特的云台山智慧化旅游品牌形象,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

二、智慧景区建设内容:1. 建立完善的智慧景区管理系统,包括智能化的门票管理系统、智能导览系统、智能安防监控系统等。

2. 建设智慧旅游客服中心,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的旅游、购物、餐饮、住宿等服务。

3. 推广智慧导游系统,利用先进的VR技术,增强游客的互动体验感,提高旅游品质。

4. 建设智慧停车系统,采用即时导航技术和实时路况监测,为游客提供高效、便捷的停车服务。

5. 推进智慧化宣传推广,包括微信公众号、移动app等,创新性地推出云台山地方文化宣传片、微电影等,提升景区知名度和旅游影响力。

三、云台山智慧景区建设的重点:1. 高科技数字化系统的建设和升级。

以云台山智能化的门票销售系统为突破口,为全区域游客量身定制门票方案,实现全程快捷、安全、稳定和智能化的销售体验,提高门票利用率和游客满意度。

2. 多维智慧信息流的整合和创新。

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游客构建多样化、全方位的智慧服务方案,扩展智慧服务范围,创造旅游体验新模式,有效提升云台山景区服务质量和品牌知名度。

3. 智能设备的集成和升级。

运用现代化智能技术,构建更加完善、高效的路线导航和信息推送体系,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通讯需求,提高云台山景区服务的智能化、人性化体验。

四、实施措施:1. 提高景区人员智慧化服务技能。

2. 利用互联网推广智慧化景区信息,扩大智慧服务范围和影响力。

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

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

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摘要:1.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的背景和意义2.控规的具体内容和目标3.控规的实施和影响正文:【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后云台山景区位于我国江苏省连云港市,是一处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生态休闲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后云台山景区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片珍贵的旅游资源,我国有关部门制定了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

一、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的背景和意义后云台山景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缺乏有效的规划和管理,景区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有关部门启动了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工作,旨在通过规划和管理,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控规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空间布局:合理划分景区的功能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休闲度假区等,实现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2.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对景区内生态环境的保护,严格限制污染企业和项目的进入,确保景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3.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对景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4.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卫生等,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5.加强景区管理:建立健全景区管理制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三、控规的实施和影响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的实施,对于保护和利用景区的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控规,可以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景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云台山风景区规划

云台山风景区规划

第一章概述一、任务来源受河南省修武县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的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此项任务。

二、主要任务对风景区旅游环境,特别是水环境进行实地调查测试,提出旅游环境保护建议;按照国家最新标准,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与评价;根据云台山风景资源及旅游环境特点,调整、建设一批资源品位高、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生态旅游项目,形成拳头旅游产品,使其景观环境质量提升到更高档次;完善风景区旅游展示咨询服务设施,使云台山风景区的旅游开发形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三、主要目标创立完美生态系统下的风景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一切活动必须与风景区的特有环境和文化氛围相协调,使其旅游资源永续利用。

提供科研、教育、精神修养、康疗、娱乐的旅游场所。

建立我国中原地区有代表性的生态旅游示范区。

四、编制范围云台山风景区面积约54.6平方公里。

本规划不是针对风景区旅游开发的全面规划,只是涉及旅游环境保护及生态旅游方面的内容。

五、编制原则A、生态学原则建设生态类型的旅游区是风景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实现风景区内在品质飞跃的重大举措。

B、规范化原则本报告依据国家关于旅游规划的有关标准设计,同时大量采用国家相关部门制订的技术标准。

C、数据分析原则尽量应用前人成熟的科学资料和数据,并在认真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样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对风景区生态环境的认识。

D、风景区与旅游区协同开发原则将风景区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经验与提高风景区质量档次的设想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创建国家名牌旅游区打下基础。

六、编制依据1、技术标准A、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1999)。

B、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T 50298—1999)。

C、国家标准《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8005—1999)。

D、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中国旅游出版社,1992年。

XX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11-2025)规划说明书

XX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11-2025)规划说明书

附件一:XX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11-2025)规划说明书目录前言 (4)第一章修编背景 (4)1.1上轮总规评析 (4)1.2修编动因 (9)1.3本次总规修编的主要内容 (10)第二章现状概况与发展分析 (10)2.1区位关系 (10)2.2历史沿革 (11)2.3资源与社会现状 (15)2.4 发展分析 (18)第三章资源与评价 (20)3.1风景资源构成及特色 (20)3.2风景资源的分布 (21)3.3 景点评价 (23)3.4景区评价 (29)第四章规划总则 (31)4.1规划依据 (31)4.2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32)4.3规划期限 (33)4.4发展目标 (33)第五章规划范围与性质 (34)5.1规划范围 (34)5.2风景区性质 (36)第六章功能分区与布局 (36)6.1功能分区 (36)6.2景区分区 (36)6.3规划布局结构 (38)6.4职能结构 (38)第七章容量与规模 (38)7.1游人容量计算 (38)7.2 游人规模预测 (40)7.3床位估算与分布 (41)7.4居民人口预测 (42)7.5 居民容量测定 (43)第八章保护培育规划 (43)8.1保护原则 (43)8.2保护区划分与保护措施 (44)8.3核心景区保护 (46)8.4专项保护规划 (48)第九章典型景观规划 (50)9.1 典型景观特征 (50)9.2 规划内容 (50)第十章风景游赏规划 (52)10.1 游览方式 (52)10.2游览系统规划 (52)10.3游程及游线安排 (54)10.4导游设施 (55)第十一章旅游设施规划 (56)11.1现状概况 (56)11.2客源市场选择 (56)11.3设施布局 (57)11.4旅游床位及用地规划 (58)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 (59)12.1 道路交通规划 (59)12.2电力工程规划 (61)12.3 电信工程规划 (62)12.4 燃气工程规划 (63)12.5 给水工程规划 (63)12.6排水工程规划 (65)第十三章防灾减灾规划 (67)13.1 防灾体系建设 (67)13.2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67)13.3 游人安全 (69)13.4 景区安全 (69)13.5 消防规划 (70)第十四章环境影响评价 (70)14.1 环境影响预测 (70)14.2 减缓措施 (72)第十五章居民社会调控与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72)15.1人口分布现状 (72)15.2居民分布控制 (73)15.3 居民新村建设 (73)15.4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74)15.5 风景区与城镇的协调发展 (75)第十六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75)16.1 规划原则 (75)16.2规划目标 (75)16.3 土地利用分区 (75)16.4土地利用布局 (76)16.5建设强度控制 (77)第十七章近期建设规划 (78)第十八章管理与实施措施 (81)前言我院受重庆市园林事业管理局委托,于2009年3月接受《XX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11~2025)》(以下简称《总规修编》)任务,接受该任务后,我院迅速成立了总规修编项目组,根据工作安排,2009年7月开始项目组完成了基础资料收集,进行了现场调查3次,并到北碚区和合川区汇报共5次。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大纲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大纲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大纲(暂行)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第二条规划范围与面积第三条风景名胜区性质与资源特色第四条规划期限第二章保护规划第五条资源分级保护第六条资源分类保护第七条建设控制管理第八条生态环境保护第三章游赏规划第九条游客容量第十条特色景观与展示第十一条景区规划第四章设施规划第十二条道路交通规划第十三条游览设施规划第十四条基础工程规划第五章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第十五条居民点调控类型第十六条居民点调控措施第六章相关规划协调第十七条城市规划协调(含外围区域保护协调)第十八条土地利用规划协调第十九条其他相关规划和管理规定协调第七章近期规划实施第二十条近期实施重点附表表1-1风景名胜资源类型表表2-1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表3-1风景名胜区游客容量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图纸目录(暂行)图0-1 区位关系图图0-2 综合现状图图0-3 规划总图图1-1 风景名胜区和核心景区界线坐标图图2-1 分级保护规划图图3-1 游赏规划图图4-1 道路交通规划图图4-2 游览设施规划图图5-1 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图图6-1 城市发展协调规划图图6-2 土地利用规划图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书大纲(暂行)第一章关于规划总则的说明一、规划范围与面积(一)风景名胜区和核心景区范围与面积(二)风景名胜区范围调整说明(涉及范围调整的编制)二、风景名胜区性质与资源特色(一)风景名胜区性质(二)风景名胜资源特征(三)风景名胜资源类型与评价三、规划期限四、规划目标(一)总目标(二)分项目标第二章关于保护规划的说明一、资源分级保护(一)一级保护区(核心景区—严格禁止建设范围)(二)二级保护区(严格限制建设范围)(三)三级保护区(限制建设范围)二、资源分类保护三、建设控制管理(一)分区设施控制管理(二)分区活动控制管理四、生态环境保护第三章关于游赏规划的说明一、游客容量二、特色景观与展示(一)特色景观类型与展示主题(二)解说展示场所与方式三、景区规划第四章关于设施规划的说明一、道路交通规划(一)对外道路交通规划(二)内部道路交通规划(三)交通设施规划(四)道路及交通设施控制要求二、游览设施规划(一)游览设施布局与分级配置(二)游览设施建设控制引导(三)床位规模控制与分布三、基础工程规划(一)给水工程规划(二)排水工程规划(三)供电工程规划(四)电信工程规划(五)环卫设施规划(六)综合防灾规划第五章关于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的说明一、居民社会现状二、居民点调控(一)调控类型(二)调控措施三、经济发展引导第六章关于相关规划协调的说明一、城市规划协调(含外围区域保护协调)(不涉及城市规划区域的,不编制此项内容)二、土地利用规划协调三、其他相关规划和管理规定协调(一)生态环境保护(二)水资源保护(三)林地和特定区域保护(四)文物保护(五)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六)旅游管理第七章关于近期规划实施的说明一、近期实施重点二、近期建设内容(一)近期景区建设(二)近期保护利用项目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要求(暂行)为了规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成果,提高总体规划编制水平,强化执行和监督,对总体规划编制提出以下要求:一、总体要求(一)总体规划一般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说明书三部分内容。

河南省云台山风景区资源调查与分析

河南省云台山风景区资源调查与分析

河南省云台山风景区资源调查与分析景区概况云台山位于河南省修武县境内,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六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

春来冰消雪融,万物复苏,小溪流水,山花烂漫,是春游赏花、放松休闲的好去处;夏日郁郁葱葱的原始次生林,独特的飞瀑流泉,造就了云台山奇特壮美,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观,更是人们向往的旅游避暑胜地,同时可以看到落差高达314米的华夏第一高瀑—云台天瀑,远远望去,景色十分壮观,只见它上吻蓝天,下蹈石坪,犹如擎天玉柱,震耳欲聋、气势磅礴;秋季来临,层林尽染,红叶似火,登高山之颠,观云台秋色,插茱萸、赏红叶,遥寄情怀;冬季到来,大自然又把云台山妆扮的银装素裹,冰清玉洁,但见群山莽莽苍苍,雄浑奇劲,不到东北就可以领略到壮美苍茫的北国风光景区面积190平方公里,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十大景点。

云台山以山称奇,整个景区奇峰秀岭连绵不断,主峰茱萸峰海拔1304米,踏千阶的云梯栈道登上茱萸峰顶,北望太行深处,巍巍群山层峦叠嶂,南望怀川平原,沃野千里、田园似棋,黄河如带,不禁使人心旷神怡,领略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云台山以水叫绝,素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而著称。

落差314米的全国最高大瀑布-—云台天瀑,犹如擎天玉柱,蔚为壮观。

天门瀑、白龙潭、黄龙瀑、丫字瀑皆飞流直下,形成了云台山独有的瀑布景观。

云台山景区多孔泉、珍珠泉、王烈泉、明月泉清冽甘甜,让人留连忘返。

青龙峡景点有"中原第一峡谷"美誉,这里气候独特,水源丰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旅游资源的类型1、地文景观基本类型有19种,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区云台山、青龙峡景区内。

云台山旅游度假区发展报告

云台山旅游度假区发展报告

水域景观
充分利用云台山区域内的湖泊、溪流、瀑 布等水域景观,开发水上旅游项目,如漂 流、划船等,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人文历史资源挖掘传承
历史遗迹
挖掘云台山区域内的历史遗迹和 文化遗产,如古战场、寺庙、碑 刻等,进行保护和修复,打造具
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景点。
民俗文化
传承和弘扬云台山地区的民俗文化, 如民间艺术、传统节庆等,为游客 提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体验。
资源优势
云台山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包括壮丽的山川景观、独特的民俗文 化、历史悠久的古迹等,为旅游度假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
历史沿革
云台山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 逐渐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发展现状
建设智慧旅游平台,实 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
加强旅游安全监管和应 急救援体系建设,保障 游客安全。
01
02
03
04
推广电子门票、智能导 游等智慧旅游服务,提 高游客旅游体验。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服 务水平,为游客提供优 质服务。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及共赢模式探索
合作伙伴选择
01
选择具有实力、信誉良好的旅行社、酒店、景区等作为合作伙
伴,共同开拓市场。
合作模式
02
探索多种合作模式,如联合宣传、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等,实
现双方利益最大化。
合作伙伴关系维护
03
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对市
场挑战。
客户满意度调查及反馈机制构建
红色文化

云台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策划书

云台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策划书

目录第一章总论 (1)一、项目概要 (1)二、项目建设性质 (2)三、项目开发单位概况 (2)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2)五、项目建设理由 (4)六、项目建设内容 (5)七、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5)八、项目建设进度 (5)九、效益分析 (6)十、结论 (6)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 (8)一、自然历史背景 (8)二、社会经济背景 (9)三、文化发展背景 (10)四、建设特色旅游名县的发展背景 (11)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2)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2)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4)云台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四章资源评价 (16)一、资源分类 (16)二、主要景点简述 (21)三、资源评价 (25)第七章项目推广策略 (28)一、推广模式 (44)二、促销措施 (44)三、节庆活动 (46)第八章资源及生态保护方案 (48)一、资源保护 (48)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48)第十章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建设期安排 (52)一、投资估算 (52)二、建设投资估算 (52)三、资金筹措 (55)四、招商引资规模及策略 (56)五、建设及开发期安排 (57)六、资金使用安排 (58)第十三章附图 (68)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要1、项目名称白水县云台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2、项目开发单位白水县云台乡人民政府3、项目法人代表孙雪玲,云台乡人民政府乡长4、项目区概况云台山旅游景区位于白水县城西北部37公里处,距305省道北部5公里,与铜川市的宜君县和印台区交界。

范围包括云台乡全境11个行政村的38个自然村,面积69.8平方公里。

本景区是白水县保存最完整的自然景观之一,其山体最高峰为白水县最高处,区内古树称奇,山顶绕云,山体披绿,山泉涌突,小河奔流,有十二盘、九眼泉、马刨泉、四县圪塔、贺郎担山等二十八处自然景观,其景观、景致特色及视觉效果蔚为壮观,是一处集山、水、民俗、宗教、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1009云台山景区概念规划设计纲要

1009云台山景区概念规划设计纲要

《山西省陵川县上云台旅游景区总体规划》评审意见《山西省陵川县上云台旅游景区总体规划》评审会于 2008年 7月 30日在太原华苑宾馆召开,会议由山西省旅游局主持, 11位评审专家分别来自山西省科技厅、山西省旅游局、山西省社科院、山西省建设厅、西北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单位。

晋城市旅游文物局、陵川县政府、县旅游局有关领导出席会议。

专家组审阅规划成果,听取编制方中央民族大学 , 北京景道顾问有限责任公司汇报,充分讨论后形成以下评审意见:该规划基础调研扎实,资源评介客观,目标、形象定位基本准确,空间布局比较合理, 主要景区规划深入细致,要素安排具体,道路交通规划比较科学,图件规范可操作性较强, 符合国家《旅游规划通则》的要求,专家组同意通过该规划。

同时建议作如下修改:1. 增加该规划与周边景区的差异化分析及联系与对接的内容, 特别是河南云台山的协作关系;2. 进一步充实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增加国家森林法等相关法规, 强化旅游安全增加通讯等方面规划内容;3.旅游设施建设规划尽可能与自然环境协调,进一步明晰景区内的游线规划与设计;4.增加规划区与周边地区、交通等方面关系的图件。

5. 建议规划名称改为“山西省陵川县上云台旅游景区总体规划” , 进一步规范文本内容;6.专家提出的其它意见和建议,修改时一并参考,修改后按程序报批。

评审组长:2008年 7月 30日执行提要 Executive Summary 本规划确定上云台景区的发展目标是:●中国著名山地避暑休闲度假目的地●始终追求环境功能提升、保护流域生态平衡,为游客提供优越的自然山地环境体验机会景区总体形象是“上云台,观天下” ,并为其制定了景区 LOGO 方案(见 P .3 。

上述方案的确定,是基于以下对上云台景区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判断:●太行之巅的自然山地(富有许多山地探险元素●优越的避暑度假气候●创新的产品上云台景区的空间布局为两大圈层、三种次序;其功能结构可简单概括为“一核两基地” ,并分别提出了上述各层次空间的布局方案与发展策略。

江苏省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江苏省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第二十五条 设在风景区的所有单位,进入、居住在风景区的个人,应当服从管理机构的统一管理,自觉遵守风景区的有关规定,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爱护公共设施,维护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
第二十六条 风景区内的交通、商业等服务项目,应当由管理机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风景区规划,通过招标等公平竞争的方式确定经营者。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管理机构责令改正,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可以并处罚款:
(一)修坟立碑的,责令限期迁出,恢复地形原貌,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二)擅自在核心景区从事商业经营活动的,处以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周围景物、林木、植被、水体和地貌,不得造成污染和损坏。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及时清理场地,进行绿化,恢复周围环境原貌。
第五章 管理
第二十四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限制迁入和居民搬迁等措施,严格控制并逐步减少风景区内的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数量。
第十八条 风景区内的林木,应当进行抚育管理,不得砍伐;确需进行更新、抚育性采伐的,应当依法报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管理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做好植树绿化和防治病虫害工作,保护林木植被和物种生长条件。
在风景区内采集物种、标本、野生药材和其他林副产品,应当经管理机构同意,在限定的数量和指定的范围内进行。
第十九条 对景观、植被资源破坏严重的地区,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封山育林等措施,逐步恢复景观和植被。
第四章 建设
第二十条 风景区的建设应当按照规划进行,根据财力和物力,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
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风景区内道路、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服务设施和游览条件。

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

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

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
摘要:
1.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的概述
2.控规的内容
3.控规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
【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的概述】
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是指对我国江苏省连云港市后云台山景区片区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这个规划旨在保护和利用好景区资源,合理控制景区内的建设活动,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控规的内容】
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景区的范围和功能区划:明确了景区的范围和各个功能区的位置,以便于管理和建设。

2.景区的资源保护:对景区内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3.景区的建设控制:对景区内的建设活动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包括建筑的高度、密度、风格等。

4.景区的交通组织:对景区内的交通进行了规划,确保交通的便捷和安全。

5.景区的服务设施:对景区内的服务设施进行了规划,包括旅游服务中
心、停车场、公厕等。

【控规的意义和影响】
后云台山景区片区控规的实施,对于保护景区资源、提升景区品质、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控规可以有效地保护景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确保景区的长期繁荣。

其次,控规可以提升景区的品质,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最后,控规可以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旅游规划开发

旅游规划开发

云台山旅游规划中的亮点摘要:河南省焦作市云台山景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投入宣传,大资源整合,精细化管理,在10余年的时间内,就获得了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旅游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较好地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

云台山地区的做法和经验,对北京市休闲农业发展、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和沟域经济开发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云台山;旅游客源;生态旅游;地质旅游;营销策略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郑州市西70km的焦作市修武县境内,总面积190 km2,是一处以太行山岳丰富水景为特色,以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科普生态旅游精品景区。

云台山 2004年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晋级为国家5A级景区。

一、云台山旅游规划的S O分析●优势1.自然景观独特,生态环境宜人。

云台山满山覆盖的原始森林,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如诗如画的奇峰异石,形成了云台山独特完美的自然景观。

云台山以山称奇,整个景区奇峰秀岭连绵不断,主峰茱萸峰海拔1304 米,并不算高,但与华北平原的强烈反差,在视觉上显得巍峨高大,其势恢宏。

从山脚的方庄镇到茱萸峰顶,水平距离只有6千米,而高差却达到1183米,登顶俯瞰,“瞻视群山,卑如丘阜”。

云台山以水叫绝,素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而著称。

落差314米的全国最高大瀑布—云台天瀑,犹如擎天玉柱,蔚为壮观。

2.人文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云台山地处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原地区,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积淀深厚。

据考,早在东汉时期就有帝王及其皇室到此采风、避暑;魏晋时更有不少名士来此避难、隐居;唐宋时受佛教青睐,多处建寺建塔。

尤其是唐宋以后,云台山成为文人墨客游山玩水、谈诗论道的主要去处之一。

目前,保留或正在修复的遗迹及其它人文景观有汉献帝的避暑台和陵基,魏晋“竹林七贤”的隐居故里,唐代药王孙思邈的采药炼丹遗迹,唐代大诗人王维写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千古绝唱的茱萸峰,以及众多名人墨客的碑刻、文物,形成了云台山丰富深蕴的文化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b/showinfo/showinfo.as px?infoid=e79d8ee7-edab-4b0c-a2e7-c9bd9214950b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公示说明本规划针对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的历史变迁和现实发展以及城景协调等方面问题,在资源价值、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历史文化、居民调控、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了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范围与面积,明确了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性质、发展目标,完善了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的空间结构,展现出各个景区和游览区的景观特色和风貌,并从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发展的角度为各景区在资源保护、景区发展、建设引导特色塑造等方面的提出了明确的,可持续策略和措施。

一、规划原则1、保护优先原则坚持风景名胜区“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十六字方针,严格保护风景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被破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合理规划,促进风景名胜区健康有序的发展。

2、城景协调原则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山-海-城” 整体保护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综合协调城市功能发展需要和风景资源保护的关系,依据资源的重要性、敏感性与适宜性,合理安排、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展现风景名胜区“山海相拥、城景相融”的独特魅力,促进连云港的城市发展和沿海开发。

3、可操作性原则针对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价值和空间特征,科学合理地确定风景名胜区与核心景区范围边界,制定切合实际的规划目标和管理措施,使规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实践指导意义。

4、可持续发展原则妥善处理风景名胜区近期实际与远景目标的矛盾,坚持以环境容量为约束,以永续利用为前提,做到资源利用、资源保护、景观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相协调。

5、文化促进原则深入发掘云台山传统文化内涵,丰富风景名胜区文化活动内容,提升风景游览的文化层次和品位。

6、旅游带动原则通过整合利用风景名胜区丰富多彩的景观资源,积极开展类型多样的游览活动,带动风景名胜区的全面持久发展,从而把云台山打造成为文化、旅游、休闲的山海胜境。

二、规划目标1、总目标依据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坚决贯彻“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方针,充分保存和保护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系统,真实完整地体现云台山的历史文化、风景审美价值。

在环境承载力限度内,发展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事业。

使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成为景观优美,生态健全,环境优良,服务优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国内一流风景名胜区。

2、资源保护目标1) 对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独特的花岗岩地形地貌和基岩海岸进行全面而有效的保护,禁止任何形式的破坏性开发,维护景观完整性。

对已遭到破坏的地区,尽最大可能进行修复,使其最大限度地恢复到自然原貌。

2) 对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的文化资源(史前文化、宗教文化、名著文化等)进行全面而有效地保护和展示,对三元宫等古建筑群科学修缮,合理利用,净化空间环境,突出其文化精华,展现其历史文脉,使人们对云台山文化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和体会。

3) 严格保护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现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重点保护其特有的物种资源和古树名木,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0%以上,并对重要地段的林相进行合理改造,保护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和生态进程的延续性不被破坏。

4) 严格控制风景名胜区人口规模,加快风景名胜区内违规违章建设治理整顿,最大程度地控制人为活动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对已遭到破坏的地段,尽可能地恢复到原有状态;严格控制生产、生活废物和废水排放,提倡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根据风景名胜区功能结构、游览方式和游人量分布,调整其交通组织系统,减少机动交通与步行交通之间的干扰、影响,在合理的环境容量下进行游览组织,提高游赏体验质量。

6) 消除不适宜的宗教活动与商业活动对风景名胜区整体游赏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开展多种多样健康有益的游览活动,突出风景名胜区“海、古、神、幽”的鲜明特色。

7) 明确风景名胜区与城市其它功能区的边界,协调城市建设与风景保护的矛盾,实现城景协调发展。

8)建立风景名胜区分区管制系统,强化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的规划管理。

3、旅游发展目标1)充分挖掘和发扬云台山自然、文化景观优势,把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以观光游览为龙头,突出休闲、生态、度假、会议等特色内容的旅游目的地。

2)以花果山观光游览和连岛海滨休闲为双核心,充分发挥各个景区特色优势,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系统。

3)风景名胜区游人规模至2030年达到515万人次。

4)建立旅游动态信息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旅游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解决处理。

5)建立完善的旅游管理规章和设施建设标准,积极引导风景名胜区内农民发展生态旅游,实现风景保护与群众利益的有效结合。

三、规划范围、面积1、风景名胜区范围由于云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呈不连续状分布,加之城市发展用地的分隔,使得风景名胜区由多个资源相对集中的部分组成,总面积167.38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44.7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2.65平方公里。

其中锦屏山及白虎山部分规划面积13.16平方公里;前云台山(花果山)部分规划面积75.39平方公里;中云台山部分规划总面积7.00平方公里;后云台山部分规划面积40.78平方公里;北固山及竹岛部分规划面积2.42平方公里;连岛部分规划面积5.78平方公里;前三岛部分规划面积0.20平方公里;其它海域规划面积22.65平方公里。

2、核心景区范围确定核心景区是指风景名胜区范围内自然景源、人文景源最集中,最具观赏价值,最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总面积30.40平方公里。

其中孔望山游览区规划面积0.74平方公里;西游境界游览区规划面积5.55平方公里;玉女峰游览区规划面积4.43平方公里;东磊游览区规划面积5.38平方公里;渔湾游览区规划面积3.57平方公里;大桅尖游览区规划面积8.65平方公里;连岛游览区规划面积1.88平方公里;前三岛游览区规划面积0.20平方公里。

四、规划性质融明清名著文化、三元宗教文化、东夷史前文化等多元历史文化与雄峰、大海、岛屿、洞穴、奇石、溪涧、花木等自然景观为一体,以名山观光游览、历史文化探源、海岛休闲度假和生态科研考察为主要功能,城景相融、山海相拥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五、资源评价1、风景资源类型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进行分类,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共有二大类,六中类,二十五小类。

风景资源类型表2、风景资源整体评价云台山历史上山海沧桑变换,自然与人文景观在不同的地区也展现出不同的特色与风貌,主要以“海、古、神、幽”四大特色景观最为世人瞩目。

1、锦屏山景区:历史年代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以“古”为特色。

以将军崖岩画、东汉摩崖石刻造像群等具有国家级价值的历史文化遗迹与孔望山、石棚山、白虎山、桃花涧“三山一涧”的自然景观相结合,是风景区内历史文化最为悠久、价值最为突出的景区,展现了风景区的历史变迁。

2、花果山景区:自然景观秀美,文化氛围浓郁-以“神”为特色。

以享誉海内外的名著文化和三元文化为突出代表,结合峰奇石怪、沟壑纵横、溪流丰沛的自然山水,成为风景区内资源类型最为丰富,游览内容最为集中,知名度和影响力最高的景区,是风景区名山文化的集中体现。

3、云台景区:山海景观结合,整体环境优越-以“幽”为特色。

云台景区山海相依,雄浑挺拔,蔚为壮观;树木苍翠,幽谷空灵,别有洞天。

南北兼容的湿润气候,培育了暖温带、亚热带木本、藤本植物等多达160多种植物。

连绵的山体和多样植物景观的相互组合,古树名木星罗棋布,构成了富于变化的整体景观。

而众多的历史典故,也为其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和神秘的氛围。

4、海滨景区:海岸形态万千,风光迤逦秀美-以“海”为特色海滨景区是江苏省唯一的基岩海岸地区。

拥有千姿百态、变化丰富的海岸线,沙洁坡缓、水质清澈的沙滩和良好的植被。

秀丽独特的海滨风光和别具一格的海岛人文景观成为风景区海滨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

3、景观单元评价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内景点丰富,性质、规模、类型差别较大,为了全面、系统、准确地对其进行评价,我们把一些位置风格接近,游赏方式相同的景点进行有机的归类、组合形成不同的景观单元,以便更好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提供准确的依据。

自然景观单元等级表人文景观单元等级表评价结果汇总如下:在参评的景观单元中,一级景观单元为景源价值、环境水平、利用条件、规模范围四项的总分在75分以上,计13个,占6.8%;二级景观单元为四项总分在65分以上,计52个,占27.4%;三级景观单元为四项总分在55分以上,计88个,占46.3%;四级景观单元为四项总分在54分以下,计37个,占19.5%。

景观单元等级类型一览表六、功能布局1、功能分区规划将风景区划分为核心景区、一般景区、旅游服务区、景观协调区四大功能区。

具体如下:1)核心景区核心景区是指风景区范围内自然景源、人文景源最集中的,最具观赏价值,最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

包括孔望山游览区、西游境界游览区、玉女峰游览区、东磊游览区、渔湾游览区、大桅尖游览区、连岛游览区、前三岛游览区8个游览区,总面积30.40平方公里,占风景区总面积18.16%。

2)一般景区以风景保护、游览观光、科学研究和文化展示为主要功能,并可开展一定形式的休闲活动。

包括桃花涧游览区、石棚山游览区、白虎山游览区、大圣湖游览区、丹霞游览区、太白涧游览区、云龙涧游览区、苏文顶游览区、万寿谷游览区、宿城游览区、云门寺游览区、北固山游览区12个游览区,总面积35.81平方公里,占风景区总面积21.39%。

3)旅游服务区从完善风景区内旅游功能和旅游组织出发,本规划依托花果山入口、连岛、石棚山入口、东磊、太白涧、宿城水库设置6处集中的旅游服务区。

总面积1.92平方公里,占风景区总面积1.15%。

4)景观协调区指风景区内除上述三类功能区外的地区,主要为外围的自然山体。

景观协调区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以上三类区域良好的景观背景,各项建设活动应符合风景区总体规划要求。

总面积99.25平方公里,占风景区总面积59.30%。

七、保护培育1、分区保护与措施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规划按照资源价值等级大小以及保护利用程度的不同,将风景区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和外围保护地带四个层次。

1)一级保护区的保护措施:●一级保护区内只宜开展观光游览、生态旅游活动。

除必要的游赏道路和必须的游览服务设施外,严格禁止建设宾馆、招待所、度假村、培训中心、疗养院、游乐园以及其它与风景保护无关的建筑物,已经建设的应逐步迁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相关保护规定,严格保护景观单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人为破坏和大规模的人为干扰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