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比热容(比热容的计算)第二课时分析
13.3比热容——课时2 热量的计算
13.3比热容课时2 热量的计算课前预习归纳1.热量的计算:(1)吸热公式:Q吸=_____________;(2)放热公式:Q放=____________ 2.热平衡关系式:__________ (没有热损失)课堂基础落实1.(2012•益阳)人们选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_________(选填“大”或“小”).在汽车水箱中装有5kg的水,当温度升高了40℃时,水需要吸收_________J 的热量[c水=4.2×103J/(kg•℃)].2.(2012•仙桃)我国北方的楼房中都装有“暖气”,暖气管道内是用水来做介质的,能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用户的房屋中取暖.用水做介质是由于水的比热容_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某暖气公司锅炉的出水温度为80℃,回水温度为60℃,每小时循环水量为4m3,锅炉正常工作1小时向用户释放了_________J的热量(不计热量损失).3.水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两倍,若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5题)(6题)6.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A.2.1×103J/(kg·℃) B.4.2×103J/(kg·℃)C.1.2×103J/(kg·℃)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7.(2012•宜昌)两个相同的烧杯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相同的电加热器8.由Q=cm(t-t0)可得c=Q-t0,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9.(2012•兰州)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如表所示,则该液体的比热容为()热器提供的热量全部被液体所吸收).在5 min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液体的温度升高了________℃.若该液体的质量为1 kg,则液体的比热容是________.(10题)(11题)11.(2012•宁波)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別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质量为500g、初温为20℃的甲液体温度升高到90℃,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焦.[甲液体的比热容为1.8×103 J/(kg•℃)].综合探究12.(2012•黄石)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500℃,质量是1.5g,它的温度降低到20℃,要放出多少热量?已知铁的比热容C铁=0.46×103J/(kg•℃).13.(2012•北京)小阳家的热水器装有质量为器装有质量为5kg的水,该热水器中的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40℃,求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14.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也称空气源热水器,它是通过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来制造热水的“热量搬运”装置.其工作原理是:空气能热水器在工作时,吸收空气中的能量为Q1,消耗的电能为Q2,通过热交换使热水得到的能量为Q3,即Q3=Q1+Q2.所以它的热效率(Q3/Q2的比值)可以达到300%~500%.问:若电热水器的热效率是80%,空气能热水器的热效率是400%,现将100kg的水从15℃加热到55℃,使用电功率都是1400W的电热水器和空气能热水器分别耗电多少?所用时间分别是多少?(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13.3比热容第二课时培优辅差材料
13.3 比热容(2)➢思维导图➢知识梳理1.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Q=___________,期中C表示物质的___________,C表示物质的___________,t表示物质的___________,t0表示物质的___________,2.热平衡方程:两种不同温度的物体放在一起时,高温物体___________热量,低温物体___________热量。
假如不考虑热量损失,则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一、单选题1.质量不同的甲、乙两铁块(m甲<m乙),吸收相同的热量后,若升高的温度分别为Δt甲、Δt乙,则()A. Δt甲大于Δt乙B. Δt甲等于Δt乙C. Δt甲小于Δt乙D. Δt甲可能等于Δt乙2.根据表格中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质量、初温都相同的铁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将两个金属块靠在一起,铁块会向铜块传热B. 体积、初温都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两个金属块靠在-起,铁块会向铝块传热C. 煤油和水体积之比为2:1,吸收热量之比为12:5,则升高温度之比为3:1D. 给等质量的铜块和铝块加热,它们吸收热量多少与升高的温度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如图),其中图象b表示的是铜块3.用两个相同的电热水器给质量同为2kg 的物体甲和水加热,他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 min 吸收的热量为()A. 0.84×105JB. 1.2×105JC. 2.52×105JD. 都不是,不能计算4.某工人在野外施工,需要将质量为4.2kg,初温为10℃的铝合金工件升高一定的温度,除了保温瓶中尚存的温度为90℃的1.2kg热水外,无其它热源。
工人将热水分成5等份,将铝合金工件依次放入这5份热水中(每次热传递完全),放入第四份热水前,铝合金工件的温度为多少?已知铝合金的比热容为0.88×103J/(kg・℃),不计工件与热水向周围环境传递热量()A. 47.7℃B. 51.2℃C. 59.5℃D. 66.0℃5.1kg20℃的水吸收4.2×105J 的热量后,它的温度在下列给出的温度中,不可能的是()A. 80℃B. 100℃C. 105℃D. 130℃6.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0℃,现将A放入甲杯,B 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则A、B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为()A. 2:3 B. 3:5 C. 4:9 D. 1:27.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水温分别为25℃和75℃,现将一温度为85℃的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到45℃,然后迅速取出金属球并放入乙容器中,热平衡后乙容器中水温为(不计热量散失和水的质量的变化)()A. 65℃B. 60℃C. 55℃D. 50℃8.图甲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3比热容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一堂关于"比热容"的物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堂课程时,我采用了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比热容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温度变化等。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比热容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程,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1. 教具:热水、冷水、烧杯、温度计、称等。
2. 学具:实验记录表、计算器等。
五、活动过程在活动开始时,我会向学生介绍比热容的概念,并解释比热容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接着,我会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比热容。
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计算方法。
六、活动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活动中,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计算,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比热容的概念和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这堂课程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学生有困难,我会考虑再次进行教学,或者给学生提供一些额外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热容的知识。
我还会考虑将比热容的知识拓展到其他领域,如热力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通过这堂课程,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3.3比热容 课件-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3节 比热容
1 课时讲解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比热容 热量的计算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知识点 1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知1-讲
知1-讲
方法详解
知1-讲
●转换法:实验中给不同物质加热用的是相同规格的电加热
器(或相同的酒精灯),相同时间提供的热量相同,实验中
1.注意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2.公式只适用于计算物质状态不变时的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 3.注意比热容的单位:不可去掉括号而写成“J/ k g·℃”。 4. 注意认真审题:“升高”“升高了”不同于“升高到”。
2 . 【新考法 数理结合法】质量 均为100 g 的四种物质, 当 温度降低1℃时所放出的热 量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 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知2-练
知2-练
(1)煤油的比热容为_2_._1_×__1_0_3 J/(kg·℃); (2)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 铝块升高温
度为Δt1,铜块升高温度为Δt2,则Δt1__<___(填“>”“<” 或“=”)Δt2。比热容
(2)小雅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温 度上升到42 ℃,a、b 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 Qa__<___(填“>”“<”或“=”)Qb。 解析:小雅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 热到温度上升到42 ℃,可知b 的加热时间为4 min,大 于a的加热时间(3 min),故a、b 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 系为Qa<Qb;
知1-练
知识点 2 比热容
知2-讲
知2-讲
知2-讲
知识链接 比值定义法:用两个(或多个) 基本的物理量的“比”
13.3比热容导学案(第二课时)
教学课题比热容主备人訾刚课型新授课时安排 2 总课时数 5 上课日期二次备课审批人签字二次备课审批时间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2、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学习重点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学习难点热量计算过程中的步骤方法注意的问题教学准备学习过程一、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比热容,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比热容的简单计算,加深我们对比热容的认识。
二、温故互查:1、比热容的定义:_________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时与它的和的乘积,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____。
水的比热容最大,值是,它的意义是。
三、新课导入四、学习探究计算:1kg的水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J2kg的水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J1kg的水在温度升高2 ℃时所吸收的热量为J质量为m kg的水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为J质量为m kg的水温度升高△t 所吸收的热量为J公式推导:c—物质的比热容m—物体的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指温度差,不是某一时刻的温度△t=t末—t初,t末表示末温度,t初表示初温度)如果是吸热升温:Q吸=c·m·△t= c·m·(t末—t初)如果是放热降温:Q放= c·m·(t初—t末)如果已知物体的比热容c,物体的质量Q吸,物体吸收的热量△t,则物体温度的变化m=______。
如果已知物体的比热容△t,物体的质量m,物体吸收的热量Q吸,则物体温度的变化c =______。
如果已知物体的比热容c,物体的质量m,物体吸收的热量Q吸,则物体温度的变化△t=______。
自学检测1、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0℃,水吸收了多少热量?2、一定质量水温度从10℃升高到50℃,吸收了1.68×106热量,求水的质量。
四、巩固练习★1、质量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了80℃,求水吸收的热量。
C水=4. 2×103J/(kg·℃)★2、把质量为500克,温度为40°C的铝块加热到100°C,铝块吸收了多少热量?★★3、质量为2k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20℃升高到40℃时,吸收的热量是1.88×104J,该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4、使40g 0℃的冰温度降低到-10℃,能放出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用来给水加热,可使多少g 5℃的水温度升高10℃?★★★★5、水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两倍若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3,则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之比为多少?五、测评与拓展1、质量为500 g的铝锅中盛有2 kg的水,把它们从15℃加热到95℃时,共需要吸收多少J的热量?已知:c水=4.2×103J/(kg·℃),c铝=0.88×103J/(kg·℃)2、为了测定某种液体的比热,把质量是100g的铜块从沸腾的水中取出(标准大气压),迅速投入到质量是100g温度为10℃的待测液体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是25℃,若不计热损失,求这种液体的比热容是多少?(已知C铜=0.4×103 J/(kg·℃)2、把质量为2kg、温度为4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了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用来给水加热,能使多少20℃的水升高到40℃?已知:c铝=0.88×103J/(kg·℃)六、课堂小结与课后学习安排1、各小组总结本节课内容,整理到笔记本上面。
比热容+第2课时+精品教案
教学案例
吸收热量时:c=→Q吸=cm(t末-t初)或Q吸=cmΔt 放出热量时:c=→Q放=cm(t初-t末)或Q放=cmΔt 【ppt 7】
教师提问:c与什么因素有关?回答:c只与物质的种类(还有状态)有关。
教师提问:Q吸(或Q放)与什么因素有关?
回答:Q吸(或Q放)与c、m、Δt 有关。
教师讲解:
①公式适用于物态不发生变化时物体升温(或降温)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计算。
②在解题、审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文字叙述中“升高到、降低到”对应的是物体的末温(t末);而“升高、升高了、降低、降低了”对应的是温度的改变量(Δt)。
【ppt 8】例1
简单的比热容公式计算。
注意单位的换算!
【ppt 9】例2
简单的吸收热量的计算,注意末温、温度差的语言表述。
思考并回答问题。
做好笔记。
计算。
计算。
推导出吸放热计算
公式。
理解影响比热容c
以及Q吸、Q放的因
素。
理解吸放热计算式
的适用调节,对语
言表述中的“末温”
以及“温度的改变
量”能够予以识别。
对简单的比热容公
式的计算进行练
习。
对简单的吸放热公。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3 比热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3章的第3节,主要内容包括:1. 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mΔt),其中c表示比热容,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3. 水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大于其他物质,因此水常用作冷却剂、取暖剂等。
4. 比热容的应用:根据Q=cmΔt可知,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甲、乙两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变化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比热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了解水的比热容特点及应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重点:水的比热容特点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为什么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
2. 讲解比热容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理解比热容的含义。
3. 讲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例题讲解。
4. 讲解水的比热容特点及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比热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热容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
7. 布置作业:(1)教材第13.3节课后习题。
(2)请列举一个生活中运用比热容知识的实例,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六、板书设计1. 比热容的概念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mΔt)3. 水的比热容特点及应用七、作业设计1. 教材第13.3节课后习题。
2. 请列举一个生活中运用比热容知识的实例,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13.3比热容(复习讲义)(解析版)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13章 《内能》第3节 比热容 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 知识点难易程度 例题数 变式题数 合计一 比热容 ★★ 4 4 12二 热量计算★★22一、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符号:c ;3.公式:tm Q c ∆⋅=放吸/4.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单位符号:J/(kg ·℃);5.物理意义: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物体比热容越大,吸热能力越强) (1)水的比热容是c 水=4.2×103J/(kg ·℃); (2)物理意义为:1kg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
6.说明:(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2)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3)比较比热容的方法: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 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例题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B.质量为500g的铜块的比热容比质量为100g 的铜块的比热容大C.铁块温度升高时的比热容比温度降低时的比热容大D.物质的状态不变时,比热容与物质的质量、温度的高低均无关【答案】D【解析】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质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变式1】一定质量的冰熔化成水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比热容变大、温度不变 B.内能不变,比热容变大C.比热容不变、温度不变 D.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答案】A【解析】解:A、冰吸热熔化成水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优秀教学案例
3.设计有趣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比热容的现象。例如,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热传导实验,观察不同材料的加热效果,从而加深对比热容的理解。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冬天暖气片会使用水作为传热介质,引发学生对比热容的思考。
2.设计小组实验,让学生共同参与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例如,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实验,共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3.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例如,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评价实验报告,提出改进意见,共同提高。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比热容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例如,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比热容时使用的思维方式,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及时给予反馈,巩固学生对比热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研究,如查阅资料、进行实验等,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生活中的热点现象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导入环节,教师以夏天在户外玩耍感觉热,冬天在阳光下感觉暖和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变化的原因,从而引出比热容的概念。这种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对比热容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归纳
1.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对比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总结比热容的特性。
2.教师引导学生对比热容的概念、计算公式、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
3.强调比热容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环保、节能等方面。
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第2课时热量计算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知道一种物质的比热容, 解: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Δt 再知道这种物质的质量和 =4.2×103J/(kg·℃)×0.5 kg× 温度升高的度数,就能计 20 ℃=4.2×104 J。 算它吸收的热量。
一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后甲的温度大于乙的温度,则
甲液体的比热容__小__于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乙液体的比热容。如果乙液体的质量为1 kg,初温为20
℃,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到 50 ℃,吸收的热量为
1.26×105 J,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___4_.2_×__1_0_3___J/(kg•℃)。
(1)此刀具在炉火中吸收了多少热量?Q水吸=Q合金钢放, c水m水(t′ (2)淬火后水的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t0′)=c合金钢m合金钢(t-t′),
探究培优拓展练
解:(1)合金钢刀具放入836 ℃的炉火中煅烧足够长时间,达 到热平衡,两者温度相同,合金钢刀具的末温t=836 ℃, 刀具在炉火中吸收的热量Q合金铜吸=c合金钢m合金钢(t-t0)= 0.42×103J/(kg·℃)×1 kg×(836 ℃-20 ℃)=3.427 2×105 J。 (2)将煅烧后的刀具迅速取出放入20 ℃的水中冷却,最后刀 具与水达到共同的温度,设为t′,则有Q水吸=Q合金钢放, 即c水m水(t′-t0′)=c合金钢m合金钢(t-t′),代入数据,得4.2×103 J/(kg·℃)×5 kg×(t′-20 ℃)=0.42×103 J/(kg·℃)×1kg× (836 ℃-t′),解得t′=36 ℃。
探究培优拓展练
(2)在壶中装满25 ℃的水,用这种电磁炉给水加热9 min 20 s,
13.3比热容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3.3 比热容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明珠,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去发掘。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孩子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次我设计的课程是《13.3 比热容》,旨在帮助孩子们理解物理学中的这一概念,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比热容的概念。
课程思路是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方式,使孩子们理解比热容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对物理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理解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3. 培养孩子们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难点:比热容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PPT、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热水、冷水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记录表。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情况,引发他们对比热容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比热容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让孩子们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
4. 讨论: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比热容的计算方法,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6.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比热容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2. 难点:比热容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情况,引发他们对比热容的思考。
专题13.3比热容(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系列精品
专题13.3 比热容(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系列精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13章第3节“比热容”(第2课时)。
主要内容包括:1. 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定义;2.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其应用;3.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的比较;4. 利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其定义和单位;2. 掌握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其应用,能够运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 能够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并理解其物理意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定义,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其应用;2.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利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温度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吸收或放出热量的物体,温度变化却不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比热容。
2. 讲解比热容的概念详细讲解比热容的定义,即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掌握其单位和物理意义。
3.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讲解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即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较小。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水的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热水袋等。
4. 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5.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有关比热容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热容知识进行分析,如:为什么沿海地区夏季比内陆地区凉爽?为什么冬天用热水取暖效果更好?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J/(kg·℃)2.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较小应用: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热水袋等3.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差异及其物理意义七、作业设计1. 题目:比较下列物质的比热容,并解释其原因。
13.3比热容导学案(第二课时)
13.2比热容(2)【学习人】【班级】【学习日期】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2、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一、温故互查:1、比热容的定义:_________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时与它的和的乘积,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____。
水的比热容最大,值是,它的意义是。
二、学习探究计算:1kg的水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J2kg的水在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J1kg的水在温度升高2 ℃时所吸收的热量为J质量为m kg的水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为J质量为m kg的水温度升高△t 所吸收的热量为J公式推导:c—物质的比热容m—物体的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指温度差,不是某一时刻的温度△t=t末—t初,t末表示末温度,t初表示初温度)如果是吸热升温:Q吸=c·m·△t= c·m·(t末—t初)如果是放热降温:Q放= c·m·(t初—t末)自学检测1、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0℃,水吸收了多少热量?2、一定质量水温度从10℃升高到50℃,吸收了1.68×106热量,求水的质量。
三、巩固练习★1、把质量为500克,温度为40°C的铝块加热到100°C,铝块吸收了多少热量?c铝=0.88×103J/(kg·℃★★2、质量为2k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20℃升高到40℃时,吸收的热量是1.88×104J,该物质的比热容是多少?★★★3、使40g 0℃的冰温度降低到-10℃,能放出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用来给水加热,可使多少g 5℃的水温度升高10℃?★★★★4、水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两倍若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3,则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之比为多少?四、测评与拓展1、质量为500 g的铝锅中盛有2 kg的水,把它们从15℃加热到95℃时,共需要吸收多少J的热量?已知:c水=4.2×103J/(kg·℃),c铝=0.88×103J/(kg·℃)2、为了测定某种液体的比热,把质量是100g的铜块从沸腾的水中取出(标准大气压),迅速投入到质量是100g温度为10℃的待测液体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是25℃,若不计热损失,求这种液体的比热容是多少?(已知C铜=0.4×103 J/(kg·℃)3、把质量为2kg、温度为4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了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用来给水加热,能使多少20℃的水升高到40℃?已知:c铝=0.88×103J/(kg·℃)。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13.3比热容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13.3 比热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教材第13章第3节,主要讲述了比热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吸收的热量。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mΔt),其中Q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为物质的质量,Δt为温度变化。
3. 比热容的应用: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或放热能力,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包括不同物质的样品、热量计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夏季炎热的天气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炎热的天气中,海边感觉比内陆凉爽。
2. 概念讲解:介绍比热容的定义,解释比热容的意义。
3. 公式讲解:讲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4. 实验演示:进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5. 例题讲解:给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进行解答。
6. 随堂练习:给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进行计算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比热容的定义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3. 比热容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下列物质的比热容,并解释结果。
a. 水的比热容是多少?b. 沙子的比热容是多少?2. 答案:a. 水的比热容约为4.18 J/(g·℃)。
b. 沙子的比热容约为0.83 J/(g·℃)。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思考比热容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和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3.3比热容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3.3比热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13章第三节“比热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 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了解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 使学生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
难点:比热容公式的运用,以及如何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夏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更凉爽?”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热容。
2. 知识讲解:(1)比热容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比热容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比热容的计算公式: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并进行讲解。
(3)比热容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比热容的实际意义。
3. 例题讲解:教师可以选择一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比热容公式的运用方法。
4. 随堂练习: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3.3 比热容一、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二、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 / (m Δt)1. 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 设计实际问题解决方案七、作业设计1. 请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在夏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更凉爽?答案: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大,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较少,所以沿海地区更凉爽。
13.3比热容教学设计
比热容教案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3.3.2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2.学情分析从学生角度看,初中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3.教材分析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曰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
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
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了解水的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3.熟记比热容公式,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比热容的概念难点:用比热容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评价任务】1.随机抽查提问学生比热容的意义及其应用,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90%的学生能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通过练习会利用公式Q=cm△t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
【教学活动设计】一.情境导入(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过渡语:展示图片使学生认识到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物体温度变化不同,通过我们这一节课的学习一起来认识这一问题!(二)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看课本内容勾划知识点并记忆,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
请学生完成下列问题。
1.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______热,温度______,低温物体_____热,温度_____,热量的单位是______。
2.同温度的一壶水和半壶水,要加热到沸腾,_______吸收的热量多,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有关。
2021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知识点与考点解析含解析人教版
13.3比热容知识点与考点解析★考点概览一、知识点与考点比热容概念二、考点解析1.比热容是描述物体吸热能力的物理量,比热容在本章属于重要知识点,也是常考知识点,所以应该引起师生的重视。
本节知识点有:比热容的概念和有关计算。
利用比热容概念分析判断现象和进行简单计算是本节主要考点和考试方式。
2.纵观各地中考考纲和近三年考卷来看,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应用方面。
此问题一般与热现象的其他知识点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考题,单独作为一个考题的情况不多。
考试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考查比热容的概念及应用),填空题为辅(利用比热容进行简单计算),对物质吸热能力实验也应加以重视。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知识点精析1.比热容(1)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大;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会增大,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内能会减少。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吸热、放热的多少无关。
(3)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2.热量的简单计算热量的计算:(1)吸热:Q吸=cm△t=cm(t-t0);(2)放热:Q放=cm△t= cm(t0-t)。
其中:Q吸—吸收的热量,单位:焦(J),Q放—放出的热量。
c—比热容,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J/(kg·℃))m—质量,单位:千克(kg)△t—变化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单位:摄氏度(℃);t0—初始温度、t—末温。
★典例精析★考点一:比热容概念◆典例一:(2020·北京)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小;B. 水和砂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C. 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1°C吸收的热量是4.2×103J;D.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较多【答案】D。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集体备课教案13.3比热容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第3节,主要讲述比热容的概念、计算以及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mΔt),其中c表示比热容,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表示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3. 比热容的应用: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或放热能力,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物体吸热或放热的多少。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应用。
2. 重点: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及其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烧杯、热水、冷水、温度计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生活中的热现象,如热水袋取暖,引出比热容的概念。
2. 讲解比热容的定义:解释比热容的含义,强调单位质量、温度变化1℃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之间的关系。
3. 演示实验: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4. 讲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解释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引导学生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5. 练习题解答:让学生运用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解答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比热容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比热容的定义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3. 比热容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某物质质量为0.2kg,温度升高5℃,吸收的热量为1000J,求该物质的比热容。
答案:c = Q/(mΔt) = 1000J/(0.2kg×5℃) = 1000J/(1℃) = 1000J/(kg·℃)2. 题目:一块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2000J,冰的质量为0.1kg,冰的熔点为0℃,求冰的比热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2:1
D. 1:2
3.有一台太阳能热水器,贮水量为100 kg, 在太阳照射数小时后,所贮水的温度从 15℃升高到45℃,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 J。 如采用电能来加热这些水,若电能的利用 率为70%,电价为O.53元/(kW·h),则需 电费______ 元。
C水 =4.2╳103J/(kg.℃)
水的质量
m
Q吸 C(t t0
)
4.2 103
J
2.1104 /(kg C)
J (35C
25C)
0.5kg
答:液体质量为0.5kg.
例5、质量为1kg的某液体吸收了2.1×104J 的热量后,其温度由25℃升高到35℃,这 种液体可能是什么?
例6:0.2kg的水吸收了3.36×104J 的热量后, 温度升高了几度?若水的初温为100C,则末 温为多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热量的计算
吸热公式:Q吸=cm(t-t0) 或Q吸 cmt
放热公式:Q放=cm(t0-t) 或Q放 cmt
Q吸:吸收的热量
C: 物质的比热容
t0:物体原来的温度(初温)
Δt:变化的温度
Q放:放出的热量
m:物体的质量
t:物体后来的温度(末温)
1、质量为10kg的水温度从25℃升高到65℃, 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13.3 比热容
第二课时
一、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0C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二、比热容的符号:C
单位:J /(kg•oc)
水的比热容C水=4.2χ10J3 /(kg•oc)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
10C 时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三、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 有自己的比热容.
答:水放出了5.04╳105J热量
例3、质量是1kg的铝壶内装有25℃的3kg水在一个标 准大气压下将水烧开。壶和水共吸收了多少热量?
解:铝壶吸热
Q吸1=c1m1 ∆t =0.88╳103J/(kg.℃) ╳1kg ╳(100℃-25℃) =6.6╳104J
水吸热
Q吸2=c2m2 ∆t =4.2╳103J/(kg.℃) ╳3kg ╳(100℃-25℃) =9.45╳105J
1.把一个质量一定的物体分成两部分,其质 量之为m1:m2=10:3,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
是( D)
A.1:1 B.3:10 C. 10:3 D. 13:3
2.已知,甲乙质量之比为2:3,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3:10,吸收的热量之比2:5,则甲乙两物体
的比热之比是( C )
A. 2:25 B. 25:2
思考: 水的比热容大,那这表示了怎样的
物理意义呢?
表示水和其他物质相比较,在质量相 同、升高相同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水吸收的 热量比较多。
或者说成水和其他物质相比较,在质 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的情况下,水升高 相同温度比其他物质少。
思考: 在夏天,为什么沿海地区一天之内气温变化不会 很明显,而内陆地区一天之内气温却变化很明显呢?
答:这是因为在同样受热和冷却,即吸热或放热相 同时,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砂石的比热容 小,温度变化大。
1、质量为1kg的铝温度升高1℃吸收多少热量? 2、质量为2kg的铝温度升高1 ℃吸收多少热量?
3、质量为2kg的铝温度从30 ℃升高到100 ℃,铝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Q吸=cm(t-t0) 或Q吸 cmt
Q吸= Q吸1+ Q吸2 = 6.6╳104J+9.45╳105J =1.011╳106J
答:壶和水共吸收了1.011╳106J的热量。
例4、某些液体吸收了2.1×104J的热量后,其温度 由25℃升高到35℃,请你再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之变成一道求解液体质量的计算题,并解答。
解:添加的条件:这种液体是水,比热容
解:Q吸=cm(t-t0)
=4.2╳103J/(kg.℃) ╳10kg ╳(65℃-25℃)
=1.68╳106J 答:水吸收了1.68╳106J热量
2、质量为2kg的沸水(100℃),温度降低 了60℃,水放出了多少热量?
解:Q放=cm∆t =4.2╳103J/(kg.℃) ╳2kg ╳60℃ =5.04╳105J
升高到t℃、降低到t℃
物体的末温
五、热平衡方程
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时,高温物体 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 升高。若放出的热量没有损失,全部被低温物体 吸收,最后两物体温度相同,成为达到热平衡。
在热平衡时,①Q吸=Q放 ②两物体的末温度相同
例7、将一块500g的铜块投入到500g的 水中,铜块的温度从80 ℃降低到20 ℃ , 问水的温度升高了几度?
关于热量计算:
1、正确理解公式中各量的物理意义。
2、同一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务必统一。
3、公式适用于物态不发生变化时物体升温(或降 温)过程吸热(或放热)的计算。如果吸放热过 程中存在着物态变化,则不能使用这公式。
4、解题时注意审题,注意文字叙述中 升高t℃、升高了t℃、降低t℃、降低了t℃ 温度的改变量