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九年级《圆的切线证明及计算》公开课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的切线证明及计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复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以d和r的关系强化学生对切线判定定理的理解。
2、使学生把握好切线判定和切线性质的基本要素,理解切线问题中常用的辅助线———过
切点的半径。
3、通过对切线长定理的推导分析,提高学生对图形知识的系统化认识,在实际解题中提高
学生对两条切线的边、角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4、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中考切线问题考试热点的讲解,提高学生对切线证明及切线
计算问题的理解;对考试中常见的动点问题,提出动点问题静态化的思考。
5、
二、教学重点:整固切线的有关定理;理解切线问题中常用的辅助线
三、教学难点:切线的证明思想,对动点问题的分析思考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回顾知识要点:
通过演示回顾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用距离d和半径r的关系引导学生对切线判定定理、和切线性质定理进行理解。把握好判定中的两个要素,理解切线问题中一般辅助线的作法。
学生对知识要点表格的完成达到对知识要点的巩固,并在d=r ⇔直线l与⊙O相切的条件下扼要说明切线的判定定理和切线的性质定理,使学生记住关键字词,理解解题中的一般方法。
2.基础练习:
通过对简单题型的练习,认识切线定理的一般应用方法,在同一图形变换不同的问法,分别从边和角的角度进行理解。进一步巩固切线问题中辅助线的作法。
例1.如图,直线AB与⊙O相切于点A,若∠OBA = 36°,
则∠AOB=()
例2.如图,直线AB与⊙O相切于点A,⊙O的半径为2,
若∠OBA = 30°,则OB的长为()
A
.B.4 C
.D.2
d>r ⇔直线l与⊙O相离
d O A A 例3.如图,等腰OAB ∆中,OB OA =, 以点O 为圆心作圆与底边AB 相切于点C . 求证:BC AC =. 如图,AB 、AC 与⊙O 相切于B 、C ,∠A=50o ,则∠BPC 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_. 分析。结合圆心角和圆周角的关系较容易求解。 例4、如图,AB 、AC 与⊙O 相切于B 、C ,∠∠BPC 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_. 分析:此题在上一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把定点动变成了点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渗透动点问题静态化分析的思想,使学生逐步把握克服对动点问题的恐惧思想。最终达到以静制动的效果。 3.解题能力提升: 例5.如图,AB 为⊙O 的直径,AB=BC ,⊙O 交AC 于点E ,DE ⊥BC 垂足为D 。 (1) 请判断DE 与⊙O 的位置关系; (2) 连接BE ,若⊙O 的半径是2.5,BE =3,求DE 分析:对切线的证明要素进行强调,在作辅助线时合理 在第二问中,合理使用面积法可以使解题较为容易。 例5、如图:已知△ABC 为等三角形,O 是底边BC 的中点,⊙O 与腰AB 相切于D 点。求证:AC 与⊙O 也相切。 分析:此列在作辅助线时较为特别,无半径 情况下可作垂直,证明半径,对此列中考中较少见 只对题目进行分析,不对题目进行详解。 1、 切线长定理: 用切线性质归纳切线长定理,帮助学生把握切线长定理的有关内容。在两个例子中巩固切线长定理的使用。同样贯彻以静制动的解题思想。 例:6.如图,Rt △ABC 中,∠C =90°,AC =6,BC =8.则△ABC 的内切圆半径r =______. 分析:此题利用切线长定理构造正方形,使半径进行转移, 最终达到用方程的思想进行解题。在实际中此方法可推广为 用角尺测量圆形物体的半径。 例:7.如图,60ACB ∠=°, 半径为1cm 的O ⊙切BC 于点C ,若将O ⊙在CB 上向右滚动,则当滚动到O ⊙与CA 也相切时,圆心O 移动的水平距离是__________cm . 分析:本题用切线性质和切线长定理综合进行解题, 对两个定理达到巩固与综合使用的目的,用课件演示 图形的运动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从运动前后图形的特 点抽象出熟悉的图形进行解题。 2、 学生完成学案,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3、 引导学生小结知识要点: ①、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②、切线长定理 ③、动点问题,静态化分析——以静制动的解题思想。 4、 作业布置: 学力提升(上册):p49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第15题图 r B A C O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