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美国社会文化的多棱镜_推销员之死_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射美国社会文化的多棱镜

———《推销员之死》

史立英,张 润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61)

摘 要:文学来源于生活,而作为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戏剧更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将社会的特定层面展现在观众面

前。以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的名剧《推销员之死》为例,分析该剧所反映的美国社会和文化的若干方面。

关键词:《推销员之死》;社会;文化中图分类号:I 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658(2006)04-0054-02

《推销员之死》是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的成功剧作,它有着高超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1949年2月该剧在纽约百老汇公演,创造了连续上演742场的成绩,为米勒赢得了当年美国的三项大奖:普利策戏剧奖、纽约戏剧评论奖和美国舞台艺术成就最高奖项“托尼戏剧音乐奖”。

《推销员之死》的剧情围绕63岁的主人公———推销员威利・洛曼生命的最后24小时展开,但米勒借助表现主义的手法将威利心头的往事片断穿插进来,让观众看到了他忙碌的一生。年轻时的威利雄心勃勃,希望通过推销这个职业发家致富;威利的两个儿子年少时也是他的骄傲,尤其是身为足球健将的长子比弗。但命运没有让威利得偿所愿,他的事业越来越不景气,在为公司闯荡了30多年后却落得个被解雇的下场,不但没有发财,到老反而负债累累;而他的两个儿子30出头还一事无成。失望中的威利最后选择了自杀来为儿子获得两万美元的保险金,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成功梦寄托在儿子的身上。

该剧的上演在美国引起了轰动,阿瑟・米勒对人物及其生活的描写近乎新闻记者的报道,剧中的主要人物既真实又富有个性。而使千千万万人感动的不仅是剧本对人物生动而准确的刻画,更重要的是它所展现的美国社会和文化中一些最具深远影响的层面。

一、美国梦———美国文化永恒的主题“美国梦”是评论家们总结《推销员之死》主人公悲剧命运时最常用的词。几百年来美国人相信在这片充满机会的土地上只要辛勤劳动就会取得成功,而且这种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它既有庸俗的一面,又是美国人和美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推销员之死》中的威利・洛曼就是美国梦的一个忠实追随者。从剧情分析,威利生活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有关白手起家的宣传很多,比如一位名叫康威尔(Russell H.Conwell )的教长写了一本名为《无数的钻石》

(Acres of D iamonds )的书,在1870年至1915年之间他就该书作了5124次的演讲,核心内容是鼓励人们发财致富。而另一位叫霍雷肖・阿尔杰(Horatio A lger )的牧师一生写了100多部描述白手起家的小说,在1868至1929年之间销售了一千万册,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威利・洛曼自然成了成功梦的追随者,“赚钱”和“成功”成了威利的生活主题。据统计,“赚钱”(make money )一词在《推销员之死》一剧中出现了9次,与“赚钱”和“成功”有关的“make ”一词竟然出现了45次。生活中威利有两个成功的榜样,一个是他的哥哥本(Ben ),另一个是戴维・辛格尔曼(David Single man )的老推销员。在威利的记忆中本17岁闯入非洲丛林并发现了钻石矿,21岁时已是腰缠万贯了。在威利的心目中,本是个有创业精神和冒险精神的传奇人物。而戴维・辛格尔曼在84岁的时候照样可以在旅馆里穿着绿绒拖鞋,从容地给客户打电话联系业务,轻松赚钱,而且在他的葬礼上有成百客户和推销员从各地赶来为他悼念。威利本人缺乏冒险精神,没有跟哥哥一起去闯荡,他选择了推销这个在他看来最了不起的职业。威利认为不管自己是个多么普通的小人物,只要努力干,就会成功,就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然而米勒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幻灭的美国梦,威利没能发财,到后来推销出的商品越来越少,而他的老板没有念及威利的劳苦功高,眼看他年也老体也衰却把他一脚踢出门外。

除了自己对美国梦的热衷外,威利还将成功的梦想寄托在自己的两个儿子身上。威利一直认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外表英俊,可比希腊神话英雄阿喀琉斯;才干卓越,将来定能成为人上之人。他的吹捧和纵容使大儿子比弗忘乎所以,曾经是伙伴们偶像的他最终在学业上一无所成,从小偷窃成习,到三十多岁还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次子哈比步了父亲的后尘,当了一名公司小职员。哈比也想在商业

45・ 第21卷第4期 邢台学院学报 Vol .21.No .4 2006年12月 JOURNAL OF XI N GT A IUN I V ERSITY Dec .2006

①②[收稿日期]2006-08-10

[作者简介]史立英(1977-),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及文化对比的教学研究.E -mail:shiliying72@yahoo .

上有所成就,但他没有脚踏实地去实现梦想,而是通过些不正当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竞争欲望,比如勾引上司的未婚妻,收受贿赂等。他从来不告诉父母自己究竟在从事何种工作,情况如何。全剧最后,米勒安排比弗与父亲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让威利看到了自我欺骗和父子间相互欺骗的事实,认识到他们父子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没什么特别的,成功对他们来说很遥远。

然而威利的失败不是美国梦本身的原因,因为拥有梦想没有错,错的是威利没有正确分析自身能力和社会实际。威利本来喜欢干点木匠活,在院子里种点菜,养几只鸡,而他却选择了推销,这一职业要求他去面对各种各样的顾客,以各种手段去说服和影响别人。另外,在威利进入推销界的时候,广告已开始在营销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推销员的景况已与从前大不一样了。威利对成功如此渴望,多年来一直在家人面前吹嘘自己多么受人喜爱,事业多么辉煌,自己为公司开辟了多么大的市场,幻想自己的葬礼也会像辛格尔曼的一样隆重。但不是所有的梦想都会变为现实,威利没有能够靠推销发财,也没有赢得人们的喜爱,冷清的葬礼再一次证明了普通人成功道路的曲折以及金钱至上的社会现实的残酷。

二、个人主义(individualis m)———独立与尊严的双重体现

美国人所推崇的个人主义并不是我们汉语字面上所反映的那种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而是伴随着美国人对平等、自由和成功的期望一起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观念,是美国文化的核心。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托马斯・杰弗逊在《独立宣言》中提出“人人生而平等”,这是独立革命倡导的最为激进和强有力的思想,《独立宣言》也被看作是个人主义的宣言,使个人主义一度成为主导的社会哲学。美国人认为,不论其出身如何、贫富如何、受教育程度如何,自己和他人同样重要,个人尊严神圣不可侵犯。美国人提倡人为自己而思考、判断、决策,崇尚靠自己的尊严、智慧、能力、勇气和奋斗获得成功。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小说、电影中随处可见一些单打独斗的英雄人物,这些人物或靠自己的努力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或在特定的任务中展示了超人般的能力和才干。

《推销员之死》中也不乏这样独立自主的人物。80多岁的老推销员辛格尔曼,独闯天下的本,这些人都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了成功的梦想,都是威利心目中的英雄,就连他的父亲当年也曾携家带口,赶着一辆马车横穿美国大陆,凭一手制作笛子的手艺赚钱。这些人的成功使威利坚信只要自己努力成功是必然的。在对成功的无比渴望中,他经常向儿子们吹嘘自己在各地多么受爱戴:“……人们都认识我,孩子们,新英格兰没有人不认识我。……在那儿,我可以在任何街道上停车,警察会好好给我盯着,就像照看他们自己的车一样。”正是由于这种个人主义意识,威利坚守着成功的梦想,尽管失败步步紧逼,他还在苦苦挣扎。中国的读者或观众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威利宁可每周向邻居查理借50元钱也不接受查理提供给他的工作,那就是个人主义、个人尊严在作怪。威利不愿接受别人的怜悯,他不愿接受梦想破灭的现实,他认为自己的命运应由自己来拯救。

三、消费文化———时尚与名利的产物

1983年,《推销员之死》的中文版在中国上演并取得了成功。但将该剧搬上中国舞台并非一帆风顺,当时许多中国人认为该剧有粉饰资本主义生活的嫌疑,因为推销员威利本来穷困潦倒,负债累累,但剧中表现的境况并不像我们中国人想象的那样家徒四壁。相反,威利住着单门独户的房子,有洗衣机、冰箱、小汽车等,谁能相信威利是个穷光蛋,但这恰恰体现了美国文化的另一个方面———消费文化。

剧中主人公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的美国社会正处于大规模生产和大众消费时期。资本主义大规模生产使各类商品极大丰富,商家利用多种手段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如广告宣传、邮寄服务以及分期付款等。在这一阶段,美国民众尤其是队伍越来越大的中产阶级将奋斗的重点放在个人享乐、物质享受、商品买卖上。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消费不仅是生活的必需,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种消费文化影响着每一个人,但并非人人都享受到了消费的快乐,对一些收入低微的人来说追逐这种时尚得到的是难以摆脱的负担。《推销员之死》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种消费文化。在广告的影响下,威利购买了洗衣机、冰箱、吸尘器和汽车,但是一笔笔维修费压得威利喘不过气来。在第二幕中,当妻子林达告诉威利各项维修费共计120美元的时候,他焦虑的心情显而易见,“天哪!如果生意再没有起色,咱们可怎么办啊!”威利的房子是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的,可悲的是,在房款还清的当天,威利却因走投无路自杀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威利的老板霍华德,他给威利展示新买的录音机,并将所录家人的欢声笑语播给威利听,霍华德得意洋洋,几乎没有工夫搭理威利。而威利告诉霍华德,他的汽车内安有一台收音机,但他从未有时间去听。这种反差告诉我们,消费的潮流人人都有权利去追随,但其中的快乐却不是谁都能享受得到的。

《推销员之死》这部戏剧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是因为它反映了小人物生活的辛酸,引起了普通大众的共鸣,其社会意义在于它反映了美国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对于中国观众和读者来说,要真正体会到这一戏剧的感人魅力,了解存在于它背后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是非常必要的。参考文献:

[1]Berkowitz,Gerald M.American D ra ma of the T wentieth Century

[M].London,Ne w York:Long man,1992.

[2]Miller,Arthur.Death of a Sales man[M].Ne w Y ork:Penguin,1986.

[3]孙白梅.西洋万花筒———美国戏剧概览[M].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2001.

[4]张耘.现代西方戏剧名家名著选评[M].北京: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1998.

[5]朱永涛.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

5

史立英,张 润:折射美国社会文化的多棱镜———《推销员之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