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考试步骤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实验考试操作步骤(Rev.2)

九年级物理实验考试操作步骤(Rev.2)

物理实验考试操作步骤物理实验A类:一、探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规律1、检查实验设备,将光具座放至实验台操作位置,观察光具座分度值;2、用成像法从凸透镜及凹透镜中选出凸透镜,将F光源、凸透镜及光屏由左至右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3、打开F光源,将F光源、凸透镜及光屏合至紧贴,调节三者至同一高度;4、将凸透镜固定至光具座中间位置(50.00cm),F光源挪至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一位置(20.00cm),调节光屏位置,待其产生清晰的倒立缩小实像时,停止调节;5、读出物距及像距并填入表格;6、重新调整F光源至二倍焦距以外的另一位置(10.00cm),调节光屏位置,待其产生清晰的倒立缩小实像时,停止调节;7、读出物距及像距,再次填入表格;8、得出结论,物距较小的那次实验产生的实像较大;9、整理器材。

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1、用双手握住天平底座,放至实验台操作区,将游码归零、调节横梁平衡(考试时已在平衡位置)、观察量筒量程及分度值;2、向小烧杯中倒入适量(50ml)盐水,放入左盘,向右盘由大到小放置砝码,调至平衡;3、读出数值(砝码+游码),并填入表格;4、将砝码由小到大放回砝码盒,小烧杯取下,游码归零,天平放回原位置;5、将量筒放置操作区、左手扶稳量筒底座,右手将小烧杯适量盐水倒入量筒中(20ml),注意读数时视线与液面凹处相平;6、将数据填入表格;7、重复称量小烧杯及剩余盐水质量,并记录;8、计算密度,注意不需要单位换算;9、整理器材,注意将量筒及小烧杯中盐水倒回原烧杯中,用抹布擦拭桌面。

三、测量小灯泡发光时的电阻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可用,开关螺丝是否松动,电压表及电流表是否调零等;2、按照电路图将所需器材摆至对应位置,断开开关,滑动变阻器滑至最大阻值处;3、从电源正极开始至负极逆时针依次连接电路,电压表及电流表均取小量程;4、检查电路,用手指从电源正极至负极,沿导线依次指一遍,着重检查连线是否松动,滑动变阻器是否连接错误,是否滑至最大阻值处,电表正负接线柱是否接反;5、滑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至某一位置(电流表示数0.2A),读出电压表示数,填入表格当中;(小灯泡必须发光)6、继续滑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至另一位置(电流表示数0.3A),读出电压表示数,再次填入表格当中;(小灯泡必须发光)7、断开开关,计算对应阻值大小,并得出结论;8、整理器材,注意将开关闭合放回原处,导线逐根捋顺放回原处。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步骤详细说明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步骤详细说明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以下物理实验操作步骤,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1. 学习使用实验器材;2. 掌握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3. 熟悉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4. 提高实验数据处理和结论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1. 实验桌;2. 物理实验箱;3. 弹簧测力计;4. 刻度尺;5. 钟表;6. 砝码;7. 砝码盒;8. 药品(如氢氧化钠、盐酸等);9. 试管、烧杯、滴管等实验用品;10. 电源、导线、开关等电路器材。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1)将实验桌上的实验箱打开,取出所需实验器材;(2)将实验器材放在实验桌上,确保实验器材的摆放整齐、方便操作。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将弹簧测力计挂在实验桌的支架上;(2)调整弹簧测力计的零点,使指针指向零刻度;(3)使用时,将待测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注意不要超出量程;(4)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注意单位。

3. 刻度尺的使用(1)将刻度尺放在待测物体的旁边,确保刻度尺与物体平行;(2)读取物体长度,注意单位;(3)将刻度尺收好,防止损坏。

4. 钟表的使用(1)将钟表放在实验桌上,确保钟表运行正常;(2)观察钟表指针的转动,记录所需时间;(3)将钟表收好,防止损坏。

5. 砝码的使用(1)将砝码盒放在实验桌上;(2)根据实验需要,选取合适的砝码;(3)将砝码放在待测物体的旁边,确保砝码与物体接触良好;(4)读取砝码的重量,注意单位;(5)将砝码放回砝码盒。

6. 药品的使用(1)将药品放在实验桌上,确保药品的摆放整齐、方便操作;(2)根据实验需要,使用滴管吸取适量药品;(3)将药品滴入试管或烧杯中,注意观察反应;(4)将药品放回原位,防止污染。

7. 试管、烧杯等实验用品的使用(1)将试管、烧杯等实验用品放在实验桌上,确保摆放整齐、方便操作;(2)根据实验需要,将实验用品放入试管或烧杯中;(3)进行实验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4)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用品洗净、放回原位。

部编新人教版教材物理九年级下册必背实验操作步骤(17个)

部编新人教版教材物理九年级下册必背实验操作步骤(17个)

部编新人教版教材物理九年级下册必背实验操作步骤(17个)1. 测量光的折射角测量光的折射角- 实验器材:光具、直尺、光源、半圆反射器- 操作步骤:将光具放到半圆反射器上,调整光源和屏幕位置,记录光的入射角和折射角2. 研究镜面反射研究镜面反射- 实验器材:平面镜、直尺、光源、屏幕- 操作步骤:将平面镜放在直尺上,设置光源和屏幕位置,记录光的入射角和反射角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凸透镜、物体、屏幕- 操作步骤: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调整屏幕位置,观察物体的放大或缩小情况4. 观察凸透镜成像镜像位置关系观察凸透镜成像镜像位置关系- 实验器材:凸透镜、物体、屏幕- 操作步骤:将物体放在不同位置,观察屏幕上成像的位置变化5. 分析实验仪器等效电路分析实验仪器等效电路- 实验器材:电源、电流表、电阻器、导线- 操作步骤:搭建电路,测量电流和电阻值6.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分布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分布- 实验器材:电源、电流表、电阻器、导线- 操作步骤:将电阻器连接并联,测量每个电阻器上的电流7.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分布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分布-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表、电阻器、导线- 操作步骤:将电阻器连接串联,测量不同位置的电压8. 观察质点在弹簧振子上的运动观察质点在弹簧振子上的运动- 实验器材:弹簧振子、质点、静摩擦计- 操作步骤:固定弹簧振子,观察质点在弹簧上的振动情况9. 测量压强测量压强- 实验器材:压力计、水桶、水- 操作步骤:用压力计测量不同水深处的压强值10. 观察自由落体的速度和加速度观察自由落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实验器材:保温棒、丝线、计时器- 操作步骤:将保温棒挂在丝线上,记录其下落时间和距离11. 研究静电引力和静电排斥力研究静电引力和静电排斥力- 实验器材:塑料棒、绳子、秤- 操作步骤:用塑料棒将绳子带电,观察其与秤之间的引力或排斥力12. 观察磁铁的吸引力和斥力观察磁铁的吸引力和斥力- 实验器材:磁铁、铁屑- 操作步骤:将磁铁靠近铁屑,观察吸引力或斥力的现象13. 研究声音的传播研究声音的传播- 实验器材:音叉、细线、木质挡板- 操作步骤:用细线固定音叉,将木质挡板放在音叉旁边,观察声音的传播情况14. 观察水的沸腾现象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水- 操作步骤:将水倒入烧杯中,点燃酒精灯,观察水的沸腾现象15. 研究光的衍射现象研究光的衍射现象- 实验器材:光源、狭缝、屏幕- 操作步骤:用光源照射狭缝,观察屏幕上的衍射现象16. 观察薄膜干涉现象观察薄膜干涉现象- 实验器材:光源、平行光管、薄膜- 操作步骤:将平行光管照射到薄膜上,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17. 分离混合物中纯净物质分离混合物中纯净物质- 实验器材:蒸馏瓶、酒精灯、混合物- 操作步骤:利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和冷凝,将混合物中的纯净物质分离出来。

初中物理实验步骤指南(中考必备)

初中物理实验步骤指南(中考必备)

初中物理实验步骤指南(中考必备)
本文档旨在为初中学生提供物理实验步骤指南,帮助他们准备
中考。

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常见实验的步骤。

实验一: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 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好,并将读数清零。

2. 用弹簧测力计量待测物体的重力。

3. 将待测物体挂在测力计上,等待示数稳定。

4. 读数并记录下来。

若需要多次测量,需按照上述步骤重复进行。

实验二:凸透镜成像实验
1. 准备好凸透镜,将其固定在透镜架上。

2. 将光源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固定好,并调节光源的位置,使
其光线射向凸透镜。

3. 将白纸固定在凸透镜的另一侧。

4. 调节凸透镜与白纸之间的距离,直到在白纸上得到清晰的像。

实验三:电流测量实验
1. 将待测电器的两个端口之间接入电流表。

2. 打开电器,保持其正常使用状态。

3. 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下来。

4. 若需要多次测量,需按照上述步骤重复进行。

以上是初中物理实验的常见步骤,希望能帮助到学生们对于物理实验及中考的准备。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初中物理实验操作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作者:佚名发布者:学科专家发布时间:2012-08-02一、凸透镜成像规律步骤1、光具座放好在桌面上,按顺序固定好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并调节好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2、点燃蜡烛,把蜡烛移到最左端,光屏移到最右端,在吧凸透镜往光屏方向移动,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为焦点,并测出两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记为f3、把凸透镜移到中间,并移动蜡烛和光屏1)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之外,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象,并记录象距和象的特点。

2)把蜡烛移到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位置,直到找到一个清晰的象,并记录象距和象的特点。

3)把蜡烛移到一倍焦距之内,移动光屏位置,试试能否找到一个清晰的象,如果不能,则从光屏一则,对着凸透镜看,能否找到一个象,并记录象距和象的特点。

4、设计表格(呵呵,没法画了)5、整理实验仪器。

6、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交流探讨。

注意事项1、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凸透镜应该在当中,2、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3、移动时小心点,不要把蜡烛油滴到光具座上,以免影响下次实验。

4、实验完成一个步骤,马上记录数据。

以免遗忘了。

5、不能忘了整理啊二、利用天平烧杯砝码水测量某液体的密度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2、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其质量m2 ,则水的质量为(m2-m1) ,3、将水倒掉,在烧杯中装满某液体,称出总质量m3 ,则液体的质量为(m3-m1) ,4、因为水的密度为1000 kg/m3 ,所以算出该液体的密度为1000(m3-m1)/(m2-m1) kg/m3。

注意事项1、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2、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3、“看”:单位:毫升(ml)=厘米3 ( cm3 )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九年级实验考试流程

九年级实验考试流程

九年级实验考试流程一、实验考试前。

1. 实验内容熟悉。

- 依据人教版教材中的实验要求,仔细复习初中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的重点实验。

例如,化学中的氧气制取实验,要牢记实验原理(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制取氧气:2H_2O_2{MnO_2}{===}2H_2O + O_2↑)、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实验步骤等。

- 物理学科中,像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要清楚实验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即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时,要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研究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时,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 生物学科的显微镜使用实验,要熟练掌握显微镜的结构(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和操作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等)。

2. 实验器材准备。

- 在学校的实验课上,要认真对待每次实验操作练习,熟悉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例如,化学实验中,要知道酒精灯的正确使用(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等),了解各种化学仪器如试管、烧杯、锥形瓶等的使用注意事项。

- 对于物理实验器材,如测量力的弹簧测力计,要知道其量程、分度值,以及如何正确读数;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要会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 生物实验中的载玻片、盖玻片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制作临时装片(如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擦、滴、撕、展、盖、染、吸等步骤)都要熟练掌握。

3. 考试规则学习。

- 认真听取老师讲解的实验考试规则。

一般包括考试时间限制,例如每个实验可能规定在10 - 15分钟内完成。

- 了解实验操作的评分标准,如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等方面的分值分配。

例如,化学实验中,如果在药品取用过程中没有按照“一横二放三慢竖”(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的操作规范,就会被扣分;在物理实验中,如果没有正确记录实验数据,也会影响得分。

二、实验考试中。

1. 进入考场。

- 按照规定的时间到达实验考试考场,携带必要的考试用品(如笔等)。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步骤2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步骤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八)1.用手一一指指所有仪器后,同时把光具座放在合适的位置。

2.注意:本实验是固定蜡烛移动凸透镜,所以蜡烛固定后,再不允许移动。

3.把蜡烛固固定在光具座最左端滑块上,和0cm刻度线对齐。

依次固定凸透镜、光屏,使烛焰的中心、透镜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4.第一次:要想得到缩小、倒立的实像,物体必须在二倍焦距之外,即成像条件是:u>2f。

所以,将透镜移在30cm处,物体蜡烛便在距离透镜30cm处(即二倍焦距外)。

移动光屏在40cm--50cm 处,就可以找到清晰、缩小、倒立的实像。

5.第二次:要想得到缩小、倒立的实像,物体必须在一二倍焦距之间,即成像条件是:f<u<2f。

(我们把透镜移在15cm处,蜡烛便处在一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在二倍焦距之外即35cm之外,就可以找到放大、倒立的实像)6.第三次:要想得到等大、倒立的实像,物体必须在二倍焦距处,即成像条件是:u=2f。

(我们把透镜移在20cm处,移动光屏在二倍焦距处即40cm处,就可以找到等大、倒立的实像)7.第四次:要想得到放大、正立的实像,物体必须在一倍焦距之内,即成像条件是:u<f。

(我们把透镜移在5cm处,移动光屏在凸透镜的右侧怎么也找不到像,取下光屏,从凸透镜的右侧向左看,就可以找到放大、正立的虚像)8.整理器材。

用电流表测并联电路的电流:(三)1.按实验电路图摆放仪器(代替检查仪器是否齐全)。

一定注意,电池的正极向右,把开关断开。

2.低头观察电流表的大小量程和分度值。

(就这一个实验需要试触)3.第一次:根据电路图测干路A点电流,连接电路前,检查刚才摆放的仪器是否正确。

连接顺序是:电池正极向右→开关断开→小灯泡L1小灯泡L2→电流表的大量程(即试触)→改接为电流表的小量程测量→记录电流值,记得带单位A→断开开关。

4.第二次:取下电流表,改接在支路B处,接小量程(0—0.6A),不试触,测灯L1的电流,记录数值,带单位。

中考物理实验步骤

中考物理实验步骤

中考物理实验步骤A1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步骤:1、选出方格纸,将带格的一面朝上,平铺在桌面上;2、选出平面镜成像实验器材一套,并从中选出两个红斑对称的塑料小人,放在方格纸一边备用;3、用盒中剩下的塑料人把玻璃板竖直的架起来,并让玻璃板镀半透膜的一面(标有字母的一面,或者用红斑小人贴近玻璃板,像物关于玻璃板清晰对称的一面)朝向自己并与方格纸的中央刻度线重合;4、让塑料人带红斑的一面朝向玻璃板,并使其与某一刻度线重合,数一数塑料人据玻璃板的格数,再乘以2即为物距,记录在表格中;5、眼睛在先放的带红斑塑料人一侧,右手拿另一红斑塑料人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此塑料人与玻璃板前塑料人的像完全重合;6、数一数玻璃板后塑料人B到玻璃板的格数,再乘以2即为像距,记录在表格中;7、改变玻璃板前塑料人的位置,重复上面的4、5、6步;8、填写实验结论:像距等于物距;9、整理器材,使其恢复到原状。

A2探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规律步骤:1、分别用两个透镜看手纹,能看到放大手纹的即为凸透镜,选出备用,不是的放回;2、把光具座放在自己面前合适的位置,向中间拨动三个滑块备用;3、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按顺序摆放在光具座上(注意:手不能触碰到凸透镜的镜面);4、用火柴点燃蜡烛,让蜡烛、凸透镜、光屏靠近,调整三者的高度,直到光屏上的黄亮光斑在光屏中央为止;5、把凸透镜移动到50cm刻度线处,把蜡烛移动到10cm刻度线处,物距u即为40.00cm,记录在表格中;6、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中央出现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像为止,读取光屏所对的刻度线,再减去50cm即为像距v(注意:小数点后有两位),记录在表格中;7、把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线处,即物距u为30.00cm,记录在表格中;8、重复步骤6;9、吹灭蜡烛,填写实验结论:第2次的实像较大;10、先取下光屏和透镜,最后取下蜡烛,并向污物杯中倒一倒残留的蜡油,整理器材,恢复到原状。

A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步骤:1、把天平放在自己面前合适的位置,用镊子把游码拨到0刻度线;2、眼看指针,检查天平是否平衡(不用调节,注意:在以下操作过程中不能再触碰平衡螺母);3、把盛有适量盐水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并拨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在表格中记录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4、放回砝码,游码归零;5、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用滴管滴加至整毫升(注意:滴管悬空滴加、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在同一水平线上),在表格中记录盐水的体积V;6、把盛有剩余盐水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按上面步骤3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填在表格中;7、计算量筒中盐水的质量:表格中m1减去m2得出;9、计算盐水的密度:表格中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除以盐水的体积V得出(注意:当单位是kg/m3时,计算出的数据应乘以103);10、整理器材,使其恢复原状并擦干桌面。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步骤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步骤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步骤物理实验是中考物理考试中的重要部分之一,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步骤,供参考:1.摩擦力实验:物理实验室准备好摩擦平台、测力计、实验材料等。

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将摩擦平台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整好水平;(2)在摩擦平台上放置一个块状物体(如木块);(3)将测力计钩住该物体,使其悬挂于空中;(4)慢慢拉动测力计上的刻度盘,记录下刚开始移动木块时的力大小;(5)根据实验数据,用“静摩擦力=测力计示数”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

2.质量实验:物理实验室准备好天平、质量块、实验材料等。

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将质量块放在天平上,读取质量示数;(2)将质量块放入溶液中,再读取质量示数;(3)计算得到溶液的质量。

3.弹性势能实验:物理实验室准备好弹簧、木块、刻度尺、实验材料等。

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把弹簧固定在单个的平稳的木块上;(2)拉伸弹簧,使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拉力”和“位移”,并记录实验数据;(3)逐渐减小拉力,记录实验数据,直至弹簧完全伸展;(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力和位移之间的图表,并得出弹性势能与弹簧位移之间的关系。

4.光的反射实验:物理实验室准备好镜子、测量器具、光源等。

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放置一片平面镜,使用测量器具测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度,并记录实验数据;(2)按不同入射角度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实验数据;(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关系,并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5.电路实验:物理实验室准备好电源、导线、电阻器、电流表等。

(1)搭建一个直流电路,包括电池、导线、电阻器和电流表;(2)打开电源,调节电阻器电流大小,并通过电流计读取电流大小;(3)改变电路中电阻、电流等参数,并观察电路中的电流变化,记录实验数据;(4)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验证欧姆定律。

2020年理化生中考实验操作指南(理化生合集)

2020年理化生中考实验操作指南(理化生合集)

2020年理化生实验操作指南物理篇实验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f =10cm)一、实验报告:中考准考证号_________实验操作考试准考证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题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f =10cm)器要2.实验中发现器材有问题,应立即向监考教师报告;3.正确装配器材,根据监考教师提供的物距,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4.将测量(要有单位)和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数据记录:由以上数据:1.比较实像和虚像的数据发现,当u=10cm时,无法测出相距的原因;2.对比像的正立和倒立数据发现,u 10cm成正立的像,u 10cm成倒立的像。

二、实验器材:三、实验步骤:第1步:将凸透镜置于刻度尺“50cm”处,且透镜居于蜡烛和光屏的中间,将三者靠拢,调整,使蜡烛焰心、透镜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

第2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50cm”刻度处),将蜡烛拉远,置于刻度尺“20cm”处,此时物距u=50cm-20cm=30cm。

即蜡烛在2倍焦距之外。

在透镜的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的像最清晰为止。

第3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50cm”刻度处),将蜡烛拉近,置于刻度尺“34cm”处,此时物距u=50cm-34cm=16cm。

即蜡烛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在透镜的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的像最清晰为止。

第4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50cm”刻度处),将蜡烛再次拉近,置于刻度尺“45cm”处,此时物距u=50cm-45cm=5cm。

即蜡烛在1倍焦距之内。

在透镜的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找不到像。

四、实验结论:结论:1.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以上结论只需填写成像特点,不需填写像距范围)五、打分点:说明:1.在每一考查点操作中,准确熟练给1分,部分正确给0.5分,有错误的给0分;2.如学生不能正确将凸透镜安装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教师可以提示,但第1、2项给0分;3.题中的物距数值由监考教师给定。

中考物理实验步骤整理

中考物理实验步骤整理

初三物理实验加试步骤A类实验一、探究平面镜成像——像距与物距的关系1、器材准备:平面镜成像实验器材一套、边长2cm的方格白纸一张,平面镜一块。

2、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不能选平面镜)3、将玻璃板垂直放在水平方格白纸上,将点燃的蜡烛A正对玻璃板的反射面放置。

4、人在蜡烛A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像,并将蜡烛B在玻璃板的另一侧移动,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标出玻璃板和蜡烛A、B的位置(确定点而不是直线)。

5、再改变蜡烛A的位置两次,重复3次。

(三次蜡烛A的位置不能在一条直线上)6、在方格白纸上读出物距和像距,选择其中两次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7、得出结论:8、拆卸并整理器材。

二、探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规律(要点说明:改变物距做三次实验。

)器材准备:凸透镜(f约为10cm)、凹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光具座、污物杯。

1、选择并组装器材。

(不能选凹透镜)2、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或光屏,使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将蜡烛点燃并放在离凸透镜较远处(大于2倍焦距),4、移动光屏找到像,记下物距、像距。

5、多次实验,寻找规律,并将其中的两次数据填入下表中。

表格设计:焦距f=10cm6、得出结论:7、拆卸并整理器材。

三、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1、器材准备:托盘天平及砝码一盒、量筒、烧杯、水杯、盐水、滴管、抹布。

2、检查天平是否平衡(不平衡要将天平调平衡);调节天平平衡时要先把游标打到0刻度处,再调节平衡螺母;3、用天平称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称量时,左物右码、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在称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4、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盐水的体积V。

5、用天平称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1。

6、计算盐水的密度。

7、整理器材。

(恢复原样)四、测量石块的密度1、器材准备:托盘天平及砝码一盒、量筒、大小两个石块(已用线系牢)、水杯、水、滴管、抹布。

2、检查天平是否平衡(不平衡要将天平调平衡);调节天平平衡时要先把游标打到0刻度处,再调节平衡螺母;3、选择合适的石块,用天平称石块的质量m(称量时,左物右码、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中考理化生实验考试参考步骤

中考理化生实验考试参考步骤

中考理化生实验考试参考步骤中考理、化、生实验考试参考步骤物理试题:一、用电流表测电流1、老师说开始在开始,不要急2、开始后,先观察电流表的量程、分度值,并用笔在纸或本子上记录(0~0.6A,分度值:0.02A。

0~3A,分度值:0.1A)、拿起手边的螺丝刀将电流表的指针调到零刻线 34、将排版上的零件排序,检查开关是否处于断开状态,检查灯泡是否拧紧5、拿起导线从直流电流开始串联起排版上的零件(此时开关一直处于断开状态)6、重头检查电路是否串联,而且是个通路7、一切检查ok的情况下,拔下“3”接口处的导线,闭合开关,是电路中有电流,进行试触1、2次(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幅度较小)8、断开开关,把进行试触的导线插入“0.6”的接线口9、连接完毕,闭合开关,正对电流表,开始读数,记录10、举手,报告老师:该被测电路的电流是……A(在0.2~0.22之间,可以读0.21A或离谁近读谁)11、整理、收拾器材,是桌面保持清洁二、用天平测物质质量、老师说开始在开始 12、开始后,拿出天平放在靠右手方位、分度值,并记录3、用镊子去掉橡皮圈,开始调节平衡螺母4、用手估测被测物体的质量,再放入左盘里,再用镊子取法码进行称量5、用镊子调节游码,使指针指到零刻线6、开始读数,并记录(所得数字的小数点后必须有2位小数点)7、举手,报告老师:该被测物体的质量为:…..g。

化学试题:一、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步骤:用右手大拇指与食指夹拿试剂瓶纸正前方的桌子上,双手配合打开试剂瓶(瓶盖要到放),这时用左手从木架上拿取一支试管(左手的食指与大拇指捏拿试管的管口处),右手握持试剂瓶(试剂瓶标签要向着手心,手心与试剂瓶中间要留有空隙),将瓶口与管口紧挨着倒入试剂瓶中液体(所倒得试液不得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倒好后,把试管放到木架上,双手配合将试剂瓶盖上瓶盖,并放回原处。

之后,拿出酒精灯,拿下灯盖正放在桌面,用火柴引燃酒精灯,将其丢弃在左上方的废液缸里。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实验操作方法:1.实验前准备:(1)准备实验所需要的器材:例如电源、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

(2)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如电源是否漏电、电线是否有断裂、电阻是否正确等。

(3)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如实验样品、实验液体等。

2.实验操作步骤:(1)按照实验要求连接实验电路。

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导线、电源、电阻等器材,并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2)调整电路,使电路正常工作。

例如调节电源输出电压、调整电流表的量程等。

(3)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根据实验的要求,打开电源开关,同时及时读取电流表、电压表的数值,并记录下来。

(4)重复实验,取多组数据。

通过多次实验,取得多组数据,以便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3.实验结束:(1)关闭电源开关,断开电路连接,将实验器材整理好。

(2)整理实验记录和实验数据。

二、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烫伤等事故发生。

使用电源时要注意电压是否适宜,是否存在漏电等问题。

使用实验液体时要注意防护措施,如佩戴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2.仪器仪表使用要准确。

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适当的仪器仪表,并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

如使用电流表时要选择合适的量程,使用电压表时要调整好零位。

3.实验数据要准确。

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注意读数的准确性,如尽量避免读数误差、准确记录数据等。

如果发现数据不准确,要重复实验直至数据准确为止。

4.确保实验环境整洁。

实验操作区域要保持整洁,避免杂物拖累实验操作或破坏实验装置。

实验材料要妥善保存,避免污染、损坏等。

5.注意实验顺序。

按照实验的逻辑顺序进行实验操作,如先进行预备实验,然后进行正式实验,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不要跳过重要环节或者打乱实验顺序。

6.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

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器材,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

严谨遵守实验规定,不要随意更改实验步骤或操作方式。

人教版初中中考物理实验(九个必做电学探案实验)

人教版初中中考物理实验(九个必做电学探案实验)

2、猜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1)设计实验电路图:连接测量I A 实物图:(2)设计实验表格:实验步骤:1.设计实验电路; 2.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3.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再次实验。

4、分析和论证:结论: 公式:5、 评估与交流:次数 A 点电流I A /AB 点电流I B /AC 点电流I C /A设计测量I A 的电路图:L 2L 12、猜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1)设计实验电路图:连接测量I c 实物图:(2)设计实验表格:实验步骤:1.设计实验电路; 2.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3.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换上另外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再次实验。

4、分析和论证:结论: 公式: 5、 评估与交流:次数设计测量I A 的电路图:L 2L 11、提出问题:在串联电路中,2、你的猜想:3、设计实验:(1)设计实验电路图:把三次测量的电路图分别画在下面方框内,并连接对应的实物电路。

测量AB两点间电压的电路图测量BC两点间电压的电路图测量AC两点间电压的电路图(2)设计实验表格:4、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要注意仪器使用的规范性,将数据记录在表格内)5、分析和论证:结论:公式:6、评估与交流:(1)接通电路指针反偏,为什么?答:(2)电压表的指示值太小。

为什么?答:(3)电压表的指针偏出了刻度盘外。

为什么?答:1、提出问题 :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跟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 。

3、设计实验: (1)设计实验电路图:测量L 1两端电压的电路图 测量L 2两端电压的电路图测量电源两端电压的电路图(2)设计实验表格:4、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要注意仪器使用的规范性,,将数据记录在表格内)5、分析和论证:(认真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6、结论: 公式:7、评估与交流:(写出最少两点实验心得)(1) (2)测量L1两端的电压 测量L2两端的电压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实验五: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提出问题:当。

2020年山西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题及评分细则

2020年山西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题及评分细则

2020年山西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题及评分细则激光笔1支夹子2个平面镜1块白纸1张(A4纸)刻度尺量角器1个直角三角板1个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把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画出法线和镜面所在的位置线,并在白纸上任意画三条射向入射点的线作为入射光线。

2用夹子固定平面镜,竖直放在白纸的适当位置上。

3用激光笔沿第一条线入射,找到反射光线,做出标记点。

4改变光束入射方向,按顺序3再做两次。

5在白纸上画出反射光线,用量角器分别测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入表格中。

实验记录:实验次数入射角i反射角r123实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入射角。

说明: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

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

物理试题1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把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画出法线和镜面所在的位置线12在白纸上任意画三条射向入射点的线作为入射光线13用夹子固定平面镜,竖直放在白纸的适当位置上14用激光笔沿第一条入射光线入射,找到反射光线,做出标记点15用激光笔沿第二条入射光线,找到反射光线,做出标记点16用激光笔沿第三条入射光线,找到反射光线,做出标记点17在白纸上画出反射光线18用量角器分别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入表格中19得出正确结论110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状态或摆放整齐1得分合计说明:1、量出的反射角与入射角差值为5以内都不扣分。

2、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

实验总得分__________ 监考教师签字__________考试日期:全文结束》》年5月日物理试题2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实验器材:玻璃板1块火柴白纸1张(A4纸) 夹子2个刻度尺1把完全相同的蜡烛2支直角三角板1个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将白纸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固定好的玻璃板竖立在白纸的适当位置,标记出镜面的位置。

2把一段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并做标记,拿另一段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至玻璃板后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对应位置画出标记。

2020年中考物理实验操作

2020年中考物理实验操作

中考物理实验操作实验一:组装简单的滑轮组器材:铁架台1架、滑轮2个、细绳一根、钩码3个操作步骤:(两股绳)1、将一滑轮固定在铁架台上为定滑轮。

2、将细绳一端固定在定滑轮下钩上。

3、将另一滑轮挂在定滑轮下钩上为动滑轮。

将细绳另一端按顺时针绕过动滑轮的下缘、定滑轮的上缘,组成滑轮组。

4、在动滑轮下钩上挂好两个钩码,左手取下动滑轮,右手拉紧细绳,匀速竖直向下拉细绳的自由端,让钩码上升下降三次。

5、实验完毕,整理器材:从左到右依次摆好铁架台、两滑轮、三钩码、细绳,并在一直线上。

实验二:用天平称量固体的质量器材:托盘天平、砝码、被测固体操作步骤:1、用镊子移动游码至“0”刻度,调节天平平衡。

2、称量时,左物右码。

3、通过用镊子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的办法,使天平平衡。

右盘上放砝码顺序先大后小,先用镊子夹盒中最大的砝码,如天平左高右低,取下大砝码改加第二大的砝码,以此类推。

4、能正确的记录测量结果,并向监考老师汇报。

(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5、实验完毕,整理器材:用手取下被测物体,用镊子夹砝码归盒,用镊子移动游码归零,镊子归盒。

并按从左到右摆好天平、砝码、被测物体。

实验三: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器材:光具座、凸透镜一把、凹透镜一把、光屏、蜡烛、打火机各一件操作步骤:1、能正确的选择出凸透镜:从桌上任取一把透镜,放在离书面6—8cm处,字像呈正立放大的为凸透镜,字像呈正立缩小的为凹透镜。

2、在光具座上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将蜡烛固定在25cm处,将光屏固定在66.7cm处。

3、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和光屏,使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灯焰中心在同一高度。

4、此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为成功。

若光屏上像不清晰,只需向左或向右略微移动光屏。

5、实验完毕,整理器材:取下蜡烛、凸透镜、光屏,将光具座摆放在前,按从左到右摆好凸透镜、凹透镜、光屏、蜡烛、打火机并呈一直线。

实验四:连接串联电路并测其中一用电器的电压器材:电池、开关、小灯泡(2.5V 3.8V)、电压表、导线操作步骤:1、电压表校零(指针指在“0”处,也要将电压表拿在手中看一下以表示会校零)。

理化生加试实验物理试题操作步骤

理化生加试实验物理试题操作步骤

理化生加试实验物理试题操作步骤A类实验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1检查器材2将玻璃板竖直固定在方格纸中央线上3将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将另一蜡烛放在玻璃板后,调整它的位置,使它与玻璃板前蜡烛的像重合5记下物距和像距6再次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调整玻璃板后蜡烛的位置,使物和像再次重合7记下物距和像距,总结规律8整理器材2探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规律(f=10cm)1检查器材2安装器材: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3第一次: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位置,蜡烛放在凸透镜2倍焦距外,移动并观察光屏上的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记录物距和像距,4第二次: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倒立缩小的像,记录物距和像距,5比较两次像的大小,填写结论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1检查器材2调整天平平衡3 在烧杯中盛上适量盐水,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4 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5 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6 计算盐水的质量和密度3测出蜡块质量4往量筒加适量水,下蹲观察水的体积5将蜡块放入量筒,用细针将蜡块按入水中,下蹲观察水的体积6计算蜡块的密度5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阻力大小的关系1检查器材2 调节杠杆平衡3 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重力4 分别在支点左端和右端某一位置挂上钩码,使杠杆平衡,5 保持两端钩码位置不变,改变两端钩码数量,使杠杆重新平衡6 用天平和刻度尺测量立方体物块对桌面的压强1检查器材2调节天平平衡3用天平测出立方体块质量,计算重力4用刻度尺测出立方体块的边长,计算底面积5计算压强1检查器材2调节天平平衡3用天平测出石块质量4用弹簧秤测出石块重力5计算重力与质量比值3测出小空烧杯质量4 将溢水杯倒满水,用另一烧杯接着溢出的水5将石块浸没溢水杯中,将溢出的水倒入小空烧杯中6测出小空烧杯和溢出的水的总质量9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1检查器材2断开开关,连接串联电路3检查电路有无错误4分别将电流表接在两灯泡之间和其它位置,测出三处的电流值5 更换灯泡规格,重复上面步骤10、测量小灯泡发光时的电阻1检查器材2断开开关,连接电路,3检查电路有无错误4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使灯泡发光,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5再次调节变阻器,使灯泡更亮,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6 计算灯泡电阻,7 整理器材11、探究小灯泡亮度与功率的关系1检查器材2断开开关,连接电路,3检查电路有无错误4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使灯泡发光,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5再次调节变阻器,使灯泡更亮,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6计算灯泡功率12、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1检查器材2断开开关,连接电路3检查电路有无错误4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5再次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13、测量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1检查器材2断开开关,连接电路,3检查电路有无错误4将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闭合开关,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断开开关5将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并联,闭合开关,测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6计算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B类实验1用温度计测温水温度1检查器材2取出温度计,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3往烧杯中加适量温水,手持温度计上端,将温度计玻璃泡竖直立在水中央4下蹲,观察温度计示数5待示数稳定后,记录这时温水温度6整理器材2检查“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1检查器材2不要动手摸实验器材,只需找出实验装置中的错误或不当之处:有没有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盖杯板、火柴;温度计是否在水的中央、水量是否合适;温度计的量程是否合适、烧杯上方是否盖有硬纸板、酒精灯与石棉网的距离是否合适3记录装置中的错误,并向监考老师汇报找到的错误之处3用刻度尺测立方体金属块的边长1检查器材2取刻度尺,观察并记录它的分度值,3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立方体物块长度的一端,观察物块另一端所对应的刻度尺的刻度(物体贴紧刻度尺),记录结果(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整理器材4测量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1检查器材2 将测力计挂在铁架台上, 观察弹簧称指针是否归零,并用手轻拉挂钩,观察分度值和量程3将石块挂在测力计下面,测出石块重力4 把石块全部浸入水中,读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5用量筒测量蜡块的质量1检查器材2在量筒内加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3将蜡块放进量筒,使蜡块漂浮在水面,记录这时水的体积4 计算蜡块排开水的体积、排开水的质量5排开水的质量就是蜡块质量6用刻度尺测量圆柱形玻璃杯中两次水面的高度差1 检查器材2 将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倒适量水,用刻度尺量出桌面到水面的高度3 再往玻璃杯加水,量出桌面到水面的高度4 计算两次高度差7组装滑轮组1检查器材2组装最省力情况滑轮组3 观察弹簧称指针是否归零,并用手轻拉挂钩,观察分度值和量程4向上竖直匀速拉动滑轮组,记录拉力5整理器材8用电压表测量干电池两端的电压1检查器材2开关断开,将开关、电压表、电池串联起来3检查电路是否有错4闭合开关,观察电压表示数,记录电池电压9连接串联电路1 检查器材2 断开开关,将所有器材依次连接成一串3 检查电路有无错误4 报告老师检查5 整理器材10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1检查器材2断开开关,连接电路3检查电路有无错误4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灯泡逐渐变亮5请老师过目6整理器材11检查电路1.找出错误,不要改正附错误:除电压表之外是否都是串联到一起的、电压表是否和定值电阻并联、电流表量程和正负接线柱是否错误、电压表量程和正负接线柱是否错误、滑动变阻器是否一上一下、滑动变阻器滑片是否在最大2.将找出的错误报告老师12识别与变更电路1观察电路,指出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个灯泡两端的电压2改动一根导线的一端,让电压表测两灯泡的总电压3在此基础上,再改动一根导线的一端,让电压表测量另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4报告老师13用秒表测量温度计中液柱上升的时间1 检查器材2 将温度计挂在铁架台上,使其玻璃泡竖直立在烧杯中央3 往烧杯中加适量热水4 观察温度计示数,并按下秒表5 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次按下秒表6 计算秒表时间7 整理器材。

物理中考实验步骤

物理中考实验步骤

物理中考实验步骤一、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方法与步骤: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

观察并记录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分析得到的数据,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这就是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推理得: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概括得: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方法与步骤: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运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放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毛巾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测出此时的摩擦力。

木板面木板面棉布(或毛巾)面设计表格,记录测量数据。

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二。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方法与步骤:1.取大小不同的若干铝块,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的体积。

2.将数据填入表格甲,然后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

如图乙所示。

3.通过分析所作的图像,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即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4.用铁、木块做实验,并作出图像,分析得出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甲三、实验5、使用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探究水的沸腾过程)方法与步骤:1.按图图所示安装实验仪器。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

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填在下表中3.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4.分析现象和图像,得到结论: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沸点。

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方法与步骤: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长大纸,纸上竖立着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器材:电池盒,1号干电池3节,2.5V小灯泡1个,小灯座1个,滑动变阻器1个(20Ω或50Ω),开关1只,导线7根,电流表1只(0-0.6-3A),电压表1只(0-3-15V)。

操作程序:
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开关断开,电流
表、电压表连接最大量程。

实验记录:
测量石块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1架、烧杯(内装适量水)、待测石块、量筒1个(100mL)、细线操作程序:
实验记录:
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1架(含砝码200g) 烧杯(内装适量盐水)(50mL) 量筒1个(100mL)
操作程序:
实验记录:
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
实验器材:电池盒,1号干电池3节,未知电阻1个,滑动变阻器1个(20Ω或50Ω),开关1只,导线7根,电流表1只(0-0.6-3A),电压表1只(0-3-15V)。

操作程序:
顺序操作内容
1
观察电流变、电压表并调零,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接入电路,电流表、电压表选择最大量程。

2
闭合开关试触马上断开,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示数,换用合适量程。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记入表格中。

3 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再次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入对应表格。

4 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5V,再次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入对应表格。

5 断开开关,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平均电阻。

6 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
试验次数电压U(V)电流I(A)电阻R(Ω)电阻的平均值R平均(Ω)
1 1.5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1个(2.5N),带挂钩木块1块(200g),毛巾1块,钩码2个(50g),长木板一块(80cm)
操作程序:
实验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